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南海问题形势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由黄岩岛争端浅谈南海问题

由黄岩岛争端浅谈南海问题输电1118班万冉201101031827摘要2012年4月10日,菲律宾海军企图在南海黄岩岛附近抓扣中国渔民,被中国海监船制止,随即双方舰船对峙至今。
由历史背景我们认识到,南海诸岛的主权自古以来属于中国,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一部分。
南海的争端虽然与东南亚沿海国家有关,但背后更主要的矛盾是美国政府的撑腰和干预,我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南海问题,应当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我认为作为崛起的大国,中国应当在外交方面坚持原则,为自己发展营造和平环境,在南海问题上据理力争。
最后,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坚决拥护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决策,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将国家建设强大了,才能抵御外辱。
关键词:南海问题黄岩岛领土主权美国二、南海问题由来南海,又称南中国海,遍布大小岛屿,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及南沙群岛。
目前,南海四大群岛中,西沙、中沙群岛被中国实际控制,东沙群岛由中国台湾控制,而南沙群岛的情况复杂得多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争端一直没有平息过。
尤其70年代开始,越、菲、马等国在美国的支持下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
1974年1月19日,西沙海战爆发;1988年3月14日,南沙海战爆发;1991年,越军侵占西卫滩;1998年,越南宣称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是其领土;2000年5月26日,菲律宾海军开枪射杀1名中国渔船船长;2009年5月,马越引发南海“划界案”;2011年6~7月,南海诸国更是频繁军演。
三、南海争端原因分析(一)历史原因其实南沙群岛主权纠纷的祸根可以认为是美国和日本种下的。
早在1951年,由于国民党政权在内战中失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与走社会主义路线,亲苏反美,美国就南海问题给中国政府制造了麻烦:美国把苏联、中国等对日战胜国排除在外,片面地和日本媾和,签订《旧金山和约》,其中涉及到了西沙和南沙群岛问题,在第二条规定,“日本放弃对南沙群岛及西沙群岛的一切权利、权利根据和要求”,但却没有明确两地的主权归属,即没有明确规定将西沙、南沙群岛的主权归还中国。
形势与政策感想之南海问题

形势与政策感想之南海问题第一篇:形势与政策感想之南海问题形势与政策感想之南海问题随着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新一代领导人的上台,许多老问题有被重新摆上台面,无论从民生还是外交,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次不仅是钓鱼岛问题,南海争端又再一次考验着新的外交政策。
这次形势与政策课讨论的焦点又回到了海洋形势上去,这一次探讨的问题是南海的主权问题。
事实上从古至今,南海都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远在秦汉时代,当我们的先祖发现这片海域,并将其命名以来,就是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固有领土,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
然而近年来的中越,中马,中非南海争端却闹得不可开交,多次要到动武阶段。
作为亚洲的龙头大国,中国一忍再忍,是没有足够的海上军事力量,还是顾虑太多?成立特别经济开发区是强硬的第一步吗?这几年的中国海洋形式愈发的严峻,附近的小国持着大国的军事支持愈发的嚣张,向着中国叫嚣着,虽然我们的发言人一而再再而三的“严肃声明”,但是对其他国家的威慑力根本等于零。
正如老师所说的“虽说,邓小平曾‘搁置主权、共同开发’,可是他也曾说‘菲律宾离我们很近。
’”。
为什么同样是国家的发言的说话,当代的我们“严肃声明”也及不上当时的一句“菲律宾离我们很近”呢?其实这个问题真的值得我们的深思。
当今,每一年我们都会看到经济的升幅,每一天都会听到广播宣传着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涉足何种领域取得了多大的成就,可是到头来,为什么如此大影响力的我们再三声明严正声明都不能缓解一下周边小小国家的“侵略”呢?面对今天复杂的南海形势,我们该怎么办呢?用战争方式收回南海主权?身处于民间的我,没有国家领导人的宏图大志,有的可能只是意气用事的心虽然我认为,战争方式是一个好办法!趋利避害是每一个人的本性,但是在民族大义和国家存亡的紧要关头,就要有人放下思想的包袱,卸下个人的利益得失,扔下集团之间的纠纷,为了中国而奋斗!哪怕是流血牺牲!但是,当我们听到国家发言人称“现在维护军队稳定和国家安全,才是我们重中之中”知道这场战可能打不起来,所以,在此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在南海最大限度地彰显国家主权呢这才是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
形势与政策论文:南海问题的现状及其应对策略

形势与政策论文:南海问题的现状及其应对策略形势与政策论文:南海问题的现状及其应对策略自古以来,南海从来都是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
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南海问题的现状及其应对策略的内容,欢迎查看!摘要:南海问题中牵涉到了诸多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在南海的维权问题显得相当复杂。
南海问题涉及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如何妥善处理好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是首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
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关键词:南海问题现状成因对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
1946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派兵驻守。
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
一、南海问题的历史自古以来,南海从来都是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
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
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
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南海问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南海问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南海问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南海问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一:摘要:“南海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过定义,但都很难全面地反映“南海问题”应有的内涵。
只有从“原发性”和“诱发性”两个因素深入分析南海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才能很好地破解“南海问题”,这是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
关键词:“南海问题”;“原发性”;“诱发性”随着南海局势的不断升温,“南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点问题,学术界对于“南海问题”的成因也已达成某些共识,比如利益说、主权说、地区话语权争夺说等。
但是,关于“南海问题”却没有形成一个明白的、清晰的共识性的定义。
本文力图在厘清“南海问题”的基本内涵的前提下,对“南海问题”深层原因做出分析。
一、“南海问题”的定义及内涵所谓“南海问题”,是指由于南海周边国家围绕中国南海海域的领土、资源、海域划界、海上航行等方面的利益进行争夺而产生的问题(“原发性”),以及由于美国、日本、印度等域外大国带着各自不同的战略目的介入这一问题而导致的一系列新的问题(“诱发性”),而“南海问题”是这两类问题的“和”。
“南海问题”涉及的面较广,在现有的研究中,一部分学者关注的是“南海问题”的第一层面(“原发性”层面),即围绕南海周边国家的主权争端、海域划界、资源争夺等进行研究;另一部分学者则主要从“南海问题”的第二层面进行研究(“诱发性”层面),即从美国、日本、印度等国介入南海战略层面进行研究。
对于这些学者来说,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大国关系,“南海问题”也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大国之间的问题。
而笔者认为,“南海问题”不仅关乎大国因素,同时也有不可忽视的南海周边国家因素,这个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但它首先是一个地区性的问题。
要想真正厘清“南海问题”的成因,就必须全面的把握“南海问题”,分别从“南海问题”的两个不同层次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索。
二、“南海问题”的成因“原发性”的“南海问题”是指由于南海地理位置、资源情况、周边国家的性质及结构而必然产生的问题。
形势与政策论南海问题1

论南海问题班级:学号姓名:论文摘要: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近年来,人们在谈论蓝色国土的时候对南海问题投以高度关注的目光。
南海问题反映出海洋政治社会对海权、海洋资源的关注,海防、海洋军力和海洋安全问题,海洋政治社会中的大国博弈等等。
关键词:南海问题;主权;一、南海问题的由来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
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包括南沙群岛。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
1946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并立碑纪念,派兵驻守。
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
对于这一段历史经纬,各国都是十分清楚的。
事实上,在此后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和国际实践中,美国一直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战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
南海周边的地区也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
越南在1975年以前明确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
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在70年代以前没有任何法律文件或领导人讲话提及本国领土范围包括南沙群岛。
美国与西班牙1898年签订的巴黎条约和1900年签订的华盛顿条约曾明确规定了菲律宾的领土范围,但并未包括南沙群岛。
1953年菲律宾宪法、1951年菲美军事同盟条约等也对此作了进一步确认,而马西亚只是到了1978年12月,才在其公布的大陆架地图上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和海域标在马来西亚境内。
不少国家政府和国际会议的决议也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
例如,1955年在马尼拉召开的国际民航组织太平洋地区航空会议通过的第24号决议,要求中国台湾当局在南沙群岛加强气象观测,会上没有任何一个代表对此提出异议或保留。
精品—形势与政策论文_形势与政策20--南海问题论文三篇

精品—形势与政策论文_形势与政策20**南海问题论文三篇形势与政策20**南海问题论文(1)近年来,南海争端逐步国际化,南海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我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遭破坏。
在大国插手干预与群国集体发难的同时,南海问题产生矛盾频率和爆发冲突的概率越来越大,昭示着南海问题有不断升级的趋势。
一、南海问题的由来及现状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无论从南海诸岛的考古发现还是从历史典籍,都证明了这一客观事实。
在二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国际社会也都承认中国队南海诸岛的主权。
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地质考古发现我国南海地区储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后,相关的周边国家开始蚕食、侵吞其中的一些岛礁。
而1982年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获得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更加刺激了这些国家对南海诸岛的分割占领。
这些国家利用《海洋法公约》中的某些对其有利的条款,在南海领土主权问题上与中国公然抗争,大大提高了南海问题解决的难度,从而逐渐造成了今日南海的局势。
目前,南沙群岛虽然主权属中国,但189个已有命名的岛、礁和暗滩、暗沙中,中国仅控制着9 个岛礁,其中包括台湾控制的太平岛,大部分岛屿都不在中国控制之中。
这些国家包括: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
南海问题绝不仅仅事关资源、领土或者主权的问题,更在于大国战略的实现、保证国家崛起的空间与长久的国家安全,南海问题事关国家安全。
对于中国来说,南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缘价值,它是我国东南部战略防御的前哨阵地和华南地区的海上屏障。
对于东南亚相关国家来说,南海问题主要包含着主权、领土、资源之争夺。
二、我国应逐步对南海问题采取的策施1、经济政策通过发展对东盟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加大东盟各国对我之经济依赖。
首先,我们当然不需要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达到与南海各相关国实现政治统一的目标,但通过发展东盟与我国的经济贸易,可以大大加强南海各相关国的在华利益,从而增强其对华的经济依赖。
其次,中国应当积极与东南亚努力建立共同开发海洋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开发的合作机制,在不同的国际市场梯次中实现进一步的合作。
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南海问题的由来及其应对策略

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南海问题的由来及其应对策略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南海问题的由来及其应对策略南海问题主要是指中国同南海周边国家围绕南海岛礁主权和海洋划界问题产生的争端。
美国作为最强大的区域外介入力量,对南海问题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南海问题不可回避的因素。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南海问题的由来及其应对策略的内容,欢迎查看!【摘要】南海诸岛及附近海域,不管是根据历史还是国际法,中国都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任何试图破坏该地区的和平的、稳定的行为都是在挑战我国的国家主权,鉴于该地区的历史复杂性,各国双方都应该保持克制,本着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精神共同营造南海和平稳定局势。
【关键词】克制和平友好共同开发一、南海问题的由来自古以来,中国都对南海地区拥有主权,由于中国的强大,并且南海地区多为中国的藩属国,所以这些藩属国也承认了中国在这一地区的无可争辩的主权。
直到美国的石油公司在南海发现大量石油这一重要战略物资,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南海逐渐成为世界上航运最为繁忙的航道之一。
越南等周边国家意识到了南海的重要性,开始逐步有计划的开始侵占南海的一些岛屿。
由于此时的中国刚经历完十年动乱,加上改革初期,一切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略了该地区的重要性。
这一状况,更是加剧了越南等周边国家的野心,肆无忌惮的出去中国的领海地区,抢占岛屿、渔业、石气等资源。
由于海洋意识薄弱,一直没有切实的解决,所以才最终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在工业发展的带动下,石油资源的大量进口,造成了中国的石油进口90%以来于海上航道,而这又必须是经过南海海域。
再加上,中国大量出口至欧洲的廉价商品也必须通过南海海域进入印度洋,从而到达欧洲。
另外,南海又有丰富的石气资源,这一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
中国开始意识到南海的重要性,开始越来越强硬的强调南海的主权,这不仅仅是利益关系,更重要的是这已经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安全。
形势与政策论文--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最近关于南海方面的问题可谓就是吊足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目前我国在南海方面面临的就是前史未有严峻的局面,关于南海争分的新闻也就是层出不穷,尤其在最近一段时间,中菲针对南海问题矛盾日益尖锐,菲律宾不顾自身实力,依靠海外强国支撑派出其国内最大军舰与我国在南海对峙,不断挑衅我国。
我想,任何一名国民都不能对此无动于衷,做为一名大学生,针对南海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瞧法。
一、我对南海的认识南海,又称南中国海,自古以来,南海都就是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
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与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南海地处低纬热带,雨量充沛,南部岛礁密布,就是我国海洋渔产种类最多的地方,初步估计油气总储量达630亿吨。
经多年的勘探与实际开采表明,确属世界上除波斯湾、墨西哥湾以外的又一个蕴藏巨大油气资源的海域。
另外,南海的矿物资源十分丰富,已掌握的有20余种。
此外南海素有“亚洲地中海”之称,就是沟通两大洋与联系三大洲的海上枢纽,就是我国海上石油与贸易的生命线。
南海对于中国与国际社会尤其就是东南亚有着重要的战略问题,南海丰富的资源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国力发展的同时,资源消耗与资源短缺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我国要持续发展必须依靠海洋庞大资源的支撑,南海问题不仅仅就是国家统一的问题,更多的就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所以南海问题必须解决,并且彻底解决。
二、南海问题的由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
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
真正的南海问题就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当前的南海形式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班级:12-工设1W
学号:12322129 姓名:曹巧雯
一、南海问题的基本现状
南海及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海疆边防。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可燃冰资源,南海问题便伴随了周边国家实施的海洋战略。
南海问题不仅是中国与东盟有关国家关于南沙群岛主权的归属之争,还是各国的能源争夺战、经济安全问题。
2011年的南海,依旧是争端不断,我国南海海域被无理侵占的岛礁有40余处,临近的海域也被瓜分。
l1月l6日.正在澳大利亚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将从2012年开始在澳大利亚驻扎250名海军陆战队员,未来驻澳美军总兵力将达到2500人。
除澳大利亚外,其他东南亚国家也欢迎美军增加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以遏制日益强大的中国影响力。
2012年,菲律宾海军企图在南海黄岩岛附近抓扣中国渔民,被赶到的中国海监船制止,双方随后发生对峙。
越南在我国渔民传统作业海域抓获我过渔民之后,6月举行专门针对中国的军事演习,其目的性已昭然若揭,美联社就此评论称,越南此举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回应”中国。
南海问题日益严峻。
越南、菲律宾等国家“抱团”制华,又有美国搅局南海,推动着南海问题的国际化。
南海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我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遭破坏。
最近,菲律宾执意向南沙仁爱礁派遣军舰,台海军舰护渔途中不只一次“偶遇”美反潜机······南海主权争端呈升温趋势。
二、南海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南海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西南中沙岛海域的海底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有“第二个大庆“之称。
同时,南海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地非常重要的海上通道,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海上走廊。
南海礁附近海域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航道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
谁拥有南海地区的主权,就可以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对于其他国家还有很大的遏制作用,所以,南海地区一直是争端频繁之地。
2、历史因素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包括南沙群岛。
1952年日本正式将南沙群岛交还给中国。
在此后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和国际实践中,美国一直承认中国队南沙群岛的主权。
然而在《旧金山对日合约》里,尽管明确规定日本放弃对西沙南海诸岛的主权归属,却没有明确中国收回主权。
使得南沙被周边国家蚕食之后,中国在南海问题中陷入被动,中国在南海的主权迟迟无法落实。
3、新一轮南海争端
2011年,越南菲律宾的经济形势恶化,政治上建树无多,百姓的不满情绪上升。
因此,各国都有通过打民族主义牌来缓解内部矛盾的打算。
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发展,
亚太地区日益成为群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效应,不仅加大对这些地区的经济投资力度,更加强在军事安全上的积极介入。
此时,中国经过长期的经济高速增长积累了相当的实力,周边国家自然会有紧迫感。
于是在大国介入的情况下,使得本已紧张的南海局势出现了进一步恶化。
三、我对南海主权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我觉得南海问题的基本现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多方占领,军备扩充,联合对华,大国插手。
随着中国对经济能源的依赖性增大和中国的外向型增强,南海在中国经济安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南海问题是影响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变量,其解决的好坏也决定了着中国未来的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而由于各国都对资源的竞争,南海问题会越来越复杂化。
首先,参与争夺的国家多,使得问题复杂。
然后,各国争夺理由角度不同,从政治、历史、民族、文化、资源、传统等都提出了自己的理由。
最后,最重要的是我们还不够强大,没有绝对的实力让对手畏惧和让步。
我国的和平崛起需要时间、空间,崛起后实力大增就有稳当争取的空间,没有和平的环境,崛起的脚步就会受阻。
因此,我觉得“搁置争议”是良策,用时间来换取空间,有实力后再来争论。
南海地区,主权属于我们,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我们与周边各国应该搁置争议,以缓和日益尖锐的南海问题,各国要合作,也可以共同开发资源,而不是相互对抗,要和平,而不要战争。
大家都知道中国奉行的是防御型国防政策与和平外交政策。
所以,我觉得对于越菲等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动作既不能放松警惕也不要太神经质。
中国有句俗语: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中国在军事上实力的快速增长在国际上有目共睹,中国海军完全有信心和实力捍卫南海12海里领海200海里和350海里的大陆架。
南海问题中不只是中国和南海邻国之间的问题,还夹杂着与美国之间的问题。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转化为科技实力、工业实力、战争潜力等综合国力,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们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根本;重视南海经济开发,充分利用南海的丰富资源;加大外交力度,增强和平解决南海的可能性;增强中国军力;力保航线的安全。
南海问题将会是一个长期的持久的问题,想快速解决或用武力解决都是不合理的。
倘若我们动用武力,不利于和平发展这一世界主流。
努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以此来给敌对国家以压力,增加我们的优势,减少我们的劣势,增加其他国家的劣势。
强大的国家实力是保护领土主权和人民的最好武器。
但是,中国从不放弃武力,也从不惧怕战争,有关各方各国切实履行关于南海的宣言,才是解决南海争议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