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复习提纲图文稿
西方文论复习提纲

西方文论复习提纲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名词解释
1、模仿说
2、寓教于乐 6、诗意栖居 7、戏剧情景理论
8、有人气的英雄 9、艺术风格、民族文学、世界文学 10、理想的诗
12、酒神精神 12、日神精神
13、语言即艺术 15、陌生化理论 16、诗意栖居 17、作品召唤论
19、复调小说 19、对话理论 20、期待视野
简答
1、柏拉图创作动力过程。
4、文学的崇高风格
7、狄德罗戏剧冲突的新见解是什么?
8、莱辛如何看待诗与画的区别?
10、什么是理想的诗?
12、尼采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
12、尼采对审美苏格拉底主义的批判
12、尼采认为悲剧是如何诞生的?
13、克罗齐的艺术独立观
13、克罗齐的艺术本质观
15、什克洛夫斯基如何看待文艺自主性?
16、海德格尔诗以语词确立存在。
16、海德格尔的诗是对神性的尺度采纳
17、萨特的作品召唤论是什么?
17、萨特的阅读创造论是什么?
19、复调小说及特点?
19、巴赫金对话理论是什么?
论述
1、柏拉图的文艺创作论
2、试述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
3、贺拉斯的古典主义原则
16、海德格尔认为诗是对神性尺度的采纳,对此你怎么看?
16、海德格尔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什么?作品的存在有何特征?
19、狂欢化诗学观
17、20、何为作品召唤论和阅读创造论,这与文学的期待视野有何关系?
20、为什么说文学史就是一部文学接受史?。
高教版西方文论复习提纲

西方文論史古代文論(古希臘文論——新古典主義文論)古希臘文論第一節古希臘早期文藝思想畢達哥拉斯“數的和諧”理論從數量比例關係上著力探尋藝術的形式美,得出“美是和諧統一”的結論,天體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人的內在和諧受外在和諧影響,內外相契合才能進入藝術欣賞狀態。
赫拉克利特“對立和諧”理論首先提出“藝術模仿自然”德謨克利特模仿說對文藝和美的對象的研究,文藝描寫的對象是社會的人,是外形和內心統一的人。
對作家藝術家主觀條件的研究,十分注重作家、藝術家的天才、靈感、語言。
對文藝作品的社會效果的研究,“快樂說’蘇格拉底模仿說和功用說“藝術模仿自然”強調通過描寫眼睛姿態等外在的東西,表現人物“精神方面的特質”,即描繪出人物的“心境”、“品格”和“感情”。
判斷美的標準就是“功用”的結論,有用即美,無用即醜第二節柏拉圖文藝對話錄理式論模仿說a理式是一種超時空、非物質、永恆不滅的“本體”b文學藝術是理式模仿的模仿,三種床,照鏡子,貶低詩人和藝術家。
c理式模仿說的唯心主義本質與理論價值文藝的社會功用說a理想國的建設與文學藝術b模仿的藝術的三條罪狀c對審美教育的重視與政治第一的文藝標準靈感說a靈感的基本含義,神靈附體、神靈感發,熱情磅礴b柏拉圖對靈感的解釋,靈感說的三個方面:靈感的源泉(神靈附體)、靈感的表現(狂迷)和獲得靈感的過程(靈魂對真善美理式世界的回憶)c靈感說的矛盾與價值,確認靈感是文藝活動中特有的現象,看出了文藝創作與技藝製作的區別,揭示了藝術創造離不開現實美的觸發,但又不停留在現實美的基礎上。
第三節亞裏士多德的《詩學》文藝本質論a文藝是人的行動的模仿b詩比歷史更富有哲學意味c文藝求其相似但比原物更美悲劇理論a悲劇的含義,悲劇是對於一個嚴肅的、完整的、有一定長度的行為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語言,具有各種悅耳之音,分別在劇的各個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動作表達,而不是採用敘述法;借引起憐憫和恐懼來使這種情感得到陶冶b悲劇情節和人物性格,悲劇六成分:情節、性格、思想、言詞、形容和歌曲,情節是悲劇的靈魂,性格占第二位。
高教版西方文论复习提纲

西方文论史古代文论(古希腊文论——新古典主义文论)第一章古希腊文论第一节古希腊早期文艺思想1、毕达哥拉斯“数的和谐”理论从数量比例关系上着力探寻艺术的形式美,得出“美是和谐统一”的结论,天体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人的内在和谐受外在和谐影响,内外相契合才能进入艺术欣赏状态。
2、赫拉克利特“对立和谐”理论首先提出“艺术模仿自然”3、德谟克利特模仿说对文艺和美的对象的研究,文艺描写的对象是社会的人,是外形和内心统一的人。
对作家艺术家主观条件的研究,十分注重作家、艺术家的天才、灵感、语言。
对文艺作品的社会效果的研究,“快乐说’4、苏格拉底模仿说和功用说“艺术模仿自然”强调通过描写眼睛姿态等外在的东西,表现人物“精神方面的特质”,即描绘出人物的“心境”、“品格”和“感情”。
判断美的标准就是“功用”的结论,有用即美,无用即丑第二节柏拉图文艺对话录1、理式论模仿说a理式是一种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本体”b文学艺术是理式模仿的模仿,三种床,照镜子,贬低诗人和艺术家。
c理式模仿说的唯心主义本质与理论价值2、文艺的社会功用说a理想国的建设与文学艺术b模仿的艺术的三条罪状c对审美教育的重视与政治第一的文艺标准3、灵感说a灵感的基本含义,神灵附体、神灵感发,热情磅礴b柏拉图对灵感的解释,灵感说的三个方面:灵感的源泉(神灵附体)、灵感的表现(狂迷)和获得灵感的过程(灵魂对真善美理式世界的回忆)c灵感说的矛盾与价值,确认灵感是文艺活动中特有的现象,看出了文艺创作与技艺制作的区别,揭示了艺术创造离不开现实美的触发,但又不停留在现实美的基础上。
第三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1、文艺本质论a文艺是人的行动的模仿b诗比历史更富有哲学意味c文艺求其相似但比原物更美2、悲剧理论a悲剧的含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为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个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b悲剧情节和人物性格,悲剧六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言词、形容和歌曲,情节是悲剧的灵魂,性格占第二位。
西方文论课件知识讲稿

怀疑主义、相对主义、反基础主义、反本 质主义、反结构主义等。
核心思想
代表人物
后现代主义文论强调文本的独立性和自足 性,认为文本与作者、读者、世界的关系 是相对的,意义是多元的、不确定的。
德里达、福柯、德勒兹、加塔里等。
后现代主义文论的代表人物与思想
01
德里达
解构主义文论的创始人,认为语 言符号的意义是多元的、不确定 的,文本的意义也是多元的、不 确定的。他主张对文本进行“解 构”,即揭示文本中的矛盾和冲 突,打破原有的意义结构。
法国的布瓦洛、英国的德莱顿等。
思想
主张文学作品应追求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强调文学的教育功能和社会责任, 推崇古希腊罗马作家的创作原则和艺术标准。
古学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欧洲文学的规 范化和艺术化。
局限性
过于强调模仿和传统,束缚了文学的 创新和个性表达,忽视了文学的情感 和内在价值。
西方文论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西方文论经历了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现代 主义等不同阶段的发展。
详细描述
西方文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其发展 过程中经历了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现代主 义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理论观点和代表 人物,如古典主义的亚里士多德、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 比亚、启蒙运动时期的卢梭以及现代主义的卡夫卡等。 这些理论观点和代表人物对西方文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西方文论课件知识讲稿
目录
• 西方文论概述 • 古典主义文论 • 浪漫主义文论 • 现实主义文论 • 现代主义文论 • 后现代主义文论
01 西方文论概述
西方文论的定义与特点
要点一
总结词
西方文论是关于西方文学的理论研究,具有多元性、历史 性和批判性的特点。
《西方文论》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
1、模仿说
2、寓教于乐6、诗意栖居7、戏剧情景理论
8、有人气的英雄9、艺术风格、民族文学、世界文学10、理想的诗
12、酒神精神12、日神精神
13、语言即艺术15、陌生化理论16、诗意栖居17、作品召唤论
19、复调小说19、对话理论20、期待视野
简答
1、柏拉图创作动力过程。
4、文学的崇高风格
7、狄德罗戏剧冲突的新见解是什么?
8、莱辛如何看待诗与画的区别?
10、什么是理想的诗?
12、尼采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
12、尼采对审美苏格拉底主义的批判
12、尼采认为悲剧是如何诞生的?
13、克罗齐的艺术独立观
13、克罗齐的艺术本质观
15、什克洛夫斯基如何看待文艺自主性?
16、海德格尔诗以语词确立存在。
16、海德格尔的诗是对神性的尺度采纳
17、萨特的作品召唤论是什么?
17、萨特的阅读创造论是什么?
19、复调小说及特点?
19、巴赫金对话理论是什么?
论述
1、柏拉图的文艺创作论
2、试述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
3、贺拉斯的古典主义原则
16、海德格尔认为诗是对神性尺度的采纳,对此你怎么看?
16、海德格尔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什么?作品的存在有何特征?
19、狂欢化诗学观
17、20、何为作品召唤论和阅读创造论,这与文学的期待视野有何关系?
20、为什么说文学史就是一部文学接受史?。
西方文论复习

《西方文论》期末复习资料重点:一、古希腊文化1、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和谐”理论: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从数而产生,数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
他发现了万物都存在某种数量关系,提出了数和谐的基本思想理论,毕达哥拉斯的数理精神成为理论创新与技术变革的内在动力,极大促进和推动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
2、赫拉克利特的“对立和谐”理论:赫拉克利特是西方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哲学的奠基者。
他把“火”看作宇宙万物的本源。
整个天体就是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的运动过程,其运动变化的动力是事物对立面的冲突和斗争。
(1)“对立和谐”理论。
列宁称他为“辩证法的奠基者之一”。
(2)首次提出了“艺术模仿自然”。
3、德谟克利特的“模仿说”德谟克利特是西方古代原子论的创立者。
认为宇宙万物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4、苏格拉底的模仿说与功用说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1)“艺术模仿自然”,不是摹仿人物的外形,而是强调描绘出人物“精神方面的特质”,即人物的“心境”、“神色”和“感情”。
(2)美的标准就是“功用”的结论,即有用即美,无用即丑。
5、柏拉图文艺思想的基本内容1. 理式论摹仿说。
柏拉图的“理式”是指不依赖于物质存在,也不是人的意识,他认为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
“理式”是第一性的,“自然”是第二性的,柏拉图的理式论摹仿说是唯心主义的,首先,理式论摹仿说从本体论来说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从认识论来说却是反映论。
其次,理式论摹仿说在对文艺的真实性的否认中,隐约体现了文学艺术的共性方面的要求。
文艺的社会功用说。
柏拉图从他对文学本质的认识——诗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以及培养城邦保卫者建立理想国的政治理想出发,指出摹仿的艺术的三条罪状:a摹仿的艺术与真理隔着三层、诗人没有真知识;b摹仿的艺术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c诗人为了讨好群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伤感癖”、“哀怜癖”,摧残人的理性,是“城邦保卫者”失去勇敢镇静的精神品质。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西方文论复习资料第七章第二节象征主义艺术理论一、波德莱尔的“感应说”(一)艺术与自然:放弃自然,反对复制自然,不仅指自然界,人类社会,更指人本身的自然肉体,肉体的自然性。
(二)艺术与道德科学:道德科学不是艺术道德求善,是宗教的事。
科学求真,是哲学的事。
而艺术是求美的,所以,科学道德都不是艺术。
(三)艺术的本质:美、忧郁、不幸艺术是美,而真正的美、纯粹的美是“忧郁”和“不幸”。
其著作《恶之花》寓意“恶之美”、“病态之美”(四)艺术感知:想象力1、艺术感知就是洞悟宇宙、人生的奥秘。
2、宇宙万物和人生百态都受“普遍相似性”的支配。
3、诗人必须有想象力,去辨认和表述事物之间的普遍关系。
4、想象力是“向所有的精神生动的说话的创造力”5、想象力就是促动诗人发生感应的能力、前奏。
(五)艺术思维和创作:感应与象征感应,又译应合,曾出现在《恶之花》中,影响深远,被称为“象征派的宪章”。
1、垂直感应:指由物质客体以及引起的感觉层面到抽象观念和个人情愫层面的运动。
(人与大自然的感应)2、水平感应:指由一种实在的感知到另一种在同一层面的感知的运动(通感、人与自身的感应)eg:自然中的万物之间,各种艺术形式之间,人的各种感觉之间等。
两种感应都是强调诗在不同之间把握相似,在无关之间抓住关系的能力。
二者各有特点,相互渗透,其目的是通过意向及其积累,在读者身上再次引发诗人体验过的情感。
总结:波德莱尔反对复写自然,坚持艺术的独立性,强调官能、想象力。
把忧郁、不幸看作高于欢悦的美的特征,影响颇巨。
二、魏尔伦“音乐、至高至上”的诗歌革新主张(强调诗歌的节奏韵律)(一)土星情节:土星,即人生是忧郁、痛苦、不幸的隐喻。
这是魏尔伦诗歌主题的来源和理论基础。
(二)纯粹:自然是诗人心灵的象征性森林,应热爱、领略、洞悟它,以写出意在言外,有“轻松自如节奏”和“绝对形式”的纯诗。
(“纯诗”概念没有严格限定和完整体系,但启发了瓦雷里,成为后期象征主义的主要概念。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所谓西方文论,指的是流行于以欧洲为主的西方世界的文学理论,它是对文学创作和欣赏、实践的总结,也是对文学本身及其要素、功能、结构等方面进行思考的结晶。
一、西方文论的源头西方文论的直接源头是古希腊文论,尤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文论。
古希腊形成了以天人相分追求知识的科学型文化和向外求真的科学型美学;整个古希腊在文学本质上就是以模仿说为基调。
中国天人合一的伦理型文化造就了向内求善的伦理型美学;因而中国传统文论主张的是“诗言志”“诗缘情”“文以载道”。
孟子讲:“尽心、知性、知天”“心之官则思??此天之所与我者”《周易》“与天地合德”;董仲舒“天人感应”;[宋]张载、朱熹西方文论发源于古代希腊文论,因而,古希腊的古典主义文论就成了西方文论的重要根基和范式。
古罗马的古典主义是对古希腊古典主义的定型化,因而,一般都把二者称为古代古典主义。
19世纪以前,西方文论以古典主义为主导倾向。
其表现是:一方面,后世的古典主义是在新的时代的变种;另一方面,古希腊的理论在新的时期变换了一下说法。
西方文论的源头除古希腊外,还应了解的是1、中世纪文论:它受基督教神学的控制和影响,形成了神秘主义文论,追求形而上的思辨,探讨终极关怀问题,把真善美结合起来。
2、康德,他在西方哲学、美学、文论上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许多理论主张都打上了康德的印记。
二、西方文论的分界1、古典和现代的分界西方文论的发展,以19世纪为大的分界,19世纪以前为古典主义,19世纪中叶以后为现代主义2、现代和后现代的分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整个欧洲、美国等西方世界的社会、文化、文学进入到了“后现代”时期。
(文学上的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论的特征:打破了古典主义、现代主义文论的中心化、人本化、固定化、价值(意义)的一元化等倾向。
追求文论的边缘化、非人化、动态化、价值(意义)的多元化,消解了一切传统的固定模式,将文学及其意义作了无限开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文论复习提纲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名词解释
1、模仿说
2、寓教于乐 6、诗意栖居 7、戏剧情景理论
8、有人气的英雄 9、艺术风格、民族文学、世界文学 10、理想的诗
12、酒神精神 12、日神精神
13、语言即艺术 15、陌生化理论 16、诗意栖居 17、作品召唤论
19、复调小说 19、对话理论 20、期待视野
简答
1、柏拉图创作动力过程。
4、文学的崇高风格
7、狄德罗戏剧冲突的新见解是什么?
8、莱辛如何看待诗与画的区别?
10、什么是理想的诗?
12、尼采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
12、尼采对审美苏格拉底主义的批判
12、尼采认为悲剧是如何诞生的?
13、克罗齐的艺术独立观
13、克罗齐的艺术本质观
15、什克洛夫斯基如何看待文艺自主性?
16、海德格尔诗以语词确立存在。
16、海德格尔的诗是对神性的尺度采纳
17、萨特的作品召唤论是什么?
17、萨特的阅读创造论是什么?
19、复调小说及特点?
19、巴赫金对话理论是什么?
论述
1、柏拉图的文艺创作论
2、试述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
3、贺拉斯的古典主义原则
16、海德格尔认为诗是对神性尺度的采纳,对此你怎么看?
16、海德格尔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什么作品的存在有何特征
19、狂欢化诗学观
17、20、何为作品召唤论和阅读创造论,这与文学的期待视野有何关系?
20、为什么说文学史就是一部文学接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