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管道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煤气管道安全操作规程

煤气管道安全操作规程为了保障煤气管道的安全运营,合理使用煤气资源,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特制定以下煤气管道安全操作规程:一、管道安全检查1. 长期不使用的煤气管道应依照规定封闭,并定期进行检查。
2. 煤气管道系统的质量应定期检查,避免陈旧设备和管道材料的使用,遵从清洁管道设备的规定清除管线堵塞以保障流量畅通。
3. 定期检查管道系统的安全性并清除可能导致管道损坏的树根、岩石等障碍物。
4. 管道系统应当规定危险区域,并保证管道周围的公共设施完好无损。
二、煤气管道封闭1. 长期不使用的管道应在煤气部门批准后封闭,并定期进行检查。
2. 封闭较短时间的管道时,除了第一次特殊封闭外一般不用检查管道的完好无损。
3. 对于封闭在施工过程中的管道,必须明确负责人和盯守人每日检查和封闭,以避免煤气泄漏引发的危险。
4. 当遭受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时,需要先进行管道的紧急封闭并立即报告煤气部门进行维修。
三、煤气管道修理维护1. 如非特殊情况,不得私自对管道进行维护,坑洼修磨及管线加固应视情况而行。
2. 维护管道的部门必须定期检查并保养设备、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设备完好。
3. 在检修、维护或清洁管道时,必须避免有火源或其他易燃物质接近,严禁吸烟。
4. 出现煤气泄漏,紧急关闭管道和阀门,并立即通知有关公司和消防局,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以防止生命财产损失。
四、热力篇1. 燃气管道的热力应满足使用要求,若导致用煤量过大,则需进行必要的补偿措施。
2. 热力提供方应定期维护管道及设备,保持对客户的供暖质量的稳定。
3. 未经煤气部门同意,千万不得单独私人使用煤气,若违反规定便将面临警告处罚甚至刑事起诉。
煤气管道维护检修安全操作规程

煤气管道维护检修安全操作规程1. 前言为了保障煤气管道维护检修人员的安全,并保证煤气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对煤气管道的维护、检修操作。
2. 煤气管道维护检修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煤气管道维护检修前,维护检修人员应当确保在其所负责的区域内,存在下列条件:1.所有相关的阀门均已关闭并锁好;2.通风、排气良好,煤气已全部排出,不会产生残余的可燃气体;3.管道内未存在任何物体,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4.操作人员已佩戴身份证明及工作证,并了解管道系统的相关信息。
3. 维护检修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要按照相关规定着装,佩戴防护用品,包括防护眼镜、手套、防护衣等。
对于已安装的临时防护措施,应当进行定期检查。
2.任何情况下,操作人员均不得在管道内停留超过必要时间。
如果出现头晕、呼吸困难等身体不适,应当立即停止工作并报告主管领导。
3.维护检修期间,不得有他人擅自靠近管道工作现场。
4.维护检修完成后,应当对现场进行彻底的清理,并确保灭火器材、急救箱、应急设备等工具的准备和配备。
4. 具体操作步骤1.维护检修前,需要对管道运行状态进行彻底的排查。
同时,要对管道生锈、变形、破裂等情况作出相应的判断。
2.如果在管道维护检修过程中出现问题,应当第一时间停工,并通知主管领导。
3.在进行管道维护检修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并且应当对操作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
对于管道中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应当进行定期检查,并应当在每次使用前检查其性能。
4.在排气、排水及检查后,应当保证管道内流体的平衡。
5. 可重要操作人员的安全要求对于可重要操作人员,应当对其进行专门的安全培训和认证。
Access、QC、Broker、Admin、Viewer、 Operator等。
6. 总结煤气管道维护检修安全操作是保证煤气运行安全以及保证操作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规程的制定旨在对该环节进行科学、规范、合理地操作和管理,使管道运行更加平稳顺畅,同时让操作人员能够更放心,更安全的进行工作。
煤气运行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2篇)

煤气运行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一、为保障煤气运行工作的安全,提高运行效率,制定本规程。
二、本规程适用于煤气运行工作的安全操作,包括煤气供应、输送、储存等环节。
三、本规程以保护生命安全、财产安全为出发点,强调安全监督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责任。
第二章运行工作岗位安全要求一、煤气运行工作岗位的操作人员必须合格,持有相应岗位资格证书。
二、操作人员应熟悉煤气运行工作的流程、设备、装置、操作规程等相关知识。
三、操作人员必须穿着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必要的个防具。
四、操作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必须遵守标识、信号,严禁私自操作,尤其是禁止擅自开启或关闭设备、装置。
第三章煤气供应安全操作规程一、煤气供应前,操作人员必须检查供应系统及配套设备的紧固情况,确保无漏气现象。
二、操作人员必须检查煤气供应设备的操作状态,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上级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三、供应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随时观察供应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四、供应完成后,操作人员必须关闭供应设备,确保供应系统处于安全状态。
第四章煤气输送安全操作规程一、煤气输送前,操作人员必须检查输送管线、阀门等设备的完整性和紧固情况。
二、操作人员必须确认输送设备的操作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三、输送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随时观察输送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四、输送完成后,操作人员必须关闭输送设备,确保输送系统处于安全状态。
第五章煤气储存安全操作规程一、煤气储存前,操作人员必须检查储存设备的完整性和紧固情况,确保无漏气现象。
二、操作人员必须检查储存设备的操作状态,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上级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三、储存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随时观察储存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四、储存完成后,操作人员必须关闭储存设备,确保储存系统处于安全状态。
第六章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规程一、发生安全事故时,操作人员必须第一时间采取紧急措施,保护自身安全,并通知相关人员。
2023年煤气安全使用规程

2023年煤气安全使用规程序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煤气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
然而,煤气使用不当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隐患,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在煤气使用中,我们必须强化安全意识,加强煤气安全管理,确保每个家庭、每个企事业单位的安全使用。
第一章煤气使用基本原则1.1 安全第一原则煤气使用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将安全放在首位,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1.2 预防为主煤气的安全使用要以预防为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1.3 法律法规的依从煤气使用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第二章煤气设施安全使用2.1 煤气管道的安全使用2.1.1 煤气管道的安装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安装过程中要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施工过程的安全。
2.1.2 煤气管道的维修和更换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禁止擅自拆卸或修缮。
2.2 煤气灶具的安全使用2.2.1 煤气灶具的安装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连接管道要牢固可靠,使用过程中要保持通风良好。
2.2.2 使用煤气灶具时,要注意火源的安全,严禁在灶具旁边放置易燃物品,随时注意火焰是否正常。
2.3 煤气表的安全使用2.3.1 煤气表的安装必须符合相关的规定,并由有资质的人员进行验收与安装。
2.3.2 使用煤气表时,要定期检查煤气表的安全性能,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第三章煤气使用注意事项3.1 规范燃气使用3.1.1 使用煤气的场所必须保持通风良好,燃气灶具的使用要遵循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3.1.2 使用煤气时要注意使用煤气用具的安全性,不能使用老化、损坏或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煤气用具。
3.2 防范煤气泄漏3.2.1 使用煤气时,要注意及时关闭煤气管道和阀门,离开使用场所时要关闭煤气总阀门。
3.2.2 发现煤气泄漏时,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迅速通风和疏散人员,并及时报警。
3.3 防范煤气事故3.3.1 严禁在使用煤气的场所吸烟、火源不能靠近管道和灶具。
煤气安全操作规程

煤气安全操作规程煤气安全操作规程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煤气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制定本煤气安全操作规程。
请大家认真学习,遵守执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煤气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条煤气使用单位应该建立和完善煤气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作业,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第三条使用煤气时要严格按照煤气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二章煤气管道的安全操作第四条煤气管道的设计、安装、改造、完好检查等工作必须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并须通过有关部门的验收。
第五条煤气管道的敷设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敷设过程中要消除煤气泄漏的可能。
第六条煤气管道安装时,应保证安全防腐、绝缘和排水设施完好有效,并定期检查和维修。
第七条煤气管道在穿越地下建筑物、隧道、道路等处时,应设置保护措施,避免受到机械破坏。
第八条室内煤气管道安装必须采取隔热、泄露报警等措施,确保安全。
第九条煤气管道不得与其他管道共用支架、穿孔护板等设施。
第三章煤气设备的安全操作第十条安装煤气设备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
第十一条煤气设备的点火要使用指定的工具和器具,严禁使用明火。
第十二条煤气设备运行期间,要定期检查设备的燃烧情况,排除故障。
第十三条煤气设备故障或者漏气时,应立即停用设备,并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
第十四条煤气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
第十五条煤气设备的存放和使用场所应通风良好,禁止堆放易燃物品。
第四章煤气使用的安全操作第十六条在使用煤气时,禁止使用明火、火种和易燃材料。
第十七条使用煤气炉灶时,要小心使用,并及时关闭煤气阀门。
第十八条使用煤气热水器时,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避免烫伤。
第十九条室内使用煤气时,要保证室内通风良好,及时将燃烧产物排出室外。
第二十条发现煤气泄漏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打开窗户、停用煤气设备并通知相关部门。
第二十一条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切勿使用煤气设备,应尽快报警并采取求生措施。
第五章天然气使用的安全操作第二十二条天然气供气单位和用户单位应建立并完善天然气使用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意识。
煤气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燃气安全操作规程
1.燃气用户必须熟悉燃气特性和燃气中毒救援知识,及每个阀门的特性作用。
2.主输气管道应有明显标志(标明何时开始使用),不准在上面拉绳挂物,不准在其周围堆物挖坑。
3.每季度定期对管道、阀门、煤气表、检查炉子和其他设施,定期防腐防漏,消除事故隐患。
4.使用气体时,先点火,然后打开气体,必须有人照看,注意观察燃烧情况。
5.输气管道采用三阀控制:(1)灶具阀(2)灶前阀(3)表前阀。
6.用毕后,先关灶前阀,待火焰熄灭后,再关闭灶具阀,最后,关闭前仪表阀。
7.灶具贴墙放置时,须离墙1m;胶管严禁封闭,便于检查,应保存油箱和炉灶1m以上距离。
8.灶具周围严禁摆放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
漏气检查不允许进行嗅探或明火试验,应采用报警器、肥皂水的方法。
9.煤气管道、设备,禁止用锤子或其他金属敲击。
10煤气炉灶使用完后,随时关闭炉子,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11.煤气泄漏时,用湿毛巾堵住嘴巴和鼻子,关闭所有阀门,熄灭一切火种,开窗通风。
煤气管工操作规程正式版

煤气管工操作规程正式版第一条:目的和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煤气管工在进行煤气管道安装、检修和维护等工作时的操作行为,旨在确保工作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条:工作前准备1.熟悉所在作业区域的煤气管道系统的结构和运行状态。
2.检查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是否完好,如发现有损坏或缺失的情况应及时更换或修理。
3.确定工作区域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设置警示标志,封控危险区域等。
4.了解一线指挥人员的工作指示和指导,切勿擅自行事。
第三条:操作规范1.煤气管道安装:a.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图纸进行管路布置和连接,采用合适的焊接、螺纹连接等方法,确保连接牢固、密封性良好。
b.安装过程中应加强与其他管道和设备的协调配合,避免发生碰撞和损坏。
c.安装完成后进行压力测试,确保管道系统完好无漏。
2.煤气管道检修:a.在进行煤气管道检修前,必须切断煤气供应,采取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b.检查管道系统的密封性,排查是否有异常气味或漏气现象,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部件。
c.在检修作业期间应佩戴防护鞋、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3.煤气管道维护:a.定期对煤气管道进行维护保养,清除管道内的杂物和垃圾,确保通畅。
b.定期检查管道系统的压力、温度等工作参数,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c.对管道系统进行防腐蚀处理,延长使用寿命。
第四条:事故应急处理1.发生事故时,首先应立即切断煤气供应,确保作业区域的安全。
3.救援人员到达前,可以进行适当的初步救援,如疏散受伤人员、提供紧急救助等。
第五条:工作总结与记录1.工作结束后,应对本次工作进行总结,并及时记录相关的工作日志和报告。
2.对于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应进行汇总并上报相关部门,以便今后的工作改进。
第六条:违规处理任何违反本操作规程的行为,一经发现,将依法纪律,给予相应的处理,严重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条:其他本操作规程由煤气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并由相关部门和人员认真执行。
煤气管道安全操作规程

煤气管道安全操作规程1. 引言煤气管道是现代城市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之一。
然而,由于其具有易燃、易爆、毒性等特点,如果操作不当,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保障煤气管道安全,制定煤气管道安全操作规程,是保障公共安全的基本保障之一。
2. 煤气管道安全操作规程2.1 工人的安全操作考核对从事煤气管道安全操作的工人定期进行安全操作考核,考核包括操作规程方面的考核和安全知识方面的考核。
合格的工人才能担任操作任务,确保操作的正常进行。
2.2 双重检查在进行煤气管道安全操作之前,首先要进行双重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管道、阀门、附件的状态是否正常,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可靠。
并进行拍照记录,用于数据备案。
2.3 值班负责人的职责在管道正常运行期间,值班负责人应当密切关注管道运行状况,及时处理管道故障,并进行备案。
在管道发生故障时,值班负责人应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处置。
2.4 安全警示标识在煤气管道周围设立安全警示标识,提醒群众注意安全。
禁止在管道附近进行电焊、火焰烘烤、烧烤等行为,以免引发安全事故。
2.5 定期保养维护煤气管道系统应定期进行保养维护,保证各设备、管道及附件部位状态正常。
其周期一般为半年或年度,检查内容包括管道的腐蚀、磨损、压力等指标。
2.6 防止事故在煤气管道运行过程中,随时注意管道运行状况,预判可能发生的危险,创造条件防止事故的发生。
在管道正常运行期间,应随时检查管道附件,如减压阀门,压力表等。
3. 总结制定煤气管道安全操作规程,是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煤气管道的操作过程中,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安全操作流程,及时发现问题,预防泄漏事故的发生。
同时,要经常进行维护保养,使管道系统状态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
只要我们掌握好以上操作规程,才能保障煤气管道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煤气管道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煤气管道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煤气知识煤气是有毒易燃气体,经常少量吸入会损害人体健康,超量吸入可以致死,在空气中或氧气中,若高于上限或低于下限含量时,在明火密封条件下会发生鸣爆。
煤气中毒是指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可燃气体,燃烧时呈蓝色火焰,占空气的比重是0.967,一氧化碳被吸入人体后与血液中的血红素结合成为“碳红血素”使人体血液中的血红素表面失去供氧能力,造成神经系统严重缺氧,重者很快死亡。
一氧化碳中毒程度轻重与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大小、呼吸的时间长短、人的身体强弱有关。
含量微小则不致引起人体失常,经过改变工作条件到新鲜空气的场所和适当休息后,可以逐步恢复,若含量较浓就容易中毒。
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痛、眩晕、耳鸣、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全身疲劳无力、精神不振。
中度中毒,除表现出轻度中毒的症状,会迅速发生意识障碍、瞌睡、全身显著软弱无力,甚至肢体瘫痪、痉挛,并由于精神障碍可引起各种错觉等。
重度中毒,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呼吸微弱,甚至很快停止呼吸,一氧化碳中毒时,全身常显铜绿色,中毒时间长时,也有发生皮疹等症状。
由于煤气中毒是一氧化碳中毒,通常用控制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来控制煤气的毒性,煤气中的其它气体同样对人体有害,所以煤气设施的密封性十分重要。
在工业上,为避免中毒,使用时应使煤气燃烧完全,输送管理应有高度的密封性,另外,在使用煤气的设备厂房中应有通风设施,家庭民用煤气,需尽力采用高、中热值和一氧化碳含量低的能源,并在煤气中加臭,一旦有漏气即会被人发觉,此外,在点火、灭火时须特别留意,以防止发生中毒事故。
2安全工作与注意事项(1)尽量避免明火带入车间及煤气管道前。
如烟火等。
(2)无法避免的明火要速战速决,如点火的火把、钳子等在工作完毕后,迅速冷却,以免局部发生煤气事故引起明火。
(3)动煤气的工作,都不得少于两人。
(4)经常注意风向,各种工作尽量在上风头进行,如放散等。
(5)在有煤气的地方工作,需照明要用安全灯泡,并要有保护罩。
(6)进入煤气管道及有煤气的地方工作,要有安全防护工具、劳动保护用品穿戴齐全。
(7)创造安全的生产环境,任何员工、任何工作必须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进行。
3原料车间(1)检查所有阀门、管道,保证不漏不泄,检查所有仪表仪器是否正常,检查鼓风机是否正常运转,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报告上级部门。
(2)打开放散置换煤气管道中的空气,防爆试验合格后,方可点火操作。
(3)升温要按上级的指令缓慢升温。
(4)严禁只开煤气不开空气或少开空气的违章作业,应风压大于煤气压。
(5)保证烟道畅通,防止热气喷出伤人。
(6)温度一般在1200℃-1300℃之间,要合格的煅白,满足下道工序的用量。
(7)勤观察火焰颜色为透明的淡青色正常,浑浊的火焰是风量小,火焰闪耀夺目是温度超高风量大,一般正常温度为桔黄色。
4还原车间(1)上岗员工必须了解煤气成份、CO、CO2 O2 H2CH4 CnHm。
(2)煤气必须按照要求正确使用,有问题及时向车间、调度汇报。
(3)吹扫和置换煤气管道中的空气过程中,严禁在煤气管道上拴、拉电焊线、煤气设施周围40m内严禁火源。
(4)煤气设施内部气体置换是否达标,必须做防爆性试验,置换时间15-20分钟。
(5)点火前严格检查系统,关闭燃气锅炉炉门、冷风口、清灰口,尽可能减少空气进入烟道,抬起闸板以保证燃烧系统有一定的负压。
(6)点火程序必须先送火种后给煤气,严禁先给煤气后点火,其炉膛温度超过800度时,可不点火直接送煤气,但应严密监视其是否燃烧。
(7)送煤气时不着火或着火后又熄灭,应立即关闭旋塞,查清原因,排净炉内混合气体,再按程序重新点火。
(8)点火时应先开鼓风机,但不送风,待点火送煤气燃着后再送风,并调整风量和煤气量,使其达到燃烧要求。
停煤气时,应首先关闭所有的烧嘴,而后蝶阀、总阀,最后停鼓风机。
(9)风压力和煤气压力配比必须合理,风压必须大于煤气压力。
(10)每个炉子的烟道闸板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天气变化情况,并根据各炉的情况调整好炉子的微负压操作。
(11)煤气系统的各种管道送煤气时打开放散,置换空气,待检验煤气合格后,才能关闭放散。
(12)发生煤气爆炸后,应立即切断煤气来源,迅速将残余煤气吹扫净,立即弄清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严防冒险抢救和事故扩大。
(13)检查煤气压力不低于1000Pa,助燃风压不低于2000Pa,发现不符合要求,立即停煤气,步骤:先关旋塞→蝶阀→总阀。
(14)每天应用煤气检测仪检查一次支管、旋塞、放散处、取样处、总阀是否漏气,防爆板处是否合格不漏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16) 3-5天放一次煤焦油,最少二人操作站上风方向。
(17)调温操作①班前三检查,检查所有的阀门管道,检查所有的仪表、仪器,检查所有的电器设备(风机),发现问题及时排除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②接上级通知,煤气化验合格,方可点火操作。
③调节煤气阀门、风阀门使煤气正常燃烧,火焰颜色为透明的淡青色,如火焰色是浑浊黄色有烟,说明风量不足;火焰颜色过于发亮而闪耀夺目,说明风量过足,需及时调整风与煤气的配比。
④缓慢升温,每30分钟最少观察一次煤气、火焰、炉膛温度、热风压力、各测温点、及时调整,并做好运行记录。
⑤严禁总阀调温,严禁蝶阀调温,必须旋塞调温,并观察每个烧嘴。
⑥严禁炉膛内局部温度过高,烧坏还原罐。
⑦配风一般在正常情况下3齿至4齿风,一般不要超过6齿风。
⑧还原炉前期温度1150℃,装完罐开始抽真空,90分钟至2小时内升到1200℃为中期温度,出罐前2小时至3小时温度升到1220℃为后期温度。
一个冶炼周期中途禁止温度下跌,要保证恒定为宜,炉膛内热场一致。
⑨绝对禁止弄假温度,绝对禁止不给风、火焰过长操作,造成流镁影响生产。
⑩前期炉温偏高,造成大量的镁蒸汽析出,结晶速度过快结在波纹管内,形成假真空,造成烧镁现象或造成卡罐现象。
⑾前期温度偏低,出现结晶器内镁少不均匀,小头镁结晶疏松,影响产量,禁止升温过程中温差大,中途温度下跌,造成二次结晶。
5精炼车间(1)操作煤气与温度的员工上岗前劳保用品要穿戴齐全。
(2)煤气使用参照还原车间《煤气操作》。
(3)酸洗烘干烧嘴要有专人负责管理。
(4)炉膛温度950℃~1100℃。
(5)先给煤气后送风,风压一般在蝶阀的2-3齿处,调整煤气,火焰淡青色,无浑浊火焰炉膛处喷射。
(6)严禁风大操作,以免烧坏坩埚,勤观察一般淡红色的火焰为正常。
6车间主任职责(1)贯彻执行上级领导颁发的有关煤气方面的安全制度及规程。
(2)组织有关单位和员工、干部学习煤气安全知识,安全制度及救护知识,组织车间义务救护队培训工作,并定期检查。
(3)经常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煤气安全检查,及保护的调查研究工作,并提出整改措施。
(4)对煤气危险区域定期或不定期的测定一氧化碳的含量,发现事故隐患应及时向有关单位提出安全措施并督促按时解决。
(5)审查煤气作业的安全措施,测定危险工作前的煤气含量,并做好防护工作。
(6)负责煤气中毒、着火、爆炸事故的抢救维护工作。
(7)煤气爆炸的处理①对爆炸的设备或管段应立刻切断煤气来源,关闭闸阀或水封。
②向爆炸的设备或管段通入大量蒸气,将内部残余煤气吹干净,以防止逆火再爆炸。
③急救人员应戴氧气呼吸器,现场监督处理。
④对爆炸现场通风。
⑤爆炸如发生着火,应按火事故处理。
⑦全面检查被爆炸的设备及附属装置,如水封水位是否降低,防爆阀盖是否盖严,火孔是否被喷出等。
⑦未查明发生事故的原因,设备不准送气。
⑧设备爆炸破裂应组织抢修或调整。
(8)煤气着火处理原因: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气体,若煤气设备管道有不严密处时,因内部压力而向外泄漏煤气,遇高温或明火即能着火,并能引发火灾。
处理:1)管径在100毫米以下的煤气管道着火时,可直接关闭闸阀熄火。
2)管径在150毫米以上的煤气管道着火时,应逐渐降低煤气压力,通入大量的蒸气或氮气熄火,但煤气压力不得小于500Pa,同时严禁突然完全关闭煤气闸阀或水封,以防回火爆炸。
3)动力设备烧红时不得用水骤然冷却。
4)煤气闸阀,压力表及蒸气、煤气、管头均应统一编号,并指定专人负责。
5)灭火后,用水封或闸门将煤气切断,对着火处进行检修,法兰着火后要换垫,裂口着火后要打卡子或焊补修理。
6)煤气管道内焦油着火时可将人孔散管等所有通风口全部密闭,使其窒息,或通入大量蒸气使其自然灭火。
7)当发现泄漏煤气时,虽未着火,应立即处理。
8)急救人员灭火时,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站于上风头,以防止中毒及氧气呼吸器的氧气瓶因高温而爆炸。
(9)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急救时,一般采用“输氧”“人工呼吸”“针疚疗法”等办法,因为人体发生中毒,主要是缺氧现象,一氧化碳分离血红素的程度比氧气离开血红素的程度慢300倍,因此要给中毒者吸入纯氧,能消除缺氧现象,使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分解,恢复氧血红素的解离过程,此外CO2尚可刺激呼吸,因而加强肺的换气,也就加速了一氧化碳从肺部排出人体的过程。
针刺疗法是穴位取人中、涌泉以毫针旋转刺入,人中针三分,涌泉针五分,采取强烈的手法,进针后迅速旋转捣动,一般在1-2分钟后起针,然后使中毒者休息片刻。
对任何一氧化碳中毒者,必须立即从危险地区抢救到空气新鲜温暖处,解开衣扣使其呼吸自由,注意检查中毒者的意识状态,呼吸与心脏的活动情况,外伤状态等,查明情况进行急救,各种程度中毒急救。
①轻度中毒:中毒者尚有知觉,扶中毒者到新鲜空气处,散步和休息,应给其臭氨水,喝浓茶,咖啡或少量白酒,如身体发冷应加盖衣物,暖水袋或磨擦等,使其温暖。
②中度中毒:中毒者失去知觉,但尚能呼吸,将中毒者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给臭氨水,清洗中毒者嘴内杂物,给输入氧气,给中毒者保温,不要受凉,当恢复知觉后,给喝浓茶、咖啡或少量白酒,并使其安静休息,请医生诊断。
③重度中毒:即中毒者停止呼吸,但心脏仍然跳动,人即假死,应用氧气苏醒器急救或施行人工呼吸,可注射强化剂及葡萄糖溶液,恢复知觉后,应送医院治疗,以免发生后遗症。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