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肿物的超声诊断思路
浅表肿物的超声诊断思路ppt课件

根据淋巴结的血流情况、纵横比等指标,超声有助于鉴别淋巴结肿 物的良恶性。
脂肪肿物的超声诊断
脂肪肿物种类
脂肪肿物包括脂肪瘤、脂肪肉瘤 等。
超声诊断要点
超声可以清晰显示脂肪组织,观 察脂肪肿物的形态、大小、边界
及内部回声。
鉴别诊断
根据脂肪肿物的回声、血流及与 周围组织的关系,超声有助于鉴
别不同类型的脂肪肿物。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皮肤肿物的病例分享与讨论
皮肤肿物概述
皮肤肿物是指生长在皮肤表面的肿块,其性质多样,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病例分享
患者男,45岁,发现右肩部皮肤肿物,超声显示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 ,血流信号丰富。
讨论
皮肤肿物的超声表现多样,常见的良性肿瘤如脂肪瘤、血管瘤等表现为边界清晰、内部回 声均匀的低回声团块。恶性肿瘤如黑色素瘤、皮肤癌等则可能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内部回 声不均匀、血流信号丰富的团块。
特的超声表现。
超声诊断要点
在超声诊断中,应关注肿物的形态、 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 以便准确判断肿物性质。
鉴别诊断
对于不同性质的皮肤肿物,超声可 以提供有效的鉴别诊断,为后续治 疗提供依据。
肌肉与肌腱肿物的超声诊断
肌肉与肌腱肿物种类
鉴别诊断
肌肉与肌腱肿物包括肌腱炎、腱鞘囊 肿、肌肉肿瘤等。
肌肉与肌腱肿物的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肌肉与肌腱肿物概述
肌肉与肌腱肿物是指生长在肌肉和肌腱组织中的肿块,多为良性肿瘤。
02
病例分享
患者男,32岁,发现左大腿肌肉肿物,超声显示高回声团块,边界清晰,
内部回声均匀,无血流信号。
03
讨论
高频超声检查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价值

基层医学论坛 2 1 0 1年第 1 5卷 1 O月上旬刊
■ 囤∞国嘧回
面 颈部 。
位、 触感 、 外观等 , 能够对大多数 的浅表软组织病变作出诊断。 较 大的胭窝囊肿 、 表皮 样囊肿质软 , 触之具 有
病变 约 占总数 的 5 恶性病变 主要表现 为实性 回声 , %. 边界 清 ,
其 内回声多为低 回声 , 状不 规则 , 形 可侵及邻 近组 织 , 多数血供 丰 富。 良性肿瘤 中最常见 的为血管瘤 、 脂肪瘤 。典型 的脂肪瘤超
流信号 , 或有少许 血流信号 。 淋 巴管瘤表现 为囊 实性 , 内可 见蜂窝样 管道 回声 , 浸润 周
2 0 , 7 2) 5 9 5 3 07 2 ( :0-2 .
[] H a gS A lr . nga hcea ao f er suok la sf 5 w , de S orp i v u t no uelsee l o n RS o l i h t a t t
● 囤衄臼嘧露
续 表
221 良性病变 ..
最常见的为脂肪瘤及 血管瘤 。 脂肪瘤的
32 肿瘤 良恶性鉴 别 .
本文 良性病变 占绝大多数 ,恶 性
超声 表现种类繁多 , 4 %为高 回声 , 5 %病变 内可见高 回 约 7 约 3
声条索 。 血管瘤可发生 于真皮层 、 皮下层及肌层 内, 多为混合性 低 回声 , 形态欠规则 。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 , 肿瘤 内部多数无 血
22 恶性 病变 .. 2 脂肪 肉瘤 中高分化脂 肪肉瘤位 于左前 臂皮下脂肪层和肌层 内 , 与脂肪瘤很难 区分 。另 1 例黏 液性脂 肪 肉瘤位于右侧大腿 内侧皮下脂肪层并侵入肌层 内 , 内可探测 到动脉血流信号 。 滑膜 肉瘤位 于右前臂 内侧肌层间。皮下血管 肉瘤 l , 于右侧足背部 , 例 位 可探及动脉血流信号 。
浅表肿物的超声诊断思路通用课件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
02
技术
超声探头选择
01
02
03
频率选择
通常选择5-12 MHz的高 频探头,以便获取更清晰 的图像。
模式选择
通常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 模式,以获取肿物的血流 信息。
探头形状
根据肿物的大小和位置, 选择适合的探头形状,如 线阵、凸阵等。
扫查方法及注意事项
体位选择
根据肿物所在部位,选择 合适的体位,如仰卧位、 侧卧位等。
总结与展望
05
总结
临床应用价值
诊断准确性高:超声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肿物的形态、大小、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组 织的关系,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肿物的性质。
无创、安全: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不会给患者带来痛苦或创伤,具 有较高的安全性。
总结
• 适用范围广:超声检查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特别 是浅表部位的肿物诊断。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的优缺点
优点
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无痛、无辐射、价格低廉等优点,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物的位 置、大小、形态、边界和内部回声等信息,有助于对肿物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缺点
超声检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于一些较小的肿物或位置较深的肿物可能难 以做出准确的诊断。此外,超声检查的主观性较强,不同的医生可能得出不同的 诊断结果。
来源
浅表肿物的来源广泛,可以来源于皮肤、皮下组织、肌肉、 结缔组织、脂肪、血管或淋巴管等。肿物的性质和来源密切 相关,了解肿物的来源有助于对肿物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的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超声检查是诊断浅表肿物的常用方法之一,适用于大多数浅表肿物的诊断和鉴 别诊断。
局限性
虽然超声检查对浅表肿物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 对于一些较小的肿物或位置较深的肿物,超声检查可能难以做出准确的诊断。
体表肿物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体表肿物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体表肿物是指位于皮下或肌肉组织内的肿块,常常由多种病变引起。
超声是一种无创性、准确、重复性好的影像检查方法,是体表肿物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体表肿物超声诊断的基本技术和鉴别诊断方法。
一、基本技术1.超声探头超声诊断使用的探头是一种长条形的手持设备。
其接口有多种,常用的有线性探头、凸形探头和微凸探头等。
不同的探头可以应用于不同的部位、不同的深度和形态。
2.操作方法超声检查通常采用高频率的声波来产生图像。
医生通过手持探头在病人皮肤上滑动,观察屏幕上显示的图像。
在观察过程中,医生可以用探头进行挤压、放松或旋转等操作,以更好地观察病灶。
3.影像表现不同类型的体表肿物的超声表现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良性肿物的超声表现为边缘光整、内部回声均匀;恶性肿瘤超声表现为不规则边缘、内部回声不均或有囊变等特点。
部分肿物会发生钙化或坏死,这些超声表现有助于判断病变的性质。
二、鉴别诊断方法1.鉴别良性和恶性肿瘤超声对于分辨良性和恶性肿瘤的能力较高。
通常情况下,良性肿瘤的边缘规整、回声均匀,而恶性肿瘤的边界不规则、回声不均。
此外,恶性肿瘤的内部可能伴有坏死、囊变等特点。
2.鉴别囊性和实性肿物超声检查可以帮助鉴别囊性和实性肿物。
实性肿物的超声表现为内部回声均匀,囊性肿物则表现为内部有无回声的囊袋状结构。
3.鉴别脂肪瘤和神经纤维瘤脂肪瘤和神经纤维瘤是最常见的良性体表肿物之一。
超声不仅可以确定病灶的位置和大小,还可以鉴别脂肪瘤和神经纤维瘤之间的区别。
脂肪瘤的超声表现为高回声区,这是由于它们主要由脂肪组织组成。
而神经纤维瘤的超声表现为中等回声,这是由于它们由软组织组成。
三、超声诊断是一种准确、无创、易操作的体表肿物诊断方法。
通过对病变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可以鉴别不同性质的肿物,对于制定诊疗计划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具体操作时需要医生有扎实的超声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高频超声诊断浅表肿物的应用价值

高频超声诊断浅表肿物的应用价值[摘要]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浅表软组织肿物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179例患有浅表肿物将行手术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并与其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术后证实179例患者均为良性肿物。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病变的检出率为100%,准确率为91.62%。
其中肿瘤类疾病阳性检出率为92.59%,囊肿类疾病阳性检出率为91.40%,两种疾病超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频探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较好的诊断结果,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及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高频超声;软组织肿物;彩色多普勒[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5-110-02application value of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superficial soft tissue masseswen junfei wen jingyi zhou yingmedical technology divis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in yuexiu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guangzhou 51003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high frequency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superficial soft tissue masses. metho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179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uperficial soft tissue masses and the resultsof high frequency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 results. results 179 cases were identified as benign tumor after surgery. diagnostic sensitivity of ultrasound was 100%, and the accuracy was 91.62%, including the positive rate (92.59%) of tumor,and the positive detected rate(91.40%) of cyst disease.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diseases(p>0.05). conclusion frequency probe and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have better diagnostic results, with significant clinical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superficial soft tissue masses.[key words]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soft tissue masses;color doppler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高、超频超声探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疾病诊断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浅表-乳腺超声诊断

良性
恶性
边缘及轮廓 包膜
整齐、光滑、多有侧 不整、粗糙、侧
方声影
方声影罕见
有
无
内部回声 后壁回声 肿物后回声
无回声或均质低回声 分布不均、呈实 性衰减
整齐、增强、清晰 不整、减弱、不 清
正常或增强
多有衰减
皮肤或组织浸 无
有
润
纵横比
<1
>1
+ 临床表现:中年女性多见,发病年龄30-49 岁,40-49岁为发病高峰,绝经后下降。
+ 超声图像:
+ 1、囊肿:壁薄光滑、内透声可,后方效益 增强。囊肿内含浑浊点絮状回声可能为乳 汁、脂肪颗粒等沉积物。
+ 2、扩张导管及囊肿内乳头状瘤呈中强回声 突入腔内。
+ 1、乳汁潴留囊肿 + 2、乳腺导管扩张症 + 3、乳腺脂肪坏死 + 4、乳腺错构瘤
浆细胞乳腺炎
(1)图像本身无特异性,
不易与乳腺癌鉴别
(2)需结合临床 作出诊断与鉴别。
+ 乳腺囊肿病在乳腺结果不良中极为常见, 主要特征是乳腺小叶导管及末梢小管高度 扩张形成囊肿,同时伴有其他结构不良直 径<2mm为微囊,>2~3mm为肉眼可见性 囊,>5~7mm称囊肿病,大囊肿直径达 4~5cm。
• 3、后方回声增强效应。 一般分为: • 单纯性囊肿. • 乳头状囊肿. • 乳汁渚留囊肿
+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和生命的最常见的 恶性肿瘤,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 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组织发展、病理形 态均与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有关。
+ WHO将乳腺癌分为3大类:非浸润性癌、浸 润性癌、特殊癌。
高频超声对浅表表皮样囊肿的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对浅表表皮样囊肿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浅表表皮样囊肿患者的诊断价值。
方法: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期间于本院选取70例疑似浅表表皮样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均实施高频超声诊断,对诊断结果予以分析。
结果:70例疑似浅表表皮样囊肿患者中浅表表皮样囊肿患者共计53例,百分比为75.71%,相较于其他类型疾病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70例疑似浅表表皮样囊肿患者中实验室病理检查结果中有56例为浅表表皮样囊肿患者,误诊患者共计5例,与实验室病理检查结果比较,高频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1.07%。
结论:浅表表皮样囊肿患者诊断中应用高频超声的效果突出,准确率较高,应用价值突出,建议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关键词】高频超声;浅表表皮样囊肿;诊断临床中浅表表皮样囊肿又被称之为角质囊肿或表皮囊肿,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之一。
由于浅表表皮样囊肿患者囊肿部位多有黏稠干酪样角化物,所以可与正常组织作出区分。
在发生浅表表皮样囊肿后,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像,因此积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和诊断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1]。
基于此,本研究于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期间从我院选取70例疑似浅表表皮样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则分析探究了高频超声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期间于本院选取70例疑似浅表表皮样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男性30例,女性40例,年龄17岁到79岁之间、年龄均值为的(36.26±2.04)岁,所有研究对象均为皮下肿物,且部分患者并发存在轻微压痛感。
1.2 方法全部研究对象均展开高频超声诊断,先调整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为5~12MHz,同时积极指导病人维持平卧位,按照病人肿块位置不同,并指导其保持坐位或站立位,此后充分暴露宠物,通过直接扫查法实施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肿物大小、位置、形态的等情况,并于彩色高频率状态下观察肿块的血流情况、内部回声以及后方回声情况,并整理相关诊断资料,此后对患者实施实验室病理学相关检查,同时对检查结果予以记录。
浅表肿物的超声诊断与临床

】 2 2 .
常组 织 的损 伤 , 将并发 症 的发 生可 能性 降至最 低, 同 时达 到 了 台 疗 肿 瘤的 目的。 与 x线 、 C T、 核 磁共 振
[ 收 稿 日期 ]2 0 1 3 —0 5 —1 0
[ 作者 简介 ]王 耐 霜 ( 1 9 7 0一) , 女, 内 蒙 古 赤 峰 市 人 。副 主 任
-
进行 对 比, 进行综 合分 析 。
2 结 果
所有 的浅 表肿 物 中淋 巴结肿 大 为最 多 , 根 据 其
血管 瘤 3 7例 , 皮下脂肪瘤 3 1例 , 甲状 舌 管 囊 肿 2 2
形 态血 供及 生长 位 置 等声 像 图特 点, 将 浅 表 肿 物分 为 实性及 囊性 两类 , 实性 浅表肿 物如 附表 。
的诊 断 意 义 更 大 。
[ 关键 词 ]高频彩 超 ; 浅表 肿物
[ 中图 分 类 号 ] R 4 4 5 . 1 [ 文献标识码 ] B [ 论 文 编 号 ]1 0 0 4 — 0 9 5 1 ( 2 0 1 3 ) 0 7 — 0 8 4 8 — 0 2
高频 彩超 已作 为超声诊 断 的一个新 领域 广泛 应
入相关 的并 发症 发生 。 3 讨 论
在开 展该 项工 作 中, 由于病例 较少 , 实际 观察 时 间较短 , 所 引起 的一 些组织 损伤还 尚未 观察到 , 在今 后 的工 作中将 加 以完善 。 [ 参 考 文 献]
[ 1 ] 王俊杰, 唐近天 , 黎功, 主编, 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肿 瘤[ M] .
定位 更准确 、 粒子 空 间位置更 均匀 , 可 以避 开病 灶周 围器官 及大血 管 , 最 大 限度 的减 少 了副 反 应 和对 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29
▪ 目前CT、MRI等大型医疗设备在其诊断中有较高 的特异性,但高昂的价格影响了临床的普遍开展, 毕竟大部分浅表软组织肿物都是相对危害较小的 临床疾病。
▪ 1979年Alexander首先报道了用脉冲超声对皮肤 及皮下软组织厚度进行测量,开创了超声在皮肤、 皮下的应用。但是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超声 的应用才真正扩展到皮肤、皮下组织疾病的诊断。
h
9
超声图像大体诊断观:
▪ 判断肿物所在层次,周围正常组织 结构构成。
▪ 判断肿物囊实性
h
10
▪ 常见浅表肿物可如下概括分为几大类
▪ 假性肿物:包括脓肿、血肿等不是真 正的组织学肿物
▪ 真性肿物
h
11
腓肠肌内血肿
h
12
肛周脓肿
h
13
肌束断裂后肿物样改变
h
14
真性肿物:可分为
▪ 脂肪源性(lipomatous tumors) :脂 肪瘤、脂肪肉瘤、脂肪母细胞瘤、纤维脂 肪瘤等等
▪ 滑膜源性(synovial tumors):滑膜瘤、 滑膜肉瘤、滑膜囊肿等等
▪ 其它:皮肤腺体病变(皮样囊肿)、 黑色素瘤、痣 等
h
16
三 常见软组织肿物的特点
1 脂肪瘤
脂肪瘤是最常见的软组织肿物,据统计约占 全部软组织肿物的49%左右,大小不一, 最大者可达10kg左右。多数体积较小,蚕 豆至鸡卵大小。多呈椭圆形结节状或分叶 状,大体切面为黄色或淡黄色与成熟的脂 肪组织接近。理论上只要有脂肪组织的地 方就可生长脂肪瘤,但多见于前臂、大腿 及腰背部皮下及肌肉间,可深达骨膜。
能够较清晰的观察肿物的大小、位
置及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并判
断浅表软组织肿物的囊实性。这些
都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有很大
的帮助
h
8
▪ 扫查时应注意手法及力度
▪ 某些肿物如皮下脂肪瘤有时探头加压 过重,肿物将很难与周边组织分清
▪ 肿物边界有时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很大,要广泛扫查, 有时需更换为低频探头整体扫查。
▪ 有时需患者固定肿物配合
h
4
第一、简要解剖关系
▪ 皮肤是覆盖体表的人体最大的器官,成人
皮肤面积为1.5-2.0m2 ,厚度约1-4mm,
平均约2mm.当然部位不同,皮肤厚度也不
同,一般眼睑处最薄,只有不到1mm厚;
而掌趾最厚处甚至可以接近1cm。皮肤分
为表皮层、真皮层及皮下组织层。真皮层
内有腺体、附属器、血管、神经等。皮下
h
6
▪ 肿物何时发现,是否生长迅速 ▪ 外伤史 ▪ 是否疼痛,有无牵涉痛 ▪ 加重缓解情况 ▪ 检查治疗情况 ▪ 肿物的软硬程度,边界情况
h
7
其次,进行超声检查
▪ 注意
根据肿物大小、范围选择合适的探
头。对于皮下及肌层的肿物,使用 7-14MHz的线阵式高频探头能清 晰的显示肿物的二维结构,可探及 软组织内直径0.5cm左右的肿瘤。 它可以提供比扇形探头宽广的视野,
▪ 1、瘤体多呈梭形,长轴与皮肤平行, 多位于皮下脂肪层,只有少数延伸入 肌层,且其病理分类为血管脂肪瘤。
▪ 2、多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半数以上 可见明显包膜。
▪ 3、脂肪瘤的回声与其病理类型关系较 大,单纯的脂肪瘤表现为低或等回声, 而血管脂肪瘤和纤维脂肪瘤则以高回 声为主
▪ 4、基本瘤体内无彩色血流。
▪ 神经源性(neural tumors):神经纤维瘤、 神经鞘瘤、神经肉瘤等
▪ 纤维源性(fibrous tumors):主要有3类 良性局限性纤维瘤、弥散纤维样病变、恶 性纤维瘤
▪ 肌组织肿瘤(muscle tumors): 包括平
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等
h
15
▪ 血管源性(vascular tumors):血管瘤、 血管肉瘤等
组织层由疏松的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构成,
皮下组织内含有较大血管,淋巴管、神经、
毛囊、汗腺等。真皮层与皮下组织分界不
明显。再深层为肌膜组织。
h
5
诊断思路
▪ 首先,应该明确问清病史, 简单查体是我们超声诊断前 的重要辅助手段,清晰明了 的病情发展情况及必要的查 体甚至可以在影像诊断前比 较准确的判断肿物的性质
h
3
▪ 超声检查浅表软组织肿物的敏感性很高,特异性 较差,肿瘤类型判定及良、恶性鉴别仍较困难
▪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分辨率高 频探头的出现,彩色和脉冲多普勒技术、三维技 术、拓宽视野成像技术、二次谐波成像技术以及 造影剂的应用等促使超声在浅表软组织肿物诊断 中的特异性不断提高
▪ 现代超声比以往能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 同时超声有着方便、实时、动态、可重复性强、 价格低等特点,使其在浅表软组织肿物诊断中的 应用日趋广泛,发展迅速
强回声钙化斑。肿瘤周边及肿瘤内可见较
丰富血流显示
h
28
▪ 3 血管瘤
▪ 是软组织中多见的良性肿瘤,由大量新生 血管构成。其发生一般认为是胚胎期血母 细胞与发育中的血管网脱落,在局部增殖 并形成内皮细胞条索吻合成血腔,再进一 步分化而成。多属先天性,分为五型以毛 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蔓状血管 瘤、静脉血管瘤及肉芽组织型少见。好发 于青少年,多位于皮下或肌肉内
h
17
▪ 声像图表现:肿瘤椭圆形或分叶状,回声 均匀,回声变化较大,可呈各种回声,主 要决定于与脂肪组织混合的结缔组织成份 及构成比例,含脂肪组织越纯,回声越低, 瘤体边界清晰,大部分有完整包膜,后方 回声不变或稍有增强,部分较大的肿瘤内 可有坏死、出血,出现液性暗区及强回声 钙化斑。
h
18
▪ 特点:
h
19
脂肪瘤
h
20
h
21
h
22
脂肪瘤宽视野成像图
h
23
纤维脂肪瘤术前照片
h
24
纤维脂肪瘤切除标本
h
25
h
26
h
27
▪ 2 脂肪肉瘤
▪ 是脂肪组织的恶性肿瘤,较常见,好发于 大腿、臀部、腋窝深部和腹膜后。声像图
表现:轮廓较清晰,无包膜,内呈均匀性
低回声,含纤维成分者呈不规则强回声。
肿瘤内可有坏死、出血,出现液性暗区及
浅表肿物的超声诊 断思路
h
1
▪ 浅表软组织肿物是皮肤、皮下和肌 肉层各种良恶性肿物的统称。其种 类繁多,较常见的良性肿物有脂肪 瘤、血管瘤、各种囊肿、淋巴管瘤、 皮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神经鞘 瘤等;恶性肿物有脂肪肉瘤、黑色 素瘤、滑膜肉瘤、纤维肉瘤等
h
2
▪ 由于肿瘤类型和发生部位的不同,其临床表现不 一,共同特征为软组织内出现大小不定的肿块。 各种肿物预后有较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