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折旧的方法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理论及方法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理论及方法作者:唐华果来源:《中国经贸》2016年第18期【摘要】2014年9月,由常务会议提出将对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进行全面完善,新政策的实施大幅扩大了当前企业所得税法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允许范围。
本文结合新政策的背景,主要研究固定资产的折旧加速折旧法,通过比较不同折旧方法对企业对所得税额和现金流量现值的影响的差异,为企业制定折旧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与方法的支持。
【关键词】加速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合法一、加速折旧法的内涵加速折旧法也称快速折旧法,其特点是固定资产在预期使用年限内,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使应纳税所得额减少,在所得税税率不变的情况下,应纳税额自然降低,这即等于国家给了企业一笔无息贷款,也等于加快了企业折旧的速度,所以叫加速折旧法。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CAS4)的规定,企业可采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加速折旧法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二、加速折旧法的具体方法1.双倍余额递减法(1)计算原理。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按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始成本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同时,为方便会计人员操作,在折旧年限到期前的两年内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其计算方法如下: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始成本-累计折旧额)×年折旧率最后两年的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倒数第二年的账面净值—预计净残值)/2举例说明,某企业的一台设备,原始成本是64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20000万。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2)双倍余额递减法的特点。
通过上面的实例分析得出:①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净残值;②每年折旧率都相同,值为直线法的两倍;③使用年限最后一年期末“账面余额”一定是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本例是 20000 元);④使用年限最后一年的“累计折旧额”(本例④栏)加上使用年限最后一年期末账面余额一定等于期初账面余额,也就是固定资产的原价。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方法的运用及对企业的影响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方法的运用及对企业的影响发布时间:2023-07-13T07:06:50.30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502期作者:张在峰[导读] 固定资产折旧的常用方法。
一般地,计算折旧的计算方法大体分为两大类,即直线法和加速法。
烟台市牟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烟台264100摘要: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
本文将加速折旧法与直线法进行比较,分析加速折旧与直线法的优缺点,得出加速折旧法更符合固定资产折旧的本质和规律,应该是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科学选择。
关键词: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折旧法的选择折旧方法的变更与措施一、加速折旧方法及其应用1.固定资产折旧的常用方法。
一般地,计算折旧的计算方法大体分为两大类,即直线法和加速法。
直线法,是一种简化处理,即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内,根据原始价值、预计净残值以及一定的标准平均分摊,主要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两种。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多数固定资产折旧,目前应用广泛。
加速折旧法,简称加速法,是指前期折旧多、后期折旧少、各期折旧额不相等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与直线法相比更加注重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特别是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它更具科学性。
2.加速折旧法是固定资产折旧的科学选择。
(1)加速折旧法更能体现折旧的实质。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将其一部分价值逐步转移到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中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要把所有者投资于固定资产上的支出科学合理地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由生产的产品或经营的商品来负担的过程。
(2)加速折旧法更符合固定资产的使用规律和配比原则。
固定资产的折旧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成本分配过程,即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按照消逝的服务潜能比例,按期、有系统地计入产品成本与相关费用,实现与收入的正确配比。
新设备在投入使用后起初几年性能好、精度高,生产的产品也就多,它转移到产品中的价值也应该多,故前期应该多提折旧;在后几年,设备变旧,尤其是快报废的前一二年,它为人们作的“贡献”愈来愈小,经常处于检修、停机状态,因此,按照配比原则,后期应该少提折旧费。
浅谈加速折旧的方法和原理

折旧是固定资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使用而是其价值逐渐的转换为费用,成为产品成本的一部分,这个过程是固定资产价值补偿的过程。
多年来,我国一直沿用直线法和工作量法,但它们都存在一定的缺点,而加速折旧才弥补其缺点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不足。
加速折旧法充分的考虑了固定资产的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原则,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
这一点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无形风险,还可以尽快收回固定资产成本,促进企业的发展。
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多数企业随意改变折旧方法,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以与重视,加强企业的管理,正确的运用加速折旧方法,充分发挥其效能。
加速折旧方法又称为快速折旧方法和递减折旧方法,它是二战时期,美国工业为了适应向军工业的转移,加速设计更新而产生的一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它的特点是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计提的折旧费比直线法计提的折旧费多,从而导致资产使用前期净利润较低;而在资产使用后期,这计提的折旧较少,相对利润较高。
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规定允许使用的加速折旧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无形,为了降低风险和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客观上要求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
一、为什么要采用家属折旧法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对于恰当的实现收入与费用相配比,如实地反映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价值损耗和期末固定资产净值具有重要意义。
考虑到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使用效率和收益能力会下降,为了均衡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年限的使用费用,固定资产应在使用的前期计提的折旧应大于后期计提的折旧。
同时,为了减少固定资产的无形风险,家属折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速折旧体现了会计准则的稳健型要求稳健性原则是会计核算的重要要求,《企业会计准则》第十八条规定:1,“会计核算应遵循稳健性原则,合理核算企业的损失和费用。
”稳健性原则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体制的建立和运用,它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市场风险以及一些不确定的或有事项所做的谨慎反应,通常是避免高估企业的资产和收益,加速折旧就是稳健性在固定资产折旧上的体现。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知识点总结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知识点总结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折旧不仅反映了固定资产由于使用而逐渐损耗的价值,也是企业在会计核算中一项重要的成本分摊方式。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常见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一、直线法直线法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折旧方法之一。
在这种方法下,每年的折旧额是固定的,计算公式为: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例如,一台设备原值为 10 万元,预计使用 5 年,预计净残值为 1 万元。
那么每年的折旧额就是(10 1)÷ 5 = 18 万元。
直线法的优点在于计算简单,易于理解和操作。
但它也有缺点,因为它没有考虑固定资产在不同年份的使用强度和效率差异。
二、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工作量来计算折旧的方法。
计算公式为: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总工作量某一期间的折旧额=该期间实际工作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比如,一辆运输卡车原值 8 万元,预计总行驶里程 20 万公里,预计净残值 1 万元。
如果第一年行驶了 4 万公里,那么第一年的折旧额就是(8 1)÷ 20 × 4 = 14 万元。
工作量法适用于那些使用程度不均衡的固定资产,但它需要准确地估计固定资产的总工作量,并且工作量的衡量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折旧率是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
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 2÷预计使用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在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例如,一项固定资产原值 12 万元,预计使用 5 年,预计净残值为 2 万元。
第一年的折旧率为 2÷5×100% = 40%,第一年折旧额为 12×40% = 48 万元。
属于加速折旧的方法

属于加速折旧的方法加速折旧是指在一定的折旧年限内,对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进行加速计提,以更快地减少资产账面价值。
加速折旧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常用的加速折旧方法。
按照该方法,首先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和折旧年限,然后将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残值后得到初始折旧额,再将初始折旧额乘以2得到当前年度的折旧额,以此类推直至折旧年限结束。
2. 年金现值法:年金现值法又称作摊余价值法。
按照该方法,计算每年折旧费用时,先计算出将所要摊销的资产成本与残值价格之间的差额,然后将差额除以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
3. 现金流量法:现金流量法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加速折旧方法。
它基于每年资产产生的净现金流量来确定每年的折旧额。
该方法要求对资产的现金流入、流出进行准确估计,并计算出每年的净现金流量。
净现金流量= 总现金流入- 总现金流出。
然后将净现金流量除以预计使用寿命得到每年的折旧额。
4. 双倍线性折旧法:双倍线性折旧法是在线性折旧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加速折旧方法。
按照该方法,首先将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残值后得到折旧基数,再将折旧基数除以折旧年限得到每年的折旧额,然后将折旧额乘以2得到当前年度的折旧额。
5. 税法折旧:税法折旧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进行折旧的一种方法。
在税法折旧中,固定资产的折旧额是由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和折旧率来决定的,根据实际情况在国家税法的允许范围内选择适当的折旧方法。
加速折旧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适用性。
通过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企业可以更快地减少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从而有效管理和控制资本支出。
不同的加速折旧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资产的加速折旧。
会计实务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解析

会计实务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解析在会计实务中,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不仅关乎企业的资产评估和财务报表,还涉及企业的税收政策和财务规划。
本文将解析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几种常见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一、直线法折旧计算方法直线法是固定资产折旧计算中最为简单和常用的计算方法之一。
其核心思想是假设固定资产的价值在使用寿命内以均匀的速度递减。
计算公式如下:折旧费用 = (资产原值 - 预计残值) / 预计使用年限其中,资产原值是指固定资产的购入成本,预计残值是指固定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结束后的估计价值。
例如,某公司购置一台机器,购入成本为1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残值为10,000元。
则折旧费用计算如下:折旧费用 = (100,000 - 10,000) / 5 = 18,000元/年通过直线法的折旧计算,每年公司可以在财务报表中按照18,000元的数额减少固定资产的价值,从而反映其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耗。
二、年数总和法折旧计算方法年数总和法也是固定资产折旧计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相较于直线法,年数总和法更加精确地考虑了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实际价值损耗。
该方法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分摊到每个使用年限上,根据固定资产的预计寿命来计算不同年份的折旧费用。
计算公式如下:折旧费用 = (资产原值 - 预计残值) ×当前使用年限 / 预计使用年限总和例如,某公司购进一台机器,购入成本为15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残值为30,000元。
现在已经使用了4年。
则折旧费用计算如下:折旧费用 = (150,000 - 30,000) × 4 / (8 × 9) = 16,000元/年通过年数总和法的折旧计算,公司可以更加准确地考虑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递减情况,为财务报表提供更为精确的信息。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计算方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也是固定资产折旧计算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折旧方法计算公式

折旧方法计算公式折旧是指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老化、损耗等原因而价值逐渐减少的过程。
在企业会计中,对于购置的固定资产,需要按照一定的折旧方法进行折旧核算,以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和使用价值。
而折旧方法的选择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税务影响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折旧方法及其计算公式。
一、直线法。
直线法是最常见的折旧方法之一,其计算公式为:年折旧费用 = (资产原值预计残值) / 预计使用年限。
其中,资产原值指购置资产时的成本,预计残值指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的价值,预计使用年限则是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
以一台设备原值为10000元,预计残值为2000元,使用年限为5年为例,其年折旧费用为 (10000 2000) / 5 = 1600元。
二、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加速折旧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年折旧费用 = (资产原值已计折旧累计额) ×折旧率。
其中,折旧率为固定的百分比,通常是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
以同样的设备为例,若折旧率为20%,第一年的年折旧费用为 (10000 0) × 20% = 2000元,第二年的年折旧费用为 (10000 2000) × 20% = 1600元,以此类推。
三、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折旧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年折旧费用 = (预计使用年限× (预计使用年限 + 1)) / 2 × (资产原值预计残值)。
以同样的设备为例,若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残值为2000元,年折旧费用为 5 × (5 + 1) / 2 × (10000 2000) = 1600元。
四、单位产量折旧法。
单位产量折旧法是根据资产的实际使用量进行折旧核算,其计算公式为:年折旧费用 = (资产原值预计残值) / 预计总产量。
其中,预计总产量是根据资产的使用情况和技术参数进行预估的。
以一辆汽车原值为50000元,预计残值为10000元,预计总产量为10万公里为例,若实际行驶了2万公里,则年折旧费用为 (50000 10000) / 10万× 2万 = 4000元。
设备折旧计算方法

设备折旧计算方法设备的折旧是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物理损耗、技术陈旧或其他因素而导致价值逐渐减少的过程。
设备折旧计算方法通常包括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
1. 直线法:直线法是最常见的折旧计算方法之一,也是最简单的方法。
根据直线法,设备每年的折旧费用是设备原值除以设备的预计使用寿命(以年为单位)。
例如,如果一台设备的原值是100,000元,并且预计使用寿命是10年,则每年的折旧费用是100,000元除以10年,即10,000元。
2. 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是一种根据设备的预计损耗情况,在前期对设备进行较大的折旧,后期折旧逐渐减少的方法。
常见的加速折旧方法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每年折旧额是上一年设备净值的一定比例(通常是200%),直到设备净值低于设定的残值为止。
例如,一台设备的原值是100,000元,残值是1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是5年。
第一年的折旧额为(100,000-10,000) × 200% =180,000 × 200% = 20,000元。
第二年的折旧额为(100,000 -20,000 - 10,000) × 200% = 70,000 × 200% = 14,000元。
以此类推,直到设备净值低于残值为止。
年数总和法是指将设备的预计使用寿命各年份的数字进行相加后得到一个总和,然后根据设备的残值比例来分配折旧。
例如,一台设备的原值是1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是5年,残值比例为20%。
根据年数总和法,总和为(1+2+3+4+5)=15。
第一年的折旧额为(100,000-残值) × 1/15 = (100,000-20,000) × 1/15 = 80,000 × 1/15 = 5,333.33元。
第二年的折旧额为(100,000-残值) × 2/15 = (100,000-20,000) × 2/15 = 80,000 × 2/15 = 10,666.67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倍余额递减法
(1)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折余价值×年折旧率。
(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3)月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折余价值×月折旧率
(4)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5)最后两年,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净残值)/2
年数总和法
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假定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即为1+2+3+……+n=n(n+1)÷2,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1,有一台设备,原值78000元,预计残值2000元,预计可用4年,试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每年折旧额。
年数总和=1+2+3+4=10
第一年=(78000-2000)×(4/10)=30400
第二年=(78000-2000)×(3/10)=22800
第三年=(78000-2000)×(2/10)=15200
第四年=(78000-2000)×(1/10)=7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