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PPT课件

1、发展历程
4)2009年以后:步入规范发展期
2009年中央党校政策研究室出台一本《中国保健行 业调研报告》引起全行业的注意,把保健行业范围进 行重新定义,大体分为:保健食品、保健用品 、保健 服务三大类。也函盖:功能水及设备、功能性纺织品、 原料辅料生产、养生、SPA等。
1、发展历程
2010年保健行业总产值达到6500亿,单保健食品就突 破1500亿,约占我国总GDP的4%,2011年保健食品和营养 食品总额已突破2600亿。2012年竞突破2800亿。(国家食 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化司司长童敏在一次研讨会上初次公布 这一数字,行业一直沿用,这个行业没有官方统计数据,全 部是靠专业人士估计出来的数据,水分肯定有,但是我个人 认为肯定统计少了,恰恰和GDP相反)所以2011年中央党 校和中国保健协会、广东省保健协会、深圳市保健协会共同 发布:保健食品、保健用品、保健服务三本蓝皮书,把保健 产业的贡献算进GDP,健康产业的发展也备受党和国家领导 人的关注,“十二五”计划也把健康产业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大健康产业现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 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法规越来越健全,市场一定会越来 越大,行业发展会更快,“蛋糕”越来越大,企业的利 润就会更好,而不是更高。消费者日益理性,保健品一 定时期内一定会从“暴利”走向“微利”但企业获利的 时间和企业的寿命会更持久。党和国家在“十一五”、 “十二五”规划中对健康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已经把 健康产业纳入整体规划纲要,中央党校政策研究室、国 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等机构有一大批专家在 作长时间深入研究。大健康产业范围函盖:医疗、药业、 医疗器械;亚健康调理、体检、干预、康复;保健食品、 保健用品、保健服务
C:保健服务(指具有医疗、保健 性质的服务,如按 摩、推拿、 理疗、水疗、沐足、康复、体检、 SPA等有偿服务性场所)
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大健康产业逐渐崭露头角,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大健康产业包括医疗、保健、健身、养生等多个领域,涵盖了传统的医疗体系到现代化的养生保健手段。
本文将探讨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大健康产业的现状。
在中国,大健康产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特别是近年来疫情的影响加深了人们对健康的重视。
与此同时,医疗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也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从医疗保健质量、产品研发、医疗设备水平等多个方面来看,中国的大健康产业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其次,大健康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尽管政府加大对大健康产业的支持力度,但行业内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许多企业纷纷涉足大健康产业,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大健康产品的需求犹豫不决,很多人追求时尚与快捷,对传统的健康方式并不感兴趣。
在这个背景下,大健康产业需要不断创新,提供独特而有吸引力的产品和服务。
未来,大健康产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情况的加剧,养老产业将成为大健康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养老产业涉及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护理设施、康复用品等,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其次,随着科技的进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应用将为大健康产业带来更多机遇。
通过分析大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群的健康需求和疾病风险,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也有望在大健康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康复治疗、心理疏导等方面。
为了促进大健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加大对大健康产业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引导资金投入,推动产业的良性发展。
企业应注重产品创新与质量提升,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个人应加强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的改善,主动关注个人的身体健康,积极参与到大健康产业中。
国家趋势下的大健康产业

国家趋势下的大健康产业国家趋势下的大健康产业摘要: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层面对健康问题的高度重视,大健康产业成为当前的热门投资领域。
本文通过分析国家趋势下的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其重要性和挑战,并提出相关策略和建议,以促进大健康产业健康发展。
一、国家趋势下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现状1. 大健康产业的定义大健康产业是在国民经济结构和人民健康需求的驱动下,以保健、保险、医药、体育、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产业,是中国经济的新支柱产业之一。
2. 产业规模自2013年以来,大健康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占比逐渐增加。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2019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达到7.8万亿元,同比增长11.8%。
其中,健身房、保健品、医疗器械等子行业增长较快。
3. 政策支持随着中国国家层面对健康问题的高度重视,大健康产业也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减税减费、降低进口关税、鼓励科技创新等措施,为大健康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会。
4. 科技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健康产业的科技创新也日益受到重视。
现代技术手段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被广泛应用于健康产业,改变了传统医疗和健康服务的方式,提升了服务水平和用户体验。
二、国家趋势下大健康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1.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养老服务和医疗保健将迎来巨大需求。
大健康产业将在老龄化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提供养老院、护理服务、医疗设备等服务和产品,但同时也面临人才短缺、资金需求增加等挑战。
2. 健康消费需求的增长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健康消费需求将不断增长。
消费者对健康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大健康产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 疾病预防和管理的重要性预防胜于治疗的理念在大健康产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疾病预防和管理将成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领域,包括健康食品、健身器材、个人健康管理和远程医疗等。
中国大健康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大健康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一、发展背景中国大健康产业是以优美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健康产品制造业为支撑,以健康服务业为核心,通过产业融合发展满足社会健康需求的全产业链活动•大健康产业就是具有健康类公益性的活动,通过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挥经济功能.随着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产业之间的融合度逐步增加,这也给政府的相关健康政策出台提出了挑战.中国民众日益增加的健康需求和不断出台的关于大健康政策,都促进中国大健康行业的发展.大健康行业相关政策民健康信息从纸质过渡到电子化。
进一步完善 医疗机构门急诊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提升临床 诊疗规范化水平,发挥智能化临床诊疗决策支 持功能,确保医疗数据安全有效应用,实现诊 疗服务全流程闭环覆盖。
中国大健康产业迎来风口,一方面是因为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人民健康 意识不断提升,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在渴望使得人民对健康服务产品的需求也日 渐增多;另一方面是因为,政策、资本、技术等因素的发展正在扩宽大健康产业 的内涵和外延.在技术和资本的推动下,大健康产业的结构、服务供给模式、产 品形态也随之发生变化,比如医疗+互联网形成了云医疗,医疗+5G 促进了健康 医疗智能硬件、基因检测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随着中国经济与医疗的发展,中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2018年中国65岁 及以上人口数量为1.67亿人 占中国总人口比重为11.9%: 2019年中国65岁及 以上人口数量达1.76亿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2.6%.中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逐年增加,2013年中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 费支出仅为912元2019年中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达1902元 较2018 年增加217元.2020年7月 国家卫健 委 《关于全面推 进社区医院建 设工作的通知》 完善保障措施。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认真 对照社区医院基本标准和主要建设内容,建立 持续改进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长效机制;同 时,积极协调人力资源、财政、医保等部门, 进一步深化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强化要素保 障,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完善绩 效工资政策、落实财政补助经费、推动医保政 策向社区医院倾斜和评优评先等方面争取支 持,为社区医院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大健康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经济增长步入新常态,GDP保持较快增 ANALYSYS
长,为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
济环境
• 人们收入水平提高为大健康产业发展
经
奠定了购买力基础,居民医疗消费支
济
出保持较高速增长
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促进医疗信息沟通便 捷化 • 健康大数据提升诊断和治疗水准
技 • 手机医疗应用开发成为健康产业新方向 术
预计,2021年,中药行业收
2万亿 入将突破
,今后十年内,
中药产业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2%。
20
20
中医行业风险
01
政府支持力度不足
02
缺少关键适宜技术
03
健康管理的人才瓶颈
05
行业缺乏标准,鱼龙混杂,不规范
04
公众认知度和接受度不高
06
健康管理服务机构良莠混杂
21
21
保健品
发展成熟度 发展阶段 发展现状
“不敢买”、“不会买”、 “买不到”的消费三不现象是 保健食品市场的突出特征和发 展障碍。企业资金投入、夸大 宣传致使连续发生负面事件
26
26
保健品行业趋势
01
保健品市场将进 一步扩大
02
保健品价格总体 水平将下降
03
新资源、高技术、方便剂 型的保健品将成为主流
• 消费者对保健品 的需求旺盛。
• 消费者的消费心 理逐渐变得成熟 和理性,高品 质、知名品牌保 健品市场将扩 大。
个较低的水平
健康中国、大健康产业、消费升 级、互联网+等诸多因素直接受 益于保健食品行业,同时,政府 对保健食品监管越发收紧和规 法,行业进入健康发展时期,保 健食品行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
2016点年-。至今
2015-2020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2015-2020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预测1 大健康产业发展利好因素由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大健康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分析了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内大健康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
2014年2月,民政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全国老龄办等五部门联合出台指导意见,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2013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系列积极的政策信号,促使不少企业投身于大健康产业的浪潮中。
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突破2亿,带动上万亿元的产业规模。
2013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接近2万亿元,到2016年将接近3万亿元,达到全球第一,健康服务产业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
政策导向清晰作为中国经济的新亮点,健康产业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鼓励扩大供给、刺激消费需求两个维度提出了放宽市场准入、加强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完善财税价格政策等7条具体措施,勾画了健康服务业未来几年的发展蓝图。
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
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将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不仅健康服务业将因此受益,相关服务行业也都将因此具有一定的投资机会。
这意味着健康服务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从美国的情况看,健康服务是美国第一大产业,2009年就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7.6%。
大健康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大健康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而大健康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在当前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大健康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大健康产业现状大健康产业是指涉及到医疗保健、健康食品、健康娱乐、生物制药等领域的产业。
目前,中国的大健康产业规模已经达到了万亿级别,年复合增长率也高达15%以上。
医疗保健方面,在中国,医疗领域的开支占到了GDP的5.6%,而这个数字在欧美国家则较高,达到了10%以上。
但是中国的医疗体系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例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中西医服务不规范、就诊经验不良等问题。
此外,近年来私立医院、医疗机构等混乱的市场情况也对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影响。
健康食品方面,在中国人民日益关注健康和养生的背景下,健康食品市场快速崛起。
据了解,2019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3448亿元,预计到2022年将超过4000亿元。
目前,中国的健康食品市场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市场价格虚高、市场管理不规范、健康功能的证明难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大健康产业未来发展趋势1.关注健康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更加强烈,同时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对大健康行业产生了影响。
例如,随着人们对于身体状态的关注,新型的健康管理方法如智能穿戴设备和移动应用将会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使用,使得人们能够更好的管理并监测自己的身体状况。
此外,年轻消费者将会对于大健康行业产生更多的需求,这促使着行业在从传统的药品创新转向为更加注重产品研发、科技研究和创意。
2.产业融合的加速随着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推进,行业内跨界融合和创新也将会越来越多的被实现。
例如,健康饮食和运动结合、医疗服务和移动技术深度结合等。
这样的融合将会注入更多的产业内生力量,推动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3.政策推动的加强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扶持,大健康产业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例如,在国家大力提倡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政府将会为大健康产业的开展提供更多的支持,从大健康咨询、科技创新和产业联盟合作方面给予更多的资金和资源。
大健康解读_PPT课件

2、政策情况
保健行业20年来的曲折发展,几经沉浮,几多轮回。国 家领导人、政府主管应该看到全球经济的走向曲线,开 始重点“关照”健康产业,加大了对行业的投入和扶植力 度。谋划多树立民族品牌,政策适当宽松,营造好的土 壤,使保健行业也快速稳健发展起来。由于全球经济下 行,很多行业受到影响,下滑明显,尤其中国外贸出口
1、发展历程
3)2003年-2009年底: 第二个高速发展期。
从2003年非典爆发开始,保健品迎来新的生机, 为了防“非典”保健品大卖起来,就连“板蓝根”“大 蒜油”当年都创行业新高,保健品行业逐渐走出低 谷,又进入了新一轮高速发展期;2004年,上规模 生产厂家恢复到3000多家,年产值超过500亿元人 民币,企业数量和年产值都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大健康产业解读
广东省营养健康产业协会 秘书长
张 咏
2015年9月
大健康产业的解读
一、健康产业的发展历程
二、健康产业的现状
三、大健康产业发展趋势
---记中国保健行业发展之路
一、健康产业初期阶段(保健行 业发展历程)
(一)、保健行业发展回顾
(二)、政策法规情况 (三)、市场发展情况
(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市场你争我夺,涌现出一大批辉煌一时的产品,精
彩的案例让很多业内人士都瞠目结舌,“你方唱罢 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中国保健品陷入不 可思议短命的怪圈。有好事机构作了统计,保健品 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两年左右。但是总体南派相对比较长,北方企业相对较短。二、大健康产业现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 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法规越来越健全,市场一定会越来 越大,行业发展会更快,“蛋糕”越来越大,企业的利 润就会更好,而不是更高。消费者日益理性,保健品一 定时期内一定会从“暴利”走向“微利”但企业获利的 时间和企业的寿命会更持久。党和国家在“十一五”、 “十二五”规划中对健康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已经把 健康产业纳入整体规划纲要,中央党校政策研究室、国 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等机构有一大批专家在 作长时间深入研究。大健康产业范围函盖:医疗、药业、 医疗器械;亚健康调理、体检、干预、康复;保健食品、 保健用品、保健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一、产业体系结构目前,我国健康服务产业链主要有五大基本产业群:一是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二是以药品、医疗器械、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三是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四是以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五是健康养老产业。
2009-2014年中国健康服务产业结构(单位:亿元)年份医疗产业医药产业保健品产业健康管理服务健康养老合计2009年1717 9539 450 432 3399 15537 2010年2133 11849 609 518 4199 19308 2011年2746 15255 856 622 6444 25923 2012年3246 17083 1131 746 7709 29915 2013年3913 20593 1579 896 10382 37363 2014年4432 23326 2055 1075 14100 44988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二、产业规模现状2013年我国健康服务产业市场规模约3.74万亿元,到2014年我国健康服务产业达到了4.5万亿元,近几年我国健康服务产业市场规模情况如下图所示:2009-2014年中国健康服务产业市场规模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中心整理三、产业发展态势1、企业规模发展分析2011-2014年中国健康服务行业企业规模年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个)2011年101292012年106382013年118392014年13109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企业技术研发分析2015年健康服务将从“概念”化服务阶段走向“高新技术服务”实际落地阶段,以“饮食、运动、睡眠、心理、起居、环境、经络”等全科管理为核心的健康管理将成为主流。
经济学专家预计,2015年必将迎来健康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3、企业发展前景分析第一,人才结构的巨变:目前,我国有上千万人从事与健康产业相关的工作,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学科知识不饱满,服务模式不清晰,在实际服务中力不从心或无从下手,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影响了自身的发展,也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2014年12月在“中国移动医疗产业发展论坛”获悉,大健康产业历经10年发展,人们对健康需求逐渐个性化、全科化,健康服务产业将从“单一学科技术和概念化”服务时代上升为“全科高新技术”服务时代,2015年将成为中国大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分水岭。
大健康产业发展人才需求显著特点是:掌握饮食、运动、睡眠、心理、环境、起居、经络全科知识和相关知识应用能力的全科健康管理师。
第二,服务模式的巨变:国民对健康服务需求的日趋个性化,催生了大健康产业的链式发展,以“声讯服务与移动私助的上门服务、移动专家的定点服务结合”的OTO的客服模式成为行业服务的主要模式,同时产生震撼性关注,仅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大健康产业链客服执行机构世纪英才-清晨健康管理的大客户订单超过40万人。
清晨健康管理客服,主要以全科健康管理师线上24小时声讯服务,与线下清晨健康管理工作站实体店、清晨健康管理私助上门服务相结合,赢得各界的高度认同。
清晨健康管理的服务模式是以个性化档案管理、全科健康评估、检后干预和阶段性健康评价等为主要内容。
第三,健康产品的巨变:我国现有的健康企业大多数规模小,研发力量薄弱,产品单一,各自为政,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健康产品,客户享受不到“完善系统”的服务,尤其是以“行为治疗”为主要模式的健康管理,需要多学科,系统、精细的服务。
新时代的健康服务产品应该是以营养、运动、睡眠、心理、环境、起居、经络学科有机组合的健康管理技术和服务为主,结合相关的有机食品及个性化营养餐、运动器械、中医手法、运动课程和养生厨艺等,形成完整的健康管理标准化流程,让客服消费产品的同时,享受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四、行业竞争状况目前很多药企,包括保健品企业,单纯的从产品入手,结果搞成了保健产品经营为核心的运营体系,所以,虚假广告满天飞。
中国保健品产业的发展方向一定是从开始就谋划好了大保健产业格局,脚踏实地的坚持不懈前行的企业。
近两年由于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明确了大健康服务产业的具体涵盖内容、发展目标和规模,指出发展健康服务业对调结构、稳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
《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届时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
8万亿的目标让医药、医疗和保健品行业的企业老板欣喜若狂,纷纷制定自己的大健康业务的战略目标,注意,这里说的是目标,不是战略规划。
比如广药曾经提出利用"王老吉"的品牌资源,实现了向包括保健品、食品、药酒、药妆等在内的多个领域扩展,在2015年实现500亿的大健康产业目标,后来,好像王老吉品牌溢价能力不足以支撑王老吉饮料之外的诸如保健品、食品、药酒、药妆等业务,结果无疾而终。
于是,2013年,广药集团又提出新战略:大南药、大健康、大商业,力争在2016年实现1000亿元的销售收入,这回不再提以王老吉为品牌核心的单个大健康产业发展目标了,而是综合药品、大健康、医药商业提出了新的口号。
其他很多企业也一样,比如以岭药业在公司经营范围中增加"保健食品的生产;饮料、方便食品的生产"。
以岭药业自研生产产品包括健康饮品(包括怡梦、津力旺、连花清菲三大功能性健康饮品)、中药特色组方健康饮片、保健食品、药妆产品等、代理产品则主要为瑞士、台湾、美国等国内外高端健康产品。
以岭药业向旗下公司石家庄以岭健康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增资4500万元,以岭健康城作为公司发展大健康产业业务板块的运作平台。
看似,热火朝天,其实,笔者史立臣觉得这些企业都在搞噱头,没实质理解大健康的真实内涵。
很多企业以为推出几款产品就是大健康产业,这很搞笑,大健康产业的部分载体可以是产品,但真正的载体是大健康的整体构建体系,这个体系包含:大健康理论体系,大健康品牌体系、大健康产品体系、大健康运营体系、大健康服务体系、大健康数据平台体系六大体系。
目前很多药企,包括保健品企业,由于没搞清晰上述六大体系,单纯的从产品入手,结果搞成了保健产品经营为核心的运营体系,所以,虚假广告满天飞,因为不知道具体的大健康经营手段,于是试错性的研发保健产品、构建数据平台,具体怎样结合,怎样协同运作,都搞不清晰。
中国的保健品产业历来是多小散乱差,投机性强,小企业众多,做的相对较好的是汤臣倍健,但汤臣倍健还是没有脱离产品的束缚,形成自己的健康理论体系,这样的企业很容易被击溃和超越。
未来中国大健康产业会出现规模性企业,比如300亿,500亿,1000亿,或者更高,至于100亿可能仅仅是起点,其实即使做到了1000亿,在国务院的《意见》里面也仅仅是八十分之一。
可以猜想,如果企业规模达到了1000亿,那么,估计这个企业的六大体系也基本建立完成了,拥有这六大体系的大健康企业是难以被超越的,因为即使相关的保健产品可以被模仿,但没有响应的体系导入,运作,相关的模仿性的保健产品也只是产品而已,不会形成多大的冲击力。
所以,中国保健品产业的发展方向一定是从开始就谋划好了大保健产业格局,脚踏实地的坚持不懈前行的企业,未来具备大健康产业格局的企业一定是在六大系统下,形成自己的健康知识理论、产品知识理论和服务支持理论,同时有更为细致的诸多产品线的支持。
随着国家对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的扶持和引导、对大健康产业的监管力度强化,健康产业一定会逐步规范化,既往依靠忽悠产品功效、依靠打政策擦边球的运营模式、依靠制造概念或噱头的保健企业会逐步丧失发展的机会,只有那些看清未来,提升格局,谋划长远的保健企业才能获得最大的发展速度和最好的发展质量。
史立臣:MBA,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高级医药合伙人,美国格理集团医药专家团成员,著名医药保健战略规划专家,医药营销专家,现为多家大型药企发展顾问。
曾从事一线医药营销工作十余年。
接受过包括凤凰卫视在内1000多次报刊和电视媒体采访,为医药、保健品企业提供过50多次的专业管理咨询服务。
五、空间布局特征健康服务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医疗机构属地化管理、医师单点执业等因素造成。
总体来讲,按照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和区域体检市场规模大小等指标,可以将健康服务市场划分为一类地区、二类地区和三类地区。
具体分类如下:一类地区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
二类地区为除一线城市外的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二线城市。
与一线城市相比,二类地区的各城市特点主要为:城市人口在500 万至1,000万;专业健康服务的市场认可度有待加强;人均体检收费相对较低;房租、人工等成本相对较低;单店利润率相对较高。
尽管专业健康服务行业在二类地区起步时间较晚,但行业发展迅速,成长性较强。
三类地区为除一、二线城市外的其他城市。
目前,三类地区的市场尚不成熟,专业体检机构较少,当地居民体检意识不强,人均体检收费较低。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三类地区的辐射人口数量将不断增加,健康服务市场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但需要进一步开发。
健康服务行业区域消费集中度分析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中心整理我国健康服务行业不同地域行业效益分析企业规模资产总计(千元)资产集中度(%)主营业务收入(千元)收入集中度(%)华北地区636205454 15.37 498026315 11.07 东北地区436863310 10.55 514448322 11.43 华东地区1634674263 39.48 1986397139 44.16 华中地区458274097 11.07 650640096 14.47 华南地区388306920 9.38 334325633 7.43 西南地区423415751 10.22 390194832 8.67 西北地区162622901 3.93 124767663 2.78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六、行业发展动向领域一:“互联网+医疗”。
时下最热门的“互联网+医疗”的产业,其基本模式是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可穿戴设备等构建平台,以O2O 方式提供健康管理和服务。
在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朝霞看来,“互联网+医疗”之所以能成为风口里的风口,主要原因是老龄化引起的养老管理问题和日益严峻的慢性病问题。
领域二:“药品为王”。
远东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蒋锡培认为,中国的药厂很多又很赚钱,但是药品并不一定都有用,有的时候用药不当还可能耽误病情。
“现在真正需要的是研究好药”。
对于中国医药市场发生很大变化的看法,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吉满很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