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分析实验报告
电化学实验报告

电化学实验报告
电化学实验报告
一、目的:
进一步掌握电化学原理和方法,了解电化学电池的构成和性能。
二、实验仪器和药品:
1. 电化学测量仪
2. 质量常数为50g/mol的铜粉
3. 一次性电池(锌银电池、铜银电池等)
三、实验步骤:
1. 实验一:测定铜片在硫酸溶液中的溶解速率
将铜片放入硫酸溶液中,测定铜片溶解的时间和电流变化。
记录实验数据,并绘制出溶解时间与电流的关系曲线。
2. 实验二:测量锌银电池的电动势
将一次性电池连接到电化学测量仪上,测量出锌银电池的电动势,并计算出它的标准电动势。
四、实验结果和讨论:
1. 实验一的结果表明,铜片在硫酸溶液中的溶解速率随着电流的增加而增加。
这表明电流是控制溶解速率的主要因素。
2. 实验二的结果显示,锌银电池的电动势为1.55V,并且计算
得到的标准电动势与文献值接近。
这表明实验测得的电动势是准确可靠的。
五、实验结论:
1. 铜片在硫酸溶液中的溶解速率与电流呈正相关关系。
2. 锌银电池的电动势为1.55V,并且与文献值接近。
六、实验心得:
通过这次实验,我进一步理解了电化学原理和方法,学会了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并且了解了电流对电池的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实验过程也相对简单,让我更加熟练掌握了实验操作技巧。
电化学分析实验报告

电化学分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电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技巧,通过电位差测量和电流测量等方法对待测溶液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测定。
实验仪器与试剂:1. 电化学分析仪器:包括电位差测量仪、电流测量仪等。
2. 实验电极:选择适当的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
3. 待测溶液:包括含有待测成分的溶液。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实验仪器是否正常,准备好适当的电极,并校准仪器。
2. 样品处理:根据实验要求,将待测溶液处理成适合电化学分析的样品。
3. 构建电化学池:将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放置在待测溶液中,并确保两电极与仪器连接良好。
4. 电位差测量:通过调节电位差测量仪,记录下待测溶液在不同电位下的电位差数值。
5. 电流测量:通过调节电流测量仪,记录下待测溶液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数值。
6. 数据整理与分析:将测得的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像,并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分析和计算。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所得的电位差和电流数据,可以计算出待测溶液中的化学成分浓度或其他相关参数。
通过与标准曲线对比分析,可以判断待测溶液中是否含有目标物质,并进一步确定其浓度。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和操作,避免误操作导致数据错误。
2. 样品处理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防止污染或损失样品。
3. 每次测量前要校准仪器,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操作过程中要避免触碰电极和溶液,以防止污染或腐蚀。
5. 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要仔细准确,充分利用统计方法和图像处理工具。
结论:通过本次电化学分析实验,我们成功地掌握了电位差测量和电流测量等方法,对待测溶液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准确的分析和测定。
电化学分析在现代化学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广泛用于环境监测、生物分析、工业过程控制等领域。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还深化了对电化学分析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相信这些知识和技能将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同时,也注意到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在今后的实验中将更加注重细节和精确性,以获得更可靠的实验结果。
电化学实验报告

二、实验设备和材料
采用自制旋转圆柱电极冲刷腐蚀装置,电化学测试采用上海辰华 CHI660E 电化学
工作站,铂为辅助电极,Ag/AgCl 为参比电极,20#碳钢为工作电极。试样为内径 10mm、
外径 15mm、高度 8mm 的同心圆柱体,有效工作面积 3.82 ,其化学成分见表 1。利
律,腐蚀电流密度与失重速率呈正比,因此可通过腐蚀电流密度判断腐蚀的严重程度。
公式为
式中:B 为 Stern-Geary 系数,V/dec; 为阳极斜率,V/dec; 为阴极斜率,V/dec;
J 为腐蚀电流密度,/2 ; 为极化电阻,/2 。
四、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到较大的阴极保护度,消除介质的腐蚀影响。纯腐蚀的试验条件见表 3。其中,流速取
集输经济流速 2 m/s,砂粒粒径和含砂量根据现场实际出砂情况选取。
试验结束后,进行电化学测试。为了减少溶液 IR 降,用鲁金毛细管与参比电极相
连。动电位极化曲线扫描速率为 0.5 mV/s,扫描范围为自腐蚀电位 ±500 mV,电化学
ISO8407—2009 标准对腐蚀产物进行清除,风干后称重,计算失重速率。为了量化不
同变量对总冲刷腐蚀的影响程度,分别进行纯腐蚀(动态)、纯冲刷和冲刷腐蚀试验,
其中纯冲刷与冲刷腐蚀试验的区别为纯冲刷试验采用阴极保护抑制腐蚀。纯冲刷和冲
刷腐蚀的试验条件见表 2。控制流体中试样的电位低于自腐蚀电位 250 mV 以上,以达
1 为 CPE1 的弥散系数;2 为点蚀坑内极化电阻,2 为 CPE2 的等效导纳,2 为 CPE2
的弥散系数。由于常规电化学测试对局部腐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只考虑1 的变
化,当 NaCl 浓度为 0.5 %时,1 最大,容抗弧的半径也最大,腐蚀速率最小;随着
电化学分析实验

0
50%
终点
50%
终点
可逆体系滴定可逆体系 (a)
不可逆体系滴定可逆系 (b)
可逆体系滴定不可逆系 (c )
VT
永停终点法的滴定曲线
永停终点法标定碘溶液和Na2S2O3溶液
仪器和试剂 仪器:KLT-1通用库仑仪、铂片电极。
返回
永停终点滴定装置示意图
试剂:0.01500mol/LKIO3标液、(1:1)HCl、2%KI溶液。
试剂:5.00×10-3mol/L F-标准溶液 、TISAB等。
直接电位法测定水中微量氟
实验步骤
返回
1.测量前的准备
仪器通电预热半小时,按下选择按键“mV”键, 调好零点,接好参比电极和充分活化的氟电极,用蒸 馏水清洗电极至其空白电位值为+270mV左右,待用。 2.测试溶液的配制 移取氟标准溶液0.25、0.50、1.00、2.50、5.00mL 和水样5.00mL,分别放入50 mL容量瓶中,各加入1滴 0.1%溴甲酚绿溶液,再加入1~2滴lmol/LHNO3使溶液 恰变为黄色。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10mL,用蒸 馏水稀释至刻度并摇匀。
水中痕量钼的测定
仪器和试剂
返回
仪器:JP-303型极谱分析仪(DME,SCE,Pt三电极) 试剂:2.5mol/L H2SO4; 1.00 mol/L苦杏仁酸(苯羟乙酸); 5%NaClO3溶液; 1.00 mg/mL Mo(Ⅵ)标准溶液
永停终点法标定碘溶液和Na2S2O3溶液
数据处理 1.计算Na2S2O3溶液的浓度。
返回
2.计算I2溶液的浓度。
问题思考
1. 电对S4O62-/S2O32-是可逆电对还是不可逆电对? 电对I2 /I-呢? 2.讨论本实验中可能的误差来源及其预防措施?
电化学分析-山西大学

扫描速度(v/s)
Ipa( )
ipc( )
Epa
Epc
0.1
-2.744
2.917
0.274
0.209
0.1
-5.105
5.598
0.280
0.203
0.1
-7.565
8.394
0.280
0.199
0.1
-9.358
10.80
0.288
0.193
0.1
-12.18
10.46
0.287
C( mol/l)
Ip( A)
2
-2.586
4
-5.101
6
-7.648
8
-9.591
10
-11.76
此次记录的是氧化峰电流,可以从上表中看出峰电流随铁氰化钾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讨论: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法各有哪些特点,他们的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
1.线性扫描伏安法是在电极上施加一个线性变化的电压,即电极电位是随外加电压线性变化记录工作电极上的电解电流的方法。
0.196
从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出氧化峰电位几乎不随铁氰化钾浓度的变化而变化,还原峰电位随铁氰化钾浓度增大而减小;
氧化峰电流与还原峰电流的绝对值都随铁氰化钾溶液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注:最后两组数据由于调整精确度所以与上三组实验数据的趋势有所不同!
2.在同一浓度下不同扫速下的Ep值。
扫速(v/s)
Epa(v)
5.参考文献
1.赵藻潘等编,仪器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6.思考题
1)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1.铂钛电极没有用金相砂纸将其电极表面抛光使得扫描结果不准确。2.抛光后的铂钛电极没有用蒸馏水清洗而直接放入待测溶液中。3.待测溶液不纯而引起的误差
电化学实验报告

电化学实验报告引言:电化学实验是一种研究电与化学反应之间相互关系的实验方法。
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势等参数,可以获取有关物质在电场中的性质和反应机理的信息。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探索电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们对现实生活的应用。
实验一: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是指单位体积内的电荷流动能力。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测量溶液的电阻,推断其电导率,并探究电解质浓度对电导率的影响。
实验装置包括电源、电阻箱、电导率计和电极等。
首先,我们调整电源的电压和电流大小,确保实验安全。
然后,将电解质溶液与电极连接,通过电阻箱调节电流强度。
根据欧姆定律,通过测量电流和电阻,我们可以计算电解质溶液的电阻值。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逐渐改变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记录对应的电阻值。
通过绘制电阻和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我们可以推断电解质的电导率与浓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电解质的电导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是影响电导率的关键因素。
实验二:电池的电动势测定电池的电动势是指单位正电荷在电池中沿电流方向做功产生的电势差。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测量电池的电压,推断其电动势,并探究电池的构成对电动势的影响。
实验装置包括电源、电压计和电极等。
首先,我们使用电压计测量电池的电压,得到电动势值。
然后,逐渐改变电池的构成,例如改变电极的材料、浓度等因素,再次测量电压。
通过对比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推断电池构成与电动势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电动势受电极材料、电解液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以常见的锌-铜电池为例,当电解液中的锌离子浓度增加时,电池的电动势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锌离子被氧化成锌离子释放出电子,而电子经过电解液和外电路到达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从而产生电动势。
实验三:电沉积的应用电化学实验不仅可以用于理论研究,还可以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电沉积是指通过电化学反应生成金属薄膜或涂层的过程,常被用于防腐、装饰和电子工业等领域。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通过电沉积实验,了解金属薄膜的形成机制,并考察电流密度对电沉积质量的影响。
电化学分析法实验

电化学分析法实验实验内容一: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天然水中氟离子含量一.实验原理:氟离子选择电极由三氧化镧单晶片制成,对氟离子有选择性响应,电极电位为:0log F F E E S a --=-测量时,氟离子选择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如下测量电池:氟离子选择电极|试液(c=x )|| 饱和甘汞电极(SCE )电池电势为:SCE F E E E -=-首先测定体积为V x 浓度为C x 的未知溶液电极电位,0log x x E E S C =±式中S 为响应曲线的斜率。
读取x E 后,向试液中加入体积为s V ,浓度为s C 的标准溶液,通常s C 比x C 大100倍以上,此时,s V 可以远小于x V 。
log[()/()]s x x x s s x s x E E E S C V C V V V C ∆=-=++ 1[/()](101)E S x s s x s C C V V V ∆-=+- 二.数据处理:123123log log log F F F E K S C E K S C E K S C ---=+=+=+空白:-436mV 未知样:-426mV未知样+3(10/)F mol L -- -346mV 未知样+ 4(10/)F mol L -- -408mV 代入上式得51.53510/x C mol L -=⨯三.思考题1. 为什么要加入TISAB 溶液? ①、调节溶液的pH ;②、与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干扰离子Fe 3+、Al 3+形成比干扰离子与F -更稳定的络合物,掩蔽干扰离子Fe 3+、Al 3+;③、调节溶液的离子强度。
2. 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测定时,对溶液组成和电极响应有何要求?答:当样品溶液量少的时候只能采用标准加入法。
由于标准加入法所采集的数据点比较少,所以要求电极更为灵敏。
而标准曲线法需要所配制的标准溶液与样品溶液的体系完全一致。
3.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能否测定其他离子,如有,请说明测试原理? 答:氟离子选择电极的三氧化镧晶片只能响应氟离子,只有溶液中存在氟离子才能有电极电位。
电化学实验报告

电化学实验报告电化学是研究电能和化学反应之间关系的分支学科,对于化学实验的探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次电化学实验的目的是了解两种电化学反应——电解和电池。
本篇实验报告将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进行详细叙述和分析。
实验原理电解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即通过通电将物质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的化学反应。
而电池则是指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过程。
本次实验要使用的化学反应是氢氧化钠电解和铜锌电池反应。
实验步骤氢氧化钠电解实验:1.准备好氢氧化钠溶液,将电解槽中的铂电极和铜电极分别插入溶液。
此时铂电极为阳极,铜电极为阴极。
2.将电解槽连接到直流电源上,调整电压。
3.随着电流的通过,氢气在铂电极的位置发生产生,氧气在铜电极的位置发生产生。
这是因为电流通过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钠离子被氧化成氧离子并在阳极处释放氧气,水被还原成氢气。
而在阴极处,氢离子被还原成氢气。
铜锌电池实验:1.准备好铜、锌片和硫酸溶液。
将铜片放在硫酸溶液中,然后将锌片插进铜片旁边,注意两者不要接触。
2.铜片被氧化,形成Cu2+,离子先到达酸溶液中,然后电子通过铜片到达锌片,然后通过锌片到达酸溶液中,那么锌就被还原为Zn2+离子,形成的是锌离子而不是锌金属。
3.在这个过程中,铜片为阳极,锌片为阴极,电子流从极为负的铜电极流向极为正的锌电极。
实验结果在氢氧化钠电解实验中,我们发现在通入电流的时候氢气从钯金属的阳极"飞上天",氧气从铜金属的阴极上升到水面上。
结果是氢气在氧化时释放出电子,氧气在还原时吸收电子。
在铜锌电池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在铜片和锌片之间流动的电流会导致铜片氧化和锌片还原。
结论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氢氧化钠电解和铜锌电池反应,了解了电化学反应的产生与原理。
同时,也深入了解了化学反应与电能转换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验了解了反应中产生的电子流,以及阳极和阴极的方位等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在今后的化学实验与电化学领域探索中将会非常有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化学分析实验报告院系:化学化工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同组者:实验日期:指导老师:实验一:铁氰化钾在玻碳电极上的氧化还原一、实验目的1.掌握循环伏安扫描法。
2.学习测量峰电流和峰电位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循环伏安法也是在电极上快速施加线性扫描电压,起始电压从E i开始,沿某一方向变化,当达到某设定的终止电压E m后,再反向回扫至某设定的起始电压,形成一个三角波,电压扫描速率可以从每秒数毫伏到1V。
当溶液中存在氧化态物质Ox时,它在电极上可逆地还原生成还原态物质,即 Ox + ne → Red;反向回扫时,在电极表面生成的还原态Red则可逆地氧化成Ox,即 Red → Ox + ne.由此可得循环伏安法极化曲线。
在一定的溶液组成和实验条件下,峰电流与被测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从循环伏安法图中可以确定氧化峰峰电流I pa、还原峰峰电流I pc、氧化峰峰电位φpa和还原峰峰电位φpc。
对于可逆体系,氧化峰峰电流与还原峰峰电流比为:I pa/I pc =125℃时,氧化峰峰电位与还原峰峰电位差为:△φ=φpa- φpc≈56/z (mV) 条件电位为:φ=(φpa+ φpc)/2由这些数值可判断一个电极过程的可逆性。
三、仪器与试剂仪器::电化学分析仪VA2020, 玻碳电极、甘汞电极、铂电极。
试剂:铁氰化钾标准溶液,0.5mol/l氯化钾溶液,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溶液的配制移取铁氰化钾标准溶液(10-3mol/L)5ml于50mL的塑料杯中,加入0.5mol/l氯化钾溶液,使溶液达到30mL 。
2、调试(1)打开仪器、电脑,准备好玻璃电极、甘汞电极和铂电极并清洗干净。
(2)双击桌面上的VaLab图标。
3、选择实验方法:循环伏安法设置参数:低电位:-100mv;高电位600mv;初始电位-100mv;扫描速度:50mv/s;取样间隔:2mv;静止时间:1s;扫描次数:1;量程: 200μA。
4. 开始扫描:点击绿色的“三角形”。
5. 将上述体系改变扫描速度分别为10mv/s、50mv/s、100mv/s、160mv/s、200mv/s,其他条件不变,作不同速度下的铁氰化钾溶液的循环伏安曲线,其峰值电流与扫描速度的平方根成正比关系。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找到循环伏安曲线上对应的氧化与还原峰,然后手动做切线。
200mv/s峰序号: 1峰电位: 2.7790 e-1 V峰高: 3.6171 e-5 A峰面积: 6.7253 e-6 VA峰序号: 2峰电位: 1.7010 e-1 V峰高: -3.9828 e-5 A峰面积: 7.2083 e-6 VA100mv/s 50mv/s 峰序号: 1峰电位: 2.8150 e-1 V 峰高: 4.2046 e-5 A 峰面积: 7.8827 e-6 VA峰序号: 2峰电位: 1.8490 e-1 V 峰高: -4.5117 e-5 A 峰面积: 7.9844 e-6 VA峰序号: 1峰电位: 2.7590 e-1 V 峰高: 3.3575 e-5 A 峰面积: 6.2265 e-6 VA峰序号: 2峰电位: 1.8810 e-1 V 峰高: -3.3289 e-5 A 峰面积: 5.7589 e-6 VA峰序号: 1峰电位: 2.6990 e-1 V 峰高: 2.5768 e-5 A 峰面积: 4.7297 e-6 VA峰序号: 2峰电位: 1.9210 e-1 V 峰高: -2.5044 e-5 A 峰面积: 4.0808 e-6 VA2. 记录对应不同扫描速度下峰电流与峰电位。
扫描速度 (mv/s ) 峰电流 (e-5 A ) 峰电位 (e-1 V ) 10 1.2677 2.6790 50 2.5768 2.6990 100 3.3575 2.7590 160 4.2046 2.8150 200 3.6171 2.77903. 根据以上数据绘制峰电流和扫描速度曲线,找出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还原峰电流—扫描速度曲线00.511.522.533.544.5050100150200250扫描速度/(mv/s)峰电流/(e -5A )扫描速度 (mv/s ) 峰电流 (e-5 A ) 峰电位(e-1 V ) 10 -1.2200 1.9810 50 -2.5044 1.9210 100 -3.3289 1.8810 160 -4.5117 1.8490 200 -3.9828 1.7010峰序号: 1峰电位: 2.6790 e-1 V 峰 高: 1.2677 e-5 A 峰面积: 2.2005 e-6 VA峰序号: 2峰电位: 1.9810 e-1 V 峰 高: -1.2200 e-5 A 峰面积: 1.8389 e-6 VA因为I pa/I pc=1,所以铁氰化钾在玻碳电极上的氧化还原过程是可逆的。
六、结果与讨论1. 铁氰化钾在玻碳电极上的氧化还原过程是可逆的。
2. 此反应的峰值电流与扫描速度的平方根成正比关系,所以峰电流—扫描速度曲线不是直线。
3. 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①用移液管量取液体时产生的读数误差。
②作曲线图时产生的误差。
③仪器本身所产生的误差。
七、创新启迪1.实验前以及试验中都应使用电磁搅拌器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2.测量前应洗干净电极。
3.选取拐点时应选取曲线斜率变化最大点,这样才能更准确地确定峰电流和峰电位等数值。
4.作图时应尽量使图形成正方形,这样可减小作图误差。
实验二:线性溶出伏安法测试水样中的镉锌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线性溶出伏安法的基本原理。
2.学会滴汞电极和电化学工作站的使用方法。
3.应用线性溶出伏安法测量重金属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溶出伏安法是一种将恒电位电解富集法和伏安法相结合的极谱分析方法。
它是首先将待测物质在适当电位下进行恒电位电解,并富集在固定表面积的特殊电极上,经过一定的休止期,然后反向改变电位,让富集在电极上的物质重新溶出,同时记录电流一电压曲线。
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根据溶出峰电流的大小进行定量分析。
溶出伏安法常常用于金属离子的检测,富集效果与初始浓度无关。
若想达到好的富集效果通过减小溶液体积,增大电极面积,加快搅拌速度以及减小扩散层厚度可以缩短富集时间;而若其他条件一定时想要获得很高的灵敏度就需要很长的时间。
如果在定量方面牺牲一点灵敏度就可以节省许多时间。
总地说来,溶出电流与富集和溶出过程有关。
从溶出电流的公式分析,影响溶出电流的因素有很多,如富集时间、搅拌速度和电位扫描速率等。
另外富集电位和温度等也会影响溶出电流。
三、仪器与试剂仪器:电化学分析仪VA2020,悬汞电极。
试剂:镉离子标准溶液(100μg/mL),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蒸馏水,未知水样(含镉离子)。
四、实验步骤1.溶液的配制(1)标准系列镉的配制分别移取镉标准(100ug/ml)0.00、1.00、2.00、4.00、6.00、8.00ml于50ml的比色管中,分别加入HAC-NaAC 缓冲液10.0ml,加蒸馏水定容至50ml。
(2)未知待测水样的配置取5.00ml含镉的水样于50ml的比色管中,加入HAC-NaAC 缓冲液10.0ml,定容至50ml。
2.调试(1)打开仪器,电脑,准备好玻璃电极,甘汞电极,和铂电极并清洗干净。
(2)双击桌面上的VaLab图标。
3. 选择实验方法: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设置参数:富集电位: -1000mv;富集时间: 30s;初始电位:-1000mv;终止电位:-300mv;扫描速度:50mv/s;取样间隔:1mv;静止时间:10s;休止电位:400mv;休止时间: 10s;量程: 200 μA 4. 开始扫描:点击绿色的“三角形”。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找到镉的峰,然后手动做切线。
0ml时,无峰。
1ml时,峰电位: -7.8010e-1 V峰高: 2.9460e-6 A峰面积: 1.1521e-7 VA2ml时,峰电位:-7.7410e-1 V 峰高: 6.7030e-6 A 峰面积: 2.4655e-7 VA4ml时,峰电位:-7.5510e-1 V 峰高: 3.0469e-5 A 峰面积: 1.1762e-6 VA6ml时,峰电位:-7.4910e-1 V 峰高: 4.1897e-5 A 峰面积: 1.6717e-6 VA8ml时,峰电位:-7.3910e-1 V 峰高: 6.2735e-5 A 峰面积: 2.5949e-6 VA含量/(ug/ml)0 2481216 峰电流/( e -5A) 0 0.29460 0.670303.04694.18976.27353. 根据以上数据绘制标准曲线,求出未知水样中的镉的含量。
峰电流—含量曲线-10123456705101520含量/(ug/ml)峰电流/(e -5A )六、结果与讨论1.用溶出伏安法测得未知样中镉的含量为85ug/mi 。
2. 因为溶出峰电流的大小与被测物质的含量成正比,所以本实验采用的是标准曲线法。
未知样中,峰电位:-7.5410 e-1 V峰 高: 3.1265 e-5A峰面积:1.2231 e-6 VA由图可知,y=0.4051x-0.4233。
当峰电流为3.1265e-5A 时,在坐标上的浓度为8.76ug/ml ,原溶液的浓度为:6.8700.55076.8=⨯ug/ml3. 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①用移液管和量筒量取液体时产生的读数误差。
②作曲线图时产生的误差。
③仪器本身所产生的误差。
七、创新启迪1.悬汞电极要清洗干净,必要时可用砂纸擦掉其表面物质。
2.预电解必须在恒电位和搅拌的溶液中进行。
3.在将痕量组分富集到电极上时,时间需严格控制。
4.富集后,要让溶液静止一段时间即休止期,才能再用伏安法在极短的时间内溶出。
实验三:库仑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一.实验目的1.了解用库仑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
2.理解库仑滴定法指示终点的方法。
3.熟悉KLT型通用库仑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库仑分析法是根据电解过程中消耗的电量,由Faraday定律来确定被测物质含量的一种电化学分析方法。
它可分为恒电流库仑分析法和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
Faraday定律是指在电解过程中电极上所析出物质的量与通过电解池的电量的关系。
其数学表达式为:m = M I t/zF (3.19)式中:m——电解析出物质的质量,g;M——电解析出物质的摩尔质量,g·mol-1;z——电极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F——Faraday常量(F=96485C/mol);I——通过电解池的电流强度,A;t ——电解进行的时间,s。
恒电流库仑分析法是在恒定电流的条件下电解,若电极反应产生的电生“滴定剂”与被测物质反应迅速而且完全,又有灵敏的指示终点的方法,则由恒电流的大小和到达终点需要的时间算出消耗的电量,则待测物质的质量可以根据式(3.19)计算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