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汽车文化》教案(全)

《汽车文化》教案(全)

《汽车文化》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让学生掌握汽车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让学生了解汽车行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汽车的发明者及其发明时间汽车的发展阶段及其代表性车型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2. 汽车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发动机:提供动力底盘:支撑车身,保证行驶稳定车身:保护乘客,提供舒适空间电气系统:控制汽车的各项功能传动系统:传递发动机的动力3. 汽车行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汽车行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的起源、发展历程、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及代表性车型。

3. 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汽车行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汽车的起源、发展历程、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案例资料: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及代表性车型。

3. 讨论话题:汽车行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汽车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及代表性车型,让学生了解行业现状。

4. 讨论:让学生探讨汽车行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六、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世界各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

2. 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思考其在未来的市场前景。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汽车行业的认识。

《汽车文化》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的设计理念和审美趋势。

2. 让学生掌握汽车的各项性能指标。

3. 让学生了解汽车安全知识和驾驶礼仪。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的设计理念和审美趋势汽车设计的基本原则汽车审美的发展趋势我国汽车设计的特点2. 汽车的各项性能指标动力性能:加速性能、最高速度等经济性能:油耗、续航里程等舒适性能:悬挂系统、座椅舒适度等安全性能:刹车系统、防撞梁等3. 汽车安全知识和驾驶礼仪安全带的使用方法驾驶姿势和视线控制遵守交通规则礼让行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的设计理念、审美趋势、性能指标。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汽车文化是汽修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1、世界汽车发展史,2、中国汽车发展史,3、世界著名汽车公司与品牌,4、中国主要汽车公司与品牌,5、汽车运动,6、汽车造型,7、汽车基础知识,8、汽车技术的发展,9、汽车产业有关的政策与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汽车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提高他们对汽车的鉴赏能力,并学会享受汽车带给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一)教学内容1、世界汽车发展史介绍世界汽车百年发展历史。

以“蒸汽汽车——内燃机汽车诞生——汽车‘量产化’时期——汽车产品‘多样化时期’——汽车‘低价格’时期”为线索,介绍世界汽车产业从欧洲到美洲、再到欧洲、到亚洲的发展历程。

2、中国汽车发展史介绍中国汽车产业解放前、解放后的发展历史。

重点讲解中国第一汽车集团、东风日产汽车集团、上海汽车集团兼并重组的发展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引进外资的情况,以及我国民营汽车企业的发展状况。

3、世界著名汽车公司与品牌介绍美洲、欧洲和亚洲各国的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及有代表性的车型。

4、中国主要汽车公司与品牌介绍中国各汽车厂家有代表性的车型及自主品牌。

5、汽车运动介绍汽车运动的起源,汽车运动的管理机构,国际汽联的重要赛事,汽车运动的类型,著名汽车运动及汽车运动的魅力6、汽车造型介绍汽车车身造型的演变与造型风格的形成,车身设计的有关理论与方法。

7、汽车基础知识介绍汽车的基本构造,汽车的分类方法,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以及汽车的使用性能。

8、汽车技术的发展介绍现代汽车技术发展的概况,重点讲解汽车质量轻量化、燃料多样化、汽车控制智能化和能源电动化的趋势。

9、汽车产业有关的政策与法规介绍与汽车产业发展有关的政策法规,如《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等。

(二)基本要求本课程为基础课,要求学生了解各章介绍的基本内容。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汽车文化课程代码:课程类别:公选课课程性质:选修总学时:16 理论学时:16学分:1.0适用专业:对汽车感兴趣所有专业开课院部: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一、课程性质、目的课程性质:讲述了汽车概述,汽车史话历史,汽车外形和色彩,著名汽车公司及车标,汽车运动,汽车新技术与未来汽车等,充分体现了汽车文化的历史性,动态性,知识性,技术性,趣味性。

课程目的:让学生通过对汽车概述,汽车历史,汽车外形和色彩,著名汽车公司及车标,汽车运动,汽车新技术与未来汽车等内容的了解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汽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第1章汽车发展简史 1课时【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汽车由来【教学内容】1.1车之由来1.2汽车的出现1.3内燃机发明史1.4内燃机汽车的发明1.5内燃机汽车车身的发展1.6未来汽车【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车之由来,内燃机的发明史难点:1、内燃机汽车的发明第2章欧洲著名汽车公司简介 2课时课程内容:2.1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2.2菲亚特汽车公司2.3标致·雪铁龙汽车集团2.4雷诺·日产联盟2.6宝马汽车集团2.7荷兰世爵汽车公司2.8俄罗斯伏尔加汽车制造厂【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欧洲汽车公司的发展史本章难点:欧洲汽车公司的发展史第3章美国及亚洲主要汽车公司简介 2课时课程内容:3.1福特汽车公司3.2通用汽车有限公司3.3克莱斯勒汽车公司3.4丰田汽车公司3.5本田汽车公司3.6现代汽车公司3.7印度塔塔汽车【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亚洲汽车公司的发展史本章难点:亚洲汽车公司的发展史第4章中国主要汽车厂商 3课时课程内容:4.1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4.2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4.3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4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5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4.6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7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4.8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4.9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4.10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我国汽车公司的发展史本章难点:我国汽车公司的发展史第5章汽车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2课时课程内容:5.1汽车心脏——发动机5.2汽车底盘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5.3汽车仪表【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汽车的心脏-发动机本章难点:汽车底盘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第6章汽车选购 3课时课程内容:6.1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6.2汽车选型6.3新车选购6.4购车付款6.5汽车上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汽车的选购技巧本章难点:汽车的选购第7章汽车油料的选用与汽车维护 1课时课程内容:7.1汽车油料7.2汽车磨合7.3汽车维护【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汽车的维护本章难点:汽车的维护第8章汽车展览与竞赛 1课时课程内容:8.1汽车展览8.2汽车竞赛【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汽车的展览及竞赛本章难点:汽车的展览及竞赛三、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汽车专业的选修课,是汽车基本知识课,只有对汽车感兴趣,那么在后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才能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

《汽车文化》教学指导大纲

《汽车文化》教学指导大纲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本课程是选修课,课程类别基本素质课。

2、本课程讲述了汽车概述,汽车史话,汽车外形和色彩,着名汽车公司及车标,汽车名人汽车运动,汽车新技术与未来汽车等,充分体现了汽车文化的历史性,动态性,知识性,技术性,趣味性。

3、能帮助学生了解汽车过去,现在和未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全面的了解汽车专业热爱汽车提高在汽车维修上的技能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以及汽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对汽车概述,汽车史话,汽车外形和色彩,着名汽车公司及车标,汽车名人汽车运动,汽车新技术与未来汽车等内容的了解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热爱汽车专业,更好地投入到以后的汽车专业学习中。

使学生了解汽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解公路运输和综合运输体系。

2、本课程内容全面而生动,通俗而易懂,针对刚刚开始学习汽车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全面地了解汽车专业,热爱汽车专业。

能够了解并讲述汽车的相关知识和发展史。

3、通过学习,提高和培养自觉性、意志力、价值观、精益求精、审美观等,学会感恩、做人、沟通及合作的能力等。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汽车概述教学目标:通过对汽车基本知识的了解,使同学们从更深层次认识了汽车;增加同学们对于今后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第一节汽车定义第二节汽车总体构造一、汽车的基本组成二、汽车的整体布局第三节汽车的行驶原理一、驱动条件二、附着条件一、汽车的主要特征参数二、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第五节汽车分类与编号一、国内汽车的分类二、国外汽车的分类三、车辆识别代号教学重点:汽车分类与编号教学难点:汽车行驶原理第二章汽车史话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的发展史教学内容:第一节车轮和车的发明史一、车轮和车的发明二、中国古代的车三、自走式车辆的幻想与探索第二节、蒸汽机汽车的发明史一、蒸汽机的发明二、蒸汽机汽车的发明三、电动汽车的发明史四、内燃机汽车的发明史(一)内燃机的发明(二)内燃机汽车的发明五、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一)德国是汽车工业的摇篮(二)法国的单件小批量生产(三)福特公司的大批量生产(四)通用汽车公司建成现代化公司(五)西欧、日本发展廉价汽车(六)日本发展丰田生产方式(七)以法规管理汽车企业(八)西班牙、巴西引进外资(九)韩国汽车借船出海(十)世界汽车工业的重组潮流(一)新中国成立前的汽车业(二)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教学重点:汽车发展史教学难点:国外汽车发展史第三章汽车外形和色彩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汽车的外形和色彩教学内容:第一节汽车外形一、确定汽车外形的因素二、汽车外形的发展第二节汽车色彩一、色彩的种类与基本特征二、汽车色彩与联想三、汽车色彩的设计四、汽车色彩现状与未来趋势教学重点:确定汽车色彩的主要因素优哪些?教学难点:什么是收缩色?什么是膨胀色?第四章着名汽车公司及其车标教学目标:1、通过对于汽车公司、名车及商标的了解;2、能够认识着名汽车车标;3、讲述各着名汽车公司及商标的深层含义。

1-1汽车文化(兴趣认知)教学进度表与教学大纲60课时

1-1汽车文化(兴趣认知)教学进度表与教学大纲60课时

课程:汽车文化(兴趣认知)汽车文化(兴趣认知)教学进度表60课时汽车文化(兴趣认知)教学大纲【本课程简介】:课程通过对汽车的认识,汽车发展史,汽车构造以及汽车维修设备四个内容的了解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汽车的发展史、汽车的构造和常见的维修检测设备。

【本课程教学目标】:1、形成对汽车的初步认识2、了解汽车的发展史3、了解汽车的构造4、认识汽车的维修设备【本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汽车的认识第一节汽车的定义【本节教学目标】:1.知道汽车的定义2.掌握各种汽车区分【本节教学重难点】:掌握客车、乘用车和载货汽车【教学内容】:一、汽车定义二、汽车用途分类1、客运车辆2、乘用车3、载货汽车4、普通货车5、厢式货车6、封闭货车7、罐式货车8、平板货车9、集装厢车10、自卸货车11、特殊结构货车【本节小结】:通过本节学习,学生能够区分客运汽车、载货汽车和乘用车【本节作业】:举些实例,来说明客车、乘用车和载货车第二节汽车组成【本节教学目标】:1.学会发动机分类方法(知识目标)2.掌握发动机的组成(能力目标)【本节教学重难点】:发动机组成【教学内容】:一、汽车组成1.发动机2.底盘3.车身4.电气设备【本节小结】:通过本节学习,学生能够知道汽车由哪些部分组成。

【本节作业】:列出汽车由哪些部分组成?第二章汽车发展史第一节汽车前史【本节教学目标】:1.学会发动机分类方法(知识目标)2.掌握发动机的组成(能力目标)【本节教学重难点】:发动机组成【教学内容】:一、汽车前史1、国外汽车前史2、国内汽车前史二、发动机分类1、按其结构分:(1)转子式(2)往复式2、按其燃料分:(1)柴油发动机(2)汽油发动机3、按其进气方式:(1)自然吸气发动机(2)增压发动机4、按其喷油位置(1)缸内喷射(2)缸外喷射三、发动机组成1、汽油机二大机构五大系统2、柴油机二大机构四大系统【本节小结】:通过本节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各大车商的汽车前史。

汽车文化 教学大纲

汽车文化 教学大纲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文化》教学大纲课程类型:职业选修课本课程适用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时:36学时一、制定实训教学大纲的依据《汽车文化》教学大纲是根据《学校课程教学大纲制定及管理办法》教学要求而制定。

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与任务本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任选课,主要讲述汽车的含义、汽车的史话、名车简介、汽车名人、著名的汽车公司及其车标、著名的汽车品牌含义及发展历程、国产品牌汇总及分析、汽车竞赛、汽车车展、汽车外形与色彩、汽车延伸品、未来汽车、运用互联网查询汽车的相关知识、国内外汽车工业概况、汽车类型、汽车试验、汽车产品型号、汽车代码识别、汽车使用对自然的影响、汽车燃油使用尾气排放国家有关规定与标准、汽车节能技术、汽车噪声控制国家有关规定与标准的基本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基本理论,奠定专业课学习基础。

本课程所涵盖的知识面比较广泛,并且在技术层面有一定的深度。

力求抓住“汽车”与“文化”这两个紧密结合的主题,进行了全面和深入地剖析和论述,以做到工程、技术、文化、艺术知识的有机结合。

本课程在体现汽车文化内涵的同时,又注重体现广泛性、趣味性、实用性和大众化的特点。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与VCD、DVD等视频材料相结合的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观摩视频材料为辅,并适当地穿插点评、提问和讨论等形式。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促使学生掌握课堂教学内容。

课程考试成绩由学生出勤情况、课后作业、小论文、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等组成。

四、考核方式考试五、成绩评定五级评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六、本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拓展知识面,培养和提高综合专业素质。

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基本理论,奠定专业课学习基础。

学会查找汽车专业文献。

培养热爱汽车专业的感情,激发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信心。

激发学习专业课的热情,学会自主学习专业课的能力,培养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素质。

《汽车文化》教案

《汽车文化》教案

《汽车文化》教案(完整版)第一章:汽车基础知识1.1 汽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汽车的组成部分与工作原理1.3 汽车类型与分类1.4 汽车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第二章:汽车品牌与制造商2.1 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及其特点2.2 汽车制造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2.3 汽车品牌战略与市场竞争2.4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第三章:汽车技术与创新3.1 汽车动力系统技术与发展趋势3.2 汽车电子技术与智能驾驶3.3 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3.4 汽车安全技术与舒适性第四章:汽车市场与销售4.1 汽车市场概述与市场环境4.2 汽车销售渠道与模式4.3 汽车市场营销策略与案例分析4.4 汽车售后服务与客户满意度第五章:汽车驾驶与安全5.1 汽车驾驶基础与操作技巧5.2 交通法规与驾驶行为规范5.3 汽车安全驾驶与应急处理5.4 汽车事故理赔与维修保养第六章:汽车零部件与系统6.1 发动机系统6.2 传动系统6.3 制动系统6.4 悬挂系统与轮胎6.5 电子控制单元(ECU)与车载网络第七章:汽车维修与保养7.1 汽车维修基础知识7.2 常用维修工具与设备7.3 汽车保养项目与周期7.4 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7.5 汽车维修职业道德与服务质量第八章:汽车产业政策与法规8.1 我国汽车产业政策概述8.2 汽车生产许可与认证8.3 汽车排放标准与环保法规8.4 交通安全法规与行驶证、驾驶证管理8.5 国际汽车产业政策与合作第九章:汽车金融服务与保险9.1 汽车金融服务概述9.2 汽车贷款与融资租赁9.3 汽车保险类型与条款9.4 保险理赔流程与注意事项9.5 汽车金融服务创新与发展第十章:汽车行业趋势与未来10.1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趋势10.2 自动驾驶技术与发展前景10.3 车联网与智慧交通10.4 汽车共享经济与管理10.5 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第十一章:汽车设计美学与内饰11.1 汽车设计原则与风格11.2 车身造型与空气动力学11.3 内饰设计与人机工程学11.4 汽车色彩与材质选择11.5 汽车设计趋势与创新第十二章:汽车赛事与文化12.1 汽车赛事的历史与发展12.2 著名汽车赛事与规则12.3 赛车技术特点与竞技策略12.4 汽车运动与文化内涵12.5 我国汽车赛事与国际交流第十三章:汽车行业竞争与国际市场13.1 国际汽车产业格局与竞争态势13.2 跨国公司的战略布局与市场拓展13.3 我国汽车企业国际化进程13.4 汽车贸易政策与关税制度13.5 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第十四章:汽车环保与可持续发展14.1 汽车环保技术的研发与应用14.2 汽车尾气处理与净化14.3 电动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环保优势14.4 汽车生产与回收再利用14.5 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第十五章:汽车伦理与社会责任15.1 汽车伦理问题的内涵与外延15.2 汽车安全与乘客权益保护15.3 汽车制造商的社会责任15.4 汽车使用与交通文明15.5 汽车社会影响与未来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汽车文化》教案全面覆盖了汽车领域的多个方面,从基础知识到行业未来趋势,每个章节都包含了重点和难点内容。

4.汽车文化-教学大纲

4.汽车文化-教学大纲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
1. 课程性质
汽车文化是汽车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适合作为专业入门导学课程在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开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汽车、热爱汽车,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汽车的鉴赏能力,促进职业意识形成,增强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养。

2.课程目标
(1)了解汽车的发展史、世界汽车工业概况、汽车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2)了解著名汽车企业及企业家的创业与发展。

(3)了解汽车运动和著名发展。

(4)能够欣赏汽车车标、汽车外形与色彩。

(5)了解汽车品牌与车型文化,初步具有理解汽车品牌文化的能力。

(6)能认识汽车对人们日常生活及社会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3. 课程内容
4.教学实施建议
(1)理论授课教室内除配置黑板、挂图、模型等必要传统教具外,还应配置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课堂教学以授课为主,设置若干综合性任务(例如汽车品牌介绍、汽车知识比赛等),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并进行展示,使学生加强理解,提高学习兴趣、
(3)本课程作为汽车维修专业的导学课程,提高学生对汽车的兴趣至关重要,应重点介绍汽车赛事、品牌车标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
扎兰屯职业学院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扎兰屯职业学院
《汽车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本课程的性质
1、本课程是必修课,课程类别基本素质课。

2、本课程讲述了汽车概述,汽车史话,汽车外形和色彩,著名汽车公司及车标,汽车名
人汽车运动,汽车新技术与未来汽车等,充分体现了汽车文化的历史性,动态性,知识性,技术性,趣味性。

3、能帮助学生了解汽车过去,现在和未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全面的了解汽车专业
热爱汽车提高在汽车维修上的技能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以及汽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本课程的任务
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汽车工业和行业概况,具有基本的汽车品牌文化认知意识,汽车行业动态把握能力;掌握基本的汽车构造原理和汽车理论,具有基本的汽车理论素养;理解汽车基本的使用性能指标和使用方法,具有一定的汽车综合鉴赏能力;了解主要的汽车服务行业规程,具有良好的基本服务理念和职业素养。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为基础课,要求学生了解各章介绍的基本内容。

三、课程内容
1、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汽车的发展史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的发展史
第二章、汽车的认识
教学要求:通过对汽车基本知识的了解,使同学们从更深层次认识了汽车;增加同学们对于今后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第三章、世界重要的汽车城及著名车展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重要的汽车城及著名车展。

第四章、汽车名人
教学要求:帮助同学了解各个国家的汽车名人,讲述他们的汽车故事。

第五章、著名汽车企业及汽车商标
教学要求:1、通过对于汽车公司、名车及商标的了解;
2、能够认识著名汽车车标;
3、讲述各著名汽车公司及商标的深层含义。

第六章、汽车文化
教学要求:了解世界各国的汽车文化。

第七章、汽车与环境
教学要求:了解汽车与环境的关系。

第八章、汽车时尚
教学要求:1、了解什么是赛车运动;
2、培养学生对赛车运动的兴趣。

第九章、汽车驾驶与安全
教学要求:了解汽车驾驶安全的必要性。

2、实验、实训、实习内容
无实验、实训、实习内容
3、教学建议
本课以全面讲解汽车行业概况为主,知识宽泛但要重点突出。

特别要注意知识信息的实用性和实效性,要充分利用能力兴趣导向法教学。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汽修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一般都设置在新生开学第一学期开设,故不存在与前续课程关系。

本课程对后续开设的其他课程,如《汽车发动机检测与维修》、《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等课程相互衔接,并为这些课程开设打好理论基础;最主要使学生在学习这些后续课程时易于理解接受相关知识点。

五、教学时数分配
附:教学时数分配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