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交联聚乙烯电缆载流量实例计算
电缆载流量计算方法

电缆载流量计算方法电缆截流量电缆载流量(The cable ampacity)是指一条电缆线路在输送电能时所通过的电流量。
电缆载流量的内部影响因素包括线芯面积、高导电材料、绝缘材料,外部因素包括线缆间距、导热介质等。
在热稳定条件下,当电缆导体达到长期允许工作温度时的电缆载流量称为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
1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2说明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积数的9倍。
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
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积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积数的3.5倍,即35×3.5=122.5(A)。
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积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
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积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
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
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电缆安全载流量对应表及计算方法

一、塑料绝缘电线载流量1、空气中敷设的载流量 (1)500V单芯聚氯乙烯塑料绝缘电线在空气中敷设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 适用电线型号:BV BLV BVR 导电线芯最高允许工作温度:+65℃ 周围环境温度:+25℃ (2)聚氯乙烯绝缘软线、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线在空气中使用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见表2) 适用电线型号:RV、RVV、RVB、RVS、BVV、BLVV 导电线芯最高允许工作温度:+65℃ 周围环境温度:+25℃2、500V单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铁管或塑料管时在空气中敷设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见表3、表4) 适用电线型号:BV、BLV 导电线芯最高允许工作温度:+65℃ 周围环境温度:+25℃注:穿管用铁管尺寸见表5表4 500V单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塑管时在空气中敷设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注:穿管用塑料管尺寸见表5注:表中系数适用于管与管紧靠敷设场合。
5、塑料绝缘电线穿管用管线内径**管子内径2inch以下用黑铁管。
2inch及以上用钢管。
***塑料管为硬塑料管。
二、塑料绝缘电力电缆载流量(摘录于IEC364-5-523《建筑物电装置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布线系统载流量》)1、0.6/1KV(单芯)聚氯乙烯绝缘(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敷设时允许载流量(A)见表6a、适用聚氯乙烯绝缘电缆型号:VVb、适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型号: YJA 导电线芯最高允许工作温度:+70℃ 导电线芯最高允许工作温度:+90℃ 周围空气温度:40℃ 周围空气温度:+30℃ 土壤敷设环境温度:25℃ 土壤敷设环境温度:+25℃ 土壤热阻系数为:1.0K·m/w 土壤热阻系数为:1.0K·m/w2、0.6/1KV(二芯)聚氯乙烯绝缘、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敷设时允许载流量(A)见表7a、适用聚氯乙烯绝缘电缆型号:b、适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型号: VV、VV22、VV32 YJV、YJV22、YJV32 导电线芯最高允许工作温度:+70℃ 导电线芯最高允许工作温度:+90℃ 周围空气温度:40℃ 周围空气温度:+30℃ 土壤敷设环境温度:25℃ 土壤敷设环境温度:+25℃ 土壤热阻系数为:1.0K·m/w 土壤热阻系数为:1.0K·m/w3、0.6/1KV(三芯)聚氯乙烯绝缘、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敷设时允许载流量(A)见表8a、适用聚氯乙烯绝缘电缆型号:b、适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型号: VV、VV22、VV32 YJV、YJV22、YJV32 导电线芯最高允许工作温度:+70℃ 导电线芯最高允许工作温度:+90℃ 周围空气温度:40℃ 周围空气温度:+30℃ 土壤敷设环境温度:25℃ 土壤敷设环境温度:+25℃ 土壤热阻系数为:1.0K·m/w 土壤热阻系数为:1.0K·m/w4、0.6/1KV(3+1芯)聚氯乙烯绝缘、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敷设时允许载流量(A)见表9a、适用聚氯乙烯绝缘电缆型号:b、适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型号: VV、VV22、VV32 YJV、YJV22、YJV32 导电线芯最高允许工作温度:+70℃ 导电线芯最高允许工作温度:+90℃ 周围空气温度:40℃ 周围空气温度:+30℃ 土壤敷设环境温度:25℃ 土壤敷设环境温度:+25℃ 土壤热阻系数为:1.0K·m/w 土壤热阻系数为:1.0K·m/w表96、0.6/1KV(四芯)聚氯乙烯绝缘、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敷设时允许载流量(A)见表10a、适用聚氯乙烯绝缘电缆型号:b、适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型号: VV、VV22、VV32 YJV、YJV22、YJV32 导电线芯最高允许工作温度:+70℃ 导电线芯最高允许工作温度:+90℃ 周围空气温度:40℃ 周围空气温度:+30℃ 土壤敷设环境温度:25℃ 土壤敷设环境温度:+25℃ 土壤热阻系数为:1.0K·m/w 土壤热阻系数为:1.0K·m/w6、0.6/1KV聚氯乙烯绝缘、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敷设时允许载流量(A)见表11a、适用聚氯乙烯绝缘电缆型号:b、适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型号: VV、VV22、VV32 YJV、YJV22、YJV32 导电线芯最高允许工作温度:+70℃ 导电线芯最高允许工作温度:+90℃ 周围空气温度:40℃ 周围空气温度:+30℃ 土壤敷设环境温度:25℃ 土壤敷设环境温度:+25℃ 土壤热阻系数为:1.0K·m/w 土壤热阻系数为:1.0K·m/w7、载流量校正系数(1)聚氯乙烯绝缘电缆载流量校正系数b、不同环境温度下载流量修正系数(土壤敷设)(2)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载流量校正系数本表系相同外径的电缆并列设时的载流量校正系数,d为电缆外径,当并列敷设的电缆外径不同时,d值建议取各电缆外径的平均值。
电力电缆主要电气参数计算及计算实例

1.设计电压电缆及附件的设计必须满足额定电压、雷电冲击电压、操作冲击电压和系统最高电压的要求。
其定义如下:额定电压额定电压是电缆及附件设计和电性试验用的基准电压,用UO/U表示。
U0一一电缆及附件设计的导体和绝缘屏蔽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有效值,单位为kV;U一一电缆及附件设计的各相导体间的额定工频电压有效值,单位为kV。
雷电冲击电压UP一一电缆及附件设计所需承受的雷电冲击电压的峰值,既基本绝缘水平BIL,单位为kV。
操作冲击电压US一一电缆及附件设计所需承受的操作冲击电压的峰值,单位为kVo 系统最高电压Um一一是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任何时候和电网上任何点最高相间电压的有效值。
它不包括由于故障条件和大负荷的突然切断而造成的电压暂时的变化,单位为kV。
定额电压参数见下表(点击放大)o 1175kV操作冲击电压的峰值为500kV; 950kV操作冲击电压的峰值为330kV.2.导体电阻导体直流电阻单位长度电缆的导直流电阻用下式计算:式中:R' —一单位长度电缆导体在0 °C温度下的直流电阻;A——导体截面积,如导体右n根相同直径d的导线扭合而成,A=n n d2/4; P20一一导体在温度为20°C时的电阻率,对于标准软铜P20二Q - mm2/m:对于标准硬铝:P 20= Q * mm2/m;首页1234a 一一导体电阻的温度系数(1/°C);对于标准软铜:二°C-1:对于标准硬铝:二°C-1;kl一一单根导线加工过程引起金属电阻率的增加所引入的系数。
一般为(线径越小,系数越大);具体可见《电线电缆手册》表3-2-2;k2一一用多根导线绞合而成的线芯,使单根导线长度增加所引入的系数。
对于实心线芯,二1;对于固定敷设电缆紧压多根导线绞合线芯结构,二(200mm2 以下)〜(240mm2 以上)k3一一紧压线芯因紧压过程使导线发硬、电阻率增加所引入的系数(约);k4一一因成缆绞合增长线芯长度所引入系数,对于多芯电缆及单芯分割导线结构,](约);kb一一因考虑导线允许公差所引入系数,对于紧压结构,约;对于非紧压型,k5=[d/(d-e)]2 (d为导体直径,e为公差)。
电力电缆载流量的计算

载流量/短路电流/膨胀系数计算书一、电缆长期载流量计算电缆导体上所通过的电流叫做电缆的载流量,有时也叫做电缆的“负载”或“负荷”。
电缆允许连续载流量是指电缆的负载为连续恒定电流(100%负载率)时的最大允许量。
电缆的载流量问题通常遇到的有两类:一类是已知电缆的结构及敷设情况,求允许的载流量;另一类是已知需要传输的负载,求电缆的导体面积。
本节介绍载流量的一般计算方法。
为了供使用方便,电缆的生产或使用部门常就一定的条件(如环境温度,电缆最大温度,敷设条件等),对各种规格的电缆计算出载流量,并列成“载流量表”,为了扩大其应用范围,这种表还给出了当环境温度、导体温度、敷设条件变化时的校正系数。
当已知需要传输的负载设计所需的电缆时,往往给出的是负载的“功率”(或“容量”)。
输电线路的功率又分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三种量,如果线路的电流为I(A),线路电压为U l (kV),负载功率因数为cos ϕ,则有如下关系:功率因数—cos ϕSP =ϕcos功率名称 单相电路中三相电路中视在功率 UI S =22Q P S +=有功功率 ϕcos UI P =ϕcos 3UI P = 无功功率I U Q I U Q C C L L ==或ϕsin UI Q =线路电流I 的计算:ϕϕsin 3cos 33L qL LsU P U PU P I ===电缆长期载流量计算方法电缆允许连续载流量,可用导体高于环境温度的稳态温升推导出来,从电缆的等效热路按热路欧姆定律。
电缆的等值热路图Taθθθ-=∆dW cW cW cW 1T 2T 3T 4T dW dW aθWcn 1λWcn 2λ公式1: a=θθθ∆或公式2:()[]()[]()43d21c211+n +++1+++1+12+T T W W nT W W T W W dc d c λλλθ⎪⎪⎭⎫ ⎝⎛=∆式中:1θ 电缆(导体)的最高允许长期工作温度(℃) θa环境温度(℃)2 R I W 2c =每厘米电缆的每相导体损耗(W/cm) d W每厘米电缆每相的介质损耗(W/cm) I 电缆的允许连续工作电流(连续载流量)(A)R 在允许长期工作温度下每厘米电缆每相的导体交流有效电阻(Ω/cm) T 1 T 2 T 3 T 4 每厘米电缆的绝缘热阻、衬垫热阻、护层热阻及外部热阻(℃.cm/W) n电缆芯数λ1 λ2电缆的护套及铠装损耗系数因为W c =I 2R ,所以电缆的长期允许载流量I 为:()()()()[]{}43212114321d +++1++1++++21--=T T T n T r T T T n T W I λλλθθ⎥⎦⎤⎢⎣⎡式中r 每厘米电缆的导线交流电阻(Ω/cm )从公式可以看出,决定电缆载流量的因素如下:电缆和各种损耗 电缆各部分的热阻电缆的最高允许长期工作温度 环境温度以下为公式中相关参数的计算公式 1、20℃导体直流电阻:()[]201'2020-+=θαR RR 20—20℃时导体最大直流电阻,Ω/km ; α20—导体电阻的温度系数,1/℃; θ—电缆长期最高工作温度,℃; R /—20℃时导体最大直流电阻,Ω/km ;2、90℃导体交流电阻:()()8.0110827.08.019218.1312.08.01928.019217244224444==⨯'=⎥⎥⎥⎥⎥⎦⎤⎢⎢⎢⎢⎢⎣⎡+++⎪⎪⎭⎫ ⎝⎛⎪⎪⎭⎫ ⎝⎛+=+÷=++'=-p ss p p p c c pp p s s s p s k k k R fX X X s d s d X X Y X X Y Y Y R R πR /—90℃时导体最大直流电阻,Ω/km ;1 Y S —集肤效应因数 Y P —邻近效应因数 d S —线芯外径,mm ;s —同一回路中电缆中心间的距离,mm ; K s ,k p —常数;取1R —90℃时导体最大交流电阻,Ω/km ;3、热阻计算 3.1 绝缘层热阻:⎪⎪⎭⎫ ⎝⎛+=c T d t T 21ln 211πρ ρT1—绝缘层热阻系数, ℃.m/w ;取3.5 t 1—绝缘厚度,mm ; d S —导体外径,mm ;T 1—导体与护套间热阻,T Ω.m ;3.2 垫层热阻:⎪⎪⎭⎫⎝⎛+=s T D t T 2221ln 2πρ t 2—垫层厚度,mm ; D S —垫层外径,mm ;ρT —热阻系数 , ℃.m/w ;取3.5 T 2—垫层热阻, T Ω.m ;3.3 外护层热阻⎪⎪⎭⎫ ⎝⎛'+=a T D T t21ln 23πρ ρT4—热阻系数, ℃.m/w ;取3.5 t —护套厚度,mm ; D O /—外护层内径mm ; T 3—外护层热阻, T Ω.m ;3.4 外部热阻:电缆敷设在空气中,三角形排列空气中不受日光直接照射情况下的电缆周围热阻由下式给出:()4/141s e h D T θπ∆∙∙∙=E Zh Dg e+=式中h ——散热系数D c ——电缆外径,m ;Δθs ——温差表1 自由空气中电缆黑色表面时的Z ,E 和G 的常数值注①“单根电缆”数据也适用于一组,平面排列的电缆,间距不小于0.75De 。
电缆载流计算方法

5.1电缆载流量设计选择条件: Ib≤Iz=Ir*ПF其中转换系数ПF=Fd*fw*Fh,Iz 为电缆载流能力,Ir 为电缆标称额定电流,Ib 为最大长期计算负载电流(有效值)。
Fd: 捆扎系数。
捆扎方式是指多根电缆的叠累,UPS 系统中多为三线叠累,叠累换算系数为0.7;或参考下表: 电线槽内多根并列敷设的修正电缆在线槽内多根并列时,考虑电缆相互的热影响,应作修正,修正如下表:根数 2 345 6-78-1011-14 15-20修正值0.8 0.7 0.650.60.55 0.5 0.45 0.4Fh:电缆的使用寿命对载流能力影响较大,在任何情况下负载与负载能力之商都不大于换算系数的乘积时,其使用寿命不受限制,而系统的MTBF 是150000小时,换算系数Fh 约为1.25; Fw:不同环境温度间换算系数当以温升作为载流设计依据时,需要考虑周边环境对载流导体的温升影响 载流导体做出适当的降额。
当敷设处的环境温度与规定不一致,应作修正,修正系数: F W =cn an θθθθ−−θn ――电线允许长期工作温度,上表为70℃ θa ――敷设处环境温度,℃。
θc ――已知载流量对应的温度,℃。
注:沿不同冷却条件的路径敷设绝缘导线和电缆时, 当冷却条件最坏段的长度超过5m,应按该段条件选择绝缘导线和电缆的截面,或只对该段采用大截面的绝缘导线和电缆电线明敷的载流量,见下表聚氯乙烯绝缘电线明敷的载流量(θn =70 ℃)铜芯(BV 、BVR 型)截面(mm 2) 25℃30℃35℃40℃1 20 19 18 171.5 25 24 23 212.5 34 32 30 284 45 42 40 376 58 55 52 4810 80 75 71 6516 111 105 99 9125 146 138 130 12035 180 170 160 14850 228 215 202 18770 281 265 249 23195 345 325 306 283120 398 375 353 326150 456 430 404 374185 519 490 461 426下表为美标线载流能力及主要技术参数:UL1015- X AWG –105℃-600V second core cableKey technical parameterNominal cross-se ction area(AWG) Construction ofconductorNo./dia(±0.005)Conductordiameter(mm)Max.Conductorresistance at 20℃(Ω/km)Insulationthickness(mm)Max.Overalldiameter(mm)Approx.Completed cableweight(kg/km)Permissible currentrating atambienttemperature in airat 25℃(A)16 26/0.254 1.49 14.6 0.762 3.0~3.4 20 2015 33/0.254 1.64 11.3 0.762 3.1~3.6 24 27 14 41/0.254 1.86 8.96 0.762 3.3~3.8 31 30 13 52/0.254 2.09 7.1 0.762 2.60~4.0 34.5 32 12 63/0.254 2.32 5.75 0.762 3.8~4.3 56.8 38 11 84/0.254 2.80 4.48 0.762 4.3~4.7 67.4 43 10 105/0.254 3.10 3.55 0.762 4.6~5.0 79.2 55 9 133/0.254 3.50 2.82 0.762 5.0~5.4 94.5 72 8 168/0.254 4.00 2.23 1.143 6.2~6.6 132.6 79 7 210/0.254 4.40 1.76 1.143 6.6~7.1 154.3 85 6 266/0.254 5.00 1.41 1.524 7.9~8.5 207.1 108 5 336/0.254 5.60 1.11 1.524 8.6~9.1 271.8 121 4 420/0.254 6.30 0.882 1.524 9.2~9.7 303.6 1443 532/0.254 7.10 0.700 1.524 10.1~10.6377.1 1632 665/0.254 7.90 0.555 1.524 10.9~11.4446.3 1801 836/0.254 8.80 0.440 2.032 12.8~13.3583.5 2101/0 1064/0.254 10.00 0.349 2.032 14.0~14.5700.0 2482/0 342/0.51 11.50 0.276 2.032 15.5~16.874.6 2783/0 418/0.51 12.70 0.219 2.032 16.7~17.21048.9 3324/0 532/0.51 14.40 0.174 2.032 18.4~18.91279.4 378250kcmil 637/0.51 15.60 0.147 2.413 20.4~20.91581.8 432300 kcmil 735/0.51 17.0 0.122 2.413 21.8~22.41782.6 472350 kcmil 882/0.51 18.60 0.105 2.413 23.4~24.2071.7 522400 kcmil 980/0.51 19.30 0.0920 2.413 24.1~24.72261.3 582 450 kcmil 1127/0.51 20..80 0.0818 2.413 25.6~26.2635.9 6305.2保护器件应能对所连接的电缆提供过载和短路保护。
电缆规格、电流标准、计算公式

Pe:额定功率Pj:计算有功功率Sj:计算视在功率Ij:计算电流Kx:同时系数cosφ:功率因数Pj=Kx*PeSj=Pj/cosφ单相供电时,Ij=Sj/Ue 三相供电时,Ij=Sj/√3Ue精心整理如果假设采用~220V单相供电,同时系数Kx取1.0,功率因数cosφ取0.8,则Pe=13KWPj=13*1=13KWIj=1300/(0.8*220)=7.39A精心整理I=P/(U*1.732*0.8)S=I/5 I=电流 P=功率 U=电压 S=电线截面积0.6/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规格型号及载流量(含普通型,阻燃型,耐火型,无卤低烟阻燃型)1.产品特点及用途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具有高机械强度、耐环境应力好、优良的电气性能和耐化学腐蚀等特点,重量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产品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Uo/U为0.6/1kV及以下的输配电线路上。
阻燃电力电缆的主要特点是电缆不易着火或着火时延燃仅局限在一定范围内,适用于电缆敷设密集程度较高的发电站、地铁、隧道、高层建筑、大型工矿企业、油田、煤矿等场所。
耐火电力电缆的主要特点是电缆除了能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传输电力外,电缆在着火燃烧时仍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正常运行,适用于核电站、地铁、隧道、高层建筑等与防火安全和消防救生有关的地方。
低烟无卤阻燃型电缆的特点是电缆不仅具备阻燃性能,而且具有低发烟性和无害性(毒性和腐蚀性较小),适用于对电缆阻燃、烟密度、毒性指数等有特别要求的场所,如地铁、隧道、核电站等。
精心整理2.产品标准本产品按GB/T 12706-2002或IEC 60502标准组织生产,还可按用户要求的其他标准生产。
阻燃型电缆除按上述标准外,其阻燃性能按GB/T18380.3-2001标准规定分成A、B、C三种不同的阻燃类别,A级类别的阻燃性能最优,用户可根据需要选用。
精心整理耐火型电缆的耐火性能应符合GB/119216.21-2003。
无卤低烟阻燃型电缆按企业标准组织生产,阻燃性能按GB/T18380.3-2001标准规定分为A、B、C种不同的阻燃类别,烟浓度通过GB/T17651-1998规定的试验,PH值及导电率应符合GB/T17650.2-1998的规定。
载流量计算书

电缆长期载流量计算书YJV22 8.7/10kV 3 x 240mm 电缆连续负荷载流量的计算第一节 电缆电气性能参数的计算1. 电阻1.1线芯直流电阻R'=R'' [1 心-20)]其中:R''――20r 导体直流电阻•取国标要求a ――导体电阻温度系数.取0.00393 1/ r9 ――电缆线芯允许最高工作温度,取90 r.-3R'=0.0754 x [1+0.393 x (90-20)] x 103=0.0961 x 10 Q /m1.2导电线芯有效电阻的计算其中f ――为电源频率,工频为 50H Z ;R'――为工作温度下单位长度电缆导体线芯交流电阻,单位为 Ks ――导体为圆形紧压,非干燥,取 1。
计算得出:Xs 2=1.307,集肤效应因数 Ys= 0.0088351.2.2邻近效应因数卡+ 2 8汉兀二式中,X p 10 k pp R' p其中f ――为电源频率,工频为50H Z ;R'――为工作温度下单位长度电缆导体线芯交流电阻,单位为 Q /m; 1.2.1集肤效应因数 y s 4192 0.8 X s式中, X 2 8::: f 10J k sQ /m; 匚D C 2 192 0.8 X S 1.18X :4 192 0.8 X p0.270.312& ――导体为圆形紧压,非干燥,取1。
De ----- 为导体外径,S ------ 为线芯中心轴间距离。
计算得出:X6=1.3O7,邻近效应因数Yp=0.01341.2.3 90 C电缆线芯的有效电阻为:计算得出:R' (1 Ys Yp) =9.828 X 10-5 Q /m2.电缆电容对于三芯圆形芯电缆,三芯联在一起对金属屏蔽层的电容10~F/m18 In」d e其中:£---- 为绝缘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对交联聚乙烯£ =2.5D i ------------ 为绝缘层外径(屏蔽层除外)(mm)D e 导体直径包括屏敝层(mm)计算得出:C= 0.367 X 10-9 F/m3.金属屏蔽的电感对于三芯分相屏蔽型圆形芯电缆,金属屏蔽的电抗X=2X w X 10-7 X LN(2X( S-d) /d)其中:S为导体轴向间距,单位为mmd 为金属套平均直径,单位为mm计算得出:X=1.01 X 10-6 Q /m第二节损耗因数的计算2.1对于三芯分相屏蔽型圆形芯电缆,金属屏蔽损耗因数的计算公式为:—1^ 11 R ]后訂.IX 丿一公式中:R为在最高工作温度下电缆单位长度交流电阻,单位为Q /m;Q /m;R S为在最高工作温度下电缆金属屏蔽单位长度交流电阻,单位为R S = R S' X [1+ a X (屮-20)] X( 1 + Ys+ Yp)R S' = P/ S其中:p为金属屏蔽电阻系数,17.241 Q • mr i/mS 为金属屏蔽截面积,单位为mr^计算得出R S'二17.241 /(30X 0.1 X 3)= 1.916 X 10-3 Q/m;<为导体在最高温度下金属屏蔽的工作温度,假设为85°C;Ys、Yp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同上;X 为电缆单位长度金属屏蔽的电抗,单位为Q /m。
220kV XLPE海缆选型之海缆截面和芯数的选择

摘要:以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二期工程为背景,通过分析220kV海缆路径沿线不同的敷设环境,从而计算三芯或单芯交联聚乙烯绝缘海缆所需的截面,然后综合考虑海缆造价、线路走廊、施工费用等因素,建议采用经济技术合理的海缆型式,为国内类似工程海缆截面和型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按照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鸬鹚岛220kV升压站远景输送容量600MVA的要求,经计算,电缆输送容量主要受两端登陆段直埋敷设环境控制,若采用单芯海缆至少需要2回(即:1回1600截面和1回500截面)海缆,若采用三芯海缆至少需要3回3*500海缆。
4、技术经济比较
海缆线路的造价主要由海缆及附件的设备费、海缆线路施工费、海缆线路海域占用费。
(2)2回单芯海缆需要6条走廊,施工占用海域面积467.5 hm2,而3回三芯海缆仅需要3条走廊,占用海域面积319 hm2,可见3回三芯海缆比2回单芯海缆方案走廊数量减少了一倍,降低了海缆路由选择的难度,同时缩短了施工工期和施工难度;
(3)2回单芯海缆影响近海养殖面积和登陆点占用面积几乎是3回三芯海缆的2倍;因此采用三芯海缆,减少了近海养殖赔偿费和登陆点占地青赔费的同时,大大减少了工程施工阻力,降低了施工难度,缩短了施工工期;
备注:相关费用取值参考以往工程经验取值,另外海缆单价随材料价格波动,表格中数据仅供参考。
分析表4-1,可得如下结论:
(1)3回三芯海缆3*500与2回单芯海缆(1*500+1*1600)相比,工程投资可降低约31%计7498.65万元。另外,增加1回海缆导致两端升压站内各增加1回GIS间隔,共增加费用约300万元。
(5)陆地侧过锚固井后,采用直埋接入电缆沟;
(6)陆地侧与陆缆对接段采用电缆沟敷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kV交联聚乙烯电缆载流量实例计算
发表时间:2019-06-11T17:39:59.477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1期作者:梁周峰1 张亮2 [导读] 摘要:电缆载流量是电缆线路设计过程中一项重要电气参数。
(1日照阳光电力设计有限公司山东日照 276800;
(2国网日照供电公司山东日照 276800)
摘要:电缆载流量是电缆线路设计过程中一项重要电气参数。
由于电缆载流量计算较为复杂,基本依靠电缆生产厂家提供。
目前,大部分论文、设计手册及相关规程只是介绍计算公式,没有实际计算案例,普通设计人员难以理解和掌握。
本文编写的目的就是以220kV单芯 1×2500mm²截面电缆载流量理论计算实例,讲解高压电缆载流量计算流程和相关电气参数计算,便于从事电力设计的同事们理解和掌握电缆载流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关键词:高压电缆、载流量计算
Absrtact:The current carrying capacity of cable is an important electrical parameter in the design of cable line.Because the calculation of cable current carrying capacity is complex,it is basically provided by cable manufacturers.At present,most papers,design manuals and related regulations only introduce calculation formulas,and there are no actual calculation cases.It is difficult for ordinary designer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ain the calculation process and related electrical parameters of high-voltage cable with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example of carrying capacity of 220 kV single-core 1 x 2500 mm truss section cable,so as to facilitate the power designer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basic calculation method of cable carrying capacity. Key words:calculation of high voltage cable current carrying capacity 1、电缆结构参数
电缆结构参数是电缆载流量计算的核心内容,可通过相关电力行业标准中获取或者由电缆生产厂家提供参考值。
下表为某电缆生产厂家产品参数值:
表1-1 电缆结构参数表
2、电缆系统运行条件、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
电缆系统运行条件:三相交流系统,单回路,护套单点接地。
敷设条件:隧道(空气)中,平行敷设。
导体运行最高工作温度90℃。
环境温度40℃。
3、载流量计算公式推演
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是基于高于环境温度的导体温升表达式推演而来,表达式为:
式中:
I—单根导体流过的电流,A;
—高于环境温度的导体温升,K;
R—最高工作温度下导体单位长度的交流电阻,Ω/m;
Wd—导体绝缘单位长度的介质损耗,W/m;
T1—单根导体和金属套间单位长度热阻,K•m/W;
T2—金属套和铠装之间内衬层单位长度热阻,K•m/W;
T3—电缆外护层单位长度热阻,K•m/W;
T4—电缆表面和周围介质之间单位长度热阻,K•m/W;
n—电缆(等截面并载有相同负荷)中载有负荷的导体数;
λ1—电缆金属套损耗相对于所有导体总损耗的比率; λ2—电缆铠装损耗相对于所有导体总损耗的比率。
将从上述等式拆分,提取参数I,得出以下公式:
4、参数计算
4.1损耗计算
4.1.1 工作温度下导体交流电阻
式中:
R —最高工作温度温度导体的交流电阻,Ω/m;
—最高工作温度温度导体的直流电阻,Ω/m; ys —集肤效因数;
yp —邻近效因数
式中:
R0 —20 C时导体的直流电阻,Ω/m;
f —电源频率,50Hz;
kS取值:紧压圆绞线取1;分隔圆绞线取0.435。
dc —导体直径60.9mm; s —线芯中心轴间距取350mm(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取);平面排列的电缆,s为相邻相间距。
kp取值:紧压圆绞线取1;分隔圆绞线取0.37;计算结果:
ys =0.1571;
yp =0.0109;
4.1.2 介质损耗
式中:
C —单位长度电缆电容,µF/km;
Di绝缘层直径112.6mm;
屏蔽层直径64.6mm;
计算结果:C =0.230µF/km;
4.1.3 护套损耗因数
式中:
4.1.4 涡流损耗护套单点接地或交叉互联连接的单芯电缆涡流损耗因数:
式中:
R —在工作温度时导体电阻, /km; a)若三根单芯电缆呈三角形排列可按下式计算:
b)三根单芯电缆平面排列按下式计算中间电缆:
超前相外侧电缆
滞后相外侧电缆
计算结果:
d=149.9mm;
s=350mm;
m=1.1392;
λ1=0.1027;
4.1.5环流损耗
4.1.6 电缆热阻计算
4.1.6.1电缆绝缘的热阻T1
式中:
4.1.6.2 皱纹金属铝护套非铠装电缆外护层热阻T3
4.1.6.3电缆外部热阻T4
a)空气中电缆外部热阻
空气中不受日光直接照射情况下的电缆周围热阻由下式给出:
式中:
—超过环境温度以上的电缆表面温升,K;
对于皱纹金属套:
计算结果:
Z=0.21;E=3.94;KA=0.88;(根据电缆排列形式可根据JB/T10181.3-2000附表进行查询);
依据IEC287标准(JB/T10181.3-2000)中空气热阻计算图:(Δθs)1/4 =2.33;
=0.2984K.m/W;
4.1.7 载流量计算
经过上述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将上述计算内容带入下式:
下表为不同截面电缆载流量计算参考值,供大家计算参考: 5、结语
本文仅对单回路220kV电缆空气中敷设(无光照)、水平排列方式进行载流量理论计算。
实际上,电缆敷设方式较为复杂,回路与回路之间,以及不同敷设方式对电缆载流量计算均有影响。
在多种因素组合情况下,更复杂的载流量计算可根据本工程提供的参数取值,参考《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施工手册》(李国征编)及《电缆载流量计算》(JB/T 10181.1-2000~ JB/T 10181.6-2000)系列计算规程进行计算。
参考文献:
[1]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施工手册.李国征,2007.9
[2]电缆载流量计算 JB/T 10181.1-2000~ JB/T 10181.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