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北京高考试题文言文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
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2011年高考分类解析(文言文阅读)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专题---文言文阅读(全国新课标卷)(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4-7题。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
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
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
”为府州、火山军巡检。
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
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
”萧矍然起拜。
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
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
帝曰:“敌在吾目中矣。
”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
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
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奏上,报可。
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
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
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
”从之。
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
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
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
”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迁步军都虞候。
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
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
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
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节选自《宋史·何灌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辽人常越境而汲汲:取水。
B.灌迎高射之,发辄中迎:面对。
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敛:躲藏。
D.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彻:穿透。
答案:C 解析:敛,退缩,收缩。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何灌行事有成的一组是(3分)①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②或著崖石皆没镞③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④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⑤得善田二万六千顷⑥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答案:D 解析:①敌人还是侵犯了边境;②是有时;④是奏章的内容。
2011年高考各地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试题 (4)

2011年高考各地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试题(全国新课标卷)(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4-7题。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
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
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
‛为府州、火山军巡检。
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
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
‛萧矍然起拜。
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
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
帝曰:‚敌在吾目中矣。
‛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
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
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奏上,报可。
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
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
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
‛从之。
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
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
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
‛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迁步军都虞候。
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
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
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
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节选自《宋史〃何灌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辽人常越境而汲汲:取水。
B、灌迎高射之,发辄中迎:面对。
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敛:躲藏。
D、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彻:穿透。
答案:C 解析:敛,退缩,收缩。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何灌行事有成的一组是(3分)①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②或著崖石皆没镞③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④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⑤得善田二万六千顷⑥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④⑥D、③⑤⑥答案:D 解析:①敌人还是侵犯了边境;②是有时;④是奏章的内容。
2011高考真题文言文汇编

2011年高考各地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新课标卷)(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4-7题。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
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
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
”为府州、火山军巡检。
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
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
”萧矍然起拜。
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
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
帝曰:“敌在吾目中矣。
”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
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
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奏上,报可。
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
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
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
”从之。
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
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
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
”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迁步军都虞候。
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
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
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
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节选自《宋史?何灌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辽人常越境而汲汲:取水。
B.灌迎高射之,发辄中迎:面对。
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敛:躲藏。
D.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彻:穿透。
答案:C 解析:敛,退缩,收缩。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何灌行事有成的一组是(3分)①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②或著崖石皆没镞③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④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⑤得善田二万六千顷⑥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④⑥D.③⑤⑥答案:D 解析:①敌人还是侵犯了边境;②是有时;④是奏章的内容。
2011年高考全国大纲卷 文言文阅读答案及全解释

3
熊鼎将他们全部迁到长江和淮河之间, 熊鼎将他们全部迁到长江和淮河之间,百姓 才安定下来。平阳知州梅镒犯贪赃罪, 才安定下来。平阳知州梅镒犯贪赃罪,不停 地分辩,几百个平民都申诉知州无罪。 地分辩,几百个平民都申诉知州无罪。熊鼎 正要听从,有一个小吏禀告道: 正要听从,有一个小吏禀告道:“如果释放 了知州,问起我们徇私故纵罪来怎么办? 了知州,问起我们徇私故纵罪来怎么办?” 熊鼎叹气说: 法律是用来诛杀罪人的, 熊鼎叹气说:“法律是用来诛杀罪人的,我 敢因为怕被责罚,而诛杀无辜吗! 敢因为怕被责罚,而诛杀无辜吗!”释放了 梅镒,将情况上奏皇帝,皇帝回复照此执行。 梅镒,将情况上奏皇帝,皇帝回复照此执行。 宁海平民陈德仲支解了黎异, 宁海平民陈德仲支解了黎异,黎异的妻子多 次投诉不得伸冤。熊鼎就逮捕了陈德仲, 次投诉不得伸冤。熊鼎就逮捕了陈德仲,审 讯得知实情,立刻就治了他的罪。 讯得知实情,立刻就治了他的罪。
Page 7
7
2)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译文:皇帝派遣使者慰劳,赐给裘 皇帝派遣使者慰劳, 皇帝派遣使者慰劳 皮衣服和帽子, 皮衣服和帽子,又派中使赵成宣召 熊鼎。 熊鼎。 解析:译出大意给3分:“裘帽”、 “复遣”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Page 6
6
11.(1)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 )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译文:熊鼎到任,奏请罢免不称职 熊鼎到任, 熊鼎到任 的官员数十人,各个部门安定清平。 的官员数十人,各个部门安定清平 解析:译出大意给2分:“奏罢”、 “有司”、“列部”三处,每译对 一处给1分。
Page 4
4
Page 5
2011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解析版)

2011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解析版)2011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第一部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活性炭韬光养晦冗(rǒng)长恪(kè)尽职守B. 谐奏曲咄咄逼人怆(chuàng)然怙恶不悛(qǔn)C. 威慑力暇不掩瑜攫(jué)取唾(chuí)手可得D. 笑咪咪按图索骥荒谬(niù) 返璞(pú)归真【参考答案】 A【试题分析】B项谐奏曲应为协奏曲,怙恶不悛应为quān;C项暇不掩瑜应为瑕不掩瑜,唾手可得应为tuò;D项笑咪咪应为笑眯眯,荒谬应为miù【高考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易错提醒】受方言影响误读的字特别多,【备考提示】注意形近字【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字形,能力层级为识记 A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 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 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
D. 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
【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B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
没有约定而遇见。
指意外碰见。
不合语境。
C江河日下:日:一天天;下:低处。
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
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望文生义。
D兵不血刃: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
兵器上没有沾上血。
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不合语境。
【高考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
【易错提醒】本题较为容易,词语大多较为常见或者经常练习。
2011年高考各地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翻译解析22011年高考各地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翻译解

2011年高考各地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翻译解析2(广东卷)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东乡罗提督战功,见于《圣武记》者详矣。
其智能亦自可韬,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
公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晨必发火器惊之。
公问故,令获一猴来,剃其毛,画面为大眼诸丑怪状。
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皆惊走。
后不复至。
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山水迅急,瞬息千里,盐枭至则鸣金叫呼,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两旁系大竹,弯如弓,他船追及,断系发之,船必覆,人莫敢撄。
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俟船过,附而锯其舵,抵关适断,船不能行,触石破,尽获之。
罗少亡赖,数行窃,令捕之杖毙,弃诸野。
中夜而苏,匍匐至一老妪家,周之,乃改行,投身军营,骁勇冠绝侪辈。
当赵金龙之乱,罗受命,与总督卢公坤往平之,贼已困,将擒矣。
时宣宗以尚书宗室禧恩来督军,未至,诸公议待禧至,罗曰:“围久师怠,贼必遁。
”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
罗每对人言生平作贼事,不少讳,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
改行后,始娶妻,忽患奇疾,百方不治,一道人过门曰:“有方可救,但得钱三十千乃能配药。
”罗自念贫窭,安得三十千钱,语其妻曰:“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
苟鬻汝,得钱买药,则两活矣。
”妻泣而从之,病果瘳。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选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痛苦B.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腾跃C.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做官D.抵关适断,船不能行碰到【答案】C(A.为……所苦,苦于……,使困苦,困于。
例:《列子·汤问》:“何苦而不平?”(苦于山挖不平)《史记·陈涉世家》:“天下苦秦久矣。
2011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参考)

2011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011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第一部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活性炭韬光养晦冗.(rǒng)长恪(kè)尽职守B. 谐奏曲咄咄逼人怆.(chuàng)然怙恶别悛.(qǔn)C. 威慑力暇别掩瑜攫.(jué)取唾.(chuí)手可得D. 笑咪咪按图索骥荒谬.(niù) 返璞.(pú)归真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非常多开心,很多“粉丝”竞相摹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别脚为训....。
B. 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别期而遇....,尽管没有电视台预报的落水量大,但依然让京城向来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 伴着降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但是上。
D. 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竞赛,但是北京国安脚球队通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别血刃....,最后以3:0取得胜利。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要紧缘故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别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 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救护民间木版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救护工程之一。
C. 崇安髭蟾蜍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日子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中,最初因五十年在崇安发觉而得名。
D. 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所以具有美容功效,皮肤汲取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A. ○1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2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不具一格B. ○1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2远远地就能望见那不具一格的拱形城门C. ○1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2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不具一格D. ○1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2远远地就能望见那不具一格的拱形城门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假使管仲在当初身处绝境,身陷囹圄之时 就献出了生命,不从长计议,那就哪会有 以后助桓公称霸天下的功绩! 今天如果君 王评价他的下属,不考虑他的功绩,不看 到他的主要优点,而只是计较他的小节问 题,这便是失去贤才的做法。所以其人只 要有大德,就不必非议计较他的小节;如 果有他的可称赞的地方,就不必对他的不 足之处吹毛求疵。牛蹄踩出来的水塘是长 不出鱼来的,蜂巢里是容不下鹅蛋的,这 说明狭小的东西是容不下大东西的。
• 然而,曹沫并不为一时的失败而害臊, 他所感到的耻辱是不能很好地建立功 绩。于是他在后来的齐鲁柯地会盟中, 拿着三尺宝剑,逼着齐桓公归还夺走 的土地,这样使他在多次战争中丧失 的土地于片刻之间便收了回来。他的 大智大勇也传遍天下,并为鲁国立下 了功绩。
• 管仲辅佐公子纠并不成功,是不能说他聪 明的;管仲又在公子纠和小白争权斗争失 败后自顾逃命,不能为公子纠而敢于牺牲 性命,这就不可以称他为勇敢的;管仲在 被小白关押期间,并不感到这是耻辱,这 就不能称他为贞节的。有了这上述三种行 为,一般的平民都不愿意与他交朋友。君 子更不愿意以他为臣子了。但管仲却能使 自己从牢狱中解放出来,并受到齐桓公的 重用,执掌了齐国大政,九次会合诸侯, 一举匡正天下。
2011年高考试题文言文阅读答 案及全解释
(北京卷)
• 有些事情是可以做但不能说的, 有些事情是可以说但不能做的,有 些事情是容易做但难以成功的,有 些事情是既难做成又相当容易做坏 的。这四方面的策略,只有圣人有 独到的见解并且时刻留意。
•
小事委曲、大事伸张,圣人是这样的
处事原则;小处可以弯曲,大处必须站直,
• 【试题分析】单斜线为必断句处, 双斜线处为可断可不断处。
• 【备考提示】充分掌握文言文行文 的基本特点以及具有标志性的虚词 的用法。
• 6.【参考答案】D
• 【试题分析】 略是“简要”的意思
• 【高考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 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 【备考提示】要将选项答案带入到语 境中
承,就, • B 介词,给,替/动词,做; • D名词活用作动词,以…为臣子
/名词,臣子
• 8. 【参考答案】D
• 【试题分析】然应为却,表示转折 关系。
• 【备考提示】勾连前后句,可以确 定。
• 9.【参考答案】B
• 【试题分析】在曹子得到
• 10.【参考答案】熹 窃 观 古 昔 圣 贤 所 以 教 人 为 学 之 意 /莫 非 使 之 讲 明 义 理/ /以 修其 身/ 然 后 推 以 及 /人 非 徒 欲 其 务 记 览/ /为 词 章 / /以 钓 声 名// 取 利 禄 而 已 也/ 今 人 之 为 学 者// 既 反 是 矣/ 然 圣 贤 所以 敬 人 之 法/ /具 存 于 经/ 有 志 之 士/ /固 当 熟 读// 深 思 而 问 辨 之.
圣人是这样的行事原则。周公有杀害亲兄
弟管蔡的精神负担,齐桓公有和公子纠争
夺国政的恶名,但是周公以匡扶周室的正
义行为弥补了杀害兄弟的缺憾,齐桓公用
称霸天下的功绩抵消了他的丑事恶名,所
以两位还都算是圣贤者。假使因为其人有
些小的过失而抹杀了他的优点,那么天下
就再也难以有圣王和贤相了。
• 所以,眼睛稍有疵点,但只要不妨碍 看东西,就不必用火炙烤;咽喉稍有不适, 只要不妨碍呼吸,就不必凿开喉管。黄河 流域的平原地带,尽管小土丘多得数都数 不过来,但这一地带仍不失平坦;水流急 得会激起波浪,有时浪头高达数尺之高, 但河水仍不失平静。过去曹沫为鲁国带兵 打仗,屡战屡败,丢失国土数千里。假使 曹沫不作长远打算,不转身往后撤退,拔 剑刎颈自杀,那么他就永远是个败军中的 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