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18年3月课程考试《课程与教学论》作业考核试题 答案

合集下载

福建师范大学19年3月课程考试《课程与教学论》作业考核试题参考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19年3月课程考试《课程与教学论》作业考核试题参考答案

2018年秋季《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课程答:课程作为学科。

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答: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3.“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答: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答:根据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三个考量指标。

学习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学习体验:所伴随或发生的心理感受。

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2.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答:1.基于生活2.内含问题3.注重形象性4.溶入情感5.体现学科特点。

3、阐述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理解。

答:如果核心素养是一个的话,那么,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文明进步的素养,因为这代表着中国学生在世界上获得的文明进步的能力等。

那么,在时间长度上,我们也就可以用文明发展的素养这个核心代表全面发展的人的核心。

只是学生用进步这个词更为明确一些。

如果一个核心素养包括两个方面的话,文明进步的素养应该包括人文情怀的素养和科学精神的素养两个方面。

这里的人文情怀包括了人类对自身和人类与环境两个方面的和谐,这关系到学生的精神文明进步的高度,而科学精神则是现代物质文明的基石。

如果将这两个方面展开成三个维度,才是由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构成。

福建师范大学19年8月课程考试《课程与教学论》作业考核试题参考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19年8月课程考试《课程与教学论》作业考核试题参考答案

2018年秋季《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课程答:课程作为学科。

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答: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3.“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答: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 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答:根据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三个考量指标。

学习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学习体验:所伴随或发生的心理感受。

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2. 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答:1.基于生活2.内含问题3.注重形象性4.溶入情感5.体现学科特点。

3、阐述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理解。

答:如果核心素养是一个的话,那么,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文明进步的素养,因为这代表着中国学生在世界上获得的文明进步的能力等。

那么,在时间长度上,我们也就可以用文明发展的素养这个核心代表全面发展的人的核心。

只是学生用进步这个词更为明确一些。

如果一个核心素养包括两个方面的话,文明进步的素养应该包括人文情怀的素养和科学精神的素养两个方面。

这里的人文情怀包括了人类对自身和人类与环境两个方面的和谐,这关系到学生的精神文明进步的高度,而科学精神则是现代物质文明的基石。

如果将这两个方面展开成三个维度,才是由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构成。

福建师范大学18年3月课程考试旅游消费者行为学作业考核试题标准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18年3月课程考试旅游消费者行为学作业考核试题标准答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7.以下()种销售方式不属于直复营销?
A直销B电话营销C互动式电子媒体D购物中心
8.一般而言,以下()种信息来源消费者最为信赖。
A商业性-非人际信息B商业性-人际信息C非商业性-非人际信息D非商
业性-人际信息
9.个性是指对环境刺激的一致反映。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个性是()
A个性由特质构成B人的个性由实际自我、理想自我和私人自我、
5.研究发现:健身俱乐部按月付款的会员比按年付款的会员续签的可能性高12.5%,这说明消费过程中()的重要性。
A购买方式B购后服务C价格D使用产品
6.根据消费量的不同,企业通常将用户市场分为三类:重度用户、中度用户 及轻度用户。在这其中,( )是企业理想的目标市场。
A重度用户B中度用户C轻度用户D全部用户
D实效
E意向F行为
4.战略营销的STP战略是指:(

A市场调研B市场细分
C目标市场选择
D市场定位
5.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对榜样的学习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相互联系的过程, 包括( )
A展示过程B注意过程C保持过程D再造过程E动机过程F态度过程
三、简答题
1.简述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及其购买决策的类型。
2.简述消费者对旅游服务的期望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19.人们的购买行为有时很复杂,有时很简单,决定人们购买行为复杂程度 的因素是( )。
A是否冲动型购买行为B不同人的心理复杂程度及其购买时
的介入程度
C人们的经济能力D商品价值大小和顾客对所购商品
的熟悉程度
20.是人们响应某些刺激的个性事件, 往往是由于对事件的亲身参与或
是直接观察造成的,不论事件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 )
( )

福建师范大学18年3月课程考试《中国历史地理》作业考核试题答案.docx

福建师范大学18年3月课程考试《中国历史地理》作业考核试题答案.docx

名词解释1、屮国历史地理学中国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中国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地理环境的变化、发展是受人的活动的影响的,因此,我们研究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时,必须研究地理环境与人的活动之间的关系。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时间界限为,从旧石器时代到现代地理学的时间上限。

2、徐霞客游记共10卷,明代旅游地理学家徐霞客所写。

木书揭示了我国西南地区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是我国古代游记地理书的代表。

其他的此类著作还有《穆天子传》、《岭外代答》、《长春真人西游记》、《西洋蕃国志》等。

3、禹贡学会禹贡学会,由顾颉刚和谭其曝发起,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学者研究历史地理的群众性学术团体。

4、羁縻州是指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

以情况特殊,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

相当于现在的自治区。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羁縻地并非都是少民,果敢杨姓土司和大砌稳段姓土司全都是汉人。

问答题1、秦汉至明清行政区划演变的情况。

答:(-)秦、汉时期:郡县制时期从秦始皇统一中国,正式确立郡县制为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划,到魏晋时期实施州制行政区划制度,郡县制经历了秦、汉四百多年。

《汉书•地理志》云:“秦京师为内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

”内史,领京畿诸县,不在36郡内。

即陇西、北地、上郡、汉中、蜀郡、巴郡、邯郸、巨鹿、太原、上党、雁门、代郡、云中、河东、东郡、砺郡、三川、颍川、南郡、黔中、南阳、长沙、楚郡、九江、泗水、薛郡、东海、会稽、齐郡、琅邪、广阳、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为始皇二十六年所置36郡。

(二)魏晋南北朝、隋吋期:州制吋期西汉末年王莽专权,企图实现《尧典》中所谓“肇十有二州”的古制。

三国时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改汉十三州为九州。

不久,魏文帝曹丕又改为十二州。

置有司隶、豫、兖、青、徐、雍、凉、冀、并、幽、荆(汉荆州北部)、扬(汉扬州北部)。

三国时共有州17 (其中荆、扬各有二州),郡167,县1206。

西晋全国共有州21,统郡、国173,县1232o隋设郡为190,县1255。

福建师范大学19年3月课程考试《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19年3月课程考试《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 ■ ■ ■ ■ ■ ■ ■ ■ ■ ■ ■ ■▆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试卷 共2页(第1页) 选择题答案写在选择题答题区内,其它各题在答案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边框区域的答案无效!▆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C 卷姓名: 专业:学号: 学习中心:一、填空题(共30分,每小题5分) 1 2 3 4 5 6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认为,数学是研究 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 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2.《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数学课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是促进学生 全面 发展的需要. 3、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 自主探索 、 动手设计 、 合作交流 、 阅读自学 等学习数学的方式。

4.“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__问题__ 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____数学活动经验 、培养学生__创新意识 与 应用能力 的重要途径。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性、 普及性和发展性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6.义务教育阶段提出的十个基本概念是:数感 、 符号意识 、空间观念、几何直观、 数学分析观念 、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 创新意识 。

二、简答题(共30分,每小题10分) 1 2 3 4 5 6 7 8 91. 简述数学探究的含义 。

答: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及其运算;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等。

2018年最新《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5篇范文]

2018年最新《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5篇范文]

2018年最新《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5篇范文]第一篇:2018年最新《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小学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汇集共计三套《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汇集一、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A.杜威 B.洛克C.凯洛夫D.赫尔巴特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D.泰主罗义 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A.赞科夫 B.巴班斯基C.维果茨基 D.列昂节夫 4.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5.()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B.教学原则C.教学方法 D.教学设计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黑格尔7.()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B.泰勒C.塔巴D.奥利沃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A.克伯屈B.杰克逊C.巴罗D.杜威 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A.课程B.课程编制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怎样编制课程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A.工作分析 B.课程审议 C.活动分析 D.职业分析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B.人本主义教学论C.尝试教学论D.发展性教学论12.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A.从做中学B.反省思维C.主动作业D.问题教学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A.情境模式B.目标模式C.批判模式D.过程模式14.()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2020年春季福建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标准答案

2020年春季福建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标准答案

2020年春季福建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标准答案2020年春季福建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标准答案试卷总分:100 得分:0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1.课程结构的()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

A.综合性B.选择性C.理性D.均衡性正确答案:A2.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的学习方式属于()。

A.接受学习B.启发学习C.探究学习D.发现学习正确答案:D3.()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A.课程结构的综合性B.课程结构的选择性C.课程结构的理性D.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正确答案:D4.()以书本(教师)为中心,强调理解的外在性。

A.创新性学习B.继承性学习C.机械学习D.有意义学习正确答案:B5.()提出“教育即生活”。

A.罗素B.陶行知C.杜威D.加涅正确答案:C6.()提出“生活即教育”。

A.罗素B.陶行知C.杜威D.加涅正确答案:B7.()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A.教育研究B.教学实践C.教学引导D.教学反思正确答案:D8.课程实施中最具有核心意义的变革是()。

A.课程内容调整B.课程结构调整C.学习方式转变D.培养目标转变正确答案:C9.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的基础性表现在()。

A.培养人B.培养人才C.终身发展D.自我发展正确答案:A10.新旧知识建立“人为性”和“字面性”的联系是()A.机械学习B.接受学习C.发现学习D.有意义学习正确答案:A11.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

A.教师B.督促C.问题D.感知正确答案:C12.课程改革的根本(依托)在于()。

A.课程体系重建B.学校文化重建C.教育目标重建D.课程观转变正确答案:B13.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可分为()个阶段。

A.一B.二C.三D.四正确答案:C14.新旧知识建立非人为性和实质性的联系是()。

福师大2020年秋《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试题及答案

福师大2020年秋《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试题及答案

福师大2020年秋《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试题及答案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试题及答案一、论述题1、阐述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理解。

答:三维目标关系概括为:“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

”也就是说,知识和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履历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与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

我个人认为知识与技能是不能独立,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知识能促进技能的发展,技能上来了也能帮助人们吸收理解掌握新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这一维目标我认为应该更加重要,其实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们总在进行着过程与方法的习得。

有时我们说过程与方法可能比知识更加的重要,因为我们学习的知识是静态知识,是人类文明的积累,是过去的东西,是人们在经历过的过程中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这样总是跟在时代的后面。

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没有没有精力也没有必要学习所有的知识,同时也不可能学习所有的知识,但是人们掌握了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方法那样就好了,那样就会一通百通。

因此我们有时候说经历对一个人的得成长太重要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学习知识的最终得目的是什么?不就是改变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么,理解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如果看周围的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这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简述有价值的教学情境的特征。

答: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具备以下几个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秋季《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
1、课程
答:课程是学校为实现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安排的总和,它包括教学科目和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课外活动。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答: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某门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

体现了国家对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和检查教学质量的标准。

3、“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答:“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材观。

“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立足点是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

前者是教书,后者是教人。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
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答: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二、"先教后学"——以教导学。

三、"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

2、简述有价值的教学情境的特征。

答:一、基于生活;
二、内含问题;
三、注重形象性;
四、溶入情感;
五、体现学科特点。

3、如何处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