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速记宝典知识点总结
初三历史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租地农场
1.出现背景:垦殖运动使得耕地面积扩大,货币地租流行,自由劳动力增加,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
2.出现原因:(1)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
(2)一些领主不善于经营,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3)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
3.建立:一些富裕的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4.特点:采用新的雇佣劳动的经营方式,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手工工场
1、种类:分散的手工工场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2、特点:雇佣工人,集中劳动、分工合作,产品面向市场。
影响: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界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二、社会结构的变化
1.农村:富裕农民、骑士、乡绅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城市中:市民阶层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需要的政治力量。
租地农场有什么特点?新的手工业经营方式有什么特点?
租地农场的特点:领主或富裕农民把土地逐渐集中;雇用农民耕种,把产品推向市场;生产组织方式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新的手工业经营方式的特点:手工工场由分散转向集中;劳动效率高;工人与雇主形成雇佣关系,产品适应市场的需求;生产组织方式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2018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世界近代史考点解析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表格详版

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考点解析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标考点:从手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西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农业
兴起时间
11世纪以后
发展演变
各地农村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土地面积遂渐扩大,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
富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民
出现原因
13、14世纪,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
表现
地产所有人发生变更,从贵族转移到富裕农民、
骑士、乡绅等。他们以新的经营方式控制了生产、交
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
生气的阶级力量。
市民阶层
成员
手工业者、商人
概况
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商人巨贾投资乡村,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他们不断扩大自己的政治权利,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手工业
发展
演变
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生产,他们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13世纪,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后来,农村中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新的生产方式
手工工场
新的生产关系
工人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九年级历史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九年级历史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九年级历史课程中所学的各个时期的变迁和演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农业社会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转变,以及这些变革对社会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在古代和中世纪时期,西欧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导。
农业是当时社会的支柱,大部分人口都从事农业劳动。
农民种植粮食和养殖牲畜,为社会提供食物和原材料。
封建制度下的领主拥有土地并控制农民的劳动和资源。
尽管农业社会存在着严重的等级和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但农业经济仍然是社会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逐渐改变了西欧社会的经济格局。
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兴起带来了城市的出现。
城市成为了商业和手工业的中心,人们通过贸易和手工业活动获得收入。
城市化的发展使得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如商人、手工业者和职业工人。
这些社会阶层的出现打破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为社会带来了更大的流动性和机会。
到了近代,西欧经历了工业革命的浪潮,这是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工业革命带来了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工厂的兴起,使得工业成为了经济的主导力量。
工厂的出现使得劳动力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工人阶级逐渐形成。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带来了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工业化的发展对西欧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大量农民离开农村,涌向城市寻找工作和机会。
这导致了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的规模和人口密度不断扩大。
其次,工业化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工人们离开农田,进入工厂从事机械化生产,工作时间和工作条件恶劣,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然而,工业化也带来了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式,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契机。
总的来说,九年级历史课程中所学的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展示了一个从农业社会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转变过程。
这一过程不仅改变了经济结构,也对社会结构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经济发展——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一)农业 ——租地农场
阅读P60,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 发生了什么变化?
变化一:各地纷纷开展垦殖 运动。
时间: 11世纪后
参 与 者 :有 的 是 领 主 组 织 , 多 数是农民自发开垦
结果:土地面积扩大
一、经济发展——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一)农业 ——租地农场
的
发
农村: 富裕农民
展 社会
新的阶级力量
城市: 市民阶层
资本主
义萌芽 欧 洲 社 会 开 始 转
早期的资 型 产阶级
启示: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
课堂训练
1.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
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有者现在只和这种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
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这说明中世纪末期西欧租地农场的性
相关史事 英国的租地农场出现得最早,也最典型。在租 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一部 分经营资本;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 祖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 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到16世纪末, 英国已出现一个“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阶层, 土地所有者、租地农场主、雇工之间彼此签 订契约按规定的比例分配产品。据估计,16世 纪,英国贵族从他的土地所得租金与同一块土 地承租者用农场经营所得收入的比是1:10。
①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
农奴
自由农民
②缴纳迁徙税
自由劳动力
变化二: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 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
一、经济发展——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一)农业 ——租地农场
材料4:在黑死病之后,一 方面,领主间为争夺劳动 力展开竞争,使劳动力的 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粮 食价格因需求而下跌,威 胁着领主的收入。 ——《简明历史世界读本》
九年级上册笔记汇总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模式(11世纪以后)1、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垦殖者成为新开发地区的主人,这些地区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2、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
★★3、在一些地方,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4、越来越多的领主用新的生产方式经营领地(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农业生产资本主义化。
★5、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劳动效率得以提高。
(过程:农民在自己家里用自己的工具生产,但在商人的组织之下他们有一定的分工,这就是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农民被商人组织在同一个场所,进行有分工的生产,用的生产工具由商人提供,这叫集中的手工工场)★★手工业生产资本主义化。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1、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改变,富裕农民、骑士、乡绅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在城市里,市民的政治权力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重要政治力量。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一、文艺复兴总览1、文艺复兴开始的时间:14世纪中期;2、最早出现的国家:意大利,★★★因为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3、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4、文艺复兴采取的形式: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5、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6、文艺复兴的积极影响: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二、文艺复兴“文学三杰”1、但丁①地位:文艺复兴的先驱;★★②代表作:《神曲》。
★★★2、但丁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学三杰”。
★★三、文艺复兴“美术三杰”1、达·芬奇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2、达·芬奇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美术三杰”。
★★四、莎士比亚1、英国人★2、他的作品反映了人文主义;★★★3、代表作:《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西欧知识点归纳总结

西欧知识点归纳总结西欧是欧洲的一个重要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许多重要的文明和文化,对世界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将对西欧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历史1.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是西欧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文明之一。
古希腊是希腊半岛及邻近地区的文明,主要包括雅典、斯巴达等城邦。
古希腊文明在政治、哲学、文学、科学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对欧洲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罗马帝国则是古罗马文明的代表,它的疆域曾经跨越了整个地中海地区,是欧洲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帝国之一。
古罗马文明在法律、政治、建筑、农业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对欧洲及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2. 中世纪中世纪是西欧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
这个时期,欧洲经历了封建制度的发展、宗教改革和十字军东征等一系列重大事件。
在这个时期,欧洲文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医学、艺术、哲学等领域都有了新的发展。
同时,也出现了黑死病等一系列灾难,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3.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指欧洲历史上14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西欧各国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得到了极大的改革与发展。
在这个时期,不少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和政治家都产生了许多杰出的作品。
文艺复兴的兴起对欧洲及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4.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西欧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这个时期,西欧各国的工业和科技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工业革命的影响使得西欧国家在经济、军事和政治等方面都得到了重大的提升。
5.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西欧历史上两次重大的战争事件。
这两次战争对欧洲及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改变了世界格局和政治地图。
这两次战争都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同时也加速了世界的政治变革和国际秩序的重组。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1、了解中世纪晚期农村垦殖运动的发展,知道欧洲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 的过程和影响。能够概括租地农场的特点以及新的手工业经营方式的特 点。 2、通过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认识中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萌 芽。了解中世纪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的出现及其意义。 3、通过对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学习,深刻认识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 纪欧洲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
居)
商人 民
身 价 置办田产
思考:
(资 产 )
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西欧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成为强化王权所 需的政治力量
对欧洲以后的发展有什么 影响?
资本主义萌芽 早期资产阶级
思想: 文艺复兴
经济: 新航路开辟
政治: 资本主义制度
西欧工商业城市是一种中世纪中期开始的社会转型的助推力量。它 孕育了许多资本主义的因素,将劳动分工、专业化、货币经济、财产权 等新型的经济法律制度深深植入包括农村在内的中世纪西欧社会,促进 了交换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由此开启了中世纪中期以来的社会转型。
系
启 示
义 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源
社会结构变化 文艺复兴 地理大发现
富裕农民 市:民阶级 :
早期殖民扩张
(一)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富裕农民
简述13、14世纪西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阶级状况的显著变化:
材料七 :相关史事P63 有的富裕农民原先是某庄园的庄头……他们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有丰富的农业生产
对 的佃土土地地农实。对际占自有权由不土断强地化的.....向.人们往-不-侯,仅建要希新求:望更圈多地解的运土动除地的旧,先而声的且中人要世求纪身更西自欧由大 垦依荒 附关系。
九上历史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实战演练
4.“14世纪以后,由于城市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以 及农奴的依附关系逐渐松弛,直至获得自由。庄园制日 趋解体。”根据这段材料,可以判断下列哪项不是庄园 衰败的原因 ( ) A.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B.商品货币关系的渗透 C.农民的起义和反抗不断 D.农奴的依附关系松弛
实战演练
5、有史学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 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 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表现为 A.西欧庄园的流行和庄园法庭的出现 B.封君封臣观念出现和王权的加强 C.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D.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
实战演练
2、西欧城市手工工场和农村租地农场的出现,都表明(
)
A.劳动生产率的下降
B.庄园逐渐兴起和盛行
C.手工工场从集中转向分散 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14世纪,欧洲的庄园经济逐渐瓦解,农村社会结构开始发生
变化。控制农村生产和行政事务新的阶级力量不包括 ( )
A.富裕农民 B.骑士 C.乡绅
D.贵族
(2)手工工场
农产品的富余,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 品得以进入市场,这一时期手工业不断发展。
一、西欧经济的发展 2.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2)手工工场
①阅读教材,梳理手工业的发展过程。
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 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
产品
农村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 推向
商人
市场
分工合作, 出卖劳动力
封建生产关系
租地农场
租地农场主 农业工人
雇佣关系 货币地租为主 商品经济(面向市场)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一、西欧经济的发展 2.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租地农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步入近代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知识框架】
西欧经济和
社会的发展
【重点梳理】
1.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租地农场(1)背景: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土地面积逐渐扩大。
垦殖者成为这些新开发地区的主人,这些地区也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在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的过程中,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2)形成: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
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3)特点: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4)影响: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
手工工场(1)背景:这一时期,手工业也不断发展。
一方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另一方面,他们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
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
(2)发展阶段
①分散的手工工场: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手工生产。
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
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②集中的手工工场: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
影响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2.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
富裕农民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
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控制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市民阶(1)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
(2)商人巨贾将大量的利润投资乡村,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
他们与贵族
级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
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3)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不断提
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知识延伸】
中世纪晚期的欧洲,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以及新阶级的出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西欧封建社会渐趋瓦解;农业和手工业逐渐资本主义化;人们从土地、从封建人身附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进入城市,投入市场;商品经济逐渐取代自然经济,新的生产关系出现;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始谋求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为后来的思想解放和政治革命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