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5章 电流和电路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5章 电流和电路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5章 电流和电路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各电路中,闭合全部开关,两个灯泡不能都发光的电路是( )

2.以下电路连接中,电流表连接正确的是( )

3.某银行金库大门是由电动机控制的,钥匙(电路开关)分别由两名工作人员保管,一把钥匙无法打开,要两把钥匙同时使用才能使电动机(用符号表示)工作从而把大门打开。图中符合这一要求的电路图是( )

4.如图所示,小强在使用电流表时将其接在了灯L1的两端,此时如果闭合开关,一定会发生( )

A.电源烧坏

B.电流表损坏

C.灯L1不亮

D.灯L2的灯丝烧断

5.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小电灯L1、L2都不亮,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b、c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c、d两点时,两灯都亮,对此,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灯L1断路

B.灯L2断路

C.开关断路

D.灯L2短路

6.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 )

A.梳头时塑料梳子摩擦头发,头发随梳子飘起来

B.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衣时,会听到啪啪声

C.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

D.将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笔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起

7.下列为我们常见的家用电器,关于它们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8.如图所示,把餐巾纸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放在支架上,吸管能在水平面自由转动,手持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吸管A端,A端会远离橡胶棒,实验中( )

A.吸管不带电

B.吸管带正电

C.摩擦时,吸管得到电子

D.与吸管摩擦的餐巾纸一直不带电

9.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把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试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面这些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 )

A.橡胶棒B.玻璃片

C.塑料块D.细铜丝

10.如图所示,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球带负电,金属箔带正电

B.金属球和金属箔都带正电

C.两片金属箔都带负电,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

D.两片金属箔都带正电,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

11.关于电流与电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B.只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C.只要电路闭合,即使电路中没有电源,电路中也一定有电流

D.只要电路中有电源,即使电路断开,电路中也一定有电流

12.小明和小丽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小明接入电路中的是0~0.6A量程,而小丽却按照0~3A量程记录测量值为2.4A,则实际测得的电流应该是( ) A.1.2A B.4.8A

C.0.12A D.0.48A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3.早在公元前600年,人们发现了摩擦起电现象。摩擦起电的实质是________的转移;1733年,科学家经过实验区分出两种电荷,并总结出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如图所示,汽车在转向前,司机会拨动转向横杆,汽车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就会同时闪亮、同时熄灭,但其中一个损坏时,另一个仍能正常工作,这两个转向灯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为________,转向杆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___。

15.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电子水平仪”。若将水平仪放置到倾斜的平台上,由于铅锤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___的,金属丝就会与中央有孔的金属板接触,电路接通,铃响灯亮。在该电路中,电铃与电灯是________联的。

16.家庭电路中经常出现的故障有:灯泡的灯丝断了、灯头内的电线断了、灯头或开关等处的接线松动。这些现象都属于__________。而如图所示的情况属于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甲图中三个灯泡________联,乙图中三个灯泡________联,丙图中三个灯泡________联。(均选填“串”或“并”)

18.如甲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乙图所示,其中a电流表测量的是________(选填“L1”“L2”或“干路”)的电流,b电流表的读数应为________安。

三、作图题(共4分)

19.(4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要求在错误处打叉,再添加一根导线,使两灯并联连接。

四、实验探究题(共28分)

20.(8分)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中,甲、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___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2)甲同学率先连接电路,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小灯泡就亮了,经检查电路连接正确,那么他连接电路时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确定了电路连接正确以后,下表是某同学实验中的一组数据:指出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值是________,造成错误的原因是

电流表位置A B C

电流/A0.30.3 1.5

21.(8分)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一个测量小灯泡电流的实验,并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A.画出电路图,并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

B.记录数据,整理器材;

C.合上开关试触,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较小;

D.电流表量程选“0~3A”接入电路;

E.电流表量程选“0~0.6A”接入电路。

(1)请将上述实验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甲可知,此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A。

(3)在测并联电路的电流时,若先在图乙中的A处测电路中的电流是0.5A,然后在B处测得的电流是0.3A,则在C处测得的电流应为________A。

22.(12分)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来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1)请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乙的电路连接完整。

(2)连接电路后,小明把电流表接入图甲的A处,闭合开关S后,发现小灯泡L1不亮,L2亮,电流表无示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除电路故障再做实验,电流表在A出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请你帮小明把该示数填入下表横线处。然后小明把电流表分别接入电路中的、两处测电流,并把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下表中。

A处的电流I A/A B处的电流I B/A C处的电流I C/A

______________0.150.25

小明流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想,要使上述结论更具普遍性,还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多次实验,于是小明和同学们讨论了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在图甲的基础上,反复断开、闭合开关,测出A、B、C三处的电流。

方案二:在图甲的基础上,在其中一条支路换上规格不同的灯泡,测出A、B、C三处的电流。

以上两种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方案________(选填“一”或“二”)。

实验次数A处的电流I A/A B处的电流I B/A C处的电流I C/A

10.100.180.28

20.100.210.31

30.100.300.40

在拆电路改装时,开关必须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共6分)

23.(6分)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1、A2、A3的示数分别为1.2A、1A、0.6A,则通过L1、L2、L3的电流分别是多大?

答案

CDACC CBCDC AD

13.电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4.并联开关15.竖直向下串

16.断路短路17.串并并18.L1 1.2

19.如图所示。(4分)

20.(1)不相同(2)开关没有断开

(3)1.5 电流表接的是小量程,却按大量程读数了(每空2分)

21.(1)ADCEB(3分) 0.3(2分) (3)0.2(3分)

22.(1)如图所示。

(2)L1支路有断路0.10 各支路电流之和

(3)一断开(每空2分)

23.解:通过L3的电流I3=0.6A(2分);

通过L2的电流I2=1A-0.6A=0.4A(2分);

通过L1的电流I1=1.2A-1A=0.2A(2分)。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详细知识点

内能第十三章 第1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含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气体扩散现象例子: 2、扩散现象例子)打开一瓶香水,很快会闻到香味;(1 )走进花园,很远就闻到花香;(2 )如下图,抽出玻璃板后,装空气的瓶子颜色变深,装二氧化氮的瓶子颜色(3 变浅液体扩散现象例子: (4)硫酸铜溶液和清水的扩散实验 )在清水中滴一滴墨水,墨水会自动散开(5 固体扩散现象例子:6)开水中放一块糖,过一会整杯水都会变甜(1毫米铅块和金块紧挨在一起五年后,彼此扩散(7) 长期堆放媒的墙角,墙壁内较深的地方也会发黑( 8) (9)黑板上的子长久不檫就很难檫干净 扩散现象说明了:、3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124 / 1 (2)、分子间存在间隙(典型实验: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4、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温度。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分子热运动的含义: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5 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存在引力的例子: 6、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1)

两个底部削平的铅柱紧压在一起后,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2)固体很难被拉伸。( )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3 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变大分子间存在斥力的例子: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改变而改变 7)当分子间距离过小,引力小于斥力,表现为斥力(1 (2)当分子间距离过大,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 )当分子间相距很远,分子间作用力很微弱,可忽略。(如气体分子;破镜难重3(圆)、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 89、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改变而改变 1)当分子间距离过小,引力小于斥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过大,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2()当分子间相距很远,分子间作用力很微弱,可忽略。(如气体分子;破镜难重(3 圆)、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 10 节内能第2注意:内能是一种与热运动有关的能量,任何一个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一、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能。、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如:如同一铁1块,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如:温度相同2的一大桶水的内能比一小杯水的内能大) 3、材料:在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相同时,材料不同,内能可能不同。 4、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状态不同,内能也可能不同。(如零度的水放热后凝固成零度的冰,内能减小) 注意:内能是指物体的内能,而不是分子的。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改变内能的二种方式:热传递和做功(对改变内能来说,这二种方式是等效的。) 24 / 2 1、热传递 )、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太阳能热水器;炉子烧水;铁块在火中1(加热到发红、一盆热水放在室内,一会儿就凉了;用热水袋取暖;冬天,对手呵气。。。。 (2)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有温度差。 )热传递方向: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3(低温部分传递)热传递的实质: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4(能减少。))热量: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国际单位5( 注意: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对应于热传递的过程。不能说:一个物体含有或具是焦耳)只能说:一个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或放出了多少热量有多少热量。2、做功)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古时钻木取火;天冷了,搓搓手,手变1(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全册教案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3、了解原子的结构;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物质从宇宙到微观的研究介绍,发现并说明物质是可以分割的; 2、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结构模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认识并体验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宇宙由物质组成。 学习物质的世界,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 课前准备 1.取一根蜡烛放入小金属罐熔化然后观察蜡烛凝固时体积的变化。 2.查阅、收集有关太阳系、银河系的资料、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 3.查阅、收集有关分子、原子结构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人们说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那么,这宇宙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宇宙万物,变化万千,那么,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一切给人类留了许许多多的谜,引发了人类无限的遐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那么,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探究的足迹,从宏观到微观作一次旅行,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吧。 二、新课教学 (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1.宇宙有多大? (1) 综合观察课本图11-1和课本图11-2。 请同学们说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现报道发现第十大行星)。在太阳系示意图中找出我们生活的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 (2)交流资料数据: ①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太阳系之中,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遍的行星; ②太阳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太阳只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 ③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一束光穿越银河系需要十万年; ④在浩瀚的宇宙中,还有许多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目前,我们人类观测到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 (3)根据以上资料、数据让学生推理,说一说他们所想像的宇宙有多大。 (4)结论:宇宙是广阔无垠的,大得很难以想象。 2、人类对宇宙的探究过程。 交流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

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C.D. A.94 B.96 C.113 D.113.5 3.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直角边分别为6cm,8cm,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斜边长为10cm B.周长为25cm C.面积为24cm2D.斜边上的中线长为5cm 4.如图,?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OA=3,若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为矩形,则OB的长度为() A.4 B.3 C.2 D.1 x与方差S2: 平均数 ) A.甲B.乙C.丙D.丁 6.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成立的是() A.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B.如果两个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 C.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如果两个角都是90°,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7.已知直线y=kx+b与y=2x﹣5平行且经过点(1,3),则y=kx+b的表达式是() A.y=x+2 B.y=2x+1 C.y=2x+2 D.y=2x+3 8.已知正比例函数y=kx,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少,则直线y=2x+k的图象是() A. B. C. D. 9.如图,?ABCD中,AB=4,BC=3,∠DCB=30°,动点E从B点出发,沿B﹣C﹣D﹣A运动至A 点停止,设运动的路程为x,△ABE的面积为y,则y与x的函数图象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0,4),B (3,0),且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若直线l :y=kx +4与线段BC 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 ≤ B .﹣≤k ≤﹣ C .﹣≤k ≤﹣1 D .﹣≤k ≤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1.化简: = . 12.如图,?ABCD 中,∠DCE=70°,则∠A= . 13.如果菱形有一个内角是60°,周长为32,那么较短对角线长是 . 14.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E 为BC 边中点,已知AB=6cm ,则OE 的长为 cm . 15.直线l 1:y=x +1与直线l 2:y=mx +n 相交于点P (a ,2),则关于x 的不等式x +1≥mx +n 的解集为 . 16.如图,在矩形ABCD 中的AB 边长为6,BC 边长为9,E 为BC 上一点,且CE=2BE ,将△ABE 翻折得到△AFE ,延长EF 交AD 边于点M ,则线段DM 的长度为 .

初三数学总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总复习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方程是( ) A .012 =+x B .012 =-+x x C .0322 =++x x D . 01442=+-x x 2.若两圆的半径分别是4cm 和5cm ,圆心距为7cm ,则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内切 B .相交 C .外切 D .外离 3.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1(2 2=+-++a x x a 有一个根为0,则a 的值等于( ) A. -1 B.0 C.1 D. 1或者-1 4.若c b a >>且0=++c b a ,则二次函数c bx ax y ++=2 的图象可能是下列图象中的( ) 5.如图,一个由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堆积成的几何体,它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都是田字形,则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 A .6、7或8 B .6 C .7 D .8 6.如图,以原点为圆心的圆与反比例函数3 y x = 的图象交于A 、B 、C 、D 四点,已知点A 的横坐标为1,则点C 的横坐标( ) A .1- B .2- C .3- D .4- A C x y O (第6题) B D A B C O (第7题) · (第5题

A B C O y X 2x o y 7.如图,圆锥的轴截面ABC △是一个以圆锥的底面直径为底边,圆锥的母线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圆锥的底面直径BC = 4 cm ,母线AB = 6 cm ,则由点B 出发,经过圆锥的侧面到达母线AC 的最短路程是( ) A . 83 cm B .6cm C .33cm D .4cm 8.已知(x 1, y 1),(x 2, y 2),(x 3, y 3)是反比例函数x y 4 - =的图象上的三个点,且x 1<x 2<0,x 3>0,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 ) A . y 3<y 1<y 2 B . y 2<y 1<y 3 C . y 1<y 2<y 3 D . y 3<y 2<y 1 9.如图,四边形ABCD 为⊙O 的内接四边形, E 是BC 延长线上的一点,已知 100BOD ∠=o ,则DCE ∠的度数为( ) A .40° B .60° C .50° D .80° 10. 如图,AB 是半圆O 的直径,点P 从点O 出发,沿? OA AB BO --的路径运动一周.设OP 为s ,运动时间为t ,则下列图形能大致地刻画s 与t 之间关系的是 ( ) 11.如图,等腰Rt △ABC 位于第一象限,AB =AC =2,点A 在直线y =x 上,点A 的横坐标为1,边AB 、AC 分别平行于x 轴、y 轴.若双曲线y = k x 与△ABC 有交点, 则k 的取值范围为( ) A .1<k <2 B .1≤k ≤3 C .1≤k ≤4 D .1≤k <4 12.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 ab <0 B. ac <0 C. 当x <2时,函数值随x 增大而增大;当x >2时,函数值随x 增大而减小 D. 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ax 2+bx +c =0的根 (11) (12) A D O B C E P A O B s t O s O O s t O s t A B C D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总复习知识点-精品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应背知识点 热和能 1.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6.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9.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也称比热)。(物理意义就类似这样回答)。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0.水的比热容是:c=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kg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11.热量的计算: (1)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容,单位是:J/(kg·℃);m 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即末温。 (2)Q放=cm(t0-t)=cm△t降 (3)Q吸=Q放(也叫热平衡方程。如果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全部被低温物体吸收,在不计热损失时才能使用)1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13.热值(q ):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J/kg(固液)、J/m3(气) 14.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mq;(Q放是热量,单位是J;q是热值,单位是J/kg;m 是质量,单位是kg。) Q放=v q;(Q放是热量,单位是J;q是热值,单位是J/m3;v是体积,单位是m3。) 15.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 16.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 17.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18.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电路初探知识归纳 1.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如干电池、蓄电池等) 2.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4.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如:金属,人体,石墨,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5.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6. 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7. 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 (2)断路:断开的电路叫断路或开路; (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在串联电路中分为电源短路和用 电器短路两种,并联只有电源短路一种)

八年级下册数学综合测试题(有点难度)

八年级下册数学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分式1 ||-X X 无意义,则X 的值是:( ) A .0 B .1 C .-1 D .±1 2、一次函数y=kx+b 与反比例函数x k y = 的图像如图1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B .它们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C .k<0 D .它们的自变量x 的取值为全体实数。 3、在四边形ABCD 中,∠B= 90 , ∠A: ∠D: ∠C=1:2:3,则∠C 为 ( ) A 、 160 B 、 135 C 、 90 D 、 45 4、已知三角形两边长为2和6,要使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则第三边的长为:( ) A . 2 B .102 C .10224或 D .以上都不对 5、如图2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 的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 是(0, 0),(2, 0),∠α=60°,则顶点C 在第一象限的坐标是:( ) A .(2, 2), B .(3, 3), C .(3, 2), D .(13+, 3 ), 6、一块蓄电池的电压(u )为定值,使用此蓄电池为电源时,电流I(A)与电阻R(Ω)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3所示, 如果以此蓄电池为电源的用电器限制电流不得超过10A ,那么此用电器的可变电阻应(注R u I =):( ) A .不小于4.8Ω B .不大于4.8Ω C .不小于14Ω D .不大于14Ω 7、当25--k k 与k k 1 +互为相反数时,k 等于:( ) A .56 B .65 C .23 D .3 2 8、已知Rt △ABC 中,∠C=90°,若a+b=14cm ,c=10cm ,则Rt △ABC 的面积是:( ) A .24cm 2 B .36cm 2 C .48cm 2 D .60cm 2 9、已知菱形ABCD 的周长为40cm ,两条对角线BD :AC=3:4,则两条对角线BD 和AC 的长分别是 ( ) A 、24cm 32cm B 、12cm 16cm C 、6cm 8cm D 、3cm 4cm 10、 如图,O 为正方形ABCD 的中心,BE 平分∠DBC ,交DC 于点E ,延长BC 到点F ,使CF=CE ,连接DF ,交BE 的延长线于点G ,连接OG 、OC ,OC 交BG 于点H .下面四个结论:①△BCE ≌△DCF ;②OG ∥AD ;③BG ⊥DF ;④BH=GH . 其中正确结论有 ( ) (A )1个 (B) 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若4x-3=1,则x=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2 4-x +)4)(3(--y y =0,且x 、y 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第三边的长 为 . 13、如图4所示,在等腰梯形ABCD 中,AC ⊥BD ,AC=6cm ,则等腰梯形ABCD 的 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cm 。 14、a,b 为实数,且ab=1,设1 1 11,11++ +=+++= b a Q b b a a P , 则P__________Q (填“>”,“<”,“=”) 15、已知反比例函数x k y 42+=的图像在第一、三象限,反比例函数x k y 3 -=,在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大,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一个四边形的边长依次为a,b,c,d ,且a 2+b 2+c 2+d 2=2ac+2bd 则这个四边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图5所示,点P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BD 上一点, PE ⊥BC 于E ,PF ⊥CD 于F ,连接EF ,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 AP=EF ;②△APD 一定是等腰三角形;③∠PFE =∠BAP ; ④PD=2EC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ABC 中,∠C =90°,动点P 从C 点出发沿C →A →B 的 路线以每秒2cm 的速度运动到点B ,则点P 出发___________秒时, △BCP 的面积是△ABC 的面积的一半。 19、某项工程,甲乙两队合做6天可以完成,若甲单独做需x 天完成,乙独做比甲独做多用4天,要求出x 的值,可列出只含x 的方程来解,则列出的方程是 。 20、已知关于x 的方程 12 -x a x —=+的根大于零,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三、(本大题9小题,共90分) 21、计算:(1)3234x y y x ? (2)解分式方程: 11322x x x -+=--; 22已知点P (2,2)在反比例函数y= x k (k ≠0)的图象上。 (1)当x=-3 时,求y 的值。 (2)当1<x <3时,求y 的取值范围 y x o 图1 y x C D (A) B O α I(A) R(Ω) O 8 6 A D C B 图4 A B C D P E F 图5 图2

九年级数学上册综合测试题(一)

甘肃科源教育九年级数学上册综合测试题(一)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点M (1,-2)关于原点对应的点的坐标是( ) A .(-1,2) B .(1,2) C .(-1,-2) D .(-2,1) 2.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3.将函数132 +-=x y 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新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 ) A. ()12 32 +--=x y B. ()1232 ++-=x y C.232 +-=x y D. 232--=x y 4.如图,在⊙O 中,AB 为直径,点C 为圆上一点,将劣弧AC 沿弦AC 翻折交AB 于点D ,连接CD .如果∠BAC=20°,则∠BDC=( ) A.80° B.70° C.60° D.50° 5.下列事件中,必然发生的事件是( ) A .明天会下雨 B .小明数学考试得99分 C .今天是星期一,明天就是星期二 D .明年有370天 6.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ax +b =0有一个非零根-b ,则a -b 的值为( ) A .-1 B .0 C .1 D .-2 7.当ab >0时,y =ax 2与y =ax +b 的图象大致是( ) 8.如果关于x 的方程()0337 2 =+---x x m 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那么m 的值为( ) A .±3 B .3 C .﹣3 D .都不对 9.如果一个扇形的半径为1,弧长是3 π ,那么此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为( ) A.30° B.45° C.60° D.90° 10.在一幅长为80cm ,宽为50cm 的矩形风景画的四周镶一条相同宽度的金色纸边,制成一幅矩形挂图,如图所示,如果要使整个挂图的面积是5400cm 2,设金色纸边的宽为x cm ,那么x 满足的方程是( ) A. 014001302=-+x x B. 0350652=-+x x C. 014001302=--x x D. 0350652=--x x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 -1)x 2+x +m 2-1=0有一根为0,则m 的值为_________。 12.小燕抛一枚硬币10次,有7次正面朝上,当她抛第11次时,正面向上的概率为_________。 13.已知抛物线y=x 2﹣x ﹣1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为(m ,0),则代数式m 2﹣m+2017的值为_________。 14.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9个球,其中有2个红球、3个绿球和4个蓝球,这些球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 从袋子中随机取出1个球,则它是红球的概率为_________。 15.已知抛物线y =ax 2+bx +c (a≠0)与x 轴交于A ,B 两点.若点A 的坐标为(-2,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2,则线段AB 的长为_________。 16.如图,将Rt △ABC 绕点A 按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Rt △ADE ,点B 的对应点D 恰好落在BC 边上.若AC =3,∠B =60°,则CD 的长为_________。 17.如图,PA 、PB 分别切⊙O 于点A 、B ,点E 是⊙O 上一点,且∠AEB =60°,则∠P =_________。 18.抛物线的图象如图,则它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当x_________时,y >0.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三、解答题(共66分) 19.解方程 (1)0142 =-+x x (2)()()0343-2 =-+x x x 20.如图,AB 是 ⊙O 的直径C 是半圆O 上的一点,AC 平分∠DAB ,AD ⊥CD ,垂足为D ,AD 交⊙O 于E ,连接CE. (1)判断CD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E 是弧AC 的中点,⊙O 的半径为1,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最新整理)

1、扩散现象: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 当分子间距离等于 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 0,对外不显 力; ② 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 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 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 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 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 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 10 r0时,分子间 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八年级英语下册各单元及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英语(下)第一单元检测题 (1)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词汇考查。 A.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1. Tom has __________ (few; fewer) Christmas cards than I. 2. They believe that there will be __________ (less; fewer) green trees in fifty years. 3. He is ill and he can eat _________ (more; less) food, so he gets quite weak. 4. The ________ (more; much) we get together, the ________ (happy; happier) we’ll be. 5. David has _______ (less; fewer) money than Anna has. B.把括号中的汉语翻译成英语。 6.—Do you have a little _______________(空闲时间)? —Yes, I do. Why? —I want to talk about something with you. 7.I think I will be in a high school _________________(四年以后). 8.—What do you think about in the future? —I think students will all study at home ________________(用电脑). 9.Which movies will 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奖) next year? 10.—Can you _________________(吹喇叭)? —A little. —Then join us, please. C.理解句意,填补所缺部分。 11.Thursday is the f ___ day of a week. 12. Yesterday it rained very h_______ , so I didn’t go out. 13. My parents enjoy l in the countryside very much. 14. Do you have any l time? I want your help. 15. The computer is an important i . 16. There will be less p in 100 years. 17. We will have a long v after a few days. 18. Do you have a c card? 19. The other students kept their eyes c right away. 20. Their lives will be a lot b than it is now. 二、根据句意,用括号内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21. She wants to be a _________ (science) when she grows up. 22. There is a tall _________ (build) in front of the post office. 23. I can do my homework by _________ (I). 24. Today is Sunday. Let's go ________ (skate). 25. Please buy some _________ (toothbrush) for them. 三、同步语法。 A.用括号内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26. They ____________ (not have) any classes next week. 27. Betty _____________ (write) to her parents tomorrow. 28. Look at those clouds. It ___________ (rain). 29. He ____________ (read) an English book now. 30. Look! Many girls ______________ (dance) over there. B.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每空一词。 31. They clean the classroom every day. (用tomorrow代替every day) They _________ _________ the classroom tomorrow. 32. Will the flowers come out soon? (作肯定回答)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3. We'll go out for a walk with you. (改为否定句) We _________ _________ out for a walk with you. 34. Nanjing will have a fine day. (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___ Nanjing _________ a fine day? 35. The students will work in the supermarket.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 _________ the students _________? 四、单项选择。 ( )36. — Will people live to be 300 years old? —_________. A. No, they aren't B. No, they won’t C. No, they don't D. No, they can't ( )37. There will be _________ pollution this year than last year. A. fewer B. much C. less D. many ( )38. I think people here are friendly. Do you agree _________ me? A. with B. to C. on D. from ( )39. —Where is Miss Wang? —She went to Hainan Island last week and will return _________ six days. A. ago B. later C. behind D. in ( )40. —_________ will they play? —They will play football. A. What subject B. What sport C. What food D. What language ( )41. I will see you again _________. A. a day B. every day C. one day D. everyday ( )42. I hope your dream will _________. A. come true B. come out C. come in D. come on ( )43. Everyone wants to _________ to the moon for vacations. A. walk B. run C. swim D. fly ( )44.This coat doesn't fit him well, as he has ____ a huge body and the coat is___small. A. so; such B. so; so C. such; such D. such; so ( )45. —How many birds can you see in the trees? —I can see _________ birds in them. A. hundreds of B. five hundreds C. hundred of D. five hundreds of 五、根据汉语意思完成下列句子,每空一词。 46. 没有人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 No one knows what will happen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47. 电脑如今被人们广泛地使用。 The computers _________ widely _________ _________ people today. 48.你认为哪一张画最好看? Which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is the nicest picture? 49. 他的叔叔是一名宇航员。他去年在太空站工作。 His uncle is an _________. He worked on a _________ _________ last year. 50. 我到临沂后,我就爱上了这座城市。 I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this city after I got to Linyi. 六、完形填空。 A We live in computer age (时代). People 51 scientists, teachers, writers and even students use computers to do all kinds of work. But more than 30 years ago, 52 couldn't do much. They were very big and expensive. Very 53 people were interested in them and knew how to use them. Today computers are smaller and 54 . But they can do a lot of work; many people like to use them. Some people 55 have them at home. Computers become very important because they can work 56 than people and make fewer mistakes. Computers can 57 people do a lot of work. Writers now use computers to 58 . Teachers use them to help teaching. Students use them to 59 . Computers can also remember what you 60 them. Computers are very useful and helpful. They are our friends. Do you want to have a computer? ( )51. A. like B. as C. and D. with ( )52. A. students B. scientists C. teachers D. computers ( )53. A. few B. a few C. little D. a little

九年级数学上册综合测试题

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导学号81180835】下面四个手机应用图标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导学号81180373】用配方法解方程x2-4x-1=0,方程应变形为() A.(x+2)2=3 B.(x+2)2=5 C.(x-2)2=3 D.(x-2)2=5 3. 【导学号81180833】如图,点A,B,C均在⊙0上,若∠B =40°,则∠AOC的度数为 ( ) A.40° B.60°C.80° D.90° 第3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第7题图 4.【导学号81180572】数学老师将全班分成7个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采用随机抽签确定一个小组进行展示活动,则第3个小组被抽到的概率是() A. 1 7 B. 1 3 C. 1 21 D. 1 10 5. 【导学号81180837】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若点A(x1,y1),B(x2,y2)在此函数图象上,x1<x2<1,y1与y2的大小关系是() A.y1≤y2 B.y1<y2 C.y1≥y2 D.y1>y2 6. 【导学号81180843】如图,在半径为5cm的⊙O中,弦AB=6cm,OC⊥AB于点C,则OC等于()A.3 cm B.4cm C.5cm D.6cm 7.【导学号81180637】如图,在△ABC中,∠ACB=90°,∠B=50°,将此三角形绕点C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后得到△A′B′C,若B′恰好落在线段AB上,AC,A′B′交于O点,则∠COA′的度数是( ) A. 50° B. 60° C. 70° D. 80° 8.【导学号81180834】某种数码产品原价每只400元,经过连续两次降价后,现在每只售价为256元,则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 A.20% B.80% C.180% D.20%或180% 9. 【导学号81180849】如图,AP为⊙O的切线,P为切点,若∠A=20°,C,D为圆周上两点,且∠PDC=60°,则∠OBC等于() A.55°B.65° C.70°D.75°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 力; 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 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 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 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