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玉屏风散加味方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玉屏风散加味方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药煎 液 内服 , 乙组 4 8例 单 纯咪 唑 斯 汀 片 内服 , 丙组 5 例 采 用 中药 煎 液 联 合 咪 唑 斯 汀 片 内服 。 结 果 丙组 有 效 率 明显 1
高于 甲组和 乙组( P均<00 ) 且复发率低( .1 , P均<0 0 ) .5 。结论 中西 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 疗效确切 , 防复发效 预
果显著。
[ 关键词 ] 慢性荨麻疹 ; 玉屏风散 加味方 ; 唑斯汀 咪 [ 中图分类号 ] R 5 .4 7 8 2 [ 文献标 识码 ] B [ 文章 编号] 1 0 0 8—8 4 (0 6 2 2 8 —0 89 20 )1 8 3 2
表 1 3组 治疗 效 果 比较 例( %)
均无 明 显 异 常 。 3 讨 论
风 1 、 5g 白术 1 、 5 乌梅 2 、 昧 子 9g 生 牡 蛎 3 ( 煎 ) g 0g 五 、 0g 先 、 白芍 1 、 藜 1 、 血 藤 1 、 子 参 2 , 方 煎 水 取 汁 5 蒺 g 5 鸡 g 5g 太 0g 上 10m 每 天 2次 。 乙 组 口服 咪 唑 斯 汀 1 , 日 1次 。丙 5 L, 0mg 每 组 中药 煎 液 口服 , 时 口服 咪 唑 斯 汀 片 , 法 同上 。3组 均 连 同 方
12 治 疗方 法 甲 组 口服 中 药 煎 液 , 剂 组 成 : 芪 2 、 . 方 黄 0g 防
2 3 不 良反 应 甲组 服 药 早 期 出 现 轻 度 胃部 不 适 、 心 者 6 . 恶 例 , 天 后 自行 缓 解 ; 、 组 中 各 有 5例 出 现 短 暂 的嗜 睡 、 数 乙 丙 头 晕、 口干 , 未做 处 理 。 3组治 疗 前 后 查 血 压 , 、 常 规 及 E G 血 尿 C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24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24例临床观察
程 9个 月 。人 选病例 治疗 前 1 周 内未使 用过抗 组胺类
药物 , 1 个 月内未使用过免疫抑制剂 及糖皮质激 素。 两组 患 者 在 性别 、 年 龄 和病 情 等 方 面 比较 ,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义 ( P>0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 1 . 2 治疗 方法 治 疗组 用 防风通圣 丸 ( 西 安 正大 药 业有 限公 司 生
中西 医结 合研 究 2 0 1 3 年 1 O月第 5 卷第 5 期
R e s e a r c h o f I n t e g r a t e d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a n d We s t e r n Me d i c i n e 2 0 1 3 O c t o b e r V o L 5 No . 5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4 6 1 6 . 2 0 1 3 . 0 5 . 0 1 1
中西 医结 合治 疗 慢 性荨 麻 疹 2 4例 临床观 察
王 清峰 崔 晓娜
7 1 0 0 5 4
西安科技 大学 医院 , 西安
表 1 两组疗 效 比较 ( 例, )
与 对 照 组 比 较 P< 0 . 0 5
产) , 每次 6 g , 口服 , 每 日 2次 ; 氯雷 他 定 ( 上 海先 灵 葆
雅制药 有 限公 司 生 产 ) 1 0 mg , 口服 , 每 日 1次 。对 照 组单用 氯雷他 定 1 0 mg , 口服 , 每日1 周治疗 ,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 3 . 3 , 对 照 组 总有 效 率 为 7 2 . 7 , 治疗 组 疗 效 明 显 优 于 对 照 组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医专 , 副教授 , 现从事皮肤科 教学 、 I 临床及研究 工作 , 以
发表论文 3 。 O篇 收 稿 日期 :0 70 —6 2 0 —72
维普资讯
30 6
山 东 医 学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20 年 2 卷 07 9
期 间禁 鱼类 、 、 、 类 、 类及 异 体蛋 白高 、 虾 蟹 蛋 酒 辛辣 的食物 等 。治疗 1周 为 1 疗 程 , 治 疗 5个疗 程 个 共
11 临床 资料 .
随机 分为 治疗组 与 对 照组 , 两组 病 例 均 为发 病 5 0d 以上 的患者 。治疗组 7 4例 , 3 男 5例 , 3 女 9例 , 龄 年
1 ~5 5 6岁 , 均 2 . , 程 5 ~3 5年 ; 平 9 5岁 病 3d . 对照组
作者简介: 自娟 (9 0) 女, 杨 15 一, 山东 省沂水 县人 ,9 4 毕于沂水 1 7
告 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精神病患者不列入观察范 围。
1 2 治 疗方法 . 对照 组 : 采用 氯雷 他啶 5mg 1次/ , d 西 咪替丁 0 2 , ; .mg 3次/ , 噻平 2 , d多 5mg 3次/ , d 脑
益 嗪 2 , 5mg3次/ , d 口服 。治疗 组 : 在上 述药 物 的基 19例患 者 均来 源 于皮 肤 科 门诊 , 3 础 上联 合 中药治疗 , 药 : 芥 1 防风 1 、 方 荆 0 0g 白芍 1 、 5g 白术 1 、 5g 桂枝 1 、 芪 2 、 参 1 、 5g 黄 0g 党 0g 甘 草 6g 。随证 加减 , 若风 团颜 色淡 红 、 瘙痒 重 、 口渴心 烦 , 热加重 为实 证 , 蝉 衣 、 地 。若风 团淡红 、 遇 加 生 舌 苔薄 白 、 浮 缓 为 寒 证 、 证 , 麻 黄 、 脉 虚 加 附子 、 枣 。 大 若 面色苍 白 , 肢软 无 力 , 胖 质 淡 , 细 弱则 是 气 血 舌 脉 两虚 , 阿胶 、 地 、 加 安 神 固表药 乌 梅 、 加 熟 并 白芍 、 酸 枣仁 等。每 日 1 , 煎分 2次 口服 , 剂 水 两组 患者 治疗

中药为主综合治疗慢性荨麻疹50例临床观察

中药为主综合治疗慢性荨麻疹50例临床观察

组别
例数
痊 愈
2 4 1 5
显效
2 3 2 2
无效
3 1 3
总有效率
9% 4 7 % 4
治 疗组 5 O 对 照组 5 0
表 1两 组 患者 疗 效 对 比 :
是对症治疗 , 复发率高; 长期使用 因其镇静 、 嗜睡等 副作用 , 对正常的工作 、 生活往往造成不便 , 临床 故 治疗 较 为 困难 。 本方中荆芥 、 防风 、 蝉衣祛风通络 , 疏风解表 , 透
邪止 痒 , 具有 良好 的抗 过敏 作用 。地 肤子 、 白鲜皮 清
2 治 疗方 法
病 源候 论 》 出 :邪气 客 于皮 肤 , 指 “ 复逢 风 寒 相折 , 则 起风 瘙瘾 疹 … …人 阳气 外 虚则 多汗 , 出当风 , 气 汗 风 搏于 肌 肉 , 与热 气并 , 生瘾 疹 ” 则 。亦 有 医家认 为 , 风
邪为本病的主要病因《 金厦要 略・ 水气病证论》 中说
《 按摩与康复医学》 2 1 6月第 1 0 0年 卷
第 6期( 6期 ) 总
6 7
C iee Ma iuain & Re a itt n hn s np lt o h bl ai Me iie J n 01 Vo . No. i o dcn .u 2 0, 1 1, 6
中药 为 主 综 合 治 疗 慢 性 荨 麻 疹5 例 临床 观 察 0
激 活肥 大细 胞 释放 组胺 是其 主要 的病理 机 制 。 目前
治 疗 组 中药 自拟 祛 疹 汤 , 物 组 成 : 芥 1g 药 荆 0、 防风 1g 当归 1g丹 参 1g蝉 衣 1g地肤 子 1g 0、 5, 0, 0, 0, 白鲜皮 1g丹 皮 1g 甘草 5 。1日 1 , 煎 , 0, 5, g 剂 水 分三 次服 用 。 辨证 加 减 : 虚风 燥加 胡麻 仁 、 血 生地 ; 热重 加 地 骨皮 ; 湿重 加苍 术 、 苓 ; 志不 舒 加 柴 胡 、 金 。 茯 情 郁 同时服用 地氯 雷他 定 5 g 日 1 口服 。 a r , 次 对照 组仅 用 地氯 雷他 定 5 , 1 口服 。2 均 连续服 用 4周 mg 日 次 组

玉屏风颗粒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49例临床观察

玉屏风颗粒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49例临床观察
L东 医药 2( L i O) 8年第 4 8卷 第 4 6期

经验 交流 ・
玉屏 风颗 粒 联合 咪 唑斯 汀 治疗慢 性 荨麻 疹 4 9例 临 床观察
席建元 。 陈偶 英 , 云云 钱 ( 南 中医药大 学第一 附属 医院 , 南长 沙 4 O O ) 湖 湖 1O 7
20 0 7年 1 ~ o 8年 6月 , 月 20 笔者采用玉屏风颗粒联合 咪
素体虚 , 阳不 固, 卫 腠理不密 , 风邪易袭而成。治疗关键在于 健脾 益气 , 固表祛风。玉屏 风颗粒是 中医扶正 固表 的传统名
方, 由黄芪 、 白术 、 防风三味药组成 , 配伍精炼 , 药简效宏 。本
方从 益气 固表人手 , 体现 了中医“ 正气存 内 , 邪不 可干” 的治 疗精髓 。本观察表 明 , 中西 医结合治疗 慢性 荨麻疹 , 仅能 不 快 速缓解 和消除患者 的症状 , 还有提高机体免疫 力及有效 防 止 复发的作 用 , 不论 近 、 期疗 效 , 明显 优于单 纯 西 药治 远 均
9 0
20 0 5年 5月 ~20 o 8年 6月 , 我们对 8 0例原 因不 明的急性肝
损害患者进行 了 T R H检测 , 0c 发现该 类检查 有一定 的临床
意义。现报告 如下。
直径 0 5~ . m; : . 2 0c 3分 瘙痒严 重 , 不能 忍受 , 风团数 目超过 1 , 团直 径 >2 0 c 2个 风 . m。症 状 积 分 下降 指 数 ( s I s R )= [ 治疗前积分 一治疗后 积分 ) 治疗 前积分 ]×10 。疗 效 ( / o% 评估 : 愈为 s R 痊 s I≥9 % , 0 显效为 s R ≥6 % , s I 0 进步 s I su≥ 3% , O 无效 sR < O s I 3 %或症状加 重。有效率 以痊愈加显 效计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疗效观察

【 2 1 D e D , D o g r a S, K a n w a r A J . P mr i g o n o d u l a r i s i n h e a l e d h e r -
p e s z o s t e r s e a r : a n i s o t o p i c r e s p o n s e f J 1 . J E u r A c a d D e r ma t o l V e n e r e o l , 2 0 0 7, 2 1 ( 5) : 7 1 1 - 7 1 2.
于剧烈搔抓 , 发 生表 皮 剥 脱 、 卅血 及 I 札痂 。临 床 上需 要 与 疣 状 扁平 苔癣 、丘疹 性荨 麻 疹 、原 发性 皮 肤淀 粉样 变 、 寻
常 疣 等疾 病鉴 别 3 。需要 注 意 的是 临床 上特 别 易于 忽视 和 混 淆 的疾 病是 表 现 为 疣状 固定 性 荨 麻 疹 的 大疱 性 类 天 疱 疮 以及疱 疹样 天疱疮 、 成 人线 状 I g A 大 疱性 皮 病等 。传 统

1 3 2・
国疗 养 医学 2 0 1 4 年第2 3 卷第 2 期 C h i n J C o n v a l e s c e n t M e d , F e b . 2 0 1 4 , V o 1 . 2 3 , N o . 2
1 . 6 统计学方法 进行 疗 效统 计 。
[ 5 ]杨 英 先. 曲安 奈 德 、 利 多 卡 凶 穴 位 注 射 治 疗 慢 性 湿 疹
疗 效 观察 【 J 】 . 中国误 诊学 杂 志 , 2 0 0 9, 9 ( 8 ) :1 7 8 5 — 1 7 8 6.
( 收稿 F t 期: 2 0 1 3 — 0 8 — 1 6 )

中西药联用治疗慢性荨麻疹68例临床观察

中西药联用治疗慢性荨麻疹68例临床观察
341 , 疗 效 .. 临床 见表 1
l m / 。 次/ , O制 药 34 治 疗 结 果 长 .
集 团有 限公 司生产 )6 g次 , ,r / 3次/ , a d 口服 。
22 治 疗组 . 在对 照组治疗 基础 上 .同时予 以 自拟 方 抗 过 敏 汤 内服 。 基本 方 : 防风 1 g 生 地 1g 苦 参 2. 2, lg 白鲜皮 l g 龙胆 草 1g 蝉 蜕 9 , O, O, 2, g 地肤 子 lg 黄 O, 芩 l g 甘 草 6 。 味 : 疹 痒 剧 者 加 全 蝎 6 、 藤 O, g加 顽 g钩
1 一般资料
风 团 0分 . 直径 小 于 05 m 1分 . 径 在 05 2O I . e 直 .~ . l el 之 间 2分 , 直径 大 于 2Om 者 3分 ( ) . e 4 划痕试 验 : 阴
共 1 8例 .均为本 院皮 肤科 门诊 就诊 的慢性 荨 性 为 0分 , 为 1 .+ 2 .+ 为 3 。 2 + 分 + 为 分 ++ 分
日1 . 剂 水煎 2次 . 晚分服 。 早
荨麻 疹 . 又名 “ 风疹块 ” 是 临床 上 常见 的皮肤 黏 .
2组 均 以连续治 疗 4周为 1 个疗 程 周随访 1 膜 过敏性 疾病 .是 由各 种 因素致皮 肤黏 膜血 管发 生 每 次, 药 1 停 个月后 随访 。 均禁 食 牛奶 、 蛋 、 鸡 鱼虾 等 高 暂 时性炎 性 充血与 大量 液体 渗 出而造成 的皮 肤局 限 蛋 白饮食 。
麻疹 患者 , 均符合 文献 『 中 的相 关诊 断标 准 , 1 1 随机 分 32 疗 效 标 准 治 疗 1个 月 后评 定 疗 效 治 疗 指 . 为 2组 治疗 组 6 8例 : 3 男 3例 , 3 女 5例 ; 龄 3 7 数 = 治疗 前 积分 一 年 ~0 ( 治疗 后 积分 ) f 前 积 分x O %。 / 疗 t i l0 岁 , 均年龄 3. : 程 1 平 63岁 病 2周~ 0年 。 照 组 6 痊 愈 :治疗 指 数 为 1 0 ;显 效 :0 ≤治 疗 指 数< 3 对 0 0% 6% 例: 3 男 7例 , 2 女 3例 : 龄 6 7 年 ~ 3岁 , 均 年龄 3 . 平 8 10 有 效 :0 0 0 %: 2 %≤治疗 指数< 0 无效 : 6 %: 治疗指 数< 岁: 程 1 病 5周~ 2年 3 2组 一般 资料经 统计 学处 理差 2 %。 显率= 痊愈 例数+ 0 愈 ( 显效 例数 )总例数x O %。 / l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90例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90例的临床观察

荨 麻疹 是 由于 皮肤 、黏膜 小血 管扩 张及 渗透性 增加 而 出现 的一
种局 限性水 肿反应 。在人群 中有 l %- 0 5 2 %的人一生 中至少 发作过一
1 . 2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 合治疗组 由荨麻疹 汤 ( 当归2 g 0 、生地 2g 0 、赤芍3g 0、 丹皮 lg 5 、紫草 1g 5 、白芥子 1g 0 、白术2g 0 、苍耳子 1g 5 、蛇床子1g 0、
l0 ,现报道 如下。 8例
口服 ;并联 E服 合 西药咪 唑斯 汀缓释 片 ( l 东北 制药 有 限公司生 产 ) 1mg 次/;西药对 照组 口服 咪唑斯汀缓释 片 ( 0 ,1 d 东北制 药有限公司
蝉蜕 1 g 5 、蛇 蜕2 g 5 、公英 1g 5 、大青 叶1 g 5 、板蓝根 1g 0 L日 次 0 )5 m 2
次荨 麻疹 。荨麻 疹病 因复 杂 ,临床上 一般分 为 急性 、慢 性 ,若反复 发作达数 月 以上者 称慢 性荨 麻疹 …。本病 病 因复杂 ,可 由各 种 内源
性或 外源性 的复 杂 因子 引起 西药治疗 荨麻 疹 不 良反 应大 ,有些 患 者 不宜耐 受且 易复 发。 而中西 医结合 慢性 荨麻 疹有着 明显 增效 减毒 的作 用。我们2 0 年6 07 月至2 0年 1f用 中西医结合 治疗 慢性荨麻 疹 09 2 l
岁,据报道 ,在手术切 除的子宫标本 中,6 -0  ̄子宫腺肌瘤。 %- % - , 4
综上所述 , 断本病需要完 整地收集病史 ,全 面地 体格检查 ,并 诊 且对 症状、体征及辅 助检 查进行综合分析及判 断,才能提高对本病 的 诊 断准确率 。
诊断5例 ,诊断符合率6. 0 5 %。 8
留子宫 ,减少复 发 ,仍是一个值得探讨 的课题 。本组病例 中有2例 患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50例该病患者
采取结合治法,同常规治疗比较。

结果:结合法治疗总有效率92 %。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荨麻疹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自拟中药;慢性荨麻疹;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75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021-01
慢性荨麻疹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临床表现为豆大至掌面大或更大,圆形或不规则形,
红色或稍带苍白色风团,瘙痒甚剧,发无定出、起落无常,病程长达数年至数十年,严重影
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2009年7月~2012年7月我院门诊收治该病患者98例,其中50例采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参照西医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1]及中医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2]。

1.2 一般资料全部98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治疗组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
龄16~59岁,平均38.3岁,病程2月~13年,平均16.9月。

对照组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17~58岁,平均38.6岁,病程2月~14年,平均17.2月。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具有可比性(P>0.05)。

1.3 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国药准字H20080677 潍坊中狮制药有限公司)
50mg日二次口服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

1.3.2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疏风养血汤口服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方剂:黄芪、防风、荆芥、白术、浮萍、马齿苋、麻黄、桂枝、生地、牡丹皮、仙鹤草、白芍、地
肤子、乌蛇各10克,蝉蜕、蒺藜、白僵蚕、川芎、当归、丹参、桃仁各12克,甘草6克。

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mL,分早、晚2次温服。

1.3.3 疗程 2组均14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关于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痊愈:无风团、红斑发生,无瘙痒,随访3个月无复发;显效:发作时风团发作减少70%,
瘙痒明显减轻,复发间隔时间明显延长;有效:发作时风团发作减少30%以上,瘙痒症状减轻,
复发间隔时间延长;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

以临床痊愈、显效、有效计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 SPSS11.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
检验
2 结果
3 讨论
本病多由先天禀赋不耐,复因食物、药物、病灶感染、昆虫叮咬、或精神因素,内分泌
紊乱,外界寒冷刺激等所诱发。

皮损常突然发生,为局限性红色或苍白色大小不一的风团,
境界清楚,形态不一,可泛发全身或局限某部,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皮损可自行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累及黏膜时,可出现唇部漫肿,或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有胸闷气憋、
呼吸困难等危急症状,自觉症状多有灼热、剧烈瘙痒。

病程超过3个月者为慢性隐疹,常反复发作,经年累月,病因不易查到。

西医学认为慢性荨麻疹是以反复发生风团伴剧烈瘙痒为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发病原因甚多,目前认为组胺是引起荨麻疹的主要炎症递质。

复方甘草酸苷片的主要成分为甘草酸,以甘草甜素为主要成分,具有抗炎、抗过敏反应、免疫调节、类固醇皮质激素样作用而无糖皮质激素的各种副作用,能有效缓解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症状,抑制疾病复发[4],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常用药物。

中医认为慢性荨麻疹其内因多因禀赋不耐,气血虚弱,卫外失固,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尤其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其性轻扬,善行数变,易袭肌表,导致气机运行不畅,气滞则血瘀,血瘀则脏腑功能失调,终致机体正气受损,无力驱逐内袭之风,使风邪留恋不去,而致“风团”迁延不愈,皮疹此起彼伏。

同时认为湿脾虚运化失常,湿邪内生,内不能疏泄,外不能透达,郁于肌肤腠理之间而发瘾疹。

治病求本,用健脾养胃的药物,使纳谷旺盛,促进气血生化的来源,使脾健湿邪自祛,气血之虚得补。

所以该病的治疗以祛风止痒为大法,辅以清热散寒、养血活血、健脾化湿等。

自拟中药疏风养血汤即是针对该原理设立的。

方中黄芪益气固表;防风、荆芥疏风解表止痒;白术健脾除湿;浮萍、马齿苋祛风止痒、除湿消肿;麻黄、桂枝相配,发卫气之郁以开腠理,透营分之郁以和营卫,调和营卫,可去皮里肉外之风邪;中医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方中配以生地黄、当归、丹参、白芍、川芎、桃仁养血活血、行血祛风; 蝉蜕、蒺藜疏肝祛风; 地肤子、乌蛇、白僵蚕具有祛风、熄风之功,可提高疗效; 牡丹皮、仙鹤草可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甘草甘平,调和诸药,同时现代医学认为甘草具有糖皮质激素样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5],而且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防风、蝉蜕均具有抗组胺、抗过敏、消炎作用,且长期服用无明显不良反应,能减少耐药情况的发生;如此配伍,中西药合用从而达到祛风活血,减低血管通透性,抑制血浆渗出,阻止皮肤风团产生的疗效,使得荨麻疹得到治疗。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7-108.
[2] 中国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断术语[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7.86.
[4] 赵辨. 临床皮肤病学[M]. 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13.
[5] 陈斌.美能治疗斑块型银屑病38例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7):4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