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合集下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 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国家领袖轴心国国家人物职务政党德国阿道夫·希特勒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兼任德国总理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党)意大利贝尼托·墨索里尼意大利王国首相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日本裕仁日本天皇大本营·日本皇室同盟国国家人物职务政党美国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总统民主党英国温斯顿·丘吉尔英国首相保守党中国蒋中正(蒋介石)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中国国民党苏联约瑟夫·斯大林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共产党根本原因一、是由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引起的。

经济上,一战后德国不甘心《凡尔赛条约》对其的严惩和限制,(军队中没有100名以上的年轻人,没有总参谋长,没有重炮或军用飞机,没有超过9840吨级的舰只,这些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条约给德国的规定,其目的是在德国将世界卷入灾难而遭到惩罚后,永远不能再对任何国家产生武装威胁;随着失败带来的经济危机,以及马克的下跌,大范围的失业,德国也不能对任何国家产生经济或贸易上的威胁。

但在1932年的选举中,德国国社党赢得37%选票,阿道夫·希特勒被任命为总理。

实际上在1924年出版的《我的奋斗》一书中他毫不隐晦自己的计划,就已很清楚地阐明了奋斗目标:即要为德国人寻求生存的空间,以欧洲东部国家为代价,将领土扩展到乌拉尔山脉;获得军队和政权;与犹太人展开殊死斗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事件介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事件介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事件介绍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历时6年之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此次战争是一次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最终反法西斯同盟获得了战争的胜利,法西斯力量被瓦解消灭。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事件介绍,希望你喜欢。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事件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

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

9月5日,美国发表《中立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1940年,德国发动“闪电”攻势。

(称“白色闪电”。

4月9日攻占丹麦和挪威,5月10日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随后进攻法国。

)1940年5月10日,德军决定采用"曼斯坦因计划"完成了对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波兰、法国等西欧国家的侵略。

为了接着征服苏联,希特勒策划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在1940年9月7日柏林签定完毕。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向英法宣战,战火烧到了地中海和非洲。

1940年6月22日,6月,德发起总攻,法国投降。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计划)。

1940年8月,德国航空兵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条约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还有其他20多个国家同时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2年1月1日,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的有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和南斯拉夫,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德国全面溃败。

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

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套装共11册)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套装共11册)

谢谢观看
爆发这一间英
法两国的重整
军备
第一编陆海空战概 况 (1939年9月—
1941年12月)
出版说明
第二编瓜分东北欧 (1939年9月— 1940年8月)
01
第三编法国 崩溃以前的 西欧
02
第四编英国 和英联邦 (1939年9 月—1941 年12月)
03
第五编征服 东南欧 (1940年6 月—1941 年6月)
1943年12月)
第二编和平临近时期 的合作 (1943年12
月—1945年2月)
第三编盟国合作的瓦 解 (1945年2月— 1946年12月)
第四编感想和总论 (1945年2月—1946 年12月)
出版说明 导言
第一编角逐中东的各 种政治动机 (1939—1945年)
第二编阿拉曼大捷之 前 (1939—1942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套装共 11册)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情况
意大利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第二次世 界大战
第二次 世界大

军事
战争
中东
第二次世 界大战
政治
国家 年月
德国
套装
苏联
大战
欧洲
导言
国家
西欧
内容摘要
第一编四国对德国 的管制 (1945—
1946年)
出版说明
第二编四国对奥地
利的管制 (1945—1946年)
出版说明
第一编综论:各国政 策的相互作用
(1945—1950年)

二战概括200字

二战概括200字

二战概括200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是20世纪最具规模和破坏性的冲突之一。

由纳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领导的轴心国与以盟军(主要是苏联、美国、英国和中国)为核心的联盟国之间的全球性战争。

导火索是希特勒入侵波兰,引发了1939年的欧洲战争。

战争波及亚洲、非洲和大洋洲,成为历史上最血腥的战争之一,造成数千万人的死亡。

战争结束后,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成立,希望通过国际协作维护和平。

二战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使世界认识到战争的可怕后果,促使国际社会追求和平与合作。

两次世界大战

两次世界大战

答:(1)方式: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

(2)影响:美国通过实行新政,使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干预和指导经济的先河;德、日两国建立法西斯专政,导致世界大战的欧亚策源地形成,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动者,给世界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

三、冷战开始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复习资料118页)答:开始: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四、两极格局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是什么?答:开始:1955年华约组织的成立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

五、三次科技革命给我们的启示答: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科学技术;2、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鼓励知识创新和科技发明,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3、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科技发展中应当更关注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趋利避害。

②美国通过民族独立战争,摆脱殖民统治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

③俄日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都是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2)相同作用:都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八、美国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答:1、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答:1利用美国的援助 2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3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 4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二)、1993年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盟有什么作用?答:1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2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3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三)、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是什么?答:1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扶持 2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3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4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5发展教育和科技 6、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四 )、二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中,找出其共同点。

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的教训
(1)各大国在战争开始不应推行绥靖政策,应将法西斯势力消灭在萌芽状态;(2)各大国应早一点消除因政治制度的不同而产生的隔阂,积极联合;
(3)在战争初期对遭受法西斯势力侵略的弱小国家给与物质和道义上的帮助等。
二战的启示
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②对邪恶势力不能姑息养;
③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是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团结就是力量。
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1)开始: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1939年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2)扩大:苏德战争爆发
进一步扩大: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偷袭珍珠港)
(3)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
(4)标志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
(5)结束:欧洲战场结束:1945年5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
1914年7月——1918年11月
1939年9月——1945年9月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直接原因)
过程
开始: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三条战线:西、东、南三线
战役: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屠宰场)
④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如何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各国人民之间只有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才能有力地遏制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这样才能最终避免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 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那么如此巨大的世界大战,它发生的背景和起因以及评价是什么呢?接下来我将一一阐述。

战争背景:慕尼黑阴谋。

1938年3月,德意志第三帝国并吞了奥地利。

接着,希特勒以保护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德意志少数民族的利益为借口,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面对德意志第三帝国法西斯的咄咄逼人的侵略,英法两国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并与希特勒达成协议,希望把德意志第三帝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1938年9月,英、法、美、德、意四国首脑阿瑟·尼维尔·张伯伦、爱德华·达拉第、阿道夫·希特勒和贝尼托·墨索里尼在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慕尼黑开会,签订协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的情况下,强行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意志第三帝国。

历史上把这次会议成为“慕尼黑阴谋”。

至此,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德意志第三帝国更加肆无忌惮,第二年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全境,德意志第三帝国军事和经济实力大增,加速了侵略扩展的步伐。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对英、法两国更加不信任,出于自己国家的安全考虑,1939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与德意志第三帝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战争起因:一、经济危机。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1、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

2、扩大:苏德战场的开始。

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

重要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3、进一步扩大: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太平洋舰队,第二日,美国对日宣战。

(影响:珍珠港事件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使二战规模达到最大,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战。

)4、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原因: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2)时间:1942年1月1日;地点:华盛顿。

参与国: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

(3)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宣言内容:各国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4)作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极大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团结了可能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法西斯侵略势力。

反法西斯国家互相支援、协同作战,对最后战胜法西斯国家起了决定作用。

(5)启示:说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面临人类共同的问题时可以"求同存异"联合起来。

5、雅尔塔会议:(1)原因:为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时间、地点:1945年2月;苏联的雅尔塔。

(2)参与首脑(三巨头):美国的罗斯福、英国的丘吉尔、苏联的斯大林。

(3)内容: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B、决定成立联合国;C、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4)说明(启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面对共同的困难时可以进行合作。

(5)会议影响:①积极影响--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

②消极影响--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卖弱小国家利益;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二战后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新格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悟
对于做事 假使你容许任何人在锅炉下不断地加煤, 假使你容许任何人在锅炉下不断地加煤,直到 蒸汽压力已经超过了危险点, 蒸汽压力已经超过了危险点,则引起爆炸的真正责 任也就在你。 任也就在你。 成功毒素的累积使他丧失了戒备的心理 偶然和必然
对于人
有三个人, 有三个人,第一个人老抽雪茄并且 喝烈酒,还爱说粗话, 喝烈酒,还爱说粗话,第二个人只 喝酒,第三个人不抽烟也不喝酒。 喝酒,第三个人不抽烟也不喝酒。 你认为他们中谁的品行最好? 你认为他们中谁的品行最好?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全书采用了一种宏大叙事的结构, 全书采用了一种宏大叙事的结构,分为几个叙事 步骤——前奏、爆发、狂澜、蔓延、转向、退潮、低 前奏、 步骤 前奏 爆发、狂澜、蔓延、转向、退潮、 终结八个方面, 潮、终结八个方面,前奏即是战争前的欧洲和国际形 八个方面, 式,八个方面,完成对战争诱因至战争结束的全部论 述。 叙事的整体线条,是根据时间安排的, 叙事的整体线条,是根据时间安排的,战史在各 个叙事步骤下,又根据战场的地域性, 个叙事步骤下,又根据战场的地域性,区分为欧洲战 非洲战场、东线苏联战场、东南亚战场、 场、非洲战场、东线苏联战场、东南亚战场、太平洋 战场,李德哈特从战略至战术细节 分析得很到位, 哈特从战略至战术细节, 战场,李德 哈特从战略至战术细节,分析得很到位, 比如德军穿越阿登森林作战的要点、 比如德军穿越阿登森林作战的要点、苏军后期作战的 攻防要点等等,条分缕析。 攻防要点等等,条分缕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里德 哈特 钮先钟译 PPT制作 制作 靳鹏宇
作者
里德哈特
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 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获上尉军衔。战后,因伤病从军 中退役,从事军事研究及写作。先后在报社任军事 、记 者、军事专栏评论员。 1937年出任英国陆军大臣军事顾问。他潜心于军事理论 研究,曾与富勒等人一起提出了战车、机械化步兵和飞 机联合作战的现代战争原理。 他一生著述颇丰,共写下了30多部军事著作和大量论文, 其主要著作有《战略论》、《战略:间接路线》、《第 二次世界大战史》《隆美尔战时文件》等。被奉为“20 世纪的克劳塞维茨”、“军事理论教皇”。
战争的第二阶段
敦刻尔克大撤退 不列颠之战 侵入苏联
意大利地中海发动战争 英国从埃及发起的反攻 英国征服意属东非洲 隆美尔进入非洲
1941年12月日本投入战争 年 月日本投入战争 美国宣战
战争的第三阶段
苏联的潮流转向 太平洋的潮流转向 1943年9月英美联军进入西西里 年 月英美联军进入西西里 诺曼底登陆
钮先钟
钮先钟,1913年 月生, 钮先钟,1913年7月生,江 西九江人,南京金陵大学理学士。 西九江人,南京金陵大学理学士。 曾任《台湾新生报》编辑、 曾任《台湾新生报》编辑、“国 防计划局”编译室主任、 防计划局”编译室主任、军事译 粹社发行人、 粹社发行人、淡江大学欧洲研究 所教授等职。 所教授等职。钮教授是著名的西 方战略研究学者, 方战略研究学者,其一生对中西 方战略的研究,令人敬佩。 方战略的研究,令人敬佩。2004 日钮先钟教授逝世, 年2月7日钮先钟教授逝世,享年 92岁 92岁。
第一个人是丘吉尔, 第一个人是丘吉尔,第二个人是斯大 林,第三个人是希特勒
对于战争
1 战争是残酷的 2 创新、科技是必不可少的 创新、 3 我们向往和平 4 时间 5 演说的重要性
对于生活
快乐的生活
谢谢观赏
二战简介
战前阶段
1936 德国重入莱茵河地区 1939年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1938进入奥地利
英国
给予波兰和罗 争的第一阶段
1939年9月1日,德军侵入波兰 年 月 日 9月3日,英对德宣战 月 日 同日, 同日,法对德宣战 9月17日,苏联红军进攻波兰东疆 月 日
假的战争 -----幻想的冬天 幻想的冬天 占领挪威 -----1940年4月9日德军迅速占领挪威港口 年 月 日德军迅速占领挪威港口 蹂躏西欧 -----5月10号进攻法国 月 号进攻法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