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资料

合集下载

气压带和风带、气候类型

气压带和风带、气候类型

(1)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膨胀上升或收缩下沉,从而导
致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区或高气压区的原因,称为热力原因,如赤道低 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2)由于气流运动造成的空气在一定区域内聚集辐合或辐散,导致
气压发生变化的原因称为动力原因。在近地面气流辐合上升,气压降 低,如副极地低气压带。气流辐散下沉,气压升高,如副热带高气压
[规律方法] 1.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
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 西北部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季风南移过赤道左偏而形成。
2.7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
该季节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而形 成;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
答案:(1)终年高温,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量的季节变化大,一年内有明显的旱、 雨两季。
(2)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热带季风的主要原因。冬
季,强大的亚洲高压与赤道低压、太平洋低压之间,形成了偏北风, 南亚地区盛行东北季风,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夏季,太阳直射点北
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
解析:阅读图甲,根据孟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归纳出
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南亚季风 的主要原因。由于季风的影响,印度的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有的年份
西南季风来得晚,或退得早,或是风力太弱,雨水就不足,容易形成
旱灾;有的年份西南季风来得早,或退得晚,或风力太强,雨水就过 多,容易造成涝灾。
第三讲
气压带和风带、气候类型
一、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1.分布(以北半球为例)
2.移动 (1)原因: 太阳直射点 的南北移动。 (2)规律(北半球) [灵犀一点] 气压带与风带对降水多少的影响 (1)降水较多的气压带、风带: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高低纬度间热量差异引起的大气环流及其 形成的 7 个气压带和 6 个风带,回答此题应明确三圈环流高空 风向与近地面风向相反,同时要熟悉 7 个气压带和 6 个风带的 名称及分布。
答案 (1)
(2)(自北而南)极地高气压带 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
(3)
(4)低纬 中纬 高纬
气候 带 气候类 型 分布 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 特点 全年高温 多雨 全年高 温,干、 湿季明显 全年气温 高,雨季 集中 全年高 温,干旱 少雨 亚马孙河流域、 赤道低气压带控 热带雨 南北纬 10° 之 刚果河流域、 制,盛行上升气 印 林气候 间 度尼西亚 流 非洲中部、 南美 热带草 北纬 10° 至北 巴西、 澳大利亚 赤道低气压带和 原气候 回归线之间 大陆北部和南 信风带交替控制 部 北纬 10° 至北 海陆热力性质差 热带季 亚洲中南半岛、 回归线之间 异和气压带风带 风气候 印度半岛 大陆东岸 位置的季节移动 南北回归线 撒哈拉沙漠、 阿 热带沙 至南北纬 30° 副热带高气压带 拉伯半岛、 澳大 漠气候 之间的大陆 或信风带控制 利亚中西部 内部和西岸
(4)图 2 为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将其 序号与上述气候类型的代表字母对应填空: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C B A
图2
解析 分析气候类型一般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分析它的气 温特点,气温受纬度因素和下垫面性质的影响,图中 A,B,D 为温带的气候类型;二是分析它的降水特点,不同地区的大气 环流形势决定其降水状况,降水量还受距海洋远近的影响,图 中 D 地距海洋远,故降水少,B 地常年受西风影响,一年四季 降水均匀,C 地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 因而气候具有冬雨夏干的特点,A 地为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

全球气候类型(简图、表格)

全球气候类型(简图、表格)

全球气候类型(简图、表格)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高一地理
气候类型及分布
寒带
(北
纬60°~90°
T 最热月
<15℃
1、苔原 气候 全年严寒 分布在极地附近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地处高纬,太阳高度较小、受极地气团和冰洋气团控制 2、冰原 气候 全年酷寒 分布在极地 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内陆地区 纬度高,太阳高度极小, 受极地气团和冰原气团控制
高原高 山气 候
垂直变化明显
分布中、低纬度的高大山地和高原
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等地
地势高,地势起伏大
二、理想大陆气候分布模式图
1、温度带的判断:
2、根据降水特点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南北半球的判断:6、7、8月高温:属于北半球;12、1、2月高温:属于南半热带(南北纬30°之间):T 最冷月>15℃:
1、热带雨林气候、
2、热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南北纬30°—40°之间):T 最冷月>0℃: 5、亚热带季风气候、6、地中海气候 温带(南北纬40°—60°之间):T 最冷月<0 7、温带季风气候、8、温带大陆性气候、
9、温带海洋性气候
寒带(北纬60°—90°之间)):T 最热月<15℃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11、苔原气候、
12、冰原气候。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初中地理知识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初中地理知识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知识点的认识】世界气候成因的影响因素有:纬度、海陆位置、气压带、风带和气团、洋流、地形五类。

气候类型没有特定的纬度区域限制。

全球气候可大致划分为 11 个类型,如图。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 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 2000 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 400﹣1500 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 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 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气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 250 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 月平均温普遍在 0℃以上,夏季较热,7 月平均温一般为 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 1000 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

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

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 月平均温在 0℃以上),夏季不热(7 月平均温在 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 1000 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 2000 毫米以上或更多。

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点总结-气压带和风带知识框架

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点总结-气压带和风带知识框架

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点总结|气压带和风带知识框架一、全球主要气候类型:气温带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形成原因热带:(南北纬30°之间,T最冷月>15℃)1、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南、北纬10o之间非洲刚果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南美亚马孙河流域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盛行上升气流。

2、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交替南、北纬10o~南、北回归线之间非洲中、南部、澳大利亚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3、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南、北纬10o~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等地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即受夏季风和冬季风交替控制4、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南、北回归线~30o大陆内部和西岸非洲北部地区、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沙漠区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交替控制亚热带南北纬30°~40°间T最冷月>0℃)1、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南、北纬25o~至35o 间的大陆东岸我国秦岭以南、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即受夏季风和冬季风交替控制2、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o~40o之间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大陆西岸,非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西南等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受热带大陆气团影响,干旱炎热;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多气旋活动,暖湿多雨温带(南北纬40°~60°之间T 最冷月>0℃)1、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南、北纬35o~55o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华北、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和日本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即受夏季风和冬季风交替控制2、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南、北纬40o~60o之间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全年受大陆气团控制3、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南、北纬40o~60o大陆西岸及岛屿西欧、北美大陆和南美大陆西海岸狭长地带、新西兰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北纬60°附近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长严寒,夏暖短促,降水少且集中夏季南、北纬50o~70o之间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寒带(北纬60°~90°T最热月(2)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根据气候的两大要素资料来判读,判读时可遵循以下三个步骤:以形定位、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大气环境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气候

大气环境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气候

第三节大气环境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气候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气压带形成原因---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移动的原因二气候类型世界气候类型特点、成因、分布气候类型的分析判断: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气温、降水这两个主导要素进行,先根据气温、再根据降水的步骤来分析,简便易行。

一、判断方法和步骤第一步: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某气候所在的半球,如果7、8月份气温最高,为北半球;如果1、2月份气温最高,为南半球。

第二步:根据气温曲线中最冷月的气温值,判断气候类型的范围。

热带型:最冷月>15℃,终年高温。

亚热带型:最冷月在0℃以上,冬温夏热。

温带型:最冷月0℃以下(温带海洋气候除外,在0℃以上),冬冷夏热。

寒带型:最热月0℃以上——苔原气候,最热月0℃以下——冰原气候;第三步:在第二步基础上根据降水特点判断具体的气候类型年雨型——终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下);热带季风气候(>15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冬雨型——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少雨型——终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略集中在夏季):亚寒带与极地气候。

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判定半球气温6、7、8三个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型) 北半球12、1、2三个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型) 南半球判定所属温度带最低月气温与最高月气温最冷月气温15℃热带气候最冷月0—15℃最热月均温大于25℃亚热带气候最热月均温10—20℃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0℃以下最热月均温20℃以上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气候最热月均温10—2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最热月均温0—10℃苔原气候寒带(极地)最热月均温0℃以下冰原气候确定气候类型降水季节分配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夏雨型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热带草原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说明:根据气温与降水的数据判定气候类型时,数据并不是绝对的,各本书的划分也会有一些差异,因此对于一些难于判定的气候类型应综合气温、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综合考虑。

气压带、风带与世界气候类型

气压带、风带与世界气候类型

全球的气压带、风带与世界气候类型【主要考点梳理】考点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形成的原因是不同纬度地区所得到的太阳辐射是不同的。

(2)作用: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的水份和热量分布,并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2.三圈环流(1)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2)形成过程:(见三维设计38页考点一)(3)地面表现:在地表形成南北对称、高低相间的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画图表示(4)季节移动: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引起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大致1月前后南移,7月前后北移),移动幅度5~10个纬度。

(见课本42页图和三维设计39页考点一的3)规律总结: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偏,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偏,据此,也可以判读季节。

(5考点2.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与季风1.成因: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而海陆具有热力性质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比海洋。

2.分布:3.影响:形成季风环流(1)概念:风向在一年内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季风。

全球季风环流以和地区最为典型。

(2)成因: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见下图)总结: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季风一月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风向________,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月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风向________,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比较4.总结:【例1】下面是2008年元月20日8时北半球(大致位于40°N-60°N,90°E-120°W)海洋与陆地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 (1)A 地气压名称是 ,B 地气压名称是 。

(2)此时C 地吹________风,D 地吹________风。

完整版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类型详解

完整版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类型详解
-60 ° 10
巴西利亚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非洲、巴西高原
成因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赤道上的热带草原气候:
东非高原:
海拔高,相对同一纬
度的刚果盆地,气温 较低,降水较少。
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气候特征
阿斯旺
全年炎热干燥
降水量/毫米 气温/℃
600
30 °
500
15 °
400

300
0 1 4 7 10 -60
赤道附近,如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逊平原
成因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气流受热上升
气候特征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莫桑比克
达尔文
降水量/毫米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1 4 7
气温/℃
30 ° 15 ° 0° -15 °
-30 ° -45 °
30 ° 15 °
0° -15 °
-30 °
100
-45 °
0
-60 °
1 4 7 10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只分布在亚洲)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全年高温,干湿两季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少雨
全年高温,旱雨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观看 4幅景观图片,这些都是热带景观,想一想, 这些景观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
-30 ° -45 ° -60 ° 10
气候特征 全年严寒少雨
气候特征
分布:北冰洋沿岸
降水量/毫米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4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原气候
特征:终年严寒
成因:极地高气压带 分布:两极地区
60 40 30





纬 东 北
西 信 风

0 东 30 盛 南 行 西 信 风 风 风
60

地 东
60 30 0




中 东
纬 北 信
西 风


南 行 西
信 风 风

30 60
盛 极
地 东
三、气压带和风带影响下 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西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 道 低气 压 带
东 中
南 纬
信 西
风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 地 东 风
极地高气压带

世界气候分布图.swf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 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 团控制
特征:夏季温暖湿润,
冬季寒冷干燥 成因:海陆热力差异 分布:亚洲东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特征:夏季高温,冬季
寒冷, 降水稀少
成因:受不到海洋调节 分布:温带大陆内部
温带海洋性气候
特征:终年温和多雨
成因:西风带
分布:温带大陆西岸
(南北纬40-60°)
苔原气候
特征:长冬无夏
成因:极地东风带 分布:南北纬70°-- 80°
信风带
分布:南北回归线附近 大陆西岸(内部)
沙漠景观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特征: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成因:海陆热力差异
分布:亚热带大陆东侧(南
北纬25°-35°)。
地中海气候
特征: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 温和多雨
成因:夏-副热带高气压带
冬-西风带 分布:南北纬30 °-40°
大陆西部
温带季风气候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四)
——气压带和风带影响下 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
回顾: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北半球)
冰岛低压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一月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
亚速尔压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 高压
七月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
粉笔画简图
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分布
3.结果:海陆分布下气压带、风带特点: (1)南半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 占优势 (2)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 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
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成因:赤道低气压带
分布:赤道两侧
热带草原气候
特征: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成因:夏-赤道低气压带
冬-信风带
分布:热带雨林气候两侧
热带季风气候
特征:终年高温,分旱雨 两季。
成因:夏-信风越过赤道
冬-海陆热力差异 分布:东南亚、南亚
热带季风景观
热带沙漠气候
特征:终年炎热干燥 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
一、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因素: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 1.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
2、季风环流
①概念: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 著改变的现象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主要原因) ②成因: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③最为典型: 亚洲东部
二.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解决如下问题: 1、气候概念及与天气区别 2、气候影响因素 3、气候的特征 4、气候的判读
距海洋较 远终年受 大陆气团 控制
受极地气团控制 西风控制 副热带高压与西风 交替控制 副热带高压与东北 信风交替控制 赤道低气压与东北 信风交替控制 赤道地区气流上升, 终年高温多雨
冬夏 季风 交替 控制
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 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 的因素。而是太阳辐射、大气环 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 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