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工艺!
成套开关柜二次布线工艺(二)2024

成套开关柜二次布线工艺(二)引言:成套开关柜二次布线工艺是在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对于电能的传输和配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成套开关柜二次布线工艺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工艺,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正文:1. 规划布线- 评估电力系统需求:根据系统负荷需求和用电设备特点,评估所需开关柜的数量和容量,确保满足电力系统的需求。
- 确定布线路径:根据用电设备的位置和布局,确定合适的布线路径,避免干扰和混乱。
- 确定布线方式:根据需求和空间限制,选择合适的布线方式,如单级布线、双级布线或环网布线等。
2. 准备工作- 确定线缆规格和材质:根据布线需求和电流负载,选择合适的线缆规格和材质,确保电能传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 走线槽和桥架的安装:在布线路径上安装走线槽和桥架,固定线缆并保护其免受外界损坏。
- 跳线和连接器的准备:根据布线需求,准备好所需的跳线和连接器,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进行布线- 连接电源:将主电源与开关柜连接,确保电能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进行分支布线:根据需求,将主电源与各个用电设备之间进行分支布线,确保每个设备都能够得到正常供电。
- 进行回路布线:根据系统布线路径,依次进行回路布线,确保电能传输的闭合和循环。
4. 进行接线和连接- 接线端子的连接:根据系统要求,正确连接开关柜中的接线端子,确保电能传输的畅通和稳定。
- 检查连接质量:对每个接线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接线牢固、无松动和导电良好。
- 进行接地连接:对开关柜进行接地连接,确保安全和防止静电积聚。
5. 进行测试和调试- 高低频测试:进行高低频测试,检查线路的传输性能和电能质量,确保符合规范和要求。
- 故障检测和排除: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任何故障和问题,及时进行检测和排除,确保系统工作正常。
- 安全标志和标识:对成套开关柜进行安全标志和标识,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事项和操作要求。
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工艺(一)2024

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工艺(一)引言概述:电气控制柜作为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常运行离不开合理的回路布线工艺。
本文将从布线工艺的角度出发,分析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的相关内容,包括线缆选择、回路设计、接线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气控制柜的布线工艺。
正文:一、线缆选择1.1 考虑工作环境:根据不同工作环境的需求,选择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要求的线缆。
1.2 电流容量选择:根据回路所需的电流容量确定线缆的截面积,避免线缆过载或电流不足的情况。
1.3 绝缘材料选择:根据使用环境和安全要求选择合适的线缆绝缘材料,确保线缆的绝缘性能。
二、回路设计2.1 需求分析:明确回路的功能和要求,综合考虑设备连接、信号传输等因素,进行回路设计。
2.2 回路划分:根据设备的功能和控制要求,将回路分为不同的部分,进行细化设计。
2.3 回路连接方式:根据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如并联连接、串联连接等。
2.4 信号隔离设计:对需要进行信号隔离的回路进行设计,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2.5 确定回路编号:为了方便维护和管理,为每个回路分配唯一的编号,确保回路的准确标识。
三、接线方式3.1 接线端子选择:根据回路的电流和电压要求,选择合适的接线端子,确保接线的安全可靠性。
3.2 接线方式选择:根据回路的复杂程度和布线空间的限制,选择合适的接线方式,如集中接线、分布接线等。
3.3 接线顺序安排:根据回路的功能和便于排查故障的考虑,合理安排各个回路的接线顺序。
3.4 接线标识:为了方便维护和排查故障,为每个接线点进行标识,避免接线错误或混乱。
四、布线标准4.1 设备安装要求:根据设备的安装要求进行布线,如设备的间距、散热要求等。
4.2 回路隔离:对不同功能的回路进行合理的隔离,避免干扰和相互影响。
4.3 防护措施:为了防止线缆被外界物体损坏,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如使用护套、保护管等。
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工艺要求(一)2024

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工艺要求(一)引言概述:电气控制柜的二次回路布线在工程项目中起着关键作用,它负责传输电信号,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为确保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的质量和安全性,有必要制定相应的工艺要求,以便在实施过程中正确操作。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的工艺要求。
正文:1. 电缆的选择和敷设a. 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电缆类型和规格,如阻燃、耐高温等。
b. 在敷设过程中,应保持电缆的整齐、紧密和均匀,避免交叉和扭曲。
c. 电缆应远离热源和机械设备,避免损坏。
2. 过电流保护装置的安装a. 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过电流保护装置。
b. 安装过电流保护装置时,应严格按照厂家提供的安装说明进行操作。
c. 过电流保护装置应安装在电气控制柜的合适位置,并保持可靠固定。
3. 接线端子的选择和标识a. 选择符合工程要求的接线端子,如可靠性高、耐腐蚀等。
b. 在接线端子上进行标识,标明电缆名称、连接点、方向等信息,方便维护人员进行检修。
4. 接地系统的布置和测试a. 确保电气控制柜的金属外壳与地线良好接触,并保持低阻抗连接。
b. 在适当位置设置接地引线,并进行测试,确保接地系统的正常工作。
5. 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a. 安装和使用相应的安全栅栏、隔离开关等设备,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b. 配备适当的防火设备和灭火器材,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总结: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的工艺要求对于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通过正确选择电缆和接线端子,安装过电流保护装置,布置和测试接地系统,以及实施安全防护措施,可以确保电气控制柜的二次回路布线安全可靠,为工程项目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成套开关柜二次布线工艺示范讲解

轮船正招式成商立局,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
线芯插入端子时,导线插入的方向应与 端子孔接入的方向一致;导线的弯曲应 距离端子接线螺钉压片或端子接线管端 部10mm以上,因装配限制接线端头必需 弯曲时,只允许弯曲一次,且折弯角度 不得大于45o。
二次导线配线
常见仪表的配线
LW12型转换开关 配线见图所示,导 线跨度不应大于 120mm。
22-1 22-1 22-1 22-1 22-1 22-1
要点7
平板压接式连接 宜采用片形端头; 弧形板压接式连 接宜采用针形和 管形端头。但线 径或端头大小应 相同
接线端子或端子排
要点1
要点2
要点3
要点4
在固定安装式开关设备内, 端子排供用户接线的一 每排接线端子(端子排) 线芯插入端子时,导线 为便于更换和接线,端子 端应放置在便于接线、 的两端应用固定件固定; 插入的方向应与端子孔 安装高度与开关设备底板 维修的一侧,一般情况 在端子排的始端和未端 接入的方向一致;导线 的距离应不小于200mm; 下垂直安装时,用户接 应装有联接端子和终端 的弯曲应距离端子接线 在发电厂、变电所采用的 线的一端朝外;水平安 端子或端板。端子排的 螺钉压片或端子接线管 开关设备内其端子高度应 装时,用户接线的一端 最后一只如果是开放的, 端部10mm以上。
代号与接线图一致无误。
按接线图粘贴电器元件标示, 标示的粘贴位置应清楚地指示 元器件的所在位置。通常标示 应粘在元器件左上角的金属构 件上,个别情况左上角不能粘 贴时,可粘在元器件正上方或
就近适当的位置。
标示粘贴应牢固,文字端正, 不能有明显的倾斜
标示不得粘贴在元器件外壳或 导线上,装配完工后标示仍易 观察;标示的粘贴应考虑维修 方便,在拆去某一元器件后仍 然明确地指示该元器件所在的
成套开关柜二次布线工艺示范讲解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电缆线束的连接:将制作好的电缆线束按照规定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包括插 头、插座、接线端子等连接方式,确保连接牢固、可靠、美观。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电缆线束的测试:对连接好的电缆线束进行测试,包括绝缘电阻测试、耐压测 试等,确保线束的电气性能符合要求。
维护和管理
电缆线束固定: 使用扎带等工具 对线束进行固定, 保证线束在柜内 整齐有序,避免
混乱和损坏
电缆线束连接: 按照图纸要求, 将线束与开关 柜内的设备进 行连接,确保 连接牢固可靠
质量检查与注意事 项
外观检查:检 查开关柜二次 布线是否整齐、 美观,线头是
否牢固
接线检查:检 查接线是否正 确、规范,符 合相关标准和
准备阶段:包括材料准备、工具准备和技术准备 施工阶段:包括二次布线、接线、调试和检验等步骤 验收阶段:包括验收标准、验收流程和验收注意事项 维护阶段:包括日常维护、定期维护和故障排除等
材料准备与工具选 择
导线: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导 线类型和规格
绝缘材料:选择符合要求的绝缘材 料,确保安全可靠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端子排: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端子 排,确保连接可靠
工具:选择合适的工具,如剥线钳、 压线钳等,确保布线工艺顺利进行
剥线钳:用于剥离电线绝 缘层
压线钳:用于压接接线端 子
螺丝刀:用于拧紧或拧松 螺丝
尖嘴钳:用于夹持或弯折 金属丝
斜口钳:用于剪断电线或 金属丝
钢丝钳:用于夹持或弯折 金属丝,也可用于剪断电 线或金属丝
二次回路接线标准工艺

二次回路接线标准工艺(标准编号:010*******)1、二次回路接线工艺标准:(1)屏柜内配线电流回路应采用电压不低于500V 的铜芯绝缘导线,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2.5mm2;其他回路截面面积不应小于 1.5mm2。
(2)连接门上的电器等可动部位的导线应采用多股软导线,敷设长度应有适当裕度;线束应有外套。
塑料管等加强绝缘层;与电器连接时,端部应绞紧,并应加终端附件或搪锡,不得松散、断股;在可动部位两端应用卡子固定。
(3)电缆排列整齐,编号清晰,无交叉,固定牢固,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应力。
(4)芯线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排列整齐、清晰、美观,回路编号正确,绝缘良好,无损伤。
芯线绑扎扎带头间距统一、美观。
(5)强、弱电回路,双重化回路,交直流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并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
(6)二次回路接地端应接至专用接地铜排。
(7)直线型接线方式应保证直线段水平,间距一致;S 形接线方式应保证S 弯弧度一致。
(8)芯线号码管长度一致,字体向外。
(9)电缆挂牌固定牢固,悬挂整齐。
2、二次回路接线施工要点:(1)核对电缆型号必须符合设计。
电缆剥除时不得损伤电缆芯线。
(2)电缆号牌、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的回路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褪色。
(3)芯线接线应准确、连接可靠,绝缘符合要求,盘柜内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与电气元件间连接牢固可靠。
(4)宜先进行二次配线,后进行接线。
每个接线端子每侧接线宜为 1 根,不得超过 2 根。
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插入的电缆芯剥线长度适中,铜芯不外露。
对于螺栓连接端子,需将剥除护套的芯线弯圈,弯圈的方向为顺时针,弯圈的大小与螺栓的大小相符,不宜过大,当接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
(5)引入屏柜、箱内的铠装电缆应将钢带切断,切断处的端部应扎紧,钢带应在端子箱一点接地,至保护室的控制电缆屏蔽层在始末两端分别接地,其余短电缆屏蔽层一端接地。
(经典图文教程)手把手教你二次布线工艺

(经典图文教程)手把手教你二次布线工艺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各级电压等级变压器端子箱和高低压成套设备二次回路配线。
2、配线工艺流程3、技术要求3.1严格依照二次图纸要求、按工艺文件要求、按技术标准要求制做,接线要准确,途径要简捷,布局合理、横平竖直、美观大方、牢固清晰。
3.2选用的二次导线应采用电压不低于500V铜芯塑料绝缘导线(BV、BVR)其截面要求电流回路采用2.5m㎡,电压回路采用1.5m ㎡,其颜色一般为黑色,安全接地采用黄绿双色导线,截面不小于2.5m㎡,电子器件小电流、低电平允许采用小于1.5m㎡,但不得小于0.75m㎡。
计量回路当电力和设计部门有特殊要求时,电流回路为4m㎡、电压回路为2.5m㎡、零线为2.5m㎡,且颜色分别为: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零线为蓝色配置。
3.3二次回路的线束布置一定要有规律,原则上应以活动门铰链侧由上而下,布置做到合理、牢固、安全,分流的线束应做到横平竖直、层次分明、整齐美观,除必要弯曲(如转换方向)外,不能有弯斜、扭曲的现象。
捆扎方式要规范、牢固可靠、均匀。
3.4 所有的门应有可靠牢固的接地装置(接地柱),应与柜体柜架构成一个良好、安全接地体系。
装置采用螺栓不能小于6mm,且接地点上应平整、光滑、无漆渍、无锈痕,连接的导线不能小于2.5m㎡(建议采用不小于4m㎡裸铜软线)的黄绿双色软线。
3.5二次回路的线束不准在导电部件敷设,高压柜线束与导电部位的净距离3kV不小于75mm,6kV不小于100mm,10kV不小于125mm,35kV不小于300mm。
导线线部裸露部位之间及裸露部位与金属框架的电气间隙应不小于4mm,爬电距离应不小于6mm3.6电器元件上接点一般只连接一根导线,必要时允许连接二根,其工艺要求应符合以下要求,所有接点与导线连接时应有防松措施,拧紧后应有2~5扣螺纹,所有的紧固件(螺丝、垫圈、螺母)均应为镀锌件。
导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
配电柜二次配线工艺

二次配线工艺总则本文件规定了二次配线的原则、工艺要求、操作程序。
合用于电气成套产品中二次配线的加工和质量控制。
注:当本文件有关条款与质量计划和制造规范的规定以及依据用户协议(或地方标准)编制的规范的规定相矛盾时,依据这些规定要务实行。
配线原则布线应平直、齐整、一致,走线合理,接点不得松动,便于检查和检修。
走线通道应尽可能少,且横平竖直。
同一通道中的导线要分类集中,单层平行密排或成束时应紧贴敷设面。
同一层次的导线应高低或前后一致,不可以交错。
当一定交错时,可水平架空超越,但一定走线合理,不得多层次超越。
不线应横平竖直,变换走向应垂直90°(拐角曲折半径约为线经两倍)。
上下或左右接点若不在同一垂直或水平线时,不该采纳斜线连结。
导线与端子连结时,应不在绝缘层、不反圈、露铜不大于1mm。
同一元件、一致回路(或功能同样元件与回路)的不一样接点的导线间距及曲折弧度应保持一致。
每个接线端子只同意接一根导线,每个电器元件端子接线不得超出两根。
布线时禁止损害绝缘层和线芯。
二次配线应远离飞弧元件,其实不得防碍电器的操作。
电流表与分流器的连线不得经过端子。
电流表与电流互感器的连线一定经过试验端子。
二次配线不得从母线相间穿过。
成套电气产品绝缘导线最小截面积为2,关于低坪(≤100V)线路同意采纳截面积小于mm2的导线。
接线不得使端子遇到额外应力。
导线接入端子应采纳铜接头,同意不采纳铜接头时,软导线绞紧搪锡接入,独股线作成羊眼圈接入。
线槽布线时,包含绝缘层在内的导线总截面积不大于线槽截面积的60%;线束布线时,应依据环绕管规格,但最多不得超出30根。
布线应垂直或水平有规律的部署,不得出现倾斜交错部署。
柜内的弱电布线与强电应分开敷设。
集中部署的端子的短接线,不进入线槽。
面板和柜体的接地跨接线不该缠入线束内(独自敷设)。
剥线一定使用专用工具(剥线钳剥4mm2及以下导线,6mm2以上导线用电工刀削除绝缘层)。
端子接入两根导线时,以前应加铜垫片,保证压按平贴,接触优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工艺!
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工艺!
电控成套设备行业在进入90年代后,尤其在近几年来发展飞快,新产品日新月异层出不穷。
产品不光在性能、结构等各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其在外观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正在向家具化、装饰化的方向发展。
二次回路是任何电气设备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次回路的电气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整台电气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安全性。
同时,其二次元件的装配、标号,导线的选择、敷设以及排列组合等项目,构成二次回路布线工艺的重要内容。
二次布线工艺水平的高低将对产品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过去企业只注重产品的结构性设计及电气性能的改进,而忽视了二次布线工作,造成了二次回路布线工艺落后,方法陈旧。
在新的形势下,原来的二次布线工艺已远不能适应新产品开发以及市场发展的需要。
基本要求
1、按图施工、连线正确。
2、二次线的连接(包括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均应牢固可靠,线束应横平竖直,配置坚牢,层次分明,整齐美观。
同一合同同一型号规格的控制柜元件安装位置及布线方式应一致。
3、采用线束布线时固定线束应横平竖直布置并应捆扎和固定,捆扎间距不宜大于100mm,水平线束固定间距不宜大于300mm,垂直线束固定间距不宜大于400mm。
4、同一列器件的线号读向尽量保持一致。
惯例为从左到右,从下到
上,从内到外。
如下图
5、二次线截面积要求:
单股导线不小于1.5mm2
多股导线不小于1.0mm2
弱电回路不小于0.5mm2
电流回路不小于2.5mm2
保护接地线不小于2.5mm2
6、所有二次回路连接导线中间不应有接头,连接头只能位于器件的接线端子或接线端子排上。
7、每个电器元件的接点最多允许接2根线。
每个端子的接线点一般不宜接二根导线,特殊情况时如果必须接两根导线,则连接必须可
8、二次线应远离飞弧元件,并不得防碍电器的操作。
9、电流表与分流器的连线之间不得经过端子,其线长不得超过 3 米。
10、电流回路宜经过试验端子接至测量仪表。
11、多股导线端部应加冷压端头接线。
弱电回路中截面面积小于
1m川的单股导线应采用锡焊或其它合适的方式接线。
12、二次线不得从母线相间穿过,如下图:
13、回拉式弹簧端子的联接:
1)硬导线的剥线长度:10 mm左右
2)软导线应套上线鼻子压紧后后再插到端子,注意铜线芯不要露出线鼻子且要压实。
3)合格压接
4
)不合格
握导线的左手用力
往压线钳一侧推,
接着右手握压线钳
用力压紧,
5)导线插入端子口中,直到感觉到导线已插到底部,上部不能露铜
14、屏蔽电缆的连接
•宁紧屏蔽线至约15 mm长为上;
•用线鼻子把导线与屏蔽压在一起;
•压过的线回折在绝缘导线外层上;
码蔽线采用单端接地
黄/绿线
线鼻子
汨织时屏避
5、用热缩管固定导线连接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