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借铅笔》教学设计(指导说话)

合集下载

练习2 口语交际 借铅笔_教案教学设计

练习2 口语交际 借铅笔_教案教学设计

练习2 口语交际借铅笔本文是关于练习2 口语交际借铅笔,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要求1、按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习写字。

2、朗读背诵儿歌。

3、拼拼读读、画画说说的综合练习。

4、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练习对话。

教学重点1、写字训练。

2、读背训练。

3、学习字词句。

4、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审题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二、指导1、指导观察(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图上画了什么地方?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2)认读拼音词。

(3)小结。

2、指导画小手。

(1)出示挂图。

思考: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画小手的?画小手需要哪些东西?(2)指名回答。

(3)小结。

3、指导说小手。

三、练习第二课时一、审题1、指名读题,老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3、练习(1)集体书空练习。

(2)学生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红、仿影。

(3)学生在田字格中临写。

二、教学第三题1、指名读第题目。

2、说说题目中有哪些要求。

3、学生借助拼音练读。

4、看图理解儿歌的意思。

5、练习读。

第三课时一、审题二、指导1、指导学生逐幅看图,说说每幅画的意思。

2、指导说话。

(1)小猴是怎样问熊猫借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怎样做的?(2)小猴在干什么?小猴是怎样还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的?三、练习1、指名回答图旁的问题。

2、将两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说。

四、反馈1、同桌分角色表演。

2、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3、评议。

4、学生演练。

5、评价小结。

以下两页是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教学设想:《借铅笔》是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练习2中的一项口语交际训练。

教材画了两幅图画,一幅是小猴向熊猫借铅笔的情景,另一幅是小猴还铅笔的情景。

每幅图旁还提了几个与图意相关的问题。

本次练习是让学生以“借铅笔”为题说说两幅画的意思,根据思考题启发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小猴是怎样向熊猫借铅笔和还铅笔的,熊猫是怎么说和怎么做的,最后让学生分角色演一演。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借铅笔》教学设计(指导说话)(苏教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借铅笔》教学设计(指导说话)(苏教版)

《口语交际:借铅笔》教学设计(指导说话)教学要求:1、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练习对话。

2、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仔细看图,在观察的基础上说一段通顺、完整的话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过程:一、审题。

1、齐读课题。

2、借助拼音读图旁的要求。

二、指导学生逐幅看图。

说说每幅图画的意思。

这两幅图上画了谁和谁?它们在干什么?(这两幅图画了小猴和小熊及小狗向小熊借借铅笔还铅笔的故事。

)三、指导说话。

同学们,想象同学之间借学习用品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生:说时要有礼貌。

生:说时要面带微笑,还学习用品时要“谢谢别人”。

四、仔细看图,想象说话,回答图旁的问题。

(1)小猴是怎样问熊猫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怎样做的?小猴:熊猫哥哥,能把铅笔借给我用一下吗?熊猫:好的,没问题。

(2)小猴在干什么?小猴是怎样还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的?小猴:谢谢您,熊猫哥哥。

熊猫:不用谢。

五、练习1、指名回答图旁的问题。

2、将两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说。

(生自由说时,师提出说话要求:a、讲普通话,声音响亮,口齿清楚;b、说话完整,通顺,不重复;c、会使用礼貌用语。

)六、反馈。

1 / 21、同桌分角色表演。

2、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3、评议。

(说话是否清楚,是否有礼貌)4、学生演练借、还其他学习用品。

5、评价小结:我们向别人借东西,用过以后要及时归还。

借东西、还东西都要注意应该把话说清楚,还要注意有礼貌,借东西时,要用“请”、“行吗”等,还东西时要说“谢谢”。

2 / 2。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借钢笔》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借钢笔》

---------------------------------------------------------------范文最新推荐------------------------------------------------------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借钢笔》教学设想:《借铅笔》是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练习2中的一项口语交际训练。

教材画了两幅图画,一幅是小猴向熊猫借铅笔的情景,另一幅是小猴还铅笔的情景。

每幅图旁还提了几个与图意相关的问题。

本次练习是让学生以借铅笔为题说说两幅画的意思,根据思考题启发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小猴是怎样向熊猫借铅笔和还铅笔的,熊猫是怎么说和怎么做的,最后让学生分角色演一演。

这是一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交际内容,一看到这个课题,学生就会感到分外亲切。

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口语交际的即时性,导致了学生的思维不够流畅、语言表达不够完整、表演不够形象等现象,因此需要教师在学生交际的过程中作积极有效地引导。

从口语交际这一要求出发,我要求学生说话声音清楚,态度大方,并且通过分角色表演,让学生懂得向别人借东西的礼仪,学会说对不起、请、谢谢等礼貌用语,从而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

表演是一1 / 6项集语言、表情、动作等一体的需要多种器官参与的艺术。

要想把静止的画面内容配上相应的表情、动作活生生地再现出来,从中领悟借东西的礼仪,培养自然大方、有礼貌的说话态度和表演的自信,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实非易事。

因此,指导学生能够生动地分角色表演便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巧妙创设实际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

故事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之一,一上课,我就创设了一个动物故事的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在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中(即观看动物故事的过程中)我相机作了引导。

如:你们注意看,小猴是怎样向熊猫借铅笔的?熊猫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这样,引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做到了观看有目的、有重点,为形成学生的角色意识作了有益的铺垫。

借铅笔口语交际案例

借铅笔口语交际案例

《借铅笔》案例背景说明:在刚开学的时候,有的孩子的铅笔经常不见,有的孩子想借同桌或者其他小朋友的铅笔,有的小朋友不想外借,也有的是因为小朋友没有意识,觉得别人有的东西自己就能拿来用,动作粗暴地去抢,因此有时候还会引起矛盾,怎么让孩子学会借东西呢?主题: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建议:“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我采用“创设与生活实际相似的交际情境,努力在教学中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增加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作为这节课的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在与对方的交谈中把话说清楚、说明白,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注意谈吐举止的得体,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交际内容1.课前,老师走进教室,要把孩子们的作品贴在展示板上,可是忘记带胶水了。

老师用手指着一个小朋友,大声地命令道:“×××,快把胶水拿给我!”正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朋友突然安静了下来,怔怔地看着老师。

那个被老师指着的小朋友正手忙脚乱地找胶水…… 2.这时,上课铃响了。

老师忙完了手中的活,走到小朋友的跟前,轻声地说:“刚才听了老师借胶水的话,你有什么体会呢?小朋友们对老师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吗”3.在学生议论的基础上,老师相机指出:“看来借东西也大有学问呀!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好好地学一学,老师也对刚才的行为表示道歉!”【通过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借东西的场景,感知借东西这个日常交际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对本次交际话题的兴趣。

】二、指导讨论,培养交际意识1.指导看图,体会交际的内容。

(1)(出示课件)请小朋友看图想想小猴是怎样向熊猫借铅笔的?小猴借铅笔时说话的语气怎样?熊猫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2)小猴是怎样还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的?小猴和熊猫说话时的表情又是怎样的?2.组织讨论,领悟交际的内涵。

(1)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小学一年级语文练习2口语交际借铅笔

小学一年级语文练习2口语交际借铅笔

练习2口语交际借铅笔一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要求1、按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习写字。

2、朗读背诵儿歌。

3、拼拼读读、画画说说的综合练习。

4、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练习对话。

教学重点1、写字训练。

2、读背训练。

3、学习字词句。

4、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审题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二、指导1、指导观察(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图上画了什么地方?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2)认读拼音词。

(3)小结。

2、指导画小手。

(1)出示挂图。

思考: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画小手的?画小手需要哪些东西?(2)指名回答。

(3)小结。

3、指导说小手。

●三、练习第二课时●一、审题1、指名读题,老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3、练习(1)集体书空练习。

(2)学生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红、仿影。

(3)学生在田字格中临写。

●二、教学第三题1、指名读第题目。

2、说说题目中有哪些要求。

3、学生借助拼音练读。

4、看图理解儿歌的意思。

5、练习读。

第三课时●一、审题●二、指导1、指导学生逐幅看图,说说每幅画的意思。

2、指导说话。

(1)小猴是怎样问熊猫借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怎样做的?(2)小猴在干什么?小猴是怎样还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的?●三、练习1、指名回答图旁的问题。

2、将两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说。

四、反馈1、同桌分角色表演。

2、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3、评议。

4、学生演练。

5、评价小结。

以下两页是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教学设想:《借铅笔》是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练习2中的一项口语交际训练。

教材画了两幅图画,一幅是小猴向熊猫借铅笔的情景,另一幅是小猴还铅笔的情景。

每幅图旁还提了几个与图意相关的问题。

本次练习是让学生以“借铅笔”为题说说两幅画的意思,根据思考题启发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小猴是怎样向熊猫借铅笔和还铅笔的,熊猫是怎么说和怎么做的,最后让学生分角色演一演。

这是一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交际内容,一看到这个课题,学生就会感到分外亲切。

练习2 口语交际 借铅笔设计2-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练习2 口语交际 借铅笔设计2-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练习2 口语交际借铅笔设计2-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设想:《借铅笔》是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练习2中的一项口语交际训练。

教材画了两幅图画,一幅是小猴向熊猫借铅笔的情景,另一幅是小猴还铅笔的情景。

每幅图旁还提了几个与图意相关的问题。

本次练习是让学生以借铅笔”为题说说两幅画的意思,根据思考题启发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小猴是怎样向熊猫借铅笔和还铅笔的,熊猫是怎么说和怎么做的,最后让学生分角色演一演。

这是一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交际内容,一看到这个课题,学生就会感到分外亲切。

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口语交际的即时性,导致了学生的思维不够流畅、语言表达不够完整、表演不够形象等现象,因此需要教师在学生交际的过程中作积极有效地引导。

从口语交际”这一要求出发,我要求学生说话声音清楚,态度大方,并且通过分角色表演,让学生懂得向别人借东西的礼仪,学会说对不起、请、谢谢”等礼貌用语,从而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

表演是一项集语言、表情、动作等一体的需要多种器官参与的艺术。

要想把静止的画面内容配上相应的表情、动作活生生地再现出来,从中领悟借东西的礼仪,培养自然大方、有礼貌的说话态度和表演的自信,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实非易事。

因此,指导学生能够生动地分角色表演便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巧妙创设实际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

故事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之一,一上课,我就创设了一个动物故事的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在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中(即观看动物故事的过程中)我相机作了引导。

如:你们注意看,小猴是怎样向熊猫借铅笔的?熊猫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这样,引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做到了观看有目的、有重点,为形成学生的角色意识作了有益的铺垫。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口语交际《借铅笔》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口语交际《借铅笔》教案

口语交际《借铅笔》河南省实验小学倪燕教学内容:苏教版语文第一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图意,能简单的说说图意,并演一演。

2、方法与过程:通过练习,学会如何借、还东西,培养良好的口语习惯,态度大方、礼貌地说话,能连贯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3、情感与态度: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教学重点:是能较好的说出图意并根据情景表演出来。

教学难点:是态度大方地说话,连贯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具准备:幻灯片、小猴和小熊猫头饰。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交际内容。

①、师:同学们,在一片茂密的大森林里,有一所美丽的小学。

森林学校里的小伙伴可多了,看这是谁?(出示大屏幕上的长颈鹿)这个呢?(出示大象)这是?(出示孔雀)还有小猴和熊猫那。

(手指大屏幕)仔细看看,小猴熊猫之间发生了一件事情,小猴遇到什么问题了?(生:小猴忘带铅笔,没法写作业了,想向熊猫借铅笔)②、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有礼貌的向他人借铅笔。

二、看图说话,培养交际意识1、逐层深入,练说图一内容:①、师:老师来演小猴子,向同桌熊猫借铅笔。

我先推推他,说:“喂!把铅笔借给我。

”可是,他理都不理我。

同学们,小猴为什么没借到铅笔呢?生:小猴太没有礼貌了,所以才没有借到铅笔。

师: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图上的小猴,他是什么表情呢?生:小猴是微笑着说得。

师: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小猴微笑着说了什么呢?生:小猴微笑着说:“小熊猫,请借给我一支铅笔,好吗?”②、师总结:你说的真好,知道先称呼对方的名字,让对方感到被尊重。

用到了“请”字,还是用商量的口气很诚恳的说,真有礼貌。

谁还会这样说?(学生个别发言练说,每人都小声说一说。

)③、师:如果说明理由,熊猫会不会更理解你的难处那?谁来试着加上理由说说?生:小猴应该这样说:“熊猫,我的铅笔忘了带了,请你借我一支,好吗?”④、学生个别发言练习,自己小声练习。

⑤、师:有句俗语说“有借有还,在借不难”。

语文教学教案故事之借铅笔

语文教学教案故事之借铅笔

语文教学教案故事之借铅笔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

二、教材说明本课讲了一件发生在美术课上的事。

李丽和林园园是同桌同学,李丽要画树叶时找不到绿铅笔,她向林园园借,林园园找出各种理由不愿意把自己心爱的绿铅笔借给她,后来李丽只好用蓝铅笔画出一片片蓝树叶。

林园园看到后,感到很难为情,不由得脸红了。

课文内容真实、生动,贴近儿童生活,有着较强的生活气息。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懂得要有助人为乐的好品德。

三、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磁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1、识字教学。

重点指导以下生字。

趴:不要读成bā。

吐:多音字,在本课读tǔ,不读tù。

借、吐、趴、削、由几个字,可借助熟字错、土、八、消、田识记字形。

注意提示眉的外边不是尸字头。

吞要和蚕区分字形。

2、写字教学。

等、断、盒三个字不容易写好,要重点指导。

等:第九笔横要长。

断:先写,再写,最后写。

盒:上面的合要写扁一些,整个字体不能太长。

(三)词句教学词语教学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切忌让学生死背词语解释。

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想象词语的意思,不必要求学生清楚地说出某个词的意思,如连忙一词,可采用让学生换词的方法理解,连忙就是马上、立刻、急忙、赶快的意思。

理解吞吞吐吐一词时,可以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通过朗读体会,知道林园园不愿意把笔借给李丽。

二至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

要抓住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时,林园园说的四句话和说话时的态度、动作来理解。

课文第五自然段,理解林园园看见李丽画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是本文的难点。

可以指导学生观察第二幅图。

课文结尾以蓝、红作对比,说明林园园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做法不对。

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林园园不借绿铅笔给同学,只是有些舍不得,并不是存心不帮助别人,并且她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相信她以后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语交际:借铅笔》教学设计(指导说话)
教学要求:
1、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练习对话。

2、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
仔细看图,在观察的基础上说一段通顺、完整的话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齐读课题。

2、借助拼音读图旁的要求。

二、指导学生逐幅看图。

说说每幅图画的意思。

这两幅图上画了谁和谁?它们在干什么?
(这两幅图画了小猴和小熊及小狗向小熊借借铅笔还铅笔的故事。


三、指导说话。

同学们,想象同学之间借学习用品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生:说时要有礼貌。

生:说时要面带微笑,还学习用品时要“谢谢别人”。

四、仔细看图,想象说话,回答图旁的问题。

(1)小猴是怎样问熊猫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小猴:熊猫哥哥,能把铅笔借给我用一下吗?
熊猫:好的,没问题。

(2)小猴在干什么?小猴是怎样还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的?
小猴:谢谢您,熊猫哥哥。

熊猫:不用谢。

五、练习
1、指名回答图旁的问题。

2、将两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说。

(生自由说时,师提出说话要求:a、讲普通话,声音响亮,口齿清楚;b、说话完整,通顺,不重复;c、会使用礼貌用语。


六、反馈。

1、同桌分角色表演。

2、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3、评议。

(说话是否清楚,是否有礼貌)
4、学生演练借、还其他学习用品。

5、评价小结:我们向别人借东西,用过以后要及时归还。

借东西、还东西都要注意应该把话说清楚,还要注意有礼貌,借东西时,要用“请”、“行吗”等,还东西时要说“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