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式和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任务一

合集下载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H%12yhm m aaxx 100% 1-7
迟滞现象反映了传感器机械结构 和制造工艺上的缺陷,如轴承摩 擦、间隙、螺钉松动、元件腐蚀 等。
5 精确度
传感器的精确度是指传感器的输出指示值与被测量 约定真值的一致程度,反映了传感器测量结果的可靠 程度。在工程应用中,为了简单表示测量结果的可靠 性程度,引入精确度这个等级概念,用A表示,它表示允 许的最大绝对误差与满度量程的比值的百分数,即
二、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目前工程测力传感器中应 用最普遍的一种传感器,它测量精度高,范围广, 频率响应特性较好,结构简单,尺寸小,易实现小 型化,并能在高温、强磁场等恶劣环境下使用,并 且工艺性好,价格低廉。它主要应用在力作用下, 将材料应变转变为电阻值的变化,从而实现力值 的测量。组成电阻应变片的材料一般为金属或 半导体材料。
2.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在测量快速变化的输 入信号情况下,输出对输入的响应特性。传感器测量 静态信号时,由于被测量不随时间变化,测量和记录的 过程不受时间限制。但是在工程实践中,检测的是大 量随时间变化的动态信号,这就要求传感器不仅能精 确地测量信号的幅值大小,而且还能显示被测量随时 间变化的规律,即正确的再现被测量波形。传感器测 量动态信号的能力用动态特性来表示。
习题:1、2
模块二 力敏传感器及其应用
课题一 力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分类
任务目标 ★ 掌握电阻应变式力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掌握电感应变式力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了解电阻应变式和电感应变式力敏传感器之间 的区别。
一、力敏传感器概述
力敏传感器,顾名思义就是能对各种力或能转 化为力的物理量产生反应,并能将其转变为电 参数的装置或元件。很显然,要成为真正实用 意义上的力敏传感器,这个由力转化为电参数 的过程最好能成线性关系。根据由力至电参数 转变的方式不同,力敏传感器一般有电阻应变 式传感器、电位计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 压电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等,它们也可用 来测量力值。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2023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2023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传感器技术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验器材
电阻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
电感式传感器
压电式传感器
磁电式传感器
热电式传感器
光电式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
化学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
三、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
电阻式传感器实验:
(1)将电阻式传感器接入电路,测量其阻值;
(2)改变被测物体的电阻值,观察电路中电压或电流的变化;
(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电阻式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电容式传感器实验:
(1)将电容式传感器接入电路,测量其电容值;
(2)改变被测物体的介电常数,观察电路中电压或电流的变化;
(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电容式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电感式传感器实验:
(1)将电感式传感器接入电路,测量其电感值;
(2)改变被测物体的磁导率,观察电路中电压或电流的变化;
(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电感式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压电式传感器实验:
(1)将压电式传感器接入电路,测量其输出电压;(2)施加压力或振动,观察电路中电压的变化;(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压电式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磁电式传感器实验:
(1)将磁电式传感器接入电路,测量其输出电压;(2)改变磁场强度,观察电路中电压的变化;
(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磁电式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热电式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热电式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热电式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一、热电式传感器的原理热电式传感器是一种使用热电效应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

它利用了热电效应在两个不同材料接合处产生的温度差,从而生成一个电压或电流信号,用于测量温度。

1. 热电效应的基本原理热电效应是指两个不同材料的接触处由于温度差异而产生的电势差。

根据这个原理,热电式传感器通常由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或导体构成。

2. 热电偶原理热电偶是热电式传感器的一种常见类型,它由两根不同材料的导线通过焊接连接而成。

当一个导线的接触处受到热源的加热时,会产生一个电势差,这个电势差与温度成正比。

通过测量这个电势差,可以间接测量热源的温度。

3. 温度与电势差的关系热电偶的电势差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热电势-温度特性曲线来描述。

每种材料的热电性质都不同,因此每根导线的热电特性也不同。

通过测量两个导线的电势差,可以确定温度的值。

二、热电式传感器的应用热电式传感器由于其简单、可靠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以及其他相关领域。

1. 工业自动化在工业自动化中,热电式传感器常用于测量各种流体、气体以及固体的温度。

它可以实时监测温度变化,并与控制系统相连,实现温度的自动调控。

2. 热处理过程热电式传感器在热处理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测量加热炉、熔炉等设备的温度,可以确保热处理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医疗设备热电式传感器在医疗设备中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体温计和血糖仪等便携式医疗设备都采用了热电式传感器来测量体温和血糖水平。

4. 环境监测热电式传感器还可以用于环境监测。

例如,测量室内和室外温度、湿度等参数,可以帮助调节室内环境,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结论热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温度测量工具。

它利用热电效应的原理,通过测量热源产生的电势差来间接测量温度。

热电式传感器应用广泛,在工业自动化、热处理过程、医疗设备和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重要作用。

热电式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对提升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舒适性,以及保证工业生产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作业参考答案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作业参考答案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作业参考答案作业一1.传感器有哪些组成部分?在检测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答: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及测量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各部分在检测过程中所起作用是:敏感元件是在传感器中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一定联系的另一物理量的元件,如电阻式传感器中的弹性敏感元件可将力转换为位移。

传感元件是能将敏感元件的输出量转换为适于传输和测量的电参量的元件,如应变片可将应变转换为电阻量。

测量转换电路可将传感元件输出的电参量转换成易于处理的电量信号。

2.传感器有哪些分类方法?各有哪些传感器?答:按工作原理分有参量传感器、发电传感器、数字传感器和特殊传感器;按被测量性质分有机械量传感器、热工量传感器、成分量传感器、状态量传感器、探伤传感器等;按输出量形类分有模拟式、数字式和开关式;按传感器的结构分有直接式传感器、差分式传感器和补偿式传感器。

3.测量误差是如何分类的?答:按表示方法分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按误差出现的规律分有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按误差来源分有工具误差和方法误差按被测量随时间变化的速度分有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按使用条件分有基本误差和附加误差按误差与被测量的关系分有定值误差和积累误差。

4.弹性敏感元件在传感器中起什么作用?答:弹性敏感元件在传感器技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检测系统的基本元件,它能直接感受被测物理量〔如力、位移、速度、压力等〕的变化,进而将其转化为本身的应变或位移,然后再由各种不同形式的传感元件将这些量变换成电量。

5.弹性敏感元件有哪几种基本形式?各有什么用途和特点?答:弹性敏感元件形式上基本分成两大类,即将力变换成应变或位移的变换力的弹性敏感元件和将压力变换成应变或位移的变换压力的弹性敏感元件。

变换力的弹性敏感元件通常有等截面轴、环状弹性敏感元件、悬臂梁和扭转轴等。

实心等截面轴在力的作用下其位移很小,因此常用它的应变作为输出量。

它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测量范围宽、可承受极大的载荷、缺点是灵敏度低。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教学大纲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教学大纲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7z8315课程名称:传感器技术及应用Sensor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学分/学时:3/42先修课程:主要有:物理、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元件、自动控制理论。

二、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

其目标是:提供了解、使用、分析和初步设计常用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及系统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为后续其他专业课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现状、特点,在信息技术中的重要地位、作用;掌握信息获取范畴的广义理解;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实现方式与结构;了解传感器技术在国防工业和一般工业领域中的典型应用;同时使学生能够在自动化系统、智能化系统中正确应用常用的传感器技术。

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主要讲授传感器的性能评估,目前在工业领域中常用的几种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传感器的敏感元件的物理效应、变换原理、工作特性、主要结构、信号转换电路、误差及其补偿、合理应用等。

同时本课程也重视对新型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的介绍。

传感器结构设计、工艺及所用材料只作一般介绍。

本课程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传感器技术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共15个学时;第二部分是关于典型传感器的讨论,这是课程的重点,共21个学时;第三部分是关于近年来出现的新型传感器、应用示例的讨论,共6个学时。

教学的基本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单元教学任务。

五、教学安排及方式第1章绪论(6学时,基本掌握,讲授为主)1.1 传感器的作用与功能1.2 传感器的分类1.3 传感器技术的特点1.4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1.5 与传感器技术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1.6 本教材的特点及主要内容第2章传感器的特性(5学时,掌握,讲授为主,讨论为辅)2.1 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一般描述2.2 传感器的静态标定2.3 传感器的主要静态性能指标及其计算第3章基本弹性敏感元件的力学特性(4学时,掌握,讲授为主)3.1 概述3.2 弹性敏感元件的基本特性3.3 基本弹性敏感元件的力学特性3.4 弹性敏感元件的材料第4章电位器式传感器(1学时,掌握,讨论为主,讲授为辅)4.1 概述4.2 线绕式电位器的特性4.3 非线性电位器4.4 电位器的负载特性及负载误差4.5 非线绕式电位器4.6 典型的电位器式传感器第5章应变式传感器(5学时,掌握,讲授为主,讨论为辅)5.1 应变式变换原理5.2 金属应变片5.3 应变片的动态响应特性5.4 应变片的温度误差及其补偿5.5 电桥原理5.6 典型的应变式传感器第6章压阻式传感器(2.5学时,掌握,讲授为主)6.1 压阻式变换原理6.2 典型的压阻式传感器第7章热电式传感器(2.5学时,掌握,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7.1 概述7.2 热电阻测温传感器7.3 热电偶测温7.4 半导体P-N结测温传感器7.5 其他测温系统第8章电容式传感器(1学时,掌握,讲授为主,讨论为辅)8.1 基本电容式敏感元件8.2 电容式敏感元件的主要特性8.3 电容式变换元件的信号转换电路8.4 典型的电容式传感器8.5 电容式传感器的结构及抗干扰问题第9章变磁路式传感器(2学时,掌握,讨论为主,讲授为辅)9.1 电感式变换原理9.2 差动变压器式变换元件9.3 电涡流式变换原理9.4 霍尔效应及元件9.5 典型的变磁路式传感器第10章压电式传感器(1学时,基本掌握,讲授为主)10.1 石英晶体10.2 压电陶瓷10.3 聚偏二氟乙烯10.4 压电换能元件的等效电路10.5 压电换能元件的信号转换电路10.6 压电式传感器的抗干扰问题10.7 典型的压电式传感器第11章谐振式传感器(6学时,基本掌握,讲授为主)11.1 谐振状态及其评估11.2 闭环自激系统的实现11.3 振动筒压力传感器11.4 谐振膜式压力传感器11.5 石英谐振梁式压力传感器11.6 谐振式科里奥利直接质量流量传感器第12章微机械与智能化传感器技术(5时,基本掌握,讲授为主,讨论为辅)12.1 概述12.2 几种典型的微硅机械传感器12.3 几种典型的智能化传感器12.4 若干新型传感器应用实例分析课程总结(1学时,讲授为主,讨论为辅)六、教学的基本思路“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教学以“一条主线、二个基础、三个重点、多个独立模块”的基本原则来进行。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习题及答案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1试绘制转速和输出电压的关系曲线,并确定:1)该测速发电机的灵敏度。

2)该测速发电机的线性度。

2.已知一热电偶的时间常数τ=10s,若用它来测量一台炉子的温度,炉内温度在540οC和500οC 之间按近似正弦曲线波动,周期为80s,静态灵敏度k=1,试求该热电偶输出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输入与输出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和滞后时间。

3.用一只时间常数为0.355s 的一阶传感器去测量周期分别为1s、2s和3s的正弦信号,问幅值误差为多少?4.若用一阶传感器作100Hz正弦信号的测试,如幅值误差要求限制在5%以内,则时间常数应取多少?若在该时间常数下,同一传感器作50Hz正弦信号的测试,这时的幅值误差和相角有多大?5.已知某二阶系统传感器的固有频率f0=10kHz,阻尼比ξ=0.1,若要求传感器的输出幅值误差小于3%,试确定该传感器的工作频率范围。

6.某压力传感器属于二阶系统,其固有频率为1000Hz,阻尼比为临界值的50%,当500Hz的简谐压力输入后,试求其幅值误差和相位滞后。

《第二章应变式传感器》1.假设某电阻应变计在输入应变为5000με时电阻变化为1%,试确定该应变计的灵敏系数。

又若在使用该应变计的过程中,采用的灵敏系数为 1.9,试确定由此而产生的测量误差的正负和大小。

2.如下图所示的系统中:①当F=0和热源移开时,R l=R2=R3=R4,及U0=0;②各应变片的灵敏系数皆为+2.0,且其电阻温度系数为正值;③梁的弹性模量随温度增加而减小;④应变片的热膨胀系数比梁的大;⑤假定应变片的温度和紧接在它下面的梁的温度一样。

在时间t=0时,在梁的自由端加上一向上的力,然后维持不变,在振荡消失之后,在一稍后的时间t1打开辐射源,然后就一直开着,试简要绘出U0和t的关系曲线的一般形状,并通过仔细推理说明你给出这种曲线形状的理由。

3.一材料为钢的实心圆柱形试件,直径d=10 mm,材料的弹性模量E=2 ×1011N/m2,泊松比μ=0.285,试件上贴有一片金属电阻应变片,其主轴线与试件加工方向垂直,如图1所示,若已知应变片的轴向灵敏度k x =2,横向灵敏度C=4%,当试件受到压缩力F=3×104N作用时。

热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热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热电式传感器的应用热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和科研领域的传感器。

它利用热电效应来测量温度、热量或流量等物理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热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一、温度测量温度是热电式传感器最常用的测量参数。

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中最常用的热电式传感器,它由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组成,当两种导体连接时,它们之间会产生热电效应。

当两个连接的导体之间有温度差时,就会产生电动势。

通过测量这个电动势,可以确定两个导体之间的温度差,从而测量温度。

热电偶具有测量范围广、可靠性高、稳定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温度测量场合。

二、热量测量热电式传感器也可以用于热量测量。

在热量测量中,通常使用热电堆或热电芯片作为传感器。

热电堆是由多个热电偶串联而成的,它可以通过测量通过它的热量引起的温度变化来测量热量。

热电芯片则是一种集成化的热电式传感器,它可以同时测量温度和热量。

三、流量测量热电式传感器还可以用于流量测量。

在流量测量中,通常使用热线或热膜作为传感器。

热线传感器是一种具有热线测量元件的传感器,它通过测量热线与流体之间的热量交换来测量流量。

热膜传感器则是一种具有加热元件和测量元件的传感器,它通过测量流体经过加热元件时的温度变化来测量流量。

四、压力测量热电式传感器还可以用于压力测量。

在压力测量中,通常使用压阻式传感器或电容式传感器作为传感器。

压阻式传感器利用电阻的变化来测量压力的变化,而电容式传感器利用电容的变化来测量压力的变化。

这两种传感器都与热电式传感器有一定的联系,因为它们都需要对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处理和放大,而热电式传感器则可以利用热电效应来放大信号。

五、其他应用除了上述应用外,热电式传感器还有很多其他的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成分分析、水分测定、厚度测量等领域。

成分分析中常用的有热重分析仪和量热仪等仪器,这些仪器都是利用热电式传感器来检测物质的质量和能量变化等参数;水分测定中常用的有干燥箱和烘箱等设备,这些设备都是利用热电式传感器来检测样品中的水分含量;厚度测量中常用的有超声波测厚仪和激光测距仪等仪器,这些仪器都是利用热电式传感器来检测样品表面的厚度和距离等参数。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习题-第7章热电式传感器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习题-第7章热电式传感器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习题-第7章热电式传感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及《传感器与测量技术》习题集与部分参考答案教材:传感器技术(第3版)贾伯年主编,及其他参考书第7章热电式传感器7-1 热电式传感器有哪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热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量变化的装置。

它可分为两大类:热电阻传感器和热电偶传感器。

热电阻传感器的特点:(1)高温度系数、高电阻率。

(2)化学、物理性能稳定。

(3)良好的输出特性。

(4).良好的工艺性,以便于批量生产、降低成本。

热电偶传感器的特点:(1)结构简单(2)制造方便(3)测温范围宽(4)热惯性小(5)准确度高(6)输出信号便于远传7-2 常用的热电阻有哪几种?适用范围如何?答:铂、铜为应用最广的热电阻材料。

铂容易提纯,在高温和氧化性介质中化学、物理性能稳定,制成的铂电阻输出-输入特性接近线性,测量精度高。

铜在-50~150℃范围内铜电阻化学、物理性能稳定,输出-输入特性接近线性,价格低廉。

当温度高于100℃时易被氧化,因此适用于温度较低和没有侵蚀性的介质中工作。

7-3 热敏电阻与热电阻相比较有什么优缺点?用热敏电阻进行线性温度测量时必须注意什么问题?7-4 利用热电偶测温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答:(1)用两种不同材料作热电极(2)热电偶两端的温度不能相同7-5 什么是中间导体定律和连接导体定律?它们在利用热电偶测温时有什么实际意义?答:中间导体定律:导体A、B组成的热电偶,当引入第三导体时,只要保持第三导体两端温度相同,则第三导体对回路总热电势无影响。

利用这个定律可以将第三导体换成毫伏表,只要保证两个接点温度一致,就可以完成热电势的测量而不影响热电偶的输出。

连接导体定律:回路的总电势等于热电偶电势E AB(T,T0)与连接导线电势E A’B’(Tn,T0)的代数和。

连接导体定律是工业上运用补偿导线进行温度测量的理论基础。

7-6 什么是中间温度定律和参考电极定律?它们各有什么实际意义?答:E AB(T,Tn,T0)=E AB(T,Tn)+E AB(Tn,T0)这是中间温度定律表达式,即回路的总热电势等于E AB(T,Tn)与E AB(Tn,T0)的代数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θ = 1.8t + 32
T = t + 273.15
2020/9/30
5
几种温标的对比
正常体温 为37 C , 相当于华 氏温度多 少度?
2020/9/30
6
热力学温标(K)
热力学温标是建 立在热力学第二定律 基础上的最科学的温 标,是由开尔文 (Kelvin)根据热力 学定律提出来的,因 此又称开氏温标。它 的符号是T,单位是 开尔文(K) 。
A. 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撞击容器内壁的能量增 大;
B. 气体分子的直径增大; C. 气体分子之间的排斥力增大
答案:A
2020/9/30
4
补充温标的知识
1、温度的数值表示方法称为温标。它规定了 温度的读数的起点(即零点)以及温度的单位。 各类温度计的刻度均由温标确定。
2、国际上规定的温标有:摄氏温标t(单位 ℃)、华氏温标θ(单位F)、热力学温标T(单 位K)、1990国际温标(ITS-90)等。
3
练习:
1)两端密闭的弹簧管(又称波登管,见下图)中的气 体温度升高后,气体对容器内壁的压强随之增大,弹簧管 的截面趋向于圆形,截面的短轴力图伸长,长轴缩短。截 面形状的改变导致弹簧管趋向伸直,一直到与压力的作用 相平衡为止使弹簧管撑直,从而可用于测量温度。从微观 上分析,弹簧管内部压强随温度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
8
练习:
正常人的体温为37C,则此时的华氏温
度约为_____,热力学温度约为______。
A. 32F,100K
B. 99F,236K
C .99F,310K
D. 37F,310K
2020/9/30
答案:C
9
补充:温度测量及传感器分类
温度传感器按照用途可分为基准温度计和 工业温度计;按照测量方法又可分为接触式和 非接触式;按工作原理又可分为膨胀式、电阻 式、热电式、辐射式等等;按输出方式分,有 自发电型、非电测型等。
2020/9/30
18
热电偶温度传器是利用导体的“热电效应” 制作的仪器,其敏感元件是热电偶。
热电偶由两根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一 端焊接或绞接而成。
T0
T0
热电极
冷端
A
B
T
2020/9/30热端
热电偶结构示意图
19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热电势的产生:
热电偶回路产生的热电势由
接触电势质
(1)均质导体定律 由一种均质导体组成的闭合回路,不论其几何尺寸
2020/9/30
10
介绍几种温度测量方法
示温涂料(变色涂料) 装满热水后图案
变得清晰可辨
2020/9/30
11
变色涂料在电脑内部温度中的示温作用
CPU散 热风扇
温度升高后变为红色
低温时显示 蓝色
2020/9/30
12
体积热膨胀式
不需要电源,耐用;但 感温部件体积较大。
2020/9/30
气体的体积与 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单元五 热电式和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热电式和压电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把被测 量的变化直接转换为电压量或电流量的变化,然 后通过对此信号的放大处理并把此信号检测出来, 从而达到测量被测量的目的。本单元将从应用角 度出发,介绍热电式和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测量转换电路及一些应用实例。(属自发电式传 感器)

T 0

热电势大致与两个结点的温差Δt 成正比
2020/9/30
22
测量端、 工作端、 热端
自由端、 参考端、 冷端
为了使用方便,标准化热电偶的热端温度与热电势之 间的对应关系都有函数表可查。这种函数表是在冷端 温度为O℃条件下,通过实验方法制定出来的,称为 热电偶分度表。热电偶分度表可用于表达热电偶的热 电特性。几种常用热电偶的分度表见附录2-1、2-2、 2-3、2-4。应注意应注意t0不等于0℃时不能使用分度 2表020由/9/30t直接查热电势值,也不能由热电势值直接查。 23
20
热电势的产生: 1、接触电势
EAB(T)
NA
NB
设NA>NB
A
B
ES
A
B
2、温差电势
EA(T,T0)
2020/9/30
T
EA
T0
21
A
有关热电偶热电势的讨论
热电偶两结点所产生的总的热电势等于热端热电势
与冷端热电势之差,是两个结点的温差Δt 的函数:
EAB(T,T0)=eAB ( T
)-
eAB
热电极A
左端称为:
测量端
A
(工作
端、热
端)
B
热电势
热电极B
右端称为:
自由端
(参考 端、冷 端)
结论:当两个结点温度不相同时,回路中将产生电动势。
2020/9/30
16
从实验到理论:热电效应
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赛贝克用两种不 同金属组成闭合回路,并用酒精灯加热其中 一个接触点(称为结点),发现放在回路中 的指南针发生偏转(说明什么?),如果用 两盏酒精灯对两个结点同时加热,指南针的 偏转角反而减小(又说明什么?) 。
13
红外温度计
2020/9/30
14
热电偶测温的主要优点
1、它属于自发电型传感器:测量时可以 不需外加电源,可直接驱动动圈式仪表;
2、测温范围广:下限可达-270C ,上限 可达1800C以上;
3、各温区中的热电势均符合国际计量委 员会的标准。
2020/9/30
15
(一)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先看一个实验——热电偶工作原理演示
显然,指南针的偏转说明回路中有电 动势产生并有电流在回路中流动,电流的强 弱与两个结点的温差有关。
2020/9/30
17
A
T
I
B
T>T0 T0
把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两端相接组成闭合回 路,当两接点分别置于T和T0(设T>T0)两不同温度时, 则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热电势,形成回路电流。这种现 象称塞贝克效应,即热电效应。
威廉·汤姆逊·开尔文勋爵像
2020/9/30
7
1990国际温标(ITS-90)
从1990年1月1日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 采用1990年国际温标,简称ITS-90。它定 义了一系列温度的固定点,测量和重现这 些固定点的标准仪器以及计算公式,例如 水的三相点为273.16K(0.01C)等。
2020/9/30
2020/9/30
1
任务一 热电偶在温度测量中的应用 一、任务描述与分析
2020/9/30
2
锅炉汽水生产流程及检测系统
二、相关知识
补充:温度测量的 基本概念
温度标志着物 质内部大量分子无 规则运动的剧烈程 度。温度越高,表 示物体内部分子热 运动越剧烈。
2020/9/30
模拟图: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气体分 子在高温时的运动速度比低温时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