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城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现状
日本环境保护现状及趋势

日本鼓励公众参与生态保护与修复活动,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 生态保护意识。
03
日本环境保护趋势
低碳经济
减少碳排放
日本致力于减少碳排放,推动绿色能源发展,降低对化石燃料的 依赖。
低碳交通
推广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建设充电设施,减少交通排放对环 境的影响。
低碳建筑
鼓励节能建筑设计和改造,提高建筑能效,降低建筑碳排放。
当前环保政策体系
日本目前的环保政策体系包括 法律法规、行政指导、经济手 段等多个方面。
法律法规是日本环保政策的基 础,包括环境影响评估、排污 标准、废弃物处理等。
行政指导是日本环保政策的特 色,政府通过制定环保计划、 指南等,指导企业和公众参与 环保。
经济手段是促进环保的重要手 段,如征收环境税、提供绿色 金融等。
04
日本环境保护经验与挑战
成功经验分享
01
环保意识的普及
日本在环境保护方面有着深入的社会 认知,这得益于长期的环保教育和宣 传。从小学开始,日本就注重培养孩 子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了解自然环境 的重要性。
02
严格的环保法规
日本政府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法规,如 《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和《资源有效 利用法》,以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 减少环境污染。
公众参与
日本公众在环境保护中有着较高的参与度,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环保氛围。这对我国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保参与 度的提升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对我国环境保护的建议和展望
加强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 加强对环境状况的监测和信息公 开,提高环境数据的透明度,增 强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和参 与度。
03
20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重视 环境保护,并逐渐形成了全面 的环保政策体系。
国内外城市建筑固体废弃物治理比较分析

城市 都 建有 建筑 垃 圾 处理 厂 , 责各 市 区建 筑 垃圾 的 处理 。 负 5 % 6 %的 建 筑 废 弃 物 进 行 简 单 的 一 些 人 工 分 类 , 一 般 性 回 0 0 作 填 ,0 左右 的建筑废弃物作 中级利用 , 4% 将废弃混凝土和砂浆等作 为建筑物和道 路的基础材料 , 或是 经过 再加工成再生骨料 , 制成
一
、
前 言
建筑 固体废 弃物从 广义上 讲 , 指新建 、改 建 、扩建 、维 是 修 、装修和拆 除各类建筑 物、构筑物 、管 网等过程 中产生 的弃 土 、弃料及 其它废弃物 。主要包括建筑 渣土、废砖 、废 瓦、废 ? 凝土 、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 , 昆 此外还有少量的钢材 、木材 、玻 璃 、塑料 、各种包装材料 等。狭义上 是指新建筑施工废 物 、旧 建 筑 物 拆 除 废 物 、 装 饰 装 修 废 物 , 包 括 基 坑 开 挖 废 物 , 路 开 不 道 挖废物和建材生产废物 。对 固体废弃物 的不恰当处理 , 不仅会侵 占大量 土地 , 严重破坏 农田 , 会造成水体污染 和土壤污染 。固 还 体废 弃物含有 的成分很复杂 , 因此 , 要做到建筑 固体废弃物 的处 理 遵 循 减量 化 , 使 用 和 再 循 环 原 则 是 存 在 一 定 难 度 的 。 本 文 简 再 述 了 日本、美国、德 国和中国对建筑 固体废 弃物 的处理状况 , 并 在 此基础上进行 了一定的比较分析 。
展 中将继 续 发挥 重 要作 用 。
一
智 能开发方面
与 “ 所 不 能 ” 的计 算 机 相 比 , 算 的 计 算 功 能 已经 “ 然 无 珠 黯 失色”, 但其启智功能却 日益显现。 1 、建立 “ 映像 ”, 脑 发展 “ 形象思维”。人类社会的进步 、 科 技 的发 展 , 赖 更 多 的创 新 ; 依 而创 新 需 要 大脑 更 形 象 的思 维 、更 敏 捷 的判 断 、更 高效 的 运转 ! 人类 的左 脑 主 管逻 辑 、语 言 、推理 、分 析 等 , 现 逻 辑 思 维 , 体 俗称 “ 抽象脑 ”、 “ 学术脑 ” ; 而右脑主管 图画 、韵律、想象 、 创 意 等 , 现形 象 思 维 , 称 “ 造脑 ” 、 “ 术 脑 ” 。 左 右 脑 体 俗 创 艺
国内外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的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的现状及趋势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猛增,日益增长的固体废弃物给环境带来很大危害。
已成为影响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固体废物的定义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中将固体废物定义为:生产、生活和其它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可见,固体废物的概念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提倡资源的社会再循环,目的是充分利用资源,增加社会与经济效益,减少废物处置的数量,以利社会发展。
二、固体废物的种类固体废物的种类很多,如按其性质可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按其形态可分为固体的(块状、粒状、粉状)和泥状的;按其来源可分为矿业的、工业的、城市生活的、农业的和放射性的。
此外,固体废物还可分为有毒和无毒的两大类。
有毒有害固体废物是指具有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放射性和传染性的固体、半固体废物。
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通常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
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目标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压实、破碎、分选、固化、焚烧、生物处理等。
(1)压实技术压实是一种通过对废物实行减容化,降低运输成本、延长填埋场寿命的预处理技术。
压实是一种普遍采用的固体废弃物预处理方法。
如汽车、易拉罐、塑料瓶等通常首先采用压实处理。
适于压实减少体积处理的固体废弃物还有垃圾、松散废物、纸带、纸箱及某些纤维制品等。
对于那些可能使压实设备损坏的废弃物不宜采用压实处理,某些可能引起操作问题的废弃物,如焦油、污泥或液体物料,一般也不宜作压实处理。
(2)破碎技术为了使进入焚烧炉、填埋场、堆肥系统等废弃物的外形尺寸减小,预先必须对固体废弃物进行破碎处理。
经过破碎处理的废物,由于消除了大的空隙,不仅使尺寸大小均匀,而且质地也均匀,在填埋过程中更容易压实。
国内外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政策

●Vol.31,No.92013年9月中国资源综合利用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1国外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1.1生活垃圾产生量目前全球每年排放各类垃圾近1.0×1010t 。
产垃圾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每年已超过2.5×108t ;德国人均年产垃圾541~609kg ,年产垃圾5000万t [1];2006年,日本生活垃圾总产生量为5202万t ,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115kg/d ,日本东京日产垃圾已达1.2×104t 。
1.2生活垃圾处理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前,美国、英国、德国、荷兰、西班牙和法国等一些国家的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为填埋法。
此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焚烧法处理生活垃圾。
现今,日本、丹麦、法国和新加坡等国采用焚烧法处理生活垃圾的比例接近或已经超过了填埋法,国外已经很少使用堆肥法处理生活垃圾。
发达国家对于生活垃圾中可利用物的回收再利用率较高,平均在20%~填埋技术现状英国最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采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有控制的生活垃圾填埋技术。
一些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采用合成材料(通常为1.5~2mm 的高密度聚乙烯材料作为垃圾填埋场的衬底,防止垃圾填埋场的有害物质向地下渗透,以保证填埋场的使用寿命超过200年[2]。
大量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堆肥场,与此同时不少国家还制定了相关的垃圾堆肥技术指标。
80年代后期,这些堆肥场相继关闭,生活垃圾堆肥技术的发展陷入了低谷。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国家仍在坚持不懈地改进垃圾堆肥技术,以提高垃圾堆肥产品的质量,稳步推动着生活垃圾堆肥技术的发展。
如今,国外垃圾堆肥场的数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这并没有抑制垃圾堆肥技术的发展,制造有机复合肥技术此时发展较快。
国外垃圾焚烧技术发展最快的时期为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
日本生活垃圾焚烧灰渣的资源化利用

作者简介:日本全国1741个市町村中,约有17.5%的市町村没有填埋场。
即便在有填埋场的自治体,填埋场的剩余容量也在逐年减少,因此如何减少垃圾填埋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同时,日本生活垃圾大部分进行焚烧处理,焚烧可大大减少垃圾的量(减少约90%的体积),但仍有20%耀30%的物质留在了灰渣当中[1],因此焚烧灰渣的资源化利用不仅符合循环型社会的理念,对于减少垃圾填埋量、延长填埋场使用寿命也有重大意义。
1日本生活垃圾焚烧灰渣的产生情况2018年,日本共有生活垃圾焚烧设施1082座(包含2018年新建的40座),日处理能力为17.8万t/d [2]。
其中,日处理量300t 以上的有179座,100耀300t 的有407座,100t 以下的有496座,配套的焚烧处理设施为生活垃圾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8年,日本生活垃圾的直接焚烧量为3262万t ,直接焚烧率为80.1%。
焚烧已成为日本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从图1可以看出,直接焚烧量逐年减少,而直接焚烧率自2014年开始一直保持在80%以上。
垃圾经焚烧后产生的焚烧灰渣包括底灰和飞灰,底灰是指燃烧后残留在炉床上的产物,底灰占灰渣总量的80%左右(质量计),而飞灰是指在烟气净化系统和热回收利用系统(如节热器、锅炉等)中收集而得的残余物,约占灰渣总量的20%[3]。
近年来,随着日本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减少,焚烧灰渣的填埋量也不断减少(图2),2018年,焚烧灰渣的填埋量为292万t ,占垃圾总处理量的7%,这主要得益于垃圾减量的推进以及对焚烧灰渣的资源化利用。
图22008—2018(1.北京市城市管理研究院,北京100028;2.生活垃圾检测分析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8)摘要:日本生活垃圾的焚烧率高达80%,对焚烧灰渣的处理也比较先进,其资源化利用方式主要有在熔融设施进行熔融处理后制成熔融灰渣、作为水泥原料及路基材料等。
介绍了日本生活垃圾焚烧灰渣的产生及资源化利用情况,以期对我国处理焚烧灰渣有所借鉴。
日本环境保护措施

日本环境保护措施日本是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环保意识最强的国家之一。
由于过去经历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日本政府和民众对环境保护非常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环境质量。
本文将介绍几个日本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措施。
1. 废弃物管理废弃物管理是日本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国土面积有限,日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废弃物产生和处理。
首先,日本政府推行了“减少、复用、回收”的理念,鼓励人们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其次,日本实施了强制分类制度,在家庭和工业单位内设立了几个垃圾分类箱,包括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和可回收垃圾等。
最后,日本积极推进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通过回收和再利用废弃物,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
2. 大气污染控制日本是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工业活动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日本实施了一系列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首先,日本政府颁布了严格的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对工厂和汽车排放进行了限制。
其次,日本实施了特殊的汽车尾气排放措施,包括禁止高污染排放的老旧车辆上路行驶、推广低排放汽车和电动汽车等。
此外,日本还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鼓励人们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采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
3.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日本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和台风频发,水资源管理对日本来说非常重要。
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管理水资源。
首先,日本实施了雨水收集和利用制度,建设了大量的雨水收集设施,将雨水用于灌溉和冲厕等。
其次,日本推动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鼓励人们使用再生水来满足非生活用水的需求。
此外,日本还加强了水资源监测和管理,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4. 自然保护区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是日本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措施之一。
日本政府设立了众多的自然保护区,包括国家级自然公园、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区等。
这些保护区覆盖了日本的山岳、湖泊、河流和海岸等重要自然景观,为珍稀濒危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
日本垃圾回收处理与循环利用专题

作者: 马文秀[1]
作者机构: [1]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日本问题研究
页码: 1-2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6期
主题词: 固体废物污染;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环境保护政策;无害化处置;垃圾管理;垃圾处置;
修订草案
摘要:垃圾回收处理与循环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着人民大众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的民生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的部署。
2019年,环境保护政策进一步聚焦固体废弃物。
1月,国务院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探索建立“无废城市”建设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提出新时代下城市发展的新思路。
6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草案规定“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实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的原则”,垃圾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全面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国外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现状wxh

国外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现状wxh国外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1.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现今,日本、丹麦、法国和新加坡等国采用焚烧法处理生活垃圾的比例接近或已经超过了填埋法,国外已经很少使用堆肥法处理生活垃圾。
发达国家对于生活垃圾中可利用物的回收再利用率较高,平均在20%-30%之间。
1.1.日本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焚烧处理是日本最主要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处理量占垃圾总产生量的75%以上;直接填埋的生活垃圾所占比例不足垃圾总产生量的3%,而且还在逐年下降,今后发展的垃圾填埋场基本上都将作为最终处理厂使用。
日本垃圾的处理过程大致如下:居民将已经分类好的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地点,由专门的垃圾清运工人收集并运往垃圾收集站,分类好的垃圾经过人工分选、压缩后再送往大型转运站。
在大型转运站通过机械与人工分选之后,减少了垃圾的数量。
然后,再将分选后的垃圾运送到大型综合处理厂,这是进行垃圾处理的最后阶段,直接焚烧剩余垃圾用来发电,或者制成RDF(垃圾燃烧棒)再焚烧发电,焚烧后的残渣则会被送去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
1.2 美国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垃圾分类回收、焚烧和填埋是美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
其中填埋仍然是美国销纳城市生活垃圾的主渠道,占60-70%,但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随着日益重视废物的资源化再利用,回收利用占20-30%;垃圾堆肥技术作为废物资源化的重要措施之一也得到了应用,尤其是餐厨和庭院垃圾堆肥等应用最为广泛;其余的为焚烧处理,约占10%。
美国的垃圾处理已成为一盒产业化系统,依靠商业模式来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回收、处理、加工与销售。
堆肥技术。
长久以来,美国都重视堆肥技术,近年来美国注重开展厨余垃圾堆肥和庭院垃圾堆肥。
号召居民将厨余垃圾和庭院垃圾分拣出来,由公共卫生部门统一收集运送到堆肥厂进行堆肥,将堆肥的产品制成有机肥料。
1.3德国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德国目前采取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除了回收可循环利用的垃圾(包括堆肥)外,主要采取热处理(焚烧)、机械和生物处理、填埋等几种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的城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现状摘要: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城市固体废弃物的产量也大大增加,已成为环境污染中很明显的问题。
为了节约有限资源,保护环境安全,日本政府于20世纪末大力促进循环型经济社会的形成,本文介绍了日本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综合利用现状。
关键词:城市固体废弃物;环境污染;处理;再资源化在发达国家中,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众多,国内资源严重贫乏短缺。
日本战后经济以一种高原材料消耗、高能源投入、高经济增长以及高环境破坏的模式迅速发展,其结果是产生了大量的城市垃圾和产业废弃物,在70年代又发生了“能源危机”,日本每年排放出产业废弃物4亿t,生活垃圾约5000万t,大部分废弃物原来都被用来填海或被焚烧处理,不仅浪费了大量可再利用资源,还污染了环境,由此人们逐渐认识到固体废弃物处理的重要性。
因此政府积极地鼓励和引导对固体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同时将环境保护融入经济发展,实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为了节约有限资源,保护环境安全,日本政府于20世纪末大力促进循环型经济社会的形成,在构筑“循环型社会体系”中进行了大量有效的探索,是发达国家中对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工作开展最成功的,2002年9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第二届“地球首脑会议”上,日本政府提交了《环境白皮书》和《循环型社会白皮书》。
《环境白皮书》提倡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体系,强调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轻环境负担。
技术革新要适应环境产业的发展,争取环境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循环型社会白皮书》强调了“3R原则”,即减少废弃物的排放(reduce)、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并按照这些原则推进资源再生体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型社会。
在谈到日本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利用前,我们必须明确一下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概念。
城市固体废弃物又称城市生活垃圾,是由城市居民家庭、城市商业、餐饮业、旅游业、服务业,以及市政环卫系统、城市交通运输、文教机关团体、行政事业、工矿企业等单位所排除的固体废物。
典型的城市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餐厨垃圾、废钢铁、废纸、废塑料、建筑垃圾、电子废物、报废汽车、医疗废物、污泥等。
以下是日本对于几种典型的城市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一、建设废弃物的利用现状及用途建设废弃物包括建筑开挖土方、水泥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建筑木材、建筑污泥、建筑混合废弃物等。
建设废弃物约占产业废弃物的20%,其中可利用的占40%。
在各种建设废弃物中,水泥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的再利用率较高。
1993年,日本建设省提出了建设副产品适当处理意见;1994年又提出了建设副产品对策行动计划;1997年又推出了建设再生推进计划97,目前均在实施中。
依据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的观点,日本建设省从计划、设计、施工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对建设废弃物实施三项措施:(1)抑制建设废弃物的产生;(2)建设废弃物的再利用;(3)建设废弃物的适当处理方法。
制定了再生资源的利用标准:(1)关于混凝土副产品用途的暂定品质标准;(2)挖方土的利用标准;(3)建设污泥再生利用的技术标准。
在工厂清除水泥混凝土块上的泥砂,用破碎机破碎,按不同直径进行筛分,形成再生基料,可用作路基石,也可通过配合比计算,将水泥再生基料、新料、再生添加剂加热混合,最后形成再生水泥。
在工厂将沥青混凝土块清洗干净,用破碎机破碎,按不同直径进行筛分,可用作沥青混合料的骨料或用作路基石。
对建筑施工中用过的木材,可重新使用,也可在工厂或施工现场用破碎机将木材破碎,使木材碎屑化,用作造纸原料或燃料。
建筑污泥中含有较多的水分,需在泥砂池或浓缩装置中浓缩,进行脱水处理。
采用日晒脱水要考虑占地和下雨等问题,机械脱水采用离心式、加压式和真空式脱水设备。
经过脱水减少污泥的体积,脱水处理后的污泥可用做回填土。
二、塑料废弃物的再利用现状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作为一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措施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特别是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工作起步早,已经收到了明显的效益。
日本是世界塑料生产的第二大国,1997年产量已达到950万t,其中塑料废弃物排放量相当于生产量的46%,已成为日本的严重环境问题。
日本是能源短缺的国家,所以对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一直保持积极态度。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回收利用塑料废弃物回收率为7%;到1997年,日本塑料废弃物回收率达到40%,填埋占34%,焚烧占26%,日本还成功的研制出塑料废弃物的处理设备,正在运行的设备约有20台,并向国外出口。
三、家用电器废弃物的再利用现状在各种电器产品中,某些电子元件中含有镓、锗、硅、铟等电子材料,生产成本很高,再利用这些材料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而电冰箱、空调机的配件压缩机、热交换器经处理后,可回收部分铁、铜、铝;电视机阴极射线管(CRT)玻璃、印刷电路板上的焊锡处理后也可以再利用。
此外,各种废弃家电中的塑料都可以回收气化或油化后用作燃料。
日本横滨金属公司从报废手机中提取贵重金属,七年来处理了大约900t报废手机,从中回收了金、银、铜、钯等多种贵重金属,获得相当可观的收益。
日本于1998年6月公布了家用电器回收利用法,该法已于2001年4月1日正式实施。
对于规定的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和电视机四种产品的再利用,生产厂家、销售商店和消费者三方,都应当承担各自不同的义务。
具体的规定是:家用电器制造商和进口商对上述4种家电有回收和再商品化的义务,即必须按一定比例从废家电中回收有用的资源,再制成产品出售。
电冰箱、洗衣机的再商品化率为50%以上,阴极射线管电视机为55%以上,房间空调器为60% 以上。
此外,要求制造商在产品策划、设计阶段考虑制造出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内环境负荷小的环境和谐型产品,即在以往的设计要求方面增加回收利用性和废弃特性好的、适合环境的材料,不使用有害物质,注意产品制造及使用过程中的节能性,还必须像考虑产品的制造成本一样,考虑废弃或回收利用成本。
销售商店的义务是,对以前本店售出的产品,或者更新购买时要求取回的同种产品负责取回,以及向生产厂运回。
消费者在废弃规定的家用电器时,须履行下列手续和义务:(1)向购买原产品的销售商店,或再购买同种产品的销售商店联系,请帮助取走废弃产品;(2)消费者要支付收集、搬运费,同时要支付再利用费。
收集、搬运费由销售商店计算、确认。
再利用费由生产厂公布。
四、日本生活垃圾的回收模式举例一般废弃物丢弃的方法原则上是按照规定的要求将废弃物分类包装,再把不同类别的废弃物按照规定的时间送到指定的地点去。
表1详细列出了京都府宇治市废弃物的丢弃方法。
表1日本京都俯宇治市一般废弃物的丢弃方法及时间表按照表1 的方法丢弃的垃圾有如下几个优点:(1)有利于废弃物的回收利用;(2)有利于对不同的废弃物进行不同的处理;(3)按照规定的时间将废弃物送出,有利于及时处理,也容易保持废弃物堆放点的干净。
五、结语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在固废处理和再资源化方面也取得令人惊叹的成绩。
从公害国走向环境典范国的短短几十年发展中,积累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我国在“十五”规划中也明确指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的重要措施;是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的必然要求。
这就是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具有资源经济效益和环境社会效益的双重意义。
因此在适当的经济和技术政策引导下,我们应借鉴日本在城市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建立完善的资源回收系统,建设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再生循环社会”。
参考文献[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策法规司编译. 国外环境法规选译丛书: 循环经济立法选择[M].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2]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 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与处理处置技术[M]. 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0.[3]张坤.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M].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4]Kazuki Morita, Muxing Guo, NorioOka. Resurrection of the iron and phosphorus resource insteel making slag. Journal of Material Cycles and Waste Management, 2002, 4 (2) : 93. [5]邵天一,李华友.日本城市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管理模式分析[J].环境科学动态,2005(1):34 - 36.[6]刘振华,郭一令.日本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再资源化的现状及课题[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3, 24(4).[7]李思湘, 单绍福. 日本建设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及设备[J].建筑机械, 2001(11): 29 - 30[8]孙钧, 迟景魁, 曹正康, 等. 新型土工材料与工程整治[M]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9]叶宝民, 张建华, 李兴文.粘土衬垫城市卫生填埋场的二维有限元分析与研究[J].人民珠江,2002(5): 32-34[10]《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与处理处置技术》. 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 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 2000.[11]卢凤英.借鉴国外经验促进我国塑料废弃物回收再利用[J].再生资源研究, 2004(1):22-24[12]温俊明, 池涌, 蒋旭光, 罗春鹏, 严建华, 刘渊源, 李晓东. 国内外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的进展与对策[J].科技通报, 2004,20(2): 133-137[13]张友良,田晖. 国外废家电回收利用现状及进展[J] . 家用电器科技, 1999(6) : 27- 28.[14]彭涛.废旧家电-—亟待开发的“黄金宝库”[J] . 现代科技译丛(哈尔滨) , 1999( 3) : 3- 4.[15]日本从报废手机中提取贵重金属[J] .再生资源研究, 2001 (2) : 39.[16]日本家用电器再利用法产销用三方各有明确义务[J] . 家用电器科技, 2001(5) : 20.[17]张友良,田晖. 国外废家电回收利用现状及进展(二) [J]. 家用电器科技, 2000(1) : 16- 17.[18]田晖.国外倡导企业通过设计提高电子产品的再生性[J]. 家用电器科技, 1999(6) : 31- 33.[19]王雷. 关于废旧家电的回收与再利用[J]. 家用电器科技, 1999( 6) : 24- 25.[20]黄健万勇马廷灿姜山。
3R政策提升日本资源使用效率[J].新材料产业,2009(5)[21]简文星.浅谈日本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及处置技术[J].环境科学动态, 2002(4): 1-5.[22]日本环境省, 环境白皮书, 2000年[23]日本特许厅编, 焚烧炉技术, 1997年[24]日本环境产业新闻社, 废弃物年鉴, 1999年版[25]闫瑞军, 闫红霞. 中国和日本发展循环经济比较[J].日本问题研究, 2008(1): 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