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合集下载
第一章 绪论

1.1.2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孕 育 期 ( 1956年前) 形 成 期 ( 1956-1970年) 暗 淡 期 ( 1966-1974年) 知识应用期 ( 1970-1988年) 集成发展期 ( 1986年至今)
1.1.2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孕 育 期 ( 1956年前)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思 想家,创立了演绎法。他提出的三段论至今仍然是演绎推理的 最基本出发点。
AI的严格定义依赖于对智能的定义,即要定义人工智能,首先应该定义智能;但 智能本身也还无严格定义。
一般解释:人工智能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在机器(计算机)上实现的智能,或称机 器智能、计算机智能。
1.1.1 人工智能的定义
知识与智能 知识 人们通过体验、学习或联想而知晓的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包括事实、
能理论框架,使人工智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1.1.2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的AI研究
1981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在长沙艰难成立,其后长期得不到国内科技界的认同,只能 挂靠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直到2004年,才得以“返祖归宗”,挂靠到中国科 学技术协会。
1985年前,人工智能在西方国家得到重视和发展,而在苏联却受到批判;我国人工智 能也与“特异功能”一起受到质疑,人工智能学科群专著不能公开出版。
(表处理语言)。 1961年,明斯基发表了“走向人工智能的步骤”的论文,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1965年,鲁宾逊提出了归结(消解)原理。费根鲍姆开发第一个专家系统DENDRAL,
用于质谱仪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1.1.2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暗 淡 期 ( 1966-1974年)
由于一些人工智能研究者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盲目乐观,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 和成果做出了过高的预言,而这些语言的失败,给人工智能的声誉造成重大伤害。 当时的人工智能主要存在下列三个局限性:
第一章绪论

2、农业的根本特性
(1)农业的本质特征——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
农业具有生产对象具有其固有的生长、发育、繁殖的规律;土地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生产资料农业生产与外界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农业内部各生产门类之间相互依存;农业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农产品具有消费资料与生产资料的双重属性;农产品具有鲜活易腐烂且体积大等一般特征。
由于农业是人类直接利用生物、太阳能、土壤、气候等自然力的生产活动,农业生产一方面是人类劳动产品、劳动力和生产关系等经济现象的再生产过程,同时又是生物的生长和繁衍及其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相互转换的自然现象的再生产过程。因此,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交织是农业的根本特性。
自然再生产---指生物依靠自然环境和自身的生活机能而进行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生物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即生物有机体同自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化的过程。自然再生产过程是生物通过自身的代谢活动而实现的,它是农业再生产的自然基础。亦可理解为:作为农业生产对象的动、植物(和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而自行增殖的过程。
社会功能包括为农民提供谋生手段和就业机会、提供生活和社交场所;有助于形成和维持农村生活模式及社区活动;减少农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动,保持社会稳定,形成社会资本;在发展中国家,农业还可以消除贫困,替代社会福利保障。
粮食安全功能指所有人在人任何时候都在经济上有能力并且可以获得足够数量卫生安全和营养的食物。其构成要素为充足的供给、供给的稳定性、粮食的可获得性、食物的卫生安全、质量和偏好等。其实现途径为依靠自己生产(自给自足)、依靠进口及二者结合。开放贸易有助于稳定世界农产品市场,反之又有利于稳定粮食进口国的价格和保障其国家粮食安全。
农业除了确保粮食和其它农产品的供给之外,还要发挥防止洪涝灾害、涵养水源、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处理有机废弃物、净化空气、提供绿色景观和自然景观,以及传统文化的继承等多方面的作用。目前,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国,已经将农业的多功能性作为保护其国内农业和农产品市场,维持其高度农业保护政策的口实。
(1)农业的本质特征——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
农业具有生产对象具有其固有的生长、发育、繁殖的规律;土地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生产资料农业生产与外界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农业内部各生产门类之间相互依存;农业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农产品具有消费资料与生产资料的双重属性;农产品具有鲜活易腐烂且体积大等一般特征。
由于农业是人类直接利用生物、太阳能、土壤、气候等自然力的生产活动,农业生产一方面是人类劳动产品、劳动力和生产关系等经济现象的再生产过程,同时又是生物的生长和繁衍及其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相互转换的自然现象的再生产过程。因此,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交织是农业的根本特性。
自然再生产---指生物依靠自然环境和自身的生活机能而进行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生物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即生物有机体同自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化的过程。自然再生产过程是生物通过自身的代谢活动而实现的,它是农业再生产的自然基础。亦可理解为:作为农业生产对象的动、植物(和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而自行增殖的过程。
社会功能包括为农民提供谋生手段和就业机会、提供生活和社交场所;有助于形成和维持农村生活模式及社区活动;减少农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动,保持社会稳定,形成社会资本;在发展中国家,农业还可以消除贫困,替代社会福利保障。
粮食安全功能指所有人在人任何时候都在经济上有能力并且可以获得足够数量卫生安全和营养的食物。其构成要素为充足的供给、供给的稳定性、粮食的可获得性、食物的卫生安全、质量和偏好等。其实现途径为依靠自己生产(自给自足)、依靠进口及二者结合。开放贸易有助于稳定世界农产品市场,反之又有利于稳定粮食进口国的价格和保障其国家粮食安全。
农业除了确保粮食和其它农产品的供给之外,还要发挥防止洪涝灾害、涵养水源、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处理有机废弃物、净化空气、提供绿色景观和自然景观,以及传统文化的继承等多方面的作用。目前,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国,已经将农业的多功能性作为保护其国内农业和农产品市场,维持其高度农业保护政策的口实。
第1章机械原理-绪论

的组合体。
2.零件 -独立的制造单元(制造的单元体) 零件 构件 -独立的运动单元(运动的单元体) 内燃机 曲柄滑块机构
一个构件是由一个零件如内燃机中活塞 或多个零件刚性组成。彼此之间无相对运动。 如内燃机中连杆
湘潭大学
套筒
螺栓
垫圈 螺母
连杆体 轴瓦
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同学们在今后的工 作岗位上将会接触各种各样的通用或专用机 械,因此必须掌握机械方面的基础知识。
设计出满足功能与制造要求的机构和机械零件 任务 研究的内容:
(1)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2)常用机构及传动设计 (3)通用零件设计 (4)有关机械总体设计中的一些问题 (5)机械现代设计方法与手段的概念和特点
内燃机
2.工件自动载送装置 含带传动、蜗杆传动、 凸轮机构、连杆机构等。
滑杆左移时,夹持器将 工件夹住。
滑杆带着工件右移时,夹 持器动爪受挡块的压迫将 工件松开,工件落入载送 器被传送到下一道工序。
动画
强调代替人类完成有用工作
机器的共有特征:
①人造的实物组合体;
工件 定爪 动爪 装配夹具 工件载送器
天然工具 ——→简单机器 ——→工业革命 ——→现代机器
人类在征服自然中
改革开放后:我国机械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任何机械都经历了:简单→复杂的发展过程。 以起重机为例,它经历了: 斜面 →杠杆 →起重轱辘 →滑轮组→手动(电动)葫芦 →现代起重机 (包括:龙门吊、鹤式吊、汽车吊、卷扬机、叉车、电梯-电脑控制)。
典型机器的分析: 1.内燃机 活塞的往复运动通过连杆变位曲轴的连续 转动,该组合体称为:曲柄滑块机构 凸轮和顶杆用来启闭进气阀和排气阀; 称为:凸轮机构 两个齿轮用来保证进、排气阀与活塞之 间形成协调动作, 称为:齿轮机构 各部分协调动作的结果,就将燃料中化 学能转化为曲轴旋转的机械能。
2.零件 -独立的制造单元(制造的单元体) 零件 构件 -独立的运动单元(运动的单元体) 内燃机 曲柄滑块机构
一个构件是由一个零件如内燃机中活塞 或多个零件刚性组成。彼此之间无相对运动。 如内燃机中连杆
湘潭大学
套筒
螺栓
垫圈 螺母
连杆体 轴瓦
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同学们在今后的工 作岗位上将会接触各种各样的通用或专用机 械,因此必须掌握机械方面的基础知识。
设计出满足功能与制造要求的机构和机械零件 任务 研究的内容:
(1)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2)常用机构及传动设计 (3)通用零件设计 (4)有关机械总体设计中的一些问题 (5)机械现代设计方法与手段的概念和特点
内燃机
2.工件自动载送装置 含带传动、蜗杆传动、 凸轮机构、连杆机构等。
滑杆左移时,夹持器将 工件夹住。
滑杆带着工件右移时,夹 持器动爪受挡块的压迫将 工件松开,工件落入载送 器被传送到下一道工序。
动画
强调代替人类完成有用工作
机器的共有特征:
①人造的实物组合体;
工件 定爪 动爪 装配夹具 工件载送器
天然工具 ——→简单机器 ——→工业革命 ——→现代机器
人类在征服自然中
改革开放后:我国机械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任何机械都经历了:简单→复杂的发展过程。 以起重机为例,它经历了: 斜面 →杠杆 →起重轱辘 →滑轮组→手动(电动)葫芦 →现代起重机 (包括:龙门吊、鹤式吊、汽车吊、卷扬机、叉车、电梯-电脑控制)。
典型机器的分析: 1.内燃机 活塞的往复运动通过连杆变位曲轴的连续 转动,该组合体称为:曲柄滑块机构 凸轮和顶杆用来启闭进气阀和排气阀; 称为:凸轮机构 两个齿轮用来保证进、排气阀与活塞之 间形成协调动作, 称为:齿轮机构 各部分协调动作的结果,就将燃料中化 学能转化为曲轴旋转的机械能。
第1章 绪论

《森林防火条例 》
1988年1月16日国务院公布,自1988年3月15日起施行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森林防火组织
森林火灾的预防 森林火灾的扑救 森林火灾的调查和统计 奖励与处罚
第七章
附则
火 火 火!
什么是火?
火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可燃物与氧等 助燃物质发生剧烈氧化反应,并伴有放 热发光的燃烧现象。
我国森林火灾的特点
损失严重
1987年 中国大兴安岭 133万公顷
大面积森林火灾多发生在偏远山区和林区 森林火灾波动性大 目前森林火灾大幅下降
我国林火管理目标
从生态观点出发,根据森林的实际情况和现代技 术的理论水平,进行综合森林防火规划,采用人 为和天然的多种防火措施,有效地控制森林火灾, 使森林火灾的发生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并将森 林火灾的损失限制在一定经济水平,充分发挥火 的有益生态效益,以维护生态平衡,繁荣林区经 济。
——最大限度地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与发展,充分 发挥林火的生态效益。
四、我国森林火灾划分标准
分类
五、我国森林防火管理法律 制度及依据
中国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森林防火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六、森林防火主要内容
林火基础理论 林火与环境 林火与生态系统 森林火灾预防 林火扑救 火的应用 林火评价
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虽然防火灭 火手段先进,但由于地广林多,加之受气侯的影响,森 林火灾仍然很严重。
中国森林防火吉祥物“威威” 中国森林防火吉祥物诞生于2007年4月4日,名字叫“威 威”,其名字与保卫的“卫”字谐音。 防火虎“威威”身穿森林消防制服,背负风力灭火机,帽徽 为中国森林防火徽标,胸前的“CFFM”是“CHINA FOREST FIRE MANAGEMENT”(中国森林防火)的英文 缩写。
化工热力学第一章.

化工热力学是理论和工程实践性都较强的学科。
化工热力学 第一章 绪 论
化工热力学解决的实际问题可以归纳为三类: (1) 过程进行的可行性分析和能量的有效利用; (2) 相平衡和化学反应平衡问题; (3) 测量、推算与关联热力学性质。
化工热力学 第一章 绪 论
2. 热力学在化工过程开发中的作用
局限:对物质结构必须采用一些假设的模型,这 些假设模型只是物质实际结构的近似描写。
化工热力学 第一章 绪 论
四、化工热力学研究内容及在化工过程开发中的作用 1. 化工热力学的研究内容
化工热力学的主要任务是以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 为基础,研究化工过程中各种能量的相互转化及其有效利 用的规律,研究物质状态变化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以及 物理或化学变化达到平衡的理论极限、条件和状态。
7 了解热力学在化工过程中的主要实际应用。
化工热力学 第一章 绪 论
预备知识(复习名词、概念)
体系与环境
体系:研究的对象 环境:研究对象以外的部分
敞开体系(开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有能量与物质的交换。
体系 封闭体系(闭系):体系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的交换。
孤立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无能量交换也无物质的交换。
化工热力学 第一章 绪 论
过程与循环
过程:状态的变化历程 按可逆程度分:可逆过程、不可逆过程。 按状态参数变化分:等温、等压、等容、等焓、绝热过程等。
循环: 正向循环:热能变为机械能的热力循环。PV图上以顺时针 方向循环。所有热机都是。
逆向循环:消耗能量迫使热量从低温流向高温。 V图上以逆 时针方向循环。所有制冷、热泵都是。
3.化工热力学在化工过程开发中的作用
降低原料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降低能耗(利用夹点技术); 提高产品的质量(利用新型分离技术); 为化工单元操作提供多元相平衡数据; 为实验成果的放大,实现工业化提供基础
化工热力学 第一章 绪 论
化工热力学解决的实际问题可以归纳为三类: (1) 过程进行的可行性分析和能量的有效利用; (2) 相平衡和化学反应平衡问题; (3) 测量、推算与关联热力学性质。
化工热力学 第一章 绪 论
2. 热力学在化工过程开发中的作用
局限:对物质结构必须采用一些假设的模型,这 些假设模型只是物质实际结构的近似描写。
化工热力学 第一章 绪 论
四、化工热力学研究内容及在化工过程开发中的作用 1. 化工热力学的研究内容
化工热力学的主要任务是以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 为基础,研究化工过程中各种能量的相互转化及其有效利 用的规律,研究物质状态变化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以及 物理或化学变化达到平衡的理论极限、条件和状态。
7 了解热力学在化工过程中的主要实际应用。
化工热力学 第一章 绪 论
预备知识(复习名词、概念)
体系与环境
体系:研究的对象 环境:研究对象以外的部分
敞开体系(开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有能量与物质的交换。
体系 封闭体系(闭系):体系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的交换。
孤立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无能量交换也无物质的交换。
化工热力学 第一章 绪 论
过程与循环
过程:状态的变化历程 按可逆程度分:可逆过程、不可逆过程。 按状态参数变化分:等温、等压、等容、等焓、绝热过程等。
循环: 正向循环:热能变为机械能的热力循环。PV图上以顺时针 方向循环。所有热机都是。
逆向循环:消耗能量迫使热量从低温流向高温。 V图上以逆 时针方向循环。所有制冷、热泵都是。
3.化工热力学在化工过程开发中的作用
降低原料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降低能耗(利用夹点技术); 提高产品的质量(利用新型分离技术); 为化工单元操作提供多元相平衡数据; 为实验成果的放大,实现工业化提供基础
第1章 绪论-全

石油产品自给率,%
10
29
39
41
19
浙江海洋学院
我国炼油工业发展概况
(2)1960-1978年全面大发展时期
自 1960 年开始的大庆石油会战到 1978 年,我国原油产量 突破1亿吨,这19年是中国原油生产实现历史性转变和持 续大幅度增长的时期,也是中国石油加工工业全面大发 展时期
第一阶段:1960-1965年
12
浙江海洋学院
1、世界炼油技术的发展过程
进入1980s’ ,从世界范围来看,炼油工业的规模和 基本技术构成相对比较稳定,但是对具体的各项技 术,如工艺设备、催化剂、系统优化、过程模拟和 先进控制、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了重要的进步和 发展 纵观炼油技术发展的历史,促进炼油技术发展的最 基本动力:
建设了大庆、南京等大型炼油厂
改扩建了上海炼油厂、大连石化七厂
将过去主要生产加工人造石油的抚顺石油一厂、二厂、 五厂、茂名石油公司改为加工天然石油的炼油厂
浙江海洋学院
20
21
浙江海洋学院
我国炼油工业发展概况
第二阶段:1966-1978年
我国新建的几条长距离输油管线投入使用 在技术方面,炼油工业的“五朵金花”-即流化催化裂 化、催化重整、延迟焦化、尿素脱蜡以及催化剂、添加 剂五方面工艺技术开发成功 国内各个老厂都进行了技术改造扩建,并且发挥中央和 地方两个积极性,在全国建设了一批大中型炼油厂和地 方、油田小炼油厂
充分利用 技术进步
合理加工利用
节约
32
浙江海洋学院
意培养兴趣
5
浙江海洋学院
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林世雄.《石油炼制工程》(第3版),北京:石油 工业出版社,2000 寿德清,山红红 .《石油加工概论》,东营:石油 大学出版社,1996
第一章 绪论

实 地 地 形 图
测绘 测设
5
1.2 地球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的自然形体 不规则的曲面。 不规则的曲面。 最高点: 8844.43米 最高点:珠峰 8844.43米, 最低点: 11022米 最低点:马氏海沟 -11022米。 相差约20km 20km。 相差约20km。 在不规则的曲面上无法进行 计算和绘图。 计算和绘图。 人们找寻一个理想几何体 来代表地球形状和大小, 来代表地球形状和大小, 需满足二个条件: 需满足二个条件: 1、与地球自然形体十分接近 2、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达
6 0
24
°
°
°
6、高斯平面坐标系的建立 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X 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X‘轴,赤道投影为Y’轴, 赤道投影为Y 原点为O 原点为O‘轴,X’,Y‘称为坐标自然值。 称为坐标自然值。
25
为了使横坐标不出现负值, 西移500千米, 500千米 为了使横坐标不出现负值,将X‘西移500千米, 并且在横坐标前冠以带号形成高斯通用坐标系。 并且在横坐标前冠以带号形成高斯通用坐标系。 X,Y称为坐标通用值。 称为坐标通用值。 X=X‘ X=X‘ 带号N 500000米 带号N Y'+500000米 Y=
18
2、高斯投影的原理
高斯投影采用分带投影。 高斯投影采用分带投影。将椭球面按 采用分带投影 高斯投影平面 一定经差分带,分别进行投影。 一定经差分带,分别进行投影。
N 中 央 子 午 线
c
赤道
S
பைடு நூலகம்
19
3、高斯投影特点 投影后角度保持不变 中央子午线长度不变 经线和纬线长度有所变形
中 央 子 午 线
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 为什么在小范围内可以用 水平面来代替水准面进行计算。 水平面来代替水准面进行计算。 一、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的影响 地面上AB两点 地面上AB两点 AB 投影在水平面上的长度为D 投影在水平面上的长度为D, 投影在水准面上的弧长为S 投影在水准面上的弧长为S,
测绘 测设
5
1.2 地球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的自然形体 不规则的曲面。 不规则的曲面。 最高点: 8844.43米 最高点:珠峰 8844.43米, 最低点: 11022米 最低点:马氏海沟 -11022米。 相差约20km 20km。 相差约20km。 在不规则的曲面上无法进行 计算和绘图。 计算和绘图。 人们找寻一个理想几何体 来代表地球形状和大小, 来代表地球形状和大小, 需满足二个条件: 需满足二个条件: 1、与地球自然形体十分接近 2、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达
6 0
24
°
°
°
6、高斯平面坐标系的建立 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X 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X‘轴,赤道投影为Y’轴, 赤道投影为Y 原点为O 原点为O‘轴,X’,Y‘称为坐标自然值。 称为坐标自然值。
25
为了使横坐标不出现负值, 西移500千米, 500千米 为了使横坐标不出现负值,将X‘西移500千米, 并且在横坐标前冠以带号形成高斯通用坐标系。 并且在横坐标前冠以带号形成高斯通用坐标系。 X,Y称为坐标通用值。 称为坐标通用值。 X=X‘ X=X‘ 带号N 500000米 带号N Y'+500000米 Y=
18
2、高斯投影的原理
高斯投影采用分带投影。 高斯投影采用分带投影。将椭球面按 采用分带投影 高斯投影平面 一定经差分带,分别进行投影。 一定经差分带,分别进行投影。
N 中 央 子 午 线
c
赤道
S
பைடு நூலகம்
19
3、高斯投影特点 投影后角度保持不变 中央子午线长度不变 经线和纬线长度有所变形
中 央 子 午 线
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 为什么在小范围内可以用 水平面来代替水准面进行计算。 水平面来代替水准面进行计算。 一、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的影响 地面上AB两点 地面上AB两点 AB 投影在水平面上的长度为D 投影在水平面上的长度为D, 投影在水准面上的弧长为S 投影在水准面上的弧长为S,
(逻辑学课程课件)第一章绪论

一、形式逻辑是认识客观世界的辅助工具
资料:形式逻辑的作用———从未知到已知的方法
二、形式逻辑是论证思想和表达思想的必要工具
例如:有一份关于重大责任事故案的判决中写道:“李XX在这次事故中 不负责任”。
还有一份判决书中:“由于被告王XX长期与流氓鬼混,经常旷工,致使 该厂连续3个多月没有完成生产任务。”
第二节 形式逻辑、数理逻辑和辩证逻辑
辩证逻辑
逻 辑
形式逻辑
归纳逻辑 演绎逻辑
传统的演绎逻辑 现代的演绎逻辑
数理逻辑 内涵逻辑
数理逻辑与形式逻辑
数理逻辑是近三百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数理逻辑在它发展的初期,是 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形式逻辑中的某些问题。例如,用数学中原来代表数量的变 项“x”、“y”、“z”来代表概念,用数学中原来代表数量运算的符号“+”“”、“X”来代表概念间的关系。这样,就把由概念构成的判断形式转变为类似数 学的公式。
如,“逻辑性强”,“不合逻 辑”。
(4)逻辑学。
如,“逻辑讲座”。
练习题
指出下列语句中的“逻辑”一词的含义 1. 帝国主义者的逻辑和人民的逻辑是这样的不同,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
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决 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客观事物的规律) 2. 写文章要讲逻辑。(思维的规律性) 3. 在某些人看来,清官比贪官还要坏,这真是奇怪的逻辑。(特殊的理论、观点) 4. 关于思维过程本身有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逻辑学) 5. 干部要学点逻辑与文法。(逻辑学)
(1)三种基本思维形式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
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式
(2)四种逻辑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 律)的内容和逻辑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葡萄园的气候、土壤、葡萄栽培技术等; • 葡萄酒的酿造工艺等; • 葡萄品种对葡萄酒的特征和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其风格和个性也有很大的
影响;
葡萄品种与产地(区)酒
• 产地(区)酒:以产地命名葡萄酒,eg. 香槟~起 泡酒; • 产地(区)酒,尤其历史悠久的传统产区,许多 产地都规定只能用一个或几个葡萄品种,而不能 用另一些品种生产葡萄酒;
品种产生?
• 民以食为天; •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 自古以来,人们为了提高
农业产量和改进品质,主 要采用两条途径——
• 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如 改良土壤、合理施肥灌水、 及时防治病虫害、加强树体 管理等;
• 选育优良品种;
2
优良品种的作用
• 增产;
• 品种作用在增产因素中比重较大 • 38~42%(河南农大)、30~40%(美国)
发展与展望
• 基因组的分析
主要研究:指纹分析技术、基因图谱分析、 基因多样性评价、基因标记和基因克隆
主要方法:SSR、CAPs、SCAPs、ASAPs和 ESTs;cDNA、STSs;RFLPs、RAPD、AFLPs等。
发展与展望
• 品种选育和改良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自1990年Muuins首次报 道沙地葡萄转基因 植株以来,已实现了性状表 达基因和抗病虫基因的导入。
利用组织培养:离体胚珠和胚培养在葡萄育 种上得到了最成功 的应用,尤其对获得无籽鲜 食葡萄品种方面成绩显著。
发展与展望
• 无性系选种
是改变葡萄基因型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能有效地提高葡萄品种的农艺学表现; 扩大酿酒品种无性系选择范围; 不仅对自然选择有良好反应(如病虫、环境
条件和管理的变化);而且也能提高酿酒的品质 和综合性状。
• 变种和亚种没有本质差别,有时常混用,变种在分类学 上更不稳定。
品种( Cultivar )
• 为了满足人类需求而创造的一群在形态上和经济 性状上相似的植物; • 具有相同的遗传基础,对环境条件有一定的适应 能力 • 因而在一定地区、一定栽培条件下,能够生产出 高产、优质的果实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 红品种有:黑比诺、法国兰、晚红蜜、北醇、北红、北玫、塞必 尔2002号;
• 白品种有:李将军、贵人香、白比诺、白羽、巴娜蒂、白雅、新 玫瑰、白马拉加和底拉洼。
• 1952-1992年,全国有10个单位开展酿酒葡萄的杂交育种 工作,共育出20多个新品种。
• 北方以培育红色、抗寒品种为主要目标;
• 培育出公酿系列、北字系列抗寒酿酒品种。
经济学概念
• 农作物品种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品种,首先要求 它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形态上的相对一致性, 有一定的栽培面积。 • 一群个体相似的植物,但低产、质差,不能称做 品种;反之,个别或少数优良单株亦不能称做品 种,而是“株系”或“类型”。
人类选择性产物
• 不可能设想,没有人的劳动会出现目前这么多千差万别 的葡萄、果树品种;
种群
• 起源和分布地一致的不同种,统称为种群。
• 真葡萄亚属含三个种群:欧亚种群、东亚种群及美洲 种群;
• 美洲种群:28个种,原产于北美大西洋沿岸的墨西哥 至加拿大东部;
• 东亚种群:40余个种,起源于东亚地带(包括中国、朝 鲜、日本、原苏联远东等地);
• 欧亚种群:1个种,起源于欧亚大陆;
变种( Variety )
• 野生植物一般只能称做种或类型,而不是品种; • 因为这些植物只是在自然选择条件下存活下来的,对自
然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或具有某些宝贵性状,但经济效 益低,一般不能当作品种直接应用于生产,只有经过人 工选择或栽培驯化以后,才具有成为品种的可能性; • 因此,要获得优良的品种,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
稳定性
• 生态环境的选择 • 最大限度的挥品种特性;
1
二、葡萄种与种群、品种、品系
• 种(Species) ? • 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 “界、门、纲、目、科、属、种” • 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 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域的生物类群; • 常以种群形式存在;
2015-12-23
种的特点
• 生殖隔离现象 • 一个种的个体一般不能和其它种进行生殖结合,即或结合,也不能产生 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 在果树中,同属不同种间常能杂交,如葡萄亚属、苹果属、梨属、桃属 内不同种之间往往都可杂交,即果树同属不同种间生殖结合往往是存在 的; • 不同属之间往往是生殖隔离的,如苹果属和桃属;桃属和葡萄属等。
•其它依次是佳利酿、白羽、美乐、赤霞珠、 梦思特、小白玫瑰、亚历山大玫瑰、Bobal noir、当帕尼罗、神索、赛美容、Kadarka、 马伯客、白诗南、雷司令、爱兰梦、贵人香、 Verdiccio、帕罗鸟、马卡伯、Pedro、米勒、 Pamid及沙斯拉等。
• 在以上位于前30位的世界性品种中只有美乐和赤霞珠正处于大面 积发展的时期,歌海娜处于稳定状态,其他品种的栽培面积则在 减少,而过去一些区域性栽培的品种如西拉、霞多丽、黑比诺等 则有大规模世界性发展。
• 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酿酒品种不是赤霞珠, 也不是美乐,而是鲜为人知的西班牙品种- 艾伦(Airen blanc)。90年以前艾伦在西 班牙的栽培面积曾达到47万公顷,目前也还 有38万公顷。
•第二位的品种是歌海娜,世界栽培总面积约 37万公顷,如果再加上两万多公顷的灰、白 歌海娜,其栽培面积或许要超过面积正在减 少的制白兰地品种白玉霓。
• 种以下的分类单位; • 同种植物,在某些主要形态上存在着变异; • 某些遗传特征已有别于原来的种,但其基本特征仍未超
脱原种范围的一群个体;
• 种内某一个体可能由于突变而发生变异,在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下,这种变异会在种内不断扩散,最后形成某些遗传性不同于原 种的一个群体;
• 变种也有一定的地理分布范围,但仍能和原种进行基因 交流;
品系
• 在实际应用中有两种不同含义: • 一种是指品种内的不同类型
• 如柑桔,本地早品种有中大叶系和小叶系。 • 另一种是指在育种过程中,表现较好,但还没有成为品种以前的变异类
型,也往往叫做品系(或单株、优系等)。
无性系品种
• 是指通过营养繁殖(如嫁接、扦插等)的来自一个实在单株的无性 系群体,或是一个芽条变异繁殖后形成的群体。 • 葡萄及果树大都是无性系品种; • 无性系品种个体间具有相对的一致性,生产性能稳定。
5
2015-12-23
五、我国酿酒葡萄育种概况
• 20世纪50-90年代,先后有40多个单位开展酿酒葡萄的引 种和酿造试验,选出140多个较好的酿酒葡萄品种,其中 应用于生产的世界良种有20多个。
• 1959年至1965年,轻工业部发酵所、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北京植物园和中国农科院果树所,从128个品种和杂交单 株中选出优良品种16个(其中3个重复品种)。
• 提高品质; • 延长产品的供应和利用时期; • 减少污染(抗病虫害); • 节约能源(适合保护地生产品种); • 适合集约化管理、节约劳力等;
2015-12-23
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特性
• 品种是农业生产资料,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 品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 品种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对环境条件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第1章 绪论
• 酿酒葡萄品种 • 葡萄栽培概况 • 酿酒葡萄品种概况 • 酿酒葡萄育种概况 • 酿酒葡萄品种学内容及任务
2015-12-23
一、酿酒葡萄品种?
• 葡萄品种学(Ampelography) :
• 专门研究葡萄种和品种的起源、分类、变异、品种区 域化、性状描述与评价方法的科学;
• 广义的讲,还包括新品种选育的途径和方法;
葡萄品种与产地
• 产地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如气候特征; • 葡萄品种~产地
• 产地~生态条件 • 葡萄品种~生态条件和栽培技术 • 浆果充分表现出品种的固有品质,即葡萄酒的潜在质量;
酿酒葡萄品种学?
• 基础知识 • 葡萄起源等;
• 品种描述 • 品种评价;
• 品种特性 • 浆果特性;
• 品种特性的改良 • 有意识的改变品种特性;
4)整齐
• 品种内个体间相对整齐一致 • 株型 • 生长习性 • 物候期 • …………
5)优良
• 主要性状或综合经济性状符合市场需求; • 山葡萄~赤霞珠
• 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品种群
• 是在相似生态条件下形成的; • 许多品种归类而成;
• 如欧洲葡萄可分为东方品种群、黑海品种群和西欧品种群。
4
2015-12-23
白葡萄品种:
Aligote, Chardonny, Chenin Blanc, Sauvignon Blanc, Semillon, Ugni Blanc, Folle Blanche, Viognier,Riesling, Stramnen
红葡萄品种: Cabernet Sauvignon,Carbernet Franc,Carignan, Cinsault,Gamay,Grenache,Merlot,Pinot noir,Syrah
因而,
• 酿酒葡萄品种有较强的专用性; • 不同品种栽培特性不同 • 酿酒品质也有高、中、低档的差别; ——面对如此多的品种,如何从中选择几个或十几个,用于所要
生产的葡萄酒种,确实是一门学问。
法国
法国有上千种葡萄品种,但经过法国国家产区命名监管 局 (1935年成立)登记许可使用的仅为136种,在法 国广泛使用的仅有几十种。
• 酿酒葡萄品种学:
• 酿酒葡萄品种:为了满足酿造葡萄酒的需要而在葡萄 种或品种的基础上通过实生、变异或杂交等技术手段 选育出的一些葡萄品种;
• 酿酒葡萄品种是根据葡萄品种的用途划分而来的; • 既具有葡萄种的共性,还具有适合酿造葡萄酒的特性。
葡萄品种与葡萄酒
影响;
葡萄品种与产地(区)酒
• 产地(区)酒:以产地命名葡萄酒,eg. 香槟~起 泡酒; • 产地(区)酒,尤其历史悠久的传统产区,许多 产地都规定只能用一个或几个葡萄品种,而不能 用另一些品种生产葡萄酒;
品种产生?
• 民以食为天; •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 自古以来,人们为了提高
农业产量和改进品质,主 要采用两条途径——
• 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如 改良土壤、合理施肥灌水、 及时防治病虫害、加强树体 管理等;
• 选育优良品种;
2
优良品种的作用
• 增产;
• 品种作用在增产因素中比重较大 • 38~42%(河南农大)、30~40%(美国)
发展与展望
• 基因组的分析
主要研究:指纹分析技术、基因图谱分析、 基因多样性评价、基因标记和基因克隆
主要方法:SSR、CAPs、SCAPs、ASAPs和 ESTs;cDNA、STSs;RFLPs、RAPD、AFLPs等。
发展与展望
• 品种选育和改良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自1990年Muuins首次报 道沙地葡萄转基因 植株以来,已实现了性状表 达基因和抗病虫基因的导入。
利用组织培养:离体胚珠和胚培养在葡萄育 种上得到了最成功 的应用,尤其对获得无籽鲜 食葡萄品种方面成绩显著。
发展与展望
• 无性系选种
是改变葡萄基因型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能有效地提高葡萄品种的农艺学表现; 扩大酿酒品种无性系选择范围; 不仅对自然选择有良好反应(如病虫、环境
条件和管理的变化);而且也能提高酿酒的品质 和综合性状。
• 变种和亚种没有本质差别,有时常混用,变种在分类学 上更不稳定。
品种( Cultivar )
• 为了满足人类需求而创造的一群在形态上和经济 性状上相似的植物; • 具有相同的遗传基础,对环境条件有一定的适应 能力 • 因而在一定地区、一定栽培条件下,能够生产出 高产、优质的果实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 红品种有:黑比诺、法国兰、晚红蜜、北醇、北红、北玫、塞必 尔2002号;
• 白品种有:李将军、贵人香、白比诺、白羽、巴娜蒂、白雅、新 玫瑰、白马拉加和底拉洼。
• 1952-1992年,全国有10个单位开展酿酒葡萄的杂交育种 工作,共育出20多个新品种。
• 北方以培育红色、抗寒品种为主要目标;
• 培育出公酿系列、北字系列抗寒酿酒品种。
经济学概念
• 农作物品种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品种,首先要求 它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形态上的相对一致性, 有一定的栽培面积。 • 一群个体相似的植物,但低产、质差,不能称做 品种;反之,个别或少数优良单株亦不能称做品 种,而是“株系”或“类型”。
人类选择性产物
• 不可能设想,没有人的劳动会出现目前这么多千差万别 的葡萄、果树品种;
种群
• 起源和分布地一致的不同种,统称为种群。
• 真葡萄亚属含三个种群:欧亚种群、东亚种群及美洲 种群;
• 美洲种群:28个种,原产于北美大西洋沿岸的墨西哥 至加拿大东部;
• 东亚种群:40余个种,起源于东亚地带(包括中国、朝 鲜、日本、原苏联远东等地);
• 欧亚种群:1个种,起源于欧亚大陆;
变种( Variety )
• 野生植物一般只能称做种或类型,而不是品种; • 因为这些植物只是在自然选择条件下存活下来的,对自
然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或具有某些宝贵性状,但经济效 益低,一般不能当作品种直接应用于生产,只有经过人 工选择或栽培驯化以后,才具有成为品种的可能性; • 因此,要获得优良的品种,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
稳定性
• 生态环境的选择 • 最大限度的挥品种特性;
1
二、葡萄种与种群、品种、品系
• 种(Species) ? • 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 “界、门、纲、目、科、属、种” • 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 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域的生物类群; • 常以种群形式存在;
2015-12-23
种的特点
• 生殖隔离现象 • 一个种的个体一般不能和其它种进行生殖结合,即或结合,也不能产生 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 在果树中,同属不同种间常能杂交,如葡萄亚属、苹果属、梨属、桃属 内不同种之间往往都可杂交,即果树同属不同种间生殖结合往往是存在 的; • 不同属之间往往是生殖隔离的,如苹果属和桃属;桃属和葡萄属等。
•其它依次是佳利酿、白羽、美乐、赤霞珠、 梦思特、小白玫瑰、亚历山大玫瑰、Bobal noir、当帕尼罗、神索、赛美容、Kadarka、 马伯客、白诗南、雷司令、爱兰梦、贵人香、 Verdiccio、帕罗鸟、马卡伯、Pedro、米勒、 Pamid及沙斯拉等。
• 在以上位于前30位的世界性品种中只有美乐和赤霞珠正处于大面 积发展的时期,歌海娜处于稳定状态,其他品种的栽培面积则在 减少,而过去一些区域性栽培的品种如西拉、霞多丽、黑比诺等 则有大规模世界性发展。
• 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酿酒品种不是赤霞珠, 也不是美乐,而是鲜为人知的西班牙品种- 艾伦(Airen blanc)。90年以前艾伦在西 班牙的栽培面积曾达到47万公顷,目前也还 有38万公顷。
•第二位的品种是歌海娜,世界栽培总面积约 37万公顷,如果再加上两万多公顷的灰、白 歌海娜,其栽培面积或许要超过面积正在减 少的制白兰地品种白玉霓。
• 种以下的分类单位; • 同种植物,在某些主要形态上存在着变异; • 某些遗传特征已有别于原来的种,但其基本特征仍未超
脱原种范围的一群个体;
• 种内某一个体可能由于突变而发生变异,在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下,这种变异会在种内不断扩散,最后形成某些遗传性不同于原 种的一个群体;
• 变种也有一定的地理分布范围,但仍能和原种进行基因 交流;
品系
• 在实际应用中有两种不同含义: • 一种是指品种内的不同类型
• 如柑桔,本地早品种有中大叶系和小叶系。 • 另一种是指在育种过程中,表现较好,但还没有成为品种以前的变异类
型,也往往叫做品系(或单株、优系等)。
无性系品种
• 是指通过营养繁殖(如嫁接、扦插等)的来自一个实在单株的无性 系群体,或是一个芽条变异繁殖后形成的群体。 • 葡萄及果树大都是无性系品种; • 无性系品种个体间具有相对的一致性,生产性能稳定。
5
2015-12-23
五、我国酿酒葡萄育种概况
• 20世纪50-90年代,先后有40多个单位开展酿酒葡萄的引 种和酿造试验,选出140多个较好的酿酒葡萄品种,其中 应用于生产的世界良种有20多个。
• 1959年至1965年,轻工业部发酵所、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北京植物园和中国农科院果树所,从128个品种和杂交单 株中选出优良品种16个(其中3个重复品种)。
• 提高品质; • 延长产品的供应和利用时期; • 减少污染(抗病虫害); • 节约能源(适合保护地生产品种); • 适合集约化管理、节约劳力等;
2015-12-23
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特性
• 品种是农业生产资料,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 品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 品种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对环境条件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第1章 绪论
• 酿酒葡萄品种 • 葡萄栽培概况 • 酿酒葡萄品种概况 • 酿酒葡萄育种概况 • 酿酒葡萄品种学内容及任务
2015-12-23
一、酿酒葡萄品种?
• 葡萄品种学(Ampelography) :
• 专门研究葡萄种和品种的起源、分类、变异、品种区 域化、性状描述与评价方法的科学;
• 广义的讲,还包括新品种选育的途径和方法;
葡萄品种与产地
• 产地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如气候特征; • 葡萄品种~产地
• 产地~生态条件 • 葡萄品种~生态条件和栽培技术 • 浆果充分表现出品种的固有品质,即葡萄酒的潜在质量;
酿酒葡萄品种学?
• 基础知识 • 葡萄起源等;
• 品种描述 • 品种评价;
• 品种特性 • 浆果特性;
• 品种特性的改良 • 有意识的改变品种特性;
4)整齐
• 品种内个体间相对整齐一致 • 株型 • 生长习性 • 物候期 • …………
5)优良
• 主要性状或综合经济性状符合市场需求; • 山葡萄~赤霞珠
• 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品种群
• 是在相似生态条件下形成的; • 许多品种归类而成;
• 如欧洲葡萄可分为东方品种群、黑海品种群和西欧品种群。
4
2015-12-23
白葡萄品种:
Aligote, Chardonny, Chenin Blanc, Sauvignon Blanc, Semillon, Ugni Blanc, Folle Blanche, Viognier,Riesling, Stramnen
红葡萄品种: Cabernet Sauvignon,Carbernet Franc,Carignan, Cinsault,Gamay,Grenache,Merlot,Pinot noir,Syrah
因而,
• 酿酒葡萄品种有较强的专用性; • 不同品种栽培特性不同 • 酿酒品质也有高、中、低档的差别; ——面对如此多的品种,如何从中选择几个或十几个,用于所要
生产的葡萄酒种,确实是一门学问。
法国
法国有上千种葡萄品种,但经过法国国家产区命名监管 局 (1935年成立)登记许可使用的仅为136种,在法 国广泛使用的仅有几十种。
• 酿酒葡萄品种学:
• 酿酒葡萄品种:为了满足酿造葡萄酒的需要而在葡萄 种或品种的基础上通过实生、变异或杂交等技术手段 选育出的一些葡萄品种;
• 酿酒葡萄品种是根据葡萄品种的用途划分而来的; • 既具有葡萄种的共性,还具有适合酿造葡萄酒的特性。
葡萄品种与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