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理论教案设计本上篇
2024高血压教学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与安排•教学方法与手段•重点难点解析•课堂互动环节设计•课后作业布置及要求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高血压基本概念01高血压的定义了解高血压是一种动脉血压持续升高的慢性疾病。
02高血压的成因理解高血压与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相关。
03高血压的危害认识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及其严重后果。
熟悉高血压分类与诊断标准高血压的分类01了解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的区别。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02掌握正常血压、临界高血压和确诊高血压的血压了解高血压在不同人群中的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
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的防控策略认识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遗传、饮食等。
了解高血压的预防措施和治疗原则,强调生活方式的改善和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030201了解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教学要求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同时,强调学生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教学目标明确本次教学旨在使学生全面掌握高血压的基本概念、分类与诊断标准,了解流行病学特点,为高血压的防控工作打下基础。
明确本次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内容与安排高血压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发病机制讲解高血压的生理和病理基础,包括心脏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血容量等因素对血压的影响。
危险因素列举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精神压力等,并解释其对高血压发病的作用机制。
临床表现与并发症识别临床表现描述高血压患者的常见症状,如头痛、头晕、心悸、胸闷等,以及可能出现的靶器官损害表现。
并发症识别介绍高血压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如心脑血管事件、肾脏损害、眼底病变等,并阐述其识别和评估方法。
诊断方法及评估指标选择诊断方法讲解高血压的诊断流程,包括血压测量、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等方面的内容。
评估指标选择介绍高血压评估中常用的指标,如动态血压监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尿微量白蛋白等,并解释其意义和应用价值。
高血压教学课程设计

高血压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高血压的定义、病因、分类及危害。
2. 学生能掌握高血压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
3. 学生能了解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原则。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高血压患者的生活习惯,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议。
2. 学生能运用血压计正确测量血压,并解读血压值。
3. 学生能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评估高血压治疗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认识到高血压对个人和社会健康的危害,培养关注健康的意识。
2. 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3. 学生尊重和关心高血压患者,树立关爱他人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生物与健康学科教学,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探究精神,对健康问题关注度高。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高血压相关知识,提高健康素养,培养关爱他人和自我保健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高血压基础知识:- 高血压的定义、病因及分类- 高血压的危害及其对全身器官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三节“心血管疾病的预防”2. 高血压的预防与诊断:- 高血压的预防措施,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方法,如血压测量、动态血压监测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四节“高血压的预防与诊断”3. 高血压的治疗与生活方式调整:-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如生活方式调整、心理干预等-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原则及常用药物-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五节“高血压的治疗与护理”4.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与关爱:- 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护理,如饮食调理、运动指导等- 家庭护理及关爱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六节“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护理与关爱”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高血压基础知识、危害及分类第二课时:高血压的预防与诊断第三课时:高血压的治疗与生活方式调整第四课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与关爱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高血压相关知识。
高血压教案汇总十篇

高血压教案汇总十篇高血压教案 1一、高血压的预防(一)合理膳食:以低糖、低脂、优质高蛋白质和高纤维素为原则。
减少膳食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动物内脏、蛋黄、蟹黄、鱿鱼、沙丁鱼、脑髓、鱼卵等),提倡多食牛羊肉、禽肉、鱼肉、豆制品和奶制品这些优质蛋白质,因为膳食鱼类摄入量与血压水*呈负相关,较高的膳食鱼类及海产品,尤其对舒张压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多食富含钾的蔬菜和水果(香蕉、苹果、柑橘),增加钙的摄入量,提倡多食奶制品、豆制品和海产品,因为钙与血压水*呈负相关。
低盐饮食,少吃咸菜及腌制品。
少饮可乐、雪碧等含糖量高的饮料,提倡饮用绿茶。
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提倡多吃海藻类和食用菌类(香菇、蘑菇、喉头姑、银耳、__和茯苓),提倡多吃一些杂粮和薯类。
粗细均衡搭配,做到有粗有细,不甜不咸,吃好早中餐,晚餐不宜太饱。
(二)__体重:体重和体重指数与血压水*存在明显正相关,它与肥胖有着先天的“亲密”联系,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常见危险因素。
(三)戒烟限酒:烟草中尼古丁能引起小动脉痉挛,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因此应不吸烟及尽早戒烟。
同时有研究显示随着饮酒量的增加,高血压病患病率逐渐增加,*均比非饮酒组高0.55倍。
(四)适量运动:坚持有恒、有序、有度,即长期规律的、循序渐进的、按个人具体情况进行的适量适度运动对健康有利,应避免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运动,只有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主要消耗脂肪,而高强度的运动主要利用糖原,增进食欲明显,不利于饮食__。
每周可运动3~5次,每次30~45分钟。
每天可做10分钟的“深呼吸,下蹲起”的动作。
深呼吸是通过腹式呼吸,使膈肌下降,使腹部内脏器官受到温和的按摩,改善微循环;下蹲起动作通过__改变可以增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调节血管的功能,是消除许多症状的有效办法。
另外通过调身、调心、调息等松弛方法,可以使人心静气和、心情放松,对__血压也有着重要作用。
曾有报道气功疗法近期降压的有效率为90%,使舒张压下降明显,练功20分钟可使舒张压下降。
高血压病教学设计

高血压病教学设计《高血压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高血压病的定义、症状、危害和危险因素。
学生能够掌握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自己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健康的重视和关注,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高血压病的定义、症状、危害和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高血压病的危害和危险因素。
如何引导学生掌握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高血压病的定义、症状、危害和危险因素,以及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高血压病的危害和危险因素,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如测量血压、制作健康饮食计划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如制作高血压病的宣传海报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高血压病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高血压病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思考高血压病的危害和危险因素。
1. ◦ ◦ ◦ 2. ◦ ◦ ◦ 3. ◦ ◦ ◦ 1. ◦ ◦ 2. ◦ ◦ 1. 2. 3. 4. 1. ◦ ◦讲授新课讲解高血压病的定义、症状、危害和危险因素。
讲解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方面。
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高血压病的视频,加深学生对高血压病的理解。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高血压病的危害和危险因素,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高血压病,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高血压病教学设计

高血压病教学设计《高血压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高血压病的定义、症状、危害和预防措施,掌握测量血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健康,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高血压病的定义、症状、危害和预防措施,测量血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高血压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高血压病的定义、症状、危害和预防措施,测量血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高血压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责任感。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高血压病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高血压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测量血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高血压病的视频或展示一些高血压病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高血压病吗?高血压病有哪些症状?高血压病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高血压病?讲授新课 (1)讲解高血压病的定义、症状、危害和预防措施。
(2)介绍测量血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高血压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责任感。
(4)通过分析高血压病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高血压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5)让学生亲身体验测量血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课堂练习 (1)让学生完成一些关于高血压病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练习题。
预防高血压 教案

预防高血压教案一、教案简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为了匡助人们预防高血压,本教案旨在提供详细的预防高血压的方法和措施,匡助人们了解高血压的危害和预防措施,以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高血压的定义、病因和危害;2. 掌握预防高血压的方法和措施;3.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高血压。
三、教学内容1. 高血压的定义和病因1.1 高血压的定义:高血压是指持续性的血压升高,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者)舒张压≥90mmHg;1.2 高血压的病因:高盐饮食、肥胖、缺乏运动、饮酒过量、压力过大等。
2. 高血压的危害2.1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是心脏病、脑血管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wei)险因素;2.2 肾脏疾病:高血压可导致肾脏功能异常,进而引起肾脏疾病;2.3 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可导致视网膜病变,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3. 预防高血压的方法和措施3.1 饮食调理:3.1.1 限制盐摄入:每天摄入盐量不超过6克,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3.1.2 增加蔬果摄入:每天摄入适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3.1.3 控制热量摄入:避免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保持适当的体重。
3.2 锻炼身体:3.2.1 有氧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3.2.2 增加肌肉力量:进行适当的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3.2.3 避免久坐:长期久坐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应适当活动身体。
3.3 控制饮酒:3.3.1 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两杯,女性每天饮酒不超过一杯;3.3.2 长期饮酒过量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应适度饮酒或者戒酒。
3.4 管理压力:3.4.1 学会放松:通过歇息、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放松身心;3.4.2 寻觅支持:与家人、朋友分享感受,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3.4.3 积极应对: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减少压力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高血压的定义、病因和危害,向学生介绍高血压的基本知识;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高血压患者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高血压的危害和预防措施;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的预防高血压经验和方法;4. 视频展示法:播放相关高血压预防的视频,增加学生对预防高血压的认识。
高血压主题健康教育教案

高血压主题健康教育教案主题:控制高血压,保持健康教案一、教案背景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患者众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教案旨在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高血压及其管理的认识,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减少高血压的发生和并发症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高血压的定义、危害及相关的风险因素;2. 了解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和分类;3. 了解高血压的防控措施和管理;4. 掌握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技巧;5. 提供相关资源和支持。
三、教学内容1. 高血压的定义和危害1.1 高血压的定义1.2 高血压的危害1.3 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的影响2. 高血压的风险因素2.1 非可控制的风险因素2.2 可控制的风险因素2.3 生活方式与高血压3. 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类3.1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3.2 高血压的分类4. 高血压的防控措施和管理4.1 健康饮食4.2 适量运动4.3 控制体重4.4 减少食盐摄入4.5 戒烟限酒4.6 控制精神压力4.7 规律作息4.8 加强心理调节5.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技巧5.1 定期监测血压5.2 规律用药5.3 注意药物副作用5.4 积极治疗并监测相关并发症5.5 面对生活的积极态度6. 相关资源和支持6.1 健康教育宣传材料6.2 支持团体和社区活动6.3 相关网站和手机应用6.4 医疗资源和保险等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述高血压的定义、危害、风险因素、诊断分类、防控措施和自我管理技巧等内容。
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探讨高血压相关问题,并总结归纳出可以采取的适合自己的健康行为。
3.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模拟高血压患者及其家人的日常生活情景,演绎高血压管理的重要性和如何应对各种情况。
4.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高血压患者案例,让学生了解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并发症发展,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设备2. 印刷资料和宣传册3. 网络资源和手机应用4. 高血压管理手册和自我监测工具5. 医疗机构和社区的支持六、教学评估1. 学生的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通过口头问答、课堂练习等形式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高血压防治教案模板及范文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血压的基本概念、病因和症状。
2. 帮助学生掌握高血压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3. 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教学重点:1. 高血压的定义、病因和症状。
2. 高血压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教学难点:1. 高血压病因的复杂性。
2. 高血压预防措施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高血压的发病率和危害。
2. 提问:什么是高血压?它有哪些危害?二、讲授新课1. 高血压的定义、病因和症状- 高血压的定义: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高于正常水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 高血压的病因:遗传、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
- 高血压的症状:头痛、头晕、乏力、胸闷等。
2. 高血压的预防措施- 生活方式干预: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减轻压力。
- 饮食调理: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增加钾、钙摄入。
- 定期体检:定期监测血压,早期发现高血压。
-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3. 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等。
- 非药物治疗:调整生活方式、心理治疗、中医治疗等。
三、课堂练习1. 教师提问:如何预防高血压?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预防高血压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高血压预防的文章。
2. 向家人或朋友宣传高血压预防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高血压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高血压的病因、症状、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后作业旨在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高血压防治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征:
血压升高、A2亢进、收缩期杂音、收缩早期喀喇音;颈部或腹部血管杂音。
病案回顾:
患者50岁,企业经理,工作繁忙,饮酒过量,每天吸烟20余支,饮酒白酒约300ml,睡眠不足。头痛、头晕、胸闷不适。
入院查体: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6肋间锁骨中线外1cm,心率110次/分,律齐,A2亢进。
入院查体:P110次/分,R30次/分,BP180/130mmHg,神志清,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6肋间锁骨中线外1cm,心率110次/分,律齐,A2亢进。
该患者现诊断是病案为主线,师生互动,分析病案,解答病案中该患者现诊断是什么?依据是什么?(承上),突出本节重点,同时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通过讲解、设疑、总结,强调本节重点。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六、发病机制:
肾性水钠潴留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激活
交感神经活性亢进
如下图所示:
【授课要点】:以PPI图片、箭头指示结合发病机制的病生特点为主线讲解,将抽象内容形象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的印象。
7、病理改变
根据不同病变相关器官的病理改变分别配以相应图片,讲解并导出临床并发症为后面讲授内容做铺垫。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
Kunming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理 论 教 案 本
二级学院:临床学院
教研室:内科教研室
课 程:内科学(高职)
教 师:朱前超
2015年2月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制
授课时间
第 8周
授课班级
15级高职临床3、4班
章节名称
第四章 原发性高血压上篇
授课学时
2学时
授课层次
8、与体力活动水平呈负相关
9、高血压有一定的遗传基础(直系)
【授课要点】:全面概括高血压病目前的流行特征及规律及在我国的发病特点,为讲解后面内容做铺垫,以便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5、易患因素:
可控因素:低钙、低钾、避孕药
不可控因素: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授课要点】:以PPT图片为主线,通过设疑、互动,让学生主动思考,加深印象。
以展示病案并突出本节课教学主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患者、男、50岁,企业经理,因“间断性头痛、头晕5年加重2天”入院。
5年前因“头痛及耳鸣”就医,发现“高血压”一直服用“硝苯地平、卡托普利”治疗,但经常忘记服药疲惫时常伴头痛、耳鸣和胸闷不适等,近日因工作繁忙,经常陪客户吃饭,饮酒过量,每天吸烟20余支,饮酒白酒约300ml,睡眠不足。昨日与客户谈判过程中,因情绪激动突感剧烈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心,胸闷,气急及视力模糊,今日入院。
4、案例式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导入、总结,让学生对高血压疾病有个整体系统的认识以及诊断的临床初步思维。
授课思路及教学设计
以传统讲授法和案例式教学为主,结合启发式教学,在讲授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引入病例,层层深入分析,通过病例分析加深理解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多媒体及板书设计要点
5min多媒体、板书、结合高血压损伤图片讲解加深学生理解
8min多媒体流行病学加深理解
5min多媒体、图片、深入讲解加深学生理解
15min多媒体、板书、箭头指示讲解同时复习相关病理生理内容加深学生理解
10min多媒体、板书、结合图片讲解
10min多媒体
、回顾病案,提出问题、并总结、层层递进。
15min多媒体结合图片讲解同时再次回顾病案,提出问题、并总结、层层递进。
【设疑】回顾病案同学们已经明白高血压早期表现、易患因素,那体征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呢?
继而通过病案患者表现引出下次课内容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启下)。
九、特殊高血压临床类型
急进型高血压(恶性高血压)
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脑病
病例回顾:
患者5年前因“头痛及耳鸣”就医,发现“高血压”,近日因工作繁忙,经常陪客户吃饭,饮酒过量,每天吸烟20余支,饮酒白酒约300ml,睡眠不足。昨日与客户谈判过程中,因情绪激动突感剧烈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心,胸闷,气急及视力模糊。
4、流行病学
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的流行特征及规律:
1、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成正比
2、女性更年期前患病率低于男性,更年期后高于男性
3、有地理分布差异一般寒冷地区高于温暖地区
4、冬季患病率高于夏季
5、盐及饱和脂肪摄入高、大量饮酒者高于少饮者
6、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越发达发病越高)
7、与人群肥胖程度和精神压力呈正相关
【授课要点】:以PPT图片为主线,通过讲解并复习病理学相关知识,为讲解临床表现并发症做铺垫,以便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8、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症状
1、早期大多无明显症状:
血压呈现波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时高时正常,称脆性高血压阶段
可有头晕、头胀、头痛(枕后)、视力模糊、健忘、疲劳、四肢麻木、心悸后期靶器官受损症状
【解决办法】
利用图片的方式展示发病机制,把抽象的知识简单化,生动化,形象化。
结合前期高血压病理学知识细致讲解。
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 高职十二五规划教材 《内科学》 王庸晋主编
2014年7月出版
授课对象分析
授课对象为2014级高职临床专业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理学、病理学与诊断学的基本知识,在授课过程中,基础学科之间紧密联系,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同时可以更加顺利贴切的理解高血压的病理变化。导入流行病学的情况,让学生了解高血压在中国的流行情况,引起学生对高血压关注,认识到作为一名临床大夫的神圣职责与使命,加深对医学专业的热爱,以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
该患者高血压易患因素哪些?
患者高血压早期表现哪些?
患者体征什么表现?
【授课要点】:以PPT图片及回顾病案为主线,师生互动,分析病案,解答病案中该患者高血压易患因素哪些?患者高血压早期表现哪些?(承上),突出本节重点,同时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通过讲解、设疑、总结,强调本节重点。
继而提出第二个问题,引出体征(启下)。
高职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
掌握:原发性高血压定义、分级、分层、临床类型及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熟悉:高血压急症临床表现及治疗
了解:原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2.能力目标:
学会规范病历书写、诊断及治疗方法
学会对高血压急症的判断及治疗的措施
学会测量血压
学会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3.素质目标:
2、教学目标
掌握:原发性高血压定义、分级、分层、临床类型及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熟悉:高血压急症临床表现及治疗
了解:原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授课要点】明确高血压学习中需掌握、熟悉、了解的内容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指出目标。
三、关键词(现场授课部分)
头晕、胸闷、心悸、收缩压、舒张压升高
入院查体:P110次/分,R30次/分,BP180/130mmHg,神志清,双肺呼吸音正常。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6肋间锁骨中线外1cm,心率110次/分,律齐,A2亢进。腹软,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设疑】该患者目前诊断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应进一步检查什么?
【导课目的】:设疑、启兴、点题。
继而提出第二个问题,引出体征(启下)。
本次课小结
病例中患者可进一步做什么检查?
预习下次课内容,高血压的常规检查、特殊检查方法及治疗。
【授课要点】:通过病案回顾提出问题为下次课铺垫引出课后预习内容。
授课方法
及时间分配
5min引入病案、设疑引欲 、承上启下、导入新课
1min多媒体明确学习明白
2min多媒体关键词加深理解
入院查体:P110次/分,R30次/分,BP180/130mmHg,神志清,双肺呼吸音正常。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6肋间锁骨中线外1cm,心率110次/分,律齐,A2亢进。腹软,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通过回顾病案小结本次课要点引出下次讲授内容及课后预习内容起到承上启下、层层递进作用。
思考题
课后P163-164练习题
1.多媒体为主:色彩鲜明、条理清楚、图文并茂。以图片、动画和音频形式演示, 使抽象的内容易于理解,同时强调条理性和逻辑性,突出重点,理清难点。
2.板书为辅:提纲挈领、层次分明。用关键词勾勒出清晰的框架结构。 使学生对课程要点一目了然,并可对讲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即兴书写。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导入课题:(现场讲授部分)
4min小结本次课重点内容并通过回顾病案引出下次课内容同时引出课后预习内容。
课
堂
小
结
患者、男、50岁,企业经理,因“间断性头痛、头晕5年加重2天”入院。
5年前因“头痛及耳鸣”就医,发现“高血压”一直服用“硝苯地平、卡托普利”治疗,但经常忘记服药疲惫时常伴头痛、耳鸣和胸闷不适等,近日因工作繁忙,经常陪客户吃饭,饮酒过量,每天吸烟20余支,饮酒白酒约300ml,睡眠不足。昨日与客户谈判过程中,因情绪激动突感剧烈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心,胸闷,气急及视力模糊,今日入院。
建立认真负责、救死扶伤的专业思想;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能有条不紊地快速救护病人。
教学重点
重点:
高血压判断标准,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解决办法】
在授课过程中加以突出和强调,结合学生已学过的相关知识加深理解。
细致讲解,给予充分的时间保证。
教学难点
难点:
高血压发病机制
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多媒体的使用,以形象直观的图片,结合板书的教学模式,强调重点、讲清难点。
2、图示法、启发式:利用图片的形式讲解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将抽像的知识简单化、趣味化,启发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提高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