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动行业的发展状况——以亿太诺为例
我国气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刘丽芝.我国液压气动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7)
[2]吴超.食品包装机械中气动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中国包装工业,2015(10)
现阶段,气动元件品种基本上包含了气动各大类产品,主要有气源处理元件、气动控制元件、气动执行元件、气动辅件、气动系统与气动机械等,其品种众多,规格各不相同。目前,气动方向阀包括电控、气控、人控、机控等几种形式,一般方向阀的通径1一25mm,最小的幅宽8.5mm。而压力阀主要有普通型、精密型两种类型,它们的调压精度±10kPa,灵敏度±9.8kPa。多介质电磁阀的通径6-50mm。油雾器的最小起雾流量<=30L/min(通径8mm,进口压力630kPa),气缸缸径为1.5mm到320mm,最大缸径1350mm。气动元件的工作压力有常规压力和高压,可以适应的环境温度有常温、高温、低温三种形式,工作介质有压缩空气、水、油、蒸汽及腐蚀性流体等,这些配置能基本满足各行业中低端市动元件就是以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实现传动与控制的元件,该元件在设备的自动化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是设备运行的关键零件。现阶段,随着气动元件的广泛应用,我国的气动技术也获得发展,已经被应用在了各个领域。目前,气动技术已经成为了保障装备制造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动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础,对我国工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3产品设备更加精密化,工作效率逐渐提高
在未来气动产品为了适应自动化的需要,其产品设备会朝着精密化的方向发展。下面以气缸的精密化发展为例进行阐述。为了使气缸精确定位,气动行业开发了制动气缸,同时,使用了传感器、比例阀等设备进行反馈控制,定位精度高达0.01mm。目前,随着气缸精密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气动行业已经开发了0.3mm/s低速气缸和承载力为0.01N的微小气缸。这种气缸在运行中会实现精准转动,保证气动元件的正常使用。另外,为了更好地处理气源,气动行业选用了过滤精度0.01mm、过滤效率为99.9999%的过滤器和灵敏度0.001MPa的减压阀,以此来保证设备的精密化管理。
气动产业的现状及趋势

气动产业的现状及趋势气动产业的现状及趋势1.引言在工业化进程中,气动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如制造业、能源领域、交通运输等。
气动产业以其高效、精确、可控等特点,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成为现代产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对气动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2.气动产业的现状2.1 产业规模目前,全球气动产业的总产值达到了数千亿美元。
以中国为例,中国气动产业自1990年代起迅猛发展,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气动产业国家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气动产业的总产值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增长率超过10%。
气动产业已成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支撑力量之一。
同时,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气动产业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2.2 应用领域气动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自动化生产线、汽车工业、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
其中,自动化生产线是目前气动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气动设备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机械动作的快速、准确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气动技术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大。
例如,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中的许多关键部件和系统都采用了气动技术。
2.3 企业竞争状况随着气动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上涌现出了许多气动设备制造企业。
中国气动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主要有德力西、斯沃克、方太等,它们在气动设备制造和技术创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欧美等地的气动设备制造企业也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目前,气动设备市场呈现出供给过剩的状态,企业对于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
3.气动产业的发展趋势3.1 技术创新气动技术在过去几十年间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和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能源消耗大、操作复杂等。
未来,气动产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以提高能效和自动化程度。
例如,可以采用电动气动联合技术,将传统的气动控制方式与电动控制相结合,提高使用效率和控制精度。
3.2 环保意识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气动产业也在转向环保型发展。
对我国气动行业发展的思考

2加9
1lm
75 5l
4H
74 76
45 53
圈2四大地区国家气动销售额所占比例
注:鼓据来源于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坼会资料
2.2国际上气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国际上气动技术的发展趋势是通过全盘机电一
从表1可以看到世界气动行业近几年的市场状 况,增长维持在3'00%左右,2008年、2009年受世界
动技术中的精湛的产品质量、不断的创新及超前理念 正引导着世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动技术的发展。
但在市场销售方面。日本SMC公司在全球排名第一
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也是第一.估计为26%左右。
我国气动市场在2000年时仅占世界气动市场的
2%,在2005—2009年期间呈快速发展,国际市场占有
率逐年上升。2005年中国气动市场排在美国、日本、 德国、意大利之后,列为第5位,至2009年仅以微弱差 距,排在美国之后名列第2位。尽管中国气动市场巨 大,但我国气动产品质量差、品种少、长期处在低端市 场领域,只生产一部分与压缩空气有关的气动产品 (原气动基础产品),而且品种还十分不齐全。我国气 动技术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至少落后15年以上, 气动技术的应用水平也至少落后8至10年。
体化,并集合机械、电子、流体力学、真空、传感器技 术、压电技术、工程塑料、视觉系统、通信与信息处理 等跨各学科为一体的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提供整套 自动化解决方案及系统(即插即用技术)。需要阐明
的是,气动技术正在升化、变革,不可从字面上来理解
金融风暴的影响,呈现负增长,在2009年大幅度下降 30%之多,是近10年下降最大的一年.直至2010年开 始恢复增长。2010年世界流体工业总销售为356.57 亿美元(表中仅列液压、气动销售),气动行业总销售 量达97.49亿美元,见图1所示,比2009年增长
气动行业分析

气动行业分析气动行业是指在工业生产中运用气体压力和流体力学原理传递力量和控制工作的方式。
气动行业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冶金、船舶、化工、电子、石油、煤炭等众多领域。
下面将从市场规模、产业链结构、发展趋势等方面对气动行业进行分析。
首先,气动行业市场规模庞大。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气动行业在国内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气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0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
而预计到2025年,气动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年均增速将保持在8%以上。
其次,气动行业产业链结构完善。
气动行业产业链主要包括气源供应、气动元件制造、气动装配和气动系统集成四个环节。
其中,气源供应环节包括压缩空气制备和气源净化;气动元件制造环节包括气缸、气阀、压力调节器等元件的制造;气动装配环节包括各种气动设备的装配;气动系统集成环节则将各个气动元件和气动装配整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气动系统。
产业链的完善促进了气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并使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受益。
再次,气动行业发展趋势明显。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气动行业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一是智能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随着工业4.0的推进,气动设备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二是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
由于气动设备的能耗较高,近年来,节能环保已成为气动行业的研发和生产的重要方向;三是新技术的应用。
例如,气动无油技术、气动无水技术的应用将减少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提高环境友好性;四是国产化程度的提升。
随着国内气动元件和设备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国内市场将逐渐实现国产化替代进口。
综上所述,气动行业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规模、产业链结构和发展趋势等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气动行业的前景更加光明,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气动元件产业趋势怎样

气动元件产业趋势怎样气动元件产业趋势引言气动元件是指利用气体作为动力源,通过加压,减压,流量控制等方式实现机械的运动和工作。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流体控制系统、机械设备等领域。
随着工业4.0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气动元件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探讨气动元件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技术创新驱动气动元件产业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推动着气动元件产业的发展。
技术创新是气动元件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在产品设计方面,采用先进的CAD、CAE和仿真技术,能够减少试验和改动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在制造工艺方面,采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材料研发方面,开发出耐磨、耐腐蚀、高温、高压等特殊材料,能够满足各种恶劣环境下的工作要求。
在控制技术方面,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精确的控制和监测。
通过技术创新,气动元件产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二、市场需求推动气动元件产业发展1. 工业自动化需求增加随着工业现代化的推进,工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气动元件作为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求也随之增加。
工业自动化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增加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因此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
气动元件产业通过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产品,能够满足工业自动化的需求。
2. 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采用气动元件来控制气体的流动和压力,实现驱动系统、制动系统和悬挂系统的工作。
因此,新能源汽车对气动元件的需求也随之增长。
气动元件产业通过不断提高产品的能效和可靠性,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对控制系统的要求。
3. 医疗健康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疗设备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气动行业2023年总结报告

气动行业2023年总结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2023年,气动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展壮大,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进展和成就。
在全球经济整体向好的背景下,气动行业在各个领域都逐渐展现出强大的活力和潜力。
本文将对2023年气动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2023年气动行业的总体发展情况2023年,全球气动行业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全球经济持续向好的背景下,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气动市场均呈现出不错的增长势头。
特别是在汽车制造、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气动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为生产制造提供了更高效、更节能、更环保的解决方案。
在中国市场方面,2023年,中国气动行业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各行各业对气动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中国政府也对气动行业进行政策支持,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气动行业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出口额也保持着较高增长。
1. 汽车制造领域:在2023年,全球汽车制造业依然是气动行业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和智能化趋势的加速发展,气动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气动缸、气动换向阀等产品在汽车制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更高效、更稳定的生产解决方案。
2. 化工领域:2023年,化工行业中对气动产品的需求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化工生产中涉及到许多液体、气体的输送和处理工作,而气动执行器、气动控制阀等产品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化工企业的生产运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 医药领域:在2023年,随着全球医药产业的持续发展,气动技术在医药生产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医用气动执行器、医用气动阀等产品在医疗器械制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医药生产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生产技术支持。
4. 食品领域:2023年,食品行业中对气动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中国气动工具产量、销量、出口情况与竞争格局分析

中国气动工具产量、销量、出口情况与竞争格局分析一、气动工具安全性能分析目前,国内气动工具生产企业对产品的检验还不够普及,企业存在检测设备落后,检测技术薄弱等问题,加之目前没有统一的气动工具产品质量评价规则,导致气动工具产品重要技术参数不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产品型号编制、包装、标志不按照国家标准执行,甚至市场上出现三无产品,给使用者带来人身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严重影响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以安全性能为例,国内产品存在各方面的不足之处,在当前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推行的背景下,保护工具使用者人身安全的要求显得尤为迫切。
二、中国气动工具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产销量方面,据统计,2018年中国气动工具产量为589011台,同比增长23.67%;2018年中国气动工具销量为574868台,同比增长21.99%。
从气动工具回转类产品产量来看,2018年中国气钻产量13553台,同比降低24.8%;2018年中国气砂轮产量66098台,同比增长1.19%;2018年中国气扳机产量83474台,同比增长2.37%。
从气动工具回转类产品销量来看,2018年中国气钻销量14723台,同比降低9.8%;2018年中国气砂轮销量59805台,同比降低9.47%;2018年中国气扳机销量78830台,同比增长1.31%。
从气动工具冲击类产品产量来看,2018年中国气镐产量79352台,同比增长34.7%;2018年中国气铲产量16293台,同比增长50.53%;2018年中国捣固机产量2372台,同比增长1.67%。
从气动工具冲击类产品销量来看,2018年中国气镐销量81737台,同比增长37.93%;2018年中国气铲销量15007台,同比增长21.97%;2018年中国捣固机销量2400台,同比增长1.95%。
出口方面,2018年中国气动工具出口量为33503台,同比降低22.6%,出口金额为147.4万美元,同比降低47.2%。
对我国气动行业发展的思考

先 的气动厂商 , 把产 品和服务都衍生到 电驱动产 品、 在技术先进性方面 , 以德 国 F s 公 司 为该 行 业 传 感产 品 , et o 以及 电控 制 等工 业 自动 化整 套解 决方 案之 的风 向标 , 产 品质 量 、 新 能 力 及对 气 动 技 术 整体 中 , 在 创 并把 电驱动 产 品 ( 步进 马达 、 服马 达等 )电控 系 伺 、 发展规划上表现出极其先进性 、 科学性和前瞻性 。如 统产 品(L P C控制器、 现场总线 、 以太 网等控制 ) 全部
率 逐 年上 升 。2 0 年 中国气 动 市 场排 在 美 国 、 05 日本 、
4O 5 40 0 3O 5
30 0
{ 20 5
U 动 一 锇
德 国、 意大利之后 , 列为第 5 , 20 年仅以微弱差 位 至 09 距, 排在美国之后名列第 2 位。尽管 中国气动市场巨 大 , 我 国气 动产 品质 量差 、 但 品种少 、 期处 在低 端市 长 场 领 域 , 生 产 一 部 分 与 压 缩 空 气 有 关 的气 动产 品 只 ( 原气 动 基础 产 品 ) 而且 品种 还十分 不 齐全 。我 国气 ,
需 求 都 能 给 出正 确 的解 决 方 案 。而 这 正 是 现代 工 业 动 技术 应用 的足 迹 。
化 的用 户 所 需 求 的 。当前 的用 户 需 要 供 应 商 能快 速 反 应 , 提供 整 套 自动 化 解 决 方案 及 系统 产 品 ( 能 即插
1 气 动技 术在 机 械 装 备 工 业 的地 位 . 2
液 压
增长率 气动
9
l. 95 13 O .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成就篇:
气动技术作为现代传动与控制的重要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但中国的气动行业由于起步晚、起点低,在加上发展过程中缺乏国家重点投入,受国家基础工业水平和相关产业水平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曾经历了较长时期的低水平、封闭式的慢速发展过程。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加快,气动技术的应用领域逐渐增多,并愈来愈多地接触到国外同行的先进产品与技术,行业的发展才步入较快阶段。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气动行业虽然有了长足进步,但还是个小行业,无论在生产规模还是技术水平上,都还不能满足不断提升的市场需求和现代化建设要求,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也甚为悬殊。
如何让中国的气动行业做大做强,如何让中国的气动产品从仿制进口产品,到实现国产化,这俨然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这种大环境下,国内一部分企业开始转变发展方向,化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开始自主研发属于自己的产品,浙江亿太诺气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太诺或E.MC)就是其中一家成功转型的企业。
公司成立于1986年并于同年开始了品质气动的制作历程。
2004年,公司进行了二次创
业,调整发展战略,E.MC品牌顺势而生。
调整战略后E.MC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应用实践。
公司始终以产品爱国、产业兴邦,打造真正中国人的自动化平台为奋斗目标。
在每一个E·MC人的努力下,E·MC 成为了近几年业内增长速度最快的本土企业,积累与全球 500 强企业合作的丰富经验,成功构建了业内营销网络渠道,包括 117 个国家的营销服务网络和中国82 个城市的深度营销渠道。
与此同时,2009 年E·MC以30多项专利及雄厚的技术背景和研发实力一跃而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2010年E·MC出让高额股价正式同浙江大学合资,并开始了 68,000㎡现代化新工厂的建设和国家级气动液压研发中心的组建,这也就为E·MC 提供了强有力的研发平台支持。
E·MC成为了中国本土第一大气动元件出口制造商。
如今公司已集设计、生产、品牌营销为一体,连续三年成为中国气动元件出口排名第一。
拥有总建100000多平方米的三个制作基地,分别是宁波光华、亿太诺(山东)、亿太诺(澳大利亚)。
同时公司每年都会安排销售额的5%以上作为科研投入,成立了宁波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为新产品研发服务,着力于打造气动元件的研发基地、制造基地、营销基地。
公司现拥有100 多台国外引进的设备,50多项专利,600多名员工, 40 多名教授、博士、和工程师组成研发,以及60名销售工程师。
E.MC发展的每一步见证了一个优秀民营企业的发展史,从亦步亦趋到创造一个又一个全新的营销模式,从粗放式经营到精细化管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每年50—100%的增长速度让业界为之震撼,全球100多个国家的市场网络让一个优秀的中国气动品牌走向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