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个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doc
46个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

3.儿童哮喘的火罐疗法防治技术
4.邵氏“五针法”治疗肺脾亏虚型哮病(缓解期)技术
6
高血压病
耳尖放血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
7
肩关节周围炎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技术
8
偏头痛
阿是穴邻点透刺加缠针震颤法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技术
9
颈病
仰卧拔伸手法治疗颈椎病技术
10
脑血栓
头皮针抽提法提高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肢肌力技术
3.手法整复杉树皮外固定结合皮牵引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技术
4.经跟距反弹固定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技术
24
抑郁性神经症
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技术
25
变态反应性鼻炎
1.赵氏雷火灸治疗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技术
2.推拿按揉法治疗变应性鼻炎技术
26
吊阴痛
毫针深刺治疗吊阴痛技术
27
假性延髓麻痹
1.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技术
15
银屑病
经络三联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技术
16
小儿腹泻
1.高氏揉捏法治疗小儿伤食泻技术
2.伤食性婴幼儿腹泻的推拿治疗技术
3.益气通督手法治疗小儿脾虚泻技术
17
不寐
1.三部推拿法治疗不寐技术
2.调卫健脑针法治疗失眠症技术
3.滚针疗法治疗神经衰弱病睡眠障碍症技术
18
婴幼儿湿疹
拇中指十穴推拿法治疗婴幼儿湿疹技术
2.“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技术
28
强直性脊柱炎
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阳亏虚证技术
29
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
管灸疗法为主治疗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技术
30
宫颈糜烂
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省级基地建设标准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省级基地(以下简称省级基地)是根据《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能力建设项目管理方案》,由中央财政给予专项补助经费,专门面向基层开展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的基地。
省级基地是国家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网络的枢纽,也是各省(区、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龙头。
省级基地一般设在省级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和基地所在省级中医医院共同建设。
一、组织管理(一)成立省级基地工作领导小组,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分管医政工作的领导和医院主要领导共同任组长,医院分管院长任副组长,相关行政科室和临床科室负责人共同参与,负责组织实施基地建设,研究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有专门行政科室和人员具体负责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二)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和省级基地共同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纳入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相关工作方案及时报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备案。
(三)设立专项经费,并作为经常性支出项目列入医院年度预算。
(四)制定严格的基地工作程序、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逐级落实到位。
(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评价考核制度,进行年度考核,保证教学质量。
(六)成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专家指导组,用于指导开展本地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二、基本功能(一)网络视频能力。
1.有使用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的适宜技术推广示教室,并配备一定的设施设备(设备清单见附表)。
2.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功能齐全,对上连接全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网络视频终端,对下连接本地区县级基地,能够开展远程培训、远程会议、远程会诊、远程示教等,并能够在本地区相对独立使用网络视频功能。
3.能够将网络视频功能扩展至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条件的地区可扩展至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
(二)临床带教能力。
1.根据省级、县级培训实际情况,建立相对固定的从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省级师资库(师资以基地所在医院为主,所有师资均要与基地签订相关合同和协议),专业领域覆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推拿、骨伤等,每个专业至少有1名副主任以上医师;每人至少参加过1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省级师资培训班,接受两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并在临床中熟练应用。
《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的培训计划

永清县中医医院《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的培训计划为振兴永清县中医药事业,进一步加强基层乡村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根据财政厅《关于下达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贯彻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振兴中医药事业决定》精神,2013年我县启动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筛选推广项目,大力组织推广,全面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防病治病能力,不断推进中医药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制定本培训计划。
一、项目组织管理永清县卫生局负责县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工作,加强项目推广组织领导,安排专人具体负责项目开展、推广培训、督查考核。
永清县中医医院遴选名老中医药专家成立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专家组,结合本地实际筛选制定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
根据工作需要确定相对固定的技术推广项目培训专家,制定技术推广培训计划,科学组织适宜技术培训推广活动。
二、项目培训对象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培训对象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及中西医结合科所有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安排1名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具有执业资格的乡村医生优先安排参培)。
三、推广项目内容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支持贴切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及慢性病防治实际需要,安全有效,切实可行,注重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传统优势,结合本县常见病多发病,积极开展中医院适宜技术(详见培训内容)。
四、项目培训实施2013年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要完成6项基础常见病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培训任务。
项目培训的具体方式:1、培训师资必须由参加省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师资培训班并经考核合格的县中医医院中医师担任。
培训资金:讲课费8000元;教室费5000元;资料费32000元;招待费30000元;其它2000元。
2、采取集中到县中医院培训方式,乡镇卫生院集中培训三天(根据实际情况可连续培训或间断培训),每天培训两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共完成6项技术推广项目计划,村卫生室集中培训4天,根据情况可分期培训,共完成4项推广项目培训。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计划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计划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计划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做好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工作__(国中医药办发38号)文件精神,我市启动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工作,筛选适宜项目,严格目标考核,大力组织推广,以进一步提高镇村社区卫技人员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防病治病能力, 不断推进中医药服务进农村,进社区, 进家庭.现特制定本实施计划:一,项目组织管理市卫生局负责全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总体实施,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由省, 市名中医组成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专家指导组对各地推广项目进行技术审核,对培训推广工作进行督促指导; 并组织市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开展学术活动,协同县(市, 区)推广培训项目专家组,统筹推广培训课件安排, 规范项目推广培训内容,强化技术推广培训的业务指导管理.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工作加强项目推广组织领导,安排专人具体负责项目开展,推广培训,督查考核. 各县(市,区)要遴选名老中医药专家成立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专家组,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46 个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详见附件1), 《25 个基层常见病针灸推拿刮痧技术推广目录》(详见附件2)和江苏省__ 《江苏省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 结合本地实际筛选制定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 各县(市, 区)要根据工作需要确定人员相对固定的技术推广项目培训专家,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目标与要求》(附件3), 制定技术推广活动计划,科学组织适宜技术培训推广活动.二,项目培训对象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培训对象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及中西医结合科所有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安排1名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具有执业资格的乡村医生优先安排参培).三,推广项目内容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坚持贴切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及慢性病防治实际需要,安全有效, 切实可行,注重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传统优势.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46 个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和《25 个基层常见病针灸推拿刮痧技术推广目录》以及《江苏省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30 项针灸推拿适宜技术的基础上, 再筛选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 报市级审核后, 列入推广培训内容.四,项目培训实施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要完成《46 个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和《25 个基层常见病针灸推拿刮痧技术推广目录》中15个项目,《江苏省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及本地所确定 5 项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的推广培训任务.4 月底前,各县(市, 区)确定本地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目录,推广培训实施计划,镇村参培人员;6,7,8 三个月内实施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人员及其它参培对象的项目培训;10 月底前各地完成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相关卫技人员的培训任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注重保证医疗技术安全,注意立足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基础设施条件以及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和技能水平情况, 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项目开展技术推广活动, 促使基层卫技人员学得会, 用得上.五,项目推广要求1, 严格项目工作目标. 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要覆盖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站), 乡,村医疗机构均须有符合条件的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培训. 通过项目培训推广,促使乡, 村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知晓率达100% 以上; 促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不少于10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不少于 4 项.2, 明确项目培训任务. 各地要发挥县级医疗机构龙头作用, 加强专家技术培训指导,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培人员每人培训30天,培训推广市,县选定的2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参培人员每人培训20天,培训推广县(市,区)选定的15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有关技术项目培训活动须有计划, 有步骤, 有记录, 有总结.3, 强化技术推广考核. 各地要结合实际, 采取集中辅导, 分散, 达到既定自学 , 交叉考核等办法 , 解决好参培对象工学矛盾 , 科学组织培训实施 ;要因 地制宜, 分专业或分区域组织技术推广培训 , 不得缩短时间 ,减少培训 内容;要加强培训时间 , 内容,师资和执行情况等方面的考核 , 切实保 证培训质量 ;要统一规划 ,积极为镇村医疗机构配备开展中医药适宜 技术的设施设备 ,采取倾斜措施鼓励卫技人员运用 , 城乡社区居民选用中医药适宜技术 , 促进技术项目在基层社区广泛运用 核内容仅供参考。
25个基层常见病word精品文档42页

附件325个基层常见病针灸推拿刮痧技术推广目录一、从基层卫生实际出发,为鼓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临床医疗服务人员运用适宜技术服务群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制定了25个常见病针灸推拿刮痧技术推广目录,内容包括25个疾病的简单诊断和治疗操作。
25个常见病包括:感冒头痛、偏头痛、麦粒肿、急性结膜炎、牙痛、急性咽痛、急性胃痛、痛经、急性腰扭伤、落枕、腱鞘囊肿、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足跟痛、腮腺炎、小儿泄泻、小儿食积、小儿遗尿、肩周炎、颈椎病、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坐骨神经痛、膝关节骨关节炎、中风后遗症、面瘫、三叉神经痛。
二、为使参加培训人员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些技术诊治疾病,我局还组织专家编写了针灸、推拿、刮痧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作为本目录的第二至五部分,供各地在培训中使用。
内容包括:1.掌握针具选择、体位选择及消毒;2.掌握毫针刺法---进针手法、行针基本手法(提插、捻转)操作规范;3.掌握得气的表现,熟悉得气的意义、不得气原因及如何促使得气;4.熟悉针刺的角度和深度;5.掌握留针和出针;6.掌握针刺注意事项;7.掌握针刺异常情况(晕针、滞针、弯针、断针、出血、血肿)处理及预防;8.掌握灸法---艾条灸、温针灸的操作规范;9.熟悉腧穴的定位方法;10.掌握60个常用腧穴的定位,包括:列缺、少商、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头维、天枢、梁丘、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内庭、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后溪、肩贞、天柱、风门、肺俞、脾俞、胃俞、委中、肾俞、大肠俞、关元俞、秩边、承山、昆仑、至阴、太溪、水泉、内关、肩髎、外关、关冲、瞳子髎、率谷、风池、环跳、阳陵泉、太冲、关元、承浆、百会、水沟、神阙、中脘、大椎、印堂、太阳、鱼腰、耳尖、夹脊。
11.掌握拔罐法---火罐(闪火法);12.掌握三棱针法---点刺法;13.熟悉耳针疗法;14.掌握成人推拿常用手法,包括:滚法、揉法、摩法、擦法、推法、按法;15.掌握推拿的适应症、禁忌症;16.掌握常用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及操作手法;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天门、坎宫、太阳、耳后高骨、腹、腹阴阳、脐、七节骨、脾经、大肠、八卦、三关、六腑。
国家中管局推荐46个中医适宜技术治疗,25个常见病介绍范文

2008年8月2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做好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发〔2008〕38号),该通知制定了《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目标与要求》,确定了《46个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制定了《25个基层常见病针灸推拿刮痧技术推广目录》。
46个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3中医适宜技术治疗25个常见病介绍(一)感冒头痛毫针刺:太阳、风池、合谷、列缺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刮痧:前额、太阳穴、背部脊柱两侧,可配刮肘窝、腘窝。
(二)偏头痛毫针刺:太阳、风池、率谷、头维、外关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三)麦粒肿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及肩胛区的红色反应点(四)急性结膜炎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五)牙痛毫针刺:合谷、颊车、下关、内庭(六)急性咽痛三棱针点刺放血:少商、商阳、鱼际、耳尖(七)落枕毫针刺:天柱、大椎、后溪、落枕穴按摩:疼痛部位刮痧:疼痛部位(八)急性胃痛毫针刺:中脘、足三里、梁丘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阙;隔姜灸适用于寒性胃痛5刮痧:背部:脾俞、胃俞;腹部:中脘、天枢;上肢部:内关、手三里;下肢部:足三里(九)痛经毫针刺:关元、中极、合谷、地机、三阴交、次髎艾灸:关元、中极刮痧:关元至中极、地机至三阴交、次髎(十)急性腰扭伤毫针刺:腰痛穴、阿是穴、委中刺络拔罐:阿是穴,配委中穴放血刮痧:疼痛部位,委中(十一)腱鞘囊肿好发于关节和腱鞘附近,囊肿表面光滑,质软,有波动感围针刺法:囊肿局部(十二)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肘关节外侧痠痛,绞毛巾时痠痛加重阿是穴围针加灸(十三)足根痛毫针刺:昆仑、太溪、水泉(十四)腮腺炎灯心草蘸食油点燃:雀啄状快速灸灼双耳尖毫针点刺:少商、关冲放血(十五)小儿泄泻1.辨证(1)伤食:腹胀腹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酸臭,状如败卵,或便质稀薄,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嗳气酸腐,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
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上下集)37集视频目录: 上集(培训内容)1.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技术2.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3.高氏揉捏法治疗小儿伤食技术4.拇中指十穴推拿法治疗婴幼儿湿疹技术5.三部推拿法治疗不寐技术6.头皮针抽提法提高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肢肌力技术7.岭南挑筋法治疗强制性脊柱炎技术8.特定针法治疗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症技术9.至阳穴埋针法治疗带状疱疹疼痛技术10.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技术11.经络三联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技术12.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13.挑擦出血法治疗感冒技术14.“冬病夏治”贴敷综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技术15.三步三位九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16.华佗夹脊穴治疗颈椎病技术17.脏腑背俞排罐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症技术18.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瘫痪技术19.针刺清喘穴治疗哮喘技术下集(推荐项目)1.“补肾健脑”综合治疗法治疗小儿脑瘫技术操作规程2.“面三针”透刺为主治疗面神经麻痹技术操作规程3.“升清开窍”针法治疗突发性耳聋技术操作规程3.健脑调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症技术操作规程4.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骨性膝关节炎技术操作规程5.颈项针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技术操作规程6.透穴治疗偏头痛技术操作规程7.秩边穴深刺治疗小儿遗尿技术操作规程8.穴边注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技术操作规程9.电针配合艾盒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操作规程10.“温宫通络”治疗痛经技术操作规程11.点刺放血配合围针治疗带状疱疹技术操作规程12.针刺“咽四穴”为主治疗慢性咽炎技术操作规程13.四指推法配合针刺阳陵泉治疗落枕技术操作规程14.上病下治推拿法治疗肩周炎技术操作规程15.长针透刺配合四指推治疗急性腰肌损伤技术操作规程16.对抗牵引后扳拔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操作规程17.运脾止泻法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技术操作规程18.推拿配合整脊治疗原发性痛经技术操作规程。
50种常见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三)
踝拇伸肌力:L4/5 踝跖屈肌力:L5/S1
小腿外侧皮肤:前外侧L4/5 后侧L5/S1
4、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腰
椎 脊髓造影检
间 盘
查CT 扫描
突 出
MRI 检查
症
诊
断
(四)
•腰部挫伤
有外伤史,肌肉,韧带损伤,
腰痛局限,无放射痛,休息、镇痛
腰
•慢性腰肌劳,损一周可缓解原。因未明,(隐裂、骶
出 症
腰功能受限
诊
断
(二)
3、检查
屈颈试验 :加大椎管压力,准确率90%
腰 椎
直腿抬高试验 :以达70°为标准,未达为阳性
间 直腿抬高加强试验 :促使神经根在椎间孔滑动
盘 突
下肢外旋试验 :使梨状肌收缩,压迫神经干
出 股神经牵拉试验 :诱发股神经在椎间孔滑动
症 诊
生理反射 :是否亢进、减弱
断
膝反射:L3/4 跟腱反射:L5/S1
3.功能活动障碍,大多数患者出现腰部功能活动受限,以后伸受限为多见。
诊断要点
4.特殊检查: (1)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 (2)拇趾背伸或趾屈力减弱。 (3)屈颈试验阳性。 5 .肌腱反射及皮肤感觉的改变 6.X 线片检查 7.造影、CT断层扫描或磁共振(MRI)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一)
央型髓核突出可发生鞍区麻痹。 6.患肢发凉
诊断要点
(二)检查:体格检查对本症的诊断和治疗都很重要,常用检查有:
1.腰脊柱的形态:检查发现多数有脊柱侧弯,腰椎生理曲线减小或消失,甚则出现腰脊柱反弓。
2.压痛点:多数患者在患侧L 4~L5或 L 5~S 1椎间隙旁有明显压痛,有时压痛可向患侧下肢放 射,并在环跳、居髎、委中、阳陵泉、昆仑、等穴,也常有不同程度的压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强直性脊柱炎
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阳亏虚证技术
29
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
管灸疗法为主治疗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技术
30
宫颈糜烂
烙铁烙法治疗宫颈糜烂技术
31
肛裂
肛裂的扩肛治疗技术
32
小儿缺铁性贫血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捏积治疗技术
33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万应点灸笔”点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痞满型)技术
揉散法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技术
45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
导引手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技术
2.针刺清喘穴治疗哮喘技术
3.儿童哮喘的火罐疗法防治技术
4.邵氏“五针法”治疗肺脾亏虚型哮病 (缓解期)技术
6
高血压病
耳尖放血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
7
肩关节周围炎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技术
8
偏头痛
阿是穴邻点透刺加缠针震颤法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技术
9
颈椎病
仰卧拔伸手法治疗颈椎病技术
10
脑血栓
头皮针抽提法提高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肢肌力技术
13
四肢手术后疼痛
电针刺激内麻点治疗四肢手术后疼痛技术
14
中风
1.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瘫痪技术
2.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技术
3.急性中风病意识障碍的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应急救治技术
4.经穴电体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技术
5.病灶头皮反射区围针治疗中风失语症技术
6.电针健脑安神法治疗中风后抑郁技术
46个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
序号
病种
技 术 名 称
1
肩痛
1.平衡针灸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技术
2.皮神经卡压性颈肩部疼痛的铍针治疗技术
2
女性尿道综合征
电针加手法针刺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技术
3
溃疡性结肠炎
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
4
儿童精神发育迟滞
靳三针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技术
5
哮喘
1.天灸防治支气管哮喘技术
19
带状疱疹
1.至阳穴埋元利针法治疗带状疱疹疼痛技术
2.火针加拔罐法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技术
20
肛门病术后
肛门病术后电针白环俞止痛技术
21
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
电针“二孔”治疗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技术
22
肾阳虚月经不调
神阙穴微波辐射法治疗肾阳虚月经不调技术
23
骨折
1.塑性弹力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技术
2.杉树皮外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技术
11
前列腺增生
1.特定针法治疗前列腺增生引起排尿困难技术
2.梅花磁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技术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
1.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技术
2.“益气通经”指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
3.董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
4.牵弹三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
5.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电针治疗技术
15
银屑病
经络三联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技术
16
小儿腹泻
1.高氏揉捏法治疗小儿伤食泻技术
2.伤食性婴幼儿腹泻的推拿治疗技术
3.益气通督手法治疗小儿脾虚泻技术
17
不寐
1.三部推拿法治疗不寐技术
2.调卫健脑针法治疗失眠症技术
3.滚针疗法治疗神经衰弱病睡眠障碍症技术
18
婴幼儿湿疹
拇中指十穴推拿法治疗婴幼儿湿疹技术
3.手法整复杉树皮外固定结合皮牵引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技术
4.经跟距反弹固定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技术
24
抑郁性神经症
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技术
25
变态反应性鼻炎
1.赵氏雷火灸治疗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技术
2.推拿按揉法治疗变应性鼻炎技术
26
吊阴痛
毫针深刺治疗吊阴痛技术
27
假性延髓麻痹
1.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技术
34
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症
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症中的“应力滑移率”诊断技术
35
白细胞减少症
隔姜灸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技术
36
伸膝装置外伤性粘连
伸膝装置外伤性粘连的“开缝”手法治疗技术
37
痤疮
1.寻常痤疮的围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技术
2.火针治疗结节性囊肿性痤疮技术
3.自血穴位注射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技术
38
直肠脱垂
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消痔灵双层四步注射技术
39
婴幼儿便秘
推拿治疗婴幼儿便秘技术
40
痛经
隔物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技术
41
喉炎
1.人迎、水突穴推拿及脉冲电刺激治疗慢性喉炎技术
2.针刺为主治疗急性创伤性喉炎技术
42
扁桃体炎
啄治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技术
43
婴儿吐乳症
董氏指压手法治疗婴儿吐乳症技术
44
急性乳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