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阅读课指导课安徒生童话

合集下载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件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件

你别问我这是为什么
妈妈给我两块蛋糕,
晚上,我又把他们放在床头,
我悄悄留下一个。
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爸爸给我穿上棉衣, 我一定不把它弄破。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我要把蛋糕给她吃, 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 在一起唱那最美丽的歌。
哥哥给我一盒歌碟, 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请同学们读读这段文字,从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呢?想一想小女孩为什么会看到 这些事物?表达了她怎样的渴望?
方法总结
边读边圈 画关键词句
有感情地读 一读,再次体会 人物情感
做好笔 记,写下自
己的感受
我的读书笔记
书名:《安徒生的童话》 作者:安徒生(丹麦)
文章题目:《卖火柴的小女孩儿》
主要内容:一个穷苦的小女孩儿在新年的前夕在大街上卖火柴,最终冻死街头 的故事。
优美句子摘抄:
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 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 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我的感受:
“她是想暖和暖和身子。”有人说道。可是却没有人会想到她曾经看 见了那么美丽的东西。也没有人会想到,她跟着她的老祖母是在怎样的 光辉照耀之下走进新年的快乐中去。
看了这个结 局你想说些 什么?
小练笔
同学们,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生活是这样痛苦,幻想 是这样美好,而结局是这样悲惨。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 我们的心。有个叫刘倩倩的中国女孩读了这个童话,写下 了一首小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月日
主人公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优秀教案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优秀教案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安徒生童话》,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探究的良好习惯。

2.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所传达的善恶、美丑的观念。

3. 培养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教学内容:1. 《安徒生童话》简介:了解安徒生及其童话作品的特点。

2. 故事梗概:概括每个故事的主要情节。

3. 人物分析:分析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4. 故事寓意:阐述每个故事所传达的人生哲理。

5. 小组讨论:交流阅读心得,分享感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所传达的善恶、美丑观念。

2. 教学难点:从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提高道德修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安徒生童话》简介、故事梗概、人物分析、故事寓意等。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交流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教训。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安徒生及其童话作品的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每个故事的梗概、人物分析、故事寓意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3. 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每个故事,交流阅读心得,分享感悟。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提高道德修养。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安徒生童话》原著或精选版本,确保学生有阅读的材料。

2. 制作故事梗概、人物分析、故事寓意等教学PPT,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引导,确保讨论能够深入进行。

七、教学进程:1. 第一课时:介绍安徒生及其童话作品的特点,让学生对作者和作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第二课时: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讲解故事梗概,分析主人公小女孩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所传达的善良与同情。

3. 第三课时:阅读《海的女儿》,讲解故事梗概,分析主人公小美人鱼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牺牲与爱情。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教案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教案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安徒生童话》,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童话故事的主题,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善与恶、美与丑。

3.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二、教学内容1. 《安徒生童话》简介:介绍安徒生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特点。

2. 童话故事梗概:概括本节课要学习的童话故事的主要情节。

3. 故事角色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及其性格特点。

4. 故事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5. 课后阅读推荐:推荐与《安徒生童话》相似的阅读材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理解童话故事的主题,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善与恶、美与丑,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安徒生童话》简介、故事梗概、角色分析等内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故事主题,分享阅读心得。

3. 推荐阅读法:向学生推荐课后阅读材料。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安徒生及其作品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指导:带领学生阅读童话故事,指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魅力。

3. 角色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引导学生认识角色的性格特点。

4.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讨论善与恶、美与丑的辩证关系。

5. 课后阅读推荐:向学生推荐与《安徒生童话》相似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拓展阅读。

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通过提问和作业,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的理解程度。

3. 主题思考:评估学生在故事主题探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善与恶、美与丑的思考。

4. 课后阅读:关注学生对推荐阅读材料的阅读情况,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七、教学资源1. 《安徒生童话》原著:提供给学生阅读的童话故事原著。

《安徒生童话》语文阅读指导课教学课件

《安徒生童话》语文阅读指导课教学课件
探索故事背后的含义和深层次思考。
3 角色分析
揣摩角色心理,理解他们的动机和行为。
4 文学设备
分析修辞手法、符号和象征的运用。
故事分析——《丑小鸭》
描述不同的鸟类和动物形象,独特的成长故事和取得认同的意义。
故事分析——《拇指姑娘》
一个自信的女孩面对巨人和困难的故事,探索力量和勇气的意义。
故事分析——《铁鞋》
神奇镜子
镜子可以展示真实的自我和隐藏 的秘密。
语言的运用
1
生动形象
用形象的语言描写,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想象。
2
对白效果
通过人物对话,展现角色特点和传达情感。
3
情感表达
运用比喻、象征和感叹等手法,引发读者共鸣。
阅读理解策略
1 预测和推断
通过前文提示和后续线索,猜测故事发展和 结局。
2 主题和中心思想
《安徒生童话》语文阅读 指导课教学课件
一场精彩的阅读之旅,带你探索世界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世界。
安徒生简介
早年生活
从贫穷中崭露头角,书写了传世之作。
成为作家
通过写作表达情感,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
文学遗产
他的童话作品受到全球儿童和成年读者的喜爱。
影响力
他对文学和儿童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童话及其特点
通过冒险故事,探索自我和追求梦想的重要性。
1 想象力
童话世界充满了奇幻、魔法和神奇的元素。
2 教育意义
通过故事传递道德观念和人生智慧。
3 启发性
激发孩子思考和探索的欲望,培养创造力。
4 时间与空间
童话世界超越现实,能够创造出奇特的时间 和空间背景。
意象的运用
自然景观
用充满想象力的自然景观秘和奇幻。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优秀教案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优秀教案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优秀教 案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童话文本解读与赏析 • 阅读方法与技巧指导 • 课堂活动设计与实施 • 课外阅读推荐与拓展 • 课程总结与反思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Chapter
《安徒生童话》背景及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安徒生童话》是19世纪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 创作的一系列童话故事,以其丰富的想象、优美的 语言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而著称。
浏览
对文章进行快速扫描,寻找特定信息或了解文章的整体情 况。可以通过阅读目录、索引、图表等方式进行。
如何做好读书笔记和摘要
读书笔记
记录阅读过程中的重要信息、感悟和问题,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 解和记忆。可以记录文章的主旨、精彩语句、人物形象、情感变化 等。
摘要
对文章进行简明扼要的概括,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和观点。可以通 过归纳段落大意、总结文章中心思想等方式进行。
作者简介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 名童话作家,被誉为“现代童话之父”。他一生创 作了168篇童话,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对世界儿 童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学目标与意义
01
02
03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安徒生童话 》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 ,掌握阅读童话的方法和 技巧。
能力目标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安徒生童话故事
作为讨论主题。
小组讨论
02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阅读心得,探讨故事的主题、情节、人物特
点等。
分享与交流
03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同
学可以提问或补充。
角色扮演与表演: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阅读常态课、阅读交流课教案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阅读常态课、阅读交流课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大阅读课教案
时间:2021 年 月 日
阅 读 内 容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
设计教师 执教教师
1.指导学生品读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
阅 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读

2.通过课外阅读的指导、推荐,让学生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

掌握读童话故事的基本方法。


1.掌握读童话故事的基本方法。
2
呢?结合以往的经验,学生交流自己阅读方法心得。
3.教师小结:要想读懂童话,就必须静下心来,走进童话
故事的情境当中,就像人吃东西那样,要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
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要反复地读好几
遍,甚至能背诵下来,现在我们就一起静下心来读一读你手中
的《安徒生童话》中你最喜欢的那篇文章。
板 书 设 计
阅 读 反 思
检查人签字:
时间:2021 年 月 日
4
一年级下学期大阅读课教案
时间:2021 年 月 日
阅 读 内 容
《安徒生童话》阅读常态课
设计教师 执教教师
阅 1.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读懂《安徒生童话》。
读 目
2.掌握读懂童话中的人物和道理的方法。
标 3.通过阅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的分工,读自己小组对应的故事。
一组:拇指姑娘
6
二组:坚定的锡兵 三组:野天鹅 四组:蜗牛和玫瑰树 五组:沼泽王的女儿 六组:打火匣 七、交流阅读收获 请同学们把自己刚才读书时积累的好词好句或者读书时的 体会或感悟说给大家听。 八、总结升华 这节课,同学们不仅读了自己喜欢的故事,还学到了有效 读书的方法。有句话说得好“读书是最美的姿态,做一个爱读 书的孩子吧!” 课下请同学们再读自己喜欢的故事,下节阅读课我们继续 交流。

《安徒生童话》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安徒生童话》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安徒生童话》课外阅 读指导课教案
目录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童话内容导读 • 阅读方法与技巧指导 • 拓展活动与创意实践 • 评价反馈与成果展示 • 资源推荐与持续阅读引导
课程背景与目标
01
《安徒生童话》简介
作者介绍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丹麦著 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
人。
作品概述
《安徒生童话》共由166篇故事组 成,包括《丑小鸭》、《海的女 儿》、《皇帝的新装》等经典篇目。
奇幻的想象
01
安徒生童话中的想象奇幻而丰富,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魔力
的童话世界。
生动的描绘
02
安徒生对人物和场景的描绘生动而细腻,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感受到了童话中的美好与温馨。
深刻的寓意
03
安徒生童话中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哲理,这些寓意和哲理不仅
适合儿童阅读,也能给成人带来启示和思考。
阅读方法与技巧指导
童话网站
推荐一些专门收录童话故事的网站,如“童话故 事网”等,方便学生在线阅读。
图书馆电子资源
指导学生利用学校或公共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查 找和阅读安徒生的童话故事。
社交媒体读书群组
鼓励学生加入社交媒体上的读书群组,与同龄人 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家庭亲子共读倡议
倡议家长与孩子共读《安徒生童话》
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群等渠道,向家长宣传亲子共读的理念,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 《安徒生童话》。
一个为了爱情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小 人鱼,她的善良和执着感动了无数人。
主题思想解读
爱的力量
安徒生童话中充满了对爱的赞美 和歌颂,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带来幸福和美好。
坚韧不拔的精神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教案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教案

《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安徒生童话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通过阅读安徒生童话,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学会欣赏安徒生的写作风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安徒生童话简介:介绍安徒生的生平事迹,童话作品的特点。

2. 选读安徒生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等。

3. 分析安徒生童话的主题:关注弱势群体,提倡真善美,揭示社会现实。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安徒生童话的特点、主题。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童话故事的情节、人物、语言等特点。

3. 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感悟,分享心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安徒生童话的特点及意义。

2. 阅读分享:学生选读安徒生童话故事,分享阅读感悟。

3. 主题分析:分析童话故事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安徒生童话中的亮点与启示。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布置课后阅读任务。

五、课后作业1. 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写作风格。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安徒生童话中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安徒生童话的阅读兴趣和热情。

2. 学生对安徒生童话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3. 学生通过阅读安徒生童话,提高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4.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读后感质量和话题讨论的参与度。

七、教学资源1. 安徒生童话书籍或电子文本。

2. 与安徒生童话相关的视频资料或插图。

3. 课后作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八、教学难点1. 安徒生童话深层主题的理解。

2. 学生阅读理解的提高,尤其是对文学作品中象征手法和隐喻的理解。

3. 学生如何将童话中的道德观念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九、教学准备1. 教案的设计和准备,包括PPT的制作和教学资源的收集。

2. 课前与学生讨论,了解他们的阅读背景和对安徒生童话的认知。

3. 安排课后作业的提交方式和截止日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指导——《安徒生童话》导学案
教材来源:课外阅读
教学内容来源:《安徒生童话》
教学主题:《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时:一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新课标对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成为生活中的指路明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养成终身自觉阅读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内阅读教学只是教个阅读方法而已。

因此,他特别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课外阅读,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

学习语文,如果仅仅局限于学好语文书上的有限的几十篇文章,是远远不能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的。

因此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

因此,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创造还给学生,让学生博览群书,创新阅读,是当前和今后的一种学习趋势。

2.教材分析
安徒生的作品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受到全球一代又一代读者的挚爱。

一百多年过去了,安徒生童话仍在世界各国流行,儿童爱看,成年人也爱看。

安徒生一生为孩子们撰写了168篇童话,他立志要通过这些故事教育孩子们,使他们热爱生活,喜欢读书,追求真、善、美,成为诚实向上的人。

安徒生童话精选了安徒生童话数十篇,适合小学低、中年级学生阅读。

3.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喜欢读课外书,而还有少数的学生缺少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

现今社会的电脑游戏风行,很容易就吸引了小学生的注意,从而使他们放弃了相对较乏味的课外阅读这一娱乐活动。

而对于低年级基础较差的学生在阅读中感到吃力时,无形中就体会不到阅读所带来的快乐,从而不喜欢甚至厌恶阅读。

学习目标
1.学会读一本书。

2.通过阅读,体会故事的情感。

3.在阅读过程中,了解本节内容。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一:通过指导观察交流测试目标一的达成。

评价任务二:通过交流测试目标二的达成。

评价任务三:通过朗读,交流展示测试目标三的达成。

学习过程
《长袜子皮皮》
皮皮——(学生板书)
抓关键词记录体会质疑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