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各班一学期多发病常见病统计表
2024年幼儿园传染病常见病防治工作计划

2024年幼儿园传染病常见病防治工作计划2024年幼儿园传染病常见病防治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1、最大限度地保证我园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开展。
2、严格杜绝传染病在我园流行和蔓延。
二、工作举措及时间安排:1、幼儿园就预防传染病工作召开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保健老师、教师代表参加的专题工作会议,传达市区教育、卫生部门的要求,统一思想,安排我园预防传染病的具体工作。
(5月5日)2、幼儿园成立预防工作领导小组并分工负责:组长:蔡x——负责安排、协调、统筹全园的预防工作。
成员:王x——负责宣传、布置、检查班级教师、保育员的预防、消毒工作。
成员:张x——负责统计全勤幼儿人数及出现病情时上报和保健专业的消毒、隔离指导工作。
各班教师及保育员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宣传工作。
3、做好家长工作,向家长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并提出我园需要家长配合的要求。
(5月5日)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
4、向教师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并提出我园需要教师配合做的工作。
(5月5日)5、对保育员提出新的清洗和消毒工作要求。
(5月5日)6、加强日常卫生和消毒工作的检查。
7、配齐消毒用具。
(多功能室再购买3台消毒器,5月9日前完成)8、将全园预防传染病工作纳入幼儿园的考核范围。
2024年幼儿园传染病常见病防治工作计划2为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冬春季节是流感、麻疹、手足口病、结核病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发挥健康教育在防病工作中的作用,增强城乡居民的自我防护和自我保健意识,切实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定本技术要点。
一、目标(一)充分利用大众媒体,使用各种传播手段,广泛开展社会动员和宣传,为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公众了解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和预防措施,提高自我防病意识和防病能力。
(二)深入开展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健康教育,要求各社区、医院、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悬挂横幅,增强医务人员重点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能力,积极指导教育部门全面开展在校师生健康教育。
幼儿园必知必用资料:儿童常见病登记表

儿童常见病登记表单位:幼儿园小班教育资源利用情况一览表小班主题(一):《宝贝一家》实施时间: 2 月17 日——3月14 日小班主题(二):《车子叭叭叭》实施时间:3 月17 日——4月12 日小班主题(四):《瓜果乐》实施时间:5 月26 日——6月13 日幼儿园半日活动指导记录表实验幼儿园教师工作考核表教师姓名:考核日期:附:奖励分20分:公开教学或比武4分。
中心校级奖1分/节,片级1.5分,县级2分,市级上3分/节,获奖的加倍奖分。
其余计0.5分。
指导获奖或个人获奖4分:1、指导学生获奖,校级个人一二三等分别奖1、0.8、0.5分,县级以上加倍计分:非班主任指导团体获奖,参照班主任项奖励分:2、教师个人获奖,校级一二三等,1、0.8、0.5分。
县级以上加倍计分。
论文分4分:县级1分,市级2分,省级以上4份。
指导培养教师2分:指导培养教师参加教育教学比武获奖按参赛教师得分的一半奖分。
进修培训2分:参加本科学历进修且取得学历证书的奖励1分/学期(本科学习期间或已取得本科学历的0.5分/学期)。
部门工作2分:为学校赢得荣誉、贡献突出的教师、行政、部门负责人可根据实绩奖1——2分或为学校争取资金的每0.5万元奖1分。
招生工作2分:每位教师平均超过15位学生(从第16人起),年终一次性每生奖励0.1分,多位教师学校平均分成。
奖励分不超过20分。
园长(签名):****被考核人(签名):****幼儿健康分析评价表幼儿园一周教学计划表第周月日—月日班教师幼儿园一周活动安排表班级:时间:接送车幼儿药品携带登计表学期月接送点每日用餐人数记录表幼儿园幼儿一日活动安排表幼儿园保教工作考核表编号:浙江省幼儿园审核登记表幼儿园名称主办单位(主办人)填表人填表日期浙江省教育厅制填表须知一、本表填写要求字迹端正清楚,所填内容必须真实。
二、“幼儿年龄”一栏,应填周岁,以当年8月31日(含8月31日)前算周岁。
三、“办园性质”、“园舍产权性质”、“办园形式”、“园舍总体状况”、“建筑结构与材料”以及“玩教具配备等级”在相应的选项后打“√”,如属于“其它”,则在栏目内写明相应的情况;“户外场地”栏除“生均面积”外,其余填“有”(打“√”)或“无”(打“╳”)。
区域常见病多发病调研报告

区域常见病多发病调研报告区域常见病多发病调研报告一、选题背景区域常见病多发病的调研对于区域卫生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了解区域常见病的发病情况,可以为卫生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制定有针对性的卫生防控策略,提高区域卫生水平,保障人民健康。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区域常见病的多发病情况,包括发病率、发病年龄、病程等方面,为区域卫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调研方法1. 文献调研:通过查询相关文献,了解区域常见病的概况和研究进展。
2. 问卷调查:设计针对区域居民的问卷,调查常见病的发病情况、就医情况、防控意识等。
3. 医疗机构访谈:与区域内的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访谈,了解医疗机构在常见病防控方面的工作情况。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通过文献调研和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区域常见病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这些疾病发病率较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威胁。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高血压的发病率最高,占比30%,其次是糖尿病、冠心病分别占比15%和10%。
年龄方面,40-60岁是常见病发病的高峰期,约占总发病人数的60%。
调查还发现,大部分患者在发现症状后会及时就医,但仍有一部分群体存在就医不及时的情况。
在医疗机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医疗机构在常见病防控方面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包括定期开展常见病的筛查、宣传健康知识等。
但是,一些医疗资源不足、医疗水平有限等问题仍然存在。
五、改进措施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完善医疗资源: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医疗机构的设备和技术水平,提升对常见病的诊疗能力。
2. 加强健康宣传: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增强自我防控能力,降低常见病的发病率。
3. 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就医情况,为常见病的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4. 加强多学科合作:医疗机构、卫生部门、社区等各相关部门之间加强合作,形成常见病防控的合力。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目录麻疹防治 (2)腮腺炎的预防 (4)手足口及预防 (5)手足口病十问 (7)水痘与预防 (9)关于幼儿园传染病家长应知应做 (11)麻疹防治一、什么是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俗出庄稼,主要有发热、出疹、咳嗽、流鼻涕及结膜炎等症状,传染性强。
典型症状接触过麻疹患儿的孩子2~3周后开始出现高热,同时伴有眼睛流泪、流鼻涕甚至咳嗽等貌似感冒的症状。
3~4天后在口腔两侧与第二臼齿相对的颊黏膜上出现针尖大小的白色斑疹,即麻疹特有的口腔黏膜斑。
之后全身出现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后增多融合呈暗红色,皮疹间能见到正常皮肤。
皮疹从耳后颈部开始,渐头面部、全身,最后到手足心,出疹时体温达最高峰,3~4天出齐,疹齐后体温逐渐下降,皮疹慢慢消退。
其他症状严重者发热可高达40℃以上,中毒症状重,伴惊厥,昏迷。
皮疹融合呈紫蓝色者,常有黏膜出血,如鼻出血、呕血、咯血、血尿、血小板减少等,称为黑麻疹。
皮疹少,色暗淡,常为循环不良表现。
此型患儿死亡率高。
诊断依据1.患儿临床表现:持续性发热,咽痛,畏光,流泪,眼结膜红肿等。
2.在口腔颊黏膜处见到麻疹黏膜斑。
3.在出疹后第一天或第二天检测血清麻疹抗体,若阳性即可确诊。
4.鼻咽分泌物找多核巨细胞及尿中检测包涵体细胞有益早期诊断。
二、麻疹是怎样传染的?麻疹病毒大量存在于发病初期病人的口、鼻、眼、咽分泌物及痰、尿、血中,通过病人打喷嚏、咳嗽等途径将病毒排到空气中,易感者吸人后即可感染,或接触患儿用物是传染。
三、麻疹病人是麻疹的唯一传染源?麻疹病毒只感染人,故麻疹病人是麻疹唯一的传染源。
病人自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日(即出疹前后10天)内均有传染性,以前驱期末传染性最强,恢复期患者不携带病毒。
四、哪些人群容易得麻疹?人对麻疹普遍易感,凡未得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接触麻疹病人后,均易被感染而发病。
五、麻疹的潜伏期一般多长时间?麻疹潜伏期7~21天,多为9~14天。
幼儿园常见病总结

幼儿园常见病总结幼儿园常见病总结(精选篇1)1、流行性感冒发高热,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多饮水、多休息,注意通风、锻炼身体2、疱疹性咽颊炎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多以突发高热开始。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肠胃通畅。
3、手足口病多种肠道病毒引起,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感染。
勤洗手、勤通风,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
4、流行性腮腺炎飞沫传播,传染性强。
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发热、畏寒等。
①接种腮腺炎疫苗。
②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5、水痘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多为1-14岁的孩子。
可发热、红色斑疹、水疱、瘙痒。
症状: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继而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
接种水痘疫苗。
6、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鼻塞、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
注意充分休息,多饮水,或隔离。
7、鼻出血多是2-6岁的儿童。
避免儿童剧烈活动,不要抠挖,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多给孩子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8、过敏皮肤干、痒、身上出现疙瘩,出现打喷嚏、流涕、鼻痒、鼻塞等症状。
尽量回避过敏原;回避引起过敏的食物、躲避引起过敏的环境,如花粉,螨虫、霉菌等。
幼儿园常见病总结(精选篇2)预防疾病,增强体质,首先我们要做好自身的卫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与病源接触的机会。
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
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
其次是讲究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在日常生活中吃干净的食物,饮干净的水,用干净的器具。
吃饭不挑食,多吃水果蔬菜,。
第三,注重心理卫生,保持积极向上而又乐观豁达的心境。
预防疾病,增强体质,除了要养成自身的良好卫生习惯,环境卫生也是很重要的。
维护环境卫生,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因为细菌和病毒往往在脏、乱、潮湿、腐烂的地方滋生和传播,我们应该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要保持教室的洁净和通风,要彻底清扫公共场所,不留死角。
环境整洁了,那么细菌、病毒就很难生存了,同学们的身体健康也能得到保障了。
学校学生常见病与多发病管理

学校学生常见病与多发病管理一、沙眼的防治规划与措施1.目标:以每年沙眼患病率为指标。
控制沙眼的发病率。
2.策略: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向学生传授沙眼防治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惯;充分利用学校良好的卫生设施和条件,预防沙眼。
3.措施:1)健康教育:开展对学生、家长的沙眼防治知识宣传,采取干预措施改变学生的不卫生行为。
提高家庭卫生水平,提倡一人一巾一盆,有条件的要用流动水洗脸,避免交叉感染,以配合学生的沙眼防治工作。
2)改善卫生条件;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学校卫生设施,做到学生在校有流动水洗手。
3)治疗:定期查治学生,观察疗效,对患病学生的检查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一次。
体检结果应及时通知家长,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针对沙眼患者,建议其用药治疗,随时检查治疗效果。
4)监测:对患病学生的检查频率每年一次。
体检结果应及时通知家长,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降低患病率。
二、学生视力不良(远视)防治计划1.背景远视是指眼睛识别远方(5米以上)目标的视力低于于正常。
视力低下,裸眼视力低于5.0的一般称为视力低下。
学生的视力低下大部分是由远视而引起的。
在视力低下的学生中远视所占的比例较大;小学生中为50%~60%,中学生中为70%~90%,大学生中为90%以上。
目前多半学者认为,青少年远视的发生和发展是遗传和情况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措施近视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保护视力和预防近视应采取综合性措施。
1)合理安排生活制度,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
2)重视阅读、书写卫生,应教育学生把眼离书本的距离保持在30~35cm之间。
避免走路或在震荡较大的车厢里看书及躺着看书和在光线过强或弱的地方读写。
3)开展体育锻炼,做好眼保健操。
保持课间跑操,锻炼身体。
4)改善研究情况:学校在每学期开学以前要检查教室的采光、照明是否充足,不足的应增长人工照明。
灯具有损坏的要及时检修。
教室墙避要按期粉刷,黑板要按期刷黑,并使其平整无反光。
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篇一」为确保在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疫情,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以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猪流感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地控制疫情蔓延扩散,保障广大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健康,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政教处为教师健康情况检查报告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班主任为本班学生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
二、学生每天上午7:40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晨检,由班主任负责检查本班学生出勤及健康情况。
并将学生健康情况报告于8:30前表报告报政教处。
政教处于9:00前将学校情况报告到学校办公室,学校办公室汇总后于10:00前向教育局进行零汇报。
学生晨检情况一览表每周上交政教处。
三、班主任晨检前,双手要消毒,疑似病人晨检后,必须双手消毒方可对下一个学生进行晨检。
晨检中一旦发现师生中有发烧(体温超过37.5℃)、头痛、咳嗽或身体异常有可疑症状者要密切观察,立即报告学校政教处,将患者送至隔离室,并及时送往医院就诊。
四、晨检时间以外师生中发现有可疑症状者全校师生人人有责任及时报告。
五、坚持追踪及电话随访制度。
对发热、咳嗽的师生,做到每天追踪了解病情变化及诊治情况,对发现猪流感患者或疑似病例,应对其密切触的人员进行隔离,医学观察12天。
各班主任要对发热、咳嗽的学生情况进行追踪,每天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并将患病学生情况及时报学校政教处。
六、实行疫情快报制度,及时上报中心小学办公室,再由中心学校报告教育局。
对缓报、瞒报、漏报者,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本制度从之日起施行。
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篇二」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11、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在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集体儿童的疾病的防治和预防保健工作。
托幼机构机构各种登记统计填写要求

托幼机构各种登记统计填写要求一、托幼机构中保健帐册分为四类:1、登记类:常用的有体检手册、晨检记录、全日观察记录、健康教育记录、传染病记录、意外伤害记录、卫生消毒记录、常见病记录、患病儿童(体弱儿)管理记录、出勤等记录。
2、统计类:体格发育评价、体检情况、患病儿童(体弱儿)、常见病、传染病、预防接种等对登记情况的统计。
3、营养膳食类:膳食计划、伙委会记录、带量食谱、食品验收等。
4、其他类:卫生保健工作计划和总结、健康证明、培训记录、药品出入账登记。
二、相应保健台帐填写要求(一)晨间检查记录表(表一)表一晨间检查记录表(保健室用)1、记录时间:每天登记,保健室使用。
2、晨间检查内容:一问:问昨晚在家饮食、睡眠及大小便情况;二看:看咽部、皮肤、精神状态、面色、嘴唇、巩膜、皮疹;三摸:有无发热、淋巴结肿大;四查:双手是否卫生、有无传染病、口袋有无不安全物品,查到危险品后记在“处理”一栏,并嘱家长带回,要及时处理。
3、记录内容:(1)发现的异常情况(出现的症状)如发热、咳嗽等,记录在“晨检情况”中,要填写日期、班级、姓名。
(2)如全园无异常,要填写日期,并在“晨检情况”栏内注明“无异常”。
(3)“持续天数”一栏有异常情况的儿童记录,如咳嗽连续几天,只需在持续日期中填上相应的日期。
如9月1日发现某班某儿童感冒咳嗽,以后连续9月2日、3日均有此症状,则在持续天数栏记录1/9、2/9、3/9。
(4)“总病程”指患儿生病直到痊愈的天数,包括未在园的时间。
如在家感冒咳嗽2天后来园,在园持续天数3天,又回家2天痊愈,则总病程记录7天;(5)在处理一栏中对晨检有异常的儿童,要根据情况分别填写“班级全日观察”“留保健室观察”“回家”“去医院”。
(6)整个患病期全部在家休息的儿童,痊愈后回园所,须在“最后诊断”栏中注明“患某病未入园”并在“总病程”栏中填写病程天数。
(未出勤者,3天内搞清原因,如是生病待患儿痊愈回园时,要补登记录,并纳入疾病统计)(7)家长带药品来应记录在“带药入园”一栏,注明药品名称及服法,最后请家长签字,并且注明在家中服过此药,易引起过敏的药在家中未服过,拒绝接收,保健药品一般不喂,特殊情况酌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