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及影响 -
中国地理差异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差异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形复杂、自然条件多样的国家。
其地理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资源分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
本文将从地形地貌、气候、资源分布、经济发展等方面对中国地理差异进行总结。
一、地形地貌中国地处亚洲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西濒帕米尔高原,南临南海,北界蒙古、俄罗斯、朝鲜。
其地形地貌主要分为东部沿海平原、西部高原与盆地和南部丘陵、山地等。
具体来说,中国的地形地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区域:1. 东部沿海平原东部沿海平原主要位于中国东部,包括华北平原、长江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等。
这些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其中,华北平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
2. 西部高原与盆地中国的西部地区包括青藏高原、巴蜀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等。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地势险峻,气候寒冷,是中国的水源保护区。
巴蜀盆地地势低洼,盛产水稻、茶叶等农产品。
塔克拉玛干沙漠则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之一,景观壮丽。
3. 南部丘陵、山地中国南部地区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华南丘陵、云贵高原等。
这些地区地势多为丘陵、山地,气候温暖湿润,适合种植水稻、茶叶等农产品。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之一,包括珠穆朗玛峰等多座世界最高峰。
以上所述,中国的地形地貌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对自然环境、气候、资源分布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气候中国的气候差异主要表现在纬度、地形地貌和季风等方面。
具体来说,中国的气候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 热带季风气候中国的南部地区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雨水充沛,冬季相对干燥。
这些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植水稻、茶叶等作物。
2. 温带季风气候中国的中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雨水充沛,冬季相对干燥。
这些地区气候适宜种植玉米、小麦等作物,也是中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
3. 干旱气候中国的西部地区属于干旱气候,降雨较少,气候干燥,土地肥沃。
考点分析中国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

响考点分析中国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1. 中国地形特点与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中国地形多种多样,包括高山、平原、盆地、丘陵等不同地貌类型。
这些地形特点对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1 高山中国的高山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如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秦岭等。
高山地区的气候多变,气温较低,降水丰富。
这些地形特点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以下影响:•高山地区气候寒冷,降水充沛,形成了丰富的水资源,为灌溉农田提供了便利;•高山地区地势陡峭,土地利用受到限制,农田面积较小,但适合发展牧业和林业;•高山地区的地震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1.2 平原中国的平原地形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长江流域等地区。
平原地区的气候较为适宜,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这些地形特点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以下影响:•平原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合各种农作物的种植;•平原地区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平原地区交通便利,与其他地区的联系紧密,有利于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1.3 盆地中国的盆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如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
这些地形特点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以下影响:•盆地地区干旱,缺乏降水资源,限制了农业的发展;•盆地地区地下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盆地地区地势平坦,适宜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1.4 丘陵中国的丘陵地形分布广泛,如华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等。
丘陵地形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以下影响:•丘陵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适合农业发展;•丘陵地区地质条件复杂,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丘陵地区地势较为起伏,交通不便,对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造成一定困难。
2. 中国气候特点与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中国气候复杂多样,涉及到较大的地理范围。
不同气候特点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2.1 南方气候中国南方气候主要分为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如华南地区。
中国的地形

附: 中华五岳:东岳泰山(鲁)、西岳华山 (陕)、北岳恒山(晋)、南岳衡山 (湘)、中岳嵩山(豫)。 中华四大佛教名山:四川峨眉山、山西 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
山脉为地形骨架,平原、高原、盆地相间分布 山脉 大兴安岭 太行山 西侧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东侧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巫山
中国的地形
请说出地形特点
• 一、中国的地形特点及影响 • (一)地形特点及影响
• 1、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地(33%) 高原(26%) 盆地(19%) 丘陵(10%) 平原(12%) 山区占全国面积2/3 影响: (1)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 营。 (2)山区面积广,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中国的地形 (二)中国的地势特点及影响
1、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分布。 第一级:青藏高原。(海拔>4000M) 第二级:青藏高原以东以北。以高原、盆地为主(海 拔1000M---2000M) 第三级:东部.以丘陵、平原为主(海拔〈500M) 大陆架:陆地向海洋延伸、水深不超过200米的海 底。我国的大陆架有:渤海和黄海全部,东海大部 和南海的一部分。 请说出我国地势的影响? 2、影响:有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使许多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河流落差大,水 能资源丰富。
图乙 图甲 (1)图甲为我国的 云贵高原 地形区,中间空白区域的 地形为 地势较低的丘(山)间小盆地(小谷地) 。 (2)图乙为我国的 黄土高原 地形区,空白区域的地 地势较高的平坦广阔的高原面 形为 。
利用经纬网突破中国主要地形区
80 E
°
9O E
°
100 E 110 E
120 E
°
130 E 50 N
高考中国地形知识点

高考中国地形知识点中国地形是高考地理科目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丰富的知识点。
在备考高考时,了解和掌握中国地理地形的基本知识,对于提升地理科目的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结合高考要求,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中国地形的相关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中国地域广大,地形多种多样,地貌类型繁多。
首先,我们来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整体地貌特点。
中国位于东亚,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地形类型丰富多样。
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趋势。
东部沿海地带主要是平原,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国的四大平原,分别是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
这些平原广袤辽阔,土地肥沃,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除了平原,中国还有一些高原地形,比如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亚洲的水塔。
其地形地貌褶皱错综,湖泊众多,是独特的自然景观。
云贵高原则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地震频繁,地质构造复杂,山脉丘陵交错,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集中地带。
除了这些高原地区,中国还拥有许多山脉,比如长白山、秦岭、昆仑山等等。
长白山位于我国的东北部,是一座火山岛,著名的风景区。
秦岭则位于中国的中部,山势险峻,是我国的重要分水岭。
昆仑山位于中国的西部,是我国最长的山脉,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川区之一。
这些山脉地区自然风光壮美,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中国地形知识中还有一类特殊的地貌,那就是中国的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部,由于地下溶蚀作用的影响,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地貌景观,比如喀斯特湖泊、石林、溶洞等等。
我国著名的喀斯特地貌有桂林的漓江、广西的龙胜喀斯特、贵州的黄果树等,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除了喀斯特地貌,中国还有一些特殊的地貌类型,比如沙漠和盆地。
沙漠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其中最著名的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鲁克塔沙漠,这些沙漠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盆地则分布广泛,最著名的是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等。
2 第14讲 中国的地形

第14讲中国的地形知识目标素养要求1.中国的地势特征及其对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的影响。
2.中国的地形特征及其对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中国的主要山脉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与特点。
4.中国的主要地质灾害分布与地形分布之间的关系。
1.区域认知:识记我国重要的山脉、地势分界线、重要地形区;识记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及重要地形区的特征。
2.综合思维:综合分析地形、地势特征对各地理要素的影响;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地形分布之间的关系。
3.人地协调观:能够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知识点1地形概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我国的地势特征及其划分。
①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②三级阶梯的比较。
甲界线乙界线丙阶梯名称第一级阶梯A昆仑山脉|B祁连山脉| 第二级阶梯D大兴安岭|E太行山脉|第三级阶梯海拔平均在4__000米以多在1000~2 000多在500米以下上C 横断山脉 米 F 巫山 | G 雪峰山主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2)分析我国地形特征及其影响。
①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②影响⎩⎪⎨⎪⎧有利影响: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方面优势较大,部分水热条件较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不利影响:山区地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自然灾害多发,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知识点2 中国的主要地形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与分布。
①三列东西走向的山脉:a 天山—阴山、昆仑山—b 秦岭、南岭。
②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c 大兴安岭—太行山—d 巫山—雪峰山、长白山—e 武夷山、f 台湾山脉。
③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g 祁连山、阿尔泰山。
④南北走向的山脉:h 贺兰山、横断山脉。
⑤弧形山脉:i 喜马拉雅山。
(2)说明我国主要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的分布。
①四大高原 字母ABCD名称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特点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地面坦荡喀斯特地貌广布沟壑纵横②四大盆地:E四川盆地(纬度最低)、F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G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H准噶尔盆地(纬度最高)。
中国的地势和地形

地势和地形
地势概况
(1)特点: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
东部则以平原丘陵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3)我国地势特点带来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
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②对河流的影响:地势特征决定了我国的河流多数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洋;河流从高一
级阶梯流的第一级阶梯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
③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袁海和内陆的联系;但阶梯交
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④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我国东部的第三级阶梯地势较平,人口稠密,农业条件较好,
交通便利,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中国地形特点及影响

中国地形特点及影响姓名【教学目标】结合中国地形特点,能全面分析我国地形特点所产生的影响。
【学习要求】自主对照《实用地图册》151页,熟读右侧表格和左侧“地形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影响:【详细内容参考《实用地图册》151页】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总结: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
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二、我国主要地形区特点(1)四大高原(名称、位置和省区范围、海拔、主要特征)青藏高原——位于西南部,介于昆仑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青海西藏全部、四川省西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世界最高大高原,气候高寒,“远看是山、近看成川、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内蒙古高原——位于北部,大兴安岭以西,向西延伸到祁连山麓;内蒙古大部、冀甘宁一部分;1000米左右;我国第二大高原,最平坦的高原,风力作用强烈,西部风蚀地貌典型,“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西起祁连山东端,东到太行山麓,北邻内蒙古高原,以长城为界,南到秦岭;山西省全部、陕甘宁一部分;1000-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世界黄土分布最广,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中国地形

三 、 中 国 的 山 脉
注意走向
贺 兰 山
23
中国山脉分布图
24
东部的山脉多为东北──西南走向
东北
降水较多 气温偏高
西南
在一些山脉的迎风(海风)坡形成较丰富的降水,导致 山脉两侧的气候不同,成为重要的地理界线。
西部的山脉则以东—西走向为主
降水较多, 气温较高
西──东
如:秦岭 南岭
我国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东西向山脉 对寒冷的偏北风有削弱作用,成为重要的地理分
一、中国地势特点: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
一
二
三
对我国地势的评价 :
(1)优点:
①有利于水汽深入 。 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于海洋湿润 气流深入内地,受地形抬升,容易形成降水。
②有利于东西向水运沟通 。 大河东流入海,成为我国东西水上交通大动脉, 沟通了内地与沿海的经济联系。
③有利于水能开发 两个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流速加快、水能资源集中便于开发。 (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 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 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 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 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 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2、火山:
(1)分类:①人类历史时期还经常作周期性喷发
的火叫活火山;②人类历史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 有重新喷发过的火山叫死火山;③长期熄灭的死火山 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叫休眠火山。 (2)分布:活火山有新疆于田附近的昆仑山中的 火山与台湾大屯火山群的七星山;休眠火山有长白山 的白头山和黑龙江五大莲池;死火山主要有山西大同 附近的火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区:泛指山地、丘陵 地区以及比较崎岖的高 原。
山区面积广大------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势与劣势。
根据图文资料,概括我国的地势特点:
第一阶梯
36°N
第三阶梯 第二阶梯
读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图,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 的是( )
A
B
C
D
如图所示省级行政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 的是( )
分析我国的地势特点对 气候、河流、交通及水能的影响第一级阶梯三峡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读下图,有关我国西高东低阶梯优势的,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利于东部海上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 顺地势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 B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沟 通东西水路交通。 C西高东地的阶梯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D当河流从地势高一阶梯跌落到低一级 阶梯时,会产生巨大的水能资源。
我国的 自然环境 -----地形 、地势
知识框架
地形图 特点
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
主,山区面积广大。
地势特点:
影响
水汽:有利于东部海上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顺地 势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
水运: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沟通东 西水路交通。 水能:当河流从地势高一阶梯跌落到低一级阶梯时 ,会产生巨大的水能资源。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根据图文资料,概况我国地形特点。
如何描述地形特点:
1 、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 盆地等)。典型用语:以××地形为主。 2、主要地形区。 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空间排 列方式。
根据图文资料,概况我国地形特点。
图一
图二
根据图文资料, 概况巴西地形特点。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地势特点对降水量 的影响。(组织地理语言)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陆地
第三阶梯
海洋
地势特点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 (组织地理语言)
河流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陆地
第三阶梯
海洋
地势特点对交通的影响
我国地势对水能的影响
在阶梯交界处修建的水电站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陆地
第三阶梯
海洋
水电站建在阶梯交界处的原因? 语言叙述准确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复习目标:
1、记忆中国的主要地形区, 2、运用图文资料概括我国地形、地 势的主要特征。 3、分析我国的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 交通的影响。
1000米—2000米
500米以下
1000米—2000米
500米以下
读省级行政区域轮廓简图及相关山脉图,完成1、2题。
1.图中四个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及行政中心对应正
确的是( )
A.甲—冀—太原 B.乙—闽—福州
C.丙—青—西宁
D.丁—皖—武汉
2.图中山脉,既是重要地形区分界线,又是第二、
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