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爱三节活动方案
“三爱三节”方案(5篇)

“三爱三节”方案____年度“三爱三节”实施方案一、背景阐述鉴于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及资源短缺等严峻挑战,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共识。
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响应并践行绿色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理念,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此背景下,特制定____年度“三爱三节”实施方案,旨在加速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进程,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二、方案概要1. 三爱行动热爱生活:倡导积极参与社会文化生活,提升民众幸福指数;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健康向上的生活风尚。
热爱学习:深化全民教育,提升国民素质与技能;鼓励终身学习,激发创新思维与创造力;推进教育公平,确保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热爱工作: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优化创业环境;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劳动保护机制,保障劳动者权益。
2. 三节措施节约资源:倡导节约型生活方式,减少资源浪费;加强资源管理与循环利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降低自然资源消耗。
节约能源:加速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鼓励社会各界节能降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交通领域碳排放。
节约环保:强化环境保护意识,提升环保科技水平;推动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环保技术应用,构建生态宜居城市与社区。
三、目标设定经济目标:至____年末,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社会目标:促进文化、体育、教育等领域全面发展,提升民众生活质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环境目标:实现环境污染物排放减少30%,资源开采与消耗量降低20%,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0%以上,持续优化生态环境。
四、实施机制政府引领:加强政策引导与宣传,制定配套措施,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公众参与:激发民众参与热情,提升可持续发展意识与行动力。
产业支撑:加大科技创新与绿色产业扶持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教育培训:强化环保教育与技能培训,普及可持续发展理念。
五、效果评估构建多维度评估体系,全面评估经济、社会与环境成效。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8篇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8篇《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1班会目的:1.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懂得“三爱三节”是一个小学生应具有的美德。
2.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三爱三节”做很多事,养成良好的习惯。
3.通过带领学生许下节俭承诺,教育学生把“三爱三节”落实到平时的生活中。
班会过程:1、请大家谈谈对“三爱三节”的认识2、观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3、节俭的事例(1)周恩来节俭的故事——《一夜的'工作》(2)徐特立的《粉笔诗》徐特立,字师陶,湖南长沙人。
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
有《徐特立教育文集》传世。
他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
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一首《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
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
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又称稻田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一支新粉笔。
有些学生不理解,反而觉得他太“小气”。
因此徐特立特写诗教育学生。
4、讨论:生活中,你是如何做到“三爱三节”的?5、倡议书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建议家长使用节水型马桶,减少用水量,将过去没用完的练习本打草稿,节约用纸,家用电器不使用时将插头拔掉,节约用电,尽量少用。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2一、班会目标:1.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三爱三节”的具体含义。
2.教导学生如何践行“三爱三节”。
3.通过主题班会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三爱三节”真正的融入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二、学生自由说说“三爱三节”指哪些内容?三、“三爱三节”含义;三爱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
1、爱学习”:每天早晨,我们精神饱满地来到校园,我们坐在教室里,我们爱学习,因为我们懂得一个道理,只有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长大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在读书中快乐成长,我们在读书中不断的成长。
2、“爱劳动”:“劳动”两个字最光荣,在我们的心中,“劳动”两个字最热烈。
三爱三节”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模版(4篇)

三爱三节”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模版一、活动目标:1. 深化“三爱三节”主题教育,旨在增强学生的敬爱师长、关爱同学、服务社会的意识与能力,同时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心态与优良品行。
2. 提升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认知与理解水平,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3. 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修养,促进全体师生共同营造文明、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活动内容:1. 关爱师长:实施感恩教育,组织学生撰写感恩信,向教育过自己的老师表达感激与敬意,以此增强学生对师长的敬爱之情。
举办教师表彰活动,依据学生意见与评选标准,评选出各年级的“最受学生欢迎教师”与“最值得敬佩教师”,并在校内进行公示与表彰。
2. 爱护同学:开展同学互助活动,鼓励班级内部学生互帮互助,增强班级凝聚力与团队合作意识,并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实施同学关爱行动,通过走访慰问、写信寄爱心等方式,关心并帮助生活困难的同学,传递爱心与温暖。
3. 服务社会: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农村或社会公益活动,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培养其为社会贡献力量的意识。
开展环保宣传活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与行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能源消耗等,以传递环保意识。
4. 传承中华文化:举办中华传统文化活动,通过传统文化讲座、文艺演出、传统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并鼓励其参与传统艺术创作。
在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庆祝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热爱与认知。
三、活动组织:1. 成立由学校领导牵头,班主任、学生代表及相关教师组成的活动筹备组,负责活动的筹备与组织工作。
2. 筹备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与活动目标,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安排等。
3. 通过宣传栏、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全体师生宣传活动的意义与内容,鼓励其积极参与。
4. 根据活动计划,筹备组统筹安排,协调各班级与学生组织的参与,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5. 活动结束后,筹备组组织总结评估,收集师生反馈意见,为下一次活动的改进与提高提供参考。
三爱三节活动方案样本(三篇)

三爱三节活动方案样本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日益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下,人们的心理健康、家庭关系、社会和谐等问题逐渐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社会进步和共建和谐社会,我市决定在____年举办“三爱三节”活动。
二、活动目标1. 通过活动,提高人们的爱国、爱家、爱社会意识,增强爱的力量,凝聚社会共识。
2. 倡导合理节俭、节约资源、绿色出行等生活方式,提高人们自身的素质和生活质量。
3. 加强社区共建,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和谐家庭,实现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1. 爱国主题活动(1)举办庆祝国庆、建军节等重要节日的活动,邀请各界人士和社区居民参与。
活动包括升旗仪式、文艺演出、座谈会等。
(2)举办爱国主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和军队官兵进行讲解。
讲座内容包括国家历史、英雄事迹、爱国教育等。
(3)组织志愿者参加社区、学校和军营的爱国活动,如清洁环境、献血等。
通过实际行动传递爱国精神。
2. 爱家主题活动(1)开展家庭教育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培训。
教育内容包括家庭规则、亲子沟通、心理健康等。
通过家庭教育,提高家庭和睦、幸福指数。
(2)举办家庭运动会,推动健康生活方式。
运动项目包括篮球、乒乓球、游泳等。
通过家庭运动,增强亲子关系。
(3)开展亲子活动,如亲子游园、亲子读书会等。
通过共同参与活动,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
3. 爱社会主题活动(1)开展公益活动,如义务维修社区设施、捐助贫困学生等。
通过公益活动,弘扬社会正能量,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2)组织社区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队伍可参与社区卫生保洁、安全巡逻等工作。
(3)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如书画展览、传统文化讲座等。
通过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活动组织与管理1. 成立活动组织委员会,负责活动的统筹和组织工作。
委员会由各相关部门的代表组成。
2. 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并确定具体的活动时间和地点。
2024年“三爱三节”方案范文(三篇)

2024年“三爱三节”方案范文____年“三爱三节”方案范文____年,我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为了推动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我国提出了“三爱三节”方案。
该方案将爱国、爱家、爱民与节约、勤俭、环保相结合,通过倡导爱国情怀、家庭关爱、社区参与和节约资源、勤俭节约、环境保护等方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一、爱国情怀与节约资源相结合爱国情怀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础。
在新时代,我们要坚持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让爱国情怀与节约资源相结合。
首先,鼓励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树立资源节约意识。
我们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节约资源的重要性,提高人民对资源的珍惜度。
在学校、社区和家庭中,要开展节约资源的宣传活动,加强节约资源的教育和引导。
鼓励人们通过关掉闲置电器、循环利用废旧物品等简单的方式参与到节约资源的行动中。
其次,鼓励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拥有丰富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基础,我们要鼓励科技创新,通过科技手段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还要加强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建立健全的资源环境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
再次,加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引导下,我们将加强对资源的规划和管理,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同时,还要加强对资源供给和消费的监管,加大惩治资源浪费和滥用的力度。
二、爱家关怀与勤俭节约相结合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基本单位,爱家是每个人的天性。
我们要倡导爱家关怀与勤俭节约相结合,让家庭成为幸福的港湾。
首先,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要树立榜样,注重培养孩子的勤俭节约意识。
可以通过开展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活动,培养孩子的节约习惯。
同时,要教育孩子合理消费,避免浪费,并且注重从小正确对待金钱。
其次,鼓励家庭自给自足,降低生活成本。
我们要倡导家庭种菜、养鸡、养猪等自给自足的方式,减少对外部资源的依赖程度。
三节三爱教育方案(5篇)

三节三爱教育方案____年度“三节三爱”教育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教育领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压力。
为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成为德才兼备、能力出众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制定____年度“三节三爱”教育实施方案。
一、三节1. 生理节:强化学生体质健康学生体质健康是其全面发展与高效学习的基石。
本年度教育实施方案将深化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与培育,强调体育锻炼与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学校需增设专业体育设施与活动场地,拓宽学生体育锻炼渠道,丰富体育课程内容,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与兴趣。
同时,学校应组织健康饮食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与良好的饮食习惯。
2. 智力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生智力发展是其全面素质提升的关键环节。
本方案将聚焦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特别注重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应持续优化教学环境,丰富学习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与项目学习。
学校还应增设具有挑战性的选修课程,激发学生科研与创新热情,培养其科学精神与创造力。
3. 德育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是教育的核心,对于塑造学生社会责任感与道德品质具有决定性作用。
本年度教育实施方案将进一步强化德育工作,着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应广泛开展各类德育教育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
二、三爱1. 爱国之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本方案将深入挖掘爱国教育资源,通过丰富多样的爱国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家历史与文化,激发其爱国情怀与责任感。
2. 社会之爱: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社会之爱体现为对他人的关爱与帮助,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
本方案将加大对学生社会之爱的培养力度,通过组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其责任感与团队合作意识。
三爱三节实施方案模版(3篇)

三爱三节实施方案模版赵川镇初级中学___开展“三爱三节”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三爱三节”指的是由___向全国青少年提出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的号召。
为了更好的响应___的号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的将“三爱三节”活动落实到实处,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现将该活动做如下安排:一、指导思想及目标贯彻落实___向全国青少年提出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的号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全体师生认识到:“不学无以成才”;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生活和美好未来;祖国是创造幸福生活和实现个人理想的坚强依靠。
使学生不断了解___核心价值观,自觉肩负起“厉行节约、___浪费”的社会责任,为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___”而努力奋斗。
二、活动内容及意义开展“三爱三节”德育活动,是加强___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___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的需要;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需要。
是实现“___”的需要。
“三爱”的具体含义:“爱学习”。
学习是当下学生的“第一职业”,___核心价值观中倡导公民要“敬业”,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就是要“爱学习”。
只有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长大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爱劳动”。
“劳动”两个字最光荣,在我们的心中,“劳动”两个字最热烈。
劳动者应该受到尊敬,劳动者更应该获得生活的酬谢。
“爱祖国”:___核心价值观中倡导公民首先要“爱国”,因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
“三节”的具体含义: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
建立节约型社会就从我们的身边小事,日常琐事做起。
该浪费的我们绝不浪费,我们用的每一样东西都凝结着劳动人们的汗水和智慧,应当珍惜。
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身体力行的去践行___的号召。
三、方法与步骤第一阶段:动员准备阶段 1.健全机构,强化___领导为切实加强和落实“三爱三节”教育,更好的促进我校德育教育,1学校成立由德育副校长任组长,办公会成员及各班主任为组成人员的活动领导小组。
2024年三爱三节实施方案范本(3篇)

2024年三爱三节实施方案范本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公益事业和道德建设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贯彻落实,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024年将实施三爱三节活动方案。
该方案将以“爱生活、爱环境、爱他人”和“节约资源、节能减排、文明行为”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社会全民参与、广泛共享。
二、目标与任务1. 目标:通过三爱三节活动的组织与推广,使广大群众逐渐形成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良好习惯和行为。
2. 任务:(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社会意识和环保意识;(2) 引导和鼓励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公益事业;(3)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传播;(4) 推动低碳、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普及。
三、具体举措1. 加强宣传教育(1) 制作宣传海报、横幅,放置在社区、学校和单位等公共场所,向群众传达三爱三节主题,宣传爱护环境、保护动物、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 举办环保主题讲座、论坛,邀请专家学者和社会公益组织代表讲解环保知识和公益事业的意义。
(3) 利用多媒体平台和社交网络,开展线上宣传活动,引导群众关注、参与和传播三爱三节活动。
2. 引导和鼓励公益参与(1) 组织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如社区环境整治、义务植树、帮助贫困群众等。
(2) 建立公益基金,用于支持公益项目和困境群体的帮助。
(3) 组织公益义卖活动,将募集到的善款用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推进。
3. 培育和传播核心价值观(1) 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制作核心价值观宣传册、手册等宣传资料,向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发放,引导社会各界广泛传播、共同践行。
(3) 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平台,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形式,普及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和理念。
4. 推动低碳、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普及(1) 开展低碳生活示范活动,倡导绿色出行、节约用水、节能减排等环保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开展“三节”教育活动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因此,在中小学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教育活动,意义十分重大。一抓知行践行。告诫学生为什么要勤俭节约,“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引导学生就餐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饭、不剩菜,平时节约用水、用纸、花钱,室内照明人走关灯等,增强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二抓深化强化。让学生走进家庭,算算节约前后的开支账,认识节约的好处。走向社会,开展“三节”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认识铺张浪费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还通过编写儿歌、顺口溜、三字经、快板节目等形式,认识节约是传家宝,富民路。三抓考评考核。开展学生之间、班级之间“三节”教育活动的考评考核,看谁的节约意识强、节约习惯好、节约办法多,切实做到一抓到底,善始善终。评选表彰一批“节约型”校园。小手拉大手,从而影响到家庭乃至整个社会。
三爱三节活动方案
三爱三节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优秀品质贯穿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把教育学生节粮、节水、节电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3.放飞梦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要通过话沧桑、谈巨变、写辉煌等形式,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通过畅谈理想、放飞梦想,让人生出彩,助梦想成真等主题活动,增强爱国的情怀和立下报国的志向。要通过报告会、主题班(团队)会,板报橱窗,征文演讲、音频视频、图片网络等活动和素材,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为实现个人梦想勤奋学习和努力奋斗。
3.培植核心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24个字,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理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准则。在中小学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要继承和发扬崇德向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助人为乐、文明儒雅、忠诚孝敬的道德责任感。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二是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校规校训,严肃校风校纪,细化一日常规,落实《守则》、《规范》。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三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引全体学生参与,推动在为学校争荣誉、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情景和校园氛围。各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书写在校园醒目处,并以此为主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三)培植“三大”品质
1.培植文明行为素养。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要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有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认真贯彻《松滋市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规细则》(松教发〔2010〕32号)精神,切实抓好课堂礼仪、集会礼仪、尊师礼仪、同学礼仪、校园礼仪、宿舍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等方面礼仪的培养。各学校要做到由浅入深,由远及近,循序渐进。学前阶段抓启蒙,重感知;小学阶段抓养成,重引导;初中阶段抓体验,重实践;高中阶段抓深化,重内涵。
2.知行合一,培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习总书记六一讲话中又说: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你们从小就要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人的事帮助做,公益的事争着做,通过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磨炼意志,锻炼自己。各中小学要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首先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劳动光荣、劳动快乐的观念。校园内的环境卫生整治,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由学生承担的都由学生完成,有条件的学校要组织学生在植物园内栽花种草,在社会实践基地参加劳动。初、高中生每年都到农村、厂矿、企业参加1—2次义务劳动。组织各种志愿者团队服务社会,奉献他人。其次,要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要教育学生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是纳税人赐予的。要让学生从一粒饭、一寸纱、一颗螺丝钉中体会劳动者的艰辛,感受劳动人民的伟大,产生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心,感恩之情。第三,要教育学生珍惜劳动成果,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二、活动主题:
“三爱三节”: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
三、活动目标:
通过教育实践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和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同时培养学生养成爱惜水电粮食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活动安排:
(一)实施“三爱”教育活动
1.励志勤学,燃烧学生刻苦学习的激情。习总书记在去年六一参加全国“快乐儿童,放飞希望”主题队日活动时说:想象力、创造力从哪里来?要从刻苦学习中来。知识越学越多,知识越多越好,你们要象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既勤学书本知识,又多学课外知识,还要勤于思考,多想想、多问问,这样就能培养自己的创造精神。各中小学励志勤学教育要一以贯之,要用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的故事感化学生,要用学业有成、报效祖国的典范引领学生。要用共筑中国梦、美圆人生梦的目标激励学生,要通过鼓励动员、誓师挑战、师生谈心、结对帮扶、学法推介、优秀作业展评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燃烧刻苦学习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