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硝酸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一目录(汇总6篇)

高中化学必修一目录(汇总6篇)

高中化学必修一目录(汇总6篇)高中化学必修一目录(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高中化学必修一目录(2)(本人为辽宁高三学生,以下内容适用于全国卷及难度类似的省份卷纸,江苏等hell模式的省份部分内容不适用。

)作为化竞党,把化学高考题刷到保底85+是高二上学期以前必须完成的任务(这里的保底是指任何全国卷左右难度的题必须85,一般能答90以上)。

随之而来的就是我需要解答来自同学各种各样的高考题,逐渐也大概摸索到了一些方法。

与其说是答题技巧,不如说是一种思维。

首先,不管怎么说,整体来看高考题真的不难。

偶尔的确会有几道偏难怪,但所有人都答一张卷,你不会别人也抓瞎,那些分送给出题人就好,在能做到基础扎实可靠、答题行云流水之前不必过分纠结它们。

不难体现在什么地方?1 中庸。

化学要求很多方面的能力:碎片化知识的记忆,数字运算,描述性回答(比如问你重结晶的步骤,然后一个大横线,这种题在近年命题中有上升趋势),通过已知信息推断分析等等。

2 但这些方面的能力要求并不高,论知识内容的丰富度、碎片度,化学远小于生物,论计算量和分析难度,化学也低于物理和数学。

因此,只要你能力比较均衡,化学题就不会成为最大的阻碍。

相反,如果你在某一个方面能力很差,考察这方面能力的化学题就会让你很头疼。

能力均衡很关键,但并不是我主要想说的。

3 因为每个人都有短板而且各不相同,大家只要努力去提升短板就好了,计算不会的去刷计算题,好好学数学;不会写描述性回答的多练练语文概括新闻什么的,我帮不了太大忙。

我今天着重针对的是知识的记忆与运用方面。

高中化学必修一《硝酸》课件

高中化学必修一《硝酸》课件

下星期带化学必修二
[课堂小结]
一、硝酸的物理性质 无色 、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的液体 常用浓硝酸:69% 发烟硝酸:98%以上 二、硝酸的化学性质 1、强酸性 2、不稳定性 3、强氧化性:浓、稀硝酸都有氧化性
随堂检测
1.往浅绿色的Fe(N0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 酸,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D ) A.颜色变浅 B.逐渐加深 C.没有改变 D.变棕黄色
课堂练习
2.常温下能用铝制容器盛放的是(BC ) A.浓盐酸 B.浓硝酸 C.浓硫酸 D.稀硝酸 3.下列关于硝酸正确的是( B ) A.稀硝酸能与Fe发生反应,浓硝酸不能 B.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 C.稀硝酸是弱酸,浓硝酸是强酸 D. 稀硝酸与Cu反应,生成NO2,而浓硝酸 与Cu反应只生成NO,稀硝酸得电子 更多,故稀硝酸氧化性大于浓硝酸
三、硝酸的强氧化性
你 知 道 吗
浓盐酸 3 :
浓硝酸 1

玻尔巧藏“诺贝尔金质奖章”的故事
“王水”里的奖章
1943年9月的一天,丹麦反法西斯组织派人告诉玻尔 一个紧急的消息:德国法西斯准备对他下手了!玻尔准备 逃亡。在收拾行李中发现了一样重要的东西:他在1942年 获得的诺贝尔奖章。这枚奖章决不能落在法西斯的手里。 如果藏在身上带走,是很危险的。焦急中他的眼光落在了 一个试剂瓶上,瓶子里存放的是“王水”。 玻尔把金质的奖章小心的放入“试剂瓶”里,奖章在 “王水”里慢慢的就消失了。 战争结束后,玻尔回到了自己的实验室,他拿起一块 铜放入“王水”,铜块慢慢的也变小了,瓶子里出现了一 块黄金! 玻尔就是利用了化学上的一个化学反应——置换反应, 把奖章安全的保护下来了。
2. 硝酸的强氧化性 硝酸几乎可以使所有金属(金、铂 除外)氧 化而生成硝酸盐,但是一般不会产生H2 ⑴ 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高中化学必修一硝酸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硝酸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硝酸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一氧化氮的制备方法;
2. 掌握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能够在实验中制备一氧化氮。

教学重点:
1. 一氧化氮的制备方法;
2. 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 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的理解;
2. 实验操作的技巧。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容器、分液漏斗、试管、试管夹等;
2. 实验药品:铜、硝酸、稀盐酸等;
3. 教学 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一氧化氮的应用领域,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理论讲解(10分钟)
1. 介绍一氧化氮的制备方法;
2. 探讨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实验操作(30分钟)
1. 实验目的:通过铜和硝酸的反应制备一氧化氮;
2. 实验步骤:将铜放入容器中,加入硝酸,通入气体收集一氧化氮;
3. 实验结果:观察气体的性状以及其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四、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
1.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一氧化氮的性质;
2. 思考为什么要使用铜和硝酸来制备一氧化氮。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一氧化氮制备与性质的理解。

六、布置作业
解决相关习题,复习本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一氧化氮的制备过程,更加深入地理解其性质和应用。

同时,通过讨论和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和分析能力。

硝酸的性质

硝酸的性质

硝酸的性质硝酸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HNO3。

它是一种无色液体,在常温下具有刺激性气味。

硝酸在许多方面都具有特殊的性质和重要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硝酸的性质及其在化学领域和其他领域中的重要性。

1. 硝酸的物理性质硝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3.01 g/mol,它具有较高的沸点和较低的相对密度。

硝酸是一种极性溶液,具有很强的溶解能力。

它可以溶解许多金属、矿物和有机化合物。

硝酸在常温下形成无色的晶体,称为硝酸钙(Ca(NO3)2)或硝酸铵(NH4NO3)。

2. 硝酸的化学性质硝酸是一种强酸,它在水中完全离解,产生氢离子(H+)和硝酸根离子(NO3-)。

这使得硝酸具有强酸性和腐蚀性。

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反应,包括金属、碱、碳酸盐等。

硝酸和金属的反应会产生相应的硝酸盐和氢气,如:2HNO3 + Mg → Mg(NO3)2 + H2↑硝酸还可以氧化有机物,如:HNO3 + 3H2SO4 → NO2 + 2HSO4- + 2H3O+ + H2O硝酸在被浓热时会分解生成二氧化氮和氧气。

2HNO3 → 2NO2↑ + O2↑ + H2O硝酸还能与硫酸反应,产生沉淀:2HNO3 + H2SO4 → 2NO2↑ + 2H2O + SO2↑硝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它可以导致很多物质被氧化。

3. 硝酸的应用硝酸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是生产肥料、炸药和火箭推进剂的重要原料之一。

硝酸也用于金属腐蚀和清洗金属表面。

此外,硝酸还用于制造染料、砂纸和其他化学品。

在实验室中,硝酸常被用作试剂和酸性媒介。

它用于制备其他化合物,如硝酸盐和其他硝基化合物。

硝酸还用于制备氮氧化物(NOx),这些物质在大气中具有重要的环境影响。

4. 硝酸的危险性虽然硝酸在许多领域中有重要应用,但它也是一种具有危险性的化学品。

硝酸具有强腐蚀性和氧化性,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在使用和储存硝酸时,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

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眼镜、手套和实验室外套,以避免接触硝酸。

高中化学必修一——硝酸PPT课件演示文稿

高中化学必修一——硝酸PPT课件演示文稿

注意:金属越活泼,硝酸的浓度越低,硝酸 还原产物中氮的化合价越低,所以除了生成 NO2、NO,还可能生成N2O、N2、NH3( NH4NO3)。
④ 3体积浓盐酸与1体积浓硝酸的混合物 叫做王水,它的氧化能力更强,可以把不 溶于硝酸的金(Au )和 铂(Pt )溶解。
第9页,共20页。
?Fe与稀HNO3反应?
不能大量共存,Fe3+与Fe2+不反应。
第12页,共20页。
(4)氧化有机物 (浓热硝酸能使石蕊试液 褪色)
第13页,共20页。
思考 1、足量的Cu中加入少量的浓硝酸,可能会发生什么反应?
一开始是铜与浓硝酸反应:
Cu+4HNO3(浓) = Cu(NO3)2+2NO2↑+2H2O 随着反应进行, 硝酸由浓变稀,则发生: 3Cu+8HNO3(稀) = 3Cu(NO3)2+2NO↑+4H2O 2、反应停止后,如果在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盐酸,会出现什 么情况? 溶液中存在NO3-,它遇到H+后,会继续氧化铜,当然此时NO3、H+的溶度较稀.
B. 、Ba2+、ClS-O、24- NO3-
C.NFHe3+4+、Na+、
、SHCCNO-3-
D.K+、Na+、I-、NO3-
NO3-
第16页,共20页。
3.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硝 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
A.颜色变浅 C.没有改变
B.逐渐变为红色
D.变为棕黄色
第17页,共20页。

第3页,共20页。
二 硝酸的化学性质
1、 酸的通性:
(1)指示剂变色: 与紫色石蕊试剂作用,稀硝酸,只变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3)若V L烧瓶充满标况下的氨气,喷泉实验后溶液充满
整个烧瓶,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 22.4
。mol/L
2、氨气的化学性质 (1)氨与水反应
NH3+H2O
NH3 H2O
NH4++OH-
关于氨水——氨的水溶液
① 氨水中含有的主要微粒有:
分子:H2O、NH3、NH3•H2O 离子:NH4+、OH注意:计算氨水的质量分数时,以NH3为溶质。 ② 氨水密度小于水(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小)
③ NH3•H2O不稳定

NH3•H2O == NH3+ H2O
氨水是一种不稳定、易挥发的一元弱碱
讨论1:在1L 1mol/L的氨水中( D ) A、含有1mol NH3 B、含NH3和NH4+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mol C、含1mol NH3• H2O D、含NH3、 NH3• H2O和NH4+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mol
注意:NH4Cl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冷却又生成NH4Cl,
NH4HCO3 NH3↑+H2O+CO2↑
都产生NH3,

非氧化还原反应
(NH4)2CO3 = 2NH3 ↑ + H2O + CO2 ↑
2NH4NO3△= 4H2O + 2N2 ↑ +O2 ↑ 无NH3产生,是氧化还原反应 注意:不是所有的铵盐受热分解都生成氨气。
保存:硝酸盛放于棕色瓶中,置于冷暗处
2、强氧化性
浓氨水 CaO
讨论2:通常情况下能大量共存,并且都能用浓硫酸和碱石灰
干燥的是( B )
A、NH3、NO、HCl C、H2S、SO2、O2
B、N2、H2、O2 D、NO、NO2、O2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硅及其化合物 Si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排第二,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硅,只有以化合态存在的硅,常见的是二氧化硅、硅酸盐等。

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ⅣA族,硅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易失去电子又不易得到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1、单质硅(Si):(1)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硬度大。

(2)化学性质:①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只能跟F2、HF和NaOH溶液反应。

Si+2F2=SiF4Si+4HF=SiF4↑+2H2↑Si+2NaOH+H2O=Na2SiO3+2H2↑②在高温条件下,单质硅能与O2和Cl2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3)用途: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以及半导体材料等。

(4)硅的制备:工业上,用C在高温下还原SiO2可制得粗硅。

SiO2+2C=Si(粗)+2CO↑Si(粗)+2Cl2=SiCl4SiCl4+2H2=Si(纯)+4HCl2、二氧化硅(SiO2):(1)SiO2的空间结构:立体网状结构,SiO2直接由原子构成,不存在单个SiO2分子。

(2)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

(3)化学性质:SiO2常温下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不与水、酸反应(氢氟酸除外),能与强碱溶液、氢氟酸反应,高温条件下可以与碱性氧化物反应:①与强碱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生成的硅酸钠具有粘性,所以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试剂瓶存放NaOH溶液和Na2SiO3溶液,避免Na2SiO3将瓶塞和试剂瓶粘住,打不开,应用橡皮塞)。

②与氢氟酸反应[SiO2的特性]:SiO2+4HF=SiF4↑+2H2O(利用此反应,氢氟酸能雕刻玻璃;氢氟酸不能用玻璃试剂瓶存放,应用塑料瓶)。

③高温下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CaO CaSiO3(4)用途:光导纤维、玛瑙饰物、石英坩埚、水晶镜片、石英钟、仪器轴承、玻璃和建筑材料等。

3、硅酸(H2SiO3):(1)物理性质: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能形成硅胶,吸附水分能力强。

化学高一必修一目录

化学高一必修一目录

化学高一必修一目录化学高一必修一目录: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1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节化学计量在试验中的运用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分类第2节离子反应第3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3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2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3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4节硫酸、硝酸和氨化学高一必修二目录: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1节元素周期表第2节元素周期律第3节化学键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节化学能与热能第2节化学能与电能第3节化学反应的速度和限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1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2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3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4节基本营养物质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1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2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高中化学应该怎么学习一、精读课本是知识的依据,我们对新学的知识必须认真细致、逐字逐句阅读其概念,掌握其实质和含义,只有把课本读懂了,才能深刻理解,应用时才能挥洒自如。

如:“烃”的定义及其分类中说:“烃”是仅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类物质总称。

包含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

其中石油和煤的产品绝大多数是各种烃的混合物。

由此可知清洁燃料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石油气(LPG)都是烃类,它们的主要成份都是碳氢化合物。

二、归纳有些同学害怕化学,原因之一就是化学“繁,难,乱”。

这时可以用归纳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1、我们可以从知识点出发用知识结构为主线,把所学化学知识归纳起来。

如研究卤素知识点结构可知其教学顺序:结构→性质→用途→制法→存在→保存等。

可得⑴结构的规律性:最外层电子数,核外电子层数,原子半径等。

⑵性质的规律性:由最外层电子数为7,可推知单质的氧化性较强,得电子后形成离子还原性较弱,而其它含有卤素(正价)的化合物大多数都有较强的氧化性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Cu2+、K+、SO24- 、NO3-
B.NH
+ 4
、Ba2+、Cl-、HCO3-
C.Fe3+、Na+、NO3- 、SCN-
D.K+、Na+、I-、NO3-
3.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 稀硝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
A.颜色变浅
B.逐渐变为红色
C.没有改变
D.变为棕黄色
溶液中存在NO3-,它遇到H+后,会继续氧化铜,当然此 时NO3-、H+的溶度较稀.
例:将1.92g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作 用时收集到气体1.12L(标准状况),则所消耗硝酸物 质的量是( ) A.0.12mol B.0.11mol C.0.09mol D.0.08mol
2.下列各组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4、工业上拟用Cu与适量的硝酸来制备Cu(NO3)2 ,下面 是三位同学提出的
三个方案:
甲:铜 浓硝酸 稀硝酸
乙:铜
Cu(NO3)2 Cu(NO3)2
空气
硝酸
丙:铜 △
CuO
请问:那一种方案最好?为什么?
Cu(NO3)2
四 硝酸的用途
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化学 实验室里必备的重要试剂。在工业上 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 盐类等。
(2)硝酸与许多的非金属能反应,非金属元素
生成酸性氧化物。
C+4HNO3(浓)=2H2O+4NO2 ↑ +CO2 ↑
(3)硝酸与强还原剂(H2S, HI, HBr, SO2, Na2SO3, FeO)反应
离子共存:NO3-(H+)与S2-、SO32-、I-、 Fe2+等离子 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离子共存:NO3-(H+)、ClO-、MnO4-、 Fe3+与S2-、SO32-、I-、Fe2+等离子 溶液 中不能大量共存,Fe3+与Fe2+不反应。
浓硝酸,先变红,后褪色。
(2)与活泼金属置换生成H2? 硝酸、浓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不生成H2 (3)与碱中和生成盐和H2O
(4)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H2O (5)与盐反应生成新的酸和新的盐
三 硝酸的特性
1.硝酸的不稳定性
4 HNO3或=光==照 2H2O+4NO2 ↑ +O2 ↑
浓硝酸常因溶有NO2显黄色。 怎么消除黄色? 浓硝酸的保存:棕色瓶 黑暗 低温
氧化性:浓硝酸>稀硝酸
2、硝酸的强氧化性
(1)硝酸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除Au、Pt), 一般生成高价硝酸盐:浓HNO3的还原产物一般 是NO2 ,稀HNO3还原产物一般是NO 。
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2H2O
3Cu + 8HNO3(稀) = 3 Cu(NO3)2 + 2NO↑ +4H2O 硝酸的作用:酸性和氧化性
一.硝酸的物理性质
(1)纯硝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 体, 密度比水大,能以任意比溶解于水。 (2)低沸点(83℃),易挥发。 (3)质量分数为69%的硝酸为浓硝酸。 (4)质量分数为98%以上的硝酸为发酸的通性:
(1)指示剂变色: 与紫色石蕊试剂作用,稀硝酸,只变红;
(4)氧化有机物 (浓热硝酸能使石蕊试液 褪色)
思考
1、足量的Cu中加入少量的浓硝酸,可能会发生什么反应?
一开始是铜与浓硝酸反应: Cu+4HNO3(浓) = Cu(NO3)2+2NO2↑+2H2O 随着反应进行, 硝酸由浓变稀,则发生: 3Cu+8HNO3(稀) = 3Cu(NO3)2+2NO↑+4H2O 2、反应停止后,如果在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盐酸,会出 现什么情况?
HNO3(反应)=n(气体中的N)+n(生成的盐 中的NO3-)
①.稀硝酸和浓硝酸都有_强__氧__化__性_
②.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HNO3(浓)被还原 NO2 被还原 NO
③.Al、Fe等常温下在浓硝酸、浓硫酸中发 生钝化,加热反应继续。
注意:金属越活泼,硝酸的浓度越低,硝 酸还原产物中氮的化合价越低,所以除了 生成NO2、NO,还可能生成N2O、N2、 NH3(NH4NO3)。
实验探究: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FLV
反应物
现象
结论
Cu与 浓硝酸
剧烈程度: 剧烈 溶液颜色: 绿色 气体颜色: 红棕色
生成Cu(NO3)2 生成NO2
Cu与 稀硝酸
剧烈程度: 缓慢 溶液颜色: 蓝色
气体颜色: 无色,
试管口变成红棕色
生成Cu(NO3)2 生成NO
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2H2O 3Cu + 8HNO3(稀) = 3 Cu(NO3)2 + 2NO ↑+4H2O
④ 3体积浓盐酸与1体积浓硝酸的混合 物叫做王水,它的氧化能力更强,可以 把不溶于硝酸的金(Au )和 铂(Pt ) 溶解。
?Fe与稀HNO3反应?
Fe + 4HNO3(稀) = Fe(NO3)3 + NO↑+ 2H2O
Fe + 2Fe(NO3)3 = 3Fe(NO3)2 3Fe + 8HNO3(稀) = 3Fe(NO3)2 + 2NO↑+ 4H2O
例1.下列关于硝酸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B.浓硝酸与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而稀硝酸与金属 反应可置换出氢气 C.因常温下铝和铁不与浓硝酸反应,所以浓硝酸 可盛放在铝制或铁制容器中 D.硝酸与金属反应时,只表现出氧化性
五、制取:
(1)实验室:
NaNO3+H2SO4(浓)=NaHSO4+HNO3↑
(2)工业上:
NH3 O2 NO O2 NO2 H2O HNO3
催化剂
4NH3 5O2 △ 4NO 6H2O 2NO O2 2NO2
3NO2 H2O 2HNO3 NO
典型例题分析
,HNO3(稀)过量 Fe(NO3)3
Fe HNO3(稀)
< < 1 n(Fe) 3
4 n( HNO3 ) 8
n( Fe) 恰好反应完
Fe(NO3)3 Fe(NO3)3 Fe(NO3)2
n( HNO3 )
Fe(NO3)2
Fe(NO3)2 ,Fe过量
– FeO与稀硝酸反应时的方程式应是:
– 3FeO+10HNO3(稀)=3Fe(NO3)3+NO↑+ 5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