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22075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22075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22075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教案

班级:

姓名:

杭锦后旗职业教育中心

第一节计算机硬件基础

教学目的: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简史

2、掌握现代计算机的分类

3、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的基本硬件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的功能

教学方法:讲授和小组合作

教学用具:投影、多媒体计算机

授课时间: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学过程:

导言:

计算机发展到今天,已不再是一种应用工具,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和潮流,并给各各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变化。同时,计算机文化也在改变着生活模式和思维模式,从来没有一种文化会像计算机文化一样得到如此一致的认同。

所为计算机是电子数字计算机的简称,是一种自动地、高速地进行数值运算和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本章介绍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应用以及计算机的组成,并阐述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关系。

新课内容:

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基本硬件。

一、计算机的发展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

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第一代计算机发展时间从1946年到1957年,其主要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的逻辑元件,应用在科学计算和军事等方面。

2、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第二代计算机发展时间从1958年到1964年,其主要采用晶体管作为主要的逻辑元件。

3、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第三代计算机发展时间从1965年到1970年,用中、小集成电路晶体代替分立元件晶体管。

4、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第四代计算机发展时间从1971年直到现在,其特点为:集成程度更高,计算机更加微型化,运算速度,达到每秒上亿次。

二、现代计算机的分类

1、数字电子计算机:

(1)按设计目的分:通用和专用计算机

(2)按用途分分:科学计算和工程计算、工业控制、数据计算

(3)按大小分:巨型、小型、微型

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是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

(1)硬件系统: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

(2)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注:如何区别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通用软件和专用软件的区别。

四、计算机的基本硬件

1、主板

2、CPU

3、内存

4、硬盘

5、显卡

6、声卡

7、网卡

8、光驱

9、机箱

10、电源

11、显示器

12、音箱

13、键盘和鼠标

作业:

小结:教学反思:

第二节计算机系统概述

教学目的: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简史

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网络的基本要素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网络的基本要素

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网络的基本要素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投影、多媒体计算机

授课时间: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学过程:

导言:

本节主要对计算机系统组装过程进行简要介绍,以引导读者学习本章后面的内容,希望读者看完本节后能抓住本章主要线索——计算机组装过程。

新课内容:

一、计算机组装设备

自己组装计算机的用户,在组装前要先将所装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部分准备齐全,这些硬件系统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部分。

1、主机系统

2、输入设备

3、输出设备

二、计算机系统组装步骤简介

有了装机用的组件,下面可以自已动手组装调试计算机,其大致过程是:

1、硬件系统的组装

2、CMOS设置

3、硬盘规划

4、操作系统安装

5、系统调试

以上对计算机系统安装进行了一个整体介绍,下面的几节将要对以上几个步骤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读者认真阅读以下详细安装过程。

三、计算机硬件安装过程简介

1、准备工作

2、安装CPU和CPU散热风扇

3、跳线设置

4、安装内存条

5、连接主板电源

6、在机箱底板上固定主板

7、安装各种接口卡

8、安装软盘驱动器

9、安装硬盘驱动器

10、安装光盘驱动器

11、连接主板与机箱面板上开关、指示灯、电源开关等连线

12、连接外设

13、通电测试基本系统

四、准备工作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

1、阅读各个部件的用户使用说明书,并对照实物熟悉部件。

2、准备好安装工具。

3、释放身体静电。

五、安装CPU和CPU散热风扇

1、Socket型

⑴.在Socket插座上安装CPU

⑵.安装CPU风扇

⑶.连接CPU风扇电源线

2、Slot1型

⑴.安装CPU支架

⑵.安装CPU

⑶.安装风扇电源

六、跳线设置

1、CPU电压设置

2、CPU工作频率设置

3、内存电压选择跳线设置

七、安装内存条

安装168线内存条时,内存条底部金手指上的两凹部用于安装时正确对位,两侧的凹部用于安装就位后的卡位。将168线内存条底部金手指上的两凹部对应168线内存插槽中的两凸部,对准方位后将内存条垂直向下压入插槽中,听到内存插槽两侧的弹性卡发出“咔”的声响后,内存条即安装就位。此时内存插槽两侧的弹性卡已向上直立并卡住内存条两侧的缺口。

八、连接主板电源

1、连接普通电源

2、连接ATX电源

九、在机箱底板上固定主板

在完成了CPU和内存条的安装之后,就可以把主板装入机箱了。在主板边缘和中间有一些圆孔,这些圆孔和机箱底板上的圆孔相对应,利用这些定位圆孔可将主板固定在机箱底板上。

定位金属螺柱和塑料定位卡是在机箱底板上固定主板的紧固件,定位金属螺柱和塑料定位卡,由机箱供应商与机箱配套提供。

十、安装各种接口卡

电脑主板上根据需要可安装各种接口卡,通过这些接口卡完成相应功能。如显示卡、声卡、网卡、内置Modem等等。

目前586主板采用的I/O总线插槽有ISA、PCI、AGP三类(中、低档主板一般没有AGP总线),相应的接口卡也分为ISA卡、PCI卡和AGP卡。

机箱后面板处有一个竖直条形窗口,可把接口卡尾部的金属接口挡板用螺丝固定在条形窗口顶部的螺丝孔上,通过挡板上的接口与外部设备相联。

安装ISA、PCI、AGP卡的方法大致相同,只是各自均应安装在相应的扩展槽中,以下以安装PCI显示卡为例。

十一、安装软盘驱动器

连接软盘驱动器与主板软驱接口之间的数据线是一条34线扁平电缆。数据电缆线共有5个插头,其中右端电缆较长的一端连接主板软驱接口;左边的一大一小两个插头分别用于连接5英寸软驱和3英寸软驱,但仅使用其中的一个插头。与这个插头连接的软盘驱动器的编号是“A”。中部两只插头用于连接驱动器“B”。

十二、安装硬盘驱动器

1、硬盘的主从跳线及设置

2、安装硬盘

安装方法:

⑴.设置跳线

⑵.连接硬盘数据电缆:

⑶.固定硬盘:

十三、安装光盘驱动器

1、光驱的主从跳线设置

2、安装光驱

⑴.设置跳线

⑵.连接光驱数据电缆

⑶.固定光驱:

十四、连接主板与机箱面板上开关、指示灯、电源开关等连线

1、插接主板与机箱面板的连线

2、连接普通机箱电源开关

3、安装接口连接器

十五、连接外设

1、连接显示器

⑴.连接显示器:

⑵.连接显示器电源线:

2、连接键盘

ATX规范取消了普通的AT键盘接口使用了PS/2接口,这两种键盘接口在外型和引脚功能上是不同的,因此传统的键盘不能用在ATX机上。如果要在ATX机上使用传统的AT 键盘,可以通过接口转换器连接。这种转换器在电脑公司可以买到。

十六、通电测试基本系统

完成上述十二个步骤之后,你的基本系统就安装完成了。进一步检查连线无误之后,可以通电测试基本系统。连接主机电源,若一切正常,系统将进行自检并向你报告显示卡型号、CPU型号、内存数量和系统初始情况等。如果开机之后不能正常显示、死机。说明基本系统不能正常工作,不能进行下一步安装。应根据故障现象查找故障原因:1.电源风扇不转,电源指示灯不亮,可能是电源开关未打开或电源线未接通。

2.电源指示灯亮,但是无声无显示,说明主板电源接通,自检初始化未通过。需检查各连线是否连接正确,显示卡、内存条是否接触良好。

3.电源指示灯亮、喇叭鸣声,可能出现的故障有键盘错误、显示卡错误、内存错误、主板错误等等,若有显示可根据提示处理,若无显示则主要检查内存和显示卡。

4.电源风扇一转即停,说明机内有短路现象,应立即关闭电源,拔去电源插头。可能造成的原因有:

⑴.主板电源线插接错误。

⑵.主板和机箱短路。

⑶.主板、内存质量不佳。

⑷.显示卡安装不当等等。

此类故障属严重故障,一定要小心、仔细的检查,查到故障原因并排除后方能继续通电,否则会损坏设备。

课堂作业:

小结:

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