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老师执教《学习写人物的对话

合集下载

于永正三年级写人的作文课堂实录

于永正三年级写人的作文课堂实录

第一节师:咱们是兴化市实验小学哪个班?生:三(1)班。

师:噢,是三(1)班。

知道我姓什么吗?生:您姓于。

师:知道我从哪儿来的吗?生:徐州。

师:江苏徐州。

你们到过徐州吗?生:没有。

师:欢迎到徐州做客,我来接待。

上课之前,你们老师向你们介绍过我没有?生:介绍过。

师:说我什么了?生:说您是全国最有名的特级老师。

(众笑)师:你信吗?生:信。

(众笑)生:老师还说于老师是一位慈祥的老人。

生:潘教师说你上的课既轻松又愉快。

师:嘿!好词儿都用上了。

上我的课既轻松又愉快,你也信,是不是?生:是。

生:潘老师还说,你出过许多书,而且这些书的故事都十分精彩。

师:说话多通顺,用词多恰当!同学们,潘老师说的话你们是真信还是假信?生:真信。

师:有没有不信的?生:没有。

师:有没有半信半疑的?生:没有。

师:有一句古话叫:“耳听为—“生:为虚。

师:眼见呢?生:为实。

师:既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潘老师一说你们就信,那行吗?请你说。

生:因为我相信是真实的。

生:我信得过潘老师。

(众笑)师:这边有没有半信半疑的?哪怕有一位也好。

—没有。

究竟潘老师说得对不对,两节课以后见分晓,你们再下结论,行不行?生:行。

师:现在上课。

(师生问好)[评:小朋友很天真,教师要珍惜孩子对自己的信任,在孩子面前要说实话,要真诚。

看来,学生说真话、说实话,教师要以身示范。

]师:其实我不是来上课的,是来找人的。

我很想与这两个人交朋友,为什么交朋友,等会儿说。

本来认识这两个人很容易,我说,哪个叫张三呀?张三站起来,老师就认识了。

但是于老师不想这样做。

怎么办呢?我先把这两个同学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你们站起来告诉我这两个同学长得什么模样?什么样的眼睛?什么样的鼻子?什么样的脸庞?穿的什么衣服?是胖呀,还是瘦呀?是高还是矮?你们说,让我来猜。

这办法好不好?生:好。

师:第一,看你们会不会说,说得准不准,;第二,看于老师会不会猜。

既考你们又考我,这办法行吗?生:行。

师:为了考住老师,同学们不要使眼色,不要朝他们看。

于永正作文指导课《人物对话》课堂实录

于永正作文指导课《人物对话》课堂实录

于永正作文指导课《人物对话》课堂实录于永正作文指导课《人物对话》课堂实录师:(板书——于永正。

)请大家读一读。

生:(齐读)师:对,我的名字叫于永正,家住在徐州,离这儿只有300多公里,坐高速,3小时就到了,所以我们离得很近,是吧?现在我们可以上课吗?(师生互相问好)师:请看这段文字。

(多媒体展示)——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那怎么—””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于老师有声有色地朗读,学生听得很认真)师:这是鲁迅的侄女周晔写的“碰壁”的故事。

她的文章写得可好了。

这个故事中写得最有特色的是什么?生:是对话。

师:正确。

对话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板书课题——人物对话)师:(小声地、神秘地)现在老师告诉大家一个能使文章字数够数的秘诀——字不够,对话凑。

这个秘诀可千万别告诉其他班的学生哦。

这当然是个笑话。

好,我们来观察这段对话在描写时有什么特点?一个人说的话就——生:(接)占一个自然段。

师:我们还有一个可以使文章变长的方法,这就是——分段。

(板书:1.分段)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在对话时分段可以使文章变长这个好处,那谁知道分段还有什么好处?这就是——使文章条理更清晰。

人物对话时,离不开提示语,什么叫提示语?生:提示语能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神态、动作(经于老师用力甩胳膊而悟出)师:(板书:2.提示语)同学们,提示语还有提示是谁在说话的作用。

如何写好人物对话于永正作文教学实录

如何写好人物对话于永正作文教学实录

如何写好人物对话于永正作文教学实录一、回顾文段,作文入格请一位学生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三自然段师:朗读得真好。

这段写人物最多的是什么?生:对话。

师:对,人物的对话。

同学们,写好对话相当重要,因为好多事情,就是在对话当中进行的,对话一完,事儿也就结束啦,所以说,我们要学会写对话。

再有,人的语言是表现人物思想的,也表现人物性格,从这个角度上说,写好对话也是非常重要的。

再看,作者在写人物对话的时候,表现形式有什么特点。

谁发现啦?请站起来告诉我们。

生:我发现了每说一次话就是一段。

师:哦,作者在写人物对话的时候是分段的。

分段,不管你说多少话,哪怕只有几个字也占一个自然段。

比如说“那怎么”三个字儿就占了一个自然段。

写对话分自然段写,有什么好处呢?你说说看。

生:我觉得这们写能把人物说的话非常清楚地描述出来。

如果都合在一个段落里面的话,就不容易分清楚谁说的是什么。

师:有道理,请坐。

写对话分自然段,第一能使文章显得非常清晰,看上去非常舒服。

第二,老师改作业,读者读你的文章,眼睛不疲劳。

比如说,当人读到这儿,目光从这儿移到这儿的时候,有一个短暂的休息,读这样的文章,眼睛不疲劳。

老师一不疲劳,一高兴,心情一好,马上就给你作文打高分。

第三个原因我一般不给人说,就给你们几个人说。

写对话分段,文章显得很长,是不是啊?老师不是说,作文要写一页、两页、三页吗?这一分段,一页变成两页了,好不好?生:好。

师:这个秘密不要给别人说啊,我们大家知道就行。

再看,作者在写对话的时候使用了大量的提示语。

一起来写这个词好吗?(师板书:提示语)什么叫做提示语?文中表明这句话谁说的,怎么说的,这叫提示语。

比如说,“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再望望伯父的鼻子,后来说的。

这叫什么?生:提示语。

师:记住,告诉人家这个话是谁说的,他怎么说的,什么动作,什么表情,什么语气。

大家看,这些提示语的位置是不是一样的,说说看。

生:我觉得有些是在两句话的中间,有些是在句子的前面或后面。

《三年级语文写人物对话》作文教学实录(特级教师于永正)

《三年级语文写人物对话》作文教学实录(特级教师于永正)

《三年级语文写人物对话》作文教学实录(特级教师于永正)于永正师:请看这段文字。

师范读师:这是鲁迅的侄女周晔写的“碰壁”的故事。

她的文章写得可好了。

这个故事中写得最有特色的是什么?生:是对话。

师:正确。

对话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板书课题——人物对话)师:(小声地、神秘地)现在老师告诉大家一个能使文章字数够数的秘诀——字不够,对话凑。

这当然是个笑话。

好,我们来观察这段对话在描写时有什么特点?一个人说的话就——生:(接)占一个自然段。

师:我们还有一个可以使文章变长的方法,这就是——分段。

(板书:分段)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在对话时分段可以使文章变长这个好处,那谁知道分段还有什么好处?这就是——使文章条理更清晰。

人物对话时,离不开提示语,什么叫提示语?生:提示语能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神态、动作师:(板书:2.提示语)同学们,提示语还有提示是谁在说话的作用。

提示语在对话中有变化性。

记住:没有变化就没有艺术。

老师要考大家了,害怕吗?生:不害怕。

师:现在我们来进行听写,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师:听写的内容是——王老师关切地问:“你们休息好了吗?”“休息好了!”同学们齐声回答。

现在请同位同学之间互相批改。

(行间巡视)看,这位同学把“地”写对了,我在小学的时候,三个“de”我分不清,他竟然给用对了,真聪明!同学们都互相改好了吗?生:改好了。

师:老师再来考考大家,师读。

大家听过这样的一段对话了吗生:好像在电视公益广告上听过。

师:看来你经常在家看电视哦!(生笑)这位同学说的对。

这段对话就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个公益广告。

请看——(多媒体展示)女:哎,你挤什么挤?没长眼哪?男:年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女:哎,你挤着我啦,你!男:来劲啦,是吧?老人:算啦,算啦!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啦!生:(自由读这段对话内容)师:这段对话多好啊,请同学们发挥想像,把对话写得更具体,注意用好提示语,力争一气呵成,不会写的字可划一个圈,或者注上音。

三年级语文写人物对话作文教学实录特级教师于永正

三年级语文写人物对话作文教学实录特级教师于永正

三年级语文写人物对话作文教学实录特级教师于永正于永正师:请看这段笔墨。

师范读师:这是鲁迅的侄女周晔写的“碰壁”的故事。

她的文章写得可好了。

这个故事中写得最有特色的是什么?生:是对话。

师:精确。

对话能很好地体现人物的特点。

师:如今先生告诉大家一个能使文章字数够数的秘诀——字不够,对话凑。

这当然是个笑话。

好,我们来观察这段对话在描写时有什么特点?一小我说的话就——生:占一个天然段。

师:我们还有一个可以使文章变长的方法,这就是——分段。

同窗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在对话时分段可以使文章变长这个益处,那谁知道分段还有什么益处?这就是——使文章层次更清晰。

人物对话时,离不开提醒语,什么叫提醒语?生:提醒语能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神态、动作师:同窗们,提醒语还有提醒是谁在说话的作用。

提醒语在对话中有转变性。

记住:没有转变就没有艺术。

先生要考大家了,害怕吗?生:不害怕。

师:如今我们来进行听写,预备好了吗?生:预备好了!师:听写的内容是——王先生关切地问:“你们歇息好了吗?”“歇息好了!”同窗们齐声回答。

如今请同位同窗之间互相批改。

看,这位同窗把“地”写对了,我在小学的时候,三个“de”我分不清,他竟然给用对了,真聪明!同窗们都互相改好了吗?生:改好了。

师:先生再来考考大家,师读。

大家听过如许的一段对话了吗生:彷佛在电视公益广告上听过。

师:看来你经常在家看电视哦!(生笑)这位同窗说的对。

这段对话就是中间电视台播出的一个公益广告。

请看——女:哎,你挤什么挤?没长眼哪?男:年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女:哎,你挤着我啦,你!男:来劲啦,是吧?老人:算啦,算啦!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啦! 生:师:这段对话多好啊,请同窗们发挥想像,把对话写得更详细,细致用好提醒语,力争趁热打铁,不会写的字可同等个圈,或者注上音。

我小时候写作文的时候遇上不会写的字就划圈,如许写作思路就不会打断,速度也快多了。

生:师:可以加上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等,来凸起他们当时的心里运动,语言就不要加了。

于永正 教你写作文

于永正 教你写作文

于永正“对话作文”教学实录一、回顾文段,作文入格《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片段: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

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这么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

他嘴里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

”我看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回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写好对话相当重要,因为好多事情,就是在对话当中进行的,对话一完,事儿也就结束啦,所以说,我们要学会写对话。

再有,人的语言是表现人物思想的,也表现人物性格,从这个角度上说,写好对话也是非常重要的。

再看,作者在写人物对话的时候,表现形式有什么特点。

1、写对话分自然段写,有什么好处呢?你说说看。

写对话分自然段,第一能使文章显得非常清晰,看上去非常舒服。

第二,老师改作业,读者读你的文章,眼睛不疲劳。

比如说,当人读到这儿,目光从这儿移到这儿的时候,有一个短暂的休息,读这样的文章,眼睛不疲劳。

老师一不疲劳,一高兴,心情一好,马上就给你作文打高分。

第三个原因我一般不给人说,就给我们六?三班的同学说。

写对话分段,文章显得很长。

2、作者在写对话的时候使用了大量的提示语。

一起来写这个词好吗?(师板书:提示语)什么叫做提示语?文中表明这句话谁说的,怎么说的,这叫提示语。

比如说,“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再望望伯父的鼻子,后来说的。

这叫什么?3、有的提示语在说的话的前面,有的在说的话的后面,有的把说的话分成两部分,把提示语嵌在当中,这叫变化。

如何写好人物对话于永正作文教学实录

如何写好人物对话于永正作文教学实录

如何写好人物对话于永正作文教学实录如何写好人物对话于永正作文教学实录一、回顾文段,作文入格请一位学生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三自然段师:朗读得真好。

这段写人物最多的是什么?生:对话。

师:对,人物的对话。

同学们,写好对话相当重要,因为好多事情,就是在对话当中进行的,对话一完,事儿也就结束啦,所以说,我们要学会写对话。

再有,人的语言是表现人物思想的,也表现人物性格,从这个角度上说,写好对话也是非常重要的。

再看,作者在写人物对话的时候,表现形式有什么特点。

谁发现啦?请站起来告诉我们。

生:我发现了每说一次话就是一段。

师:哦,作者在写人物对话的时候是分段的。

分段,不管你说多少话,哪怕只有几个字也占一个自然段。

比如说“那怎么”三个字儿就占了一个自然段。

写对话分自然段写,有什么好处呢?你说说看。

生:我觉得这们写能把人物说的话非常清楚地描述出来。

如果都合在一个段落里面的话,就不容易分清楚谁说的是什么。

师:有道理,请坐。

写对话分自然段,第一能使文章显得非常清晰,看上去非常舒服。

第二,老师改作业,读者读你的文章,眼睛不疲劳。

比如说,当人读到这儿,目光从这儿移到这儿的时候,有一个短暂的休息,读这样的文章,眼睛不疲劳。

老师一不疲劳,一高兴,心情一好,马上就给你作文打高分。

第三个原因我一般不给人说,就给你们几个人说。

写对话分段,文章显得很长,是不是啊?老师不是说,作文要写一页、两页、三页吗?这一分段,一页变成两页了,好不好?生:好。

师:这个秘密不要给别人说啊,我们大家知道就行。

再看,作者在写对话的时候使用了大量的提示语。

一起来写这个词好吗?(师板书:提示语)什么叫做提示语?文中表明这句话谁说的,怎么说的,这叫提示语。

比如说,“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再望望伯父的鼻子,后来说的。

这叫什么?生:提示语。

师:记住,告诉人家这个话是谁说的,他怎么说的,什么动作,什么表情,什么语气。

大家看,这些提示语的位置是不是一样的,说说看。

生:我觉得有些是在两句话的中间,有些是在句子的前面或后面。

于永正老师执教《学习写人物地对话

于永正老师执教《学习写人物地对话

学习写人物的对话执教:于永正执教班级:莘县实验小学三年级二班2012-2-28课前谈话师:知道我叫什么吗?生:于永正师:还了解哪些?生:您是教育家。

师:教育家,我问梅老师,教育家是谁说的,梅老师说是冯主任说的。

冯主任说的不算的啊。

师:知道我叫什么了怎么称呼我?生:于老师。

师:见到于老师是不是很难过?没想到今天上课的是……生:老爷爷。

师:把话说完整,没想到今天上课的是……生:没想到今天上课的是于爷爷。

师:噢,把“老”去了,怕老师难过。

师:你们是哪个班的同学?生:三年级二班。

师:今天有没有不是咱们班的同学,比如老师的孩子,听于老师来了,也来听课。

有没有“外宾”?生:没有。

师:哦,有,我们也欢迎啊。

准备好了吗?我们上课。

文导学——读文,看特点生喊班级口号:……共同进步师:好,共同进步,于老师能进步吗?师:刚才我们聊了很多,能写下来吗?我已经写下来了,快不快?老师写得没这么快,电脑替我写的,看一看。

投影写好的对话,学生读。

师:写对话不仅要写说了什么,还要写怎么说的。

这样的写法有个名称,知道是什么吗?生:提示法。

师:不是这个名称的,叫提示语。

写怎么说的。

再来读这段对话。

再出示一段对话,让学生观察2、3自然段和刚才有什么不同?生:提示语跑后面去了。

师:第2自然段有什么变化?生:提示语跑中间去了。

师:“于老师走进教室说”(这是一句提示语),看后面是什么号?——生:冒号。

师:提示语跑到后面用什么标点符号?生:句号。

师:读书,不仅要读文字,还要读标点符号,要会读会用。

师小声读下水文,生再读文章。

师:读书一定要细,不仅要读文字,也要读标点。

你看这个学生读得多认真,眼睛多亮,摄影师一定要给个特写。

(摄影师上前)摄影师要扛着机器,灵活些。

我现在是导演,还是导摄。

文导学——抄对话,关注格式和标点师:现在把本子拿出来,坐端正。

我看这段话,我说一句,你写一句,要注意标点,每一个标点看清楚。

生写。

师巡视。

师:写仔细,谁的坐姿端正,摄影师把他拍下来,谁的字写得漂亮,摄影师给他录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写人物的对话
执教:于永正执教班级:莘县实验小学三年级二班
2012-2-28
课前谈话
师:知道我叫什么吗?
生:于永正
师:还了解哪些?
生:您是教育家。

师:教育家,我问梅老师,教育家是谁说的,梅老师说是冯主任说的。

冯主任说的不算的啊。

师:知道我叫什么了怎么称呼我?
生:于老师。

师:见到于老师是不是很难过?没想到今天上课的是……
生:老爷爷。

师:把话说完整,没想到今天上课的是……
生:没想到今天上课的是于爷爷。

师:噢,把“老”去了,怕老师难过。

师:你们是哪个班的同学?
生:三年级二班。

师:今天有没有不是咱们班的同学,比如老师的孩子,听于老师来了,也来听课。

有没有“外宾”?
生:没有。

师:哦,有,我们也欢迎啊。

准备好了吗?我们上课。

范文导学——读范文,看特点
生喊班级口号:……共同进步
师:好,共同进步,于老师能进步吗?
师:刚才我们聊了很多,能写下来吗?我已经写下来了,快不快?老师写得没这么快,电脑替我写的,看一看。

投影写好的对话,学生读。

师:写对话不仅要写说了什么,还要写怎么说的。

这样的写法有个名称,知道是什么吗?
生:提示法。

师:不是这个名称的,叫提示语。

写怎么说的。

再来读这段对话。

再出示一段对话,让学生观察2、3自然段和刚才有什么不同?
生:提示语跑后面去了。

师:第2自然段有什么变化?
生:提示语跑中间去了。

师:“于老师走进教室说”(这是一句提示语),看后面是什么号?——生:冒号。

师:提示语跑到后面用什么标点符号?
生:句号。

师:读书,不仅要读文字,还要读标点符号,要会读会用。

师小声范读下水文,生再读文章。

师:读书一定要细,不仅要读文字,也要读标点。

你看这个学生读得多认真,眼睛多亮,摄影师一定要给个特写。

(摄影师上前)摄影师要扛着机器,灵活些。

我现在是导演,还是导摄。

范文导学——抄对话,关注格式和标点
师:现在把本子拿出来,坐端正。

我看这段话,我说一句,你写一句,要注意标点,每一个标点看清楚。

生写。

师巡视。

师:写仔细,谁的坐姿端正,摄影师把他拍下来,谁的字写得漂亮,摄影师给他录下来。

看谁第一个抄完的,看一句抄一句。

生抄写,师巡视。

师:错了,错了,我分段你分段。

师:空格,另起一行空两格。

师:抄完的举手,哦,还没有。

师:写完的举手,我看看,抄得很认真,很正确,一点儿错误也没有。

刚才看你很专注,一看就是学习好的小朋友。

生抄完,坐端正。

师:同桌的交换,互相检查一下。

生互相检查。

师:发现毛病了,改完了吗?
师:好,学习完了,把作业还给对方,交换过来。

师:好,如果你的同桌一点儿错误也没有,你替他站起来。

师:全对的大概还不到一半,向这些同学表示祝贺。

(于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台下听课的老师说:于老师担心的没错,你看抄都抄不对。

老师们,小孩要实打实地教,细心细心再细心,耐心耐心再耐心。


面向同学
师:写对话要注意,一要分段,二要写提示语,怎么说的。

笑眯眯地,瞪大眼睛地……
师:下面听写一句话:
师:于老师亲切地说:“抄好了吗?写好了请坐端正。

师:标点占一格,再写一句,加上你们。

师:于老师亲切地说:“你们抄好了吗?抄好了请坐端正。


师:写错了没关系,划掉一格再往下写。

师:不会写的字写拼音。

师:写完了吗?校正一下,校正完我看一下。

生校正。

师检查。

师:你叫什么?
生:张济配。

师:我很佩服你,以后会更佩服你。

师:于老师亲切地说——冒号,再加一个前引号,加问号,加句号、后引号。

师:你叫什么?
生:张济汉。

师:都有个“济”字,你是山东大汉。

师:自己检查自己的。

师说正确答案,生检查,
师:全对了吗?错的改正。

趣味对话,表演朗读,丰富想象,展开写作
读对话
师:下面读一组很有趣的对话。

投影出示:小猴子:妈妈,我想吃桃子。

妈妈:一天吃3个?够不够?
小猴子:不够,不够,太少了,太少了。

妈妈:三天吃九个够不够?
小猴子:够了,够了,谢谢妈妈。

指生读。

师:小猴傻不傻?
生:傻。

指两名同学读。

师:咱班同学读书有个毛病,太慢。

说话没这么慢,听我读。

师范读,活灵活现。

(全场掌声)
再指生读,有进步。

师:注意小猴和妈妈说话的语气是不一样的。

指生读,进步非常明显。

(全场掌声)
(师面对台下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当然不绝对,也总有那么几个教不好,但大体是这样的。


师:谁胆儿大,读得好,推荐。

生上前表演读。

师:猴子有个经典动作——抓耳挠腮。

师示范。

师生表演。

师:你演什么?
生:妈妈。

师:妈妈是长辈,请坐下。

师生表演,于老师“猴样百出”。

(掌声雷动)
师生互换表演,学生记住了于老师的话——“太少了,太少了,不够塞牙缝儿。


写对话
师:把刚才的表演写下来。

要学会写对话,事儿在对话中进行,对话儿完了,事儿也完了。

师:现在给你的文章起个题目。

生:小猴子要吃桃子。

师:太长了——“小猴要桃”
生:小猴子要吃香蕉。

师:没吃……
生:傻小猴。

1生:小猴不傻。

2生:3天9个,一天3个还是3个,傻不傻。

师笑:嗯,你不傻。

第二课时
读题目,作文指导
师:题目写完了吗?题目写完了,不要急着往下去。

把你的题目念一念。

生:小猴要桃。

生:傻小猴。

生:傻小猴。

师:有没有不同的?
生:又傻又可爱的小猴。

生:妈妈逗小猴。

师:动脑筋想想,不是逗。

生:傻猴子。

师:老重复别人的也傻了。

生:傻小猴要桃。

师:一枝铅笔,一块橡皮,对接到一起就是创造。

师:写一件事,先要写什么?
生:时间。

生:一天,小猴要桃。

师:还有小猴要桃的原因。

好,开始写,只有两个要求:1.小猴和妈妈的话,每一段,要注意分段。

2.要注意提示语的变化,可以在话前面,可以在话中间,也可以在后面。

生开始写,师边巡视边指导。

师:猴妈妈怎么说的?说话的样子是怎么样的?妈妈伸……
生:妈妈伸出了3个手指头说。

师:要分段,你看于老师写的。

讲评作文
师读一生作文(不理想),指该生到台前。

师表演加动作和表情,让学生观察,然后说句子,改作文。

师:进步快不快?(快)妈妈伸出了根手指,笑眯眯地说、小猴蹦蹦跳跳地说。

师边演示边指导。

师:会改了吗?
(面对台下:老师们,我们教的是小孩,不是大学生,也不是研究生,手把手地教,实打实地教,老老实实的,仔仔细细的。


师:写完了吗?我看看,拿草稿让老师们看,修改得很多,很挤。

师:好,我们一起交流一下,看哪个地方好,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哪个地方不好,我们帮他改改。

师走一女生:平时你跟谁不好?谁得罪过你,你让他到前面读。

女生:张晨亮。

张晨亮到台前,师:你恨她吗?
生:不恨。

师:我过低估计你了。

师:你得罪过她吗?
生:没有。

问女生:他得罪过你。

女生:没有才怪。

师:张晨亮,你平时喜欢作文吗?
生:不喜欢。

师:今天喜欢吗?
生:喜欢。

师:喜欢,写完了吗?
生:写完了。

读读你的吧
生读作文,师点评。

师:开头好,交待清楚明白加10分
“摇摇头”好词加10分
“妈妈……”好句加10分
师:完全符合要求加100分刚才得了多少分?25分,一共125分。

师:得过125分的作文吗?
生:没有。

师:有没有话想对于老师说?
生:谢谢于老师教会我写作文。

(生哽咽流泪了)(掌声雷动)
师:有没有话对(刚才的女生)她说,是她让你学会了作文。

生:谢谢。

师对女生:别无动于衷啊,你说点什么?
女生:不客气。

师:张晨亮,早晨来了,天就亮了,以后一定要多读书。

师:刚才有两个同学的作文加了五角星,到前面来。

生读作文加分。

双手递作文,加手势,师强调养成教育,素质在细节。

递给作文,双手接。

一生回应于老师的话中:“Yes……哇噻……谢主龙恩。

”于老师夸这个孩子会有出息。

师: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三句话:要读书,要多读书,一定要多读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