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模拟试题(1)

合集下载

《无机及分析化学BI》试题A卷(1)

《无机及分析化学BI》试题A卷(1)

是( )
A、AgCl 饱和溶液
B、1 mol·L-1NaCl
C、1 mol·L-1AgNO3
D、4 mol·L-1NaNO3
14. BaSO4 饱和溶液加水稀释后,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BaSO4 的溶解度增大
B. BaSO4 溶解度减小
C. BaSO4 的 Ks$p 增大
D. BaSO4 的离子积减小
36.在标准状态下,所有纯态单质的△fG
$ m
均为
0。(
)
37.比较两个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反应物浓度较大的反应速率快。( ) 38.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速率常数和反应速率逐渐变小。( ) 39.正催化剂加快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的速率。( ) 40.1.0 mol·L-1NaOH 和 1.0 mol·L-1NH3·H2O,它们的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 ) 41.某一元弱酸溶液被稀释后,解离度和氢离子浓度增加。( ) 42.在一定条件下,已知反应 H2A 2H++A2-,表明该反应是二元强酸。( ) 43.在有 AgCl 固体存在的溶液中,当加入等体积 1 mol·L-1 的 NaCl 溶液后,会使 AgCl 溶解度 显著减小。( ) 44.利用沉淀转化可使某些既难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的物质转化为可溶性物质。( ) 45.在分步沉淀中,当第一种被沉淀的离子浓度 c1≤1.0×10-5 mol·L-1,而第二种离子还没有生成 沉淀时,则这两种离子能被定性分离开。( ) 46.电极电势越高,电对中氧化态物质在水中氧化能力越强。( ) 47.在 Zn|ZnSO4||CuSO4|Cu 原电池中,向 ZnSO4 溶液中通入 NH3,电动势变小。( ) 48.氧化还原反应是参与反应的所有元素的原子都发生电子的转移或偏移。( ) 49.所有的配合物都必须包含内界和外界两部分。( ) 50.[Co(NO2)3(NH3)3]的命名为三硝基·三氨合钴(Ⅲ)。( ) 51.溶胶粒子带正电荷,所以胶核只吸附带正电荷的离子。( ) 52.同价反离子,水合离子半径越小,对胶体的凝结能力越强。( )

无机及分析化学(Ⅰ)习题解答

无机及分析化学(Ⅰ)习题解答

无机及分析化学(Ⅰ)习题解答目录第1章分散体系 (1)第2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8)第3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5)第4章物质结构 (22)第5章分析化学概述 (27)第6章酸碱平衡 (31)第7章酸碱滴定法 (36)第8章沉淀溶解平衡 (44)第9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49)第10章配位化合物 (53)第11章配位滴定法 (62)第12章氧化还原反应 (67)第13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78)第14章电势分析法 (83)第15章吸光光度分析法 (86)第16章试样分析中常用的分离方法简介 (90)第17章重要生命元素简述 (93)第18章原子核化学简介 (96)第1章 分散体系1-1.人体注射用的生理盐水中,含有NaCl 0.900%,密度为1.01g·mL -1,若配制此溶液3.00×103g ,需NaCl 多少克?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解:配制该溶液需NaCl 的质量为:m (NaCl)=0.900%×3.00×103g=27.0g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3-1-327.0g/58.5g mol (NaCl)==0.155mol L (3.0010g/1.01g m L )10c ⋅⋅⨯⋅⨯ 1-2.把30.0g 乙醇(C 2H 5OH)溶于50.0g 四氯化碳(CCl 4)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28g∙mL -1,计算:(1)乙醇的质量分数;(2)乙醇的物质的量浓度;(3)乙醇的质量摩尔浓度;(4)乙醇的摩尔分数。

解:(1)w (C 2H 5OH) =25254(C H OH)30.0g (C H OH)(CCl )30.0g 50.0gm m m =++=0.38 (2)-12525-1-3(C H OH)30.0g/46g mol (C H OH)[(30.0+50.0)g /1.28g mL ]10n c V ⋅=⋅⨯==10.4mol·L -1 (3)b (C 2H 5OH) =-125-3430.0g(C H OH)46g mol (CCl )50.010kgn m ⋅=⨯=13.0mol·kg -1 (4)x (C 2H 5OH) =-125254-1-130.0g(C H OH)46g mol =30.0g 50.0g (C H OH)+(CCl )+46g mol 153.6g mol n n n ⋅⋅⋅ =0.650.660.650.33=+ 1-3.将5.0g NaOH 、NaCl 、CaCl 2分别置于水中,配成500mL 溶液,试求c (NaOH)、c (NaCl)、c (12CaCl 2)。

2010-2011-1无机及分析化学1(A)试卷

2010-2011-1无机及分析化学1(A)试卷
35、四氯化碳与单质碘之间存在的作用力类型为。
36、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范特-荷甫等温方程式)的表达式为,某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为1.0×10-3,该反应在标准态、298.15K时的自由能变化值 为,自发方向为。
37、H2(g)、C(石墨)、C(金刚石)、H2O(g)、H2O(l)、CO(g)、CO2(g)七种物质中,其标准摩尔生成焓 为零的物质有和,而标准摩尔燃烧焓 为零的物质有和。
12、对钾原子来说,其原子核外轨道能级顺序是:( )
A、E1s<E2s<E2p<E3s<E3p<E4s<E3d...B、E1s<E2s=E2p<E3s=E3p=E3d<E4s...
C、E1s=E2s<E2p=E3s<E3p<E3d=E4s...D、E1s>E2s=E2p>E3s=E3p=E3d>E4s...
7、中和pH相等的相同体积的HCl和HAc溶液,所需NaOH的量相等。( )
8、MgF2在MgCl2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9、将反应2Fe3++Cu=2Fe2++Cu2+改写成Fe3++1/2Cu=Fe2++1/2Cu2+,两反应的KӨ和EӨ值均相同。( )
10、Fe2+与CN-生成的配合物磁力矩为0.00 B.M,根据配合物价键理论,推测Fe2+采取内轨型杂化。( )
A、4.75 B、4.751 C、9.25 D、9.251
28、某溶液中含有KCl、KBr和K2CrO4,浓度均为0.010molL-1。向溶液中逐滴加入
0.010molL-1的AgNO3溶液时,最先和最后沉淀的是:( )

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σ键和π键在分子中均可单独存在。

()2.系统误差是不可测的。

()3.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

()4.等价轨道处于全充满、全空、半充满状态时原子能量较低。

()5.施肥过多造成的“烧苗”现象,是由于植物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引起的。

()6.醋酸溶液经稀释后其解离度增大,因而可使其H+ 浓度增大。

()7.BF3和NH3都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空间结构。

()8.CO2与CH4的偶极矩均为零。

()9.共价键和氢键均有饱和性与方向性。

()10.在消除了系统误差之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准确度也越高。

()三、填空题 ( 共 25分 )1.命名[Cr(NH3)4Cl2]NO3为______________ ,中心离子为 ___________,配位原子为 ___________ ,配位数为___________,配体包括 ___________ 。

2.在含有AgCl(s)的饱和溶液中加入0.1 mol·L-1 的AgNO3 ,AgCl的溶解度将______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NH3分子中N的杂化方式为 ___________杂化,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BCl3分子中B的杂化方式为 ______杂化,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4.原电池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为______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为____极。

5.常用于标定HCl溶液的基准物质有 ___________ 、___________常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基准物质有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6.24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为________ 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________区。

无机及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概论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无机及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概论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分析化学概论》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 ) A.愈小愈好 B.等于零 C.没有要求 D.在允许误差范围内2、可减小分析测定的随机误差的方法是()。

( )A.提纯试剂B.进行空白实验C.进行回收实验D.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3、下列情况可产生系统误差的是()。

( ) A.试样未混匀 B.砝码未经校正 C.砝码读错 D.滴定管渗液滴4、下列各式中,有效数字位数正确的是()。

( )A.c (H+)=3.24×10-2(3位)B.pH=3.24(3位)C.0.420(4位)D.0.80g (3位)5、以未干燥的Na2CO3标定HCl ,则HCl 的浓度将()。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不能确定6、以下试剂能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A.100~110℃干燥的Na2CO3B.优级纯的KOHC.100~110℃干燥的K2Cr2O7 D.优级纯的Na2B4O7∙5H2O7、以风化的Na2B4O7∙nH2O标定HCl,则HCl的浓度将()。

()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不能确定8、下列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被称量的试样含有微量干扰物质B.蒸馏水含有微量杂质C.使用的容量瓶未经校正D.滴定管在使用前未排气泡9、下列有关置信区间的定义正确的是()。

()A.以真值为中心的某一区间包括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概率B.在一定置信度时,以测定值的平均值为中心的包括真值的范围C.真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概率D.在一定置信度时,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10、下述有关平均值的置信区间的论述错误的是()()A.在一定的置信度和标准偏差时,测定次数越多,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越小B.其他条件不变时,给定的置信度越高,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越宽C.平均值的数值越大,置信区间越宽D.当置信度与测定次数一定时,一组测量值的精密度越高,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越小11、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颜色突变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无机及分析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最后一套

无机及分析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最后一套

无机及分析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最后一套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系统误差是不可测的。

()2.σ键和π键在分子中均可单独存在。

()3.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

()4.等价轨道处于全充满、全空、半充满状态时原子能量较低。

()5.渗透压相同的两种溶液用半透膜相距时,渗透压小的溶液将逼使渗透压大的溶液液面有所下降。

()6.醋酸溶液经吸收后其离解度减小,因而可使其h+浓度减小。

()7.bf3和nh3都具备平面三角形的空间结构。

()8.co2与ch4的偶极矩均为零。

()9.共价键和氢键均存有饱和状态性与方向性。

()10.在消解了系统误差之后,测量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准确度也越高。

()二、选择题(40分,每小题2分)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以下叶唇柱溶液中,蒸气甩最低的就是()。

a.hac溶液b.cacl2溶液c.蔗糖溶液d.nacl溶液2、在500g水中含22.5g某非电解质的溶液,其凝固点为c0.465℃。

已知水的kf=1.86kkgmol-1,则溶质的摩尔质量为()。

a.172.4b.90c.180d.1353、10.下列各式中,有效数字位数正确的是()。

a.0.0978(4位)b.ph=3.24(3位)c.pka=1.80(2位)d.0.420(2位)-14、反应2no(g)+o2(g)=2no2(g),?rhm?=-144kjmol-1,?rsm?=-146jmol-1k。

反应达平衡时各物质的分压均为p?,则反应的温度为()。

a.780℃b.508℃c.713℃d.1053℃5、下列气相反应平衡不受压力影响的是()。

a.n2(g)+3h2(g)=2nh3(g)b.2no2(g)=n2o4(g)c.2co(g)+o2(g)=2co2(g)d.2no(g)=n2(g)+o2(g)6、下列几种条件变化中,一定能引起反应速率常数k值改变的是()。

a.反应温度发生改变b.反应容器体积发生改变c.反应压力发生改变d.反应物浓度发生改变7、对某一均为气相物质参加的吸热可逆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无机及分析化学模拟试题

无机及分析化学模拟试题

广东海洋大学 —— 学年第 学期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试题 课程号: 1930039 □ 考试 □ A 卷 □ 闭卷 □ 考查 □ B 卷 □ 开卷一、选择(30小题,共30.0分) [1] 制备AgI 溶胶时,如果KI 过量,则制成的AgI 溶胶带 A 、带负电; B 、带正电; C 、电中性; D 、无法确定 [2]影响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的因素有 A 、 溶质的性质 B 、 温度 C 、 压力 D 、 以上三种都是[3]不宜放在电热恒温箱中干燥的物质是 A 、Na 2C 2O 4 B 、 H 2C 2O 4⋅2H 2O C 、K 2Cr 2O 7 D 、Na 2CO 3 [4] 用50 mL 滴定管滴定,终点时正好消耗20 mL 滴定剂,正确的记录应为 A 、20 mL B 、20.0 mL C 、20.00 mL D 、20.000mL [5]下面四种表述中正确的是 (1)分析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差别越小,准确度越高 (2)分析结果与平均值差别越小,准确度越高 (3)精密度是分析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4)精密度是几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 A 、1,2 B 、3,4 C 、1,4 D 、2,3 [6]已知Ac -和Pb 2+能形成络合物,今在pH=5.5的醋酸缓冲溶液中,用EDTA 滴定等浓度的Pb 2+至化学计量点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pPb=pY' B 、pPb=pY C 、pPb'=pY' D 、 pPb'=pY [7] 下列几组对应的酸碱组分中,共轭酸碱对是 A 、H 3AsO 4—AsO 43- B 、H 2CO 3—CO 32- C 、NH 4+—NH 3 D 、H 2PO 4-—PO 43- [8]已知乙二胺(L)与Ag +络合物的lg β1,lg β2分别是4.7与7.7,则当[AgL]= [AgL 2]时的pL 是 A 、4.7 B 、7.7 C 、6.2 D 、 3.0 [9]要配制pH=4.0、pZn=7.9的溶液, 所需EDTA 与Zn 2+的物质的量之比[n (Y):n (Zn)]为[已知pH4.0时lg K '(ZnY)=7.9]A 、1:1B 、 2:1C 、1:2D 、3:1[10]磺基水杨酸(H 2L)与铜形成络合物的lg β1,lg β2分别为9.5和16.5,当CuL 2络合物为主要存在形式时,溶液中游离L 的浓度(mol/L )范围是A 、[L]>10-9.5B 、[L]<10-7.0C 、[L]=10-7.0D 、 [L]>10-7.0班级:姓名: 学号:试题共四页加白纸三张密封线GDOU-B-11-302[11]以下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正确的是A、正误差出现概率大于负误差B、负误差出现概率大于正误差C、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D、大小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12]0.05 mol/L SnCl2溶液10 mL 与0.10 mol/L FeCl3溶液20 mL 相混合, 平衡时体系的电位是[已知此条件时ϕ' (Sn4+/Sn2+)= 0.14 V]ϕ' (Fe3+/Fe2+)= 0.68 V,A、0.14 VB、0.32 VC、0.50 VD、0.68 V[13]摩尔吸光系数(ε)的单位为A、mol/(L·cm)B、L/(mol·cm)C、mol/(g·cm)D、g/(mol·cm)[14]用分析天平称量试样时,在下列结果中不正确的表达是A、0.312gB、0.0963gC、0.2587gD、0.3010g[15]将浓度皆为0.1000mol/L的HAc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该溶液的PH值为A、5.25B、7.00C、1.35D、8.72[16]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最高的是A、NaClB、NaHCO3C、NH4ClD、Na2CO3[17]AgNO3滴定NaCl时,若浓度均增加10倍,则突跃pAg增加A、1个单位B、2个单位C、10个单位D、不变化[18]用HCl标液测定硼砂(Na2B4O7·10H2O)试剂的纯度有时会出现含量超过100%的情况,其原因是A、试剂不纯B、试剂吸水C、试剂失水D、试剂不稳,吸收杂质[19]用铈量法测定铁时, 滴定至50% 时的电位是[已知ϕ' (Ce4+/Ce3+)= 1.44 V,ϕ' (Fe3+/Fe2+)= 0.68 V]A、0.68 VB、1.44 VC、1.06 VD、0.86 V[20]pH=1.00的HCl溶液和pH=13.00 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是-A、14B、12C、7D、6[21] 制备AgI溶胶时,如果AgNO3过量,则制成的AgI溶胶带A、带负电B、带正电C、电中性D、无法确定[22]Ba2+可沉淀为Ba(IO3)2或BaCrO4,然后借间接碘量法测定,今取一定量含Ba2+试液,采用BaCrO4形式沉淀测定,耗去0.05000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12.00 mL。

XX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XX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KI, 释 放 的 I2 需 用 40.75mL 的 Na2S2O3 溶 液 滴 定。 计 算 Na2S2O3 溶 液 的 浓 度。 5、(本小题 5 分)
称 取 褐 铁 矿 试 样 0.4017g , 溶 解 并 还 原 成 Fe2+, 用 0.02048mol⋅L−1 的 K2Cr2O7 溶 液 滴 定, 消 耗 26.45mL 。 计 算 褐 铁 矿 中 Fe2O3 的 百 含 量 。
10、(本小题 5 分)
= 0.005608g/mL ?
Fe(Ⅲ ) 配 位 物 的 常 数 如 下 :
( 1 ) Fe − 氟 配 合 物 K1 = 1.6×105 , K2 = 1.0×104 , K3 = 5.0×102 ;
( 2 ) Fe− 柠 檬 酸 配 合 物 K 不 稳 = 1.0×10−25 ;
A. 甲 基 橙;
B. 甲 基 红;
C. 酚 酞 ;
D. A.B.C 都 不 是
答( )
5、 对 于 酸 碱 指 示 剂, 全 面 而 正 确 的 说 法 是 : A. 指 示 剂 为 有 色 物 质;
B. 指 示 剂 为 弱 酸 或 弱 碱; C. 指 示 剂 为 弱 酸 或 弱 碱, 其 酸 式 或 碱 式 结 构 具 有 不 同 颜 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颜 色 , 终 点 时 的 颜 色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颜 色。 5、(本小题 2 分)
EDTA 产 生 的 副 反 应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本小题 2 分)
A. 进 行 对 照 试 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无机及分析化学》模拟试题(1)【闭卷】本试题一共三道大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1.答题前,请准确、清楚地填各项,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废。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含有Cl -和Br -的混合溶液,欲使Br -氧化为Br 2而不使Cl -氧化,应选择 ( ) (θ/Sn Sn 24++ϕ =0.15 V ,θ/Cl Cl 2-ϕ=1.3583 V ,θ/BrBr 2-ϕ=1.087 V ,θ/Cr O Cr 3272+-ϕ=1.33 V , θ/MnMnO 24+-ϕ=1.51 V , θ/Fe Fe 23++ϕ=0.771 V )A. SnCl 4B. K 2Cr 2O 7C. KMnO 4D. Fe 3+2.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PbSO 4(S) 2++SO 42- K sp Θ(1)PbS (S) 2++S 2- K sp Θ(2)反应PbSO 4+S PbS+SO 4- 的K 为 ( )A. K SP Θ(1) . K sp Θ(2)B. K sp Θ(1) /K sp Θ(2)C. K sp Θ(2) /K sp Θ(1)D. ( K sp Θ(1) /K sp Θ(2) )23. 0.04mol·L -1的H 2CO 3的水溶液, K 1Θ﹑K 2Θ分别为它的电离常数,该溶液的c (H +)浓度和c (CO 32-)的浓度分别为 ( ) A. 04.0θ1⨯K , K 1ΘB. 04.0θ1⨯K , 04.0θ2⨯K2 C. 04.0θ2θ1⨯⨯K K , K 2Θ D. 04.0θ1⨯K , K 2Θ4. 已知某一元弱酸的浓度为c ,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溶液的c (H +)浓度为 ( )A. 2cB. c K a2θC. c K a ⨯θ21D. 2c K a ⨯θ5. θ/Cr O Cr 3272+-ϕ的数值随pH 的升高而( )A. 增大B. 不变C. 减少D. 无法判断6. 用AgNO 3处理[Fe(H 2O)5Cl]Br 溶液,产生的沉淀主要是 ( )A. AgBrB. AgClC. AgBr 和AgClD. Fe(OH)37. 已知K f Θ[Ag(NH 3)2+]<K f Θ[Ag(CN)2-]下列情况中能溶解AgCl 最多的是 ( )A. 1L 水B. 1L3.0 mol·L -1NH 3·H 2OC. 1L3.0 mol·L -1KCND. 1L3.0 mol·L -1 HCl8. 10ml2.0×10-4 mol·L -1Na 2SO 4溶液中加入10ml2.0×10-4 mol·L -1的BaCl 2溶液 后,溶液中SO 42-离子的浓度为[K sp Θ(BaSO 4)=1.0×10-10] 青 ( )A. >10-5 mol·L -1B. <10-5 mol·L -1C. =10-5 mol·L -1D. =10-4 mol·L -19. Pb 2+离子的价电子层结构是 ( )A. 6s 26p 2B. 5s 25p 23C. 6s 2D.5s 25p 65d 106s 210. 在一个多电子原子中,具有下列各套量子数(n,l,m,m s )的电子,能量 最大的电子具有的量子数是 ( )A. 3,2,+1,+1/2B. 2,1,+1,-1/2C. 3,1,0,-1/2D. 3,1,-1,+1/211. 密闭容器中,A ﹑B ﹑C 三种气体建立化学平衡,它们的反应是C, 在相同温度如果体积缩小2/3,则平衡常数K p 为原来的 ( )A. 3倍B. 9倍C. 2倍D. 不变12.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来说,下列哪一种是正确的? ( )A. △r G m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B. △r H m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C. 活化能越大, 反应速率越快D. 活化能越小, 反应速率越快13. 已知FeO (S) + C (S) = CO (q) + Fe (S) 反应的θm r H ∆为正, θm r S ∆为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低温下自发过程,高温下非自发过程B. 任何温度下均为非自发过程C. 高温下自发过程,底温下非自发过程D. 任何温度下均为自发过程14. K w Θ的值是6.4×10-15 (18 o C),1.00×10-14 (25 o C), 由此可推断出 ( )4A. 水的电离是吸热的B. 水的pH25 o C 时大于15 o C 时C. 18 o C 时, c (OH -)=1.0×10-7D. 仅在25 o C 时水才为中性15. 用配位(络合)滴定法测定石灰石中CaO 的含量,经四次平行测定,得 x =27.50%,若真实含量为27.30%,则27.50%-27.30%=+0.20%,称为 ( )A. 绝对偏差B. 相对偏差C. 绝对误差D. 相对误差16. 用计算器算得 004471.122000.0036.11124.1236.2=⨯⨯ ,按有效数字运算(修约)规则,结果应为 ( )A. 12B. 12.0C. 12.00D. 12.00417. 测定CaCO 3的含量时,加入一定量过量的HCl 标准溶液与其完全反应,过量部分HCl 用NaOH 溶液滴定,此滴定方式属 ( )A. 直接滴定方式B. 返滴定方式C. 置换滴定方式D. 间接滴定方式18. 已知p K b Θ(NH 3)=4.75用0.10mol·L -1NaOH 溶液滴定0.10 mol·L -1HCl+0.05 mol·L -1NH 4Cl 混合溶液,合适的指示剂是 ( )A. 甲基橙(p K a Θ=3.4)B. 溴甲酚兰(p K a Θ=4.1)C. 甲基红(p K a Θ=5.0)D. 酚酞(p K a Θ=9.1)19. 下列反应中滴定曲线对称的反应是 ( )A. Ce 4++Fe 2+=Ce 3++Fe 3+B. 2Fe 3++Sn 2+=2Fe 2++Sn 4+C. I 2+2S 2O 32-=2I -+S 4O 62-D. MnO 4-+5Fe 2++8H +=Mn 2++5Fe 3++4H 2O20. 在滴定分析测定中,将导致系统误差的是 ( )A. 试样未经充分混匀B. 滴定时有液滴溅出C. 砝码未经校正D. 沉淀穿过滤纸21. 欲配制0.2 mol·L-1HCl溶液和0.2 mol·L-1H2SO4溶液,量取浓酸的合适的量器是( )A. 容量瓶B. 吸量管C. 量筒D. 酸式滴定管22.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A. 滴定开始时B. 标准溶液滴定了近50%时C. 标准溶液滴定了近75%D. 滴定接近计量点时23. 标定HCl和NaOH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是()A. 硼砂和EDTAB. 草酸和K2Cr2O7C. CaCO3和草酸D. 硼砂和邻苯二甲酸氢钾24.用K2Cr2O7法测Fe2+,加入H3PO4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酸度,B. 同Fe3+形成稳定的无色化合物,减少黄色对终点的干扰ϕ的数值,增大突跃范围C. 减小+3/Fe+2FeD. 防止Fe2+的水解25. 在EDTA配合滴定中,只考虑酸度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B. 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C. pH越大,酸效应系数越大5D. 酸效应系数越大,滴定突跃范围越大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 配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就是该配合物的配位体的个数。

2. 在HCl溶液中加入NaCl,由于产生同离子效应,溶液中的H+浓度会降低。

3. θϕ的值随溶液中Cu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CuCu2+4. 酸碱完全中和后,溶液的pH等于7 。

5. 任何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不论参加的物质的初始浓度如何不同,反应达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相同。

6. 根据电离平衡: H2S2H++S2-可知溶液中H+浓度是S2-离子浓度的两倍7. [Cu(NH3)4]2+的稳定常数比[Cu(en)2]2+的稳定常数小,因为[Cu(en)2]2+是螯合物。

8. 某一碱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由于电离度增加[OH-]也增加。

9. 化学反应的Q p与反应的途径无关,但它却不是状态函数。

10. 即使在很浓的强酸水溶液中,仍然有OH-离子存在。

11.酸式滴定管一般用于盛酸性溶液和氧化性溶液,但不能盛放碱性溶液。

12.已记载的实验数据不可撕掉或涂改,有错误时,可划去并加以注明。

13.用100mL容量瓶准确量取100.00ml某标准溶液。

14.称取基准物质KBrO常用差减法进行。

315.多元弱碱在水中各型体的分布取决于溶液的pH。

16.氧化还原滴定中化学计量点时的电位为:67 21θ22θ11n n n n sp ++=ϕϕϕ17.Q 检验法进行数据处理时,若Q 计≤Q 0.90时,该可疑值应舍去。

18.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变色敏锐,用量少。

19.标定某溶液的浓度(单位:mol·L -1)得如下数据:0.01906、0.01910,其相对相差为0.2096%。

20.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之一是1g K 'MY -1g K Min >2。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45分)1. 在298.15时,两电对++23Fe Fe 和Cu Cu 2+组成原电池,其中c (Fe 3+)=c (Fe 2+)=c (Cu 2+)=0.10 mol·L -1已知 θFe Fe 23++ϕ=0.771 V θCu Cu 2+ϕ=0.337 V 求:(1)写出原电池的电池符号,电极与电池反应(2)计算电池电动势(3)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2. 要使0.05 mol 的AgCl (S) 溶解在500ml 氨水中,NH 3的浓度至少应为多大?已知: 7)Ag(NH θf 10123⨯=+K 10AgCl θsp 102-⨯=K3. 一含有H 2SO 4和H 3PO 4的混合液50.00ml 两份,分别用0.1000mol·L -1的 NaOH 滴定,第一份用甲基红作指示剂需26.15ml 滴至终点;第二份用酚酞作指 示剂需36.03ml 到达终点;求每升混合液中含每种酸多少克?()PO H (43θa2K = 6.2×10-8, )PO H (43θa3K =2.2×10-13)8模拟试题(1)参考答案一:1.B 2.B 3.D 4.B 5.C 6.A 7.C 8.C 9.C 10.A 11.D 12.D 13.C14.A 15.C 16.C 17.B 18.C 19.A 20C 21.C 22.D 23.D 24.C 25.B 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三:1. (1) Pt |(0.1)Fe (0.1),Fe ||(0.1)Cu |Cu 232+++ (1分)负极:Cu-2e=Cu 2+ 正极:Fe 3++e=Fe 2+ (2分)电池反应:Cu+2Fe 3+=Cu 2++2Fe 2+ (1分)(2).φ正=10592.0θFe Fe 23+++ϕlg 771.01.01.0= (1分)φ负=307.01.0lg 20592.0θCu Cu 2=++ϕ (1分)E = φ正 - φ负 = 0.771 - 0.307 = 0.464 (1分)(3).lg K θ=66.140592.0)337.0771.0(20592.0θ=-=nEK θ=4.57×1014 (3分)2.设:NH 3的平衡浓度为x mol ·L -1(1分)[Ag(NH 3)2]+=[Cl -]=0.1 mol·L -1 (1分) K j θ=K SP θ×K f θ=2×10-10×1×107=2×10-3=2r32r 3rr 23][NH 0.10.1][NH ][Cl ])[Ag(NH ⨯=-+ (6分)[NH 3]=510201.03=⨯- (1分)9 )L (mol 44.22.051NH 3-⋅=+=c (1分)3.596.100.501000200008.98)]15.2603.36(15.26[1000.0(g/L)SO H 42=⨯⨯--⨯= (5分) 10001)PO M(H V(NaOH)c(NaOH)(g/L)PO H 4343⨯⋅⋅= 936.100.501000100000.98)15.2603.36(1000.0=⨯⨯-⨯=(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