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s排放控制标准
焦化行业vocs排放标准

焦化行业vocs排放标准焦化行业VOCs排放标准是指焦化行业生产过程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限值和控制要求。
VOCs是指在大气中易挥发、可以产生光化学反应,并具有臭味和污染性的化合物。
焦化行业是指将煤炭等燃料原料进行加热、蒸馏和燃烧等处理过程,以及后续的冷却和净化等工序,生产焦炭和焦炉煤气的行业。
焦化行业是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要行业之一,其VOCs排放不仅会造成空气质量的恶化,还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为控制焦化行业的VOCs排放,减少大气污染和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焦化行业VOCs排放标准。
焦化行业VOCs排放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空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焦化行业VOCs排放标准要求焦炉砂浆焦化时,其VOCs排放浓度不得超过规定的限值。
限值通常以毫克/立方米(mg/m³)为单位,不同地区和不同焦化生产过程可以有不同的排放限值。
2.管理和监测要求:焦化行业VOCs排放标准要求焦化企业建立完善的VOCs排放管理制度,确保排放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还要求焦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进行VOCs排放监测和报告,以便相关部门对其排放情况进行监管和评估。
3.VOCs治理技术要求:焦化行业VOCs排放标准要求焦化企业采用有效的VOCs治理技术,包括低挥发性炉垫材料的使用、封闭式输送系统的应用、炉顶排放控制技术的使用等,以降低焦化生产过程中的VOCs排放量。
4.VOCs排放检测和监控要求:焦化行业VOCs排放标准要求焦化企业配备VOCs排放监测设备,对焦炉炉顶和其他重点排放点进行在线监测,确保排放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还要求焦化企业定期进行排放检测和自查,并对监测数据和排放情况进行记录和报告。
5.环境管理要求:焦化行业VOCs排放标准还要求焦化企业加强环境管理,包括对VOCs污染物的排放风险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以防止污染物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焦化行业VOCs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控制焦化行业的VOCs排放量,减少大气污染和环境污染的发生。
挥发性有机物国家标准

挥发性有机物国家标准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指在常温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它们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之一。
由于VOCs的挥发性和易燃性,它们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控制和减少VOCs的排放,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以规范VOCs的排放限值和监测方法。
在中国,挥发性有机物国家标准主要由《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和《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法》(HJ/T 400-2007)两部分构成。
其中,GB 31571-2015规定了不同行业和工艺中VOCs的排放限值和监测要求,旨在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HJ/T 400-2007则规定了VOCs的监测方法,包括采样、分析和数据处理等内容,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VOCs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为各行业和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排放限值和监测要求,促使它们加强对VOCs排放的管理和控制。
其次,VOCs国家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环境监测和数据管理的水平,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此外,VOCs国家标准的制定还有利于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推动清洁生产和绿色发展。
然而,VOCs国家标准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一些企业存在对VOCs排放监管不严,甚至违法排放的情况,监管部门需要加强执法力度和监测频次。
其次,VOCs的监测方法和技术仍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VOCs国家标准的修订和更新也需要与时俱进,及时反映科技进步和环境保护的最新要求。
综上所述,挥发性有机物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规范VOCs的排放和监测,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然而,VOCs国家标准的实施还需面对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监管和技术支持,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希望未来VOCs国家标准能够不断完善和更新,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我国VOCs排放控制标准

国家VOCs排放控制标准2006年8月15日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HJ/T293-2006清洁生产标准-汽车制造业(涂装)》,2006年12月1日开始实施。
它是国内对工业涂装的VOC排放量第一次做出了具体规定,如表3-7所示。
表汽车涂装清洁生产标准的指标要求产生量(2)VOCS含量限制制定了《GB24409-2009汽车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于2010年6月1日实施。
该标准对汽车使用的涂料进行了细分。
该标准中汽车涂料分为两类:A类为溶剂型涂料,分为热塑型、单组分交联型和双组分交联型;B类为水性(含电泳涂料)。
汽车表面涂装过程使用原料中VOCS艮量应符合表3-8和表3-9的要求。
表类涂料中限量北京VOCs排放控制标准北京市于2007年颁布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于2008年1月实施。
该标准规定了北京市固定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其中涉及了汽车涂装的VOCs排放控制。
该标准对汽车制造涂装和汽车维修保养过程为控制对象,规定了不同的VOCs控制指标: a)针对受控工艺为喷漆室和烘干室排气筒排放废气中的VOCs以及厂界环境空气中的VOCs以“非甲烷总烃”和几种特定的单项物质作为控制指标;b)针对包括逸散性排放在内的VOCs总量排放控制,以单位产品向环境中排放的有机溶剂质量作为控制指标。
控制内容见下表3-10,3-11,3-12。
表汽车制造和维修保养有组织排放限值表2009年10月,香港特区政府修订了《“空气污染管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条例》(即“VOC管理条例”),以此作为实现VOC减排目标的一部分。
根据修订内容,将从2010年1月1日起,分阶段加大控制力度,控制范围也将扩大到十四种车辆修补漆和涂料、三十六种船舶和工艺品油漆和涂料以及四十七种粘合剂和密封剂。
采用的控制方法与美国加州相似,这将使香港成为限制所涉产品VOC含量方面处于领先的城市。
其中在车辆修补漆方面,规定了其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限制与生效日期,如表3-6所示。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1. VOC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的适用范围和管理框架①固定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46项)固定源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②无组织排放标准的适用范围行业排放标准规定了VOCs无组织排放控制的要求炼油,石化,合成树脂等应符合工业排放标准。
本标准的全部或部分引用在工业排放标准中油漆油墨粘合剂(除储罐和过程之外),只要(除储罐,过程和废水之外),农药等均可以作为参考有效。
如果没有行业排放标准,或者未指定行业排放标准,则应执行本标准中VOC的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
它类似于大气综合标准。
③VOCs无组织排放源分类没有排气漏斗的空气污染物的不规则排放,包括露天工作场所的逃逸,以及通过缝隙,通风孔,敞开的窗户和类似开口(孔)的排放。
VOC的无组织排放源可分为两类:过程无组织排放源和一般排放源一个。
过程的无组织排放源包括涉及VOCs材料的化学生产过程(物料进/卸,化学反应,费力的精炼,分批处理等)和含有VOCs产品的使用过程(混合)涂层,印刷,粘合,印染,干燥,清洁,成型等)。
b。
常见的排放源包括VOCs物料存储(固定顶棚/浮顶罐,密闭容器),VOCs物料的运输和运输,设备和管道部件的泄漏(LDAR)以及废水挥发(废水的收集和运输,处理和存储设施),打开循环冷却水系统)。
④标准管理框架(5 + 2)第五章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逸散排放控制标准标准技术内容:VOCs物料存储标准控制对象:通用转义源第六章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逸散排放控制标准标准技术内容:VOCs的材料转移和运输标准控制对象:通用转义源第7章: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逸散排放的控制标准标准技术含量:过程中无组织排放的VOC标准控制对象:过程的无组织排放源第八章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逸散排放控制标准标准技术内容:设备和管道部件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泄漏标准控制对象:通用转义源第9章: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逃逸排放控制标准标准技术含量:从开放液面排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标准控制对象:通用转义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逃逸排放控制标准的第5章至第9章的控制思想:答:区分和分类了五种典型来源。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挥发性有机物,常用VOCs表示,它是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三个词第一个字母的缩写,总挥发性有机物有时也用TVOC来表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是在常温下,沸点50℃至260℃的各种有机化合物。
在我国,VOCs是指常温下饱和蒸汽压大于70 Pa、常压下沸点在260℃以下的有机化合物,或在20℃条件下,蒸汽压大于或者等于10 Pa 且具有挥发性的全部有机化合物。
通常分为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简称NMHCs)、含氧有机化合物、卤代烃、含氮有机化合物、含硫有机化合物等几大类。
VOCs参与大气环境中臭氧和二次气溶胶的形成,其对区域性大气臭氧污染、PM2.5污染具有重要的影响。
大多数VOCs具有令人不适的特殊气味,并具有毒性、刺激性、致畸性和致癌作用,特别是苯、甲苯及甲醛等对人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VOCs是导致城市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前体物,主要来源于煤化工、石油化工、燃料涂料制造、溶剂制造与使用等过程。
《江苏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于2018年1月15日经省政府第12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于2018年1月22日发布,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办法全文:江苏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防治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活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挥发性有机物,是指工业生产、有机化学品储运装卸、建筑施工、洗染、机动车维修、农药喷洒等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中排放的、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根据规定的方法测量、核算确定的有机化合物。
第三条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坚持源头控制、综合治理、损害担责、公众参与的原则,重点防治工业源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强化生活源、农业源等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
我国各领域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控制标准

我国各领域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控制标准国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控制标准39年8月15日,国家环保总局发布《HJ/T293-XXXX》,将于12月1日实施如表3-7所示,这是中国首次对工业涂料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做出具体规定。
表3-7汽车涂料清洁生产标准的指标要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生产(g/m2)涂料一类二级三级备注2C2B涂料3C3B涂料4C4B涂料5C5B涂料≤30≤40≤50≤60≤50≤60≤70≤80≤70≤80≤90≤100一级是国家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是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是中国XXXX清洁生产的基本水平9月3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6月1日制定了《英国24409-XXXX》,以限制汽车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本标准对汽车用涂料进行了细分。
在本标准中,汽车涂料分为两类:甲类为溶剂型涂料,分为热塑性、单组分交联型和双组分交联型;乙类是水性的(包括电泳涂料)汽车表面涂装工艺所用原材料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限量应符合表3-8和表3-9的要求。
表3-8 A涂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限量涂料品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限量溶剂含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克/升)底漆、中间漆、底色漆(效果颜料漆、纯色漆)、过面漆、底漆中间漆底色漆(效果颜料漆、纯色漆)过面漆、天然色漆双组分交联底漆、中间底漆(效果颜料漆、纯色漆)≤770苯≤0.3甲苯、总乙苯和二甲苯乙二醇甲醚醋酸酯、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二甘醇丁醚醋酸酯总量≤0.03热塑性单组分交联类型≤750 ≤550 ≤750 ≤580 ≤670 ≤750清漆自然色光≤560 ≤630注:1。
涂料供应商应提供能够确保应用的组分比和稀释比范围。
测试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受限溶剂的含量项目时,应在准备好组分比例和最大稀释比例后进行测试。
2.用于汽车发动机、排气管和其他零件的耐高温涂层被归类为底漆。
在单组分交联类型中,用于3C1B(三涂层干燥)涂覆工艺的第一和第二涂层被分类为底涂层类别3.当产品用作不同的油漆品种时,应执行最严格的要求。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61 T 1061-2017)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61 T 1061-2017)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61 T 1061-2017)1、引言本标准旨在规范和控制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特定行业的排放,以减少空气污染和保护环境。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的要求,并提供了操作指南和监测方法。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下行业和企业:2.1 行业1:详细描述行业1的名称和范围。
2.1.1 企业类别1:详细描述企业类别1的范围和特点。
2.1.1.1 相关设备和工艺:与企业类别1相关的设备和工艺。
2.2 行业2:详细描述行业2的名称和范围。
2.2.1 企业类别2:详细描述企业类别2的范围和特点。
2.2.1.1 相关设备和工艺:与企业类别2相关的设备和工艺。
3、排放限值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类别,本标准规定了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限值。
具体限值如下:3.1 行业1排放限值:列出行业1各个企业类别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限值。
3.2 行业2排放限值:列出行业2各个企业类别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限值。
4、排放控制措施为达到排放限值,企业应采取一系列排放控制措施。
以下是常用的措施:4.1 设备改造:描述设备改造的方法和技术,以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
4.2 清洁生产措施:介绍清洁生产措施的实施和应用。
4.3 污染防治设施:详细说明污染防治设施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4.4 监测与检测:规定监测和检测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方法和频率。
4.5 废气处理:阐述废气处理技术和操作指南。
5、监测与报告为监督排放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企业应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报告。
以下是监测与报告的要求:5.1 定期监测:规定监测频率和方法,并明确监测数据的记录和报告要求。
5.2 排放报告:说明企业应如何编制和提交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报告。
附件:附件1:行业1排放限值表附件2:行业2排放限值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解释《法》的法律名词和术语含义。
2、《条例》:解释《条例》的法律名词和术语含义。
vocs排放标准是多少

vocs排放标准是多少VOCs排放标准是多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指在常温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在大气中参与光化学反应,产生臭氧和细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各国针对VOCs的排放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以保护大气环境和公众健康。
在中国,VOCs排放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规定。
根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的规定,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的企业对VOCs的排放标准有所不同。
首先,对于工业企业,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规定,工业企业VOCs排放标准为每小时不超过20mg/m3。
这意味着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VOCs的排放浓度,确保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限值。
其次,对于涂装行业,根据《涂料、油墨、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4409-2009)的规定,涂装行业VOCs排放标准为每小时不超过60mg/m3。
这是因为涂料、油墨、胶粘剂等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VOCs,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此外,对于印刷行业,根据《印刷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的规定,印刷行业VOCs排放标准为每小时不超过40mg/m3。
印刷行业作为VOCs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需要严格控制VOCs的排放,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除了以上提到的行业标准外,还有一些特定行业和特定工艺的VOCs排放标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规定和控制。
总的来说,VOCs排放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护大气环境和公众健康,各行业和企业都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加强VOCs排放的监测和控制。
只有通过严格的管理和技术措施,才能有效降低VOCs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因此,作为VOCs排放的主体,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管理措施,不断提高排放标准的执行力度,为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O C s排放控制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国家VOCs排放控制标准
2006年8月15日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HJ/T293-2006清洁生产标准-汽车制造业(涂装)》,2006年12月1日开始实施。
它是国内对工业涂装的VOC排放量第一次做出了具体规定,如表3-7所示。
表3-7汽车涂装清洁生产标准的指标要求-VOC产生量(g/m2)
2009年9月3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汽车涂料中的VOCS含量限制制定了
《GB24409-2009汽车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于2010年6月1日实施。
该标准对汽车使用的涂料进行了细分。
该标准中汽车涂料分为两类:A类为溶剂型涂料,分为热塑型、单组分交联型和双组分交联型;B类为水性(含电泳涂料)。
汽车表面涂装过程使用原料中VOCS限量应符合表3-8和表3-9的要求。
表3-8 A类涂料中VOCs限量
表3-9B类涂料中VOCs限量
北京VOCs排放控制标准
北京市于2007年颁布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于2008年1月实施。
该标准规定了北京市固定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其中涉及了汽车涂装的VOCs排放控制。
该标准对汽车制造涂装和汽车维修保养过程为控制对象,规定了不同的VOCs控制指标:
a)针对受控工艺为喷漆室和烘干室排气筒排放废气中的VOCs以及厂界环境空气中的VOCs,以“非甲烷总烃”和几种特定的单项物质作为控制指标;
b)针对包括逸散性排放在内的VOCs总量排放控制,以单位产品向环境中排放的有机溶剂质量作为控制指标。
控制内容见下表3-10,3-11,3-12。
表3-10汽车制造和维修保养有组织排放限值
表3-11北京一般污染源排放限值
表3-12汽车制造涂装生产线VOCs总量排放限值
2009年10月,香港特区政府修订了《“空气污染管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条例》(即“VOC管理条例”),以此作为实现VOC减排目标的一部分。
根据修订内容,将从2010年1月1日起,分阶段加大控制力度,控制范围也将扩大到十四种车辆修补漆和涂料、三十六种船舶和工艺品油漆和涂料以及四十七种粘合剂和密封剂。
采用的控制方法与美国加州相似,这将使香港成为限制所涉产品VOC含量方面处于领先的城市。
其中在车辆修补漆方面,规定了其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限制与生效日期,如表3-6所示。
表3-6汽车修补漆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限制与生效日期
*任何不列为类别(1)至(13)规管的汽车修补涂料,须遵照类别(14)的限
制
台湾行政院环境保护署于2005年12月16日
该标准规定了汽车制造程序使用的挥发性有机物质应记录其购置、贮存、使用及处理等资料。
每月做成报告书,向主管机关申报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
该标准还规定了干燥室VOCs去除率应达到90%、管道排放标准为
60mg/Nm3(没经氧校正)以及汽车涂装程序相关作业的的VOCs排放标准为
110g/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