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 化 还 原 反 应PPT课件

合集下载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强弱的顺序 A
H2SO3 + I2 + H2O === 2HI + H2SO4
2FeCl3 + 2HI === 2FeCl2 + 2HCl + I2 A.H2SO3 > I- > Fe2+ B.I- > Fe2+ > H2SO3 C.Fe2+ > I- > H2SO3 D.Fe2+ > H2SO3 >I-
电子的得失、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二者关系
元素化合价
电子的转移
升高
失电子(偏离)
降低
得电子(偏向)
二者是同时进行的
1.下列变化过程中,元素失去电子的是( D )
A.MnO2 → Mn2+
B.CuO → CuCl2
C.Ag+ → Ag2O
D.Sn2+ → Sn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有得、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先后进行的 C.有电子得失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D.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高温
C + H2O ===== H2 + CO
CuO + H2 ==== Cu + H2O
物质 CuO
C H2O
C CuO H2
氧化(还原)反应 还原 氧化 还原 氧化 还原 氧化
化合价变化 降低 升高 降低 升高 降低 升高
化合价升高 —— 氧化反应
化合价降低 —— 还原反应
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Zn + 2HCl ==== ZnCl2 + H2↑
化合价
得失电子

氧化还原滴定法(共52张PPT)

氧化还原滴定法(共52张PPT)

lgK(1 2)n1n2n
0.059
差值越大, 反应越完全
一般认为: º或 f 应有0.4V以上
影响 K 值的因素:
① n1 n2
② 1º~ 2º
注意:
① n1 n2 最小公倍数
② K ~ º K ~ f
五、滴定反应对平衡常数的要求
①当n1=n2=1时,两电对条件电势差大于
②当n1=n2=2时,两电对条件电势差大于 ③当n1≠n2时,
1
n [R]ed n [R] ed 酸度: H2SO4介质,控制~1mol/L
1
1
0 .0592
2
2
2
这些关于 Ep的讨论都是指对称电对
低—反应慢, 高—H2C2O4分解
邻二氮菲 - 亚铁
[O]x n [O]x n 0 .059 10 Cl- + 2 MnO4- + 16 H+ == 5 Cl2 + 2 Mn2+ + 8 H2O
O/R xe d O/R xe+d0n .0l5 ga a9 R Oexd
O/xRedO/xRed+0n .05lg9[[R Oexd]]
gg aa Ox/Red
Ox/Red
+ 0.059 lg( n
Ox Red
c Red Ox ) c Ox Red
三、条件电极电势
gg a a O /R xe d O /R xe + 0 dn .l0g5 R O (e 9 x R O d c c e R O xd e )xd
二苯胺磺酸钠
0.84V 如何选择?
另:
指示剂校正
第五节 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
目的:将被测物预先处理成便于滴定的形式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氧化剂:氧化还原反应里得到电子或有电子对偏 向的物质。氧化剂从还原剂处得到电子自身被还 原变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里,失去电子或有电子 对偏离的物质。还原剂失去电子自身被氧化变 成氧化产物。
讨论:试用交叉分类法探讨氧化还原 反应与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课堂练习】
1.下列各类反应中,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 的是 ( C )
子(填“得”或“失”),发生了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反之呢?【以Na与CI2反应生成NaCI为例】
3.从电子的得失或偏移观点认识(本质) 从电子得失角度分析: NaCl的形成过程
Na 失去e-
Cl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也叫被氧化
失去e-后
得到e-后
00
+1 -1
2Na+Cl2 == 2Na Cl
学会比较,学会总结
1. 得氧和失氧的反应只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一部份。
2. 化合价发生改变是所有氧化还原反应的共同特征和判断 依据
3. 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失电子(偏离) 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 还原剂
得电子(偏向) 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 氧化剂
(本质)
( 特征)
(变化) (反应物)
学会比较, 学会总结
氧化反应?
❖ 由此可见,对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 行分类,其目的在于了解各类反应的本质。
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
❖ 方法1: ❖ 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反应 ❖ 【思考】按照上面讲的分类方法,下面的反
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 (此反应不包含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
分类方法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 分类依据: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 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1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课件-PPT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1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课件-PPT
还原剂:反应中失电子的物质,表现还原性,具 有还原能力,起还原作用。
2、氧化产物:还原剂失电子被氧化对应生成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得电子被还原对应生成物 氧化剂(有氧化性)--→还原产物 还原剂(有还原性)--→氧化产物
一、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氧化剂
(1)部分非金属单质:如 、Cl2 等O。2
CaCO3 高温 CaO+CO2
(否)
2KClMO△n3O2 2KCl+3O2
(是)
CaO+H2O Ca(OH) 2
(否)
C+O2 点燃 CO2
(是)
CuO+H△2
Cu+H2O
(是)
3C+Fe2O3 高温 2Fe+3CO2
(是)
HCl+NaOH NaCl+H2O
(否)
2HCl+CaCO3 CaCl2+H2O+CO2(否)
(2)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如
HNO3、 KMnO、4 FeC等l3。
H2、SO4
2.常见还原剂 (1)活泼的金属单质,如 (2)某些非金属单质,如
Al Zn Fe
、H2 、C 等。 、 C等O。 SO2
(3)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如 、 等。
要点一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进行判断 在同一反应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 原产物; 如:Fe+H2SO4===FeSO4+H2↑ 氧化性:H2SO4>FeSO4,还原性:Fe>H2
四 “双线桥”法
Mg + Cl2 = MgCl2
步骤:
1.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人教版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课件

人教版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课件

H2+Cl2点=燃=2HCl 共
用 电 子 对 的 偏 移
一、氧化还原反应 讨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点燃
2Na + Cl2 === 2 NaCl
一、氧化还原反应
结论:从NaCl的形成看化合价升降的 根本原因是电子的得失,即氧化还原反 应的实质是有电子的得失。
三、氧化还原反应特征和实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电子的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 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ZnCl2 Al2O3
人教版化学《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人教版化学《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牢记各常用元素化合价!
一价氢氯钠钾银,二价氧镁钙钡锌;
二三铁二四碳,三铝四硅五氮磷;
二四六硫都齐全,二价铜汞最常见。
O:-2、-1 Cl:-1、+1、+5、+7 S:-2、+4、+6
单质化合价为0!
N:-3、+2、+4、+5 Mn:+2、+4、+6、+7
()
高温 A.CaCO3=====CaO+CO2↑
点燃 B.CH4+2O2=====2H2O+CO2 C.Na2CO3+2HCl===2NaCl+H2O+CO2↑ D.2NaOH+H2SO4===Na2SO4+3H2O 解析:B 项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4 价变为+4 价,氧元
素的化合价由 0 价变为-2 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复习】
1、用十二个字概括氧化还原反应的 概念;并解释这十二个字。
还失升氧 氧 氧 氧 得 降 还还 还
人教版化学《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交流讨论】
在下列几个氧化还原反应中,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NaCl的形成过程
+11
+17
Na Na+
Cl- Cl
化合 价升 降原 因之 一电 子得 失
HCl形成过程
H
+1
+17
Cl
HCl +1
+17
+1 -1
H Cl
H Cl
化合 价升 降原 因之 一共 用电 子对 偏移
延伸:
HCl的形成过程
H
+1
+17
Cl
HCl +1
+17
+1 -1
H Cl
H Cl
发生在身边的事------
发生在身边的事------
发生在身边的事------
Fe2O3
Fe
铁矿石
人教版 必修一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
【复习】 从得氧和失氧角度将化学反应分类
活学活用 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来看是 还原
反应

来看是 氧化 反应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为什么一定是同时发生的?
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电子的转移
总结
小组合作
有人说置换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 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你认为这个观点对吗?(请大家完成导学案-探究)
二、氧化还原反应和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
有单质参加 的化合反应 或有单质生 成的分解反 应以及置换 反应一定是 氧化还原反 应
化合 价升 降原 因之 一共 用电 子对 偏移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课件:2.3氧化还原反应 (共36张PPT)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课件:2.3氧化还原反应 (共36张PPT)

四、几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
(一)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2KMnO4 + 16HCl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二)歧化反应
Cl2 + H2O = HCl + HClO
(三)归中反应:
H2SO4(浓) + H2S = SO2↑+ S↓+ 2H2O
目录
(一) 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如果还原剂只有部分被
__2_:_1 __
(三)归中反应 不同价态的同一元素化合价可升高或降低至某
一中间价态。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 反应遵循以下归中规律:
高价+低价→相同中间价(注“可靠拢、不交叉”)
例题 2H2S+SO2=3S+2H2O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__2_:1___
练习:C + CO2 = 2CO n(氧化产物):n(还原产物)=__1_:_1____
2、氧化还原的实质是( ) A、有氧化剂和还原剂 B、有氧原子得失的反应 C、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D、有电子得失的反应
3、下列说法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剂本身被子还原,生成氧化产物
B、氧化剂是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氧化性) (还原性 )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2、口诀: “失, 升, 氧 , 得, 降, 还, 若 是 剂, 两 相 反 ”
3、Βιβλιοθήκη 氧化剂被还原还原产物
反 (氧化性)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优秀课件-PPT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优秀课件-PPT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回忆初中学过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还原反应
CuO + H2 △ Cu + H2O
氧化反应
CuO + H2 △ Cu + H2O
一、从氧的得失角度分析
CuO + H2 △ Cu + H2O
CuO 失去氧 Cu
H2 得到氧 H2O
氧化剂 Cl2 还原产物 KCl
练习2:指出下列反应中哪种物质是氧化剂 、哪种物 质是还原剂以及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3) 2H2O =电=解= 2H2↑ + O2↑
还原剂 H2O
氧化剂 H2O
氧化产物 O2
还原产物 H2
(4) MnO2 + 4HCl =△= MnCl2 + Cl2↑+2H2O
还原剂 HCl 氧化产物 Cl2
+5 -2
2KClO3
=△=
-1
2KCl
+
0
3O2↑
练习6:下列说法下说法正确的是( BD )
A、氧化剂本身被还原,生成氧化产物。
B、氧化剂是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 向)的物质。
C、还原剂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D、在一个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能是同 一物质。
练习7:下列反应中,HCl为还原剂的是( C ) HCl为 氧化剂的是( A ) HCl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的是 ( BD )
被还原,得到e-,化合价降低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化合价升降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
1.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可简单表示 为
①反应中电子转移总数即为还原剂给出的电 子总数,也是氧化剂接受的电子总数。 ②在单线桥中不写“得”或“失”。
例1.标出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得15e得15e-
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失30e-
该反应中氧化剂为_P_、__C_uS_O_4,还原剂为___P________, 1mol CuSO4能氧化P原子的物质的量是__0._2m__ol_____ 。 1molP能氧化 0.6mol molP。
B、还原性
C、酸性
D、金属性
3、下列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 C D ) A、失电子难的原子,其获得电子的能力一
定强
B、在反应中,金属单质只表现还原性,非 金属单质只表现氧化性
C、L层比M层多一个电子的元素,其单质一 定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D、有单质参加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是氧化 还原反应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 是氧化剂 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化游离态时,该元素 一定被还原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例2.氢阴离子(H-)能和NH3反应:
H-+NH3= NH2- +H2↑。根据上述反应事 实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B)
A.NH3具有还原性 B.H-是很强的还原剂 C. H2只是该反应的还原产物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例3、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变化是
(C )
A.MnO2→MnSO4 B.AlO2-→Al(OH)3
C.KI→KIO3
D.HNO3→NO
三、常用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1)部分氧化物和过氧化物,如 MnO2 、Na2O2等; (2)某些高价含氧酸及含氧酸盐,如 KMnO4、KClO3 、 K2Cr2O7 、HNO3、浓H2SO4 等; (3)某些活泼非金属单质,如F2、Cl2、Br2、I2、O2 等; (4)某些高价金属离子,如Fe3+、Cu2+ 等。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
课前热身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B、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 C、氧化剂发生反应后生成氧化产物 D、氧化还原反应的任何一种反应物不
是氧化剂就必定是还原剂源自2、盐酸与氯气均可以和铁反应,从产物
中比较可得出氯气比盐酸强的性质是
(A )
A、氧化性
2.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当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氧化
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来进行判 断。越易反应,则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
4HCl(浓)+MnO2 MnCl2+2H2O+Cl2↑ 16HCl(浓)+2KMnO4=2KCl+2MnCl2+8H2O+5Cl2↑
则氧化性:KMnO4>MnO2 判断还原剂还原性的原理类似。
[注意]
(1) 并非还原产物中元素化合价越低,氧化剂 的氧化性就越强。如反应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生成物中N的化合价为+2)
Cu+4HNO3(浓) = Cu(NO3)2+NO2↑+2H2O (生成物中N的化合价为+4)
但HNO3(浓)的氧化性强于HNO3(稀)。 (2)一般来说,同一种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则相
一、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掌握两种电子转移的表示法


三、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四、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比较
反 应
五、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六、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七、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一、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从特征来说是指有元素化合价
升降的化学反应; 从本质上来看则是指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
2、常用的还原剂
(1)部分低价化合物或酸根离子,如H2S、I—、S2— 等; (2)某些活泼金属单质,如Na、Mg、Al、Fe 等; (3)某些非金属单质,如 H2、C 等。 (4)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氧化物,如CO、SO2等。
四、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比较
1.根据方程式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 2、用箭头表示不同原子的电子转移情况——“单线桥”。如
2e-
MnO2 + 4HCl(浓)==MnCl2+Cl2 +2H2O
更好地体现了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反应中的电子 转移的关系。再如:
4e-
练一练:用N单H4线NO桥3 表==示2H电2O子+转N移2O情况 5NH4NO3= 4N2+2HNO3+9H2O
应 的 物 质 或 微 粒 的 氧 化 性 越 强 , 如 Fe3+ 氧 化 性 比 Fe2+ 强 。 但 是 , HClO 氧 化 性 强 于 HClO4 , H2SO3(稀)氧化性强于H2SO4(稀)。
4.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1)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原子 (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 性逐渐增强;金属原子(或单质)还原性逐渐 增强,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
3.由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来判断
当同一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 的氧化剂时,可由氧化产物元素价态的高 低来判断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即:在相 同条件下,使还原剂价态升得越高,则氧 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如: 2Fe+3Cl2 =2FeCl3 Fe+S= FeS
则氧化性:Cl2>S 判断还原剂还原性的原理类似。
移)的反应。
(1)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剂是指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
子对偏向)的反应物,表现为反应后所含 元素化合价降低。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在 反应中本身被还原,其生成物叫还原产物。
还原剂是指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 对偏离)的反应物,表现为反应后所含元 素化合价升高,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反应 中本身被氧化,生成物是氧化产物。
2、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关系: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1、用箭头表明同一元素原子的电子转 移情况即大家熟悉的“双线桥”。如:
表示KClO3+ 6HCl(浓)= 3Cl2+ KCl + 3 H2O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在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里,除了可用 箭头表明同一元素原子的电子转移情况外 (即:双线桥法),还可以用箭头表示不同原 子的电子转移情况(称为“单线桥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