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第1框交往礼为先(第1课时)研学案陕教版(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第1框交往礼为先学案1无解答陕教版道德与法治

【关键字】七年级第二节《礼仪展风采》使用说明1、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结合学习目标和导学案,自学教材P66--P71的内容,用铅笔在课本上将重点标记出来并独立完成《独立自学》的内容。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组长组织组员对导学案所设问题进行讨论,选举发言人进行成果展示。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懂得什么是礼仪,礼仪有什么作用。
了解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礼仪。
了解个人礼仪的主要要求,掌握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礼仪。
能力目标:辨别基础利益要求的能力,形体礼仪的实践能力,在不同情境中践行交往礼仪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礼貌礼仪要求的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自己无礼行为的愧疚,对严重无礼行为的憎恶。
树立讲文明,讲礼貌,守礼仪的交往态度。
一、独立学习1.现代礼仪既与的要求相一致,又与一个民族的相承接2.自觉做到,不仅关系到我们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甚至关系到我们和的形象。
按礼仪要求去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和,会使我们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被人接纳。
3.、、,是最常用的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
4.遵守健康、文明的社交礼仪,是展示我们和的具体要求,也是我们与他人顺利交往的5.在与少数民族交往时,要尊重少数民族的,不能违反,伤害民族感情,妨碍交往,影响团结。
二、合作探究小红是个非常“前卫”的学生,街上流行红色的超短裙.她就立刻买了一条穿在身上:看到一些社会青年将头发染成五颜六色,她也去尝试,发现一些大姐姐的手指甲染得非常好看,她也要效仿。
为此,班主任老师找她谈话,说她的装扮不符合中学生的礼仪要求,这不仅违反了学校的规定,而且对其成长不利。
小红则认为这是爱美的表现,不存在合不合礼仪的问题。
(1)小红的行为符合礼仪要求吗?如果不符合,请指出。
(2)对中学生来说,有哪些基本的礼仪要求?(3)请你结合校园生活实际,对当前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归纳并填在下表中。
三、检测提升1.清代思想家颜元曾说过:“国尚礼则昌,家尚礼则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第1框 交往礼为先教案1 陕教版(道德与法治)

第一项文明交往礼为先内容标准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和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教学目标1、知识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2、能力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学会以礼待人,与人交往时做到语言文明、态度和气、举止优雅,并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树立不讲礼貌为耻、有礼貌为荣的交往态度,并乐于以礼待人。
教材分析1、本课的主要内容我们中国是有着5000年文明的大国,文明礼仪文化源远流长。
但是当前学生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应该懂得哪些礼仪,掌握哪些技巧,才能营造和谐的人际空间呢?教材中本节课主要分两个层次:首先,知道交往和协作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既要学会与社会、与身边的人交往,还要学会协作。
其次,我们应如何做到文明待人,礼貌交往。
2、教学重点难点如何将礼貌落到实处,即在实际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重点讲述交往的基本礼仪。
主要帮助学生在交往中要讲文明、有礼貌;能够在交往中做到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宽容。
教学主要围绕“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交往礼仪三原则”两个方面展开。
具体通过“情景导入,自主感悟--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回归生活,拓展升华---成果交流,积累收获”四环节实施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与策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按照“三贴近”的原则,引导学生实现“知、情、意、行”的转变。
1、创设开放性情境,再现生活中真实的情形,鼓励学生自主评判,教师适当的进行价值引导。
2、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多进行师生对话与多向交流,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获取情感体验,构建自己的价值观体系。
教学准备1、教师精读教材,提炼教材中的主要问题。
2、教师搜集、整理好的教学案例,设计教学活动。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第1框交往礼为先教案陕教版道德与法治

一、交往礼为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文明交往的意识,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正确对待交往,学会尊重、宽容、平等待人,营造良好的人际空间,在交往中做个受欢送的人。
2.能力:开展观察、感受、体验、参及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交往及沟通的能力。
提高对复杂事物的辨析能力,能全面地对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初步掌握人际交往的根本交往礼仪,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3.知识: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理解交往礼仪的原那么,掌握根本的交往礼仪。
教学内容分析本工程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文明交往原那么的重要性,让学生自觉提高文明交往的能力与水平。
当学生要去实践这些原那么时,就必须知道要从哪些方面去做,即要掌握文明交往的表现:语言文明、态度平与、举止端庄。
而所有这一切都要借助一定的载体实现,这就是交往礼仪。
本工程内容主要分两个层次,一是“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二是“交往礼仪三原那么〞,前一个层次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后一层次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文明交往礼为先〞是及人交往的前提,是融入现代社会、做一个文明人的根本要求;另外,当代青少年文明礼貌的欠缺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本节课对于学生文明礼貌素质的形成是大有帮助的,必将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开展奠定根底。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情境与活动中去感受与体会文明交往的重要性与文明交往的技巧与方法。
课堂按照“感性——理性——感性〞的认知规律,通过明明的日记故事,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坚持“触境生情〞、“以情促情〞的原那么,充分发挥教师的“煽情〞作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学生的自主感悟及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真正体会文明交往的重要性与方法技巧,从而内化学生的体验,升华学生的思想,让学生真正把文明交往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学会文明交往。
教学方法及策略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实现“知、情、意、行〞的转变。
让学生自己去活动、探究、体验、领悟,在关键之处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第1框 交往礼为先学案3陕教版(道德与法治)

第七课交往礼为先知识目标:1.懂得什么是礼貌;2.讲礼貌有什么作用(重要性);3.对人有礼貌的表现;4.理解礼貌与尊重之间的关系5.懂得礼仪有何作用,从而提高礼仪表达的意识;6.了解并掌握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礼仪。
一、知识梳理:第一框礼貌显魅力 1.礼貌的含义:是处理()之间关系的一种(),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2.礼貌的重要性:①②③3.对人有礼貌的主要表现:表现在()、()和()等方面。
()、()、()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养。
4.语言文明的要求:说话,不,不伤人;,不说粗话脏语;与人交谈时,要、对方,多用的口吻说话,不要盛气凌人,也不要语言文明的作用:5.态度亲和的作用:①能使我们增添的魅力,也是的重要内容;②给对方一种、受,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③增进人们的和,使我们感到温暖、愉快。
6.举止端庄的作用①是我们要培养的②能反映高雅的气质、和文明程度③能广受欢迎、广交朋友④要通过端庄的举止来体现,的规范是我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一、第二框礼仪展风采:概念解释:礼仪是礼节与仪式的总称.包括家庭日常生活中、学校集体活动中、社会交往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各种文明举止行为1.个人礼仪的特定要求:文明、动作、潇洒、得当、自然、检点、端庄、得体、讲究等2.最常用的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展示我们内心的、振奋的精神,有助于,给人的感受。
3.讲礼仪的重要性:①礼仪不仅仅是一种,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国家的象征②讲礼仪不仅关系到我们,而且直接关系到,关系到我们的,甚至关系到和的形象③按礼仪要求去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和,会使我们更容易。
4.不讲礼仪的危害:5.为什么要掌握遵守健康、文明社交礼仪?6.掌握文明社交礼仪的方法:7.如何对待传统的礼仪?8.如何对待少数民族的礼仪要求?二、跟踪练习:1.礼貌和不礼貌的行为所带来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对人有礼貌,从根本上说是为了()A.获得他人给予自己的好处 B.在他人心目中留下美好的印象C.表示对他人客套D.表达对他人的尊重2. 不少学生放学回家见到邻居都主动打招呼,邻居往往高兴地说:“这孩子真有礼貌!”可见,礼貌是()A、展现我们的风采 B、我们具有魅力的体现C、尊重的具体表现D、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需要3.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礼貌是尊重的具体体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②礼貌是人们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③礼貌反映我们自身的素质,展示我们的风采④礼貌会对人造成伤害,妨碍我们与人交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 我们对人有礼貌,表现在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
陕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5.1《交往礼为先》说课稿

陕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5.1《交往礼为先》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交往礼为先》是陕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交往中礼仪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以礼待人。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交往中礼貌、礼节、礼仪的作用,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以礼待人的良好习惯。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更加关注人际关系。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于礼貌、礼节、礼仪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已经开始具备一定的交往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认识交往中礼仪的重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交往中礼仪的基本要求,学会运用礼貌、礼节、礼仪与人交往。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以礼待人的良好品质,增强人际关系的和谐。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交往中礼仪的基本要求,如何做到以礼待人。
2.难点:引导学生从内心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礼仪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精选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交往中礼仪的思考。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交往中礼仪的基本要求。
3.案例分析: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明确礼仪在交往中的重要性。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第1框 交往礼为先导学案1(无解答) 陕教版(道德与法治)

《礼仪展风采》导学案【方法指导与使用说明】:1、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结合学习目标和导学案,自学课本P83-----88页内容,用铅笔在课本上标记重点。
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组长组织组员对导学案进行讨论,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
【学习目标】1、明白个人应注重的礼仪(重点)2、培养学生懂得一些社交礼仪(难点)3、激情投入、认真倾听知识回顾巩固上节课的重要知识点一、【自主学习、明确知识点】(一)填空题1、礼仪源于最初的人类交往,它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_______________的象征。
2、人既是审美的主体,也是审美的_______________。
3、最常见的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是: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
社交礼仪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学习,观察和_______________。
4、掌握文明、健康的_______________是适应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条件。
5、在与少数民族交往时,要注重少数民族的_______________(二)简答题1、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2、讲礼仪的重要性(我们为什么要讲礼仪)3、掌握文明、健康的社交礼仪的重要性4、对待传统礼仪习俗的正确态度5、与少数民族交往时应注意的礼仪二、【展示交流】(学生解答以上题目)三、教师对有关知识进行讲解四、【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材料新的一天开始了,小明吃完早饭,像往常一样在穿衣镜前整理衣服,还检查了一下拉链是否拉好。
妈妈在一旁笑着说:“又不是去参加演出,何必这么认真!”小明马上说:“妈妈,良好的仪表是对别人的尊重,到公共场合穿着就应该这么整洁、大方!” 说完,他对妈妈说了声再见,就去上学了。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我们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有哪些基本的礼仪要求?3、怎样培养社交礼仪。
4、你对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了解多少?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第1框 交往礼为先教学设计1 陕教版(道德与法治)

《礼貌显魅力》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1、针对青少年文明礼貌方面的欠缺。
当代青少年文明礼貌方面的欠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在社会变迁的进程中,传统的东西正在逐步消失,其中包括传统的交往礼仪;与此同时,现代的交往礼仪在一些青少年身上有没有植根,青少年需要补文明礼貌这一课。
另一方面,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少家长更多地关注孩子智力的、学业的发展,而忽视了礼貌、礼仪方面的教育,致使一些孩子不懂礼貌,缺乏礼貌,甚至蛮横无礼。
2、针对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特点。
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全面的饿学习过程,其中既需要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也需要学习如何做人,如何与人交往,礼貌、礼仪的学习就属于后者。
传统上常常把后者视为“不学而能”的事,无需专门的教育和训练。
事实证明,礼貌、礼仪也是一门学问,需要专门的指导。
一个文明礼貌的人不是自然形成的,与他所接受的教育密不可分。
对青少年进行文明礼貌方面的系统指导与训练,对其文明礼貌素质的形成是大有益处的。
3、针对现代人的要求。
讲礼貌、重礼仪是现代人的一项标志,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无论是在家庭、在学校、在社会,一个人展示给他人的首先是其文明礼貌方面的素养。
事实上,一个人是否讲究文明礼貌,不只是个人的事,而直接影响周围的人乃至社会风气、民族尊严。
因此,了解现代社会的交际方式,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展示自己的优雅礼仪,是融入现代社会做一个文明人的基本要求。
二.对应的课标内容“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与沟通”部分:“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部分:“学会关心、尊重、宽容、理解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二)能力目标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学会以礼待人,与人交往时做到语言文明、态度和气、举止优雅,并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
(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第1框 交往礼为先导学案1 陕教版(道德与法治)-陕教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读一读: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三)达标训练
1、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说明
①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法律规X②礼仪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高低、有无教养的尺度③礼仪在治国安邦、立身处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④懂礼貌已经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共识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④
想一想: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使用礼貌用语呢?(见教材P42页下面一段)
读漫画,谈体会:请丢弃“语言垃圾”(见教材P43页)
议一议:面对漫画——请丢弃“语言垃圾”,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赠言:讲文明、有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要从小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行为习惯,在生活中要丢弃“语言垃圾”,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做新世纪的文明人。
(问题二是让学生在评价后一位患者行为中认识到不讲文明礼貌,不受人欢迎)
※对比李医生的两次经历,对我们的日常交往有什么启发?
(问题三结合案例中李医生的两次不同经历,启发我们在日常交往中要有文明的言行举止,知道礼貌在交往中的重要性)
(2)讲文明、有礼貌的主要表现(教材P42—43页四段)
情境活动二:《交往场景模拟》(见教材P42页)
2、法国思想家蒙田说:“皇帝和鞋匠的灵魂都是用同样的模型铸造的。”这句话揭示了
3、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这是因为
①在交往中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②任何不尊重他人的言行,都会让人反感
③维护自尊,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④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友好交往礼为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礼貌的重要性及表现 2。
生活中的礼仪【课前故事】古代有个生意人,走迷了路,遇到一个老人,忙上前问路:“喂,老头,从这里到苏州走哪条路?还有多少里?”老人说:“走中间那条路,到苏州还有七八千丈。
”那人奇怪的问:“你们这里为什么不用‘里’,而用‘丈’呢?”老人说:“论‘里(理)’,你应该叫我一声‘大爷’。
” 这个生意人为什么没有得到老大爷的尊重?他想得到老大爷的尊重,他应该怎么做?【学习提示】1.结合自身实际及教材P78-79的相关内容以及下列提示问题,完成目标1 (1)什么是礼貌? (P79) 礼貌包含哪些良好的品质? 话题一:我与礼貌有多远。
(2)礼貌和尊重的关系 (3)礼貌与文明的关系: (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 写。
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 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
) (4)礼貌的重要性: 话题二:没有礼貌的害处有哪些? 2、参考教材P80[“谢谢”的魅力]部分,结合下列提示,继续完成目标1 (1)我们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 等方面。
(2)结合身边的现象、自身的经历,想一想对人有礼貌的主要表现。
语言:态度:行为:话题三:在文明礼貌方面自我评价一下。
【夯实基础】 1.寻找生活中的与礼貌有关的场景通过这个场景,用你学过的知识,对整个事件进行一下评提示:①当你面对他人批评时—不要委屈,要提醒自己“闻过则喜” ②当你和同学有矛盾时——不要伤心,要懂得矛盾无所不在;③当有人对你不满时——不要生气,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④当你做错事时不要内疚,要记住吃一堑,长一智;价。
2、(某一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做作业。
)“喂,胖子,”小明飞快地冲到小强面前,把本子往桌上一扔,“快,快,把这题给我算一算,我正忙着呢!”这时,小林也过来了。
“不好意思,请问你现在有空吗?”小林问小强“当然有,请问你有什么事吗?”“这题我不会,想向你请教一下,行吗?”“当然。
”很快地,小林问好问题走了,而小强又继续做作业了,只剩小明一人在那里自言自语:“凭什么我先到却只给他解答问题啊……”通过这个场景,用你学过的知识,对整个事件进行一下评价。
3、阅读故事《屠格涅夫与乞丐》。
一天,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在街上散步。
一乞丐求道:"先生,给我一点食物吧。
" 屠格涅夫寻遍全身却无一点可充饥之物。
只好说:"兄弟啊!对不起!我没带吃的!"这时,那乞丐站起身,脸上挂着泪花,紧握作家的手说:"谢谢你!我本已走投无路,打算讨点吃的后就离开这个世界。
您的一声'兄弟'让我感到世间还有真情在,它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思考:“兄弟啊!……”这句话给那位乞丐带来什么影响?它体现了屠格涅夫怎样的交往风格?这对你有什么启发?【学习提示】一、结合下列提示参考教材[因礼仪而优雅]部分,完成目标21.什么是礼仪?P832.就个人礼仪来说,表现在:(84)3.礼仪的重要性(84)中学生在校基本礼仪要求形象礼仪课堂礼仪课间礼仪活动礼仪集会礼仪交往礼仪在课堂和办公室:1.懂得社交礼仪的孩子,能够拥有好人缘2.孩子善于谈吐,最能引起别人的兴趣和注意3.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4.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则错误已经改了一半5.合作能力比知识更重要6.懂得倾听的孩子具有人在图书馆和阅览室;在餐厅:在宿舍:二、 [社交礼仪]说一说,下列社交礼仪。
(1) 握手(2) 待客(3) 接听电话(4) 与少数民族或外国友人交往时的礼仪要注意什么?【夯实基础】1.下列几种花中,( )花最适合赠送给母亲。
A 、玫瑰B 、月季C 、康乃馨2、国际社会公认的“第一礼俗”是( )A 、女士优先B 、自律原则C 、宽容的原则3. 快乐人生作业:(1)每天称赞别人的优点,并尽量去学习。
(2)为别人的成绩鼓掌。
(3)每天对身边的人多微笑几次,把欢乐传递下去。
(4)上课不迟到,若迟到,应喊“报告”,经老师允许方可进入。
5、有个女大学生去求职。
因她的条件不错,公司的人事主管表示可以录用。
这个女大学生一时高兴,吃了一块口香糖,顺手把纸皮扔到了桌上,结果她没被录用。
这个女大学生哭了,顺手又将擦泪的纸巾扔到了地板上,主管将其拾起放回纸篓。
( 1)这位女大学生的行为有何不妥?如果你是主管,你会录用她吗?为什么?( 2)女大学生求职失败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 如果你对任何事物都懂得尊重及感恩,甚至包括一杯水、一碗饭,你的生命将充满尊重的能量,届时,你一定会受到尊重,因为所有你尊重的东西,将会回给你同样的尊重。
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的节奏和旋律;生活是一条路,延伸着分分秒秒人生的足迹和希望;不得一杯酒,饱含着人生的清醇与忧愁;生活是一材麻,交织着人生的烦恼与快乐;生活是一幅画,描绘着人生经历的红绿蓝;生活是一材火,燃烧着人生的憧憬和梦想。
(一)形象礼仪 1、中学生首先要衣着整洁、朴素、得体、协调,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扣齐纽扣或拉齐拉链,不随意更改校服,不外露内衣,不披衣散扣,不把上衣捆在腰间;衣服干净整洁;不得穿奇装异服;校牌或团徽佩戴在左胸前。
提倡平时穿衣服,参加升旗仪式和重要集体活动,一律穿校服。
2、不穿背心、短裤到校,不穿拖鞋,不追求名牌鞋,不穿高跟鞋,不穿厚底时装鞋。
3、课堂和集会不敞衣,不脱鞋。
4、不赶时髦头发适时梳洗,发型大方得体,不染发,不烫发。
男生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女生前发不遮眼,侧发不掩睛。
5、保持友好、真挚、积极的情绪状态,表情自然,不故意挤眉弄眼、吐舌、做怪相。
6、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7、不涂脂抹粉,不画眉,不纹眉,不纹身,不留长指甲,不染彩色甲。
8、坐有坐相,站有站样,走路昂首挺胸,举止文雅,稳重端庄,落落大方。
(二)课堂礼仪 9、预备铃响,做好课前准备,并端坐教室安静等待。
10、老师宣布上课,迅速起立,向老师问好,并鞠躬行礼,待老师答礼后坐下。
11、不迟到。
如果迟到,应该轻敲教室前门,立正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进入教室。
12、上课时,身体端正坐直,读书写字姿势正确;各种物品要轻拿轻放,专心听讲,独立思考,认真做好课堂笔记。
13、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举手发言。
发言时,姿态端庄大方,声音洪亮清晰。
14、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不做无关的动作,不发出各种声响,更不能取笑他人。
要通过真诚的眼神和表情给发言者以鼓励。
15、上课时,如遇到同学身体不适等突发事情,不要围观或表现出厌恶情绪,要关心同学,听从老师安排,协助老师妥善处理。
16、下课铃响,老师宣布下课时,应端正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
离开教室时,让老师先行。
(三)课间礼仪 17、学生见到教职工均要鞠躬问好,以示对教职工的尊敬。
18、课间在教室内或走廊上不要追跑打闹、做剧烈运动。
可到户外做些简单的活动,并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19、教室周围要肃静,不得大声喧哗。
校园内一律右行,不可在走道上长时间逗留。
迎面遇上老师,主动问候后,应向旁边跨开一步,给老师让道。
走进房间或上、下楼梯时,请老师先行。
20、校园内应随时保持整洁、卫生,,不可乱扔废纸、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
不在黑板、墙壁、课桌、椅子上乱涂乱画。
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维护校园秩序。
(四)活动礼仪 21、课间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体育活动和文娱活动,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不妨碍他人休息,注意礼让。
22、积极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文艺演出、体育竞赛、科技制作、团队活动、文化节活动以及培养特长的各种兴趣小组活动。
活动中,注重合作,富有团队精神;表现自我才艺时,要谦虚礼貌,尊重并欣赏他人的长处。
23、积极参加新课程中的综合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调查等活动。
在活动中,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场合秩序,举止大方,彬彬有礼,说话、提问有礼貌,注意语言文明。
24、出入教室、功能室、会场等活动场所时要轻声慢步,按指定线路有序行走,不拥挤,不抢道。
25、参加比赛时,要遵守比赛规则,不弄虚作假,不骗取荣誉。
要尊重竞争对手,不故意伤害对方,对他人的冒犯或过失要宽宏大量。
遇到有争议的问题,要按照程序向有关人员提出,并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
26、观看比赛时,要做文明观众,要给比赛双方队员加油鼓劲。
27、在活动中,要爱护校园花草树木,亲近与爱护大自然,不乱扔垃圾。
(五)集会礼仪 28、参加学校各种活动都要遵守礼仪规范。
应提前做号准备,按时集合。
29、集合列队要迅速、安静、整齐,并提前进入会场,在指定位置坐(站)好。
30、参加升国旗仪式,要立正脱帽,肃穆庄重,目视国旗行注目礼;唱国歌时要声音洪亮。
31、听讲话、看演出,要做到神情专注,姿态端正,保持安静,并适时适度鼓掌。
32、在集会过程中不喝倒彩,不吹口哨,不擅自走动或离场;不在会场吃零食,不乱扔果皮纸屑,保持会场清洁卫生。
33、上台发言或领奖,要提前做好准备,稳步迅速上台。
发言前,要向主席台和场内听众鞠躬行礼,发言结束要主动致谢;领奖时,双手承接,并鞠躬致意。
34、报告、演出结束,要真诚鼓掌,以示感谢;要听从指挥有序退场。
(六)交往礼仪 35、进出校门,相互谦让;主动向门卫和值班老师问候;遇到同学或来宾,微笑致意。
36、上下楼梯时,要轻声慢步,靠右行走。
遇到老师或客人时,应让老师和客人先行,并主动向老师和客人问好。
37、出入老师办公室,先轻敲门,允许后方可进入;与老师交谈,躬身站立一侧,说话音量适中。
若老师正在办事或与别人交谈时,不随意打扰;不随便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不私自打开老师电脑。
38、要诚恳接受老师的教育和指导。
和老师、同学有不同意见时,要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不赌气,不吵闹。
不欺骗老师,不顶撞老师。
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认真改正自己得缺点错误。
学生应尊重老师得人格和习惯,不要对老师评头论足。
对学较里所有教职工,都要一视同仁,尊敬有礼。
39、尊重同学,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对同学的过失或冒犯要宽宏大量。
不给同学取绰号,不挖苦讽刺他人,不在同学背后说三道四,不捕风捉影,不说让他人难堪的话。
40、向别人借东西,要先征得别人同意;对别人的东西要加倍爱护,并且信守诺言,按时归还。
41、男女同学要正常交往,大方得体;男同学要尊重和照顾女同学。
42、言而有信,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万一不能做到,应及时说明并真诚致歉。
43、孝敬长辈,逢年过节要向长辈表示问候和祝福,要牢记父母的生日。
对父母长辈不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妈妈、、奶奶、外婆、叔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