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答案)
2020年潍坊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试卷(及答案)

2020年潍坊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面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
它们的引入( )A.消除了民族矛盾B.丰富了汉族生活C.导致民族关系紧张D.推动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首诗中的“烈士”“壮心”分别指的是A.项羽灭掉刘邦B.诸葛亮光复汉室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D.曹操统一全国3.以下是某部古文献的部分目录和内容,这部文献最有可能是A.《齐民要术》B.《伤寒杂病论》C.《兰亭集序》D.《水经注》4.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是初中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请判断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3世纪的是A.禹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B.苻坚于383年发动淝水之战C.刘秀于公元25年建立东汉D.西晋于280年灭掉吴统一全国。
5.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气候宜人,环境优美B.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C.南方生产技术先进D.北方人口多,无地耕种6.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
与下图中A对应的朝代是()A.商朝B.北魏C.夏朝D.东周7.北魏孝文帝即位后采取措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下表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序号部分措施1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2以汉服代替鲜卑服3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A.促进民族交融B.推动经济发展C.加强中央集权D.实现南北统一8.此战的胜利者东晋王朝虽无力恢复全中国的统治权,但却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此战”指的是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八王之乱D.淝水之战9.东晋谢安“东山再起”执掌朝政后,在一次战役中指挥晋军将“投鞭断流”的前秦军队打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次战役是指A.桂陵之战B.垓下之战C.官渡之战D.淝水之战1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大量少数民族内迁,内迁的民族不包括A.匈奴族B.鲜卑族C.羌族D.女真族11.“据北魏均田制的规定,太守有十顷职分田,做过太守的贾思鳃应该有大片土地,在口口口口的记载中,他还养过200只羊,作为一个农场主,贾思鳃有车富的种植和经营经验。
2022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含答案)

2022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考古证据显示,许多民族独立驯化了不同的植物。
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A.周口店遗址发现的灰烬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C.《汉谟拉比法典》石柱D.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2.阅读历史短剧本。
与短剧中的事件产生相同影响的是()A.西周实行分封制B.诸侯国设置县郡C.李冰修建都江堰D.秦末农民大起义3.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对立统一的观点。
我国古代思想家与其相近的主张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民贵君轻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D.兼爱非攻4.汉武帝时,有大臣主张:此国家大业,所以制四夷,安边足用之本,不可废也。
“国家大业”是指()A.盐铁专卖B.北击匈奴C.推恩诸侯D.罢黜百家5.文物是宝贵的文化财富。
如果文物会说话,青州博物馆馆藏状元卷会说()A.带你学习造纸工艺B.伴你领略魏晋书法C.和你品味最美宋词D.陪你探究科举考试6.下列重大举措,反映了清朝()A.封建经济繁荣B.实行闭关锁国C.内忧外患严重D.加强边疆管辖7.《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均有“修约”条款,由此引起后续交涉。
最终导致了()A.第二次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起义C.义和团运动爆发D.巴黎和会召开8.观察目录。
省略号代表的标题是()A.出超与入超B.侵略与反抗C.自强与求富D.民主与科学9.甲午中日战争后,深受刺激的章太炎由专意治学走向参与政治。
首先()A.宣传维新变法B.投身辛亥革命C.鼓吹政党政治D.组织武装起义10.1913年,中华民国国歌中有这样的歌词:“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这反映了()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护国战争取得了胜利C.军阀割据社会动荡D.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11.观察漫画《贪食小犬,死不足惜》。
中国人民为抵制“贪食小犬”奋起抗争,喊出的响亮口号是()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2.“这种半独立的封建国家,执政的军阀每每与国际帝国主义互相勾结,压迫人民。
中考试卷:2022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

A. 朝鲜战争停战B. 不结盟运动兴起
C. 万隆会议召开D. 尼克松访问中国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中美之间友好往来 大门终于打开了”,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项正确;朝鲜战争停战是1953年、不结盟运动兴起是1961年9月1日、万隆会议召开是1955年,AB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故选D项。
12. “这种半独立的封建国家,执政的军阀每每与国际帝国主义互相勾结,压迫人民。”这表明当时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 )
A.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B. 打倒列强除军阀
C. 组织领导工人运动D. 建立苏维埃政权
【答案】B
【解析】据材料“这种半独立的封建国家,执政的军阀每每与国际帝国主义互相勾结,压迫人民。”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帝国主义采取以华制华,分而治之的政策,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因此当时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B项正确;A项属于辛亥革命的目标,排除A项;C项属于中共一点确定的党的任务,排除C项;D项是国共十年内战时期我党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形成了国共政权对峙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B项。
4. 汉武帝时,有大臣主张:此国家大业,所以制四夷,安边足用之本,不可废也。“国家大业”是指( )
A. 盐铁专卖B. 北击匈奴C. 推恩诸侯D. 罢黜百家
【答案】A
【解析】通过材料中“所以制四夷,安边足用之本,不可废也”,可以分析出此项措施与经济有关,银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采取的措施中经济方面是盐铁专卖,A项正确;北击匈奴为军事领域,排除B项;推恩诸侯为政治领域,排除C项;罢黜百家为思想领域,排除D项。故选A项
2022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

A. 第二次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起义C. 义和团析】
【详解】据材料“《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均有‘修约’条款,由此引起后续交涉”可知,1844年的《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均有“修约”条款,因此“修约”遭拒,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A项正确;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而《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的修约是美、法等国提出,而且是在1854年,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1898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排除D项。故选A项。
18. 20世纪70年代,“中美之间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了”。这始于( )
A. 朝鲜战争停战B. 不结盟运动兴起C. 万隆会议召开D. 尼克松访问中国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中美之间友好往来 大门终于打开了”,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项正确;朝鲜战争停战是1953年、不结盟运动兴起是1961年9月1日、万隆会议召开是1955年,AB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故选D项。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考古证据显示,许多民族独立驯化了不同的植物。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
A.周口店遗址发现的灰烬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C.《汉谟拉比法典》石柱D.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
19. 十九世纪后期,德国商人施立曼根据《荷马史诗》,完成了特洛伊和迈锡尼遗址的发掘。这说明《荷马史诗》( )
2022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2020年潍坊市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试卷(及答案)

2020年潍坊市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革命文艺蓬勃发展。
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其中创作的作品“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顾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此作品的应是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C.《毕业歌》D.《暴风骤雨》2.下表中学校和学生数据变化的总体趋势表明1912- 1923年全国各级学校及学生数量简表A.科举制度发扬光大B.资本主义不断发展C.近代教育不断发展D.全国人口不断增长3.以下为1913-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表。
,出现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外商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B.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C.西方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实力雄厚4.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回家乡创办民用企业——大生纱厂的状元实业家是()A.魏源B.詹天佑C.张謇D.严复5.如图是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对其分析正确的是A.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B.民族工业分布极不平衡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短暂春天”D.民族工业的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6.1901年清政府某官员要给远在武昌的湖广总督发送消息,下列传递方式中能够使用的最快捷的是()A.乘飞机B.发电报C.坐火车D.乘轮船7.1901年,诏办经济特科,废去八股,整顿翰林院,复办京师大学堂;1903年,张之洞奏请递减科举,1905年,会奏应请自本年始,即停止乡会及各省岁科考试。
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一方面的变革( )A.习俗B.外交C.娱乐D.教育8.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
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1958年4月井冈山会师B.20世纪30年代在抗日救亡的高潮中。
聂耳谱写了《义勇军进行曲》C.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根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D.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9.1905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
2020年潍坊市诸城初三练习初中历史

2020年潍坊市诸城初三练习初中历史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正确的。
1.战国时期,秦国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要紧缘故是A.进行了比较完全的改革B.正确的军事策略C.正确的外交策略D.重视水利进展生产2.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歌颂秦王哪一方面的功绩A.推行郡县制B.统一货币、度量衡C.统一国家D.修长城3.〝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
〞这句话是谁讲的A.老子B.孔子C.孟子D.墨子4.中国封建社会显现的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极盛的时期是A.唐太宗统治时期B.唐玄宗统治后期C.武那么天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前期5.清朝时,为会同达赖、班禅监理西藏事务,并监督达赖、班禅圆寂后的转世程序而设立的制度是A.宣政院B.驻藏大臣 C.中书省D.西域都护6.以下人物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的是A.戚继光B.文天祥C.郑成功D.张骞7.近代中国社会最要紧的矛盾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D.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8.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华民国成立D.新中国成立9.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B.掀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C.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D.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0.以下表达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一项为哪一项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废止二十一条〞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1.确立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会议的是A.中共八大 B.中共七大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12.全民族抗战开始于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八一三事变〞D.〝七七事变〞13.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五四爱国运动C.三大改造的完成D.新政协会议的召开14.完全终止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占据的标志是A.西藏和平解放B.抗美援朝胜利C.澳门回来D.香港回来15.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点是A.差不多上土地所有制的变革B.差不多上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C.都废止封建土地所有制D.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6.我国第一个五年打算的差不多任务是集中力量进展A.农业 B.重工业C.轻工业D.商业17.每年7月4日,美国人民都要载歌载舞,欢度国庆。
2022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B.打倒列强除军阀
C.组织领导工人运动D.建立苏维埃政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这种半独立的封建国家,执政的军阀每每与国际帝国主义互相勾结,压迫人民。”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帝国主义采取以华制华,分而治之的政策,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因此当时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B项正确;A项属于辛亥革命的目标,排除A项;C项属于中共一点确定的党的任务,排除C项;D项是国共十年内战时期我党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形成了国共政权对峙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B项。
3.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对立统一的观点。我国古代思想家与其相近的主张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民贵君轻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D.兼爱非攻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符合对立统一的观点,C项正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对方,出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章》,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民贵君轻"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具有民本主义色彩,排除B项;兼爱非攻是墨家的主张,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8.观察目录。省略号代表的标题是()
A.出超与入超B.侵略与反抗C.自强与求富D.民主与科学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总理衙门……近代教育、近代化一小步”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化的过程,而此时期洋务运动(口号是自强、求富)是中国近代经济近代化的开端,C项正确;A项属于外贸状况,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排除B项;D项是新文化运动,属于思想领域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020年潍坊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1.“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
”出现这种历史现象主要是由于( )A.统一文字B.独尊儒术C.始设进士科D.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2.“苏湖熟,天下足”、景德镇兴起为瓷都、临安的商业超过东京反映的是中国古代A.经济重心的南移B.手工业的进步C.商业的繁荣D.农业的发展3.契丹,一个彪悍的民族,在《魏书》中第一次出现于人们的视野。
公元916年建起庞大帝国,雄踞中国北方。
与北宋并立,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A.吐蕃B.辽C.西夏D.金4.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某一制度:“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A.行省制B.郡县制C.分封制D.科举制5.金庸武侠小说著《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
并各赠一剑。
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A.澶渊之盟B.靖康之变C.宋金和议D.南宋灭亡6.建立与宋并立的辽、西夏、金政权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A.契丹、党项、匈奴B.契丹、党项、女真C.党项、女真、鲜卑D.匈奴、鲜卑、吐蕃7.对澶渊之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B.没有任何积极意义C.有利于双方开展贸易D.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8.“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哪一节日的气氛?()A.元宵节B.端午节C.中秋节D.元旦9.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A.澎湖巡检司B.台湾府C.琉球巡检司D.台湾巡检司10.南宋疆域比北宋疆域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A.金(南)宋和议B.辽(北)宋和议C.夏宋和议D.金灭辽11.宋朝时期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设立的机构是()A.都护府B.市舶司C.中书省D.宣政院12.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A.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B.岳飞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C.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13.对西藏加强管辖,并使之成为正式行政区的是A.汉朝政府B.唐朝政府C.宋朝政府D.元朝政府14.北宋时期,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正副长官累计超过200人,其中文臣出身者162人,武将出身者39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潍坊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右图为清代潍坊籍收藏大师陈介祺收藏过的毛公鼎。
某中学“走近历史”社团通过研究它的资料,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B.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文物C.内壁铸刻的文字为甲骨文D.贵族日常使用的饮酒器具2.汉代经学大师郑玄游学十余年,回到家乡设坛讲学,造福桑梓。
他的主要贡献是A.宣传道家思想B.注释《墨子》C.传播儒家学说D.编辑《郑志》3.“农圣”贾思勰的《齐民耍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
这反映了A.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发展B.畜牧业居于生产主导地位C.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D.潍坊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4.在历史长河中,一些重大史实历经时间考验,成为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
能够体现这一含义的是A.秦灭六国,统一天下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开创科举,选官取士D.废除行省,设立三司5.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其中反映了中外交往的诗句是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日本晃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D.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6.辛亥革命后,译著《平民政治》更名为《共和政治》,《国粹学报》改名为《共和杂志》后畅销不衰。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书籍报刊出现更名热潮B.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C.宣传共和报刊大量创办D.封建主义退出历史舞台7.“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
”王尽美与董必武等革命家一起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A.开马克思主义传播之先河B.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C.使中国首次出现革命政党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8.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是什么力量把中华民族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聚集在一起,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奔向一个目标?这种力量就是永存的长征精神。
对“长征精神”理解正确的是①革命英雄主义②革命集体主义③革命乐观主义④个人自由主义A.①③④B.②③④B.①②③ D.①②③④9.“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了猪羊出了门,猪哇羊哇送到哪里去?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军。
”与这一歌谣体现了同一时代主题的是A.武昌起义B.临朐五井战役C.潍县战役D.辽沈战役10.右图的日历定格在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
它记载着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中国大陆全部解放D.国民党政权的垮台11.1972年,有人对尼克松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新中国奉行和平处交政策B.苏联干涉新中国外交C.中美之间没有共同的利益D.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困12.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
2020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璧。
“山水合璧”反映了A.两岸政治经济交流成常态B.海协会与海基会开始对话C.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D.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交流13.电影《斯巴达克斯》再现了爆发于公元前73年的一次奴隶大起义。
这次大起义沉重打击了A.罗马共和国B.雅典城邦C.古块及王国D.罗马帝国14.文艺复兴时期,诗人但丁在其长诗《神曲》中为当时的教皇在“地狱”火窟里预留了一个位置。
这反映了但丁A.善于创作神话 B.反对封建神学C.逃避现实生活 D.弘扬古典文化15.17世纪中期开始,人类历史上三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先后在英国、美国和法国爆发。
这三次革命的共同影响是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B.实现了新兴国家统一C.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16.19世纪中后期,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
其实行“废藩置县”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消除封建残余C.积极对外扩张D.发展近代工业17.飞上天空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
最早借助“非凡的翅膀”帮助人们实现这一梦想的动力机是A.蒸汽机B.电动机C.内燃机D.计算机18.《凯歌悲壮》一书认为:苏俄(苏联)在1921—1927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是历史上的“退却年代”。
“退却”是指A.实行新经济政策B.实现农业集体化C.“斯大林模式”形成D.戈尔巴乔夫改革19.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东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
这反映了A.国家之间的对抗加剧B.多极化趋势最终形成C.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D.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20.到2000年底,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了112个月,超过了美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增长期。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保持着较低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率。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罗斯福新政的影响B.美苏争霸开始C.科索沃战争的刺激D.新经济的推动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小题16分,第22小理14分,第23小翅14分,第24小题16分.共60分。
)21 . (16分)沿着以丝绸命名的中外交往通道,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由此展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
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
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
——《新全球史》(1)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
(6分)材料二中国丝绸从海路外传虽然开始很早,但只限于官方贸易。
到宋代,除官方丝绸贸易外,民间商人向海外进行丝绸贸易的,也蓬勃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海外丝绸贸易有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新变化的政策原因。
(4分)材料三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绷之路盛极一时。
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
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3)据材料三,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6分)22.(14分)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
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界碑”的含义是什么?(4分)材料二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作者认为列强侵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材料三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中国……渴望付出双倍的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
——《文明史纲》(3)据材料三指出,“这一个世纪”中反映中国“‘努力”的重大事件有哪些?“获取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促使中国革命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23. (14分)歌曲和口号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风貌的反映。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好》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百度百科(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
歌曲表达了当时人们怎样的情感?(7分)材料二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王进喜(2)材料二反映了石油工人怎样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当时有何意义?(4分)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天的故事》(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画了一个圈”有什么重大影响?(3分)24.(16分)远离战争,拥抱和平,是全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一战”时德军参谋总长毛奇的言论(1)你认为材料一中毛奇的言论是否正确?结合“一战”的史实说明理由。
(6分)材料二彩虹有很多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能混成一条灿烂夺目的彩练。
……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是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
——“二战”期间罗斯福的演讲(2)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的观点。
“二战”中哪一史实能证明这一观点?(4分)材料三由于现实中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大国强权主义,由于历史造成的严重的不合理的国际秩序,还由于大批原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国家刚刚获得独立,它们仍然需要加强自己的主权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使得国际杜会变得更加敏感和脆弱,世界并不太平。
——《血碑——震撼全球的两次世界大战》(3)据材料三,你认为怎样才能维护世界的和平?(6分)2020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史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B2 .C3 .A4 .A 5.C 6 .B 7.D 8.C 9 .D 10.B11 .C 12.D 13.A 14.B 15.D 16.A 17. C 18.A 19.C 20.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小题16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4分,第24小题16分。
共60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表述,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总分不能超过该题的赋分。
21.(16分)(1)加强了东西方联系;促进了东西贸易;传播了东西文化。
(6分)(2)变化:民间海外丝绸贸易发展。
(2分)原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2分)(3)特点:和平交往,公平贸易。
(2分)影响:加强了中外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
(4分)22.(14分)(1)鸦片战争(2分)含义: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分)(2)评价:列强侵华打开了中国大门;引起了中国人思想解放,中国人开始了抗争与探索。
(4分)(3)事件: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
(4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变化:促使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
(2分)23.(14分)(1)背景:新中国成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三大改造;一五计划。
(4分,答对两点即可得4分)情感:热爱新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充满激情(2分)(2)精神:艰苦创业,拼搏奉献。
(2分)意义:激励着人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