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便秘中西医诊疗及魔芋通便相关研究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40例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40例疗效分析
种 常见 病 , 以排 便 次 数 减少 , 是 排便 困 难, 大便 于燥 为主 要表 现 的 胃肠 道 传输 功 能紊 乱 性 疾 病 , 以女 性 和老 人为多 见。 目 无特 异性 治疗 方 法 。自 20 年来 , 采用 前 07 笔者 针刺 三阴交 穴为 主和 内服西 药 配合 治 疗本 病 4 例 , o 疗效 较好 , 现 报道 如下 。 1 诊 断标 准 持续或 间接持续 三个 月 有 以下 一个 或几 个 症状 者 : 排 便次 ① 数每 3 天少 于 1 ; 排 便 时费 力 困难 ; 排便 呈块 状 或坚 硬 ; 次 ② ③ ④ 排便 后有便 不尽感 ; 便 时有 肛 门 、 肠梗 阻感 ; 便 困难严 ⑤排 直 ⑥排 重时, 需外力 辅助 。
2 临床资 料
治愈 : 天内排便 1 2 次或 每天 1 , 质转润 , 次 便 解时通畅 , 内 短期 无复发。 好转:天内排便, 3 便质转润, 排便欠通畅。 无效: 症状无改善。
5 治疗效 果
连续 治 疗 1 疗 程后 治 愈 3 个 2例 , 转 6例 , 好 无效 2 , 效 例 有 率 9 %。停药后, 5 加强健康宣教 , 嘱患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 食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3 8例疗效观察
白玉仙 ‘ 胡继连 ’
摘 要 : : 中医辨证 配合 西 药治疗 急性痛风 性 关节炎的临床 疗效。 目的 观察 方法 :8 患者均 以四妙撒咖 味 为基 本方 , 3例 随证加 减 , 并配合 西 药消炎痛 片 口 , 用视 角模拟 评分 法( A ) 疼痛程度 。 果 : 1例 , 服 并采 V S评价 结 治愈 8 显效 1例 , 效4 , 3 有 例 无效3 。 例 总有效率9%。患者治疗前 2 VS A 平均评分为8 1 , . 分 治疗后 为2 2 , 9 . 分 与治疗前 比较 , 0 差异 有显著性 意义( 0 ) 结论 : 只∞. 。 5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急性痛风性 关节 炎疗效 显著。 关键 词 : 痛风 性关 节炎 ; 中西 医结合 ; 四妙散 . 中 图分类 号 : 256 I5. t 文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编号 :0 6 0 7 (0 0 0 — 0 6 0 10 - 9 9 2 1 )4 0 3 - 2 近年 来 , 随着 人们 生 活水 平 的 提高 、 生活 方 式 和 饮食 结 构 的 变化 , 的发病 率在 我 国有上 升 趋势 。痛风 在 临床上 以难 治性 痛风 和 顽 固性 著称 , 为 医学难 题之 一 。 已成 笔者 自 20— 08 , 05 20 年 采用 中医辨证和西药治疗相结合 的方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 疗效 显著 , 现结 果报 道如 下 。 1 临床 资料 1 诊 断 标 准 : 照 美 国风 湿病 协 会 19 制定 的诊 断标 准 m . 1 参 97年 和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掰 》 中有关标准: ①急性关节 炎 发 作 1 以上 , 1 内 即达 高 峰 ; 急性 关 节 炎 局 限 于个 别 次 在 天 ② 其它 合并症 , 因急 性发 作而 就诊 。 均 2 治疗 方法 21 .中医 治疗 : 四妙 散加 味 为 基本 方 , 方 : 以 处 黄柏 1g苍术 1g 5、 5、 牛膝 3g薏 苡仁 2 g 桑寄 生 2g 葛 根 2g 秦艽 2g 土茯苓 0、 5、 5、 5、 0、 2g赤芍 2g甘 草 5 。加 减法 : 痛甚 者加 鸡血藤 、 5、 0、 g 疼 元胡 ; 上肢疼 痛 者加 桑枝 、 姜黄 ; 痛 风石 者 加 陈皮 、 有 浙贝母 ; 口干舌 燥 者加 生 地、 麦冬 ; 干 结 , 便 黄赤 者 加 大黄 。每 天 1 , 煎 , 3 大便 小 剂 水 分 次 口服 , 续服 用 2 。 连 周 2 . 医治 疗 : 2西 以消 炎 痛 2 —0 g每 日 2 I服 , 续 服用 3 7 55r , a 次: 1 连 — 关节 ; ③整个关节呈暗红色 ; ④第一跖趾关节肿痛 ; ⑤单侧跗骨关 天 , 缓解 停用 。 症状 节炎急性发作 ; ⑥有通风石 ; ⑦血尿酸增高 ; ⑧非对称性关节肿 2 周后统计疗效 , 同时指导患者多饮水, 禁食高嘌呤类饮食, 痛; ⑨发作可自行停止。 凡具备该标准 6 以上 , 条 并可排除继发性 注 意休 息等 。 痛 风者 即可确诊 。 3 治疗 结 果 1 . 2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来 自本院 20 08年门诊患者, 05 20 共 31 .疗效标准: 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试行 )日 》 拟定 。 3 例 , 3 , 4 ; 龄 2 ̄ 6 , 均 4 .岁 ; 程 2天 治 愈 : 状 完 全 消失 , 节 功 能 恢 复 正 常 , 8 男 4例 女 例 年 67 岁 平 4 5 病 6 症 关 主要 理化 检 查 指标 正 年, 均2 年。 平 . 6 受累关 节跖 趾 2 例 , 关节 9 , 节 3 。 6 踝 例 膝关 例 无 常 。显效 : 要症 状消 失 , 功 能基 本恢 复 , 理化 检查 指标 主 关节 主要 基 本 正常 。 有效 : 要症 状基 本 消失 , 主 主要关 节 功能 和理化检查 指 ・ 四川省彭 山县血 吸虫病 防治站 (280 6o o ) 20 年 l 09 2月 9日收稿 标 有所 改善 。无效 : 疗前 相 比 , 方 面均无 改善 。疼痛 采用视 与治 各

功能性便秘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功能性便秘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功能性便秘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人的饮食结构改变的同时其所面临的生活压力也倍增,在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下功能性便秘已经成为现代人最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中医在对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中更加强调辨证施治与综合治疗,讲求通过内服外用的联合手段滋养整体消化系统,以达到不易复发、治病除根的效果。

在弘扬中医文化传统与探索现代化医学发展的背景下,中医治疗便秘的疗效已经在临床上与研究中获得了普遍认可。

因此,本文此次研究的内容对提高我国医疗现代化水平具有理论性意义,对解决现代人的健康困扰具有现实意义。

1.功能性便秘概述便秘也称“大便难”,在中国传统医学书籍中有较为详实症状与治疗记载,现代医学中对于功能性便秘的表述主要区别于由于消化系统器质病变所带来的便秘症状。

在临床中患功能性便秘的患者的排便间隔将异常延长,且其便质多为干硬或难以成型的状态,这种排便困难所并发的腹痛、口臭、消化不良不仅严重影响病患的日常生活体验,对于发病几率较高且器官功能更为脆弱的老年患者来讲,其在排便过程中甚至存在诱发致命急性疾病的可能,这样极大程度上威胁病患的生命安全。

现阶段的西医治疗主要以药物灌肠或外科手术辅助积便排出为主,只能够临时的为患者缓解病情症状,一旦停止使用药物或饮食不当便秘病情就会再度复发,同时以助泻为主的油类或化学药物将会严重损害肠道内部菌群环境,带来较大的药物依赖性与使用副作用。

中医治疗相比于西医在治疗方案上更为多样,能在诊断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病因进行针对性施方,同时其表里同治的治疗理念也明显降低了刺激性药物使用对患者所造成的机体负担,因此能够给予患者较为良好的治疗体验及最终结果。

1.辨证论治功能性便秘2.1八纲辨证法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是中医辨证的总纲,其概括了各种具体证候的共性内容,反映疾病的基本特点,是临床上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其中“阴”“阳”两纲统领全部八纲,在传统中医体系内为病情提供精准的形容与确切的系统划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目的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方法将入院治疗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259例分为治疗组130例和对照组129例。

对照组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85%与对照组患者的77.52%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可有效的减少患者每次排便所需的时间,及缓解排便难度,临床不良反应少,且长期服药不易产生耐药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慢性功能性便秘;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柏子滋阴润肠汤慢性功能性便秘为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本病起病缓慢,病程一般长达12周。

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本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严重者可诱发多种疾病,如结肠癌、心脑血管疾病等。

本病的治疗较为困难,若治疗不当,则易产生药物依赖性,长期用药则会加重便秘,使之更难治愈[1]。

本文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较为显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3年2月入院治疗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259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诊断结果均符合慢性便秘的相关诊断标准。

排除了因内分泌代谢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肿瘤等引起的慢性便秘;排除了因结直肠器质性病变而引起的便秘;排除合并有心、肝、肺、肾、血液等严重病变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130例和对照组129例。

治疗组男57例,女73例,年龄25~73岁,病程8个月~11年。

对照组男60例,女69例,年龄24~73岁,病程8个月~12年。

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目的观察乳果糖口服溶液联合自拟中药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方法将临床上功能性便秘老年患者23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18例和对照组117例。

对照组患者单纯口服乳果糖溶液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进行治疗,连续用药4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乳果糖口服溶液联合自拟中药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具有标本兼治的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在停药后不易发生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老年功能性便秘;乳果糖口服溶液;自拟中药功能性便秘为老年患者常见的以结直肠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为主的功能性消化系统疾病。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导致肠道器官的功能逐渐退化,大肠萎缩、肠壁变薄、肠张力减弱,引发肠道功能衰弱,消化腺的分泌能力降低,神经敏感性降低,进而使得粪便形成时间增长,以致粪便长时间停留在肠腔内,粪便中包含的水分被吸收,患者产生便意的时间延长,排出的粪便便质较硬,易产生排便不尽感或排便困难[1-2]。

便秘不仅对老年人的生活水平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还可诱发老年性痴呆、结肠癌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本病需及早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

本文采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联合我科室自拟的中药汤剂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功能性便秘老年患者235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实验组118例和对照组117例。

实验组男52例,女66例,年龄55~73岁,病程10个月~7年。

对照组男49例,女68例,年龄54~73岁,病程11个月~7年。

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需大量的饮水,日常饮食以富含纤维素为主,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增加日常的活动量,并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

功能性便秘的中西医治疗新进展

功能性便秘的中西医治疗新进展
,


,
4 例 接 受该 手术 的 患者 术 后 1 年 显 示 较 好 的 治 疗 价 值 7
2
.
功 能性 便秘 不是 单 一 疾病 脑 血管 疾病 密 切 相 关
总 结 中医
1
.
,
与 大肠 癌


乳腺 疾病


面 部色 斑
,


中医 治 疗 辨证 论 治
. .

本 文分 析
汇 集 近几 年相 关文 献
热 秘 者用 泻 热导 滞

阳 虚者
,
使大 便松 软 易排 出 如 硫酸 镁
,
如 果胶
,

车பைடு நூலகம்前草 等


用 温 阳 润肠 通 便
方 药 有 黄茂 汤 加 减
以六
,
1 2
盐类 泻 剂


硫酸 钠等
此 类 药 物 进入肠 道 后
,
磨 汤 加减 等
.
不 易被 吸 收
.
通 过 形 成 高渗盐 溶液
阻 止 肠 道 水 分吸 收
效 优 于 后者
. .

漫传输 型 便 秘治 疗疗 效肯 定
者 应该 忌 用
.
但是 对 于 心 律 失常 或严 重冠 心 病 患
,
2 3 2
电针 疗 法

有 研 究 者 将 患 者 分 为 电针 组 和 对 照 组


针 于长 强穴 微 生 态制 剂含 有 生 理 性 细 菌

次骼 穴
中修 穴
,
,
对 照 组 口 服 聚 乙二 醇

姚树坤教授中西医思维及功能性便秘治疗经验总结

姚树坤教授中西医思维及功能性便秘治疗经验总结

姚树坤教授中西医思维及功能性便秘治疗经验总结随着现代工业化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们面临着便秘的问题。

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其对于治疗便秘方面,还有着很多的局限性。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中医在便秘的治疗方面,成为了许多医生和患者的选择。

作为一名中西医结合医生,我认为中西医思维结合,在治疗便秘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姚树坤教授在中西医思维及功能性便秘治疗经验总结,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一、中西医思维结合中西医思维结合是一种用中西医的方法和理论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这种方法融合了中医的经验和西医的理论,以达到更好的疗效,使治疗的范围更广泛,更加综合。

在中西医思维结合的治疗中,医生常常采用中药和西药相结合、针灸和推拿相结合、康复训练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等方法,来治疗不同的病症。

对于治疗便秘的患者,中西医思维结合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便秘的原因,例如改善饮食习惯、增加运动、调节身体的生理节律等等。

在这种方法中,医生不单单是依据症状给予简单的药物或手术治疗方法,更多的是从疾病造成的根本原因着力。

这种方法既可以针对便秘的症状进行治疗,也可以在便秘的原因上下功夫,更加全面地治疗患者的病情。

二、功能性便秘中的中西医思维功能性便秘是指在排除了其他特异性病因的情况下,大便排泄不畅,甚至长时间不能解便的病症。

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的医生和病人都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

姚树坤教授认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功能性便秘的治疗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

1.调整饮食中西医思维结合中,饮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治疗方法。

对于便秘患者来说,合理的饮食可以调整肠胃功能,帮助排泄。

姚树坤教授认为,膳食纤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饮食元素,可以帮助增加肠道蠕动,增加大便的水分含量,从而起到促进排泄的作用。

此外,合理的饮食结构也可以增加大便的体积,帮助肠道自然排泄。

因此,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是非常有益的。

2.针灸针灸是中医疗法的一种,可以通过针刺来刺激穴位,以达到治疗作用。

功能性便秘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功能性便秘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功能性便秘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引言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大便干硬、排便时间过长、排便不畅等症状。

该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诊疗已经成为功能性便秘治疗的重要方式,该方法综合利用中医、西医、营养学等多方面知识,在诊断和治疗上取得了显著效果。

本文主要探讨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在功能性便秘诊疗中的应用。

一、功能性便秘的病因与临床表现1.病因功能性便秘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饮食不合理、生活环境不良、精神因素、人体内分泌失调等。

此外,医生AKPB通过针灸治疗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西医方面认为,功能性便秘也可能与肠道的肌肉收缩和神经控制障碍有关。

2.临床表现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表现较为明显,主要包括排便不畅、排便时间过长、大便过干、过硬、便秘日久不愈等,严重者甚至还会出现腹痛、腹泻、肛门疼痛等症状,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二、中西医结合诊疗在功能性便秘中的应用1.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方法很多,包括针灸、推拿、艾灸等。

其中,针灸治疗便秘表现较为突出,针灸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经络和脏腑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方面发挥治疗作用,现在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2. 西医治疗西医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口服药物、灌肠、手术等。

其中,口服药物治疗便秘最为常见,如缓泻剂、泻药等,但是这些药物往往存在着副作用,长期使用还可能导致依赖性。

3. 营养学调理营养学调理是功能性便秘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摄入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包括多吃水果和蔬菜、少吃油腻食物和快餐等。

4. 中西医结合诊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众多功能性便秘已经成为临床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综合利用中西医知识,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诊断和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方法: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和西医病因病机分析,对患者进行综合诊断。

(2)针灸及电针治疗:通过针灸或者电针刺激经络和穴位,调节人体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达到治疗便秘的目的。

功能性便秘(气虚肠燥证)中医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

功能性便秘(气虚肠燥证)中医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

功能性便秘(气虚肠燥证)中医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气虚肠燥证)的有效方案,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

旨在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安全、经济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二、研究背景: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较高。

在功能性便秘中,气虚肠燥证属于常见的证型之一。

气虚指气血不足,无力输送食物,肠道失去正常蠕动运动等,一般呈现为腹部胀满、腹泻等症状;肠燥则指肠道干燥,肠道内的粪便难以排出。

芪汁丸、四君子汤等方剂在临床治疗气虚肠燥证具有较好的疗效。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选取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气虚肠燥证患者进行测试,分成两组,一组给予中药治疗,另一组给予传统西药治疗。

治疗期为六个月,分别记录患者的总有效率、缓解率、治愈率、复发率等指标,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优劣。

四、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以功能性便秘为主要表现,明确为气虚肠燥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将被随机分组。

2.研究设计:采用随机、对照、单盲实验的设计方法,将符合条件而愿意参加试验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

3.研究方法:中药治疗组:选用芪汁丸、四君子汤等中药复方治疗,每剂3克,每日3次,连服6个月。

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如大肠清、润肠丸等)。

5.数据统计分析: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缓解率、治愈率、复发率等指标上的差异,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优劣。

六、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寻找更为有效、安全、经济的治疗功能性便秘(气虚肠燥证)的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病痛。

同时,为中医药在治疗功能性便秘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临床数据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性便秘中西医诊疗及魔芋通便相关研究
发表时间:2015-08-18T11:49:03.620Z 来源:《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作者:张红1李敏1李德志1冯培民2(指导)[导读] 1.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2009级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便秘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和慢性病,分为排空迟缓型、功能性出口梗阻型和合并或混合型[1]。

张红1李敏1李德志1冯培民2(指导)(1.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2009级四川成都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四川成都610072)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98-01【关键词】功能性便秘;中西医;魔芋。

便秘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和慢性病,分为排空迟缓型、功能性出口梗阻型和合并或混合型[1]。

目前在肠道门诊中约有5.0%.10.0%的人因便秘就诊,其特点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多,寒冷、贫困的地区及偏远的农村地区居多[2]。

1.西医:排便中需满足肠内有能够刺激肠壁产生正常蠕动的内容物,包括适当的饮食量及纤维素,并有足够的水分[胃肠道无梗阻,消化、吸收、蠕动功能正常;正常的神经反射,即直肠黏膜受粪便充盈扩张的机械性刺激,产生冲动,经盆腔神经、腰骶脊髓传入大脑皮层,又经传出神经将冲动传出,使直肠收缩,肛门括约肌松弛,腹肌及膈肌收缩而将粪便排出肛门。

便秘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引发冠心病引起心肌梗死、有毒物质回吸收引起肝肾及其他脏器损伤、痔疮肛裂、心理社会功能如躯体变化、焦虑、病态行为、感情障碍等。

[3]有研究表明男性(21%)认为肠道蠕动减慢就是便秘,女性(41%)这种观点是男性的两倍。

[4]严重的便秘会引起腹胀、腹痛、肛门直肠等不适,IBS.C的患者腹痛常在解便后缓解。

[5]常用通便药物:润滑性泻药[溶剂型泻药;刺激性泻药;渗透性泻药;直肠导泻药。

2.中医:现代各医家对该病见解各异,王业皇[6]认为便秘是一种症状,不适独立的疾病,与阴阳、脏腑、气血等相关[王垂杰[7]认为气血阻滞或热胜伤津或阴津不足或气血不足或阴寒凝结导致大肠传导失常[周福生[8]认为分虚实两面,实为邪滞肠胃、壅塞不通,虚为肠失温润、推动无力,虚实之间可以转化[李德新[9]认为胃热过盛、脾肺气虚、肝气郁结、肾阴不足、肾阳不足等而致。

经过辨证论治治疗功能性便秘后的效率显著优于非辨证的治疗[10]。

中医诊疗共识[11]及慢性便秘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12]可分为:肝脾不调证、肺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阴虚证。

中医针对便秘治疗可分清热、润肠、活血等,特色如针灸、腹部烫蕴针灸、腹部穴位敷贴及按摩等临床证实疗效较好,但易反复。

3.魔芋通便研究:膳食纤维在功能性便秘的治疗、维持及减少复发的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魔芋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性味辛寒,具有宽肠通便,化痰软坚,消肿散结,解毒止痛等功效。

魔芋中含有大量葡甘聚糖,具有强吸水性,能吸收自身体积80-120倍的水分,使大便体积增大,刺激肠壁,增加肠道的蠕动,使得粪便排出顺畅,为治疗功能性便秘寻找新的突破点,且该物质是一种优良的低热量、低脂肪、高纤维素等水溶性的膳食纤维,具有润肠通便等功能。

[13]试验表明魔芋中的KGM能增加动物肠道功能,并能抑制小肠对水分的吸收和使肠壁水分被吸收进肠道,进而软化大便。

[14]谭杨等试验表明魔芋KGM可明显提高便秘小鼠的小肠推进率,缩短首次黑便时间,增加6h排便量,对抗复方地芬诺酯抑制肠道推进作用和便秘作用,认为KGM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的作用[15]。

现今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进食较少的纤维素食物、低热量饮食、液体摄入减少或是饮用较多咖啡、茶叶,本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魔芋冲剂主要材料是魔芋,属于可食用类材料,对肝肾功能及其他脏器无损伤,便于长期的服用,可开发成新中成药。

参考文献[1]中华中医学会,功能性便秘的诊疗指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7):127.128。

[2]艾卫民.便秘诊治的相关概念及药物选择[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20(8):88.89。

[3]李敏、段晓霞等,脑卒中患者口服石蜡油干预便秘发生疗效观察[J],实用全科医学,2007,5(9):834.835.[4]WALTERS,HALLBOOKO,GOTTHARDR,etal,ApopulationbasedstudyonbowelhabitsinaSwedishcommunity:prevalenceoffaecalinconfienceandcon dtipation[J],ScandJGastroenterol.2002.37(8):911。

[5]WeinlandSR,MorrisCB,HuY,etal,Characterizationofepisodesofirritablebowelsyndromeusingecologicalmomentaryassessment[J],AmJGastroenterol,2011,106(15):1813.1820.[6]蒋进广,章阳,王业皇治疗便秘经验[J],山西中医,2010,26(8),9.10。

[7]汤立东,王垂杰,王垂杰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3):108.109.[8]黄邵刚,周福生,周福生教授论治便秘经验[J],中医药学刊,2002,20(5):583.584.[9]鞠庆波,李德新治疗便秘临床经验[J],世界中医药,2010,5(6),400.401.[10]李琰.中医药辨证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的荟萃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3):207.[11]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慢性便秘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北京中医药,2011,30(1):30.[1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便秘病(便秘—结肠慢性传输型)中医诊疗方案(实行)[S]。

2011:407。

[13]夏宇,邓学良,周文化等,魔芋淀粉研究进展[J],粮食与油脂,2013,26(6):9.12.[14]黄琼.魔芋葡甘聚糖的药理作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25[1],85.86.[15]谭杨.魔芋低聚甘露糖通便功能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3653.36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