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盘测试 48芯
72芯单盘测试记录1

11
粉红
0.340
0.201
27
绿
0.332
0.195
43
红
0.335
0.190
12
天蓝
0.345
0.188
28
棕
0.331
0.190
44
黑
0.336
0.201
13
蓝
0.338
0.195
29
灰
0.340
0.201
45
黄
0.331
0.202
14
橙
0.336
0.200
30
本
0.338
0.188
0.336
0.201
61
蓝
0.340
0.195
62
橙
0.329
0.195
63
绿
0.331
0.202
64
棕
0.336
0.201
测试人员:李明阳监理人员:
日期:日期:
53
灰
0.339
0.188
69
黄
0.338
0.195
54
本
0.329
0.192
70
紫
0.336
0.200
55
红
0.335
0.201
71
粉红
0.341
0.202
56
黑
0.334
0.202
72
天蓝
0.332
0.188
57
黄
0.335
0.187
58
紫
0.336
0.196
59
OPGW光缆记录

OPGW光缆记录表B.3光缆现场单盘开箱检验记录年月日工程名称线路名称合同号施工单位开箱地点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到货日期检验人记录人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检验记录1 光缆名称OPGW-2S 1/24B12 光缆规格、型号符合订货合同规定3 光缆长度:(合同/供货)符合订货合同规定4 起止杆塔号(或号)构架-AG8构架-BG85 包装箱号厂家提供6 包装方式符合订货合同规定7 包装箱外观、标识符合订货合同规定8 光缆外观符合订货合同规定9 出厂检验记录厂家提供10 产品合格证厂家提供检验结论:根据现场检验结果,经双方共同确认,该批光缆检验结果符合合同技术要求,验收合格,同意接受。
备注:监理单位代表:施工单位代表:供货方代表:表B.4 金具及附件现场开箱检验记录2008年7月17日工程名称线路名称施工单位开箱地点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到货日期检验人记录人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检验记录1 包装方式符合订货合同规定2 件数363 包装箱号4 合格证厂家提供5 装箱单厂家提供6 出厂检验记录厂家提供.7 设备1)名称耐张金具耐张金具终端接头盒中间接头盒防振锤防振锤余缆架2)型号3)数量4)外观8 备品备件1)名称预绞丝牵引网套防扭器切割刀2)型号3)数量4) 外观检验结论:根据现场检验结果,经双方共同确认,该批光缆检验结果符合合同技术要求,验收合格,同意接受。
备注:监理单位代表:施工单位代表:供货方代表:表B.5 光缆单盘测试记录年月日线路名称使用区段测试地点光缆厂家光缆型号光纤芯数仪表厂家仪表型号测试方法盘号合同长度m 盘标长度m合同规定损耗指标1550≤1310≤测试条件测试波长:1310nm/1550nm 折射率:脉宽:测试范围:km 检验人记录人光纤分组序号色谱实测长度实测衰减dB 光纤分组序号色谱实测长度实测衰减dB 1310nm 1550nm 1310nm 1550nm 1/25/ 2/ 26/3/ 27/4/ 28/5/ 29/6/ 30/7/ 31/8/ 32/9/ 33/10/ 34/11/ 35/12/ 36/13/ 37/14/ 38/15/ 39/16/ 40/17/ 41/18/ 42/19/ 43/20/ 44/21/ 45/22/ 46/23/ 47/24/ 48/检验结论:备注:监理单位代表:施工单位代表:供货方代表:表B.6OPGW单盘施工质量检验记录2008年10月18日工程名称线路名称施工单位施工日期环境温度℃光缆型号生产厂家牵引机张力机检验人记录人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检验记录1 起/止杆(塔)号符合施工图设计2 耐张段数/长度m 符合施工图设计3 光缆盘号及端别盘号端别无误4 光缆盘长m 符合施工图设计5 耐张线夹符合本标准5.6.4-16 悬垂线夹符合本标准5.6.4-27 防震锤符合本标准5.6.4-38 护线条符合GB50233-20059 接地线卡具符合本标准5.6.4-710 引下线夹符合本标准5.6.511 接续盒安装杆塔号AG8、BG812 接续盒安装质量符合本标准5.6.713 余缆架安装质量符合本标准5.6.614 余缆架光缆盘留长度符合本标准5.6.615 光缆弧垂符合GB50233-200516 设计变更或变电设计执行情况符合设计要求检验结论:根据现场检验结果,光缆施工质量检验结果符合技术要求,验收合格。
电缆单盘测试.doc

一、测试目的电缆单盘测试是进货检验的主要项目。
它除对出厂主要电气指标进行验收外,还要为施工配盘提供准确的、必要的技术数据。
表1.1 单盘测试质量技术标准二、作业程序2.1 测试准备工作。
2.1.1 电缆端头开剥。
(1)单盘电缆端头开剥一般为100mm-150mm,(不包括出厂原封焊粘连部分)。
对电缆头及其附近部位的压扁、撞伤,视情况进行切除后,再进行开剥。
(2) 记录有无气压2.1.2 电缆盘标识用红漆在电缆盘上标明。
(1)电缆编号(一般用屯放点第一个字的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2)电缆端别(A外或B外)(3)电缆头A端一律用红漆在塑料护套上涂上一圈。
2.1.3 填写单盘测试记录表(1)出厂编号、自编盘号、制度长度、测试日期(2)有无气压(3)电缆端别(4)测试温度(5)各种异常情况2.1.4 测试仪表及主要物料(1) 工测试仪表测试仪表须经过标准计量或检定后,才能使用,测试前必须检查、校验、以提高测试精度。
万用表一块兆欧表一个直流电桥一台电容耦合测试器一台高频选频表(点频表,1MHz ) 一套(2)主要物料钢锯一把偏口钳二把喷灯一个克丝钳一把焊布一块单面刀片若干钢锯条若干焊锡条、底料若干气门帽、嘴若干2.2 测试步骤及方法2.2.1 对号用万用表、欧姆表检查全部芯线有无混线、断线、接地、错组等故障。
(电缆金属护套作公用线)2.2.2导线直流电阻用直流电桥抽测1组1对直流电阻,一端将被测线对接入直流电桥,另一端将被测线对可靠短路,所测试出的环线电阻根据测试时温度,换算电缆长度来核实出厂制造长度。
0.9mm芯线环阻换算标准:标准地温:13 ℃时R13℃= 51Ω/Km ,则任一温度T的换算公式为:Rt = R13℃{1+2(t-13℃)}Ω/Km (1)α= 0.00393根据公式(1)绘成表二。
电缆长度计算:L = R t1 / Rt式中R t --实长L 温度t 时的环阻实测值R t1 --单位长度温度t 时的环阻对应值(查表2 )表2 温度环阻换算表为提高测试精度,测试时请注意下列二点:(1) 测得的数据要扣除测试线长度的影响。
01-1.光缆单盘检验测试记录表(空表)

第1页共4页
GYTA53 -52B1+12B4 64芯
出厂盘号 出厂长度 外层端别
新盘编号 尺 码 带 外观检查
G652:1310 nm ≤0.335dB/km;1550 nm ≤0.199dB/km;1310nm 折射率:1.4667;1550nm 折射率:1.4671。G652:1310 nm ≤ dB/km;1550 nm ≤ dB/km;1310nm 折射 率: ;1550nm折射率:1.469 . 测试衰耗值(dB/km) 测试光纤长度(m) 测试衰耗值(dB/km)
0.309 0.32 0.301 0.318 0.304 0.307 0.318 0.319 0.308 0.3 0.306 0.309 0.314 0.301 0.307 0.316 0.302 0.311 0.313 0.312 0.305 0.303 0.305 0.32 0.301 0.307 0.308 0.31 0.318 0.3 0.309 0.315
光缆单盘检验测试记录表
光缆型号 光缆芯数 测试仪表 技术指标 纤芯序号
1(蓝-蓝) 2(蓝-橙) 3(蓝-绿) 4(蓝-棕) 5(蓝-灰) 6(蓝-本) 7(蓝-红) 8(蓝-黑) 9(蓝-黄) 10(蓝-紫) 11(橙-蓝) 12(橙-橙) 13(橙-绿) 14(橙-棕) 15(橙-灰) 16(橙-本) 17(橙-红) 18(橙-黑) 19(橙-黄) 20(橙-紫) 21(绿-蓝) 22(绿-橙) 23(绿-绿) 24(绿-棕) 25(绿-灰) 26(绿-本) 27(绿-红) 28(绿-黑) 29(绿-黄) 30(绿-紫) 31(棕-蓝) 32(棕-橙)
0.32 0.303 0.311 0.301 0.307 0.312 0.318 0.308 0.304 0.313 0.302 0.304 0.315 0.313 0.308 0.318 0.313 0.318 0.315 0.309 0.314 0.303 0.313 0.301 0.304 0.311 0.309 0.312 0.317 0.313 0.312 0.312 0.319
光缆单盘检验测试记录格式

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6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6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6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6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6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6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6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6日光缆单盘检验测试记录第9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6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6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6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6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6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6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6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6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7日光缆单盘检验测试记录第18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7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7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7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7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7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7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7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7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7日光缆单盘检验测试记录第27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7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7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7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7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7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7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8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8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8日光缆单盘检验测试记录第36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8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8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8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8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8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8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8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8日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8日光缆单盘检验测试记录第45测试人员:监理人员:日期:2000年 11 月 6 日日期: 20000 年 11 月 8。
光纤光缆技术要求规范

光纤光缆技术规书1.概述1.1本技术规书未规定的其它技术要求应不劣于ITU、IEC建议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的要求。
1.2本技术规书未标明日期的ITU、IEC建议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均使用最新版本。
1.3申请人对本技术规的应答将作为双方签订合同以及供货期间产品检测的技术依据1.4本文件的解释权属于采购人。
2.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2.1光缆中的光纤本条款中的技术要求基于如下前提:除传输衰减及偏振模色散(PMD)等两项指标之外,光纤在成缆前后的其他技术参数指标,均不得有任何变化。
2.1.1 成缆后光纤的衰减系数(1)光纤在131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0.35dB/km(2)光纤在1285 ~1330nm波长围,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310nm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0.03dB/km。
(3)光纤在1550nm波长上光纤的最大衰减系数为:0.21dB/km。
(4)光纤在1525 ~1575nm波长围,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550nm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0.05dB/km。
2.1.2 偏振模色散(1)在1550nm波长单盘光缆的偏振模色散系数:≤0.20ps/km(2)光纤成缆后必须满足在1550nm波长光缆链路(≥20盘光缆)偏振模色散系数≤0.10ps/km;Q(概率)=0.01%。
2.1.3 光纤识别光缆中的光纤应采用全色谱标志,其颜色应选自表1规定的各种颜色;每个松套管光纤的序号,应按表1中规定的颜色顺序排列。
用于识别的色标应鲜明,在安装或运行中可能遇到的温度下,不褪色,不迁染到相邻的其它元件上,并应透明。
2.2光缆2.2.1光缆结构型式及应用场合申请人应根据表2及下列基本要求,提出详细的光缆结构图并注明各部分尺寸。
2.2.1.1管道光缆管道光缆(GYTA):金属加强构件、松套层绞填充式、铝-聚乙烯粘接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缆。
2.2.1.2 架空光缆架空光缆(GYTS):金属加强构件、松套层绞填充式、钢-聚乙烯粘接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缆。
通信共建共享方案

京商国际商贸城1.1概述1.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京商国际商贸城共建共享单项工程。
本工程涉及D、E、F、G、H、I、J、K地块商铺及写字楼,其中61幢高层其余为商铺。
本工程涉及八个地块,每个地块建一个机房,覆盖本区域。
每个地块按照实际户数,对机房配线架进行安装(720芯配线架),其中D地块5列,E地块4列,F地块6列,G地块5列,H地块5列,I地块6列,J地块10列,K地块9列,共计43列。
配线部分:D地块72芯光缆1000米,48芯光缆2000米,24芯2000米;E地块72芯光缆1500米,48芯光缆2000米,24芯2000米,F地块72芯光缆1500米;48芯光缆1500米,24芯3000米;G地块72芯光缆3000米;48芯光缆3500米,24芯4000米;H地块72芯光缆1500米;48芯光缆3000米,24芯3500米;I地块72芯光缆2000米;48芯光缆3000米,24芯4000米;J地块72芯光缆4500米;48芯光缆6000米,24芯5000米;K地块72芯光缆3000米;48芯光缆5000米,24芯4000米。
户线部分:共计皮线光缆150公里本工程光缆采用ITU-T建议的G.625D光纤,光缆结构为松套层绞式单模光纤光缆。
1.1.2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5102-2010《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5121-2010《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①同意设计勘察确定的路由选择和走向;②确定各新设机房的位置及纤芯的分配方式。
1.1.3设计内容和分工1.1.3.1设计内容(1)光缆路由选择、光缆线路敷设安装、共建机房的设置和安装、引接段管道路由的选择、引接段管道的建设、技术措施、施工要求及防护设计。
(2)工程量统计、工程预算、预算说明等。
1.1.3.2设计分工设计以机房MODF架光缆成端接头ODF单元为界,光缆成端接头适配器侧(含光纤熔接头、尾纤)及光缆线路由本单项工程负责,ODF单元至设备侧由设备安装单项工程负责。
WGB-871微机综合保护装置技术及使用说明书 V1.10 五合一 20130805

择“设置”菜单
? ?
设置 调试 版本
按“ + 、-”键 选择装置类型
NO 简称 1 ZZLX 装置类型
量值 厂用变
按“确定”键 进入“设置”菜单
按“确定”键 固化并保存 (若不保存,按“取 消”键放弃固化)
请选择子菜单 参数 通信 时钟 1 密码 电度 按确定进入 ,按取消返回
技术指标 ........................................................................................................................................................ 3 2.1 基本电气参数 ........................................................................................................................................ 3 2.1.1 额定交流数据................................................................................................................................ 3 2.1.2 额定电源数据................................................................................................................................ 3 2.1.3 功率消耗........................................................................................................................................ 3 2.1.4 过载能力........................................................................................................................................ 3 2.2 主要技术指标 ........................................................................................................................................ 3 2.2.1 保护定值整定范围及误差 ............................................................................................................ 3 2.2.2 测量精度........................................................................................................................................ 4 2.2.3 记录容量........................................................................................................................................ 4 2.2.4 触点容量........................................................................................................................................ 4 2.2.5 绝缘性能........................................................................................................................................ 4 2.2.6 机械性能........................................................................................................................................ 4 2.2.7 抗电气干扰性能 ............................................................................................................................ 5 2.3 环境条件 ................................................................................................................................................ 5 2.4 通信接口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