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进化练习题
15专题十五 生物的进化练习

专题十五生物的进化练习( )1.(2022届Z20名校联盟一模,13)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之前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以灰色占绝对优势。
工业革命污染后,当地桦尺蠖体色几乎全为黑色。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污染导致桦尺蠖种群出现黑色变异B.桦尺蠖种群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文库C.不同体色桦尺蠖的同时存在体现了物种多样性D.这种进化性变化是自然选择所造成的, 自然选择的方向有可能发生改变答案 D( )2.(2022届杭州期中,12)野外生物学家在印度洋西部群岛考察时发现,岛上的夜行性昆虫探测到食虫蝙蝠的回声定位信号后有两种防御类型:某些昆虫会通过改变飞行路线等行为被动防御,也有一些昆虫会释放出强烈的超声波进行积极反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岛上的夜行性昆虫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B.食虫蝙蝠的回声定位诱导夜行性昆虫产生了不同防御类型C.某夜行性昆虫种群中普遍存在的可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前提D.岛上的优势昆虫个体将因繁殖而积累成优势群体答案 C( )3.(2021宁波一模,12)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能使有利变异逐代积累,所以它是进化的唯一因素B.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基因型,从而使基因库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C.虫媒植物的开花时间是在各种植物争夺传粉动物的自然选择压力下形成的D.在一个自然种群中,只要个体之间存在变异,自然选择就发生作用答案 C( )4.(2020温州一模,6)海岛昆虫一般呈现两种类型:多数昆虫翅膀退化不能飞,而少数能飞的昆虫翅膀异常发达。
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类型的昆虫之间有存活率差异B.两种类型都是有利变异的积累C.两种类型的变异都是为了适应环境D.两种类型都是进行性变化的结果答案 C( )5.(2021浙江1月选考,14,2分)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物种的个体差异不利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B.人工选择可以培育新品种,自然选择不能形成新物种C.自然选择保存适应环境的变异,人工选择保留人类所需的变异D.经自然选择,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发生相同的变化答案 C( )6.(2021广东,10,2分)孔雀鱼雄鱼的鱼身具有艳丽的斑点,斑点数量多的雄鱼有更多机会繁殖后代,但也容易受到天敌的捕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7.3.2生物的进化历程 练习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7.3.2生物的进化历程练习题一、单选题1. 如图表示几种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B. 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C. 丁的结构比丙复杂D. 戊最有可能是水生的【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的进化树图,题中的图结合生物进化树图可知,植物进化的历程为: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的藻类植物甲,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苔藓植物乙和蕨类植物丙,使原来的不毛之地开始披上了绿装。
但是,它们的生殖还都需要有水的环境,一部分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成为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的裸子植物丁和被子植物戊。
生物的进化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详解】A.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原始的藻类植物,多是水生植物,A正确。
B.乙原始的苔藓植物和丙原始的蕨类植物都是由甲原始的藻类植物进化来的,B正确。
C.由丙进化为丁,因此丁的结构比丙的复杂,C正确。
D.丁原始的裸子植物和戊原始的被子植物是由丙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来的,结构比丙原始的蕨类植物复杂,丁原始的裸子植物和戊原始的被子植物较高等,多是陆生生物,D错误。
故选D。
【点睛】关键注意理解和掌握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趋势。
2. 如图所示为一个从未受到破坏的深积岩层的顺序,图中表明其中一层含有化石A,而另一层含有化石B,据图示说明()A. 物种A出现在物种B之前B. 物种A比物种B复杂、高等C. 物种A比物种B简单、低等D. 物种B是由物种A进化而来【答案】B【解析】【分析】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证明了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详解】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
生物进化论练习题

生物进化论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以下哪个不是生物进化的驱动力?
a) 自然选择
b) 变异
c) 遗传漂变
d) 学习能力
2. 生物进化论的提出者是谁?
a) 查尔斯·达尔文
b) 约翰·韦斯利
c) 格里高利·孟德尔
d) 亚历山大·奥洛夫·博革达诺夫
3. 下列哪个是生物进化的证据?
a) 人类的智力提升
b) 恐龙骨骼化石
c) 陆地生物向海洋环境的适应
d) 单细胞生物形成多细胞生物
4. 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a) 个体逐渐适应环境
b)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c) 繁殖力强的个体会逐渐增多
d) 群体中的个体会相互合作和帮助
二、判断题
1. 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是指人为选择。
正确 / 错误
2. 生物进化中的遗传漂变是指遗传物质发生突变。
正确 / 错误
3. 生物的进化是一个个体发生改变的过程,不涉及整个种群。
正确 / 错误
4. 进化论认为物种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没有明显的分界点。
正确 / 错误
三、简答题
1. 请简述自然选择是如何推动生物进化的。
2. 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3. 什么是适者生存?请给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4. 请说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
请就生物进化对人类的意义进行论述,并阐述您对未来生物进化的展望。
答案略。
人教版八下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下7.3.3生物进化的原因(共16题)一、选择题(共12题)1.澳大利亚东部有一种外形奇特、美丽的琴鸟,它们大都在冬季繁殖,这样可以避免蛇类等前来偷食它们的卵和雏鸟,按照达尔文的理论这是A.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B.变异所造成的C.条件反射D.自然选择的结果2.生物进化论的创立者是A.达尔文B.林奈C.米勒D.法布尔3.桦树林中出现了一些云杉的幼苗。
云杉长大后,其高度超过桦树。
桦树因不耐阴而逐渐死亡,桦树林最终被云杉林取代。
这一变化过程表明A.种内斗争有利于物种延续B.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竞争来实现的C.云杉的进化水平比桦树的进化水平高D.云杉的结构比桦树的结构复杂4.在经常刮大风的克尔格伦岛上有许多无翅和残翅的昆虫,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长期不使用翅膀B.昆虫获得的食物太少C.大风使昆虫产生变异D.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5.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雄性角马,往往用尖锐的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
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角马的角发达的原因是A.角马代代使用的结果B.发生了定向变异的结果C.为在斗争中取得胜利而发生了有利变异D.角发达的雄角马有机会繁衍后代使该变异积累6.生活在沙漠里的骆驼刺,茎高25∼40cm,地下的根系长达20m,叶退化成刺状。
这些结构特点的形成是A.遗传的结果B.阳光照射的结果C.自然选择的结果D.人工选择的结果7.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及生物进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B.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总是有利于生物的生存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D.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8.达尔文把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A.遗传变异B.生存斗争C.过度繁殖D.自然选择9.生活在沙漠里的仙人掌,叶变成刺状,根系发达,茎肥大,这些结构特点的形成是A.遗传的结果B.阳光照射的结果C.自然选择的结果D.人工选择的结果10.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A.英国科学家达尔文B.中国科学家屠呦呦C.法国科学家巴斯德D.瑞典科学家林奈11.养牛场饲养员用杀虫剂消灭苍蝇,第一次使用效果显著,随着使用次数增加,药效逐渐下降。
生物进化专项练习题

生物进化专项练习题一、单选题(30分,每题2分)1.图所示为一个未受破坏的岩石断面及在每层所发现的化石物种(用①~⑤表示),I→V表示由近及远的5个地质年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物种①比较高等、结构比较复杂B.物种②不可能由物种①进化而来C.从Ⅲ到Ⅱ可能发生了环境巨变D.物种⑤一定生活在陆地环境中2.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主要由两大学说组成:共同由来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
共同由来学说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来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已经绝灭的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推测其行为特点B.鱼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早期胚胎中均有鳃裂,这一事实提供了进化的胚胎学证据C.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的差异,可用于分析它们亲缘关系的远近和在进化史上出现的顺序D.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靠能量驱动的,这可以作为生物有共同的祖先的证据3.科学家比对了人类与黑猩猩、大猩猩、猩猩的相应DNA序列,得出如下四种生物之间的进化树: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相应DNA序列相似度越高,亲缘关系越近,相应DNA序列相似度越低,亲缘关系越远B.分析上述生物的相关蛋白质的结构也可以判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C.黑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与黑猩猩和大猩猩的亲缘关系的远近不相同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比通过比较DNA序列更可靠和全面4.经调查发现,某地区菜青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菜青虫使用农药。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使用农药导致菜青虫发生抗药性变异B.菜青虫抗药性的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通过选择导致菜青虫抗药性变异不断积累D.生存斗争是造成菜青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害变异也可以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进化地位越高等的生物并不一定越适应环境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个体的基因型D.适应不仅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也包括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6.抗生素对细菌感染造成的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物进化知识练习题

生物进化知识练习题一、选择题1. 关于进化的理论,以下哪个是正确的?A. 进化是指物种的适应性改变B. 进化是指物种的物理变化C. 进化是指物种的遗传变化D. 进化是指物种的行为改变2. 以下哪个是进化的驱动力?A. 环境变化B. 物种数量增加C. 遗传突变D. 天灾人祸3. 在进化中,哪个过程是指个体适应环境的变化?A. 自然选择B. 遗传漂变C. 突变D. 迁移4. 以下哪个是进化中的障碍?A. 突变B. 迁移C. 遗传漂变D. 自然选择5. 下面哪个因素不属于自然选择的要素?A. 遗传变异B. 适应性C. 繁殖能力D. 环境压力二、判断题1. 进化是指物种的适应性变化。
( )2. 进化的驱动力是物种数量的增加。
( )3. 自然选择是指物种适应环境的变化。
( )4. 遗传漂变是进化的障碍。
( )5. 自然选择的要素包括遗传变异、适应性、繁殖能力和环境压力。
( )三、简答题1. 什么是自然选择?请举例说明。
自然选择是指在自然界中,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和繁殖,进而将其有利的遗传特征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
例如,考虑一种虫子生活在树上,它们的颜色有浅色和深色两种变体。
由于树的颜色有所不同,浅色的虫子更容易被鸟类发现,而深色的虫子则更难以察觉。
因此,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深色的虫子相对于浅色的虫子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出更多的后代,逐渐使得该虫种的整体颜色变为深色。
2. 什么是遗传漂变?它与自然选择有何不同?遗传漂变是指由于随机事件(如自然灾害、种群迁移等)导致的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
与自然选择不同,遗传漂变不受个体适应性的影响,而是由于偶然事件的发生而引起的。
遗传漂变通常在小型种群中更为常见,因为随机事件对小型种群的影响更为显著。
与自然选择相比,遗传漂变的结果对物种的适应性没有明显的改变。
3. 突变在进化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突变是指基因组中的变异,它是进化的基础之一。
突变可以引起物种的遗传变异,从而使得物种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特征。
生物的进化练习题

生物的进化练习题一、选择题1.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驱动力是:A. 环境的变化B. 遗传变异C. 物种竞争D. 人为选择2.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进化的证据?A. 化石记录B. 比较解剖学C. 人工选择D. 分子生物学3.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了共同祖先的概念?A. 所有生物都来自同一个物种B. 不同物种之间没有共同的起源C. 现代物种是由不同的古代物种演化而来D. 物种之间没有进化关系4. 物种形成的基本单位是:A. 个体B. 种群C. 基因D. 生态系统5. 以下哪个概念与“适者生存”相对应?A. 过度繁殖B. 遗传漂变C. 基因流D. 自然选择二、填空题6. 达尔文在________年发表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自然选择的理论。
7. 现代生物分类学的基础是________的分类系统。
8. 物种的进化可以通过________来追踪,这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9. 物种形成过程中,地理隔离最终可能导致________。
10. 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它可以引起________的变化。
三、简答题11. 简述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
12. 解释什么是物种形成,并给出物种形成的一般过程。
13. 描述化石记录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作用。
14. 阐述为什么说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至关重要。
15. 讨论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的区别和联系。
四、论述题16. 论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与现代综合进化理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7. 以一个具体的物种为例,讨论其适应环境的进化过程。
18. 阐述为什么说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并讨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19. 讨论基因流、基因漂变和自然选择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0. 论述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进化。
五、案例分析题21. 阅读以下关于某物种的进化案例,分析其进化过程中可能涉及的进化机制,并讨论这些机制如何共同作用于该物种的适应性变化。
[此处可插入具体案例描述]请注意,以上题目仅为示例,实际的试卷应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适当调整。
生物的进化练习题

生物的进化练习题进化是生物学中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生物种类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深入了解进化对于理解生命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些生物进化方面的练习题,帮助我们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1. 描述进化的基本原理和驱动因素是什么?进化的基本原理是适应性。
根据达尔文的观点,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以通过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存活下来,繁殖后代。
这就是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它驱动着进化的过程。
2. 什么是自然选择?它如何驱动进化?自然选择是指环境对个体的选择,使得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机会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
在自然选择过程中,某些特质或基因变异可能使得个体更适应环境,从而有更高的生存几率。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有利的特质或基因变异会在群体中逐渐积累,从而驱动物种的进化。
3. 描述突变是进化过程中的什么角色?突变是进化的基本驱动力之一。
突变是指生物体基因中发生的变化,可能导致个体中某些特征或性状的改变。
这些突变可以通过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如果突变有利于个体适应环境,那么它们有可能被自然选择保留下来,进一步推动物种的进化。
4. 什么是基因漂变?它如何影响物种的进化?基因漂变是指在小样本群体中由于随机繁殖机制而导致的基因频率的突然改变。
这种突然改变不受自然选择的影响,纯粹是由随机的遗传过程引起的。
基因漂变的主要影响是增加了遗传变异的随机性,从而为自然选择提供了种群内的多样性,进一步推动物种的进化。
5. 解释适应性辐射是如何发生的。
适应性辐射是指一种或几种祖先物种向不同的环境适应并分化为多个不同物种的现象。
当生物体面临不同的环境选择压力时,如果它们具备适应不同环境的特征或性状,它们就有可能在不同的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生物的进化
班级:初二班姓名:
一、填空题
1.生物进化历程的总趋势可概括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遗迹被埋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可以作为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3.现在地球上的生物其形态、结构、生理特征与生活环境相适应,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用“先出现”、“后出现”或“同时出现”填空:
(1)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后;(2)在生物界中,植物比动物同时;
(3)鳄鱼比娃娃鱼(大鲵) 后;(4)胎生动物比卵生动物后;
(5)在同种动物中,雌性比雄性同时。
5.某地质勘探组的工作人员在A、B、C三个不同的地层中发掘许多化石。
在A层中
发掘的有恐龙足迹、龟、恐龙蛋等化石;B层中发掘的有马、老虎、犀牛等化石;c层中
发掘出三叶虫、珊瑚、海葵等化石。
请将A、B、C三个地层按地址年
代由近到远的顺序 排列为 B 、A 、C 。
6.填表格。
二、选择题
7.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最复杂、最高等的生物 ( )
A .藻类植物
B .蕨类植物
C .种子植物
D .苔藓植物
8.蚊蝇等害虫对DDT 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是
( )
A .害虫对DDT 进行选择的结果
B .害虫本身对DDT 具有抵抗能力
C .遗传变异的结果
D .DDT 对害虫抗药性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
9.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 ) 地质年代
前寒武纪
时期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早期 中期 晚期
生物种类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原生生物 三叶虫类 无脊椎动物 高等藻类 海洋鱼类 出现裸蕨类 石松类
蕨类出现
两栖类
有翅昆虫
裸子植物 爬行动物 出现 哺乳类、
鸟类
被子植物
出现灵长
类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或遗物
B.化石就是有一定顺序的地壳岩石
C.化石就是生物的祖先
D.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顺序
10.自然选择能正确解释生物的
( )
A.生长和发育 B.遗传和变异C.多样性和适应性D.新陈代谢
11.达尔文的一部巨著,成功地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这部巨著是
( )
A.《进化论》 B.《人工选择》 C.《自然选择》D.《物种起源》
12.每年春季是青蛙的繁殖季节,一只雌青蛙产卵约4000~5000个,卵受精后只有少数能发育为成蛙。
按照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生存斗争 B.过度繁殖 C.适者生存 D.遗传和变异
13.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某些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冰川过多的作用B.这些物种不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C.生物太多,食物缺乏 D.这些生物遗传物质改变太快
14.按照达尔文的观点,奶牛产奶多是
( )
A.适应环境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生存竞争的结果D.人工选择的结果
15.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家鸡和原鸡有很多相似的特征,但家鸡产蛋量高。
人们能把原鸡驯化成产蛋量高的家鸡,是因为生物
( )
A.有生殖和发育的特征 B.有生长现象的特征
C.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D.有新陈代谢的特征
16.公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的公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
( )
A.代代经常使用的结果 B发生了定向的有利变异的结果
C.繁衍后代的结果D.鹿角发达的有机会繁衍后代而保留下来
17.导致生存竞争的主要原因是
( )
A.生物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个体间相互斗争
C.生物之间相互排挤或残杀D.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有限
18.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是
( A )
1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先有水中生活的动物,后有陆地生活的动物
B.水中生活的脊椎动物用鳃呼吸,陆地上生活的脊椎动物用肺呼吸
C.进化到陆地上生活的生物就不再有水中生活的类型
D.一般地说,水中生活的生物都比陆生的生物原始
20.生物能发展进化,就其生物本身来看,生物进化的关键因素是( )
A.生物能过度繁殖 B.生物能进行生存斗争C.生物能产生变异 D.自然环境能对生物进行选择
21.狮子捕食斑马,斑马躲避狮子,这在生物进化上的意义,最好的解释是( )
A.向不相同的方向进化 B.发生生存斗争
C.互为自然选择的条件,促进双方进化 D.控制过度繁殖
三、简答题
1、图21一1这个演化树显示了目前科学家们对小熊猫、大熊猫、熊和浣熊之间亲缘关系的认识:
请问:在小熊猫和熊之间,大熊猫和哪个的亲缘关系更近?
大熊猫和熊之间的亲缘关系更近(原因是进化方向一致)
2、评价证据与假说。
在一些有关生物进化的研究中,科学家往往根据一些已有的证据提出某种假说,然后搜集进一步的证据证明假说。
找到的证据有的支持假说,有的却不支持假说。
有关恐龙绝灭之谜就是这样的。
恐龙曾经作为地球上的“霸主”达一亿多年,但是,它们却在距今约六千多万年前神秘地绝灭了。
恐龙究竟为什么会绝灭呢?
假说A:有些科学家认为,大约在六千多万年前,一颗小行星、陨石或彗星撞击了地
球,引起了海啸和火山爆发,导致恐龙迅速绝灭。
假说B:有的科学家根据另一些证据,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恐龙是逐渐消亡的,绝灭原因是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变化。
以下所列的一些证据,有的可能支持假说A,有的可能支持假说B。
①在墨西哥,人们发现了一个六千多万年前由一颗直径近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大坑。
大的行星和陨石撞击地球会造成尘埃飞扬,遮天蔽日,导致生物大量死亡。
②科学研究表明,恐龙大量绝灭的时间相对较短。
③恐龙的化石常常是集中出现,表明它们可能是同时大批地死亡的。
④在造成墨西哥的大坑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之后,恐龙还生存了几十万年。
⑤恐龙数量减少的同一时期,气候变得干燥而寒冷,植物种类和数量减少。
⑥有人发现,在某一批70个恐龙蛋的化石中,只有1个有胚胎,这表明恐龙蛋的受精率比较低。
⑦化石证据显示,在绝灭之前一段时期的恐龙,骨骼出现变形,蛋壳变得很薄,因此卵中的胚胎容易受到威胁。
支持假说和支持假说B的证据分别有哪些?
A:①②③
B:④⑤⑥⑦
你对各证据对假说支持的力度是怎样评价的?
①对A的支持力度最大,⑤对B的支持力度最大
3、达尔文进化思想的核心是自然选择,请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下面两种现象。
(1)蝗虫有翅能飞是众所周知的事,一些科学家到一个海岛考察,他们却发现岛上生长的蝗虫大多数是无翅,少数是有翅的。
原来岛上经常刮大风。
请你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这一现象。
蝗虫中存在有翅和无翅的类型,由于海岛上经常刮大风,有翅飞行的昆虫容易被吹到海里淹死,生存和繁殖的机会少;而无翅的昆虫则生存和繁殖的机会多。
长期的选择,使海岛上生长的蝗虫大多数是无翅,少数是有翅的。
(2)现存的生物中,有许多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而且分布还非常广泛,为什么?
这些低等生物在长期的进化中,适应了环境变化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
因此,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而且分布还非常广泛。
4.科学家比较了一些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来研究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
下表
数字表示与人的细胞色素c所不同的氨基酸数目。
黑猩猩 0 猴 1
小麦 35 牛 10
兔 9 蝇 23
马 12 响尾蛇 14
酵母菌 44 龟 15
鸡 13 天蚕蛾 31
狗 11 金枪鱼 2l
请你将它们按照与人类亲缘关系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
黑猩猩、猴、兔、牛、狗、马、鸡、响尾蛇、龟、金枪鱼、蝇、天蚕蛾、小麦、酵母菌
批改日期: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