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第七版教材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肠粘膜细嫩,小肠绒毛发育良好,肌层发育
差
肠系膜柔软而长,升结肠与后壁固定差,易
发生肠扭转和肠套叠
肠壁薄,通透性高,屏障功能差,肠内毒素
、消化不全产物和过敏原等可经肠粘膜进入体
肠 Intestine
内引起全身感染和变态反应性疾病 早产儿肠乳糖酶活性低。肠壁功能差,
易发生乳糖吸收不良、细菌经肠粘膜吸 收引起全身性感染和粪便滞留或功能性 肠梗阻
肝脏 liver
年龄越小,肝脏相对越大 婴儿肝脏结缔组织发育较差,肝细胞再
生能力强,不易发生肝硬变,但易受各 种不利因素影响,如缺氧、感染、药物 中毒等均可使肝细胞发生肿胀、变性坏 死、纤维增生而肿大,影响正常生理功 能
婴儿时期胆汁分泌较少,故 对脂肪消
肝脏 Liver
化、吸收功能差
胰腺 Pancreas
较低,故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不够完 善
肠道菌群 INTESINAL FLORA
在母体内,胎儿的肠道是无菌的,生后数小
时细菌即从空气奶头用具等经口、鼻、肛门入 侵至肠道
一般情况下胃内几乎无菌,十二指肠和上部
小肠也较少,结肠和直肠细菌最多。
肠道菌受食物成分影响,单纯母乳喂养以双
歧杆菌占绝对优势;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儿肠 内的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及肠球菌所占比例几 乎相等
腺缺乏、弹力组织及肌层尚不发达,食管下段 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常发生 胃食管反流,绝大多数在8至10个月时症状消 失
婴儿吸奶时常吞咽过多空气,易发生溢奶
胃 stomach
新生儿胃容量约30-60ml,后随年龄而增大
,1-3月 90-150ml,一岁250-300ml,故年 龄越小喂养次数较年长儿多
最新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第七版教材.教学讲义ppt课件

1∶3 1∶3~1∶4 1∶3~1∶4 1∶4 1∶4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爱
二、生理特点
• (二)呼吸类型 • 婴幼儿呈腹膈式呼吸 • 随着年龄增长,转化为胸腹式呼吸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爱
二、生理特点
• (三)呼吸功能特点 • 1.肺活量
一次深吸气后的最大呼气量,小儿肺活
量约为50~70ml/kg
婴幼儿呼吸储备量较小。当患呼吸道疾
病时,小儿易发生呼吸衰竭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爱
二、生理特点
• (三)呼吸功能特点 • 2.潮气量
指安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小儿潮气量约为6~10ml/kg
年龄越小,潮气量越小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爱
二、生理特点
2 从中药中寻找活性先导化合物
应加强以下环节:
(1)从粗 提取物开始,进行活性导向分离, 最终分离鉴定活性先导化合物。 (2)加强对我国特有动植物药材的研究,特 别是具有药用价值者。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爱
下呼吸道
2.肺
肺泡数量较少,肺
含血多而含气量少 感染时易引起间质
性炎症、肺不张或肺
气肿等
右肺 叶间裂隙 支气管
气管 肺组织左肺来自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爱
下呼吸道
3.胸廓和纵隔 婴幼儿胸廓短小呈桶状,肋骨呈水平位,胸 廓运动幅度小,肺扩张受到限制,容易出现呼 吸困难 小儿纵隔体积相对较大,周围组织松软,当 气胸或胸腔积液时易发生纵隔移位
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第 七版教材.
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及免 疫特点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爱
第七版儿科学消化系统疾病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
口腔——粘膜血管丰富、柔嫩、
易破损、易感染。 胃——腺体发育不完善、胃酸、 酶分泌量少、浓度低、 活性较弱,故消化功能差。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二)
肠——结肠:小
肠
1∶6 1∶5 年龄越小结肠相对越短, 故大便 越稀(不成形)、次多 成 人 1∶4 小肠系膜长、易活动——易发生肠套叠、 易扭转。
小儿腹泻---诊断及鉴别
诊断:(略) 鉴别:生理性腹泻——<6m,
常有湿疹,无其他症状.
小儿腹泻---治疗
原则 A、酌情减轻胃肠道负担,调整饮食 B、排除病因,合理用药 C、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 酸碱失衡 D、护理、对症处理
小儿腹泻---治疗
(一)饮食疗法:强调继续饮食,满足生理需要,补
小儿腹泻
infantile diarrhea
小儿腹泻---定义
又称腹泻病,是婴儿时期 的常见病(6个月~2岁多见), 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 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 为特点的常见病。
小儿腹泻--病因
(一)内因(易感因素) 1、婴幼儿消化系统功能不完善 2、机体防御功能差 3、人工喂养较母乳喂养易发生
口粘膜乳凝块物,点、片状,不易拭去 重者伴吐、吞咽困难,声嘶、呼困(累 及呼吸道) 治疗——2~4%碳酸氢钠 洗口1%龙胆紫涂患处 重者:口服制霉菌素 预防——口腔卫生,洗口不宜过勤,宜轻柔
பைடு நூலகம்
疱疹性口腔炎
病原——单纯疱疹病毒 表现——1~3岁多见,四季散发 发热、拒食、口腔疼痛、流涎、 口腔齿龈、颊粘膜疱疹(单或簇)、溃 疡,周围有红晕。 治疗—— 冰鹏散、疱疹净 2.5~5%金霉素甘油 2%利多卡因(进食前涂抹) VitB、C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小儿消化系统是指婴幼儿和儿童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
与成人相比,小儿消化系统具有一些特点,下面将从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理调节三个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一、解剖结构特点1. 口腔:小儿口腔较小,牙齿尚未完全发育,唾液分泌相对较少。
此外,婴幼儿的口腔有乳牙期和恒牙期的转换,因此口腔的结构和牙齿的数量会发生改变。
2. 食道:婴幼儿的食道较短且较窄,食物通过食道的速度较快。
此外,食道的括约肌功能尚未完全发育,食物容易反流,导致婴儿出现吐奶现象。
3. 胃:婴幼儿的胃相对较小,容积较小。
胃酸分泌较少,胃内酸度较低,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较弱。
此外,胃壁的黏膜层较薄,容易受到刺激而引起胃炎等胃病。
4. 小肠:婴幼儿的小肠较长,约占整个消化道长度的3/5。
此外,小肠绒毛发育不完全,消化酶的分泌和吸收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能力较差。
5. 大肠:婴幼儿的大肠相对较短,肠腔较窄,直肠括约肌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导致便秘和排便困难。
二、生理功能特点1. 食物消化:婴幼儿的消化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消化酶的分泌较少,消化能力较弱。
尤其是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能力较差,消化吸收率较低。
因此,婴幼儿需要依靠母乳或配方奶来提供充足的营养。
2. 营养吸收:婴幼儿的小肠绒毛发育不完全,吸收功能较弱,特别是对脂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能力较低。
此外,婴幼儿的肠道菌群尚未建立,对食物中的纤维素等难以消化的物质的吸收能力也较差。
3. 免疫功能: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抵抗力相对较弱。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免疫因子,可以提高婴儿的免疫能力,预防感染和过敏等疾病。
4. 肠道蠕动:婴幼儿的肠道蠕动频率较高,肠道传输时间较短。
这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减少肠道感染的风险。
三、生理调节特点1. 饮食调节:婴幼儿的饮食需求较高,需要频繁进食。
此外,婴幼儿对食物的味道和温度敏感,容易产生偏好和厌恶。
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PPT

胃
胃是消化系统的主要消化器官 ,能够分泌胃酸和消化酶,将 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儿童的胃容量较小,消化酶的 分泌量也较少,需要注意食量 和小食多餐。
儿童的胃黏膜较为娇嫩,需要 注意避免过度刺激和损伤。
小肠
小肠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吸收器官,能够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儿童的肠黏膜细胞较为丰富,吸收能力强,但肠蠕动较快,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腹 泻。
碳水化合物。
胆汁
胆汁能够乳化脂肪,使 其更容易被消化酶分解
。
肠液
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能够分解蛋白质、脂
肪和碳水化合物。
03 儿童消化系统的 发育特点
婴儿期消化系统的发育特点
01
02
03
04
口腔
婴儿的唾液分泌量较少,牙龈 和舌面上的消化酶活性较低, 因此对食物的消化能力较弱。
食管
婴儿的食管较短,蠕动能力较 弱,容易发生溢乳和呕吐。
咀嚼和吞咽
儿童在进食时,通过咀嚼将食物 嚼碎,并经吞咽动作将食物送入
胃中。
胃酸和酶的作用
食物进入胃后,胃酸开始发挥作用 ,将食物分解成更小的颗粒,同时 胃中的酶也开始分解食物中的蛋白 质。
消化过程
经过胃酸和酶的作用,食物被进一 步分解成更小的分子,如氨基酸和 单糖,为身体吸收利用。童的胃容量进一步增大, 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量增多,对食物 的消化能力较强。
小肠
学龄前期儿童的小肠吸收能力已经接 近成人水平,蠕动能力和括约肌功能 较为完善。
04 儿童消化系统常 见疾病
腹泻
腹泻
腹泻是儿童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 一,通常由感染、过敏、食物不 耐受等原因引起。腹泻会导致脱 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需
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 PPT

(五)肝
正常婴幼儿肝脏可在右肋缘下约2cm触及 婴儿在感染,缺氧,中毒等情况下易发生
肝脏肿大和变性 婴儿肝细胞再生能力强,不易发生肝硬化 胆汁分泌少,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较差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10
(六)胰腺
出生时,胰腺分 泌量少,3~4个 月时,胰腺较快 发育
小婴儿胰蛋白酶 和脂肪酶的活性 较低,淀粉酶的 活性更低
3个月以下的小儿不宜喂淀粉类的食物
(七)正常粪便
1.胎便:
定义:新生儿最初排出的深墨绿色粘稠,无 臭味的大便 组成:肠道脱落的上皮细胞、消化液及吞下 的羊水 时间:生后12小时开始排便
生后3天内无胎粪排出,应检查有无 肛门闭锁
(七)正常粪便
胃排空时间因食物种类不同而不同
•水:1.5~2小时 •母乳:2~3小时 •牛奶:3~4小时 •早产儿胃排空慢,易发生胃潴留
(四)肠及肠道细菌
肠管长,黏膜血管丰富,利于消化吸收 肠系膜柔软且长,固定差,易发生肠套叠
和肠扭转 肠壁薄,通透性高,毒素,消化不全产物
和过敏原易吸收,易发生全身性感染和变 态反应性疾病
Thanks!
不宜喂淀粉类食物
生理性流涎
小儿5~6个月时唾液分泌明 显增多,但由于婴儿口底浅, 有不能及时吞咽,常发生生
理性流涎。
(二)食管
新生儿和婴儿食管下端贲门括约肌发育不 成熟,9个月以下常发生胃食管反流。
(三)胃
婴儿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 易发生溢乳。
新生儿胃酸和酶分泌较少,活力低,易致 消化能力差
2.母乳喂养儿的粪便:
金黄色,糊状,不臭,每日2~4次
3.人工喂养儿的粪便: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第七版教材

食管通过蠕动将食物 从咽部输送到胃部。
食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食管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食管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常见的食管疾病包括食管炎、食管狭窄、食管癌等,治疗方法因疾病类型而异。
对于食管炎等炎症性疾病,治疗以抗炎为主;对于食管狭窄等结构性病变,可能需 要进行手术治疗。
05
小儿胃解剖生理特点
饮食调整
根据小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合理的饮食调整能够预防一些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如避免 过度喂养、合理搭配膳食等措施有助于降低胃肠道负担,预防消化不良等疾病。
环境改善
改善生活环境,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空气污染等措施有助于降低小儿呼吸系统和 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
08
结论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防治的重要性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深入研究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针对不同类型的消化系统疾病,深入研究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有助于为防治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方案。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如药物治疗、内镜治疗等,以提高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疗效和 安全性。
加强预防和健康教育
背景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小儿消化系统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为了满足临床 医生和研究人员的需求,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的教材不断更新和完善。
教材版本说明
版本历史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的教材已经历了多个版本的更新,从第一版到第七版,内容不断丰富和改 进。
第七版特点
相较于前几版,第七版教材更加注重实践应用,增加了大量的临床案例和实际操作指南,使读者能够 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同时,第七版教材还对小儿消化系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全 面梳理和更新,确保读者能够掌握最新的医学进展。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PPT课件

目录
• 小儿消化系统概述 • 小儿口腔、食管、胃解剖生理特点 • 小儿小肠、大肠解剖生理特点 • 小儿消化腺解剖生理特点 •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及预防
01
CATALOGUE
小儿消化系统概述
消化系统的定义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定义
消化系统是人体内负责摄取、转运、 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排泄废物 的系统。它由口腔、食管、胃、小肠 、大肠等器官组成。
胰腺通过胰管将胰液排入十二指肠, 参与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 化过程。
肝脏的特点
肝脏是重要的代谢器官,具有多种功能,如解毒、代谢、合 成和分泌胆汁等。
肝脏分泌胆汁,通过胆道排入十二指肠,参与脂肪的消化和 吸收。
05
CATALOGUE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及预防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
腹泻是小儿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之一,可能是由于感染、过敏
消化系统的功能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摄取食物,通 过物理和化学方式将食物分解为可被 身体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同时将 废物排出体外。
小儿消化系统的特点
口腔
小儿的口腔相对较小,黏膜娇嫩,唾 液腺发育不完全,唾液分泌量少,容 易发生口腔炎和口角炎。
大肠
小儿的大肠相对较短,粪便容易滞留 ,容易发生便秘和感染。
02
CATALOGUE
小儿口腔、食管、胃解剖生理特点
口腔特点
口腔容量小
新生儿的口腔容量较小 ,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
大。
唇部闭合不紧
婴幼儿唇部闭合不紧, 容易造成溢奶或吞咽困
难。
舌系带过短
部分婴幼儿舌系带过短 ,影响吸吮和语言发育
。
唾液分泌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爱
• 小儿异常粪便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爱
Thank you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爱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爱
• (二)食管
• 新生儿和婴儿食管下端喷门括约肌发育不成 • 熟,9个月以下小儿常发生胃食管反流。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爱
• (三)胃
• 婴儿胃呈水平位,喷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
溢乳 • 新生儿胃酸和酶分泌较少,活力低→消化能 力低 • 胃排空时间因食物种类不同而不同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爱
• (五)肝脏
• 正常婴幼儿肝脏可在右肋缘下触及 • 婴儿在感染、缺氧、中毒等情况下易发生肝
脏肿大和变性 • 婴儿肝细胞再生能力强,不易发生肝硬化 • 胆汁分泌少,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较差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爱
• (六)胰腺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爱
• • • •
水为1.5-2小时 母乳为2-3小时 牛奶为3-4小时 早产儿胃排空慢,易发生胃潴留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爱
• (四)肠
• 肠管 长,黏膜富含血管和淋巴→利于消化
吸收 • 肠系膜柔软且长,肠管固定性差→易肠套叠、 肠扭转 • 肠壁薄,通透性高,毒素、过敏源和消化不 全的产物易吸收→全身性感染或变态反应性 疾病。
臭味的大便 • 组成:肠道脱落的上皮细胞、消化液和吞下 的羊水 • 时间:
• •
生后12小时开始排便 24小时无胎粪,应检查有无肛门闭锁等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爱
• (八)正常小儿粪便
• • • • • •
2.人乳喂养儿的粪便 黄色或金黄色,糊状,不臭,每日2-4次 3.人工喂养儿的粪便 淡黄色或灰黄色,较干厚,有臭味,每日1-2次 4.添加辅食后的粪便 外观褐色,接近成人,每日1次
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爱
•教学目标与要求
• 了解 •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爱
•重点与难点
• 重点 • 小儿口腔、胃、肝的解剖生理特点 • 难点 • 小儿粪便的特点、小儿异常粪便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爱
•教学内容
• • • • • • • •
• (七)肠道细菌
• 胎儿消化道内无细菌 • 出生后细菌大多集中在结肠和直肠内 • 肠道菌群受食物成分的影响
• •
母乳喂养以双岐杆菌占优势 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儿各菌群比例几乎相等
• 正常肠道菌群对侵入的致病菌有拮抗作用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爱
• (八)正常小儿粪便
• 1.胎粪 • 定义:新生儿最初排出的深墨绿色粘稠、无
(一)口腔 (二)食管 (三)胃 (四)肠 (五)肝脏 (六)胰腺 (七)肠道细菌 (八)正常小儿粪便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爱
• (一)口腔
• 新生儿及小婴儿口腔黏膜干燥,易发生损伤
和感染 • 3-4个月时常出现生理性流涎 • 3个月以下婴儿唾液中的淀粉酶分泌不足, 不宜喂淀粉类食物
尊重 • 责任 • 诚信 • 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