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站技术资料申报表汇总
技术资料申报表

非静止轨道空间电台(星座)技术资料申报表⑥链路数据EH :空间探索空间电台;EK :空间跟踪空间电台;EI :卫星移动业务的空间电台; EM :卫星气象的空间电台; EN :卫星无线电导航业务的空间电台; E0:卫星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的空间电台;ES :卫星间业务电台; EV :卫星广播业务的空间电台 (电视); QT :其他。
。
若为星座系统,则不填填表说明此表适用于申请设置非静止轨道的空间电台时填写。
若为星座系统,则需填写表中“②、③”两栏关于星座系统的 信息,若为单颗卫星,则不需填写“②、③”栏数据。
表右上角的“ NGSO___”_,系指“技术资料申报表编号” ,由用户填写或者由无线电管理机构指导用户填写。
当用户 需要修改已设台站的数据时,必须使新填表格中的技术资料申报表编号与原技术资料申报表中的该栏编号相同;当 用户需要增加已建网络中的台站时,本栏则按原编号顺序延续编号。
“申请表编号”栏,系指申请设台时“无线电台站设置申请表”的编号。
新设台站时由无线电管理机构填写此栏, 变更已设台站数据或者在已建网络中增加台站时,时由用户填写原有台站的申请表编号。
“操作者名称”栏,填写卫星(座)实际操作者的名称。
“星座数据”中的“卫星网络名称”栏,系指按照星座在国际电联公布的网络名称(注意与申报电联的资料一致) 若为单颗星则不填此项。
“轨道平面的倾角”栏,系指从北极望南极看,逆时针运动的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升交点赤经”栏,系指在赤道平面从春分点至卫星南北跨越赤道平面点方向,进行逆时针测量的轨道平面的升交 点的赤经。
近地点幅角”栏,系指轨道平面内升交点到近地点的角度。
“主半长轴”栏,系指轨道长轴的一半。
“每轨道平面卫星数”栏,请在“ /”的左侧填写平面上主用卫星数量, “/”的右侧填写平面上备用的卫星数量。
“卫星名称”栏,系指对外公布的商业名称。
英文名称则填英文,中文名称填写中文,若都有则分别填写在此栏中。
直放站技术资料申报表.doc

直放站技术资料申报表2006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制直放站技术资料申报表填表说明1.本表用于各类室外无线通信直放站,填写移频直放站时需提供频率使用批准文件,一个直放站填一张表。
凡新设直放站或变更已设直放站站址、频率或功率等核定项目时均应填写此表,并在“新设”或“变更”栏相应的“□”内填写“√”号。
2.此表右上角的“D____”,表示“技术资料申报表表号”,“D”后由4位数字组成。
此栏由用户填写或者由无线电管理机构指导用户填写。
当用户需要修改已设直放站的数据时,必须使新填表格中的技术资料申报表编号与原技术资料申报表中的该栏编号相同。
3.“申请表编号”栏,系指申请设台时“无线电台(站)设置申请表”的编号。
新设台(站)时由无线电管理机构填写此栏,更改已设台(站)数据时由用户填写原有台(站)的申请表编号。
4.“台站名称”栏,填写直放站的具体名称,最多不超过15个汉字。
5.“台站地址”栏,填写所设置直放站所在地的详细地址。
本栏也可填写直放站附近有代表性的地名或建筑物。
6.“地理坐标”栏,系指该直放站所在地的地理经纬度,秒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例如:东经118°18′53.4″。
7.“海拔高度”栏,系指该直放站所在地的海拔高度,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8.“直放站类型”栏,系指直放站的技术类型,在“宽带”或“窄带“栏相应的“□”内填写“√”号。
9.“服务半径”栏,系指该直放站能满足用户接收质量要求的圆形服务区域的半径值,单位是m,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10.“通信对象的基站编号:”栏,系指作为直放站信号馈入源的基站编号。
11.“上行方向”是指直放站与基站的通信方向;“下行方向”是指直放站与手机终端等的通信方向。
12.“信道带宽”栏,系指每信道的带宽值,单位是MHz或kHz,在相应的“□”内填写“√”号。
13.“发射频率”和“接收频率”栏,上行方向填写直放站对基站发射和接收的中心频率。
下行方向填写直放站对手机终端发射和接收的中心频率。
7.标准文本-30MHz以下无线电台(站)技术资料申报表

30MHz以下无线电台(站)技术资料申报表
国无管表3 H______
2006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制
陆地移动电台技术资料申报表
2006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地面固定业务台(站)技术资料申报表
国无管表5 TF___
地球站技术资料申报表
国无管表6 E_______
2006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制
广播电台技术资料申报表
国无管表7 B_______
2006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制
雷达站技术资料申报表
2006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制
直放站技术资料申报表
国无管表12 D ___
2006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制
无线电台(站)技术资料申报表
国无管表13 V________
2006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制
移动地球站技术资料申报表
国无管表14 ME_______
2006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制
公众移动通信基站设置使用申请表编号:。
无线电台(站)设置审批流程图

各类无线电业务技术材料要求
(一)微波站
1、申请书(原件1份、打印盖章);
2、《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表》(国无管表2,1份);
3、《微波站技术资料申报表》(国无管表5,1份);
4、站址电磁环境测试报告
5、微波站技术方案及有关参数:提交为适应电磁兼容分析计算所需要的技术参数(包括设置微波电路的理由、通信任务、通信容量、调制方式、拟使用的频段、拟建微波电路的路由图和各微波站的站址、经纬度、天线高度等);
6、操作人员业务技能和操作资格证(复印件1份,验原件)、台(站)管理措施(1份、打印盖章)。
无线电台(站)技术资料申报表

2006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制30MHz以下无线电台(站)技术资料申报表填表说明1.本表用于除广播电台、船舶电台、航空器电台和营救电台之外的各类30MHz以下的无线电台(站)。
凡新设无线电台(站)或变更已设台(站)站址、频率或功率等核定项目时均应填写此表,并在“新设”或“变更”栏相应的“□”内填写“√”号。
注:省级无线电管理部门只受理发射功率在15W以内的短波电台,15W以上由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受理。
2.本表中所有频率共用一幅天线;当多个频率使用多幅天线时,应分别填写,对应某一天线的所有频率填写在一张表上,对应另一天线的所有频率填写在另一张表上,且资料表表号不同。
3.此表右上角的“H____”,表示“技术资料申报表编号”,“H”后由4位数字组成。
当用户需要修改已设台(站)的数据时,必须使新填表格中的技术资料申报表编号与原技术资料申报表中的该栏编号相同。
4.“申请表编号”栏,系指申请设台时“无线电台(站)设置申请表”的编号。
新设台(站)时由无线电管理机构填写此栏,变更已设台(站)数据或者在已建网络中增加台(站)时,由用户填写原有台(站)的申请表编号。
5.“台(站)类别”栏,系指所设置的无线电台(站)的类别,可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AL 航空无线电导航陆地电台AM 航空无线电导航移动电台AT 业余电台AX 航空固定电台FA 航空电台FB 基站FC 海(江)岸电台FH 30MHz以下的固定电台FP 港口电台FS 专为生命安全而设的陆地电台LB 便携台LC 车载台LR 无线电定位陆地电台LS 手持台MR 无线电定位移动电台MX 用于气象资料传输的固定电台NL 水上无线电导航陆地电台OD 海洋数据电台OE 海洋数据询问电台PK 用于新闻传输的固定电台RA 射电天文电台RD 雷达RM 水上无线电导航移动电台SM 气象辅助电台SS 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电台TA 卫星业余业务空间操作地球站TD 空间遥令地球站TF 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固定地球站TH 空间研究业务地球站TK 空间跟踪地球站TR 空间遥测地球站TW 卫星地球探测业务地球站JT 其他电台,是以上所列台(站)类别中未包括的电台。
无线电台站技术资料申报表

无线电台(站)技术资料申报表国无管表13 V________2006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制无线电台(站)技术资料申报表填表说明1.本表用于除30MHz以下无线电台(站)、陆地移动电台、地面固定业务台(站)、地球站、广播电台、船舶电台、航空器电台、雷达站、蜂窝无线电通信基站、直放站、移动地球站和空间电台之外的各类无线电台(站)。
凡新设无线电台(站)或变更已设台(站)站址、频率或功率等核定项目时均应填写此表,并在“新设”或“变更”栏相应的“□”内填写“√”号。
2.此表右上角的“V_____”栏,表示“技术资料申报表编号”,“V”后由4位数字组成。
此栏由用户填写或者由无线电管理机构指导用户填写。
当用户需要修改已设台(站)的数据时,必须使新填表格中的技术资料申报表编号与原技术资料申报表中的该栏编号相同。
本申报表按天线填写,即一幅天线填写一张技术资料申报表。
3.“申请表编号”栏,系指申请设台时“无线电台(站)设置申请表”的编号。
新设台(站)时由无线电管理机构填写此栏,变更已设台(站)数据或者在已建网络中增加台(站)时,由用户填写原有台(站)的申请表编号。
4.“台站名称”栏,填写无线电台(站)的具体名称,最多不超过15个汉字。
5.“台站类别”栏,系指无线电台(站)的分类,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AL 航空无线电导航陆地电台AM 航空无线电导航移动电台AT 业余电台AX 航空固定电台FA 航空电台FC 海(江)岸电台FD 航空移动业务航空电台(R)FG 航空移动业务航空电台(OR)FP 港口电台FS 专为生命安全而设的陆地电台FV 30~1000MHz的固定电台LR 无线电定位陆地电台MR 无线电定位移动电台NL 水上无线电导航陆地电台OD 海洋数据电台PK 用于新闻传输的固定电台RA 射电天文电台SM 气象辅助电台SS 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电台JT 其他电台:是以上所列台(站)类别中未包括的电台。
当需要标明主台(站)、属台时,可在“台(站)类别”的代码后填写(M)表示主台(站)。
附录2业余无线电台技术资料申报表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制
业余无线电台技术资料申报表填表说明
.本表用于除卫星业余业务空间业余无线电台外的所有业余无线电台。
凡新设业余无线电台或变更已设台表中所核定项目
时均应填写此表,并在“新设”或“变更”栏相应的“□”内填写“V”号。
•“地理坐标”栏,系指该站所在地的地理经纬度,秒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例如:东经°'〃。
•“工作频段”和“最大发射功率”栏,凡在该频段内具备发射能力的,则在相应的“□”内填写“V”号,并在对应的栏中填写最大发射功率。
•“设备型号”栏,系指发信机或收发信机的设备型号,应与型号核准证中的设备型号一致。
若为自制设备,请注明“自制设备”,并附完整的设备技术资料。
•“型号核准代码”栏,系指无线电发射设备经过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型号核准后,获得的唯一代码。
自制设备请注明“自
制设备”。
.如新增、变更或停用设备数据较多、表格正面填不下,可继续填写在反面的“③新增或变更设备数据(续前页)”和“④ 停用设备数据(续前页)”中。
(完整版)30MHz以下无线电台(站)技术资料申报表

30MHz以下无线电台(站)技术资料申报表①台(站)数据申请表编号台(站)类别□新设□变更台(站)名称工作时间/台(站)地址工作方式□单工□半双工□双工地理坐标东经O / 〃北纬O f ff海拔高度m 设备数量启用日期年月日②设备和频率数据序号设备型号型号核准代码设备出厂号设备生产厂家发射功率自动选频□W □kW □是□否□是□否□是□否序号发射频率(kHz)接收频率(kHz)工作时段必要带宽(kHz)发送信息类型调制方式呼号------③天线数据天线类型天线型号极化方式天线生产厂家最大增益dBi天线距地面咼度m最大辐射方位角O射线仰角范围° / °垂直方向图(另附)水平方向图(另附)国无管表3 H _____④馈线数据型号长度m 馈线系统总损耗dB⑤通信对象数据通信对象的无线电台(站)申请表编号或名称通信对象的无线电台(站)技术资料申报表号生产厂家备注表号/2006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制30MHz以下无线电台(站)技术资料申报表填表说明1. 本表用于除广播电台、船舶电台、航空器电台和营救电台之外的各类30MHz 以下的无线电台(站)。
凡新设无线电台(站)或变更已设台(站)站址、频率或功率等核定项目时均应填写此表,并在“新设”或“变更”栏相应的“□” 内填写号。
2. 本表中所有频率共用一幅天线;当多个频率使用多幅天线时,应分别填写,对应某一天线的所有频率填写在一张表上,对应另一天线的所有频率填写在另一张表上,且资料表表号不同。
3. 此表右上角的“ H___表示“技术资料申报表编号” ,“H”后由4位数字组成。
当用户需要修改已设台(站)的数据时,必须使新填表格中的技术资料申报表编号与原技术资料申报表中的该栏编号相同。
4. “申请表编号”栏,系指申请设台时“无线电台(站)设置申请表”的编号。
新设台(站)时由无线电管理机构填写此栏,变更已设台(站)数据或者在已建网络中增加台(站)时,由用户填写原有台(站)的申请表编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波站技术资料申报表(国无管表5)1、此表右上角的“技术资料申报表编号”栏由设台用户填写。
*2、“网络编号”(1)新设网时,此栏不填,有系统自动生成;(2)对已设网进行增设台站、更改参数等操作时,有用户填写。
3、“台站名称”*当网内有一个以上台站时,必须按顺序在台站名称前加上“01、02、03…”等序号。
4、“台站地址”*必须有地市名称,如“**市**县”,以便于进行统计。
5、可搬动的微波站需在“台站地址”栏内填写“AC”。
6、“台站类别”*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MB分路站ME 终端站MD有线电视传输微波站MH枢纽站RS中继站CS 心站US用户站7、“站别”*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H 高站 (接收频率高于发射频率)L 低站 (接收频率低于发射频率)8、“站代号”*指该微波站在所属微波通信系统(电路)中的排序号。
9、模拟微波通信系统在“传输容量”栏内填写每波道传输的电话路数或话路信道数(点对多点系统),单位是路;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和扩频通信系统在此栏内填写每波道的传输速率,单位是Mbit/s。
*10.“信息速率”指扩频通信系统中被传送信息的比特率,单位是kbit/s。
11.“调制方式”*填写该系统具体的调制方式。
调制方式示例:FM 调频BPSK二相相移键控QPSK四相相移键控8PSK八相相移键控16QAM 16 进制正交调幅32QAM 32 进制正交调幅64QAM 64 进制正交调幅128QAM 128进制正交调幅256QAM 256进制正交调幅12、“网络启用日期”*指该通信网正式启用的时间。
13、“台站启用日期”*指该台站正式启用的时间,同一通信网内的各个台站启用日期有可能不同,如增设台站。
14、“缴费单位”当全网只有一个缴费单位时,无须填写;当有多个缴费单位时,填写该站的缴费单位名称。
15、“方向”*根据通信方向在相应空格内填写方向号。
16、“波道间隔”*指所用微波通信设备的射频波道配置中的相邻交叉极化波道间隔值。
17、“通信方位”*指自真北(沿顺时针方向)起算的天线最大辐射方向的方位角。
电路代号相同的多个通信方向的微波站可用续表填写其它方向上的“通信方位”、“相邻站号”和“相邻站距”栏。
若用无方向性天线需在此栏内填写“ND”。
18、当“发射频率”和“接收频率”栏在填写频带值时,应在上一行空格内填写频带的下限频率,在下一行空格内填写频带的上限频率。
19、“M/G”*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M表示 300 MHz < f < 10000 MHzG表示 f > 10 GHz20、“极化”*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H 水平线极化V 垂直线极化CR右旋圆极化CL左旋圆极化QT 其它极化方式21、“发射标识”*按填写无线电发射的发射特性。
由九位字符组成;前四位表示必要带宽值,第五至第七位表示发射类别的基本特性,第八位、第九位表示发射类别的附加特性。
详见国标或《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使用指南》,发射标识示例:3M70F8EJF 60路频分复用模拟无线电接力系统18M0F8EJF 960路电话/彩色电视模拟无线电接力系统26M0F8EJF 1800路电话/彩色电视模拟无线电接力系统4M10G7DBT 30路(基群)BPSK调制时分复用数字无线电接力系统25M8G7DDT 480路(三次群)QPSK调制时分复用数字无线电接力系统52M2WXD 1920路16QAM调制数字无线电接力系统22、“主/备”*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P 表示主用波道 B 表示备用波道23、表中所列高度值、站距值、方位值、功率值、门限电平值、中频带宽值、噪声系数值、天线直径值、天线增益值和馈线系统最低损耗值均要求填写到小数点后一位;传输容量(Mbit/s)值、波道间隔和信息速率值均要求填写到小数点后两位。
24、“发射功率”*指发射机的输出功率,单位是dBm。
并在功率值前选择填写以下功率标志代码:X 峰包功率Y平均功率Z 载波功率25、“门限电平”、“接收机中频带宽”和“接收机噪声系数”按生产厂商提供的数据填写。
26、当采用空间分集技术时, 在天馈线数据中需填写分集天线的数据。
27、“天线类型”*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CA抛物面天线CB 双反射面天线CC喇叭抛物面天线CD潜望镜天线CE喇叭天线CF赋形天线CT其它类型天线28、“天线增益”*指天线最大辐射方向的各向同性增益(Gi),单位是dBi。
29、“天线距地面高度”*指天线馈电点至地面的高度。
30、“馈线系统最低损耗”指微波收发信机输出端至天线输入端之间所有器件的总插入损耗的最低值。
31、“天线方向性图”按以下两种情况选择填写:(1)填写实测天线方向性图图号或给出计算公式的附件号。
(2)按《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使用指南》填写供参考的天线方向性图的代号。
32、当同一方向上波道数多于6或同一系统中通信方向多于2时,需再填一张此种表附后,其编号与该表编号相同,并在该表“有续表否”栏内填写续表数量。
微波培训资料E1的一个时分复用帧(其长度T=125us)共划分为32相等的时隙,时隙的编号为CH0~CH31。
其中时隙CH0用作帧同步用,时隙CH16用来传送信令,剩下CH1~CH15和CH17~CH31 共30个时隙用作30个话路。
每个时隙传送8bit,因此共用256bit。
每秒传送8000个帧,因此PCM一次群E1的数据率就是2.048Mbit/s。
1、一条E1是2.048M的链路,用PCM编码。
2、一个E1的帧长为256个bit,分为32个时隙,一个时隙为8个bit。
3、每秒有8k个E1的帧通过接口,即8K*256=2048kbps。
4、每个时隙在E1帧中占8bit,8*8k=64k,即一条E1中含有32个64K。
天线半功率角:指天线覆盖范围***率下降一半这个范围的天线角度。
半功率角可以看成天线主要的覆盖角度。
水平平面的半功率角(H-Plane Half Power beamwidth)45°,60°,90°等)定义了天线水平平面的波束宽度。
角度越大,在扇区交界处的覆盖越好,但当提高天线倾角时,也越容易发生波束畸变,形成越区覆盖。
角度越小,在扇区交界处覆盖越差。
提高天线倾角可以在移动程度上改善扇区交界处的覆盖,而且相对而言,不容易产生对其他小区的越区覆盖。
在市中心基站由于站距小,天线倾角大,应当采用水平平面的半功率角小的天线,郊区选用水平平面的半功率角大的天线。
垂直平面的半功率角(V-Plane Half Power beamwidth):(48°, 33°,15°,8°)定义了天线垂直平面的波束宽度。
垂直平面的半功率角越小,偏离主波束方向时信号衰减越快,在越容易通过调整天线倾角准确控制覆盖范围。
水平极化(horizontal polarization):馈源矩波导长边与地面垂直的极化波称为水平极化波。
其电场方向与大地相平行。
垂直极化(vertical polarization):无线电波的极化,常以大地作为标准面。
馈源矩波导长边与地面平行的极化波称为垂直极化波。
其电场方向与大地垂直。
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ISDN)是一个数字电话网络国际标准,是一种典型的电路交换网络系统。
误码率(BER:bit error ratio)是衡量数据在规定时间内数据传输精确性的指标。
误码率=传输中的误码/所传输的总码数*100%。
如果有误码就有误码率。
劣化分:具有劣与1*10¯⒍的误码率差错块:其中一个或多个比特差错的块。
严重误码秒:少于0.2%1钟时间间隔,具有劣与1*10¯3的误码率。
<0.002误码秒:(ES)少于8%1分钟时间间隔,具有任何的误码(等效于92%无误码秒)。
<0.08误码秒比(ESR):在固定测量时间周期内可用时间内的ES对总的秒数之比。
严重误码秒比(SESR):在固定测量时间周期内可用时间内的SES对总的秒数之比。
块:块是一组与通道有关的顺序比特集,每一比特属于且仅属于一个块。
顺序比特在时间上可以是不相邻的背景差错(BBE):不作为SES的一部分的一个差错块。
背景差错率(BBER):在一个固定的测量时间间隔内,背景差错(BBE)与可用时间的总块数之比。
总块数的计数不包括SES期间的所有块。
载噪比:接收机输入端载波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
载干比:接收机输入段载波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
误比特率: 在特定的一段时期内,所接收到的信息比特的误差数目与所传送的信息比特总数之比。
转折角:在一个微波站上,对相邻的前、后两个微波站的通信方向的水平夹角。
分支角:从一条线路分支处另一条线路时,支线线路与原有线路在进行分支的微波站上的天线轴线之间的水平夹角。
数字通信网:指数字传输与交换,在两个或多个规定点之间提供数字连接、实现数字通信的数字节点和数字通道的集合数字微波系统是数字通信网的数字通道之一,适用于传输数字电话业务和非电话业务。
每个射频波道容量大于二次群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高级假设参考数字通道,其长度为2500Km。
每个射频波道容量大于二次群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中级假设参考数字通道,其最大基本长度为1250Km。
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用户级假设参考数字通道长度为50Km。
数字微波系统的容量,按其总比特率数值可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每个波道总比特率大于100Mbit/s的系统称为大容量数字微波系统;每个波道总比特率大于10Mbit/s小于100Mbit/s的系统称为中容量数字微波系统;每个波道总比特率小于10Mbit/s的系统称为小容量数字微波系统。
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线路接力段的断面根据地形、气候等电波传播条件,可分为四种类型:A型其断面由山地、城市建筑或两者混合组成,中间无宽敞的河谷和湖泊。
B型其断面由起伏不大的丘陵地带组成,中间无宽敞的河谷和湖泊。
C型其断面由平面、水网较多的区域组成。
D型大部分跨越水面或海面的电路。
微波接力段的断面应尽量选择A型和B型,避免或尽量减少C型或D型。
站距较长或较短的接力段应采取技术措施,以保证接收机输入口的自由空间接收电平与标称接收电平值之差不超过3dB。
空间分集接收是克服电波衰落现象的有效措施之一,分集天线垂直间距的确定原则:对于地面反射系数大于等于0.5的平滑地面路径,以克服K型衰落为主;对于地面反射系数小于0.5的山区及地面起伏较大的路径,以克服波导型衰落为主。
NMS: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意思是网络管理系统,简称网管。
告警,性能,配置,安全,计费是网管的五大功能。
TMN: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Network Model的缩写,意为电信管理网EIRP(Effective Isotropic Radiated Power)也称为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它的定义是地球站或卫星的天线发送出的功率(P)和该天线增益(G)的乘积,即:EIRP=P*G微波设备的工作频段越高,雨衰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