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咬人的电PPT课件
幼儿园优质课件—会咬人的电优质课件

幼儿园优质课件—会咬人的电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会咬人的电》这一主题,内容主要涉及教材中的“安全用电”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电的危险性,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掌握触电急救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电的危险性,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遵守安全用电规则的良好习惯。
3. 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触电急救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电的危险性,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
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触电急救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安全隐患图片、安全用电宣传画、触电急救演示模型。
2. 学具:画纸、彩笔、安全用电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电安全隐患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危险行为,让幼儿初步了解电的危险性。
2. 知识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安全用电宣传画,讲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
(2)教师演示触电急救方法,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急救过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用电不当的场景,让幼儿判断哪些行为是危险的,并说明原因。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成小组,互相讨论并分享生活中遇到的安全用电问题,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六、板书设计1. 《会咬人的电》2. 内容:(1)电的危险性(2)安全用电基本原则(3)触电急救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安全用电标志,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安全用电标志,如:禁止触摸、当心触电等。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查找家中的电安全隐患,并记录下来。
答案:幼儿可以和家长一起查找家中的电安全隐患,如:插座未遮盖、电线裸露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安全用电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课后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教师可组织家长参与安全用电教育活动,让家长了解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幼儿园课件:《会咬人的电》-小班-健康

会“咬人”的电
设计意图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 重,由于幼儿园小班年龄段的孩子认知能力有限, 对于一些安全隐患不能够很好的辨别和认知,电 又是我们生活中最常接触的物品,所以有必要多 次反复地向幼儿教育和引导,于是,我设计了本 次教学活动,通过故事、课件、游戏等环节让幼 儿理解故事情节,知道电插座的插孔里藏着电, 不能去触摸,并认识“有电危险”的标识,具备 初步的安全用电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
1、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2、知道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 用手触摸。
3、培养幼儿初步的安全用电意识。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故事内容,知道电的用途。 难点:提高幼儿安全用电的警觉性。
会“咬人”的电
执教人:孔丽丽
烟台市福山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录制时间:2021年6月8日
幼儿园小班健康《会“咬人”的电》优质课件.

幼儿园小班健康《会“咬人”的电》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会“咬人”的电》选自幼儿园小班健康领域教材第四章《安全我知道》第三节。
本节课详细内容为: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电器,了解电的危险性,学习用电安全知识,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生活中常见的电器,了解电的危险性,提高安全意识。
2. 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使幼儿掌握基本的用电安全知识,学会自我保护。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记住电的危险性,学会自我保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电器(如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用电安全宣传画,PPT课件。
2. 学具:画纸、彩笔,安全知识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实物电器,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同时让幼儿谈谈生活中见过的电器。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讲解电的危险性,让幼儿了解触电的危害,教育幼儿不要接触电源插座、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安全知识卡片,让幼儿结合卡片内容进行小组讨论,互相提醒注意事项。
4. 互动环节(10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模拟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引导其他幼儿观察并点评。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用电安全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会“咬人”的电》2. 内容:常见电器: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电的危险性:触电、火灾等用电安全知识:不接触电源插座、不用湿手触摸电器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一幅关于用电安全的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幼儿参与度等方面进行反思,以便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环境创设:在教室和家里设置安全提示标志,提醒幼儿注意用电安全。
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参观电器城,了解各种电器的工作原理,提高幼儿对电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和互动环节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关系到整节课的教学效果。
2024年中班安全《会咬人的电》课件.

2024年中班安全《会咬人的电》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安全课程,对应教材的第六章《生活中的安全》,具体内容为第三节《会咬人的电》。
详细内容包括:电的危害、安全用电的原则、触电的应急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的危害,认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 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养成安全用电的好习惯。
3. 学会触电的应急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安全用电的原则及触电的应急处理方法。
2. 教学重点:电的危害、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电插座、电线、电器模型。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因触电导致的意外事故,引起学生对安全用电的重视。
2. 例题讲解:(1)电的危害:展示电插座、电线等,讲解电的危害,引导学生认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安全用电的原则:讲解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等原则,并举例说明。
(3)触电的应急处理方法:讲解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使用绝缘材料进行救援等。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电器,并说明如何安全使用。
(2)设置情景题,让学生判断哪些行为可能造成触电,并给出正确处理方法。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安全用电,并汇报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会咬人的电》2. 内容:(1)电的危害(2)安全用电的原则(3)触电的应急处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5个生活中常见的电器,并说明如何安全使用。
(2)如果你发现有人触电,你会怎么做?请画出救援过程。
(3)结合所学内容,设计一个安全用电的宣传标语。
2. 答案:(1)示例:洗衣机、电视、冰箱、空调、电风扇。
安全使用方法略。
(2)示例:立即切断电源,使用绝缘材料进行救援。
(3)示例:安全用电,幸福全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原则和触电的应急处理方法。
2024年幼儿园中班安全《会咬人的电》课件.

2024年幼儿园中班安全《会咬人的电》课件.一、教学内容《会咬人的电》课件选自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安全》,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电的危险性,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带电物品,学习避免触电的基本方法,培养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电的基本特性,知道电的危险性,增强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识别生活中带电物品的能力,学会避免触电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电的危险性,培养安全用电意识。
教学重点: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带电物品,学会避免触电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视频、实物(如插座、电线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安全用电宣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课件中的动画,展示一个小朋友因为误触插座而受伤的场景,引导幼儿关注电的危险性。
2. 讲解电的基本特性,让幼儿了解电的危险性,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3.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带电物品,如插座、电线、电器等,让幼儿识别并学会远离。
4. 通过例题讲解,教给幼儿避免触电的方法,如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靠近高压电等。
5.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了解的安全用电知识,互相提醒注意事项。
6. 互动环节:邀请幼儿上台演示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会咬人的电》2. 内容:(1)电的危险性(2)生活中常见的带电物品(3)避免触电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找一找家里的带电物品,并学会正确使用。
(2)画一幅关于安全用电的宣传画。
2. 答案:(1)带电物品示例:电视、冰箱、洗衣机、插座、电线等。
(2)宣传画内容:展示安全用电的场景,如不用湿手触摸电器、远离高压电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安全用电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座谈会,分享安全用电知识,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共同为幼儿营造安全的生活环境。
中班安全《会咬人的电》课件.

中班安全《会咬人的电》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材第四章《家庭安全》,详细内容为《会咬人的电》。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认识到生活中常见的电器,了解电的危害性,学会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电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但同时也具有危险性。
2. 培养幼儿在家庭中安全用电的意识和行为,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3. 教会幼儿遇到电器故障时的简单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深刻理解电的危害性,培养安全用电的习惯。
重点:教会幼儿识别危险电器,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视频、电器模型等。
2. 学具:安全用电宣传画、卡片、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器,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通过提问方式,让幼儿思考电器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是否存在潜在的危险。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图片和视频,讲解电器使用不当导致的触电事故,让幼儿认识到电的危害性。
同时,通过实物演示,教会幼儿识别危险电器和正确使用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4. 互动环节(10分钟)教师拿出电器模型,让幼儿判断哪些是危险的,哪些是安全的。
通过互动,加深幼儿对安全用电的认识。
5. 巩固知识(5分钟)教会幼儿遇到电器故障时的简单处理方法,如:关闭电源、远离故障电器等。
六、板书设计1. 《会咬人的电》2. 内容:常见电器及特点电的危害性安全用电方法电器故障处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是安全用电小卫士请幼儿结合课堂所学,画一幅关于家庭安全用电的宣传画。
2. 答案:1)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2)危险电器的识别;3)遇到电器故障的处理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幼儿对安全用电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与家长沟通,共同培养幼儿的安全用电意识。
中班安全《会咬人的电》精品课件.

中班安全《会咬人的电》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安全课程,涉及教材《幼儿安全自护手册》第四章“生活中的危险”,具体内容为《会咬人的电》。
该章节详细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电器安全隐患,如何避免触电事故,以及简单的触电急救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电器的危险性,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触电事故的能力。
3. 使幼儿掌握基本的触电急救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电的危险性,培养安全意识。
2.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避免触电事故的方法和触电急救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电器模型、安全标志贴纸、急救道具。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电器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通过提问,让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电器可能存在危险。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电器使用注意事项,如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在电源附近玩水等。
(2)介绍触电事故的典型案例,引导幼儿分析事故原因。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避免触电事故。
4. 触电急救方法学习(10分钟)(1)教师示范触电急救方法,如切断电源、拨打120、进行心肺复苏等。
(2)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触电急救过程。
5. 互动环节(5分钟)(1)让幼儿将安全标志贴纸贴在相应的电器上,巩固安全意识。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中电器安全使用心得。
(2)让幼儿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避免触电事故。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会咬人的电》2. 内容:(1)电器危险性(2)避免触电事故方法(3)触电急救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幅“家庭电器安全使用”海报。
2. 答案:海报内容需包括电器使用注意事项、安全标志、触电急救方法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电器安全检查活动,让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小班健康《会“咬人”的电》课件

小班健康《会“咬人”的电》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健康领域教材《安全我知道》的第三章《生活中的危险》,详细内容围绕“会‘咬人’的电”主题展开,让学生了解电的危险性,掌握基本的用电安全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的形态、危害以及生活中的用电安全知识。
2. 培养学生安全用电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用电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记住电的危险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安全用电宣传册。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带电物品,让学生说出它们的特点,从而引出电的危险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讲解电的危害、安全用电知识及注意事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幅关于安全用电的宣传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4. 小组分享(5分钟)5. 互动游戏(10分钟)进行“找找看,哪里有电?”的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7. 课后拓展(5分钟)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会“咬人”的电2. 内容:电的危害安全用电知识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家长共同完成一幅关于安全用电的宣传画。
2. 答案:无固定答案,以学生创作为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互动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充分了解电的危险性,提高了安全意识。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不安全用电行为,及时提醒并改正,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教具与学具准备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