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史故事

合集下载

党史小故事简短党史小故事简短【精选15篇】

党史小故事简短党史小故事简短【精选15篇】

党史小故事简短党史小故事简短【精选15篇】党史小故事简短160年代初,总军械部建制撤销,王树声的住房成了其他单位的属地,有关部门为了方便他的工作和生活,决定另选地点为他建造新居。

他们先是为他选择了一处某自治区的驻京办事处,这里环境相当幽静,王树声看后感到也满意。

但当他了解情况后摇起了头,连说:"不妥,不妥,这有违我们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几年以后,他们又在东城为他找到了一个旧院落,独门大院,相当理想,但当王树声得知这里原是一个民主党派的机关,只因工作人员都被红卫兵赶跑了而空着时,又摇起了头:"这是违反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最后,他们又在五渊潭附近为他选择了一处环境幽雅、风景如画的宅基地,王树声先很满意,可当他注意到为自己建房要迁走几户老百姓的民房,还是摇起了头:"我看这件事还是算了吧!不要因为我建房而把老百姓赶走了"就这样,王树声大将在他进京时修建的那座平房里,一住就是18年,直到他长辞人世。

党史小故事简短21935年,红四方面军长征途中,一天,红四方军总指军徐向前在雪山上来回巡视正在爬雪山的部队。

突然发现一位红军战士背着一只大锅,一步一喘,艰难地行进着。

这位战士没有穿棉衣,身上只披条草袋。

他立即发话:"快去把连长找来!"不一会儿,九连连长跑步来到徐总指挥跟前。

徐向前严厉批评道:"这个同志还披着草袋子,冻成这样儿啦?你们是怎么搞的,去把司务长找来!"连长胆怯地报告道:"徐总指挥,他就是司务长,叫肖永正,他的棉衣临出发时脱给房东老乡穿了。

""什么,他就是肖永正!"徐总指挥走到这位叫肖永正的红军战士面前,从他背上接过锅,把自己的大衣脱下来,给肖永正裹在身上……部队下山后,徐总指挥在方面军全体干部会上,提起肖永正仍然是激动不已:"有个连队司务长,棉衣发下去了,战士们都穿上了,他却把自己的棉衣送给没有衣裳穿的房东,自己披个草袋子过雪山,背上还背着一口锅!他就是三十九团九连的司务长,叫肖永正!""肖永正是个正派的粮草官。

党史小故事简短

党史小故事简短

党史小故事简短
党史小故事
党史上有很多小故事,这些故事或许很短小,但是,它们却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引人深思的价值。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党史小故事。

一、苏区十万大山中,腐烂文化遭到毁灭
苏区十万大山中,革命军一面开疆拓土,一面开展文化运动,将山民文化中的腐朽思想进行了痛斥批判,使其逐渐消亡。

同时,革命军还兴办文化学校,培养更多的知识分子,让他们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查幸福的女儿
查幸福是一位老红军,他的女儿从小就秉承父亲的思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她勇敢地与反革命分子作斗争,捍卫了我们党的声誉,后来她还参加了云南省委的工作,为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黄继光牺牲的故事
黄继光是新中国成立时期的英雄人物,他在血战抗美援朝的战场上,
表现出了极高的战斗力和英勇果断。

最后,他在保卫祖国的炮火之下,壮烈地牺牲了,成为了大家心中永远的英雄。

四、钱学森的故事
钱学森是中国著名的科学家,他为我国的航空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而且,他还非常善于思考和创新,成为了中国航空事业的重要推动者
和开创者。

以上就是一些党史小故事的介绍,虽然它们有些短暂,但是其中所蕴
含的价值却是无法估量的。

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力量,认真学习党史,
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综合素质。

党史军史小故事三篇

党史军史小故事三篇

党史军史小故事三篇中华民族千年,文明绚烂,业绩辉煌,洋溢着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以下是我和大家共享的党史军史小故事三篇的参考资料,供应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党史军史小故事1《鸡毛信的故事》抗日斗争时期,有个放羊的孩子叫海娃,他是村里儿童团的团长。

有一天,给八路军当交通员的爸爸,拿出一封信,要海娃立刻给八路军送去。

这封信上粘着三根鸡毛,海娃一看,就明白了,这是最最紧急的信呀!海娃揣好信,赶着羊下山了。

还没走到山口,就远远地望见来了一队日本兵。

怎么办?信藏在哪儿呢?他一眼看到了老绵羊的大尾巴,灵机一动,把信拴在羊尾巴下边,大尾巴一盖,什么也看不出来了。

海娃刚站起来,鬼子就来到了身边。

小孩,你的干什么的?实话说,不然杀了你!我是放羊的嘛,呜呜呜,我是放羊的嘛。

海娃有意装作胆怯的样子哭起来。

鬼子看了看这群羊,来了坏办法。

他把羊都扣了下来,海娃呢,被逼着给他们赶羊。

天黑了,敌人来到一个小山村。

村里找不到一个人,也找不到一颗粮食。

鬼子们都饿疯了,就叫黑狗子们去杀羊。

一个歪嘴黑狗看中了那头老绵羊,上来就抢。

海娃眼看自己心爱的羊被拖走杀掉,恨死了敌人。

可他更担忧鸡毛信,它就绑在老绵羊的尾巴底下啊!老绵羊似乎看出了海娃的心思,四条腿往地上一撑,歪嘴黑狗怎么也拉不动,累得出了一身臭汗,只好去抓别的羊。

海娃终于放了心,又在盘算着怎样逃走。

天刚蒙蒙亮,鬼子就挥着大洋刀,带着队动身了。

还没走过几个山头,只听轰的一声,走在前面的几个黑狗子倒在地上。

原来他们踩上了民兵埋的地雷。

海娃真想笑,可没敢笑出来。

小孩,你的前面的开路!鬼子是要海娃赶着羊,在前面踩地雷。

这里的路海娃太熟识了,他把敌人引上了一条小山路,自己越走越快。

敌人都气喘嘘嘘的,越落越远。

小孩,你渐渐地开路!海娃干脆飞跑起来。

叭!叭!鬼子开枪了。

海娃一头倒在草丛里。

他知道,这里离八路军住的地方不远了,就大声喊起来:鬼子来啦!鬼子来啦!八路军叔叔,快打呀!果真,八路军叔叔开火了。

党史经典故事50例

党史经典故事50例

党史经典故事50例党史经典故事第一章:建党初期的艰辛一、《南峻镇的铁骨铮铮》南峻镇的党员杨大志,是一位铁工,他在殖民地时期积极参与工人运动,后来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党的领导下,他组织工人进行了一系列的罢工斗争,取得了许多胜利。

在国民党当局的镇压下,杨大志坚定不移地坚守工人的利益,最终被杀害,成为南峻镇的英雄。

二、《挺起脊梁的属地干部》上世纪20年代,湖南的某个县城里,一位叫赵大亮的共产党员,被任命为县政法委员。

在他的带领下,县城的治安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贫苦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然而,由于赵大亮拒绝了与地主阶级合作的要求,他最终牺牲了。

但正是这种顽强的抵抗精神,激励着党员干部们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三、《慷慨赴义的陆荣廷》陆荣廷,江苏一个偏远山村的贫苦农民,他是一个党员,也是一位优秀的党员干部。

在百姓生活困苦的年代,他经常扛着柴火来救济村民,受到了大家的敬爱。

在国共内战期间,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军队中,热血沸腾地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最终因出征英勇牺牲。

四、《背葵花赴会的邓宝珊》邓宝珊是云南省丽江市的一个党员,她是一位勇敢的抗日战士,也是一位优秀的党员干部。

在抗日战争的岁月里,她经常骑着马背着葵花赴会,传递抗日的信息。

为了抗日救国的事业,她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了战斗中,最终英勇牺牲。

五、《黄花岗的血肉之山》1927年,广州黄花岗起义爆发,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成功地推翻了国民党的暴政。

起义的部队虽然战败,但他们在最艰难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党的纯洁性,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

第二章: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一、《光辉青春中的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起义,起义的口号是“反蒋抗日”。

尽管起义失败,但是党的军队从此转变成为了正式的军事组织。

二、《万里长征的壮丽征程》1934年10月,中国红军开始了著名的“万里长征”。

长征历时两年多,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最终到达了陕北的延安。

红色经典小故事三篇

红色经典小故事三篇

红色经典小故事三篇学习党史,传承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积淀的“红色基因”,有助于我们凝聚磅礴的精神伟力,不忘初心、敢于奋斗、抓住机遇,开启新征程,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的红色经典小故事三篇的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红色经典小故事 1:刘胡兰的故事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 年10 月8 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

刘胡兰8 岁上村小学,10 岁起参加儿童团。

1945 年10 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

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

1946 年5 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 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 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

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

这位年仅14 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

1946 年12 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

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

1947 年1 月12 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

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 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

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 周岁。

毛泽东在指挥全国战局之余,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这种表现,恰恰是共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的结果。

适合小学生讲的党史故事六篇

适合小学生讲的党史故事六篇

适合小学生讲的党史故事六篇适合小学生讲的党史故事1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喜欢读红色色故事和革命诗。

从这里,我了解了近代中国经历了艰难的风雨沧桑,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成长的曲折历史,了解了中国人民前往勇敢对抗的热血豪情。

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夏明翰,熟悉的名字让我们难忘,长征、抗战、解放、改革,每一段历史都给我们留下了感人的故事。

从红色经典中,我读了万里长征的艰苦卓越,读了林海雪原的孤独野心,感受到了一些风流人物,看到了现在的热情豪迈,也感受到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气势。

长征路上的严峻阻碍,八年的抗战困难,白色恐怖的千次百转,南征北战的动荡回肠,动人的故事,雄伟的诗篇,是刻有中华民族自强的不朽丰碑,是目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历史画卷。

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我们感慨万千,展望祖国的明天,我们充满信心。

红旗飘飘,党旗狩猎,祖国欣欣向荣,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人民满怀喜悦,希望朝着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前进。

高山仰首,海洋扬起,大地充满了新世纪的朝晖。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要感谢历史的选择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传着巨人的呐喊,春雷唤醒了长期睡着的东方狮子,拔出了数百年来笼罩在千万仁人志士心中的雾,展现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州大地的星星革命之火。

从那以后,炎黄子孙们的理想有了依赖,有了值得委托的导航者中国共产党。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革命先烈抛头洒血,用鲜血和生命交换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解放后的中国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共产党又带领我们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几代中华儿童聚集在鲜红的旗帜下,挥舞银镰斩棘,奋发进取,铺上强国之路,用实践巨笔描绘新画卷,充满活力的中国崛起在世界东方。

90年的辉煌历史,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亚洲睡狮已经雄起,东方巨龙腾飞,回忆往事岁月,展示未来任重道远。

还是少先队员的我们是党的接班人,幼稚的双手要勇敢地承担历史的重要性,我们是跨世纪的下一代,是21世纪的真正主人。

党史经典故事范文(通用5篇)

党史经典故事范文(通用5篇)

党史经典故事范文(通用5篇)党史经典故事1伟大的人物刘胡兰的故事,小时候就听爸爸妈妈讲过。

刘胡兰这光辉的名字早就铭记在我的心里,我盼望早一天能读到这样一本关于刘胡兰的书。

今日我最终有幸地读到了这本书,我被书中的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了,心灵震撼很大。

刘胡兰,一个仅有15岁的小女孩,表现出来的是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对人民、对其他革命同志忠心爱戴,应对敌人的屠刀脸不改色心不跳,最终献出了自已年轻的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死而后已。

我最受感动的是:刘胡兰在就义前两眼闪着光,并且瞪得圆圆的。

似乎在向人们诉说:她要亲眼看到敌军的灭亡;看到自已的队伍胜利归来。

这是多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啊。

15岁,是一个花样年华。

15岁,我们还在父母身边享受着天伦之乐!无忧无虑地学习着、生活着!可是,刘胡兰,却被敌人屠杀,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纪念刘胡兰时写道:“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这是对刘胡兰英雄事迹的高度概括。

虽然刘胡兰牺牲了,可是她的爱国爱民的光辉形象与不屈不挠的精神,一向在传颂着,正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人民的富裕、国家的昌盛,为实现共产主义英勇奋斗!读了这本书,使我懂得一个道理:我生长在和平年代,没有了销烟,没有战争,这样的环境是千千的目标迈进。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党史经典故事2七月的天空流光溢彩,七月的大地笑语欢歌,七月的星光照亮长夜的路,七月的彩霞点燃心中的火。

七月的脸庞漾起笑的漩涡,七月的诸城飞出祝福的欢歌:九十年前,一只思想的铁锤,敲醒千年沉睡的雄狮。

九十年前,一把智慧的镰刀,割断一切旧世界的枷锁九十年前,是一座厚重的里程碑,凝聚着几代人的求索九十年前,是一首辉煌的交响乐,演绎着命运的潮起潮落九十年前,是一艘沉稳的航船,满载着中国人图强的梦想九十年前,是一只嘹亮的号角,奏响中国人奋进的凯歌:暮色苍茫,任凭风云掠过,坚实的脊背顶住了亿万年的沧桑从容不迫激流勇进,洗刷百年污浊,惊涛骇浪拍击峡谷涌起多少命运的颠簸。

1~3分钟感动的党史小故事16篇

1~3分钟感动的党史小故事16篇

1~3分钟感动的党史小故事16篇1. 《大海啊,向我们笑吧》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东海舰队英雄黄旭华奋勇参加了解放台湾战争。

在一次任务中,黄旭华舰载机被击中并坠入了大海中。

黄旭华艰难地游到救生筏上,但是救生筏却漂向了敌人的海域。

黄旭华在漫长的16天里,艰难地在海上漂流,最终被捕。

在被俘期间,黄旭华不仅坚定地维护了中国的尊严,还成功地逃脱了敌人的押送。

他的英勇事迹激励了全国人民的爱国情感,成为当时民间传颂的佳话,也是后来《大海啊,向我们笑吧》歌曲主题的创作灵感来源。

2. 《黄继光,一生只为三块饼干》长沙市雨花区的小学生黄继光是一名优秀的班长和共产主义少年团员。

1950年底,他参军入伍,成为一名炮兵战士。

1952年春,黄继光站岗保卫战位时,被突然袭击的敌人击中头部身亡。

在他身上,只发现了三块饼干,这是他最后的一餐。

黄继光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全国人民,在他牺牲后,广泛流传的“三块饼干”故事也成为了一种社会精神。

3. 《八路军最小美术兵》八路军美术兵范光照,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廊坊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在13岁时,范光照就参加了八路军,成为了一名美术兵。

他利用业余时间,毅然参加了正规的美术学习。

在战地,范光照通过一幅幅的画面,把党的指示和战斗精神传达给人民战士,鼓舞士气。

他的事迹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无私奉献精神。

4. 《信仰支撑人的一生》黄文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第一支农村妇女自卫队的队员之一。

解放战争时期,她一心投入抗日、抗美援朝战斗中,并一直坚守自己的信仰和革命理想。

在朝鲜战场上,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谋求胜利、树立形象立下汗马功劳。

在她的身上,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女性在革命中的非凡表现和奋斗精神。

5. 《草地成为了舞台》乌鲁木齐音乐学院、艺术学院讲师谢侃侃于1956年毕业后,回到了祖国内地,进入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台工作。

在广播电台工作期间,谢侃侃深感草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决心推广民族音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党史故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

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

4月,俄共(布)西伯利亚局派维经斯基等一行来华,了解中国情况,考察能否在上海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

他们先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后由李
大钊介绍到上海会见陈独秀,共同商谈讨论了建党问题,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从5月开始,陈独秀邀约李汉俊、李达、俞秀松等人多次商谈建党的问题。

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

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接着,在湖南、湖北、山东、广东等地相继建立了党的早期组织,同时在法国和日本也由留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组成了党的早期组织。

这些组织当时叫法不一,有的叫共产党,有的则称共产党小组或支部,由于它们性质相同,因此,后来统称它们为各地共产主义小组。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以后,开展了多方面的革命活动。

为了广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建党思想,1920年9月,上海发起组把《新青年》杂志(从八卷一号开始)改为党的公开刊物;同年11月,又创办了《共产党》月刊,在全国主要城市秘密发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刊。

新青年出版社还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以及多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小册子。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又创办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在上海有《劳动界》,北京有《劳动音》和《工人月刊》,济南有《济南劳动月刊》,广州有《劳动者》等,对工人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教育。

在此基础上,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积极深入工人群众,举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会组织。

各地还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发展了一批团员,青年团成为党的有力助手和后备军。

1921年3月,在俄共远东局和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支持下,召开了各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会议,发表了关于党的宗旨和原则的宣言,并制定了临时性的纲领,确立了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计划,表明了党组织对社会主义青年团、工会、行会、文化教育团体和军队的态度。

这次会议为党的成立作了必要的准备。

维经斯基回国不久,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等到上海。

他们建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

上海党的发起组在李达的主持下进行了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并向各地党的组织写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选派两名代表出席大会。

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7月23日全部到达上海。

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

纲领规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废除资本所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工人运动的各项活动,加强对工会和工人运动的研究与领导。

大会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李达负责宣传。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从此,中国诞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目就为之一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