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原始记录表(按GB50204-2015编)

合集下载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原始记录表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原始记录表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记录表检测编号:(首页)第页共页工程名称施工日期年月日委托单位委托日期年月日建设单位检测日期年月日设计单位检测类别施工单位检测原因见证单位见证人检测设备钢筋位置测定仪()检测地点检测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检测环境温度℃( GB50204-2015 )规范允许偏差梁类构件: +10 ,-7不合格点最大偏差梁类构件: +15.0 , -10.5(mm)板类构件: +8 , -5规范允许值(mm)板类构件: +12.0 , -7.5设计保护层厚度(mm)序构件构件编号号名称123456789101112检测简图检1、□ 合格点率≥ 90%测2、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值结所测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论检测记录主筋编号主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mm)实测偏差合格点率 / (根 )123平均值值 (mm)最大偏差值□ 80%≤合格点率<90%,加倍再检测□ 合格点率<80%□≤□>规范允许偏差值的 1.5倍。

□符合□不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的要求。

1、主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偏差值=主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设计保护层厚度备2、合格点率=合格测点数÷总测点数注3、不合格测点用下划线标明。

校核:检测:记录:ZGJC/ZTJG JL00002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记录表检测编号:(续页 ) 第页 共页检测记录序 构件 主筋编号主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 (mm)实测偏差 合格点率 /号名称构件编号123平均值值 (mm)最大偏差值(根 )1、主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偏差值=主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设计保护层厚度备 2、合格点率=合格测点数÷总测点数注3、不合格测点用下划线标明。

校核:检测: 记录:ZGJC/ZTJG JL00002。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原始记录表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原始记录表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记录表
工程名称
施工日期
年 月日
委托单位
委托日期
年 月日
建设单位
检测日期
年 月日
设计单位
检测类别
施工单位
检测原因
见证单位
见证人
检测设备
钢筋位置测定仪()
检测地点
检测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检测环境温度
C
规范允许偏差
(mm)
梁类构件:+10,-7板类构件:+8,-5
不合格点最大偏差 规范允许值(mm)
梁类构件:+15.0,-10.5
板类构件:+12.0,-7.5
设计保护层厚度(mm)
检测记录
序 号
构件 名称
构件编号
主筋编号
(根)
主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mm)
实测偏差
值(mm)
合格点率/
最大偏差值
1
2
3
平均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检 测 简 图
检 测 结 论
2、合格点率=合格测点数*总测点数
3、不合格测点用下划线标明。
检测编号:(首页)第 页共页
校核:
检测:
记录: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记录表
检测记录
序 号
构件 名称
构件编号
主筋编号
(根)
主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mm)
实测偏差
值(mm)
合格点率/最大偏差值
1
2
3
平均值
备 注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查记录表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查记录表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查记录表
质监14
工程名称: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层数:
序号
检测部位
设计情况
实测情况
偏差值
间距
间距
保护层厚度
保护层厚度
间距
间距
保护层厚度
保护层厚度
间距
间距
保护层厚度
保护层厚度
间距
间距
保护层厚度
保护层厚度
间距
间距
保护层厚度
保护层厚度
间距
间距
保护层厚度
保护层厚度
间距
间距
保护层厚度
保护层厚度
间距
2、柱、墙钢筋在1.2m-1.5m高度处探测,板上部筋在距墙(或梁)大于500mm处探测。
3、构件配筋简图附在本表背面。
检测仪器:
间距
保护层厚度
保护层厚度
间距
间距
保护层厚度
保护层厚度
间距
间距
保护层厚度
保护层厚度
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
检验
点数
合格
点数
合格
点率
超1.5倍允许偏差的保护层厚度(%)
检查
结论
检测人员:
记录人员:
检测日期:
比对复核结论:
比对复核情况说明:
比对复核人员:
日期:
注:1、受力钢筋间距允许偏差(mm):±10。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mm):梁、柱:+10,-7;墙、板:+8,-5。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原始记录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原始记录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记录表
检验编号:(首页)第页共页
工程名称
施工日期
年月日
委托单位
委托日期
年月日
建设单位
检验日期
年月日
设计单位
检验类别
施工单位
检验原因
见证单位
见证人
检验设备
钢筋位置测定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检验地点
检验依据
检验环境温度

规范允许偏差(mm)
不合格点最大偏差规范允许值(mm)
设计保护层厚度(mm)
检测记录
序号
构件
名称
构件编号
主筋数量
(根)
主筋保护层厚度
实测值(mm)
主筋保护层厚度
实测偏差值(mm)
合格点率/
最大偏差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检验结论
1、□合格点率≥90%□80%≤合格点率<90%,加倍再检测□合格点率<80%
2、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值□≤□>规范允许偏差值的1.5倍。
所测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不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要求。
合格点率/
最大偏差值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1、主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偏差值=主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设计保护层厚度

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现场检测原始记录表

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现场检测原始记录表
32
28
备注:
经检测柱、梁纵向钢筋保护层、梁水平主筋保护层、悬挑结构负弯矩钢筋平均间距和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
检测人:
20xx年10月26日
审核人:
20xx年10月26日
检测单位(章):
20xx年10月26日
27
28
19
22
28
21
4
二层C/3轴柱
纵向钢筋
/
25
27
23
20
28
29
25
23
24
26
20
29
5
一层框架梁
水平主筋
/
22
26
29
26
21
20
29
27
26
29
24
31
6
二层框架梁
水平主筋
/
26
31
26
29
22
21
24
25
28
25
31
30
7
屋面框架梁
水平主筋
/
24
27
26
22
28
31
30
25
27
29
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现场检测原始记录表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检测单位
仪器型号
构件类别
检测部位
平均间距
保护层厚度(mm)


1
一层东侧雨蓬
雨蓬根部
201
13
16
14
17
15
13
16
15
12
18
2二层南侧雨蓬雨蓬源自部2031614
17

作业指导书——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验(按GB50204-2015编制)

作业指导书——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验(按GB50204-2015编制)

作业指导书——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验(按GB50204-2015编制)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验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普通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现场检测,不适用于含有铁磁性物质的混凝土检测。

2 执行标准GB 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 50344-2004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JGJ/T 152-2008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GB/T 50784-2013《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3仪器设备钢筋探测仪或雷达仪。

检测前首先验证仪器必须检定合格,检定日期在有效期内。

4检测目的检测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的间距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中结构实体检测必检项目。

检验为工程验收提供必要的依据。

本文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抽样、数据测量、合格评定标准均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编制。

5资料收集在检测前,应该收集以下资料:1工程名称、结构及构件名称以及相应的钢筋设计图纸;2建设、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名称;3混凝土中含有的铁磁性物质;4检测部位钢筋品种、牌号、设计规格、设计保护层厚度和间距,结构构件中预留管道、金属预埋件等;5施工记录等相关资料;6检测原因。

6现场检测6.1检验构件的选取规定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构件应由均匀分布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非悬挑梁、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

2.对悬挑梁,应抽取构件数量的5%且不少于10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悬挑梁数量少于10个时,应全数检验。

3.对悬挑板,应抽取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20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悬挑板数量少于20个时,应全数检验。

6.2测区、测点的布置6.2.1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6.2.2 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6.2.3 对每根钢筋,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部位量测3点取平均值(GB 50204-2015E.0.2);6.2.4 在测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时须标记检测范围内设计间距相同的连续钢筋轴线位置,连续量测构件钢筋的间距。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记录表格完整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记录表格完整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记录表格(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秀文档,欢迎下载)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记录
说明:
1、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数量:自检为每层梁、板不少于10个构件,其中悬挑构件等主要受力构件所占比例不宜小于50%;监理平行检验为每层不少于2个构件,其中一个构件为复核施工单位的自检。

2、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前,应全面进行外观检查,对出现漏筋和锈斑的构件进行详细记录,并分类抽取有代表性的构件进行检测。

3、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梁底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

4、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梁类为+10mm,—7mm,板类构件为+8mm, -5mm。

对于超过允许偏差的点应在实测值中“О”出;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

5、当检验的合格率为90%及以上、且最大偏差不超过允许偏差的1.5倍时判为合格;当合格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时,可再抽取相同数量构件检验,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合格率为90%以上时,仍判为合格;对于检测不合格应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鉴定。

6、施工单位自检的,监理人员可不签字,监理平行检验的,施工单位人员也不用签字,但平行检验应由监理独立完成。

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现场检测原始记录表

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现场检测原始记录表
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现场检测原始记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检测单位
仪器型号
构件类别
检测部位
平均间距
保护层厚度(㎜)
序号
1
一层东侧雨蓬
雨蓬根部
201
13
16
14
17
15
13
16
15
12
18
2
二层南侧雨蓬
雨蓬根部
203
16
14
17
12
17
13
14
16
17
12
3
一层A /5轴柱
纵向钢筋
/
23
26
28
31
22
25
27
28
19
22
28
21
4
二层C /3轴柱
纵向钢筋
/
25
27
23
20
28
29
25
23
24
26
20
29
5
一层框架梁
水平主筋
/
22
26
29
26
21
20
29
27
26
29
24
31
6
二层框架梁
水平主筋
/
26
31
26
29
22
21
24
25
28
25
31
30
7
屋面框架梁
水平主筋
/
24
27
26
22
28
31
30
25
27
2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2
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记录表
检测编号:(首页)第页共页
工程名称
施工日期
年月日
委托单位
委托日期
年月日
建设单位
检测日期
年月日
设计单位
检测类别
施工单位
检测原因
见证单位
见证人
检测设备
钢筋位置测定仪()
检测地点
检测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检测环境温度

规范允许偏差(mm)
11
12
检测简图
检测结论
1、□合格点率≥90%□80%≤合格点率<90%,加倍再检测□合格点率<80%
2、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值□≤□>规范允许偏差值的1.5倍。
所测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不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的要求。


1、主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偏差值=主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设计保护层厚度
2、合格点率=合格测点数÷总测点数
3、不合格测点用下划线标明。
校核:检测:记录:
2、合格点率=合格测点数÷总测点数
3、不合格测点用下划线标明。
校核:检测:记录: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记录表
检测编号:(续页)第页共页
检测记录
序号
构件
名称
构件编号
主筋编号
(根)
主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mm)
实测偏差值(mm)
合格点率/
最大偏差值
1
2
3
平均值


1、主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偏差值=主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设计保护层厚度
梁类构件:+10,-7
板类构件:+8,-5
不合格点最大偏差规范允许值(mm)
梁类构件:+15.0,-10.5
板类构件:+12.0,-7.5
设计保护层厚度(mm)
检测记录
序号
构件
名称
构件编号
主筋编号
(根)
主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mm)
实测偏差值(mm)
合格点率/
最大偏差值
1
2
3
平均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