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列强是如何侵略中国的

合集下载

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原因和历史意义中国经历了漫长而辛苦的历史,其中,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和侵略所留下的印记深远而又不可磨灭。

从19世纪开始,西方列强自认为拥有文明和技术优势,纷纷侵略中国,甚至瓜分中国的领土,这些行为既破坏了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承,也对中华民族心灵的创伤至今仍未痊愈。

一、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原因1.经济上的因素在19世纪初,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曾经辉煌一时,而此时的西方列强却在经济上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这促使西方列强不断寻求新的经济渠道,其中,中国被视为一个巨大的市场,成为了西方列强扩张经济领域的重要目标。

2.政治上的原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而在清朝晚期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之后,中国的政治体系已经变得相当腐败,国力逐渐下降。

这使得各种地方势力的兴起,分裂了中国。

西方列强因此抓住了这一机会,对中国进行了瓜分和殖民。

3.文化和宗教上的原因西方列强有着自己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在征服中国的过程中,他们试图把自己的观念和文化传递给中国。

他们对中国进行了殖民,不仅割去了中国大量的领土,而且试图摧毁中国的文化系统,推广自己的文化和宗教信仰。

二、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历史意义1.现代化的理念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推行殖民统治,带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列强引入了一系列现代化的理念和技术,不仅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制度起到了深刻的影响。

2.国家意识觉醒西方列强的侵略行为不仅让中华民族深受创伤,也唤起了中华民族的国家意识。

从此,中华民族开始意识到建立富强民主的民族国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华民族开始不断地认识自身的弱势和存亡之道,同时也开始不断寻找自我实现和强大的途径。

3.历史启示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通过敕勒川之战、黄埔海战、山海关大捷等一系列抗击侵略者的战争,中华民族不仅表现了坚定的护国决心,也展现了无比坚强的反抗精神。

这些历史事实深深地印在中华民族心中,激励人们时刻保持警惕,不断保卫祖国。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一、前期的帝国主义侵略:19世纪末以来,西方列强的帝国主义侵略开始对中国进行全面进攻。

这种侵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鸦片战争后,中国迫于列强压力,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

这些条约剥夺了中国的领土、贸易和主权等多方面权益,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为列强进行掠夺奠定了基础。

2.领土割让和租界扩张:列强通过武力或合法化手段迫使中国割让领土,例如:中国割台湾岛予日本、割云南、广东等地借给英法等国。

同时,列强还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上海、天津、广州等中国城市设立租界,对这些租界行使特权。

3.经济掠夺: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确立了对中国的巨大贸易特权,垄断中国市场并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资源掠夺。

此外,西方列强还通过修筑铁路、开办矿山和工厂等方式,对中国资源进行长期的控制和利用。

二、后期的封建剥削加剿:在帝国主义侵略的进程中,中国社会内部的封建特权势力对中国的现代化变革产生了严重阻碍。

1.封建统治加剿:清朝封建统治者没有积极地进行现代化,反而坚守封建文化和制度。

他们利用自身特权,对国家和人民的现代化进程进行加剿,阻碍了中国的进步。

清朝政权的腐败和软弱,导致了不少反动势力的兴起。

2.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贫富差距巨大,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地主阶级通过剥削农民和盘剥工人等方式,不断增加自身的财产,并使农民和工人群众陷入贫困和困苦中。

3.晚清政府的腐败:晚清政府的腐败现象十分严重,官员贪污腐化,虐待百姓,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感日益加深,治理能力严重不足。

这为列强的侵略提供了机会,并加剧了中国社会的动荡。

总结来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是一个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剥削加剿并行的过程。

帝国主义侵略剥夺了中国的主权和资源,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而封建社会的剥削和加剿则进一步加深了贫富差距和社会矛盾,使中国沦为半封建社会。

论述题

论述题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1、论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是如何侵略中国的答: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以军事侵略为前奏,在政治上侵犯中国主权,经济上掠夺中国财富,文化上麻醉中国民众。

列强的侵略,使中国社会主义发生急剧变化,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军事侵略。

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通过不平等条约,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赔款。

列强在战争中屠杀中国人民,还公开抢劫中国财富,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政治控制。

控制中国内政,《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这些公使并非普通的外交官;操纵中国外交,列强侵略中国,总是军事侵略伴着外交讹诈并徒刑,然后取得利益后再“一体均沾”;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中国海关的高级职员全部由外国人充任,长期把持中国海关大权;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扶植收买代理人。

(3)经济掠夺。

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侵销商品,对华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4)文化渗透。

宗教渗透和侵略,一些外国传教士一直充当列强侵略中国的先锋,他们以传教为掩护,在中国沿海进行过长达数月的间谍侦查活动,刺探收集军事情报,并鼓吹对中国进行侵略;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西方教会中一部分人利用传教和传播西学的名义为外国列强侵华制造舆论;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19世纪末叶,帝国主义者又炮制了所谓的“黄祸论,即中国威胁论。

在列强的侵略下,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半封建化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部分地区甚至成了日本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地2、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未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19世纪末期,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而他们瓜分中国的图谋并未实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反抗

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反抗

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反抗近代以来,中国成为了欧洲各国列强的争夺目标。

这一时期,被历史学家称为中国史上的“屈辱时期”。

西方列强通过使用武力、外交手段和经济压力等各种手段,对中国进行了残暴的侵略和掠夺。

然而,中国人民并没有任由列强蹂躏,他们积极展开了抵抗和反抗。

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欧洲列强开始寻求更多的市场和资源。

于是,他们把目光转向了远东亚洲,特别是中国这个拥有庞大人口和丰富资源的国家。

西方列强首先以军事手段侵略中国。

鸦片战争是这一侵略浪潮的开端。

英国以贩卖鸦片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并最终通过《南京条约》迫使中国割让香港、开放若干通商口岸。

接着,法国、英国、美国等西方列强相继侵略中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失去了主权和领土,丧失了对外交和贸易的控制权,从而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之情。

中国人民开始积极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反抗西方列强的起义之一。

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队伍挑战了清朝政府和西方列强的统治,迅速崛起并在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

然而,由于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太平天国最终失败了。

尽管如此,太平天国运动仍然打破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束缚,宣告了中国人民反抗的雄心和意志。

和太平天国一样,义和团运动也是中国人民反抗西方列强的一次尝试。

义和团是一个秘密组织,他们起初的目标是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对抗外国侵略者。

然而,后来他们演变成了一支对外国传教士和西方商人进行暴力抵抗的组织。

义和团运动最终被西方列强平息,但它却提醒了中国人民要团结起来,坚决反对外来势力。

除了武装抵抗,中国人民还通过现代化改革来摆脱列强的侵略。

洋务运动是这一现代化改革的代表。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政府首次尝试学习西方列强的科技和工业知识,加强国防,推动现代化产业发展的一次重要尝试。

然而,洋务运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结果却没有达到预期。

此次运动的失败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对现代化的反应和中国内外问题的综合性。

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辛丑条约》
▪ 内容: ▪ (1) …向各国赔款… ,以…作担保,
分…共计… ; ▪ (2)划定… ,允许… ,不准… ; ▪ (3) …保证…参加… ; ▪ (4) …拆毁… ,允许…沿线要地。
▪ 1.割地:
A.《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
B.《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 (俄国)割去150多万平方千米领 土;
C.《马关条约》(日本)割去辽东 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等。
▪ 2.赔款:
▪ A.《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 元;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
▪ D.《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 银。(最多)
▪ 3.开埠通商:
▪ A.《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 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C.领土:
▪ _割__让__香_港__岛__给__英__国_____
▪ D.税款:
▪ _英_国__商__人__进__出_口__货__物__缴__纳_的__税__款__,__中_国__须__同_____ 英国商定
《马关条约》
▪ 内容: ▪ (1)…割…给日本; ▪ (2)赔偿… ; ▪ (3)开放…为通商口岸; ▪ (4)允许…开设… 。
您生活愉快! 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 弄丢了快乐的自己。擦汗眼泪,告诉自己,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 你越渴望的东西,也许越是无情无义地弃你而去。所以美好的愿望,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只能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历程分析

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历程分析

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历程分析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

随后,西方列强接踵而至,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发动侵华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领土、扶植侵华代理人、镇压破坏中国人民革命,在经济上进行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甚至日本对沦陷区进行直接经济掠夺,在思想上利用传播宗教、开办学校、推行奴化教育进行文化侵略,他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手段和形式侵略中国。

我们在学习中不仅要注意到西方列强侵华的手段和形式,还要结合世界历史发展的规律看到西方列强的侵华明显的阶段性。

一、列强侵华阶段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1840~1894)。

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19世纪中期英、法、美等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各国资产阶级急切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开拓广阔的商品市场、抢占更多的廉价原料产地。

所以西方列强侵华发生新的变化。

以商品输出取代直接抢掠为主要方式,以相互勾结、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为主要手段,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通过不平等条约,巩固和扩大侵略成果,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倾销商品,商品输出成为这一时期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

列强在对华进行政治经济侵略的同时,还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和相对落后但侵略成性的封建俄国。

英国在对中国的侵略中占优势地位。

第二阶段: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84~1901)19世纪80年代--20世纪早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美德迅速发展,英法发展相对缓慢,帝国主义各国加紧对外侵略扩张,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更加激烈。

这一时期帝国主义侵华与其自身的发展变化相适应。

经济上,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军事上,列强趋向联合,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阶段: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是:侵华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政治上,由掀起瓜分狂潮到逐渐实行“以华制华”政策;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过渡;文化侵略也日益加强。

侵华的主要国家除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外,还有后起的德日意奥等国,它们在中国既勾结又争夺。

侵华的主要格局先是共同支配,美占优势,后在“一战”期间日本独霸。

(1)背景:主要列强相继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迅猛发展;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加紧对中国侵略。

(2)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两个目标)(3)主要方式: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从“中外和好”到瓜分狂潮,再到“以华治华”(4)主要表现:中法战争、甲午战争、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侵华、英俄日对中国边疆的侵略(5)影响:使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①社会性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政治:②民族危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高潮③清王朝为延缓其统治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经济:西方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严重摧残了中国民族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进一步沦为资本主义市场附庸思想: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中,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对封建思想形成巨大冲击,形成两次思想解放潮流;科举制度走到了尽头掠夺的原因:为了原料和市场,帝国主义都要这些,为了利润1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帝国主义的最终形成。

2客观原因是资本主义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进行资本输出。

3现实原因是列强未来进一步扩大在华权益,将中国完全沦为其殖民地决定的。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9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列强在中国制造了严重的边疆危机,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助长了列强的贪欲,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使得列强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外国列强是怎样侵略中国的

外国列强是怎样侵略中国的

1.外国列强是怎样侵略中国的?它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怎样的灾难?答:⑴军事侵略,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的条约。

2,政治控制。

帝国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内政和外交,把持中国海关,镇压中国人民,收买并扶植代理人。

3,经济控制,控制中国通商口岸,报读海关关税自主权,并且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3,文化渗透,进行进了活动,鼓吹浸略有功论,种族优劣,并制造舆论。

2.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使中国从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是什么?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历史任务:1,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4如何理解三民主义的?三民主义提出了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一次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

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5 近代历次反浸略斗争失败的原因?1,农民是反帝反封建社会的重要力量,但是无法避免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引向胜利;2,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仅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愿改变封建统治秩序,也无法使中国独立富强;3,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是依靠皇帝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6,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1,他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

2,他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国建立,3,辛亥革命是一场思想解放的运动4,辛亥革命促进力经济发展,思想习惯,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变化5,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亚洲各国的人民斗争创造了先例,并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的解放运动的高涨。

7,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失败的说明了什么?1,没有彻底的提出反帝反封建社会和反帝国主义的革命纲领,2,没有充分发挥和依靠群众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列强是如何侵略中国的陈学文刘志辉内容提要:从1840年至辛亥革命前的70多年中,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用军舰大炮、政治讹诈、欺骗诱骗等战争的和非战争的种种手段侵略中国,并迫使清政府先后与英国、美国、法国、俄国、德国、日本、瑞典、挪威、葡萄牙、丹麦、比利时、西班牙、奥地利等国签订了各种不平等的条约章程等共400多项。

一、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各种特权和利益(一)割占中国大片领土,勒索巨额赔款。

(1)英国: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 842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迫使清政府割让面积约80平方公里的香港岛,并索要赔偿鸦片费、军费等费用共计2100万元洋银。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于1860年3月派军队进驻九龙半岛尖沙咀一带。

清政府在这一年与英国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司割让给英国,并赔偿军费800万两白银、恤金50万两白银。

1898年6月,英国与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即北九龙半岛)及附近235个岛屿,包括大鹏湾和深圳海域,面积达975.1平方公里。

这一地区称为“新界”,占香港地区总面积的91.8%,租期99年。

同一年,英国与清政府签订《订租威海卫专条》,强租威海卫及附近海面(包括刘公岛、威海湾内岛屿及海湾沿岸十英里地方),租期为25年。

这年2月,为了保持在长江流域的优势,英国迫使清政府宣布不将长江,沿岸各省让与或租给他国,从此,中国最富饶的长江流域沦为英国的势力范围。

(2)沙俄:从17世纪开始,沙皇域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侵略活动。

1689年,沙俄与中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侵占了中国黑龙江上游贝尔加湖周围大片地区。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于1858年与中国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黑龙江、乌苏里江成了俄国可以自由通行的航道。

恩格斯曾经评述说:《瑷珲条约》使沙皇俄国“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1860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直到海边的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沙俄所有。

1864年,沙俄又以西部勘界为名,与清政府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西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1898年,清政府又先后同沙俄签订《旅大租地条约》及《续订旅大租地条约》,将旅顺口、大连湾及其附近海面租让给俄国,租期25年。

第二年,沙俄擅自将租借地改为“关东省”,设首席长官管理行政。

(3)日本:日本于1894—1895年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战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把辽东半岛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包括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日本还要求清政府赔偿军费2亿两平库银。

1898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答应不把福建租让给其他国家,福建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

1904年,发生日俄战争,日本把沙俄势力逐出南满,夺得了对中国南满的完全控制权。

(4)法国:法国参与发动侵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于1860年与清政府签订中法《北京条约》,要求清政府赔偿军费800万两白银、恤金20万两白银。

1884年法国又发动了中法战争,清政府妥协退让,在1885年签订的《中法新约》中规定中法两国派员会同勘定中国和越南北部的边界,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

1897年,法国又强迫清政府同意不将海南岛割让给他国。

1898年,法国再迫清政府签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强租广州湾及其附近海面,租期99年。

此外,清政府还答应法国不把云南、广东、广西割让给他国。

(5)葡萄牙:鸦片战争爆发后,葡萄牙人加紧其侵略中国的步伐。

1840年9月,葡萄牙国王颁布法令,宣布澳门为葡萄牙的一个“海外省”,并推行了一系列殖民政策。

1887年3月葡萄牙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里斯本协定》,承认葡萄牙人永居澳门。

这年12月清政府又被迫签订中葡《北京条约》,承认葡萄牙强占澳门的合法性。

(6)德国:1897年,德国借口传教士在山东被杀事件,武力侵占了胶州湾,并于次年3月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强租胶州湾,租期99年,德国还攫取了在山东筑路、开矿的特权。

山东成了德国的势力范围。

1900年6月,英国、俄国、日本、法国、德国、美国、意大利、奥地利八国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随后,比利时、西班牙、荷兰也加入了这一侵略行列。

1901年,清政府与这11个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

条约规定,中国向这些国家赔偿共4.5亿两白银,以关税、盐税和常关税(内地关税)作为担保,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9.8亿两白银。

这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对西方列强最大的一次赔款。

(二)侵犯中国关税自主权。

为剥夺中国关税的自主权,西方列强首先通过各种方式犬幅度降低中国关税税率。

《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订则例”,中国海关无权自主确定进出口货物的税率,必须与英国共同议定。

1843年签订的中英《虎门条约》,其附件《海关税则》进一步将上述规定细化。

其中规定的进出口货物税率,都比鸦片战争前降低了50%左右,有的甚至降低了90%。

例如,棉纱进口税率由13.38%下降到5.56%,头等白洋布每匹税率由29.93%下降到6.95%。

通过控制中国海关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1858年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中国各通商口岸的税收“划一办理”,“邀请英人帮办税务”。

1859年英国人李泰国被任命为中国的总税务司,1863年英国人赫德继任。

赫德担任总税务司长达四十五年之久。

中国沿海商埠和沿长江海关的税务司,均由总税务司委派英国人、美国人、法国人和其他外国人担任,税务司以下的较高级职员也全是外国人。

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大权,完全掌控在西方列强手里,完全成了列强干预中国内政和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绞索。

攫取“子口税”,即纳关税半税。

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分别签订的《天津条约》及与英、法、美三国分别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外国商人经营货物,只要领取子口税单,一次交纳货物价值的2.5%(当时的关税税率为5%),即关税半税,各项内地税均可免除,“无论远近,概不重征”。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又将“子口税”与受惠者范围扩大到经营洋货的中国商人。

“子口税”特权导致中国民族工业纷纷倒闭。

(三)攫取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实行所谓利益均沾原则。

《虎门条约》规定:“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后来其他列强在与中国订约时,也都取得了这项权利。

从此以后,西方列强无论哪一国从清政府那里攫取到任何一项最惠国待遇,其他列强国家一体受益。

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利益均沾”原则。

(四)攫取领事裁判权。

《虎门条约》规定:“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中国政府无权处理。

随后,其他列强也取得了领事裁判权。

从此,外国人在中国可以为所欲为,连为外国侵略者效力的汉奸也受到这种治外法权的保护。

二、强设租界,建立“国中之国”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城市纷纷圈占中国土地,建立和发展租界。

这些租界成了“国中之国”,成了危害中国肌体的毒瘤。

最早在中国设臵租界的是英国。

1843年签订的中英《虎门条约》规定:在中国的各通商口岸,英国侨民为“居留和经商”,都可在一定地区内租赁房屋和土地。

其他列强随后也效法这一规定。

1845年11月,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胁迫上海道台签订《上海租地章程》,划定洋泾浜(今延安东路)以北、李家场(今北京东路)以南面积达830亩的土地为英租界。

1849年,上海道台又迫于法国人的要求,把英租界南面的500多亩地划给他们做租界。

1863年,以主教文惠廉为首的美国基督教圣公会教士,迫使上海道台划定美租界:东到杨树浦,南到苏州河,西到今西藏路北路,北到今武进路及其迤东以北,面积约为7856亩。

后来,英美租界合并成为公共租界,并扩展为8万亩以上。

法国租界也扩展到2万多亩。

中国在租界的领土主权和司法权被列强严重侵犯。

列强擅自拟定的《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于1854年7月公布后才通知上海道台,章程规定租界內的行政司法不仅管理列强本国人,还要管理中国人。

19世纪后期,德国、俄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十几个国家与清政府签订条约,在几十个城市设立租界。

如在广州的英法租界共占地2600亩;九江的英租界“镌石立桩”,上刻“大英国地基”;厦门的公共租界称为“万国公地”。

日本一次就在上海、苏州、杭州等八处建立了租界。

三、利用传教士进行的侵略活动基督教传教士是随着16世纪以后西方殖民势力向东方的扩张,随着鸦片贸易的输入而陆续进入中国的。

1844牟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黄埔条约》特别规定法国人可以在广州等五口岸建教堂传教。

1858年在清政府与英法俄美签订的《天津条约》中,经传教士策划,塞进了允许在中国自由传教的条又。

1860年签订的中法《北京条约》,担任翻译的法国传教士艾美(Louis Delamarre)在条约的中文本里私自添加了“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的文字。

这些西方传教士所办的教会,很快发展为干涉行政、包揽诉讼、搜集情报、霸占田产、欺压人民的活动场所。

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活动中,传教士们积极为本国政府效力,有的在侵略活动中担任先锋,冲锋陷阵;有的担任军师,出谋划策;有的担任后盾,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帮助。

他们参与对中国人民的疯狂掠夺和压迫,双手沾满中国人民的鲜血。

四、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中国的爱国官兵就进行了英勇的反侵略战斗,涌现出像林则徐、邓廷桢、裕谦、海龄、关天培、陈化成等爱国将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也出现了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壮烈场面;在中法战争中,冯子材无所畏惧,领导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刘永福领导黑旗军威震敌胆,爱国海军在马尾海战中表现出了临危不惧、英勇战斗的精神;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左宝贵、邓世昌、林永升、丁汝昌等爱国将领以身殉职,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

除了爱国官兵的抗争外,广大人民群众从未放弃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斗争。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抗英斗争,显示出了中国人民的英勇不屈的爱国精神;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出现了大量的反洋教斗争。

在中国近代史上,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曾经给入侵中国的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势力以沉重的打击,打破了西方侵略者图谋把中国完全殖民化的迷梦。

但是,晚清政府及其主要当权者在西方列强面前,一味妥协退让、卑躬屈膝,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

正如孙中山所说的:他们是“亲贵弄政,舞弊营私,官场黑暗,惨无天日”,“既知民怨之沸腾,更不惜与民为敌,压迫加甚”。

他们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其残酷镇压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逆迹比比皆是。

辛亥革命,就是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人民生灵涂炭,内忧外患深重的悲惨境遇下爆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