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怀人ppt课件
思乡诗鉴赏 ppt课件

PPT课件
7
(二)时空
• 1、黄昏 • 2、春秋 • 3、年关、佳节 • 4、乡人乡音乡景 • 例.宋之问《渡汉江》 • 5、梦 • 例. 戎昱《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PPT课件
8
三 情感
• 1\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 •
• ⑴ 表达了作者飘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 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 饱含愁苦与无奈。
PPT课件
15
⑵“满林残照见旧鸦”一句,在表达 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⑵ 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 是反衬手法。
PPT课件
16
⑶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 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PPT课件
13
高考真题训练
•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 (元)魏初 •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
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
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栾 • ﹡ 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PPT课件
14
⑴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 好,好在哪里?
• ⑶ 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 伦之乐。语言朴素真实,亲切动人,能唤 起读者强烈共鸣。
PPT课件
17
பைடு நூலகம்
思乡诗鉴赏
PPT课件
1
游子诗:在外漂流谋求进取的游子 所写的诗歌。
• 思妇诗:在家中的妻子思念在外的丈夫, 所写的诗歌
PPT课件
2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与乐府民歌的作者不同,大都属于中小 地主阶级文人,为了寻求出路,远离乡里,奔走权门,游谒
思乡怀人

边关解冻、 春回大地牧 马晚归 。 这时,月亮 出来了,戍 楼里的羌笛 声,悠悠地 沉浮,弥漫 在清越明澈 的月光里。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风传笛音,音满关山。于是,那关 山静寂的夜空里,让人感到飘落的 不仅仅是笛声,还仿佛飘落着落梅 的花片,那幽幽的梅香,也顿时溢 满了整个的天地。
一、思乡怀人诗的思想内容
1、羁旅愁思
3、边关思乡
2、思亲念友 4、闺中怀人
一、羁旅愁思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鉴赏。 “客”点
奠定了愁苦 的感情基调
宿建德江
出寄居异 孟浩然 地
舟、浮萍、 飞蓬、孤雁 常象征漂泊 流浪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易引发 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二、杜鹃鸟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 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 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 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 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 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 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 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 杜鹃“不如归去”的叫声,道出了千百年来游子的共同心声,最容 易触动游子内心深处脆弱的情弦。于是,杜鹃就成了身处天涯充满乡愁 的游子的象征物。 例如 晏几道就在《鹧鸪天》中借杜鹃写尽了羁旅生活的无奈:“十 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随意) 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 可期。”春天,在百花盛开的深处,远离家乡的词人听见杜鹃“不如归 去,不如归去”的啼叫,触发了思家之念与作客之愁,道出了词人对浪 迹天涯、有家难归的生活叹息。
思乡怀人诗赏析PPT课件

人生之中有太多的不得已,而不得已离家、离亲人,则是
最常见的现象,因此早在《诗经》时代,思乡怀人便成为
诗人表现的重要主题!可记得《采薇》:“昔我往矣,杨
柳依依;今来兮,雨雪霏霏。”不正是写的思乡怀人的复
杂吗?
.
1
思乡怀人诗,是古代诗人作诗的一个重要主题, 主人公为生计、前途、理想、抱负而转徙各地。 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而 家中的亲人、闺中之女子也常常对远在天涯的 游子和戍守边疆的的征人产生怀念之情。我们
念对方,诗人却不进行直接的描述,而是从对方
着笔。本诗就是就运用了这种手法来抒发思乡之
情,试简析。
.
6
• 答:这首词上片写行者的离愁,下片写行 者的遥想即思妇的别恨。
• 游子想象闺中人凭高望远而不见所思之人 的情景:展现楼前的,是一片杂草繁茂的 原野,原野的尽头是隐隐春山,所思念的 行人,更远春山之外,渺不可寻。
• 例如,月亮,容易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 子归,即杜鹃,为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 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 为杜鹃而回,因而有了“思归”之意;
• 鸿雁,它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 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 柳,表示思念之情;
.
10
• 掌握这些思乡意象,有利于我们快速把握诗 歌的主题。
把表达这种情感的诗叫做思乡怀人类诗歌。
.
2
• 这种诗歌在传达感情上有以下特点:
• 1、触景生情。诗人在行旅之中,碰到触发 思乡之情的景物,自然而生乡愁。见柳而 生“留”意,见月而生“圆”情,见水而 觉绵绵,听钟而感凄凄,闻笛而变戚戚, 对于浪迹天涯的游子,万物皆有情,万物 皆能寄托乡思。
羁旅思乡诗——思乡怀人高三语文精品课件

羁 旅 思 乡 诗 ——思 乡怀人 高三语 文精品 课件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意象组合 (白描)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羁 旅 思 乡 诗 ——思 乡怀人 高三语 文精品 课件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 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 图,让天涯游子骑一 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 凉的背景上,抒发了 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 在秋天思念故乡、倦 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 情。
羁 旅 思 乡 诗 ——思 乡怀人 高三语 文精品 课件
触景生情,秋山
夜雨寄北
夜雨,总是唤起
君问归期未有期, 离人的愁思,诗
巴山夜雨涨秋池。 人用这个寄人离
何当共剪西窗烛, 思的景物来表了
却话巴山夜雨时。 他对妻子的无限
思念。后两句设
想来日重逢谈心
的欢悦,反衬今
夜的孤寂,是虚
写。
羁 旅 思 乡 诗 ——思 乡怀人 高三语 文精品 课件
羁 旅 思 乡 诗 ——思 乡怀人 高三语 文精品 课件
渴 望 早 日 买 票 回 家 的 眼 神
羁 旅 思 乡 诗 ——思 乡怀人 高三语 文精品 课件
费 尽 周 折 也 要 回 到 自 己 的 家
何人不起故园情
鉴赏—羁—旅羁旅行行役役诗类诗歌鉴赏
(思。乡怀人)
学习目标:
1、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 常见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 2、掌握鉴赏羁旅思乡类诗 歌的鉴赏方法。
羁旅行役诗多是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由眼前 景(眼中所见,耳中所听,心中所感)触发了对
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以及流露 出行旅途中的艰辛与痛苦,以及其他一些主客观 因素的影响,常常情不自禁地抒发自己的羁旅愁 绪、乡情乡思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寂寞或对亲人的
诗歌鉴赏专题解析一思乡怀人

一思乡怀人:思乡,指旅居在外的人想念家乡,想念亲人;怀人,指异地的亲友挚友,这是古典诗词最常有的主题之一。
“思乡怀人诗”一般与以下几类人有关:飘泊在外的游客、、贬谪异地的官员、常年征战的将士、独守闺中的女子独有的一些意象:大雁、燕子、月亮、柳树触发游子思乡情怀的原由:眼前的光景(借景抒怀、触景生情、以乐景衬哀情)女的捣衣声、笛声)唤起游子的乡思;季节天气的变化让游子感触时间流逝之快,之久。
常有鉴赏答案:首联交代时间、地址、环境特色、事件、人物身份;衬着氛围、确立全诗感情基调;借景抒怀;以乐景衬哀情;想象;虚实联合。
1 望江东黄庭坚;声响(妇流浪流浪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思索只有梦往来。
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仍是、秋将暮。
【注】①阑:隔断;阻截。
②直饶:纵使。
分付:交托。
(1)简析“隔”字的两重意蕴。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剖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参照答案:(1)隔,间隔、隔断之意( 1 分)。
一语双关( 1),诗人身处江西,眼光被树隔断而难看见江东。
( 1 分)同时,也是诗人自己被隔断,而回不到江东。
(1分),表达对江东的迷恋不舍和现实中没法回去的无奈。
(2分)(2)上片:实写诗人身在江边,眼光被树隔断而难看见江东( 1 分);虚写梦中回到江东(1分) 。
虚实联合( 1 分),表达对江东的迷恋不舍和现实中没法回去的无奈( 2 分)。
下片: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 1 分),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想念,倒是节令已过。
(1分)虚实联合( 1 分),表达对江东的迷恋不舍和现实中没法回去的无奈。
(2分)2阅读下边这首宋词鹧鸪天(南宋)史达祖雁足无书古塞幽。
一程烟草一程愁。
帽檐尘重风吹野,帐角香销月满楼。
情思乱,梦魂浮。
缃裙多忆敞轺裘。
官河水静阑干暖,徙倚夕阳怨晚秋。
[ 注 ] ①缃:浅黄色。
②官河:运河。
(1)上阕描绘了一个如何的词人形象请简要剖析。
(5 分)(2)请联合全词,对“官河水静阑干暖,徙倚夕阳怨晚秋”两句进行赏析。
诗歌鉴赏专题解析一思乡怀人

一思乡怀人:思乡,指客居在外的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怀人,指怀念异地的亲朋好友,这是古典诗词最常见的主题之一。
“思乡怀人诗”一般与以下几类人相关:飘泊在外的旅客、、贬谪异地的官员、常年征战的将士、独守闺中的女子特有的一些意象:大雁、燕子、月亮、柳树触发游子思乡情怀的原因:眼前的景物(借景抒情、触景生情、以乐景衬哀情);声响(妇女的捣衣声、笛声)唤起游子的乡思;时令气候的变化让游子感慨时间流逝之快,漂泊流浪之久。
常见鉴赏答案:首联交代时间、地点、环境特点、事件、人物身份;渲染气氛、奠定全诗情感基调;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想象;虚实结合。
1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
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参考答案:(1)隔,隔断、阻隔之意(1分)。
一语双关(1),诗人身处江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
(1分)同时,也是诗人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
(1分),表达对江东的留恋不舍和现实中无法归去的无奈。
(2分)(2)上片:实写诗人身在江边,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1分);虚写梦中回到江东(1分)。
虚实结合(1分),表达对江东的留恋不舍和现实中无法归去的无奈(2分)。
下片: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1分),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
(1分)虚实结合(1分),表达对江东的留恋不舍和现实中无法归去的无奈。
(2分)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鹧鸪天(南宋)史达祖雁足无书古塞幽。
一程烟草一程愁。
帽檐尘重风吹野,帐角香销月满楼。
情思乱,梦魂浮。
缃裙多忆敞轺裘。
官河水静阑干暖,徙倚斜阳怨晚秋。
[注]①缃:浅黄色。
②官河:运河。
(1)上阕描写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5分)(2)请结合全词,对“官河水静阑干暖,徙倚斜阳怨晚秋”两句进行赏析。
羁旅思乡诗——思乡怀人高三语文 精品课件(27张)

黄鹤楼
•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 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颈
昔人已乘黄鹤去,联写到的楼上所见之景有晴空 此地空余黄鹤楼。下可奔见涌的的树大木河,, 鹦汉 鹉阳 洲一 上带 茂清 盛晰 的
黄鹤一去不复返,芳草。眼前的“树木”“芳草” 白云千载空悠悠。勾想,起由对景家生乡情“,一强草烈一的木思”乡的之回 晴川历历汉阳树,念也就油然而生。(以乐景写
羁 旅思乡 诗—— 思乡怀 人高三 语文 精 品课件 (27张 )
思念亲人
侧面落笔 虚实结合
羁 旅思乡 诗—— 思乡怀 人高三 语文 精 品课件 (27张 )
1、本诗的写法有何新奇之处?
参考答案: 诗人身陷长安,不写自己望月思
家,而从侧面落笔写妻子望月怀夫, 久久不眠的情景,虚实结合,无限深 情都从这想象中流出,两地相思,悲 苦难言。
羁 旅思乡 诗—— 思乡怀 人高三 语文 精 品课件 (27张 )
羁 旅思乡 诗—— 思乡怀 人高三 语文 精 品课件 (27张 )
2、理解颈联: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为
什么会“湿”,为什么会“寒”?(探 究情感)
妻子一个人久久望着月,她的如云鬟发大 概也被夜里的露水沾湿了吧?在皎洁的月光 下,她白玉般的手臂,或许也感到寒意了吧。
归雁洛阳边。 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
以乐景写哀 情(思乡)
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 捎到远方的洛阳。
羁 旅思乡 诗—— 思乡怀 人高三 语文 精 品课件 (27张 )
羁 旅思乡 诗—— 思乡怀 人高三 语文 精 品课件 (27张 )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羁 旅思乡 诗—— 思乡怀 人高三 语文 精 品课件 (27张 )
思乡怀人诗

思乡怀人诗(羁旅思乡诗)古代文人可因在外做官,或游学赶考,或征战在外等原因,长久寄居他乡,加之交通、通信极其不便及其他的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常常情不自禁地抒发自己的羁旅愁绪、乡情乡思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寂寞或对亲人的思念,我们统统称之为思乡怀人诗。
一.思乡(亲)缘由:内在原因:战乱频仍,久戍不归,宦游失意,仕途坎坷,友遭不幸(孤寂落寞);外在原因:感时触景——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孤灯,暮春残秋,日暮鸟归,子规夜啼,杨柳青青,花开花落。
二.情感类型:(一)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1.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
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3.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二)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三)边关思乡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四)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三.常见意象及特定内涵: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因:战乱频仍,久戍不归;宦游失 意,仕途坎坷;友遭不幸(孤寂落寞); 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孤灯;暮春残 秋,日暮鸟归,子规夜啼,杨柳青青,花 开花落(感时触景)。
8
一、主要类型:
思乡怀人
★羁旅愁思 ★思亲念友 ★闺中怀人 ★征人思乡
9
二、辨别思 乡怀人类诗 歌的方法
诗
—
歌
思鉴
乡
赏 之
怀
人
1
一、了解思乡怀人类诗歌的主要情 感类型、典型特征;
二、掌握诗乡怀人类诗歌情感表达 技巧。
三、提高鉴赏思乡怀人类诗歌的实 践技能。
2
思考:你印象中的思乡怀人诗句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
悲欢离合情
15
(2)乐景衬哀情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
16
2、即事写情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7
3、虚实传情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思 乡
3、闺中怀人 4、征人思乡
怀
1、抓标志词
人 二、分辨方法
类 诗 歌 鉴 赏
2、抓典型意象
1、写景抒情 2、即事写情 三、表达技巧 3、虚实传情
4、因梦寄情
5、极限言情
22
23
24
20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桑干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1)诗中的“霜”有哪些含义? (2)前人认为“此诗曲写其客中怀抱”。作者 的“客中怀抱”是什么?又是如何曲写的?请 作简要分析。
21
1、羁旅愁思
2、思念亲友 一、情感类型
中 1。2
其它意象: 杜鹃鸟、浮萍、飞燕、沙鸥、 扁舟、西楼、关山……
13
三、思乡怀人诗情感表达技巧
诗人是怎样把思乡怀 人的感情与所见所闻巧妙 的融合在一起的?
14
1、写景抒情
(1)情景交融
如: 故乡明月
乡思情
寒林残月
乡愁
中秋圆月
相思情苦
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
闺情
长亭折柳
惜别思念
江湖扁舟,月落乌啼 羁旅愁思
抓标志词语
书信 、客、乡、思、归
抓典型意象
10
典型意象: 月 雁 笛(羌笛) 鹧鸪 柳
11
但 想共今 小 愿 得看夜 楼 人 故明月 昨 长 园月明 夜 久 今应人 又 , 夜垂尽 东 千 月泪望 风 里 ,,, , 共 几一不 故 婵 人夜知 国 娟 相乡秋 不 。 忆心思 堪
在五落 回 江处谁 首 楼同家 明 。。。 月
18
4、因梦寄情
听角思归
顾况
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 此夜断肠人不见,起看残月影徘徊。
思江南
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19
5、极限言情
乡思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阴隔,碧山还被碧云遮。
“以超极限表至极” 乡思之情最为强烈,达到超越极限的地步。
3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6
闺 情 李端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喜鹊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