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 读书报告
工程地质读书报告

《工程地质》读书报告班级:资工61201班学号:201261773姓名:封鹏军时间:2014年6月10日关于民用建筑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工程地质读书心得体会一、民用建筑概述民用建筑即非生产性建筑,指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
民用建筑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
具体分类:1、居住建筑住宅建筑:住宅、公寓、别墅等宿舍建筑:单身宿舍、学生宿舍、职工宿舍等公共建筑教育建筑: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办公建筑:各级立法、司法、党委、政府办公楼,商务、企业、事业、团体、社区办公楼等科研建筑:实验楼、科研楼、设计楼等文化建筑:剧院、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展览馆、音乐厅、礼堂等商业建筑:百货公司、超级市场、菜市场、旅馆、饮食店、银行、邮局等体育建筑: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健身房等医疗建筑: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康复中心、急救中心、疗养院等交通建筑:汽车客运站、港口客运站、铁路旅客站、空港航站楼、地铁站等司法建筑:法院、看守所、监狱等纪念建筑: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塔、故居等园林建筑: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场、旅游景点建筑、城市建筑小品等综合建筑:多功能综合大楼、商住楼、商务中心等2、民用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建筑最下部的承重构件,承担建筑的全部荷载,并下传给地基。
墙体和柱:墙体是建筑物的承重和围护构件。
在框架承重结构中,柱是主要的竖向承重构件。
屋顶:是建筑顶部的承重和围护构件,一般由屋面、保温(隔热)层和承重结构三部分组成。
楼地层:是楼房建筑中的水平承重构件,包括底层地面和中间的楼板层。
楼梯:楼房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们平时上下和紧急疏散时使用。
门窗:门主要用做内外交通联系及分隔房间,窗的主要作用是采光和通风,门窗属于非承重构件。
次要组成部分:附属的构件和配件:如阳台、雨篷、台阶、散水、通风道等。
二、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即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可理解为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工程地质学读书报告

⼯程地质学读书报告⼯程地质学读书报告---关于地下⽔了解认识及其⼯程意义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期:年⽉⽇⼯程地质学读书报告---关于地下⽔了解认识及其⼯程意义前记经过⼏周的⼯程地质学九章知识的学习。
我认识学习了很多地质学的知识,在普通地质学的基础上,更加深⼊的了解认识了岩⽯的物理⼒学性质、沉积岩、变质岩、造岩矿物与岩⽯、风化岩与残积⼟等等。
由于我来⾃华北平原北部,紧邻京津,家乡地下⽔位超采严重,所以在⽼师讲解的基础上,⼜查阅了相关资料,成此读书报告。
地下⽔的分类(1)根据起源不同,渗⼊⽔:降⽔渗⼊地下形成渗⼊⽔。
中的⽔汽便要进⼊⼟壤和岩⽯的空隙中,在颗粒和岩⽯表⾯凝结形成地下⽔。
初⽣⽔:⽔。
(2(3孔隙⽔:疏松岩⽯孔隙中的⽔。
孔隙⽔是储存于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及第三系少数裂隙⽔:件⽐较复杂。
岩溶⽔:赋存于岩溶空隙中的⽔。
⽔量丰富⽽分布不均⼀,在不均⼀之中⼜有相对不断促进含⽔空间的演化。
(4上层滞⽔是由于局部的隔⽔作⽤,⽔。
当地下⽔流出地⾯时就形成泉。
承压⽔(⾃流⽔)是埋藏较深的、赋存于两个隔⽔层之间的地下⽔。
这种地下⽔往往具有较⼤的⽔压⼒,特别是当上下两个隔⽔层呈倾斜状时,隔层中的⽔体要承受更⼤的⽔压⼒。
当井或钻孔穿过上层顶板时,强⼤的压⼒就会使⽔体喷涌⽽出,形成⾃流⽔。
图2、地下⽔的主要运动规律及⼯程意义地下⽔是存在于地表以下岩(⼟)层空隙中的各种不同形式⽔的统称。
地下⽔主要来源⼊海洋;上层⼟壤中的⽔分则以蒸发或被植物根系吸收后再散发⼊空中,回归⼤⽓,从⽽积由于过量的开采和不合理的利⽤地下⽔,常常造成地下⽔位严重下降,形成⼤⾯积的重要意义。
运动规律:地下⽔运动分为层流和紊流。
地下⽔在⼟中或微⼩裂隙中以不⼤的速度连续渗透时为层流运动;在岩⽯是裂隙或空洞内流动,会产⽣紊流。
地下⽔是渗透速度⼀般符合达西定律。
地下⽔运动分为层流和紊流。
工程地质读书报告.pdf

工程地质读书报告
土木1202 吴成成
学号:20121465
地面沉降
定义:地面沉降又称为地面下沉或地陷。
它是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的下降运动(或工程地质现象)。
截至2011年12月,中国有50余个城市出现地面沉降,长三角地区、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已成重灾区。
2012年2月,中国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地面升降与经济上升有关。
地面沉降原因:一种是地质原因,另一种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从地质因素看,自然界发生的地面沉降大致有下列三种原因:(1)地表松散地层或半松散地层等在重力作用下,在松散层变成致密的、坚硬或半坚硬岩层时,地面会因地层厚度的变小而发生沉降。
(2)因地质构造作用导致地面凹陷而发生沉降。
(3)地震导致地面沉降。
二、地面沉降的人为原因
地面沉降现象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现在我们研究地面沉降的原因时,不难发现,人为因素已大大超过了自然因素。
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人类过度开采石油、天然气、固体矿产、地下水等地下资源,使贮存这些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沉积层的孔隙
压力发生趋势性的降低,有效应力增大,从而导致地层的压密。
直接导致了今天全球范围内的地面沉降。
人为的地面沉降广泛见于一些大量开采地下水的大城市和石油或天然气开采区。
地面沉降主要由抽水作用形成,但又与软土层的厚度、地壳下沉,以及高层建筑等因素密切相关。
工程地质学实习心得体会和收获

工程地质学实习心得体会和收获工程地质学实习是我大学期间实习经历中最为难忘和有意义的一次实习。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工程地质学的重要性,锻炼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习之前,我对工程地质学只有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对于实际应用并不了解。
通过这次实习,让我从理论走向实践,真正了解了工程地质学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主要参与了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
首先是地质调查,我们要根据工程地质图和现场实际情况,对地质构造、地层等进行详细的测量和描述,然后分析各种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
这个过程中,我需要准确记录各种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最后形成地质调查报告。
通过这个过程,我了解到了地质调查的重要性,只有对现场情况有详细了解,才能进行合理的工程设计和施工。
另外一个重要的工作是勘探工作。
通过钻孔、地震勘探等方式,采集地下岩土的数据资料,评价岩土的力学性质和工程地质特征。
在勘探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岩土样品的采集和化验,以及地下水的采集和测试。
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实际操作的技巧,掌握了一些仪器的使用方法。
同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我加深了对岩土力学和地下水的理解。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还参与了一些地质灾害的识别和治理工作。
通过对地质灾害现场的勘查和分析,帮助解决了一些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工程地质学对于工程安全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困难。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收获了一种学习和思考的态度。
在实习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和同事们的帮助,能够一一解决。
这让我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和思考,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此外,通过实习,我也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工程地质工作往往需要多个人的协作完成,每个人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实习过程中,我和同事们一起分工合作,相互支持和帮助,共同完成了许多工作。
工程地质学习心得6篇

工程地质学习心得工程地质学习心得6篇工程地质学习心得1目的与要求:《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是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地质实习,使学生掌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的基础知识:包括三大岩石类及其主要矿物的肉眼鉴定,学会分析野外常见的各种地质现象及岩石的鉴别,结合水利工程,分析和评价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为今后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基础。
实习内容:(实习期间各阶段基本内容)1、石佛寺水库。
具体内容:初步了解水库在解决洪水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和全流域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2、沈阳市森林公园。
具体内容:地质构造的野外识别;实习区域内的岩石及矿物的肉眼鉴定及标本的采集;了解各种层面构造(波痕,雨痕,泥裂等);观察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岩石的风化及岩石不同风化程度的风化带的观察;认识丘陵地带地貌。
3、棋盘山水库。
具体内容:水库坝址与坝型选择的工程地质条件。
1、明确水库的构成,了解水库的整体情况;2、坝址与坝型选择的工程地质条件;3、库区选择的工程地质条件;4、土坝的防渗措施;5、了解护岸的类型等。
20xx年6月25日星期六石佛寺水库今天是进入实习的第一天,天气十分的晴朗。
我们在老师的安排下,早上七点半准时出发,于大约九点达到石佛寺水库库区。
当汽车行驶在一条通往水库控制中心的长约7公里沿河大坝上的时候,远远地就能看见一条白色的护坡。
怀着对水库的大坝的强烈的好奇心,下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那个横跨于辽河之上的拦河大坝上的基础设施,观看泄洪闸门,以及泄洪道的构造。
坑下来便是石佛寺水库的高局长给我们讲解了有关水库的一些相关知识,使我们对石佛寺水库有了而更进一步的认识。
石佛寺水库工程是辽河干流上唯一的控制性工程,也是国内流域干流上大型的平原水库,控制流域面积为164786平方公里,工程坝型为均质土坝,枢纽为二等工程,永久性建筑物为二级。
其主要功能是担负辽河干流中下游的防洪任务。
工程的建设使辽河中下游地区防洪标准由30年一遇提高到1XX年一遇,远期满足“北水南调”工程反调节水库的要求。
地质工程的心得体会5篇

地质工程的心得体会5篇地质工程的心得体会5篇地质工程的心得体会篇1第一章实习地区区域概况一兴城1 自然地理兴城市位于葫芦岛市的东部,在辽东湾西岸,居辽西走廊中段。
东南濒临渤海,西南依六股河与绥中县相邻,西北与建昌县接壤,北与东北毗邻葫芦岛市。
地处东经120°06′至120°50′,北纬40°16′至40°50′之间。
在地貌上,该区属于辽西山地黑山丘陵的东部边缘,发源于兴城市西北青山__笔架山__大红螺山一代的六股河、烟台河、兴城河和北西河自西北向东南流动,最终汇入辽东湾。
区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为松岭山脉延续分布丘陵地带。
实习地区处于北半球暖温带亚温润气候区。
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8.7℃。
年平均降水量620mm。
2 人文经济兴城市土地类型多样,土质较好,适于植物生长。
主要农作物有高梁、玉米、谷子、水稻等。
油作物有大豆、花生,是辽宁省花生重点产地之一。
经济作物有棉花、烤烟、麻类等。
丘陵地区适宜林果生产,以苹果和白梨为主,被国家农业部定为优质果生产基地。
林业资源有松、柏、柞、椴、榆、槐等乔灌木。
林地面积80万亩,森林覆盖率29%。
海产品丰富。
兴城市交通发达,设施完备,公路、铁路、海运、空运形成了立体化运输网络。
以兴城市为中心,县乡公路呈放射状通往各乡。
海滨建有小坞渔港。
二秦皇岛1自然地理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119°50′,北纬39°50′~40°10′,北倚燕山,南临渤海,东越长城与辽宁省绥中县毗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
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由山地、丘陵、平原、滨浅海四个地带组成,总体上属于丘陵区。
秦皇岛地区地处于中纬度地带,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热资源丰富。
年气温差较大,年降水量多寡变化显著,在400mm至1000mm之间,总体而言,气候宜人。
工程地质 读书报告

工程地质读书报告通过了半个学期的对工程地质这门学科的学习,我对工程地质其本身,还有它与土木工程专业的联系,有了一种新的认识,现代工程地质用途非常广泛,他主要是一门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
而其中的地质方面,对地球的构造、地质、环境、资源以及岩石与土的形成等又有不同的研究。
我对于其中的岩石矿物方面很感兴趣。
矿物是天然生成的,是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一定化学成分的物质。
目前自然界中已经被发现的矿物多达3000余种。
在岩石中经常见到的、明显影响岩石性质的、对坚定和区别掩饰种类其重要作用的矿物成为主要造岩矿物。
矿物的形态主要可概括为矿物单体、集合体及连生体等3种。
矿物单体,也可以理解为结晶体。
任何一种矿物都有其独特的结晶结构,这种结构的宏观表现就是晶体形状。
比如碳酸钙的晶体形状是正方体,这样的碳酸钙的矿物名称叫方解石。
集合体,就是矿物没有严格按照结晶结构排列,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的。
还是以碳酸钙为例,石灰石就是碳酸钙的集合体。
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包括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
矿物的光学性质主要包括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等。
颜色是矿物明显的特征,通常也是其可靠的鉴别特征。
矿物的粉末颜色即为条痕,一般为矿物在其他物体上摩擦后留在此物体上的矿物粉末颜色。
矿物的光泽是矿物表面对广德反射能力,光泽有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玻璃光泽、金刚光泽等),具玻璃光泽的矿物透明度一般较好。
矿物透光能力的大小成为矿物的透明度,通常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等3级。
矿物的力学性质包括矿物的比重、硬度、解理和断口等。
矿物的比重是指纯净、均匀的单矿物在空气中的重量与同体积水在4℃时重量之比。
矿物的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力(如刻画、压入、研磨等)侵入的能力。
在1822年,Friedrich mohs提出用10种矿物来衡量世界上最硬的和最软的物体,这是所谓的摩氏硬度计。
矿物晶体受外力敲击时能够沿一定方向裂开的性能成为矿物的解理性,开裂的平面称为解理面。
工程地质学学习报告

《工程地质学》读书报告专业采矿工程班级1102姓名学号2014年1月3号道路工程勘察一、概述道路是一种延伸长度极大的线形建筑物,是陆地交通运输的干线,由公路和铁路共同组成运输的网络。
公路与铁路在结构上虽各有其特点,但两者却有许多相似之处:(1)都是线型工程,往往要穿过许多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和不同地貌单元,使道路的结构复杂化;(2)在山区线路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都是道路的主要威胁,而地形条件又是制约线路的纵向坡度和曲率半径的重要因素。
(3)都有三类建筑物:第一类为路基工程,它是线路的主体建筑物(包括路堤和路堑);第二类为桥隧工程(如桥梁、隧道、涵洞等),它们是为了使线路跨越河流、深谷、不良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地段,穿越高山峻岭或使线路从河、湖、海底以下通过等;第三类是防护建筑物(如明硐、挡土墙、护坡、排水盲沟等)。
在不同线路中上述各类建筑物的比例也不同,主要决定于线路所经地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
公路与铁路的工程地质问题大体相似,但铁路比公路对地质和地形的要求更高。
高等级公路比一般公路对地质条件的要求高。
当铺设轨道或路面的路基面低于天然地面时,路基以开挖方式构成,这种路基为路堑。
其作用是缓和道路纵坡或越岭线穿越岭口控制标高,危害主要表现在破坏了厚地层的天然平衡状态,不利于排水,通风。
在施工的时候应注意其边坡稳定性要好,须设置边沟,必要时还须设置截水沟以利排水。
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一)路线选择工程地质论证路线选择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地质条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是控制性的因素。
路线方案有大方案与小方案之分,大方案是指影响全局的路线方案,如越甲岭还是越乙岭,沿A河还是沿B河,一般是属于选择路线基本走向的问题;小方案是指局部性的路线方案,如:走垭口左边还是右边,沿河右岸还是左岸,一般是属于线位方案。
工程地质因素不仅影响小方案的选择,有时也影响大方案的选择。
路线选择:大方案-路线基本走向、小方案-线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地质学读书报告
---关于地下水了解认识及其工程意义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日期:年月日
工程地质学读书报告
---关于地下水了解认识及其工程意义
前记
经过几周的工程地质学九章知识的学习。
我认识学习了很多地质学的知识,在普通地质学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了解认识了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沉积岩、变质岩、造岩矿物与岩石、风化岩与残积土等等。
由于我来自华北平原北部,紧邻京津,家乡地下水位超采严重,所以在老师讲解的基础上,又查阅了相关资料,成此读书报告。
地下水的分类
(1)根据起源不同,
渗入水:降水渗入地下形成渗入水。
中的水汽便要进入土壤和岩石的空隙中,在颗粒和岩石表面凝结形成地下水。
初生水:
水。
(2
(3
孔隙水:疏松岩石孔隙中的水。
孔隙水是储存于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及第三系少数
裂隙水:
件比较复杂。
岩溶水:赋存于岩溶空隙中的水。
水量丰富而分布不均一,在不均一之中又有相对
不断促进含水空间的演化。
(4
上层滞水是由于局部的隔水作用,
水。
当地下水流出地面时就形成泉。
承压水(自流水)是埋藏较深的、赋存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
这种地下水往往具有较大的水压力,特别是当上下两个隔水层呈倾斜状时,隔层中的水体要承受更大的水压力。
当井或钻孔穿过上层顶板时,强大的压力就会使水体喷涌而出,形成自流水。
图
2、地下水的主要运动规律及工程意义
地下水是存在于地表以下岩(土)层空隙中的各种不同形式水的统称。
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入渗补给;同时以地下渗流方式补给河流、湖泊和沼泽,或直接注入海洋;上层土壤中的水分则以蒸发或被植物根系吸收后再散发入空中,回归大气,从而积极地参与了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以及地球上发生的溶蚀、滑坡、土壤盐碱化等过程,所以地下水系统是自然界水循环大系统的重要亚系统。
地下水作为地球上重要的水体,与人类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
地下水的贮存有如在地下形成一个巨大的水库,以其稳定的供水条件、良好的水质,而成为农业灌溉、工矿企业以及城市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成为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水资源,尤其是在地表缺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常常成为当地的主要供水水源。
由于过量的开采和不合理的利用地下水,常常造成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形成大面积的地下水下降漏斗,在地下水用量集中的城市地区,还会引起地面发生沉降。
此外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大量入渗,常常严重地污染地下水源,危及地下水资源。
因而系统地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和类型、地下水的运动以及与地表水、大气水之间的相互转换补给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运动规律:地下水运动分为层流和紊流。
地下水在土中或微小裂隙中以不大的速度连续渗透时为层流运动;在岩石是裂隙或空洞内流动,会产生紊流。
地下水是渗透速度一般符合达西定律。
地下水运动分为层流和紊流。
地下水在土中或微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
1、潜水上升,引起盐渍化,增大腐蚀性。
2、河谷阶地、斜坡及岸边,潜水上升,增大浸湿范围,破坏岩土体的结构和强度。
3、粉土、粉、细砂层中,潜水上升,会产生液化。
4、水位上升,可能使基础上浮使建筑物失稳。
5、膨胀土区,水位上升或土体水分增减,使膨胀岩土产生不均匀胀缩变形。
6、寒冷地区,潜水上升,冻结,地面隆起。
解冻降低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
导致建筑物开裂、失稳。
7、地下水位在压缩层范围内突然下降,增加自重应力,使基础产生附加沉降,导致变形破坏。
另外基坑支护中的地下水的影响、地表塌陷、地面沉降都可能与地下水有关。
3 所存在的问题与缓解方法
地下水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井水和泉水是我们日常使用最多的地下水。
不过,地
容易形成地下空洞、地层下陷等问题。
赋存在地下岩土空隙中的水。
含水岩土分为两
个带,上部是包气带,即非饱和带
饱和带。
饱水带岩土中的空隙充满水。
狭义的地下水是指饱水带中的水。
地下水可开发利用,
优点。
含有特殊化学成分或水温较高的地下水,还可用作医疗、热源、饮料和提取有用元素的原料。
在矿坑和隧道掘进中,可能发生大量涌水,给工程造成危害。
在地下水位较浅的平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地
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地下水环境是地下水及其赋存空间环境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和人为活动作用影响下所形成的状态及其变化的总称。
是地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
工,抽取地下水,以降低地下水水位。
而大量的抽取地下水是对城市资源的巨大浪费。
地下水出现一些环境问题,如地下水中出现农药和化肥的残留成分、泥沙含量在雨季剧增、地下河水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群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规定的量等。
同时,开发地下水也会对
引水工程水量、高位自流供水可降低成本,白岩洞地下河淤积、部分村庄缺水、生态不良反映等。
遏制地下水过度开采的主要途径是明确科学评价地下水含水系统的可开采量及其承载能力,并合理确定开采井和开采量的时空分布,通过法规、行政及经济等手段,对地下水
地下水环境,关系子孙后代、关系国计民生,因此,改善和保护地下水这一有限的战略资源已刻不容缓。
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自然环境耦合作用下地质环境的演化规律和变化趋势,提出控制人类工程活动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对策;探讨矿业开发环境地质效应形成机理,并开展矿业开发环境地质问题的危害性调查评价工作,提出治理这些环境地质问题的可行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