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 (练习)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1.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由原子构成2.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3.以下事例主要体现分子间的间隔改变的是()4.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A.①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晾晒衣服在有阳光照射着的地方比在没有太阳光的地方干得快。
6、用微粒的性质解释下列问题:(1)一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2)一定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3)雨季,室内空气的湿度增大,说明。
参考答案1.B2.D3.A4.D5.(1)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梅花花香的分子通过运动能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2)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6.(1)分子很小(2)分子之间间隔变小(3)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1.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是,正负极产生___色_____,其体积比是_______。
正极的气体能_______________;负极产生的气体能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示意图分析水的分解过程: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水分子分解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变了、没变)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但原子。
4.分解反应是。
5.电解水的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物理变化 D.化学变化6.用直流电源电解水时,其结果为()A.正极产生氢气,负极产生氧气B.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C.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多D.负极产生的气体比正极多7.小兰通过学习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应为1:2,但自己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1:2。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2.1 运动的水分子-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我们身边的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冰B.干冰C.生石灰D.大理石【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判断。
【解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冰、干冰、生石灰依次是水、二氧化碳、氧化钙,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大理石是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矿石。
故选D。
2.【答题】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水银B.冰水混合物C.空气D.明矾【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判断。
【解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
水银是汞,明矾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冰水混合物就是水,所以水银、明矾、冰水都是纯净物,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故选C.。
3.【答题】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混合物的是()A.矿泉水B.洁净的空气C.冰水混合物D.加碘食盐【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判断。
【解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矿泉水、洁净的空气、加碘食盐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
故选C.。
4.【答题】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浓硫酸C.液氧D.加碘盐【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判断。
【解答】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是混合物;浓硫酸是由水和硫酸组成,是混合物;液氧是氧气液化的状态,是纯净物;加碘盐由食盐和其他含碘物质组成,是混合物。
故选C。
5.【答题】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态氮B.加碘盐C.食用醋D.高钙奶【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判断。
【解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A、液态氮,是氮气液化的状态,属于纯净物。
B、加碘盐,C、食用醋,D、高钙奶,均由几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故选A.。
6.【答题】下列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①冰水混合物②洁净的空气③液氮④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剩余物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判断。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鲁教版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同步练习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鲁教版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啤酒B.冰水混合物C.碘盐D.空气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A.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D.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3.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特性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4.“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人们远远就能闻到稻花香,主要说明()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裂5.春光明媚的校园,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花香四溢的现象主要说明A.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B.原子本身发生了改变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D.分子是不断运动的6.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香烟的烟雾中含有四千多种化学物质,大多属于有害物质。
吸烟者吸烟会造成非吸烟者被动吸烟的主要原因是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不断地运动7.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理论解释的是A.春暖花开,花香扑鼻B.沙尘暴起,飞沙满大C.微风拂过,酒香四溢D.丰收季节,瓜果飘香8.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B.清新的空气液态氧气C.氮气二氧化碳D.澄清的石灰水清澈的泉水9.新型冠状病毒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下列事实与解释不相符的是A.在家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汞原子间有间隔B.配制75%的酒精溶液时,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C.用过氧乙酸溶液消毒处理后可闻到刺激性气味——分子在不断运动D.H2O2溶液可用于消毒,H2O不能消毒——H2O2和H2O分子构成不同10.从微观角度解释“干冰升华”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体积增大B.分子数目增多C.分子间距离变大D.分子种类改变11.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运动而扩散到空气中去的缘故B.相同体积的冰和水含有相同数目的水分子C.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性质相同D.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的总体积小于200mL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12.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二单元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同步练习 含答案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1课时水的三态变化及天然循环01知识管理1.水的三态变化变化:水蒸气、水、冰,这三种状态的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实质:水是由________构成的,当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________和________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______________。
变化类型: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生成新的分子,所以属于________变化。
注意: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中水分子的间隔依次增大。
延伸拓展: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三态变化。
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又由气态变回液态。
2.分子及其特征概念: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根本粒子,例如氧气、水等。
构成:分子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
特征:(1)分子________;(2)分子之间________;(3)分子总是在__________。
注意: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但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
3.水的天然循环循环途径:水通过________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
能量:________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结果:实现了水的________,水资源的________。
说明:水循环的四个环节: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及径流。
02根底题1.物质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A.微粒大小发生改变B.微粒质量发生改变C.变成了新微粒D.微粒间的空隙发生改变2.(乐山中考)以下现象中,能充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春天,冰雪开场融化B.气体热胀冷缩C.真金不怕火烧D.墙内开花墙外香3.水变成水蒸气是〔〕A.水分子发生了变化B.发生了化学变化C.水的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D.水的分子由静止变成了运动4.(泰安中考)5.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珍贵资源。
以下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气态形式存在B.水对调节地球温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C.水能溶解很多物质,在生物体内起着运送营养物质的作用D.自然界的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6.(成都中考)6 000 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能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其主要原因是〔〕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的质量很小C.加压时分子体积变小D.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7.写出以下事实分别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1)湿衣服晒一段时间就会变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打气筒能将空气压入足球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滴水里的水分子个数约为1.67×1021个________________ ;(4)在很远的地方可以闻到花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水分子的变化 第一课时 习题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2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练习1、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对该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B: 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C: 生成氧气、氢气的体积比约为2:1 D: 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2、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B.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C.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甲、乙两试管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1:23、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B: 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C: 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 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4、下图表示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图中“o”“●”分别表示氢原子、氧原子),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过程Ⅰ表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拆分成原子B: 过程Ⅰ、Ⅱ表明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C: 过程Ⅲ表明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D: 该示意图还能说明化学变化中原子能再分5、比较水的电解和氢气燃烧两个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条件相同B.反应现象都相同C.反应的基本类型相同D.都能证明水的组成6、如图所示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B.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物质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7、(2020•日照)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B.a玻璃管中的电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玻璃管尖嘴口,开启活塞,木条燃烧更旺D.a、b两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是8:18、如图A是液态水加热变成水蒸气的示意图,B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示意图。
根据图回答:(1)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时发生了变化,但没有发生变化,故上述变化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练习 2.1运动的水分子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练习 2.1运动的水分子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水C. 铁矿石D. 牛奶2. 春天的校园花香四溢,该现象说明()A. 分子种类发生变化B. 分子间的间隔变小C. 分子的体积变大D. 分子在不断运动3.北京是极度缺水的城市之一,所以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不仅要节约用水,也要防止水被污染。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节水型洗衣机B. 使用含磷洗衣粉C. 任意施用农药、化肥D. 使用工业废水喷灌草地4.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影响。
下列软化硬水程度最高的方法是()A. 蒸馏B. 煮沸C. 沉淀D. 过滤5.日本的海啸使当地的饮用水受污染,下列几个步骤能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以下处理。
下列处理过程合理的是()A. ③②①④B. ③①②④C. ③①④②D. ①③④②6. 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 原子比分子小B.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C.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D. 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7.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不锈钢B. 金刚石C. 铝合金D. 石灰石8.干冰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A. 原子大小B. 分子间距C. 原子种类D. 分子种类9.驱动水循环过程的能量来自于()A. 地球B. 太阳C. 雨D. 海洋1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蒸馏水B. 白酒C. 矿泉水D. 粗盐二、填空题11.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达标才能成为饮用水:(1)感官指标;水应澄清透明.为达到此要求,可以加入明矾使杂质沉降,然后通过 ________(填操作名称)而实现,要除去其异味则通常需要通过木炭的 ________作用.(2)化学指标:含有水硬度项.生活中区分硬水和软水最简便的方法是用 ________区分.(3)病理学指标:对细菌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可以通过 ________操作,既能杀菌,又能得到几乎纯净的水.学习化学以后,我们对水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知道了水的微观结构,可用A米表示构成水的粒子.(4)了解了水的宏观组成,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________.(5)认识了水的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水中通直流电 ________,由此说明水是由 ________组成的.12.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请回答:(1)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有________ ;(2)生活中你节约用水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 .13.水的三态变化是由温度引起的.通过水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________,又完成了________,为自然界中的生物提供了淡水资源.三、解答题14.216年2月18日海口市东湖公园经过两年的清理后正式向游客开放,湖水清澈透明,不少儿童在湖中划船游玩,为保证海口市东湖公园的整洁,请谈淡你的看法好吗?四、综合题15.过滤操作要“一贴二低三靠”.(1)“一贴”:________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①滤纸的边缘低于________,②________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①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________;②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________;③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________.(2)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滤纸破损.蒸发.①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作用是________.②当液体___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避免________.16.下图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过滤装置图。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水分子的变化习题

第二单元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梳理知识重点一、水的三态变化水的三态指的是______、 ______、 ______。
水是由 ______构成的。
常温下水以 ______ 态存在,分子摆列______(有序或无序),能够在必定范围内自由运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液变气——液态水从外界______能量后,水分子运动______,分子间间隔______,变为气态。
液变固——液态水 ______能量后,水分子运动______,分子间间隔 ______,变为固态,水分子摆列______,并在固定的地点上震动。
水分子三态变化的本质:在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因为水分子自己能量的变化,惹起了水分子之间的______ 和______的变化,水分子的 ______和 ______没变,属于 ______变化。
(同种分子的大小永久不会发生改变)二、水的天然循环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也是靠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______为水的天然循环供给能量,实现了水的____________ ,达成了水资源的 ____________ 。
习题 1、从分子的角度剖析,以下解说错误的选项是()A 、好酒不怕小巷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 、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能够分红原子,原子再从头组合成新分子D 、空气是混淆物——空气由不一样种分子构成2、对以下实验现象进行的解说错误..的是A B C D实验现象用扫描地道显微镜获品红加入水中后,水分子在不一样温50mL 水与 50mL 酒精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整个液体变红色度下的运动状况合后的体积小于 100mL分子的质量和体分子老是在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分子间有空隙解说积都很小不断运动着加热时分子才运动3.用分子的有关知识解说以下生活中的现象,此中错误的选项是()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起落而改娈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 10mL 酒精和 10mL 水混淆后,体积小于20mL ,说明分子间有缝隙D、湿衣服在夏季比冬季简单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高升而加速三、天然水的人工净化静置沉降→吸附沉降(加入______)→ _______→加入 ______ (吸附色素和异味)→________→煮沸蒸馏世界上所有的物质能够分为两类——混淆物和纯净物。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水分子的变化同步练习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水分子的变化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物质的变化跟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 工业上液化空气制氧气B. 铁粉在湿润的空气中生锈C. 稀有气体用来制造电光源D. 铜用作电线2.以下物质的用途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B. 生石灰用作食品枯燥剂C. 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取白糖D. 汽油用于衣物除油3.以下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A. 易生锈B. 能导电C. 能与稀硫酸反响D. 能在氧气中熄灭4.以下物质的物理性质正确的选项是〔〕A. 液氧〔无色液体〕B. 高锰酸钾〔黑色固体〕C. 二氧化硫〔无色无味气体〕D. 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5.以下现象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 铜丝的导热导电现象B. 稀硫酸滴入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C. 鸡蛋壳遇食醋发生气泡D. 灼热的氧化铜通入氢气后变红6.以下反响属于分解反响的是〔〕A.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B. 臭氧氧气C. 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D.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7.以下物质表现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 镁能熄灭B. 铁能变成铁锈C. 水能变成冰D. 炭能用于炼铁8.以下反响属于化合反响的是〔〕A. 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B. 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C. 锌+硫酸→硫酸锌+氢气D. 铜+氧气→氧化铜9.以下物质的用途只表达其物理性质的是〔〕A.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B.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C. 恢复铁粉在月饼盒内作除氧剂D. 氧气用于炼钢10.水受热变成水蒸气的进程中,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水分子运动加快B. 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C. 水分子数目增多了D. 水分子没有变成其它分子11.以下关于微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选项是( )A. 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由于分子间的距离变小B. 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由于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C. 非吸烟者遭到主动吸烟的危害,是由于分子在不时地运动D.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由于分子受热收缩变大二、填空题12.氢气在氧气中熄灭的实验说明,水是由 ________组成的;请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熄灭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13.用分子观念解释以下现象:墙内开花墙外香________ ;液化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________ .14.结合你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回答下面有关效果.〔1〕从微观的角度看,水分子是由________构成的.〔2〕从微观的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 组成的.15.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毫不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