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生物试卷
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生物试卷-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答案解析第Ⅰ卷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选项D是共同特征的知识。
【考点】共同特征2.【答案】C【解析】选项A,对光时,反光镜倾斜,利于光线反射进入镜头,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选项B,镜筒下降时,应从侧面注视物镜,避免压碎玻片。
选项D,物像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故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考点】显微镜的操作3.【答案】A【解析】要想证明维生素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生长,需设置以维生素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故选择A 项。
【考点】探究实验与控制变量4.【答案】A【解析】除A项外,其他三项均以科学实验为依据进行研究。
【考点】科学探究方法5.【答案】B【解析】选项B,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起初都有分裂能力,后来一部分细胞失去分裂能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细胞分化。
【考点】细胞分裂和分化6.【答案】D【解析】选项A,藻类植物有单细胞和多细胞之分。
选项B,石花菜是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选项C,秒樱属于蕨类植物。
【考点】植物特征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的形态结构的相关知识。
【考点】动物的形态结构【解析】选项C,节肢动物的外骨骼能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防止水分蒸发,利于其适应陆地生活。
【考点】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9.【答案】B【解析】选项B,气囊的主要作用在于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足够的氧气,从而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考点】鸟的形态结构特点10.【答案】B【解析】选项A,描述的是先天性行为。
选项C,爬行动物的心脏发育不完善,两心室未完全分开。
选项D,海龟属于变温动物。
【考点】特征和行为11.【答案】D【解析】选项A,病毒的遗传物质大多数为DNA,少数为RNA,极少数为蛋白质。
选项B,部分微生物对人类是有利的。
选项C,细菌和真菌中也有营寄生生活的。
【考点】细菌、真菌和病毒12.【答案】B【解析】因为心房、心室不能同时收缩,故B项错误。
【考点】心脏工作示意图13.【答案】D【解析】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会使小鼠体内甲状腺功能亢进,代谢加快,体内的物质分解加快,耗氧多,所以食量大增,但身体消瘦,且在密闭房间内,容易缺氧而死,故选择D项。
XX生物中考题

XX生物中考题2018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2018.6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8页,分Ⅰ、Ⅱ两卷。
答题时刻为60分钟。
2.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全卷共100分。
3.答第Ⅰ卷前,需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试卷类型、学科填涂清晰。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说明:本卷共4页,共25题。
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案卡上相应的字母代号(A、B、C、D)涂黑。
如需改动,须先用橡皮擦洁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1.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显微镜视野内观看到的物像是“bpdq”,则载玻片上的实物为“bpdq”B.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凝视物镜C.在安放显微镜时,应把显微镜放在离实验桌左边缘7厘米左右的地点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对被观看物体长或宽的放大倍数2.在巴斯德曲颈瓶实验中,甲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看肉汤的变化。
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A.氧气的有无B.烧瓶放置时刻的长短C.微生物的有无D.烧瓶容量的大小3.下列能够说明细胞核是遗传操纵中心的一组是①克隆羊多莉的培养过程②“试管婴儿”的培养过程③伞藻嫁接实验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4.小李穿的白裤子被绿色的菠菜弄脏,将裤子上的绿色除去的最佳材料是A.一般洗衣粉B.酒精C.沸水D.肥皂水5.倡导低碳生活,建立低碳消费模式,进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绿色植物在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过程中功劳最大的是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种子植物D.被子植物6.判定潍县萝卜属于被子植物的要紧依据是A.能进行光合作用B.潍县萝卜在开花前,雄蕊和雌蕊被花冠包被着C.有根、茎、叶的分化D.种子别处有果皮包被着7.右图是某人在一次安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
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生物试卷-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答案解析卷第Ⅰ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选项D是共同特征的知识。
【考点】共同特征2.【答案】C【解析】选项A,对光时,反光镜倾斜,利于光线反射进入镜头,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选项B,镜筒下降时,应从侧面注视物镜,避免压碎玻片。
选项D,物像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故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考点】显微镜的操作3.【答案】A【解析】要想证明维生素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生长,需设置以维生素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故选择A 项。
【考点】探究实验与控制变量4.【答案】A【解析】除A项外,其他三项均以科学实验为依据进行研究。
【考点】科学探究方法5.【答案】B【解析】选项B,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起初都有分裂能力,后来一部分细胞失去分裂能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细胞分化。
【考点】细胞分裂和分化6.【答案】D【解析】选项A,藻类植物有单细胞和多细胞之分。
选项B,石花菜是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选项C,秒樱属于蕨类植物。
【考点】植物特征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的形态结构的相关知识。
【考点】动物的形态结构13 / 18.【答案】C【解析】选项C,节肢动物的外骨骼能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防止水分蒸发,利于其适应陆地生活。
【考点】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9.【答案】B【解析】选项B,气囊的主要作用在于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足够的氧气,从而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考点】鸟的形态结构特点10.【答案】B【解析】选项A,描述的是先天性行为。
选项C,爬行动物的心脏发育不完善,两心室未完全分开。
选项D,海龟属于变温动物。
【考点】特征和行为11.【答案】D【解析】选项A,病毒的遗传物质大多数为DNA,少数为RNA,极少数为蛋白质。
选项B,部分微生物对人类是有利的。
选项C,细菌和真菌中也有营寄生生活的。
【考点】细菌、真菌和病毒12.【答案】B【解析】因为心房、心室不能同时收缩,故B项错误。
【中考历史】2018最新版本潍坊市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word版)(历年真题)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附参考答案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8页,分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全卷共100分。
答题时间为6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试题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项目填涂清楚。
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说明:本卷共4页,共25题。
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的字母代号(A、B、C、D)涂黑。
如需改动,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1.“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实验所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C.测量法D.实验法2.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清晰、柔和,调换至高倍物镜下观察时,除要调节细准焦螺旋外,还需调节反光镜(或亮度调节钮)和光圈。
正确操作分别是A.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缩小B.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放大C.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放大D.用凹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缩小3.下列观察实验中,使用放大镜作为观察工具的一组是①观察蝗虫;②观察葫芦藓和肾蕨;③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④观察花的结构;⑤观察叶片的结构;⑥观察鸡蛋的结构A.①②④B.①③⑤C.④⑤⑥D.②③⑥4.下列实验与实验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模拟呼吸运动实验,能说明肋间肌和膈肌与呼吸运动的关系B.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实验,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观察蚯蚓对土壤的翻耕实验,说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D.伞藻嫁接实验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5.下图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物质转化过程,若甲代表有机物和氧气,则Ⅰ、Ⅱ、乙分别代表A.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和水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和水1。
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生物学业考试(含答案解析)

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 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说明生物体()A. 能够生长和发育B. 成熟个体能够繁殖后代C. 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D. 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解析】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这是梧桐对低温环境的反应,从而减弱蒸腾作用。
【答案】D2. 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部分操作,正确的是()A. 对光时要让反光镜对准直射阳光以获取明亮视野B.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过程中,应从侧面注视装片C. 观察未经染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应适当调暗视野D. 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解析】使用显微镜对光时,要把镜头短的物镜和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对准光源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而不能直射阳光,A错误;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过程中,应从侧面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B错误;观察未经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不能用强光,要用平面镜、小光圈使视野变暗,利于观察,C正确;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装片,发现物像处于视野的左下方,为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D错误。
【答案】C3. 用三种不同的培养基(1mL)培养大肠杆菌,培养36小时后获得的结果如下。
能说明维生素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生长的是()A. Ⅰ和ⅡB. Ⅱ和ⅢC. Ⅰ和ⅢD. Ⅱ【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共有两组对照实验:培养皿Ⅰ和Ⅱ、培养皿Ⅱ和Ⅲ。
若以培养皿Ⅰ和Ⅱ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变量是维生素,目的是探究维生素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都有细菌生长。
若以培养皿Ⅱ和Ⅲ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变量是糖类,目的是探究糖类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细菌不能生长。
通过比较可知,含糖的培养皿Ⅰ有细菌生长,培养皿Ⅱ有糖有细菌生长,培养皿Ⅲ没糖所以细菌不能生长。
2018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综合(学生)

2018年中考综合题(2018·潍坊)16. 勤劳智慧的潍坊人民在生产中培育了许多优良的动植物品种。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潍县萝卜上部皮色深绿与下部皮色嫩白是一对相对性状D. 临朐桑蚕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2018·潍坊)17.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为应对虫害造成的减产,科学家培育的转基因抗虫玉米已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
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B. 玉米茎由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三部分构成C. 抗虫性状的改造是在玉米细胞内“施工”的D. 转基因玉米的抗虫变异属可遗传的变异(2018·潍坊)4. 科学家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揭示出生命的奥秘。
在下列科学研究过程中,主要研究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B. 巴甫洛夫研究条件反射的建立C. 孟德尔发现遗传的基本规律D. 斯帕兰札尼研究胃的消化作用(2018·泰安)13. 下列关于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性生殖为生物界提供了更多的变异个体B. 陆生动物的生殖方式比水生动物的生殖方式高等C. 无性生殖有利于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D. 生物通过生殖和遗传维持种族的延续(2018日照)下列各项符合如图所示概念之间关系的是()A. Ⅰ节肢动物Ⅱ昆虫Ⅲ蜈蚣B. Ⅰ玉米种子Ⅱ胚Ⅲ胚乳C. Ⅰ血液Ⅱ血细胞Ⅲ血小板D. Ⅰ染色体Ⅱ基因ⅢDNA(2018·聊城)18. 下面四组概念图中,错误的是()A. AB. BC. CD. D(2018山东济宁)19.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和重要成就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
下列对应不相符的是()A.屠呦呦﹣﹣发现并提取青蒿素 B.孟德尔﹣﹣细胞学说C.王应睐﹣﹣合成结晶牛胰岛素D.达尔文﹣﹣自然选(2018山东德州)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 鸟卵中的卵白是胚胎发育的部位B. 果实的果皮由雌蕊中的柱头发育而来C. 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发育D. 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3.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B.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越强C. 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可以进行D. 大多数细菌和病毒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使用显微镜时,要使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B.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C. 植物根、茎、叶表面的细胞构成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功能D. 在结构层次上,西瓜瓤和西瓜籽都属于组织(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6. 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卵黄表面的胎盘是孵化成雏鸟的重要结构B. 扦插和嫁接可以迅速扩大优良植物新品种的繁殖量C. 蟋蟀的发育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D. 人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通过脐带和胎盘由母体获得(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8. 下面关于被子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枝条是由幼嫩的茎和叶组成B. 浸泡在水中的菜豆种子没有萌发,原因是温度太低C. 桃可食用部分“果肉”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D. 开花季节遇阴雨连绵的天气导致果树减产,原因是光照不足有机物合成减少【解析】叶芽的结构如图: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
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生物试卷-答案

的细木条检验有无氧气产生 【解析】(1)第一空:叶肉为营养组织;第二空:下表皮气孔多,属于背光面。 (2)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结构。 (3)植物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相关知识。 (4)根据题目可知,需要设置以光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带火星的细木条”的提供,意味着需要 检验氧气是否产生。 【考点】植物的结构和生理功能 28.【答案】(1)呼吸运动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或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2)淀粉(或糖类) 口腔、小肠 8 (3)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4)9 肺5C D69脑 【解析】(1)第一空:过程 a 代表外界与肺的气体交换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第二空: b 代表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实现的。 (2)人体的生理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是糖类,糖类在口腔中初步消化为麦芽糖,在小肠里彻底 消化为葡萄糖后被吸收进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参与血液循环。 (3)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4)第一空:外界的氧气通过呼吸运动进入肺泡,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的 2 层上皮细胞(4 层细胞膜),进入血液,穿过红细胞的 1 层细胞膜与血红蛋白结合,到达组织细胞时,穿过红细 胞的 1 层细胞膜与血红蛋白分离,穿过毛细血管壁的 1 层细胞(2 层细胞膜)和组织细胞的 1 层 细胞膜,进入细胞中被利用,共 9 层细胞膜。第二空:考查血液循环的途径。 【考点】呼吸、消化、泌尿、循环等多种生理活动 29.【答案】(1)2 珠被 3 卵细胞 (2)7 胚盘
6/7
(3)第一空:感觉中枢位于大脑,需经脊髓将冲动向上传给大脑,据图可判断,[4]是有神经节 的传入神经,则[5]为感受器。第二空:血小板有止血、凝血的作用。 (4)考查视觉形成的过程的相关知识。 (5)神经元长的突起外面大都套有一层髓鞘,构成一条神经纤维。 【考点】人体神经系统 31.【答案】(1)变异 (2)基因(或遗传物质,或 DNA) 染色体 (3)DD、Dd 4条 (4)长翅:残翅 1 :1 A 组子代长翅雄果绳产生含 D 和 d 两种数量相等的精子,B 组子代残翅雌果蝇只产生含 d 的卵 细胞,两种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机会相等,后代出现长翅(Dd)和残翅(dd)的比例为1 :1 。 【解析】(1)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称为变异。 (2)第一空:性状的遗传实际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给子代。第二空:遗传物质的载 体是染色体。 (3)第一空:由图甲 B 组可知,残翅为隐性性状,即残翅基因组成为 dd,则推出亲代长翅基因 组成为 Dd、Dd,故子代长翅基因组成为 DD 或 Dd 两种类型。第二空: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目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不是任意的一半,而是每对各有一条进人生殖细胞中,故由图乙可分析, 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为 4 条。 (4)A 组子代长翅的基因组成为 Dd,B 组子代残翅的基因组成为 dd, Dd dd 的后代基因组成 为 Dd、dd 两种,即长翅:残翅为1 :1 。 【考点】遗传和变异
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附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附解析)C.门捷列夫研究消化液的分泌D.___和___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答案】C解析】___提出自然选择学说是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物种的特征和生存环境,得出了进化论的理论;___研究条件反射的建立是通过对狗的实验,发现狗在听到铃声时会分泌唾液,建立了条件反射的学说;___和___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是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和模型构建,揭示了DNA的结构。
而门捷列夫研究消化液的分泌则是通过在动物胃中放置导管,收集胃液并进行化学分析,揭示了胃液的成分和作用。
因此,C选项与其他三项不同,是主要研究方法为实验方法。
C.真菌和细菌都可以用于食品加工D.病毒是一种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答案】A解析】细菌、真菌和病毒都是微生物,其中细菌和真菌都可以用于食品加工,C错误;细菌和病毒对人类都有害,但真菌有些种类可以用于药物和食品生产,B错误;病毒不是细胞,其遗传物质只有DNA或RNA,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D错误。
因此,A正确。
B.转基因抗虫玉米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获得抗虫性C.转基因抗虫玉米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D.转基因抗虫玉米的商业化应用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和支持答案】A解析】玉米种子中富含淀粉,是玉米的主要能量来源,而淀粉主要储存在种子的胚乳中,即子叶中,A正确;转基因抗虫玉米是通过将抗虫基因导入玉米中获得抗虫性,而基因编辑技术是通过对已有基因进行修改来获得新的基因,B错误;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转基因抗虫玉米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C错误;转基因技术一直存在争议,因此转基因抗虫玉米的商业化应用并不是受到广泛社会认可和支持,D错误。
答案】无错误解析】文章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也没有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对于文章中的每段话,可以适当进行改写来使表达更加清晰、准确。
例如,对于第一段,可以改写为:“玉米茎由韧皮部、木质部和其他组织构成,其中没有形成层。
转基因技术可以将一种生物的基因转入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从而培育出具有特定性状的转基因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部分操作,正确的是()
A.对光时要让反光镜对准直射阳光以获取明亮视野
B.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过程中,应从侧面注视装片
C.观察未经染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应适当调暗视野
D.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D.各种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答案】
B
【考点】
细胞的分化
细胞的分裂
【解析】
1.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变为两个的过程
2.分裂的细胞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如保护、营养、输导等功能,形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
【解答】
C.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D.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
【答案】
D
【考点】
生物的特征
【解析】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答】
【解答】
解:A.藻类植物既有单细胞如衣藻,也有多细胞的如水绵等,大多是水生植物,A错误;
B.石花菜属于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B错误;
C.桫椤是国家一级保护的蕨类植物,C错误;
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生物试卷
一、本卷共4页,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的字母代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1.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说明生物体()
A.能够生长和发育B.成熟个体能够繁殖后代
故选:A。
4.科学家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揭示出生命的奥秘。在下列科学研究过程中,主要研究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
B.巴甫洛夫研究条件反射的建立
C.孟德尔发现遗传的基本规律
D.斯帕兰札尼研究胃的消化作用
【答案】
A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解析】
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调查,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科学探究还需要正确地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解答】
解:A.使用显微镜对光时,要把镜头短的物镜和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对准光源,直到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止,不能将反光镜对准直射阳光,A错误;
B.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过程中,应从侧面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B错误;
C.观察未经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不能用强光,要用平面镜、小光圈使视野变暗,利于观察,C正确;
A.染色体的变化是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正确;
B.分裂的细胞有一部分能继续分裂,有的就失去了分裂能力,错误;
C.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所以细胞分裂和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正确;
D.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装片,发现物像处于视野的左下方,为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D错误。
故选:C。
3.
用三种不同的培养基(1mL)培养大肠杆菌,培养36小时后获得的结果如下。能说明维生素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生长的是()
培养皿
培养基
培养皿上的菌落数
Ⅰ
琼脂、糖类
35
Ⅱ
琼脂、糖类、维生素
250
Ⅲ
琼脂、维生素
0
A.Ⅰ和ⅡB.Ⅱ和ⅢC.Ⅰ和ⅢD.Ⅱ
【答案】
A
【考点】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Hale Waihona Puke 析】本题以“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这一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是不同的。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应当使对照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所处的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D、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通过对鹰消化肉块发现了胃蛋白酶,属于实验法。
因此在在以上科学研究过程中,主要研究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
5.关于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都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均分
B.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都能持续进行分裂
C.细胞分裂和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答案】
C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解析】
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解答即可。
D.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正确;
6.比较学习法是学习生物学的常用方法。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植物类群知识,正确的是()
A.藻类植物都是单细胞水生植物
B.石花菜和葫芦藓都有茎和叶的分化
C.桫椤是国家一级保护的裸子植物
D.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属孢子植物
【答案】
D
【考点】
植物的分类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植物的分类,思考解答。
【解答】
A、达尔文曾乘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分析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主要靠的是资料分析;
B、19世纪,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进行了一系列的条件反射实验,研究了条件反射的形成,利用的是实验法;
C、孟德尔发现遗传的基本规律,通过试验的论证得出所需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解答】
解: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共有两组对照实验:培养皿Ⅰ和Ⅱ、培养皿Ⅱ和Ⅲ。
若以培养皿Ⅰ和Ⅱ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变量是维生素,目的是探究维生素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都有细菌生长,且还有维生素的培养皿菌落数多。若以培养皿Ⅱ和Ⅲ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变量是糖类,目的是探究糖类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缺少糖类,细菌不能生长。因此,实验结果能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大肠杆菌生活需要维生素的是培养皿Ⅰ和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