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散文阅读复习语句赏析题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散文阅读——句子的表达效果的品析

第一章散文文体介绍一、散文的定义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
一般而言,散文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来表达作者的生活感受,选材范围广泛,表现手法多样,结构自由灵活,以形散而神不散的艺术特点来集中而凝练地体现主题思想。
二、散文的分类散文一般可分为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哲理散文三种。
1.记叙散文记叙散文主要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在记叙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情感。
记叙散文以叙事为主,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描写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描写的景物细致生动。
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记事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
写人的散文,虽全篇以人物为中心,但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
2.抒情散文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通过感情的抒发表达作者对现实生活或客观事物的情感体验和评价,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赋予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
抒情散文追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哲理散文哲理散文借助种种形象来参悟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它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辟的整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
把握哲理散文体现出的思维方式,去体悟哲理散文所蕴藏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
散文阅读的基本要求(一)理清线索,明确思路散文的行文线索无外乎时间、空间、事件和情感变化,结构层次一般有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纵向式和对比式等几种。
写作材料是依线索展示的,内容是按结构呈现的,所以,抓住了散文线索,把握了行文结构,就是从宏观上把握了散文的主要内容,为进一步品味、鉴赏和个性化解读做好准备。
(二)把握意境,体会主旨散文的意境是由各个意象组成的,要想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需体会文中的意象。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答案)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答案)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1.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云南看云①过卢锡麟先生的摄影后,必有许多人才俨然重新觉醒,明白自己是生在云南,或住在云南。
云南特点之一,就是天上的云变化得出奇。
尤其是傍晚时候,云的颜色,云的形状,云的风度,实在动人。
②云有云的地方性。
中国北部的云厚重,人也同样那么厚重;南部的云活泼,人也同样那么活泼。
河南河北的云一片黄,抓一把下来似乎就可以作窝窝头,云粗中有细,人亦粗中有细。
湖湘的云一片灰,长年挂在天空一片灰,无性格可言,然而桔子辣子就在这种地方大量产生,在这种天气下成熟,却给湖南人增加了生命的发展性和进取精神。
四川的云与湖南云虽相似而不尽相同,巫峡峨眉夹天耸立,高峰把云分割又加浓,云有了生命,人也有了生命。
③云南的云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长年的热浪,两种原料经过一种神奇的手续完成的,色调出奇的单纯。
惟其单纯反而见出伟大。
尤以天时晴明的黄昏前后,光景异常动人。
完全是水墨画,笔调超脱而大胆。
天上一角有时黑得如一片漆,它的颜色虽然异样黑,给人感觉竟十分轻。
在任何地方“乌云bì天”照例是个沉重可怕的象征,云南傍晚的黑云,越黑反而越不碍事,且表示第二天天气必然顶好。
几年前中国古物运到伦敦展览时,记得有一个赵松雪作的卷子,名《秋江叠嶂》,净白的澄心堂纸上用浓墨重重涂抹,给人印象却十分秀美。
云南的云也恰恰如此,看来只觉得黑而秀。
④在这美丽天空下,我们每天所能看到的,除了官方报纸虚虚实实的消息,物价的变化,空洞的论文,小巧的杂感,此外似乎到处就只碰到“法币”①。
(甲)大官小官商人和银行办事人直接为法币而忙,教授、学生也间接为法币而忙。
(乙)最可悲的现象,实无过于大学校的商学院,近年每到注册上课时,照例人数必最多。
(丙)“xīxī攘攘,皆为利往,挤挤挨挨,皆为利来。
”教务处几个熟人都不免感到无可奈何。
(丁)教这一行的教授,也认为风气实不大好。
中考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中考散文阅读题及答案〔1〕木棉花开①坐在办公桌前,不经意的向窗外望去,眼前的情景立刻令我惊呆了———窗外的枝丫上何时挂满了红花,那花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而我竟浑然不觉。
②搬到政府大楼上班已经半年多了,原以为每日与我隔窗相望的是一棵枯老的树:虽然挺拔,却仅有一般粗细的躯干;叶子稀稀拉拉,枝干也不繁茂;终年不见开花、结果,对此,我总觉得有些沮丧。
院子里还有许多常青植物,虽然欣欣向荣,却总觉得没有些许的变化,似乎有些呆板。
看着灰白色的枝干笔直地冲向云霄,我在认知里认真搜寻:我曾把它当作是作家茅盾笔下的白杨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开展;我也曾把它当作是鲁迅《秋夜》里枣树———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异而高的天空。
它虽光秃秃的一叶不挂,但骨子里却透着精气。
然而,冬去春来,这毫不起眼的枯树,竟喷出了“火焰〞,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
这突如其来的绽放,似那腾空而起的火树银花定格在咫尺之间,好美!③这棵毫不起眼的枯树就是木棉树,直到今天我才真正认识了它。
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
早春二、三月,木棉萧瑟的枯枝上先是绽故了满树火红,接着新芽才萌发。
木棉树花落后长出长椭圆形的葫果,成熟后果英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
朵朵棉絮飘浮空中,如下六月雪一般,有一番特别的情趣。
④木棉树因其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总是高出附近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露,这种发奋向上的精神及鲜亮似火的大红花,被人誉之为英雄树、英雄花。
有记载最早的“英雄花〞见于清人陈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⑤正当我陷入沉思,“啪〞的一声,一朵碗大的木棉花猛然地跌落,掷地有声、干脆利落。
拾起木棉花,我突然觉得有些惋惜,那还是开的正盛的花朵,娇艳欲滴的花瓣里饱含着充足的水分,通体透红的花朵仍完好无损。
在这一年的大局部时间里,它是安静的,默默无闻地积蓄着力量,而后这一树的明媚,迸发了参天的无限辉煌。
2024中考散文阅读经典题归纳

散文阅读经典题归纳(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啊,黄河母亲①孩提时代,就听大人们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那气势壮怀激烈,铿锵雄浑,耳边犹如响起黄河澎湃的浪涛。
后来又听老人们常说“不到黄河不死心”,心中窃想,黄河一定是一条非常大的河流,一定比我邻近的运河还要长,还要宽,如若不然,怎么不唱运河在咆哮呢?黄河也一定离我家很远,不然为什么说不到黄河不死心呢?②偶然的一个机会,我到了山西吉县。
朋友告诉我,这里离壶口瀑布不远了,劝我去看看。
我想,不就是瀑布么,有什么好看的?庐山瀑布,“疑是银河落九天”;诺日朗瀑布,千溪万壑争风流;云台山瀑布,水落银丝绣碧潭。
黄河,以它那混浊的面目,难道瀑流还能比得上这些地方的壮观和神奇么!③怀着这种疑问和不屑,我来到了壶口。
一下车,便触到了黄河的气息。
静静的鹅卵石,静静的大山,不规则地排列在河床上,排列在蓝空中,像是守卫着黄河母亲,又像是随时接受母亲的洗礼。
④黄河,我们的母亲河,一路风尘从青海高原走来,经过九九八十一曲,磨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来到了陕晋相交的一处峡谷。
⑤但见两岸苍山竞秀,巍峨峥嵘,在两山夹持下,黄河那宽大的臂膀突然被聚拢起来,收束为一个拳头,仿佛砸开一个豁口,汹涌的洪流,像一条庞大的黄龙,鼓舞澎湃,奔腾呼啸,一头扎进深潭!那气势,那声色,真有万夫莫挡、千军难阻之雄,吞星衔月、遮天蔽日之概!⑥我沿着新修的扶梯下到谷底,只见河道至此形成30多米的落差,向上仰望,一线蓝天,人如在一个巨大的壶中,显得格外渺小,飕飕凉风不寒而栗。
黄河巨浪凌空而落,撞击在石床上,又飞溅在半空中,激起一团团云雾,霏微霞雯,红黄蓝绿,斑斑驳驳,恍惚中,晴空现出道道彩虹。
水珠迸在脸上,清凉如洗,让人怀疑:这就是那混浊的黄河水么?谷底如飞壶倒悬,真不知天公什么时候煮开了一壶沸汤,热浪冲腾,未曾饮,每个人的心扉已然升腾了,飘飘欲仙。
唯有此时,你才能真正懂得“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神来之笔!冲浪发出隆隆巨响,像晴天霹雳,像隆隆战鼓,又把人从梦幻中唤回人间,催人奋进,催人猛醒,如饮醍醐,一切都变得那么高昂、那么振奋、那么热烈。
中考语文散文、小说语言赏析精选题(附答案)

①选择角度(修辞、描写方法、炼字 等); ②简单表述; ③一般作用(修辞、描写本身作用); ④具体作用(结合上下文分析); ⑤表达的情感或品质。
1、《露水早市》
情节:老太太在卖菜之余还硬给了我两个 西红柿;老太太帮我挖来蒲公英却分文不收。
⑦阳光洒下,在地上印上斑驳的树影,几 只小虫子嗡嗡地飞走又飞回来,早市上的摊位 渐渐稀少,这条路正在从拥挤嘈杂变回宽敞, 空气里有静谧安详的味道。那一刻,我一下子 觉得,这个早市,让我留恋的不光是新鲜的瓜 果菜蔬,更有这里浓浓的人情味儿,以前遇到 的缺斤短两、买到的劣质东西在这人情味儿面 前都可以忽略不计。
2、《少年走过的路》 ②月亮升起来了,少年快步走着,惨白的月光
洒在地上,也把少年单薄的身影印在地上,那么渺 小,孤单。村里的孩子考上中学的有三个人,那两 个因为有亲戚在镇上,就住在亲戚家了。只有他, 在镇里无亲无故,只好每天往返。少年来到了芦苇 荡,清风吹过,芦苇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少年的 身上,鸡皮疙瘩一下子起来了,冷汗“嗖”的一下 在后背上钻出来。少年差点害怕地叫出了声。少年 走在芦苇荡的小径上,总觉得后面有人跟着。为了 给自己壮胆,少年大声地唱起歌来。少年唱得声嘶 力竭,想喊出胸腔里的勇敢来。
赏析⑦段中的划线句。(3分)
阳光洒下,在地上印上斑驳的树影,几 只小虫子嗡嗡地飞走又飞回来,早市上的摊 位渐渐稀少,这条路正在从拥挤嘈杂变回宽 敞,空气里有静谧安详的味道。
本句运用了环境描写(1分), 写出 了早市静谧安详的气氛,烘托了我的因为 老太太的善良和热心而感受了人世温暖美 好的心情(2分)。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 分)
(2)此时少年的委屈从内心深处喷涌而出, 一个来回二十多里的路,几乎是小跑着,才 跟上父亲的脚步啊。
最新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真题及答案解析

思源中小学资源库的店关注最新中考散文阅读真题及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14分)春之怀古张晓风①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②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
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
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
③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
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④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亊: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⑤鸟又可以并始丈量天空了。
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
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⑥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壤去数。
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
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
而风,交给檐前的去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⑦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①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②在湮远③年代中的春天。
中考现代文阅读散文考点七:赏析文中词句 附参考答案解析

(考点七:赏析文中词句散文考点七:赏析文中词句常见问法:①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
②请问文中画线句好在什么地方?③请问文中画线句有何表达效果?技巧点拨:完成此类题目,可从修辞、写作手法、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动词的运用等角度进行分析。
1、修辞手法①比喻,可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的情感”的句式回答。
②拟人,可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以人的感情(把……写活了,或把……人格话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态”的句式回答。
③夸张,可用“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的讽刺/喜爱之情,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的句式回答。
④排比,可用“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句式整齐,节奏鲜明,读上去朗朗上口,增强文章语势。
突出强调了……的……特点/渲染了……的感情/使文章条理分明”的句式回答。
⑤反复,可用“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强调了……, 强烈表达了……之情”的句式回答。
⑥对偶,可用“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高度概括了……的内容,使句式整齐,节奏鲜明。
读上去朗朗上口,富有音韵美”的句式回答。
⑦设问,可用“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的句式回答。
⑧反问,可用“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意思是说……改为陈述句),强烈表达……之情。
”的句式回答。
⑨反语,可用“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的本义是……,这样写增强了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有力度”的句式回答。
2、写作手法写作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对比、衬托、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前后呼应、托物寓意、象征、卒章显志、联想、想象、动静结合、化静为动、借古讽今、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
①对比,可用“此句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把……和……进行对比,从而突出……,将抒发了作者……的情感”的句式回答。
②象征,可用“此句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抓住了……和……的相似点,通过对……的准确的精细描写,更好地达到了……的目的”的句式回答。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真题专项练——散文专题(含解析)

散文专题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二)文学类作品阅读(19-22题,共14分)蜷在角落里的父亲徐风那时我们家的理发店还没安上空调,到了夏天,只有一台破风扇在头顶“呜呜”地转着,我不止一次向父亲提议——买台空调吧,摆在店里又洋气又实用。
而父亲只是抬头望一眼头顶嗡嗡转着的破风扇,又低下头去忙手中的活儿。
每到这时,我就会产生从头顶蔓延到脚趾的窒息感。
父亲很少发出声响,就像那台破风扇,只有在干活的时候才会有点儿响动,他沉默地给客人理发,沉默地打扫店面,沉默地迎接一天又送走一天。
正是这种沉默,让我在与他相处时,脑子里总是循环着鲁迅先生的那句话:“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那天我去父亲那里,瞧见他坐在柜台里的身影,个子那么高的男人坐在柜台后,竟像是蜷在角落里,几乎要与深灰色的墙壁融为一体。
我的少年时代从未给父亲留下一席之地,“徐尤志”对我而言,只是一个不会发出声音、快被我遗忘的一直蜷在角落里的配角。
我也从未想过去深入了解这个配角,我觉得这无关痛痒。
日子不会因为这些变得更好,也不会因此变坏。
在我大二的时候,我第一次收到父亲的短信,他告诉我祖父去世的消息,问我能否请假回家参加葬礼。
我说我知道了。
放下电话,我才惊觉自己没有泪意,竟不大能想起祖父的容貌,只是一片茫然。
我突然有些惶恐——许多年以后,当我有了白发,我回忆自己的父亲,会不会也像今天回忆祖父一般,只觉一片大雾弥漫?这是我离开后第一次回来。
看到父亲时,我愣了一下,他不再是虽木讷但身姿挺拔的徐尤志了,我可以看见他头顶黑白掺杂的头发。
这时我才发现,我已经比父亲高了半个头。
时近傍晚,我和父亲坐在地毯上,父亲把蜡烛芯挑亮,放在我面前。
蜡烛熏人,我刚一眯眼,父亲又不动声色地把蜡烛移远了些。
“还记得你祖父长什么样子吗?”父亲突然开口,声音很轻,我甚至觉得还没有烛花爆裂的声音大。
但我听清了。
“很瘦,矮矮的,胡子特别长。
”我回答。
父亲深吸了一口气,慢慢说道:“不对,你祖父特别高,身上有把子力气,一天能赶几十里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个人心里一亩田
王晓宇
父亲搬了新家之后,在小区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开 垦了一块小小的田,从此他的生活开始忙碌起来。每 天花费一两个小时,在田里除草、施肥、捉虫,给小 小的田,圈上漂亮的篱笆。
别人的田里种蒜苗,种香葱,种四季豆,唯有父 亲的田里,满满都是花儿。种的大多是草本植物,比 如可以染指甲的凤仙花,大叶子的美人蕉,四季常开 的海棠花,愈晚愈香的晚香玉等等。
②父亲一直送我,送到他非常热爱的鱼池边还不愿转 身,我看见养了大半辈子鱼的父亲倒映在水中的朦胧 身影瘦小得就像一条鱼影。
中考《向一颗树鞠躬》
1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 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 吻了它一下, 就再也寻觅不着。
父亲只得在身后扬言,如果有下一次,一定去找 家长,让你们再淘气!可那些孩子并不当回事,在晚 风中笑着跑开去。
我曾问父亲,种那么多的花儿,不当吃也不当喝 的,费劲出累,逢上不懂事的孩子,还会把你辛辛苦 苦种的花儿掐断了,薅了去,惹一肚子气,何苦来呢? 父亲笑笑,说,也不是真的生气,就是觉得白白糟蹋 了那些花儿怪可惜的,所以只是吓唬吓唬他们。隔半 天,父亲又说,我种的是花儿,收获的是快乐,图的 就是个乐儿!我呆怔半晌,想想也是,种花,即无妨 碍别人,自己又得乐,何乐而不为?总比内心忧郁愤 懑想东想西强多了。
②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 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____运__用_比__喻__的_修__辞__手__法_,__将__欲__绽_的__花__苞__比_作__风__浪 _里_航__道__上_的__指__示__灯_,__闪__着__光_,__表__现__了_小__桃__树__顽_强__的 _生_命__力__,_同__时__也__给_予__作__者__希_望__和__信__念_。_________
中考散文阅读复习语句赏析题
《像蒲公英一样生存》
12.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等到果实完全成熟之后,它便会绽开成一柄柄洁白如 雪、轻盈如羽的小伞儿,伞托上坠一颗圆锥形的、饱满 而丰润的籽粒。
②蒲公英在自己阴翳的心坎上引进阳光,在灰白的生命 里添上亮色,而人却制造出桎梏,把自己牢牢地禁锢在 狭小的世界里。
____①__运__用__拟__人__手__法__,__写__榆__树__“__拦__”__不__住__雨_ _水__,__“__挽__留__”__不__住__露__珠__,__表__现__了__它__忍__受__着__干 _旱__和__贫__瘠__的__苦__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 雕塑。
考点目标
根据语境,赏析富有表现力 的句子。
知识引导
常用的赏析切入点及答题格式:
1、修辞角度
(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反复等); 答题格式:
运用了……修辞(要作出具体分析),生 动形象地写出……(被描写对象的特征),表 达了……/突出了……
常用的赏析切入点及答题格式:
本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解题策略
①解题思路要清晰 ②答题格式求规范 ③语言表述应简明准确
巩固练习
阅读2009年《向一棵树鞠躬》回答 1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 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 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要点领悟
语句赏析题的答题策略?
解题思路要清晰: 抓关键词,明确表达技巧,分析效果
答题格式求规范: 切入点 + 句子内容 + 表达效果
语言表述应简明准确
适应性训练 阅读《一棵小桃树》回答
1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____…_…_学_习__呀_,_奋_斗__呀_,_一_毕__业_就_走_上__社_会_,_要__轰_轰_烈_烈__地_干_一_番我 _的_事_运_业_了用_。_比但__喻是_,的_我_修慢__慢辞_发_手现_法我__的,_幼_将稚_,人__我世_的_比天_真_作_了大_,_书人_世_,_原_形来_有象_人世 _生的的一_动错大 天__书 地地综_, 坏_写复我 了_出杂却,__连常自。_第常_己一一_行个_了_文人自_字 坐_己还 着_读发_的_不呆_天懂,_呢心真_境。_幼_似我_稚乎渐_是新_,垂地_表_垂大_暮了现_老,_了脾了__社。性_儿…会_也…_一天
适应性训练 阅读《一棵小桃树》回答
1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___运__用__比__喻__的__修__辞__手__法__,__将__人__世__比__作__大__书__, _形_象__生__动__地__写__出__自__己__的__天__真__幼__稚__,__表__现__了__社_ _会_的__错__综__复__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一颗小桃树》
1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 呢。
②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 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中考《父亲是一条鱼》
12.分析下列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
①顿时,泪眼中的这双皮鞋,一下子化作了两块大石头 ,紧紧地压在我的心坎上。
花开的季节,满园子姹紫嫣红,香飘云外。傍晚 散步的时候,总会有人停留在父亲的花前,细细地打 量,踟蹰不前,然后发出几声赞叹,父亲便像一个得 到表扬的孩子一样,兴奋得有些不知所措。当然,也 有淘气的小孩子,趁父亲眼不见的工夫,顺手折了父 亲的花儿。这时候父亲往往会很生气,去追赶那些滋 事的孩子,可是哪里能追得上?
1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每天花费一两个小时,在田里除草、施肥、捉虫, 给小小的田,圈上漂亮的篱笆。
____运__用__细__节__描__写__,__生__动__形__象__地__写__了__父__亲__对_ _那__片__田__的__细__心__照__顾__,__表__现__了__父__亲__对__这__样__的__ _劳__作__生__活__的__喜__爱__之__情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毛说,每个人心里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 种李种春风。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块隐形的看不见的田,
每个人一生都在忙着播种和收获,从早到晚,辛辛苦
苦,只不过是播种的形式不同而已。
有的人,在心田里种下一颗温情的种子,用一颗善良纯朴真
挚的心去感知和体会这个世界,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去包容和接纳
这个世界,这样的人会收获安宁和幸福。
2 .用词角度
(动词、形容词、叠词、成语等) 格式:
通过……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特点(或表达了……情感、思想)
常用的赏析切入点及答题格式:
3.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侧面描写 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 环境描写
格式: 运用……描写,突出了…… /表达了……
②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 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_然_而_,_运_就_用在_那比_俯_喻_地_的的_刹修_那_辞_,_我手_突_法然_,_看_见将_那_花树__儿苞_的比_顶_作端__,风_高_浪高_里的__一航_枝_道儿上, _上竟_然的_还_指_保_示留_着灯_一_,_个_欲表_绽_现的_了_花_苞小_,_桃嫩__树黄_的顽_,_强嫩__红的_的_生,_命在__风力_中_,摇_着_同_,时_抖_也着满身 _给的闪_雨着予_水时_作_,隐_者几时_次现希_要的_望_掉嫩_下黄和_来的_信了光_念_,,_但嫩。_它红_却的__没光_有。_掉_下__去_,_像_风__浪_里_航_道__上_的_指示灯,
②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
______②__将__老__人__远__去__的__形__象__比__喻__成__行__走__着__的_ _“__永__恒__的__雕__塑__”__,__赞__美__了__那__种__不__畏__艰__辛__、__乐 _观__生__活__的__精__神__品__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渲染了……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 物…… 品质,衬托文章结合语境或主题加以赏析。不能死盯一 字一词一句。
方法指引
示例 阅读《像蒲公英一样生存》回答
12.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审题:
句子特点:富有表现力(形象生动、富有内涵) 答题要求:赏析(结合材料、作出分析、得出结论)
命题点 每当看到这些卑微的蒲公英,我都为它们的生命内 涵而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同时,我又惊异于同一类型的 生命,处在不同的生存境遇中,它们所呈现的生命状态竞 有如此的区别和差异。……蒲公英在自己阴翳的心坎上引 进阳光,在灰白的生命里添上亮色,而人却制造出桎梏, 把自己牢牢地禁锢在狭小的世界里。……倘若我们在…… 时,想想那蒲公英,它会是一帖清热降火的良药,使我们 领悟到生命的本质,将心态变得平和一些,心灵变得洁净 一点。
命题点 ②蒲公英的花朵和果实,富有浪漫的诗意。它的花朵 呈现出一种纯粹的金黄,花形与菊花一般大小,风韵也不在菊 花之下。等到果实完全成熟之后,它便会绽开成一柄柄洁白如 雪、轻盈如羽的小伞儿,伞托上坠一颗圆锥形的、饱满而丰润 的籽粒。微风一吹,它们便像一朵朵降落伞似的,飘飘悠悠随 风而去。
表达技巧 关键词语 前后语境
恶的念头,想报仇,想不劳而获……这样的人会收获痛苦和惩罚。
佛说,种善因,得善果,正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